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普设计运动

波普设计运动
波普设计运动

波普设计运动

概况:

波普一词源于英语的“大众化”(Popular)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于1954年起源于英国,这话“大众化”艺术的思想根源来自于英国的大众文化,代表新达达、新写实主义等流派艺术家所创造的完全生活化、大众化、甚至垃圾化的艺术。它反映了当时西方社会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文化观、消费观及其反传统的思想意识和审美趣味。它受到美国20世纪50年代大众文化和20世纪60年代波普美术的影响,认为艺术不应仅供少数人享用,而应走向普通大众,进入每一个人的生活。因此要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线,打破一切传统的审美观念。

特点:

波普设计打破了二战后工业设计局限于现代国际主义风格的过于严肃、冷漠、单一的面貌,代之以诙谐、富于人性和多元化的设计,它是对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具有戏谑性的挑战。设计师在室内、日用品、家具、服饰和平面设计等方面的设计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形式:夸张、奇异、富于想像力的造型;色彩单纯、鲜艳;材料多选用塑料或廉价的纤维板、陶瓷等。其设计挣脱了一切传统束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市场目标是青少年群体,迎合了现代青年的桀骜不羁、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及其标新求异、用毕即弃的消费心态。

波普设计出现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又称流行艺术、通俗艺术、新达达主义,代表着流行与大众化的品味。它的鼎盛时期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主要活动中心在英国和美国。它代表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工业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及娱乐化的表现主义倾向。波普艺术的设计师在现实社会寻求发展,他们把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搬进艺术——以大众商业文化为基本特色的波普艺术应运而生。波普艺术的手法是利用现成的工业、商业产品。从饮料、化妆品的广告、商标、电影宣传画,到汽车灯、车窗、家用电器,等等,把它们加以改造、加工,然后重新组合和拼贴,赋予一定的社会思想意义,有此构成一件新的艺术作品。由于波普设计主要是面对青年市场,产品必须廉价,因而质量无法表证。波普设计反对现代运动的“少即是多”的主旨,这也导致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激进设计。它从新艺术、装饰艺术、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光效艺术、幻觉艺术、东方神秘主义、太空主义中汲取营养,并在大众传媒的助长下茁壮成长。波普设计的影响深远,也为后现代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名家及作品:

波普设计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在时装界有:英国的玛丽·奎特所设计的迷你裙,在全世界风靡十几年;法国的古亥热的宇宙服,表现出最新科技观念而使当代人惊喜。家具设计有:科兰的廉价、鲜艳、奇异的家具,深受青少年欢迎;穆多什以英文字母为装饰图案的纤维板椅子和罗杰·丁的如玩具般的吹塑椅子,都极受欧洲消费者青睐。在包装、书籍装帧、广告等平面设计上,也都出现了醒目的波普风格。

设计美学 简答题

《设计美学》复习资料 1)现代设计诞生的背景是什么? 2)如何理解艺术与设计的关系?(论述) 3)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异同(论述) 4)设计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5)设计美的特征(你如何理解“设计美”?) 6)设计美学的类别有哪些? 7)你认为工艺美术运动对现代设计有何意义? 8)德意志制造联盟的主要内容 9)现代主义设计美学的思想及其意义 10)20世纪30年代德国现代设计理念的发展 11)20世纪二三十年代意大利现代设计理念的发展 12)20世纪20年代北欧现代设计理念的发展 13)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现代设计理念的发展 14)包豪斯设计学院的主要内容及意义(论述题) 15)包豪斯设计学院对现代设计教育的意义 16)包豪斯设计学院的设计理念和成果 17)乌尔姆设计学院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18)乌尔姆设计学院对现代设计教育的意义 19)乌尔姆设计学院在现代设计史上的意义 20)欧洲设计体系的主要内容和特征是什么? 21)美国现代主义设计体系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2)美国现代主义设计体系的主要内容 23)美国“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的影响 24)欧美两种设计体系异同及其原因是什么?(论述题) 25)现代主义总场景如何转向后现代主义总场景? 26)现代主义艺术对现代主义设计的影响 27)后现代美学观念有哪些?(你如何理解后现代美学?) 28)后现代建筑的美学观念是什么? 29)绿色设计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0)后现代设计形成了怎样的多元化设计面貌 31)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设计美学的影响 32)请以具体案例分析如何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33)你如何理解现代设计发展中技术与艺术、形式与功能之间的关系?(论述题) 34)全球信息网络化对社会有哪些危害? 35)当代设计的美学特征是什么? 36)现代设计的两大体系是什么? 37)非物质数字产品与物质产品的不同点 38)当代设计美学观的主要内容 39)大众文化的特征 40)大众文化、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关系 41)波普艺术与波普设计的主要内容 42)“孟菲斯”设计小组的主要内容 43)青蛙设计的主要内容 44)当代商业设计恶俗美学的批判主要表现

波谱艺术

波普艺术 百科名片 波普艺术 是流行艺术(popular art)的简称,又称新写实主义,因为波普艺术(Pop Art)的POP通常被视为“流行的、时髦的”一词(popular)的缩写。它代表着一种流行文化。在美国现代文明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一种国际性艺术运动,多以社会上流的形象或戏剧中的偶然事件作为表现内容。它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求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主要 目录[隐藏] 发展历史 波普艺术的特点 代表作家 中国波普艺术代表作品: 《波普艺术》 发展历史 波普艺术的特点 代表作家 中国波普艺术代表作品: 《波普艺术》 [编辑本段] 发展历史 20世纪50年代初萌发于英国,50年代中期鼎盛于美国。波普为Popular的缩写,意即流行艺术、通俗艺术。波普艺术一词最早出现于1952~1955年间,由伦敦当 代艺术研究所一批青年艺术家举行的独立者社团讨论会上首创,批评家L.阿洛维酌定。他们认为公众创造的都市文化是现代艺术创作的绝好材料,面对消费社会商业文明的 冲击,艺术家不仅要正视它,而且应该成为通俗文化的歌手。在实践中有力地推动这 一思潮发展的艺术家是R.汉密尔顿。1956年,他在首届“这是明天”的个人展览会(惠 特彻派尔画廊)上陈列出握有“POP”字母的网球运动员的拼集作品。这幅作品成了波

