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职业教育特色及成功原因探讨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特点与启示

OCCUPATION1 62010 3进攻战术是指在篮球竞赛中,进攻队员个人技术的合理运用和全体队员相互间协调配合的形式和方法。
要求组织进攻时,队员要树立‘以我为主’的指导思想。
首先,日常训练充分做好传切、突分、掩护、策应配合与长传快攻、短传和运球结合快攻等战术雏形的练习;然后,进行二攻一的配合、三攻二的配合、四攻三的配合、五攻四的配合练习,并在练习中结合中锋技术、前锋技术、后卫技术的运用;最后,综合训练进攻人盯人防守、进攻区域联防、进攻区域紧逼防守、进攻混合防守等战略技术。
2.防守战术防守战术是指在篮球竞赛时,防守队为了阻挠和破坏对方的进攻,并力争获得控球权而组织的集体配合形式和方法。
防守训练中要求队员有雄厚的个人防守能力。
首先,防守战术训练要充分做好穿过、挤过、绕过、交换、关门、夹击、补防、围守中锋等战术基础配合与防守快攻;其次,加强半场人盯人防守、区域联防、区域紧逼防守、混合防守练习,并在练习中结合防守移动技术、打抢断球技术、防守有球队员和无球队员技术的运用;最后,综合训练防守转进攻和进攻转防守的战术练习。
四、篮球心理训练1.比赛模拟训练指以接近实战条件来对队员进行训练,以提高临场应变能力的训练,可以强化意识,提高作战能力,增强队员的自信心。
2.罚球训练提高队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对罚球不中队员的严惩,使他们在紧张中培养一罚必中的顽强意志。
3.技术和战术训练中错误理解的严惩既可以使队员在练习中保持严肃认真的态度,也可以树立教练的权威,以保证队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充分配合教练的意图。
训练计划主要根据以上训练内容,以周训练计划为单元:周一训练篮球基本功,周二训练篮球技术,周三训练篮球技术和简单战术,周四训练篮球战术,周五、周六模拟比赛训练。
以若干单元为一个阶段,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三个月内)着重进行篮球基本功和篮球技术训练,辅以篮球战术训练;第二阶段(六个月内)以篮球技术和篮球战术的结合运用为主,并辅以比赛训练;第三阶段主要以比赛为主,把技术、战术灵活运用到比赛中,通过比赛来提高队伍的技术和战术水平。
新加坡职业教育分析与启示

新加坡职业教育分析与启示
新加坡职业教育系统发展较早,经过长时间的实践与探索,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包括技工培训、成人教育、职业高中等多个层次。
在国家发展经济的进程中,职业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已成为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首先,新加坡职业教育注重教育与产业对接。
在职业教育的课程设计上,以其实用性为导向,由企业主导的培训将学生与产业环节相结合,紧密衔接学校与企业,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掌握企业所需的实际技能,从而顺利地实现毕业后直接就业或者顺利地进入产业行业。
最后,新加坡职业教育更加追求个性化教学。
在教学中,新加坡注重创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具有启发性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尤其在技术型、实践性课程上,开创性地推行模拟课程的教学方法,通过模拟真实场景,深入浅出地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对于中国的职业教育而言,新加坡职业教育的经验可以给我们带来以下启示:
一、加强教育与产业对接。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育创新型技能型人才,而产业界是职业教育的最大需求方。
职业教育需要了解企业所需和市场需要,从而把学生的知识、技能与市场需要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反过来为企业提供更多实用型人才。
三、鼓励个性发展。
职业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并为之努力奋斗。
职业教育应该培养个性化教育和职业化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总之,新加坡职业教育的经验对于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借鉴,让我们更好地造就出一个适应市场新形势的职业教育体系。
新加坡职业教育分析与启示

新加坡职业教育分析与启示新加坡职业教育发展历经了数十年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模式和体系。
该模式主要包括以政府为主导的职业教育规划和管理、为职场需求定制的职业技能培训、与企业紧密合作的实践教学方式以及重视个性化、可持续发展的职业发展支持等。
