初一生物学(北京版)第三章 生物体的结构 第一节 细胞 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3学习任务单

初一生物学(北京版)第三章 生物体的结构 第一节 细胞 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3学习任务单
初一生物学(北京版)第三章 生物体的结构 第一节 细胞 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3学习任务单

《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1. 学习制作临时装片。

2. 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结构。

3. 学习绘制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图

4. 初步认识植物细胞的结构

【课前预习任务】

1. 预习教材P38,学习活动“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2. 预习教材P42,植物细胞结构

【课上学习任务】

1.认真学习并完成下列内容。

2.请在下面方框中按照生物绘图的要求绘制“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图(低倍镜),并按要求标注细胞各部分名称。

【课后作业】

1、在使用显微镜时,如果要使镜筒升降范围较大,应调节( )

A.转换器

B.细准焦螺旋

C.粗准焦螺旋

D.镜臂

2、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为了更清楚地观察细胞结构,可以对标本进行染色。通常使用的染液是()

A.碘液B.生理盐水C.清水D.蒸馏水

3、下图表示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有关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②①

D.①②④③

初一生物教案: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的基本结构 七年级生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观察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认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特点。 2.练习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 3.练习绘制细胞结构简图。 4.通过学生认真观察,详细记录实验结果,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材料器具 洋葱鳞片叶,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牙签,滴管,吸水纸,碘液,生理盐水,解剖针、刀片。 ●三、方法步骤 三人一组,分别进行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和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制作,比较观察。 (一)、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1、准备。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2、制片。用刀片切取洋葱鳞片(约1厘米х1厘米),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表面撕下一小块透明的薄膜。把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地把它展平。用镊子夹往一块盖玻片的边缘,将它的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地放平,盖在薄膜上。注意不要在盖玻片下留下气泡。 3、染色。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去原来留在载玻片上的清水,好让碘液渗入到载玻片和盖玻片之间。把玻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二)、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 1、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牙签从口腔腮壁处轻轻刮几下,牙签上附着了一些碎屑。 2、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把牙签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涂几下,盖上盖玻片,注意不要留下气泡。用碘液染色,然后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四、讨论 洋葱表皮细胞与人口腔上皮细胞在结构上有什么异同?

洋葱表皮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细胞壁 叶绿体 液泡 ●五、课外活动 下课后大家寻找一些其它植物或动物的细胞来实验一下,看与我们刚才观察到的情况是否相似。 ●六、收获 1、用显微镜制作临时装片。 2、观察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认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特点。 3、学习绘制细胞结构简图。

(七年级生物教案)花的结构和花序2

花的结构和花序2 七年级生物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别花的模式结构;会解剖观察和描述花的各个部分,说明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的理由; 2、了解花的种类及雌雄同株植物、雌雄异株植物的概念。了解花序的概念及种类。 能力目标 1、通过解剖和观察花的基本结构,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通过识别不同种植物花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花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及“花的种类”等知识,使学生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教学建议 知识体系图解 教材分析 1、“花的结构”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前面几章的教学讲的是植物的营养器官。植物生长到一定时间就要进行繁殖。花、果实、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只有把花的结构弄清楚,才能更好地理解植物开花后才能结果,种子怎样才能形成。 观察实验材料的准备,是本节教学的难点。讲桃花的结构时,新鲜的桃花已经过季,这就需要教师在春天的时候,准备好秋季用的桃花,并把它们浸泡在福尔马林或酒精溶液里备用。也可以事先培养白菜花或油菜花进行教学。 解剖花也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桃花也好、白菜花也好,对于学生来说,操作起来都显得小了。学生进行解剖时,往往显得“笨手笨脚”,容易弄丢一个部分或弄断一个结构,所以要注意提醒学生,认真谨慎地从外至内地一层层把花的各部分用镊子摘取下来,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 2、花蕊是花的最主要的结构。花若无花蕊就不能称其为花。因此,根据花中花蕊的种类而定名的单性花和两性花是最基本的两类花。只有理解了这两类花的区别,才能明白雌雄同株和雌雄异株的概念。学生很容易把单生花和单性花弄混,所以在讲解时要注意强调。 花序的概念是对单生花而言的,理解了花序的概念,才能更好地理解总状花序、头状花序等各种植物的花序。要让学生明白头状花序不是一朵花。

水稻生长过程图解

水稻生长过程图解 时期 0:种子播种前,通常要浸种24小时并催芽24小时使其预先发芽。种子发芽 后,幼根和幼芽就从稻壳中长出! 种子在苗床上发芽后2~3天,第一片叶就突破胚芽鞘长出了。到时期0末期可看到,第一叶(初出叶)仍然卷曲着,但幼根已伸长! 时期 1:即幼苗期。该时期从第一叶长出一直持续到第一个分蘖出现前。在这一时 期中,种根和五片叶子已长成! 在幼苗持续生长时,两片乃至更多叶子长出!幼苗早期叶片继续以每3~4天出一片的速度生长! 次生根迅速地形成永久性的纤维性根部体系,从而取代了临时的胚根和种子根。

这是一个为移栽已有18日龄的幼苗。该幼苗有5片叶子和一快速生长的根部系统!