普艺术的一面旗帜。英国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还有:E.保罗齐、J.蒂尔森、D.霍克尼、R.B.基塔依、R.史密斯、A.琼斯。 美国波普艺术的出现略晚于英国,在艺术追求上继承了达达主义精神,作品中大量运用废弃物、商品招贴电影广告、各种报刊图片作拼帖组合,故又有新达达主义的称号。 美国波普艺术家声称他们所从事的大众化艺术与美洲的原始艺术和印第安人的 艺术类似,是美国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1965年在密尔沃基艺术中心举办的一次波普艺术展览即以“波普艺术与美国传统”为题。美国波普艺术的开创者是:J.约翰斯和R.劳申伯格,影响最大的艺术家是A.沃霍尔、J.戴恩、R.利希滕斯坦、C.奥尔登伯格、T.韦塞尔曼、J.罗森奎斯特和雕塑家G.西格尔。 集合艺术和偶发艺术一般也认为是波普艺术的两个支系。 [编辑本段] 波普艺术的特点 英国画家理查德·汉戴尔顿曾把波普艺术的特点归纳为:普及的(为大众设计的)、短暂的(短期方案)、易忘的、低廉的、大量生产的、年轻的(对象是青年),浮滑的、性感的、骗人的玩意儿,有魅力和大企业式的。 波普艺术又称普普艺术,是一个探讨通俗文化与艺术之间关连的艺术运动。波普艺术试图推翻抽象艺术并转向符号,商标等具象的大众文化主题。波普艺术这个字目前已知的是1956年英国的艺术评论家罗伦斯·艾伟Laurence Alloway所提出的。 波普艺术同时也是一些讽刺,市侩贪婪本性的延伸。简单来说,波普艺术是当今较底层艺术市场的前身。波普艺术家大量复制印刷的艺术品造成了相当多评论。早期某些波普艺术家力争博物馆典藏或赞助的机会。并使用很多廉价颜料创作,作品不久之后就无法保存。这也引起一些争议。1960年代,波普艺术的影响力量开始在英国和美国流传,造就了许多当代的艺术家。后期的波普艺术几乎都在探讨美国的大众文化。 波普艺术特殊的地方在于它对于流行时尚有相当特别而且长久的影响力。不少服装设计,平面设计师都直接或间接的从波普艺术中取得或剽窃灵感。 波普艺术其创作特征是直接借用产生于商业社会的文化符号,进而从中升华出艺术的主题。它的出现不但破坏了艺术一向遵循的高雅与低俗之分,还使艺术创作的走向发生了质的变化。 [编辑本段] 代表作家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

试论波普艺术的特征及其影响

试论波普艺术的特征及其影响 摘要:随着被艺术家在手法上的广泛运用——片断、拼接、挪用等,使作品的内涵与外延混合为一种平面化的统一:抽象与具象的冲突、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的冲突、一般和特殊的冲突统统消失。这些元语言系统中的二元对立的消失,是由于能指的物质性实体(声音、物品、图像、影像),逾越了所指系统(构成语义方面的观念),反过来延展而成为内涵的意指系统,在此情况下波普的涵延化标志着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有一怪异特征。 关键词:挪用、涵延化、商品性 波普艺术(Pop Art)一词最早流行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美艺术界,是由英国艺评家劳伦斯·艾洛威发表在1958年《建筑设计》的文章《艺术与大众媒体》中提出的。它消除了传统艺术与民间艺术、或者说是艺术与生活的分界的一个新领域,为社会大量生产消费品而设计的人工制品如赛车、流行音乐、广告一类等。它具有明显的生活化符号,利用社会环境中所存在的素材与媒介制造让人通俗易懂的作品,并通过媒介加以普及化与生活化,也有一些波普艺术家表现的是对于商品拜物教恶意的仿制、戏拟或是揶揄模仿。 这种向生活普及化的东西是现代艺术向后现代艺术转向的一个重要特征,拼贴的手法被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所采用,再后来,原材料越来越广泛,甚至有些作品相当巨大,而非一幅平面画作,例如1994年克里斯托的《包裹帝国国会大厦》,就是一件巨大的波普艺术作品。而涂鸦艺术更是将波普艺术所倡导的的生活化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了。昔日有些微不足道的涂鸦艺术品被堂而皇之的挂到了国家美术馆中,那些涂鸦青年一下子成了众人追捧的对象。 在早期,英国开创了波普艺术的先河,最著名的是1956年由英国的汉密尔顿创作的拼贴画《到底是什么使得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该作利用现成的海报或杂志上的一些为大众所熟知的一些事物和人物来拼贴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所以最初的波普艺术的就是挪用的合法和涵延化以及符合大众眼光的商品化特征。 挪用一词就是指借用,但是用一种相反的说法就是非法的盗用。这种手法是取已有的素材,如艺术史、广告、媒体的现成物,再结合新图像和媒体材料,接出新的作品的方法。或者又是某位艺术家的名作被挪用人做成自己的表面特征。然而,后现代的挪用者并不是直接将其挪用再粘贴到作品当中,而是将寻得的图像再处理、再描绘与在摄制。在对其评价当中,它的这种占取似乎挑战了现代主义艺术作品所推崇的原创性。艺术家们频频向艺术史上的前辈们示好,譬如,马奈借用了拉裴尔著名的构图形式;而毕加索亦推崇着维拉斯奎兹与鲁本斯。在杜桑的《泉》之后,波普艺术就成为了挪用的先驱,安迪·沃霍尔则是教父,将这种挪用的手法向民众宣传并得到大众所接受,这就是教父的作用。 挪用与拼贴有点相似,它不仅仅是一种技巧,在艺术品生产方式所寄予的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下,就成为了表达对当代社会各种赞成或批评的观点的一种工具。其中,最极端的例子就是雪莉·莱雯翻拍、挪用维斯顿的摄影,并且将蒙德里安的水彩画当做精彩的摹本。这位女性主义艺术家选择用男性艺术家的作品来让观者审视艺术脉络中的女性文化身份的位置。 在初期,许多艺术家从过去的作品中模仿绘制一样的风格,让许多人误解后现代主义是一场复古运动,但是其实这种拟古运动只是挪用手段的一部分,并不能代表后现代艺术这个大范围的特征。其实,大多数后期的艺术家们是运用现时