这些特色保证了新加坡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助推了该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成功可以给中国职业教育带来一定启示。
首先是政府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角色。
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多年来一直缺乏政府的真正支持和引领。
新加坡政府在职业教育规划和管理方面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计划,如职业教育与培训法规、白皮书等。
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帮助新加坡把职业教育理念贯彻到实践中,促进职业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是职业教育与职场需求的紧密结合。
新加坡职业教育旨在解决本地职场的工作技能短缺和人才缺口问题,为此,该国的职业教育制定了一系列的职业技能标准和工作技能证书,并与教育实践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满足行业和市场的需求。
这种实践性强、聚焦需求的职业教育方式对中国职业教育来说,是一种积极的探索和借鉴,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推动产业升级与转型。
第三是注重个性化、可持续发展的职业发展支持。
新加坡职业教育强调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职业发展规划能力,为学员的职业发展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指导。
这种精耕细作的职业教育方式,十分注重学生的特点和个人需求,细心塑造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发展方向,这为中国职业教育带来的借鉴是注重学生性格和自我认知的教育,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加清晰明确的职业规划。
总之,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启示。
在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应加强职业教育制度建设,注重政府政策引领,推进企业与教育机构的紧密联系与互动,加强学生个性化教学,为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提供稳定的血脉。
新加坡成亚洲四小龙之首职业教育功不可没

新加坡独⽴建国仅40余年,就将⼀个贫困落后的港⼝城市变成⼀个发展神速的现代化国家,成为“亚洲四⼩龙”之⾸。
新加坡有今天的成就,⽤新加坡⼈的话说是,科学务实的职业教育功不可没。
新加坡的教育理念既超前也现实:教育不仅要培养科学家,也要培养技术⼯⼈;不但要培养管理者,也要培养会扫地的⼈。
因此,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常先进,技术⼯⼈⽔平很⾼。
半数以上的学⽣都选择了职业技术培训作为⾃⼰的教育⽅向。
新加坡职业教育从中学开始。
进⼊初三,学⽣都要到⼯⼚实习⼀段时间,培养动⼿能⼒。
1981年开始实⾏中学分流制度,通过新加坡-剑桥普通教育证书会考,考试分为分为“O”⽔准(普通)和“N”⽔准(初级),将相当⼀部分学⽣分流到技能教育的⾏列中去,形成普通教育与技能教育的双轨制。
初中毕业以后,新加坡有初级学院、理⼯学院及⼯艺教育学院3类学校可供学⽣选择。
特别班和快捷课程班的学⽣修完4年课程后,通过“O”⽔准会考后毕业;普通课程班学⽣则通过“N”⽔准会考就可中学毕业(如想拿“O”⽔准证书,则必须加修⼀年课程)。
有意向学术研究⽅向发展,并持有“O”⽔准证书的学⽣,可以进⼊初级学院或⾼级中学进⾏为期两年或三年(根据课程⽽定)的⼤学预科课程学习,为升⼊⼤学做准备,约占30%。
初级学院课程结束后,参加新加坡-剑桥普通教育证书“A”(⾼级)⽔准会考,获得“A”⽔准证书的学⽣才有资格根据⾃⼰的成绩报考新加坡及英美等国家的本科⼤学。
持“O”⽔准证书⽽不想读普⾼,⼜想当⼯程师、技师的学⽣,可考⼊理⼯学院(⼤致相当于我们的⾼职)学习。
新加坡每年⼤约有40%左右的学⽣进⼊3年制的理⼯学院,重点学习理⼯课程,为升学就业做两⼿准备。
笔者同学的⼉⼦志⽂中学毕业拿到了“O”⽔准证书,⽗母希望他与姐姐⼀样报考普通⾼中通向新加坡国⽴⼤学,但他从⼩喜欢画画,美术成绩极好,便根据⾃⼰的兴趣报考了相当于⾼职的艺术学院学习服装设计。
持“N”⽔准证书的学⽣多数进⼊⼯艺教育学院(相当于我们的中职)学习⼀⾄⼆年的⼯艺或职业课程,为就业做准备。
新加坡职业教育特色研究

新加坡职业教育特色研究通过对新加坡职业教育的考察,我们看到了新加坡职业教育“双轨制”的课程设置,看到了人本思想为主导的校园文化,看到了无货架寿命带来的巨大潜能。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特色值得国内职业院校有的放矢的加以学习和借鉴,所以在此加以总结与同行共勉。