时期2:分蘖期.这个时期从第一个分蘖出现一直持续到达最大分蘖数为止 当秧苗生长发育时,分蘖从节的腋芽处形成并替代了叶子! 这棵秧苗表明了两个一次分蘖相对于主茎及其叶片的地位。 分蘖发生后,那些主要分蘖产生了二次分蘖。这出现在移栽后30天左右。 这时的秧苗高度正在增加,分蘖也非常活跃。 这是一块秧苗正处于分蘖早期的稻田。记下分蘖高度后,为了增加的叶片和分蘖生长,我们用天棚遮住秧苗。 在分蘖期,分蘖已经增加到难以分辩出主茎的地步。当水稻进入下一个时期即拔节期时,分蘖数将继续增多。

时期3:拔节期.这个时期可能开始于幼穗分化前,也可能开始于分蘖期即将结束 时。如此,时期2和时期3可能有部分重叠。 分蘖的数目越来越多,高度也增加,叶片没有明显的衰老现象。 水稻生育期长短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关系到其株高高矮,长生育期种类拔节期较长。由此,

根据水稻生育期长短,可将其分为两大类:短生育品种,其105~120天内成熟;长生育期品种,其生育期达150天。 在早熟半矮秆品种如IR64中,幼穗分化点下方的主茎第四节间,在看见幼穗前只伸长2~4厘米。这张幻灯片指明已解剖的茎在幼穗分化开始时第四节间的长度。 在105~120天的短生育期品种中,最大分蘖量、茎伸长和幼穗分化几乎同时出现。 在长生育期品种(150天)中,在最大分蘖出现时有一个所谓的落后生长期,它伴随着茎或节间伸长,直至最终幼穗分化。

初中生物《花的结构》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花的结构和类型 教学目标: 1、学会解剖和识别花的各个部分,认识完全花。 2、概述花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的理由。 3、认同花的结构与其功能的适应。 4、尝试解剖与探究,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严密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解剖和识别花的各个部分,认识完全花。 教学难点: 概述花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的理由。 教学准备: 课前由实验小组的同学与教师共同进行 (1)体型较大的完全花、放大镜、镊子、解剖刀、白纸 (2)学生分实验小组,选出组长,实验员,发言人,填写实验记录单。 教学手段: 实验设计,动手操作,教学课件。 教学形式: 小组合作讨论,看书自学,动手实验,及时练习落实知识,教师参与,适时引导。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多媒体播放欣赏花的视频后,展示一株结果的番茄植株。 教师引导学生提问:1、番茄花开花落,开花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 2、花为什么能产生果实和种子呢?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欣赏 二、学习新课 (一)花的结构 1、引导探究 展示一朵完整花的结构示意图

教师活动:通过同学们的展示,我们可以知道,一朵完整的花一般都具有以下结构:展示一朵完整花的结构示意图,请学生填图 学生活动:学生个别回答填图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展示,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既让学生展示了自我,又提供了一个思维碰撞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应便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 2、了解花的结构 师:现在大家已经很好地掌握了花各部分的结构名称,但你们能说出花的哪部分结构与果实有关呢?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答案 展示(完整花)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观察花的结构 学生进行解剖一朵花 提醒学生实验时的注意以下问题: ①观察时应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为什么?②你观察到了花的哪些结构?③请你描述各部分的排列具有什么特点?④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⑤你认为花的主要结构是什么?为什么?⑥注意安全。 注意事项: (1)学生解剖的情况要做具体了解,解剖不规范的情况要更正; (2)对于有解剖单性花的学生也要作出解答; (3)学生的解剖方向若有不同(横剖和纵剖),都要作出相应的解释。 (4)对于各部分的功能先让学生尝试解释,然后分析、总结; (5)花的主要部分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原因。 组织学生分析、讨论。 提问并总结: 1)、花的基本结构包括:花托、花萼、花冠、雄蕊(花药、花丝)、雌蕊(柱头、花柱、子房)2)、花蕊是花的最重要的部分。雄蕊的花药中有花粉,当花开后,花粉落在柱头上后,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雌蕊的子房中胚珠才能发育成种子,而整个子房就发育成果实。所以雄蕊和雌蕊是花的重要结构。 检查:组织个别同学进行指图的活动,巩固所学的知识。 三、课堂小结 四、巩固练习