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

________。(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 8、20世纪五六十年代,通用汽车公司总裁和设计师为了不断促进汽车销售,在其汽车设计中有意识地推行_____。(“计划废止制”) _____被称为日本现代设计之父。(龟仓雄策) 10、1981年,意大利设计大师索特萨斯带领7位年轻的设计师,在米兰成立了后现代主义中最有影响的组织——______。(孟菲斯集团) 1、奥地利的新艺术运动是由_____发起的。(维也纳分离派) 2、英国的新艺术运动的影响远不及“工艺美术运动”,在这场影响有限的设计运动中,取得了比较大成就的是格拉斯哥四人团,其领袖人物是___。(麦金托希) 3、比利时新艺术运动在比利时设计史上被称为_____,始于19世纪80年代。(先锋派运动) 4、在德国工业联盟的会员中,最著名的设计师是____。他是工业联盟的发起者之一,常被称为第一位工业顾问设计师。(彼得·贝伦斯) 5、俄国构成主义风格的确立,从艺术的角度上来看,与立体主义和____有很大的渊源关系。(未来主义) 6、20世纪初,在现代主义运动兴起的同时,在法国、美国和英国等国家展开得一场风格非常特殊的设计运动____。(装饰运动) 7、___年,包豪斯被纳粹关闭,结束了它的14年历程。(1933) 8、______在工业设计上的运用及生产积极效果,堪称20世纪50年代美国工业设计发展的一大特点。(人机工程原理) 日本的工业产品设计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_______。(集体主义工作方式) 10、1956年英国画家______创作了《是什么使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具有魅力》,宣告了波普时代的到来。(理查德·汉密尔顿) 1、地处斯堪的纳维亚的芬兰、丹麦、瑞典、挪威、___五国,因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和地域文化,而形成了自成体系的设计风格。(冰岛) 2、20世纪初,就在德国现代主义设计迅速发展时,荷兰也出现了具有相同设计风格特征的运动——“风格派”运动,其核心人物有____、蒙德里安、和里特维尔。(杜斯伯格) 3、俄国构成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____,成立了一个“至上主义”小组。(马列维奇) 4、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现代主义的设计并不突出,但还是出现了_____,法国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杰出代表,号称现代主义运动中最有影响力的三位大师之一。(勒科布西埃) 5、20世纪50~60年代,乌尔姆设计学院通过与_____的合作,真正实现了设计艺术教育服务于工业生产的教育宗旨,成为德国高度几何化、理性化、功能化、高质量化设计的典型。(布莱恩公司) 6、英国形成了20世纪60年代最具时代特征的风格——_____。(波普设计风格) 7、围绕环保设计思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有很多,主要有:绿色设计、______、循环设计和组合设计等。(生态设计) 8、在20世纪六七十期间,荷兰的现代主义设计突飞猛进,有两个中心阿姆斯特丹和___。(海牙)名词解释 1.所谓“平面设计”,指的是在平面空间中的设计活动,其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二维空间中各个元素的设计和这些元素组合的布局设计,其中包括字体设计、版面编排、插图、摄影的采用,而所有这些内容的核心是在于传达信息、指导、劝说等等,而它的表现方式则是以现代印刷技术达到的。 5.波普艺术 波普(POP)来源于英语“大众化”,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最早起源于英国。代表波普艺术特征的作品是1956年由英国画家理查德.汉密尔顿创作的,题为《是什么使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具有魅力》。2.曲线风格

波普艺术

大众文化艺术的先驱者 ——波普艺术 09美术理论徐倩 B090103044 摘要:波普艺术属于后现代主义艺术,它消解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界限,让艺术接近人民大众,从而将艺术还原到大众生活。 关键词:波普艺术大众文化革新商业化 在后现代主义艺术潮流的发展中,波普艺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英国,但波普风潮却在20世纪60年代,在更加有大众文化氛围、更加有商业气息的美国迅速发展起来。波普艺术是流行艺术(popular art)的简称,又称新写实主义,因为波普艺术(Pop Art)的POP通常被视为“流行的、时髦的”一词(popular)的缩写。它代表着一种流行文化。在美国现代文明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一种国际性艺术运动,多以社会上流的形象或戏剧中的偶然事件作为表现内容。它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求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波普艺术是与抽象表现主义相对立流派,波普艺术反对抽象的绘画语言,反对抽象主义的脱离生活、自以为是。他们把艺术重归于生活,将大众的生活变为艺术。 波普艺术又称普普艺术,是一个探讨通俗文化与艺术之间关联的艺术运动。波普艺术试图推翻抽象艺术并转向符号,商标等具象的大众文化主题。波普艺术同时也是一些讽刺,市侩贪婪本性的延伸。简单来说,波普艺术是当今较底层艺术市场的前身。波普艺术家大量复制印刷的艺术品造成了相当多评论。早期某些波普艺术家力争博物馆典藏或赞助的机会。并使用很多廉价颜料创作,作品不久之后就无法保存。这也引起一些争议。六十年代,波普艺术的影响力量开始在英国和美国流传,造就了许多当代的艺术家。后期的波普艺术几乎都在探讨美国的大众文化。波普艺术特殊的地方在于它对于流行时尚有相当特别而且长久的影响力。不少服装设计,平面设计师都直接或间接的从波普艺术中取得或剽窃灵感。波普艺术其创作特征是直接借用产生于商业社会的文化符号,进而从中升华出艺术的主题。它的出现不但破坏了艺术一向遵循的高雅与低俗之分,还使艺术创作的走向发生了质的变