标签:新加坡;职业教育;思考1 新加坡的国情与职业教育主导地位的确立1.1 移民的历史产生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公元3世纪的新加坡被中国人称作蒲罗中,它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
18世纪,英国的史丹福莱佛士爵士以其战略眼光,将此地开拓成为一个英国在东印度的贸易中转站,之后大批移民涌入新加坡,因而形成了新加坡多元的种族文化。
回避政治、关注生存和发展成为不同肤色的种族共同的愿望,强烈的忧患意识时刻伴随着新加坡人。
1.2 资源的局限引发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新加坡国土面积有限,资源谈不上,于是人成了这里最能引发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
当每一个公民都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时候,精英教育重要,职业教育更重要,人是宝贵的。
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和投入,以其优越的制造业、服务业优势为产出,重金投入到国民教育中,为使每个公民最大限度的在有生之年都能为经济的发展极尽最大所能,新加坡政府制定了政府、雇主、员工和教育组织的互动机制,以足够的财政支持职业教育训练,积极鼓励公民树立终生学习、无货架寿命的概念,即使是在经济转型时期,也能通过政府的干预,教育部门的培训和努力,及时的帮助部分员工顺利度过危险期,重新进行人生定位,以求社会稳定的持续。
而社会的持续稳定,进而又为投资和融资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为精英人才的引进打造了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
由此可见,职业教育是在这里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1.3 职教模式的确立及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新加坡拥有一套超前的、国际化的职教模式。
它包含职前教育(13-18岁)、在职培训(19-62岁)、失业培训(19-62岁)三个层面,由工艺学院、理工学院和大学以多样化的课程设计、灵活的培训系统、组织无界的企业文化、教学工厂的办学手段、经验积累与分享的协作精神、为不同类型的学员量身定制了终身发展的学习机制,培养学生高度的应变能力和企业化的精神。
新加坡职业教育分析与启示

新加坡职业教育分析与启示新加坡拥有一套多样化的职业教育系统,覆盖了从初级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整个广度。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重视实践训练,注重与行业的密切合作,提供了适应当地和全球市场需求的课程。
以下是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分析和启示:一、职业教育的多元化新加坡职业教育有多种形式,包括职业中学、技能认证和学徒制度等。
职业中学在高中阶段就提供了实践课程,让学生从事实际工作,并在学校系统中得到认证。
技能认证为学生提供了专业技能和资格认定,并帮助他们更好地进入职场。
学徒制度则为学生提供实际工作体验,让他们在得到工作上升机会的同时毕业。
启示:学校应该将实践教学融入到教育体系中,让学生更早地得到实际工作经验,并让学生能够在工作中学习,同时确保学生在学校中得到技能认证和资格认定。
二、产学合作新加坡职业教育系统和行业密切合作,为学生提供了与实际工作相关的课程和实践经验。
教育机构和行业的合作有利于培养具有实际技能和专门知识的毕业生,提高毕业生在职场中的竞争力。
启示:为了确保教育课程与市场需求相匹配,教育机构应该积极与行业展开对话,了解行业的需求,同时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实际工作。
三、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新加坡职业教育系统强调终身学习,并为学生提供了许多机会和渠道来持续学习和更新知识和技能。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下,通过不断地学习和修炼,人才才能够跟上市场的发展,保持其竞争力和生产力。
启示:教育机构应该为学生提供各种培训课程,在职业生涯中持续学习和发展。
同时,学生也应该有意愿去持续学习,并为他们自己的未来制定计划。
总之,新加坡职业教育系统的成功经验提供了许多启示。
教育机构应该积极参与行业对话,实践课程应该与市场需求相匹配,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课程和资格认证课程。
另外,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使学生拥有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和技能的意愿和能力。