初中七年级: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教案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Structural levels of multicellular organisms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 第四节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教学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植物体(绿色开花)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在前面学习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的基础上再重点学习器官、系统的概念,进而认识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可以说前面所学知识为本节知识做好了基础;生物体的结构是它们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基础,又是今后学习生物学必备的重要知识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2、说出器官和系统的概念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观察的能力。 2、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概括能力,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产和生活问题,在科学探究中发展交流与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 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获取知识的快乐,形成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生物学观点和珍爱生命的观点让学生乐于探究生物世界的奥秘。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难点:器官和系统等概念的归纳总结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多媒体(1)多细胞植物体的结构层次;(2)人体的结构层次。 2、学生观察及教师展示所用的番茄植株,番茄果实足量,杨树叶、甘蔗茎若干 学生准备: 1、课前生物兴趣小组采集的绿色开花植物,一些常见的蔬菜或水果等。 2、查询书籍或网站,搜集有关器官、系统及生命活动协调统一等方面的资料。 五、教学程序: 程序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北师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同步练习

相关资料 第3章第1节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同步练习 1 ?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细胞 B .组织 C.器官 D .系统 2.下列除哪项外其他都是单细胞生物( A.衣藻 B .草履虫 C.变形虫 D .玉米 3.下列可以调整光线强弱的是( 遮光器和载物台 B .反光镜和通光孔 C.遮光器和反光镜 D .反光镜和镜臂 4.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的标准是什么() 用眼睛瞄一瞄 - 低倍物镜和通光孔对齐 -转到一定的角度 D.转动时,看到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且有“咔”的响声 5.对光以后,从目镜中看到的视野应该是() 有直接阳光的 B .白亮的 C.暗灰色的 D .黑暗的 6.怎样在显微镜视野内寻找洋葱表皮细胞() A.在镜筒上升过程中用右眼寻找 B.在镜筒上升过程中用左眼寻找 C .在镜筒下降过程中用右眼寻找 D .在镜筒下降过程中用左眼寻找 7.显微镜的视野中,发现物像位于右下方,要想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应向( ) 方向移动玻片标本。 A.左上方 B .左下方 C .右上方 D .右下方 8.在玻片上有一“ p”字母,则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应该是() A . p B . d C . b D . q 9.显微镜的目镜为5X,物镜为40 X,该显微镜放大倍数是() A . 5 倍 B . 40 倍 C . 45 倍 D . 200 倍 10 .要想换用显微镜上的另一个物镜,必须() A .转动准焦螺旋

B.使镜筒先下降 C.转动转换器

D ?卸下原来的物镜 11.实验结束后,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的目的是()? A .防止他人看 B.以免压坏显微镜 C.防止灰尘落人物镜 D.以免压坏物镜 12.当你发现显微镜镜头不清洁时,除去污物的正确方法是() A.用纱布擦 B .用手擦 C.用纸巾擦 D .用擦镜纸擦 13.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滴加 0. 9%的生理盐水的目的是() A .杀菌观察效果好 B.易盖盖玻片 C.易染色 D.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14.制作口腔上皮细胞时,漱口的目的是() A .清除口臭 B.冲刷下口腔上皮细胞 C.清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 D.防止口腔发炎 15.在低倍镜下看到的人口腔上皮细胞是() A .方形 B .扁平圆形 C.立方形 D .圆柱形 16.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正确的盖盖玻片的方法是() A .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盖上 B.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快速盖上 C.将盖玻片放在载玻片上,推向中央 D.将盖玻片迅速盖在载玻片上 17.在植物细胞中,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的结构是() A.细胞膜 D .细胞壁 C.细胞质 D .细胞液 18.动物细胞同植物细胞明显的区别是() A.呈圆形 B .有细胞间质 C.没有细胞壁 D .细胞形态差别很大 19.下列结构属于植物细胞特有的是()

七年级生物1.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本专题课标要求和复习建议 精题解析 例1、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能在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少和视野最亮的镜头组合是( ) ⑴目镜15×,物镜10× ⑵目镜10×,物镜10× ⑶ 目镜15×,物镜25× ⑷ 目镜10×,物镜25× A ⑴⑵ B ⑷⑴ C ⑶⑵ D ⑶⑷ [解析] 选C , 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时,看见的细胞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 ⑵放大100倍,倍数最小,⑶放大375倍,倍数最大。 例2、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甲、乙、丙、丁、戊是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右边两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植物细胞,要将图1转换为图2,将细胞甲进行重点观察,下列A 、B 、C 、D 四种操作顺序中,正确的应是( )。甲、转动粗准焦螺旋。乙、转动细准焦螺旋。丙、调节光圈。丁、转动转换器。戊、移动玻片。 A . 甲→乙→丙→丁。 B .丙→丁→乙。 C .戊→甲→丁→丙→ 乙 。D .丁→戊→甲→丙