孟菲斯设计集团简介

“孟菲斯”的设计都尽力去表现各种富于个性化的文化内涵,从天真滑稽直到怪诞、离奇等不同情趣。在色彩上常常故意打破配色规律,喜欢用一些明快、风趣、彩度高的明亮色调, 特别是粉红、粉绿等艳俗的色彩。“孟菲斯”的核心人物是索特萨斯。1981年,以索特萨斯为首的设计师们在意大利米兰结成了“孟菲斯(Memphis)集团”,他们反对单调冷峻的现代主义,提倡装饰,强调手工艺方法制作的产品,并积极从波普艺术、东方艺术、非洲拉美的传统艺术中寻求灵感。孟菲斯派对世界范围的设计界影响是比较广泛的,尤其是对现代工业产品设计、商品包装、服装设计等方面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索特萨斯认为设计就是设计一种生活方式,因而设计没有确定性,只有可能性;没有永恒,只有瞬间。索特萨斯设计的博古架是孟菲斯设计的典型。它色彩艳丽,造型古怪,看上去象一个机器人。 孟菲斯派的室内设计特征可归纳为: 1 常用新型材料、响亮的色彩和富有新意的图案(包括截取现代派绘画的局部)来改造一些传世的经典家具,显示了设计的双重译码,既是大众的,又是历史的;既是传世之作,又是随心所欲。 2 室内设计注重室内的风景效果,常常对室内界面的表层进行涂饰,具有舞台布景般的非恒久性特点。 3 在构图上往往打破横平竖直掂?条,采用波形曲线、曲面和直线、平面的组合,来取得室内意外效果。 4 超越构件、界面的图案,色彩涂饰。 5 室内平面设计形形色色,具有任意性和展示性。 孟菲斯代表人物: 埃托·索托萨斯(Ettore Sottsass) 迈克尔·德·鲁克(Matteo Thuni) 彼特·肖(Peter Shire) 孟菲斯设计集团 1981年,意大利设计大师索特萨斯带领7位年轻设计师,画册设计在米兰成立了后现代主义设计中最有影响的组织——孟菲斯集团。该组织在第一次会议期间,适逢电唱机上正播放著名歌星鲍勒?德兰(Bob Dglan)的歌曲“孟菲斯忧郁”(Memphis Blues),因而取名叫“孟菲斯”。该组织反对一切固有观念,认为整个世界是通过感性来认识的,没有先验的模式。索特萨斯认为,设计活动的过程就是设计一种生活方式,设计不是结论而是假设,没有确定性只有可能性,它只是一个瞬间。因而,孟菲斯开创了一种反对一切固定模式的开放性设计,开创了丰富多样的当代意大利设计局面。 孟菲斯认为功能不是绝对的,它在肯定产品的使用价值的同时,更强调画册设计应表达特定的文化内涵,

浅谈英国“波普”设计运动及其发展

浅谈英国“波普”设计运动及其发展 课题名称:世界艺术现代设计史 姓名:吴宇洁 学号:0908023025 指导老师:鹿咏 如果要用一个名词来形容60 年代的设计风格,大约最恰当的应该是“波普”( Pop)了,这个词来自英语的大众化(popular) , 又称新写实主义,即流行艺术、通俗艺术。它代表着一种流行文化,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诞生于英国,50年代中期繁荣于美国。多以社会上流的形象或戏剧中的偶然事件作为表现内容。它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求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 但是,当它与60 年代的文化、艺术、思想、设计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以后,它就不仅仅是指大众享有的文化,而更加具有反叛正统的意义,是这个时代的最大特征。在西方国家中,最集中反映“波普”设计风格的是英国。 “波普”运动,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运动,不少人认为“波普”源起大众化,因此,“波普”文化和“波普”艺术就是大众文化和大众艺术。其实,大众文化是大众的文化,“波普”文化是知识分子的文化,不过借用了大众文化的某些形式而已。它的某些内容,比如艺术形式、设计形式受到青年大众的欢迎,但是这并不能改变它的意识形态基础和知识分子反文化的精英立场。 英国的“波普”运动是受到艺术创作上的“波普”运动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波普”艺术运动最早出现在一些独立的组织中,这些组织的成员包括艺术家、评论家、建筑家和设计师。如果从本质来讲,“波普”设计运动是一个反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其目的是反对自从1920年以来的、以德国包豪斯为中心发展起来的现代主义设计传统。 英国的“波普”设计在这场运动中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虽然英国在现代设计运动中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但是,它在“波普”设计运动中显示出来的前卫性特点,却引起世界各国的注意与重视,并且,也影响了其他国家的设计发展。对于英国人本身来讲,要重新赶上德国、美国、意大利、荷兰、斯堪的纳维亚这些国家的现代主义设计水准,也非常困难。而以反正统文化为中心的“波普”运

从“装饰”的复兴到“中国设计”的复兴——来自20世纪意大利设计团体“孟菲斯”的启示

从“装饰”的复兴到“中国设计”的复兴——来自20世纪意大利设计团体“孟菲斯”的启示Webmaster: ArtDesign轩| Time: 八月13, 2013 摘要:20世纪意大利设计团体“孟菲斯”的设计以及“后现代”对装饰的复兴和重视,对中国当代设计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尤其是建立在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基础上的所谓“中国元素”设计风格,一直以来都缺少对当代文化的体现和响应。所谓“中国风格”的当代设计,要么沿袭传统的装饰样式,在中国传统图案中亦步亦趋;要么一味崇尚西方的“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语言,不能为大众所接受,将自己束之高阁。当代设计必须在当代文化的语境中吸收营养,寻找出路,并适应当代的审美趣味,否则,中国的设计只能在历史的断裂中,在西方设计艺术成果的阴影下亦步亦趋,永远找不到出路。 人类进入后现代社会,在现代设计领域,尤其是现代建筑领域,随着后现代思潮的出现,“装饰主义”(Decorationism)这个概念被重新重视并提到一定高度。“装饰主义”其理论上的意义就是:设计是装饰的一种合理的手法!让人的感官出现喜悦的效果,并且为环境增添活力。这是一种装饰的复兴,更是一种文化的复兴。 实际上,无论是建筑领域的“装饰主义”理论,还是20世纪意大利设计团体“孟菲斯”的产品设计,对整个设计领域而言,可以称之为装饰领域的文化复兴,也是设计革命。它不仅促使设计师重新诠释和定义装饰做应当具备的意义,也表现了设计的多样性、个性化、大众化的一系列特点。“孟菲斯”以装饰为主体的设计,在20世纪80年代以极高的频率出现在设计中,说明了设计在装饰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设计是属于装饰的总体结构,设计在装饰中具有独特的地位,设计能让人感觉到美感并且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和审美信息独立存在。“孟菲斯”所追求的装饰便是这种纯感觉要素的安排,是纯装饰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应该包含了以下几层含义:其一,对人们的审美意识的改变导致了对装饰的重视,当设计的领域引来人们科学眼光时,心理学和符号学等等新型学科的研究成果也将会参加到设计。不管“孟菲斯”设计者的探索成功与否,它带来的人们审美意识的觉醒和改变是客观存在的——美学的范围不应该只有宏伟、整齐、细致和崇尚,辛辣、变异和恐怖也将会成为人们的审美范围。 “装饰”就是设计者通过装饰的语言探寻人类情感愉悦的方式。 对于设计的形式,装饰主义者们认为,让人们喜爱恐怕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俗约和刺激。两者缺一不可,有俗约没有刺激只会让人们感到无味;有刺激没有俗约的话更不会让人们理解。后现代建筑大师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文中有这样的描述:“我喜欢基本要素的混杂而不是纯粹,折衷而不要干净,扭曲而不要直率,含糊而不要分明,既要旧的也要新的。”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一股以装饰为主体的装饰设计风吹遍欧美大地。通过对现代主义原则的质疑和对设计基本问题的重新检验,规模逐步扩大,当代群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艺术设计中。其二,在装饰越来越多元化发展的同时,物质是设计多元化的基础,审美多元化的同时会让设计产生出巨大的成果! 当设计在人们心里成为了最根本的目标和观念时,设计就要从热门的心理、物质等多方面满足不同文化层次人们的需求,人们生活的方式多样化,会增加人们认识多样化多层次存在的必要性,这将不再用统一的标准要求人们的生活方式。此时,装饰多元化的发展还包括手法、材料、色彩、造型等等。这种装饰的多元化更体现在“孟菲斯”的设计作品中,主要表现为:

波谱设计和孟菲斯

波谱设计中的美学问题 “波普”是一场广泛的艺术运动,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图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它追求大众化的、通俗的趣味,反对现代主义自命不凡的清高。波普艺术实质上反应了消费文化、大众传媒以及由技术进步带来的种种幸福与不幸之间的矛盾。波普艺术是二十世纪后期最值得纪念的一种艺术样式。 一、波普艺术的缘起 波普艺术起源于英国,兴盛于美国,后又波及到意大利、日本等。1956年,伦敦当代艺术研究所的一批青年艺术家所组成的“独立派”协会举办了题为“这就是明天”的展览。展览上最有感染力、艺术史最有影响的作品是汉密尔顿在入口放置的招贴画:“究竟是什么使得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画中是一间现代公寓,里面有从画报上剪下的一个肌肉丰满的男子和一个傲慢的裸体女人。公寓里有大量的文化产品:电视、带式录音机、放大的连环画书封面、一个福特徽章和一个真空吸尘器的广告。透过画里的窗户可以看到一个电影屏幕,正在放映电影《爵士歌手》中艾尔·乔尔森的特写镜头。男子手上还拿着一支其大无比的棒棒糖,上面有三个很大的字母“POP”。波普艺术(Pop Art)一词就由此而来,Pop既是英文棒棒糖lollipop一词的词尾,又可以看作是“流行的、时髦的”一词(Popular)的缩写,其用意是想用大众“Popular”来反对艺术的纯粹性。 汉密尔顿给波普下的定义是:“通俗的(为广大观众设计的)、短暂的(短期方案)、易忘的(可消费的)、低廉的、大量生产的、年轻的(对象是青年)、机智诙谐的、性感的、诡秘狡诈的、有刺激性和冒险性的、大企业式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波普艺术是对抽象表现主义(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又称抽象主义,或抽象派,二战后直到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一种绘画流派)的反动。利希滕斯坦(罗伊·利希滕斯坦,1923~1997,美国波普艺术大师,被艺术学界肯定为创造了纯粹的美国新绘画。在20世纪中叶,抽象表现绘画盛极一时之际,他和纽约年轻一代画家,提出了新形式的具象绘画——波普艺术,在60年代一

波普风格分析

家居乐园大变身吹起波普艺术风 导读:波普艺术的代表者安迪·沃霍尔空虚、浅薄而且缺乏思想深度。但了解他的人会明白,他只是会用某种轻松简单的语言来表达他的情感。轻松随处可见,那些亮丽的色彩,那些简单的图案组合,还有那个充满欢快氛围的家。色彩能够给厨房家居装饰带来最直观的视觉效果,以橙色为主色调的背景搭配颜色明丽的简约家居布置,隐约透露出现代波普艺术风格的痕迹。现代波普艺术风格,利用丰富色彩搭配简约风格家具。 波普艺术在设计中强调新奇与奇特,并大胆采用艳俗的色彩,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觉。这虽是一个仅有20平米的厨房,但设计师匠心独具,通过巧妙的设计,一个轻松随意的波普风格,彰显出完全不同的生活状态。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把沙发和床两种功能二合为一的彩色沙发床靠墙放置,彩色条纹有波普式的艺术风格,圆筒形抱枕造型饶有趣味,与墙壁上的卡通插画风格相当一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落地式壁橱简洁明快,两列色彩艳丽的卡通画片贯穿其中,加强了房间的童趣个性,彩色条纹的坐垫与沙发床搭配得当,绿色毛绒地毯也绘有动物的卡通形象,童趣十足。 《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条几形结合的工作台与就餐区、壁橱上开放式的收纳区都以繁而不乱的方式展现了现代简约轻松的生活态度。

暖橙色大面积装饰在墙壁、窗帘、家居用品中,奠定了整体活泼跳跃的气氛。

求新求变是时下年轻一代的行事风格,在家居的装修搭配上也是如此。一成不变的经典风格很难吸引时尚一族的目光,今天我们为您详细分析3种非主流的家居风格,追求个性就是要与众不同。 PART1:柔美浪漫洛可可风格 洛可可式风格于18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并流行于欧洲,是在巴洛克式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洛可可风格的基本特点是纤弱娇媚、华丽精巧、甜腻温柔、纷繁琐细。室内应用明快的色彩和纤巧的装饰,家具也非常精致而偏于繁琐,不像巴洛克风格那样色彩强烈,装饰浓艳。 ? 细节分析1:精致装饰+纤巧家具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安迪.沃霍尔和他的波普艺术》教学设计