新加坡职业教育培训

新加坡职业教育培训注重实践性和市场需求,通过与企业和行业协会的合作,为学员提供了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和空 间。个人可以通过参加培训,了解行业趋势和发展动态,积极拓展自己的职业领域。
提高就业竞争力
新加坡职业教育培训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竞争力。个人通过参加培训并获得相关证书或资 格认证,可以在求职过程中展示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提高被录用的机会。
就业提供保障。
企加坡企业普遍重视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通过设立企业 内训部门或与职业培训机构合作,为员工提供定制化的培 训课程。
行业协会的推动作用
新加坡各行业协会在职业教育培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 们通过制定行业标准、推广新技术和新知识等方式,推动 行业内的职业教育培训发展。
03
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职业教育培训能够紧跟产业发展趋势,为产业升级和转 型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新加坡职业教育培训的特点
政府高度重视
1.A 新加坡政府将职业教育培训作为国家发展战略 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 推动其发展。
校企合作紧密
1.B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与企业合作紧
密,共同制定培训计划和课程,确保培训 内容与实际工作需求相符合。
终身学习理念
新加坡将积极推广终身学习理念 ,鼓励个人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学 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以适应不 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 势。
06 结论与建议
对新加坡职业教育培训的总结
成功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紧密与企业合作 ,为学员提供实用的职业技能和知识。
多元化的培训模式
注重实践教学
1.C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培训注重实践教学,通过 模拟工作环境、实践操作等方式,提高学员 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加坡职业教育

浅谈新加坡职业教育一、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的,此职业教育亦称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教育是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地位平行的四大教育类型之一。
二、新加坡概况新加坡位于1°18′N,103°51′E,毗邻马六甲海峡,是世界著名的转口港,东南亚主要商业及旅游城市,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
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优美的环境、发达的教育是新加坡经济发展的优势区位。
整个国家是一座城市,有“花园城市”的美誉。
曾有学者说:“新加坡的经济成就就是华人世界的图腾和光环。
”这些成绩的取得和新加坡的教育,特别是务实的职业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他们教育理念是:教育不但要培养科学家,也要培养技术工人,不但要培养做领导的管理者,也要培养会扫地的人。
所以在职业教育上实施的是因材施教的、科学务实的职业技术教育制度。
三、教育升学体系新加坡的教育升学制度如图 1 所示。
从小学升入初中,在读完初中参加O level(相当于中国大陆的中考)后,会按成绩分流到工艺教育学院、理工学院、高中。
工艺学院的优秀生可以进入理工学院,理工学院的优秀生可以进入大学继续深造。
进入理工学院后学生有不少学习内容是高中课程。
显然新加坡的理工学院除了具有中国大陆高职特征以外还具有中专的特征。
新加坡现有350多所中小学、十多所初级学院、一所高中、3所工艺教育学院、9所公立高等院校有:新加坡理工学院、义安理工学院、淡马锡理工学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共和理工学院、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2013QS亚洲大学最新排名第2位)、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