[解析]:应选C。将图1转换为图2,所观察的细胞甲移到了视野中心且放大了,像变暗了。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视野中的细胞甲看上去是在左上方,实际观察的实物却是在玻片的右下方。高倍镜下看到的视野比低倍镜下看到的视野范围要小,应将细胞甲向右下方移动到视野中心,才能再放大观察到,应将玻片向左上方移动。正确操作是先移动玻片,使所观察的细胞甲移到了视野中心,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再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对准通光孔中心,再调节光圈使光线暗些,再转动细准焦螺旋,将物象调清晰。 例3、一块完整的肱二头肌属于() A细胞B组织C器官 D 系统 [解析]选C,一块完整的肱二头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肌腱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在肌腹中还有血管和神经等,一块完整的肱二头肌由四种基本组织构成,并具有收缩的功能,所以属于器官。 例4、下列结构中属于植物组织的是() A洋葱叶B虎克观察到的细胞C肺癌细胞 D 洋葱鳞片叶的表皮 [解析]选D,植物的组织是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上述选项中,A是植物的器官,B是不具有生命的细胞壁;C是动物细胞;D是由许多形态,结构相似的细胞结合在一起并具有保护内部幼嫩部分的功能,所以属于植物的保护组织。 典题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用显微镜观察变形虫要进行对光,首先要使几个结构成一条直线,这几个结构是() A、目镜、物镜、通光孔、反光镜 B、目镜、镜筒、物镜、反光镜 C、物镜、光圈、目镜、镜座 D、物镜、目镜、转换器、平光镜 2、在“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结构”的活动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对光时,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B、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意看目镜内的物像。 C、为了使物像更加清晰,应微调细准焦螺旋 D、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内可以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等结构 3、某同学在一个视野中看到一行细胞(右图),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 ×”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40×”,那么在一个视野中可 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 A 1个 B 2个 C 4个 D 8个 4、观察临时装片是,视野里出现污点,移动装片和目镜时,污点不能移动,那 么污点很可能在() A 反光镜上 B 目镜上C装片上D物镜上 5、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 ①用镊子缓慢地盖上盖玻片;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③用消毒牙签在口腔测壁上轻轻地刮取少量的细胞;④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⑤将所取材料均匀涂抹在一滴生理盐水的中央;⑥染色 A ④②①③⑤⑥B④②③⑤①⑥ C ④②③①⑥⑤ D ④①②③⑤⑥

花的结构示意图

花的结构示意图 基本结构(以桃花为例) 教师组织学生观察花的外形,然后指导学生按要求逐步解剖并观察花的各部分结构。(一)观察花的外形 教师结合挂图,指导学生参照课本上“花的基本结构图”,有步骤地观察以下内容: 1.花柄:它的颜色、着生的部位。想一想它有什么作用。 2.花托:它的形状、颜色。想一想它的作用。 3.花萼:由萼片组成。数一数萼片的数目,着生在哪里。 4.花冠:由花瓣组成。注意它的颜色和数目。 完成上述观察,由一位同学归纳小结,然后教师再作补充性讲述,指出: 花柄紫红色,一端着生在茎上,另一端连接着花朵。它支撑着花朵,使它展放在空间。顺着花柄往上看,可看到略为膨大,呈杯状,紫红色的部分,这是花托,花的各部分着生在花托