《安迪.沃霍尔和他的波普艺术》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 中职幼儿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儿师资的主要摇篮,良好的美术素养是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这不仅仅包括熟练的绘画技能,手工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审美能力与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无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就需要在美术欣赏课的不断渗透与影响。但长时间以来,在中职幼儿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中,美术欣赏课却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大多老师片面强调学生美术技能的训练,认为学生只要有一定造型能力,会制作一些手工作品和实用教具就合格了,以技能训练内容,代替整个美术教学内容,从而忽略了对学生艺术美的熏陶。学生则对美术作品的了解少之又少,自己美术作品的主题和内容也大多是模仿网络图片和老师范画,缺乏创新与认识。如何上好美术欣赏课?能不能把美术欣赏与技能训练结合到一起?这是我这节课想要解决的问题。 教学目标: 通过对《玛丽莲.梦露》《毛泽东》《是什么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不同?》等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了解波普艺术这一艺术流派的发展历史以及由来,掌握安迪.沃霍尔等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及方法,并创作出波普艺术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波普艺术的特点以及波普艺术家的创作理念。 2.用纸版画印刷的形式自己创作波普艺术作品。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对象: 中职幼儿教育专业二年级学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新闻简报 据英国《卫报》报道,在当地时间2月12日晚举行的伦敦苏富比当代艺术晚拍上,安迪·沃霍尔作品《毛泽东》以760万英镑售出,该价格是其前一次上拍成交价的18倍。 2. 展示《玛丽莲.梦露》《毛泽东》《金宝汤》《可乐樽》等作品 提出问题: 这些作品的内容有什么特点? 这幅作品形式有什么特点? 引出课题:安迪.沃霍尔和他的波普艺术 二.讲授 1.波普艺术(流行艺术(Pop Art)) 是流行艺术(popular art)的简称,又称新写实主义,因为波普艺术(Pop Art)的POP 通常被视为“流行的、时髦的”一词(popular)的缩写。它代表着一种。在现代文明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一种国际性艺术运动,多以社会上流的形象或中的偶然事件作为表现内容。它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价值观,力求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 3.20世纪50年代初萌发于,50年代中期鼎盛于。波普为Popular的缩写,意 即流行艺术、通俗艺术。波普艺术一词最早出现于1952~1955年间,由研究所一批青年举行的独立者社团讨论会上首创,批评家L.阿洛维酌定。他们认为公众创造的都市文化是创作的绝好材料,面对消费社会的冲击,艺术家不仅要正视它,而且应该成为的歌手。在实践中有力地推动这一思潮发展的艺

波普风格 百科

波普风格 波普风格 波普风格又称流行风格,它代表着20世纪60年代工业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及娱乐化的表现主义倾向。从设计上来说,波普风格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一致性的风格,而是多种风格的混杂。它追求大众化的、通俗的趣味,反对现代主义自命不凡的清高。在设计中强调新奇与奇特,并大胆采用艳俗的色彩,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觉。 目录 波普风格介绍 波普风格的建筑和厨房展开 编辑本段 波普风格介绍 含义 又称流行风格,这个词(pop)来自英语的“大众化”,最早起源于英国。二战以后出生的新生一代对于风格单调、冷漠缺乏人情味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十分反感,认为是陈旧的、过时的观念的体现,他们希望有新的设计风格来体现新的消费观念、新的文化认同立场、新的自我表现中心,于是在英国青年设计家中出现了波普设计运动。波普风格波普运动产生的思想动机来源自美国的大众文化,包括好莱坞电影、摇滚乐、消费文化等。英国的“波普”运动由于受艺术创作上的“波普”运动很快发展起来。 波普风格主要体现在于年青人有关的生活用品等方面,如古怪家具、迷你裙、流行音乐会等,追求大众化、通俗化的趣味,设计中强调新奇与独特,采用强烈的色彩处理。这些设计都具有游戏色彩,有一种玩世不恭的青少年心理特点,好似流行歌曲一样,以其灵活性与可消费性走出英国国门,进而形成为一场世界性的设计运动。 “波普”设计运动时一个形式主义的设计风潮,由于违背了工业生产的经济法则、人体工学原理等,很快就衰退了,但是它在形式上的探索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波谱风格代表20世纪60年代工业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及娱乐化的表现主义倾向“波普”是一场广泛的艺术运动,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图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 从设计上说波普风格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一致性的风格,而是各种风格的混合,他追求大众化下的、通俗的趣味,反对现代主义自命不凡的清高,在设计中强调新奇与独特,并大胆采用艳俗的色彩。 宗旨:追求新颖、追求古怪、追求希奇,“波谱”设计风格的特征变化无常难于确定统一的风格,可以说是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折中主义的特点,它被认为是一个形式主义的设计风格。 设计历史 波普风格的中心在英国。早在战后初期,伦敦当代艺术学院的一些理论家就开始分析大众文化,这种文化强调消费品的象征意义而不是其形式上和美学上的质量。这些理论家认为,“优良设计”之类的概念太注重自我意识,而应该根据消费者的爱好和趣味进行设计,以适合于流行的象征性要求。对这些理论家而言,消费产品与广告通俗小说及科幻电影一样,都是大众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可以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他们的文化定义是“生活方式的总和”,并把这一概念应用到了批量生产物品的设计之中。在寻求具手型沙发有高度象征意

波普艺术下的平面设计

浅谈波普艺术 平面设计 及波普艺术下的 现当代艺术史-结课论文 郑琼洁B130303053 引言:绘画和设计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虽属于不同的门类, 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创作理念、技法等方面,绘画和设计是互为 作用,互为服务的。而波普艺术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思潮的体现,深刻 地影响了西方社会的意识形态,同时也影响到其它领域。波普艺术为平 面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更多的形式语言,促进了平面设计的表达和新风 格的形成,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由此,波普艺术在现代设计 史的地位无可取代。

摘要:纵观人类的发展进程,有相当大一部分也可以被视为是一个设计的历史,而艺术设计在现代绘画的基础上,可算做是一种延伸。艺术设计运用创造性思维,从整体和具体细处都属于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结合。对总体的安排和结构的处理运用逻辑思维为主,对造型和表面装饰的处理运用形象思维为主,二者不可截然分开,而是相互交替进行。波普艺术对于 平面设计也是如此。 关键词: 波普艺术、平面设计、现当代艺术 目录: 一.波普艺术及波普艺术中平面特性的概况 (一)波普艺术的建立和发展 1.波普艺术的建立 2.波普艺术的发展 3.波普艺术的表现形式 (二)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安迪.沃霍尔及其作品特点 二.波普艺术中的平面特性 (一)波普艺术:20世纪艺术史上划时代的转折——通俗文化的时代 (二)波普艺术表现方式的独特性与平面视觉创意的关系 (三)波普艺术对平面色彩构成的影响 三.波普艺术对现当代艺术——平面设计的启示 正文: 一.波普艺术的概况 (一)波普艺术的建立和发展 1.波普艺术的建立 波普艺术,20世纪50年代初萌发于英国,50年代中期鼎盛于美国。波普为Popular 的缩写,意即流行艺术、通俗艺术。 波普艺术一词最早出现于1952~1955年间,由伦敦当代艺术研究所一批青年艺术家举行的独立者社团讨论会上首创,批评家L.阿洛维酌定。他们认为公众创造的都市文化是现代艺术创作的绝好材料,面对消费社会商业文明的冲击,艺术家不仅要正视它,而且应该成

波普设计运动

波普设计运动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波普设计运动 概况: 波普一词源于英语的“大众化”(Popular)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于1954年起源于英国,这话“大众化”艺术的思想根源来自于英国的,代表新达达、等流派艺术家所创造的完全生活化、大众化、甚至垃圾化的艺术。它反映了当时西方社会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文化观、消费观及其反传统的思想意识和审美趣味。它受到美国20世纪50年代和20世纪60年代波普美术的影响,认为艺术不应仅供少数人享用,而应走向普通大众,进入每一个人的生活。因此要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线,打破一切传统的。 特点: 波普设计打破了后工业设计局限于主义风格的过于严肃、冷漠、单一的面貌,代之以诙谐、富于人性和多元化的设计,它是对风格的具有戏谑性的挑战。设计师在室内、日用品、家具、服饰和平面设计等方面的设计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形式:夸张、奇异、富于想像力的造型;色彩单纯、鲜艳;材料多选用塑料或廉价的纤维板、陶瓷等。其设计挣脱了一切传统束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市场目标是青少年群体,迎合了现代青年的桀骜不羁、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及其标新求异、用毕即弃的消费心态。 波普设计出现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又称流行艺术、通俗艺术、新达达主义,代表着流行与大众化的品味。它的鼎盛时期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主要活动中心在英国和美国。它代表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工业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及娱乐化的倾向。的设计师在现实社会寻求发展,他们把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搬进艺术——以大众为基本特色的应运而生。的手法是利用现成的工业、商业产品。从饮料、化妆品的广告、商标、电影宣传画,到汽车灯、车窗、家用电器,等等,把它们加以改造、加工,然后重新组合和拼贴,赋予一定的社会思想意义,有此构成一件新的艺术作品。由于波普设计主要是面对青年市场,产品必须廉价,因而质量无法表证。波普设计反对现代运动的“少即是多”的主旨,这也导致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激进设计。它从新艺术、装饰艺术、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光效艺术、幻觉艺术、、太空主义中汲取营养,并在大众传媒的助长下茁壮成长。波普设计的影响深远,也为后现代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名家及作品: 波普设计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在时装界有:英国的玛丽·奎特所设计的迷你裙,在全世界风靡十几年;法国的古亥热的宇宙服,表现出最新科技观念而使当代人惊喜。家具设计有:科兰的廉价、鲜艳、奇异的家具,深受青少年欢迎;穆多什以英文字母为装饰图案的纤维板椅子和罗杰·丁的如玩具般的吹塑椅子,都极受欧洲消费者青睐。在包装、书籍装帧、广告等平面设计上,也都出现了醒目的波普风格。

设计史 波普艺术

波普艺术风格设计 摘要: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随着欧美工商业的复苏与繁荣,波普艺术开始在这些地区广泛流行,繁荣持续十余年,影响涉及到文化的各个领域,虽然目前波普艺术已经远去,至今却仍能感受到它给美国和西方现代艺术乃至全球所带来的影响。本文将简要解读波普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波普艺术及其波普艺术设计的本质和现代特色以其它对当代的影响。 关键词:波普艺术设计风格代表影响 正文: “波普艺术”是流行艺术的简称,又称新写实主义,因为波普艺术(Pop Art)的POP通常被视为“流行的、时髦的”一词的缩写。波普艺术代表着一种流行文化,是20世纪后现代主义艺术中势力最大、最为风行、传播最广、最有影响的艺术形式。所谓波普艺术,是指艺术家把任何额外负担观存在物作为创作载体,并赋予的价值和蕴意,以传导给观者最为大众化和最普及化的精神享用的艺术形式。 波普艺术是20世纪60年代一种影响很大的国际性的艺术现象。波普风格发源于英国,它代表着20世纪60年代工业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以及娱乐化的表现主义倾向。它反映了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的价值观,力图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英国画家理查德·汉密尔顿曾把波普艺术的特点归纳为:普及的(为大众设计的)、短暂的(短期方案)、易忘的、低廉的、大量生产的、年轻的(对象是青年),浮滑的、性感的、骗人的玩意儿,有魅力和大企业式的。 我们应该看到波普艺术的发展与繁荣同现代工商业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波普艺术最终在美国兴盛,是与美国社会的高消费和发达的商业文化为基础的。我们可以从波普艺术家的作品中发现,里面所展现的题材元素再现现代繁华大都市生活场景以及大众所关心的社会主体等等。

波普设计运动

波普设计运动 概况: 波普一词源于英语的“大众化”(Popular)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于1954年起源于英国,这话“大众化”艺术的思想根源来自于英国的大众文化,代表新达达、新写实主义等流派艺术家所创造的完全生活化、大众化、甚至垃圾化的艺术。它反映了当时西方社会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文化观、消费观及其反传统的思想意识和审美趣味。它受到美国20世纪50年代大众文化和20世纪60年代波普美术的影响,认为艺术不应仅供少数人享用,而应走向普通大众,进入每一个人的生活。因此要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线,打破一切传统的审美观念。 特点: 波普设计打破了二战后工业设计局限于现代国际主义风格的过于严肃、冷漠、单一的面貌,代之以诙谐、富于人性和多元化的设计,它是对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具有戏谑性的挑战。设计师在室内、日用品、家具、服饰和平面设计等方面的设计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形式:夸张、奇异、富于想像力的造型;色彩单纯、鲜艳;材料多选用塑料或廉价的纤维板、陶瓷等。其设计挣脱了一切传统束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市场目标是青少年群体,迎合了现代青年的桀骜不羁、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及其标新求异、用毕即弃的消费心态。 波普设计出现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又称流行艺术、通俗艺术、新达达主义,代表着流行与大众化的品味。它的鼎盛时期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主要活动中心在英国和美国。它代表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工业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及娱乐化的表现主义倾向。波普艺术的设计师在现实社会寻求发展,他们把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搬进艺术——以大众商业文化为基本特色的波普艺术应运而生。波普艺术的手法是利用现成的工业、商业产品。从饮料、化妆品的广告、商标、电影宣传画,到汽车灯、车窗、家用电器,等等,把它们加以改造、加工,然后重新组合和拼贴,赋予一定的社会思想意义,有此构成一件新的艺术作品。由于波普设计主要是面对青年市场,产品必须廉价,因而质量无法表证。波普设计反对现代运动的“少即是多”的主旨,这也导致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激进设计。它从新艺术、装饰艺术、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光效艺术、幻觉艺术、东方神秘主义、太空主义中汲取营养,并在大众传媒的助长下茁壮成长。波普设计的影响深远,也为后现代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名家及作品: 波普设计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在时装界有:英国的玛丽·奎特所设计的迷你裙,在全世界风靡十几年;法国的古亥热的宇宙服,表现出最新科技观念而使当代人惊喜。家具设计有:科兰的廉价、鲜艳、奇异的家具,深受青少年欢迎;穆多什以英文字母为装饰图案的纤维板椅子和罗杰·丁的如玩具般的吹塑椅子,都极受欧洲消费者青睐。在包装、书籍装帧、广告等平面设计上,也都出现了醒目的波普风格。