上。在花托的边缘上着生有萼片,共5片,它们组成了花萼。在花萼的内侧有花瓣,粉红色,5片,它们组成花冠。花萼和花冠合称花被。 (二)解剖并观察花的结构 结合挂图,教师指导学生依次解剖花,观察其内部结构,并将花的各部分粘贴在白纸上制成标本。 1.用镊子将萼片摘下,并粘贴在白纸上。 2.用镊子将花瓣摘下,依次粘贴在白纸上。 3.观察雄蕊:摘去萼片、花瓣后,露出雄蕊和雌蕊于它们合称为花蕊。先观察雄蕊,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1)桃花的雄蕊有多少枚。每一朵都一样吗? (2)每枚雄蕊由哪两部分组成,各有什么作用。 (3)取一张白纸放在桌子上,将雄蕊的花药在纸上来回摩擦,能看到有黄色粉末散落吗?这是什么? (4)观察完成后,用镊子摘下部分雄蕊,粘贴在白纸上。 4.观察雌蕊:摘去全部雄蕊,这时在花托的顶部只剩下1枚雌蕊了。 (1)观察雌蕊由哪三部分组成。 (2)同桌的两位同学互相配合,用刀片分别将子房作横切和纵切。然后用放大镜观察横、纵切面,注意看看有几个胚珠。 完成上述观察后,组织同学讨论归纳花的结构。花的主要结构是什么?接着教师进行总结性讲述,指出: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它包括雄蕊和雌蕊。雄蕊由花丝和花药组成,花药里有花粉。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三部分组成。子房里有胚珠(桃花只有一个胚珠)。花开放后,花粉落到柱头上,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这些变化今后再研究)。由此看来,只有花蕊与结出果实、种子有关,所以它是花的主要部分。 二、花的其他结构 有些植物的花(如桃花)除了上述的基本结构外,还有其他一些结构,例如蜜腺。 用放大镜观察子房的基部,看到有小突起,这叫做蜜腺。蜂蜜采集的花蜜就是由蜜腺产生的: 有些植物的花,能散发出芳香的气味,它是花瓣里的一些细胞分泌出来的物质。这些物质容易挥发成气体,从而使花散发出香气。人们利用它可制取香精,如玫瑰花、桂花。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教学目标: 1、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2、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的结构简图。教学重点: 制作临时装片,归纳植物细胞结构。 教学难点: 以胆大心细的心理素质,成功地制作临时装片 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教学过程: 一、进入实验室先填好记录本,回实验实验过程。(取镜与安放,对光,观察)。 二、迅速拿出显微镜,对好光。 三、如果把一根头发、一张厚纸放在物镜下面,看看能否看清楚它们的结构?(不能)必须 把玻片弄到薄而透明。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对所观察的材料进行处理,制成玻片标本,然后进行观察。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以下三种: 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 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 (有的生物非常微小,也可以直接做成装片)。 这些玻片可以做成永久的(可长期保存)或临时的(不能长期保存)。 四、看书本P42的材料用具,看看哪些材料不明白它们的作用,举手问老师。 (介绍稀碘液的作用是染色,载玻片作用是托载标本的玻璃片,盖玻片的作用是覆盖标本的玻璃片)。 五、P43的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方法步骤:(用一个字总结各步骤) 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擦) 2、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滴) 3、用镊子把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 皮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展平。(取、展) 4、用镊子夹起盖皮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 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所泡而影响观察。(盖) 5、把一滴稀碘液滴在洋葱内表皮上,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染) 6、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把高倍镜下看到的物像用铅笔画在报告册P14 第6题上。 教学反思: 因为这是上初中以来的第一次实验,要让他们有成就感,其实这实验不难,但要注意的是最好用低倍的目镜和物镜来看,因为本身洋葱细胞比较大,用低镜看更清晰,这实验我是安排他们用10*的目镜和10*物镜观察。但细胞的结构很多人不会画,最主要是把主要形态和主要结构画出。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一上学期生物教案 第七章开花结果和营养繁殖第一节花的结构

第七章开花结果和营养繁殖 第一节花的结构 教学目标 1.掌握花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明确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 2.通过解剖桃花和观察各种植物的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通过学习“花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使学生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 重点、难点分析 1.“花的结构”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因为: (1)前面几章的教学讲的是植物的营养器官。植物生长到一定时间就要进行繁殖。花、果实、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只有把花的结构弄清楚,才能更好地理解植物开花后才能结果,种子才能形成。 2.观察实验材料的准备,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因为:讲“桃花的结构”时,新鲜的桃花已经过季,这就需要教师在春天的时候,准备好秋季用的桃花,并把它们浸泡在福尔马林或酒精溶液里备用。也可以事先培养白菜花或油菜花进行教学,北方的冬天吃完的白菜留下的“白菜疙瘩”种在花盆里或浸泡在水中,一个月左右就能抽出花莛、开花。还可以选择一些秋季盛开的花卉备用。 3.解剖花并做成粘贴花标本,也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因为: (1)桃花也好、白菜花也好,对于学生来说,操作起来都显得小了。学生进行解剖时,往往显得“笨手笨脚”,容易弄丢一个部分或弄断一个结构,所以要注意提醒学生,认真谨慎地从外至内地一层层把花的各部分用镊子镊取下来,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然后再粘贴在台纸上。 (2)做粘贴花标本的过程,学生也往往容易把台纸弄得很脏,而且粘出的花摆放不够科学和美观。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正确的操作过程,要设法引导学生粘贴出来的标本,既科学又美观。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一课时。 二、教学过程:

水稻胚乳组织的结构观察

水稻胚乳组织的结构观察 郑彦坤1,?一曾德二1一魏和平1一许远1一顾蕴洁2一王忠2 (1安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安庆246133;2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009;?通讯联系人,E Gm a i l :z h e n g y a n u n 1985@163.c o m )S t r u c t u r eO b s e r v a t i o no fR i c eE n d o s p e r m T i s s u e s Z H E N G Y a n k u n 1,?,Z E N GD e e r 1,W E IH e p i n g 1,X U Y u a n 1,G U Y u n j i e 2,WA N GZ h o n g 2(1S c h o o l o f L i f eS c i e n c e s ,A n q i n g 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 ,A n q i n g 246133,C h i n a ;2C o l l e g e o f B i o s c i e n c ea n dB i o t e c h n o l o g y ,Y a n g Gz h o uU n i v e r s i t y ,Y a n g z h o u225009,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E Gm a i l :z h e n g y a n u n 1985@163.c o m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T h e o b j e c t i v e o ft h i sr e s e a r c h w a st o c l a r i f y s t r u c t u r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a l e u r o n ec e l l s ,s u b Ga l e u r o n e c e l l s a n d c e n t r a l s t a r c h y e n d o s p e r mc e l l s .?M e t h o d ?W e o b s e r v e d a n d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r i c e e n d o s p e r mu s i n g a l i g h tm i c r o s c o p y ,at r a n s m i s s i o n e l e c t r o n m i c r o s c o p y a n d as c a n n i n g e l e c t r o n m i c r o s c o p y .?R e s u l t ?D u r i n g t h e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 p r o c e s so fa l e u r o n ec e l l s ,t h el a r g ev a c u o l e sw e r et r a n s f o r m e di n t o p r o t e i ns t o r a g ev a c u o l e so fs m a l l v o l u m e a n d p r o t e i n s t o r a g e v a c u o l e sw e r e t r a n s f o r m e d i n t o a l e u r o n e g r a n u l e s .T h e r ew e r em o r e l a y e r s o f a l e u r o n e c e l l s i n t h e d o r s a l p a r t t h a ni nt h ev e n t r a l p a r to fc a r y o p s e s .H o w e v e r ,t h ef o r m a t i o na n da c c u m u l a t i o nr a t eo fa l e u r o n e g r a n u l e sw a s s l o w e r i na l e u r o n ec e l l so f t h ed o r s a l p a r to f c a r y o p s e s .S u b Ga l e u r o n ec e l l s i n i t i a l l y i n c l u d e ds o m e l i p i d b o d i e s ,a n dl a t e rl i p i db o d i e sd i s a p p e a r e da n da m y l o p l a s t sa n d p r o t e i nb o d i e si nt h e mi n c r e a s e d g r a d u a l l y .C e n t r a l s t a r c h y e n d o s p e r mc e l l s i n c l u d e d a m y l o p l a s t s a n d p r o t e i nb o d i e s .V a c u o l a r p r o t e i nb o d i e s o c c u p i e d t h em a j o r p a r t o f t o Gt a l p r o t e i nb o d i e sa n dt h e y c o u l df u s e d w i t ho n ea n o t h e rt ob el a r g e r .S t a r c ha c c u m u l a t i o nr a t eo fc e n t r a ls t a r c h y e n d o s p e r mc e l l sw a se v i d e n t l yq u i c k e rt h a nt h a to fs u b Ga l e u r o n ec e l l s .I n m a t u r ec a r y o p s e s ,a m y l o p l a s t sw e r ev e r y d e n s e i n c e n t r a l s t a r c h y e n d o s p e r mc e l l s ,a m y l o p l a s t sw e r e s p a r s e r i ns u b Ga l e u r o n e c e l l so f d o r s a l a n d l a t e r a l p a r t so f c a r y o p s e s a n da m y l o p l a s t sw e r e s p a r s e s t i n s u b Ga l e u r o n e c e l l s o f t h e v e n t r a l p a r t o f c a r y o p s e s .?C o n c l u s i o n ?S t r u c t u r a l d i f f e r e n c e so f a l e u r o n e c e l l s a n d s u b Ga l e u r o n e c e l l s i n d o r s a l a n d v e n t r a l p a r t s o f r i c e c a r y o p s e sm i g h t b e r e l a t e d t o n u t r i Ge n t a b s o r p t i o n a n d t r a n s l o c a t i o n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l r a t e o f a m y l o p l a s t s i n c e n t r a l s t a r c h y e n d o s p e r mc e l l sw a s q u i c k e r t h a n t h a t i n s u b Ga l e u r o n e c e l l s . K e y w o r d s :r i c e ;e n d o s p e r m ;a l e u r o n e c e l l s ;s u b Ga l e u r o n e c e l l s ;c e n t r a l s t a r c h y e n d o s p e r mc e l l s 摘一要:?目的?阐明水稻糊粉层细胞二亚糊粉层细胞与中心胚乳贮藏细胞的结构特性.?方法?采用光镜二透射电镜与扫描 电镜对水稻胚乳组织进行观察研究.?结果?糊粉层细胞分化过程中,大液泡变成小体积蛋白贮存液泡,蛋白贮存液泡又转变成糊粉粒.颖果背部比腹部有更多层糊粉层,但背部糊粉层细胞内糊粉粒的形成与积累速度却较慢.亚糊粉层细胞起初含有一些脂质体,后来脂质体消失,而其内部淀粉体与蛋白体逐渐增多.中心胚乳贮藏细胞含有淀粉体与蛋白体,蛋白体以液泡型蛋白体为主,它们可以相互融合而变大.中心胚乳贮藏细胞内的淀粉积累速度明显快于亚糊粉层细胞内的.成熟颖果的中心胚乳贮藏细胞内淀粉体最为密集,背部和侧部的亚糊粉层细胞内淀粉体排列较疏松,腹部的亚糊粉层细胞内淀粉体最为稀疏.?结论?水稻颖果背部与腹部的糊粉层细胞和亚糊粉层细胞的结构差异可能与养分吸收与转运有关;中心胚乳贮藏细胞内淀粉体发育速度快于亚糊粉层细胞. 关键词:水稻;胚乳;糊粉层细胞;亚糊粉层细胞;中心胚乳贮藏细胞 中图分类号:Q 944 46;S 511 01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文献标识码:A一一一文章编号:1001G7216(2017)01G0091G08 一一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其颖果被广泛用于人类食物二禽畜饲料和工业原料.胚乳是水稻颖果内重要的养分运输与贮藏系统,胚乳的发育和充实状况决定着颖果的产量和品质.因此,有关水稻胚乳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一直受到科研工作者们 的重视. 水稻胚乳按位置可大致分为胚乳表层与内胚乳 两部分[1 ].R o y o 等[2]指出,与玉米二小麦等谷物不同,水稻胚乳表层仅分化为糊粉层细胞.水稻内胚乳主要分化为亚糊粉层细胞和中心胚乳贮藏细 收稿日期:2016G04G12;修改稿收到日期:2016G10G08.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K J 2015A 168);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2013S Q R L 060Z D ;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资助项目(31270228 ).1 9中国水稻科学(C h i nJR i c eS c i ),2017,31(1):91-98 h t t p ://w w w.r i c e s c i .c n D O I :10.16819/j .1001G7216.2017.6062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1节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教案

《第1节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观察和识别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2)模仿、练习制作临时装片,尝试绘制细胞结构简图。 2、能力目标 (1)学习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检索、收集和整理有关显微镜技术发展的资料,撰写小综述报告,提高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将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实验操作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发现问题,主动学习的兴趣。 (2)通过学习绝大多数生物(除病毒外)都是有细胞构成的,从而加强学生的物 质统一性和特殊性的唯物辨证观教育。 (3)通过阅读小资料,是学生认同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认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认识和使用显微镜。 (3)临时装片的制作。 2、难点 (1)有关细胞结构的基本概念,如线粒体,叶绿体、染色体等。 (2)使用显微镜。 (3)制作临时装片。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创设情景,引人新课。 2、简介: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要求学生观察教材p33图3-1形形色色的细胞。 讲述科学研究表明,在生物圈中有的生物只有一个细胞,如图3-1a所表示的衣藻,草履虫,这类生物称为单细胞生物;大多数生物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如图3-1b,c所表示的血管中的红细胞和玉米叶的

下表皮细胞,这类生物称为多细胞生物。可见,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那么,怎样观察和研究构成生物体的细胞结构呢?有没有同学肉眼看过细胞? 出示新鲜的洋葱鳞片叶,并撕取下表皮,请几位同学上讲台用肉眼进行观察,问到:你们看清楚细胞了吗? 问:为什么肉眼看不清楚细胞? 对,大多数细胞很微小,肉眼根本看不见。科学家们常常使用显微镜来研究细胞(简介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今天我们就先来了解光学显微镜。 板书一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简介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 3、演示:教师举着一台显微镜,用手指着每一部件,要求学生对照教材p34图3-2普通光学显微镜结构图,说出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粗、细准焦螺旋的旋转方向与镜筒的升降关系。 准焦螺旋顺时转动时:镜筒下降。 准焦螺旋逆时转动时:镜筒上升。 4、练习使用显微镜。课前已将学生分组,由于第一次作实验,教师先给学生将实验室的规则及注意事项。 要求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操作。 (1)取镜安放: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轻轻放在实验台偏左的位置,镜座距实验台边沿约5cm;从镜箱中取出目镜和物镜,分别安放在镜筒和转换器上。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同时用两手转动反光镜,将光线反射到镜筒里,直到整个视野成白色为止。(请同学们自己练习时比较反光镜两面的差异,想一想是否能用反光镜调节视野亮度的变化;转换遮光器上不同的光圈,看看视野亮度的变化) 问:为什么有的同学从目镜内看不到明亮的视野?反光镜的两面有什么差异?起什么作用?(可以讨论)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赞赏,然后说到:对光是显微镜使用中最重要的一步,要想从目镜中看到明亮的视野,就必须是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光圈——通光孔在一条直线上,并且不能遮光;反光镜不仅在起反光的作用,他的凹面还有聚光的作用。 (3)放置玻片标本:要求学生将写有“上”字的玻片,从压片夹后部的缝隙中插入,然后双手向前平推,使“上”字正对通光孔中心。 (4)观察:从侧面注视目镜,双手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距玻片标本2~3mm为止;