波普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_王超

摘要:吸收了波普艺术的设计作品,本质上是当时整个反传统文化潮流的一个方面,通过不同的造型、色彩反映出对传统、正统文化的反抗情绪。同时在文化上,波普艺术激发了设计师的想象力和创造才能,强调了设计的趣味性,使设计摆脱了早期设计的形式单调、色彩单一的毛病,影响着设计向丰富多彩的方面发展。 关键词:波普艺术现代设计大众文化 文章着重研究的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的波普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目的在于使当代艺术家通过汲取过去的创作经验来扩大作品的影响力。 一、波普艺术的兴起背景 波普艺术是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兴起的一种以流行文化为基础的绘画艺术,60年代开始在欧洲和美国广泛流行。“波普”是英文“popular”的缩写“pop”的音译,意为流行的、大众的,是“二战”后现代工业社会和商品经济的产物。波普艺术家们借助这些通俗的、流行的大众传播媒介,采用布面油画、装置、拼贴、丝网印刷等方式,通过大众视觉图像的拼贴组合进行创作。它将人们日常生活中显而易见的歌星、影星、广告海报、可口可乐等形象、事物,通过选择和仔细制作重新呈现在大众面前,用以展示我们的时代生活,让人与时代保持密切联系,是艺术和生活的结合。 波普艺术特殊的地方在于它对于流行文化的重新解读,其创作特征是直接借用产生于商业社会的文化符号,进而从中升华出艺术的主题,其中很多的艺术创意和艺术设计因素成为当代设计师借鉴与使用的地方。 二、现代设计语言中的波普元素 1.通俗和简约的表现方式 波普艺术作品诞生于英国,之后在美国获得了全面的发展。主要的波普艺术家有英国的汉弥尔顿、美国的劳申伯格、安迪·霍沃尔、利希滕斯坦等人。绘画上的波普运动同时也影响着设计,欧美的设计师们开始借鉴波普艺术的元素并将其融入到设计中。 首先,设计师改变之前的“优良设计”的设计理念,一方面根据消费者的爱好和趣味进行设计,使设计开始走向大众;另一方面,波普艺术运动反传统的意识形态给英国设计家带来了启迪。在家具设计上,设计师用色彩绚丽、造型简单、价格低廉的方式设计家具,打破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风格的束缚,深受年轻人的喜爱。例如,彼得·穆多什设计的纸椅子,就具有廉价和表现性的波普艺术特征;设计师特伦斯·科兰的家具零售店“哈比塔特”专门推销廉价、色彩艳丽的家具与家庭用品;马科斯·克林登宁设计的拼接家具。这些设计都具有实验的特点,色彩鲜明,造型特殊,表现出与当时时代格格不入的心理特点。 在服装设计方面,新一代的服装设计师采用充满时代气息与现代感的波普风格相结合的方式开辟出一条新的服装设计路径。设计师们主要强调图案装饰,其中不少图案是直接从波普绘画中借鉴过来的。同时,他们通过运用非常大胆的色彩,体现出当时青少年和职业妇女所要求的、代表自己的、新鲜的时代风范。比如:服装设计师玛丽·宽特把女性服装设计成小女孩的服装样式;安德烈·科列吉斯模仿宇航员的服装设计了银箔装,他们把欧美大众文化的内涵淋漓尽致地渲染出来。 从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吸收了波普艺术的设计作品本质上是当时整个反传统文化潮流的一个方面。设计师们吸收了波普艺术通俗的表现方式,让常见的大众形式语言出现在了时装、家具、香烟、胶纸、摇滚唱片等任何东西上,可以说是发起了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的挑战。 2.平面化的形式技法 一批青年设计师对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风格的垄断局面非常不满,于是借用波普艺术风格反抗1920年建立起来的以德国包豪斯为中心的现代主义设计传统,从而发起了这场设计运动。他们针对的市场是富裕的青少年市场,也就是战后“婴儿潮”一代消费者。英国企业界也看准了这个市场的潜力,接受了他们的设计,通过生产和销售来促进这个新的设计风格,取得了很好的市场效果。 英国波普艺术风格设计的主要设计师大部分是刚刚从艺术学院毕业的学生,他们对于传统,包括现代主义的传统没有多少依赖和感情,更加重视自己这一代人的习惯与喜爱。因此,他们最具有打破传统束缚的动机。他们是从产品设计、服装设计和平面设计三个主要方面开始突破的,从而创造了这三个基本领域内的“波普”设计风格。英国的“波普”产品设计、“波普”服装设计和“波普”平面设计都非常有特色。这些设计家们的努力方向,是要找到代表自己的视觉符号特征、自己的风格,代表自己这一代,明确表明自己所代表的并非是父母那代人的立场。因此,各种各样奇怪的产品造型、特殊的表面装饰、非常特殊的图案设计、反常规的设计观念都涌现出来,一时间的确热闹异常,旗帜鲜明。 平面化的图案装饰是设计师主要运用的手段之一。例如,贾斯伯·詹斯、维克多·瓦沙里利、布里吉特等从波普艺术中直接提取其中的绘画图案,把它当作设计作品的表面装饰。再如,安迪·沃霍尔的《梦露头像》。玛丽莲·梦露是美国著名的性感女星,市民生活中的热门人物。霍沃尔使用照相版丝网印刷技术, 波普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王超 (下转第10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