植物花形态结构解剖研究

一、实验名称:植物花形态结构及解剖研究 二、实验目的 (1)识辨数种常见花卉; (2)掌握花的基本结构和常见类型; (3)掌握描述花形态结构的基本术语; 三、实验用具 3.1. 实验材料:新鲜的金鱼草花、百合花、玫瑰花、菊花、水稻花,百合子房横切片 3.2. 实验设备:WiFi光学显微镜(Motic麦克奥迪),互动光学显微镜(Motic麦克奥迪),体视显微镜,镊子,解剖针,解剖刀,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洗瓶等 3.3. 实验试剂:蒸馏水 四、实验内容 4.1. 花的各部分结构解剖 金鱼草花的观察:在体视镜下解剖金鱼草花,自内向外观察其组成。 (1)花柄(花梗):着生在茎上,支持花朵。 (2)花托:花柄顶端着生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的部分。

(3)花萼:为花的最外一轮,萼片为(绿)色,共(5)片,萼片(分离)。 (4)花冠:位于花萼内轮,花冠由(2)片(白)色的花瓣组成,花瓣基部愈合,分离部分呈唇形,上唇(二) 裂直立,下唇(三)裂开展外曲,故称唇形花冠。花 瓣形状、大小各异,通过花的中心只有一根对称轴能 将花分成相等的两半,故属不完整花(两侧对称)。(5)雄蕊群:位于花冠的内方,共(4)枚,其中(2)枚较短,(2)枚较长,称二强雄蕊。每枚雄蕊由两部分 构成:细长的部分为花丝;顶端的囊状物称为花药。(6)雌蕊群:位于花的中央,形似一瓶装物即雌蕊。雌蕊顶端扩大部分为柱头,基部膨大部位为子房;二者之 间较细的部分为花柱。子房的基部着生于花托上,为 子房上位。用刀片将子房做若干个横切,用体视显微 镜进行观察,课间子房分为(2)室,由此可推断这 种雌蕊为(2)心皮合生的复雌蕊。 按上述内容解剖观察百合花、玫瑰花、菊花、水稻花。 4.2 百合子房结构 取百合子房横切片于显微镜下观察。百合的雌蕊是由三心皮联合而成的复雌蕊。 百合子房主要有子房壁、子房室、胎座和胚珠租车那个,横切面上可见有(6)个子房室,每室中可见(1)个胚珠(实

初一上册生物和细胞知识点总结

初一上册生物和细胞知识点总结掌握概念和理论方面的知识点是生物学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生物,小编搜集了这篇初一上册生物和细胞知识点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显微镜的使用P37-39 ▲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

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P42-44 ▲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P42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植物细胞图P45) 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细胞液 ▲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P47 ▲动物细胞的结构(动物细胞图P48)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

七年级生物上册《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 济南版

第四节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教学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绿色开花植物体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的结构是它们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基础,对于今后学习生物学知识至关重要。.利用小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探索组织构成器官,利用自己身体说出系统的概念。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前面学过的细胞和组织的有关知识以及这节课学的器官和系统,进行知识整合,描述植物体和动物的结构层次。可以布置学生进行调查人们吃的植物性食物分别属于植物的什么器官,以及我们平时见到的植物具有哪些器官,在课堂上进行表达交流,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和动物体.人体的结构层次 2、说出器官和系统的概念 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概括能力,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产和生活问题,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获取知识的快乐,形成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生物学观点和珍爱生命的观点。 教学重点: 描述植物体和人体的结构层次 教学难点: 1.器官和系统的概念的归纳总结 2. 描述动物的结构层次 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 1、呈现一座高楼大厦,及建筑工地的场景,创设问题情境:①构成高楼大厦的基本单位什么?②砖瓦简单的堆积在一起就形成了高楼大厦? 2、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认识到建筑工人按照图纸设计把砖有规律的砌成一个个房间,逐渐盖成高楼大厦。教师启发学生,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是不是细胞简单的堆积在一起就构成了生物体?从而引入课题。 二、温故而知新: 1.学习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分化→组织 2.师出示叶片剖面图,说出叶片是由哪几种组织构成的?这些组织是如何排列的? 从而总结归纳出器官的概念。.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及表达交流能力。 三.讲授新课 (一)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由叶片剖面图引出器官的概念。然后出示开花的油菜图,为学习“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创设教学环境,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