四、职业教育模式——“教学工厂”教学工厂是:将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之中,并将两者融合起来,实施以“项目课题”为导向的实践性和操作性的教学模式。
教学工厂以学校为本位,它是在现有的教学系统(包括理论课、辅导课、实验和项目安排)的基础上设立的。
将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中,通过让学生参与企业委托的工业项目和科研项目,使学生能按照企业运行的特点,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多元的、多层次的实际工作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林植平
新加坡近 2 0年 来 经 济 保 持 高 速 增 长 .在 世 界 经 济 竞 争 力 排 名 中 名 列 前 茅 。 造 了 经 济 发 展 创
的 奇 迹 。很 多 学 者 认 为 , 行 “ 才 立 国 ” 略 , 推 人 战 尤
其 是 注 重 职 业 教 育 的 发 展 . 新 加 坡 经 济 飞 速 增 是
本 ” 主 要 为 企 业 培 养 人 才 。学 生 毕 业 后 可 直 接 就 . 业 。 可 申 请 进 入 大 学 学 习 , 转 国 外 学 习 。 中 也 或 其
他 强 调 对 学 术 能 力 较 弱 的 学 生 进 行 技 能 培 训 的
政 策 。 新 加 坡 取 得 成 功 的 基 石 。 这 充 分 反 映 了 是
四 、 加 坡 职 业 教 育 师 资 体 系 新
在 招 生 方 面 . 新 加 坡 的 理 工 学 院 招 的 是 初 中
毕 业 生 . 时兼 招 高 中 毕 业 生 。 就 是 主 要 招 通 过 同 也 新 加 坡 的 剑 桥 0 lv l 试 f 当 于 中 国 大 陆 的 中 e e 考 相 考 学 生 。 新 加 坡 的 教 育 升 学 制 度 如 图 1所 示 。 的 新 加 坡 学 生 在 读 完 初 中 . 就 是 参 加 0 e e 也 lv l
加 坡 国 际 企 业 发 展 局 、 tc i新 加 坡 1 司 、 Hi h ( a 公 VDL
书 墓@ 耋
图 1 新 加 坡 的 教 育 升 学流 程 图
( 加 坡 ) 司 、 et( 加 坡 ) 司 、 0 s新 加 坡 ) 新 公 F so新 公 B s( 公
司 。
一
、
新 加 坡 的 职 业 教 育 体 系
新加坡 兴办 理丁 学 院的用 意 。 虽 然 新 加 坡 的 理 工 学 院 没 有 用 “ 业 ” 个 职 两
以 南 洋 理 工 学 院( NYP 最 为 突 出 。 )
二 加 坡 职 业 教 育 的 生 源 新
字 . 这 种 对 学 生 进 行 “ 能 培 训 ” 思 路 与 中 国 但 技 的 大 陆 的 职 业 教 育 是 吻 合 的 。差 别 在 于 新 加 坡 把 理 工 学院 学 生定 义 为学 术能 力较 弱 . 由于 中 国大 而 陆 的 受 教 育 条 件 千 差 万 别 . 们 只 能 定 义 这 学 我 生是 高考 分数不 高 的学生 。
倪
瑛
长 背 后 的 重 要 原 因 之 一 。为 探 求 新 加 坡 职 业 教 育
发 展 的 成 功 之 道 . 者 对 新 加 坡 的理 工 学 院 进 行 笔 了为 期 2 0天 的 深 度 走 访 . 访 问 了 新 加 坡 的 全 部
共 5所 理 工 学 院 针 对 企 业 用 人 情 况 还 走 访 了 新
工 学 院 后 学 生 有 不 少 学 习 内 容 是 高 中 课 程 。理 工 学 院 的 教 师 。 有 教 授 和 副 教 授 职 位 。 只 设 有 没 而
对 企 业 经 历 却 要 求 有 5年 以 上 的 硬 指 标 . 反 观 而 国 内 高 职 院 校 招 聘 人 员 中 硕 士 或 博 士 占 绝 大 多
高 级 讲 师 和 讲 师 职 位 . 然 新 加 坡 的 理 工 学 院 除 显 了 具 有 中 国 大 陆 高 职 特 征 以 外 还 具 有 中 专 的 特
征 。
三 、 加 坡 职 业 教 育 的 目 的 与 意 义 新 新 加 坡 内 阁 资 政 李 光 耀 曾 以 新 加 坡 的 发 展
数 。 业 经 历 只 是 参 考 指 标 。此 外 , 于 国 内 人 事 企 由 管 理 的 原 因 . 员 从 企 业 向事 业 单 位 流 动 属 于 逆 人 向 流 动 . 企 业 招 聘 具 有 职 业 经 验 的 人 才 显 得 越 从 发 困 难 。 也 由 于 工 资 管 理 原 因 。 师 按 职 称 定 薪 教
新加 坡 职业 教育 体 系 是一 体化 模 式 . 加坡 新 有 5所 理 工 学 院 . 当 于 我 国 的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范 相
畴 , 政 府 出资 办学 , 要 接 收 中学毕 业生 , 日 由 主 全
制 修 业 三 年 , 得 大 专 文 凭 , 可 以 进 行 “ 升 获 并 专
最 大 潜 力 的 做 法 . 为 上 不 了 大 学 的 学 生 提 供 诸 并
如 工艺 教 育 学 院和理 工 学 院等不 同的学 习道 路 。
2考 核 和 晋 升 要 求 。新 加 坡 某 理 工 学 院 对 教 .
豢 外 业 育0年 2 国 职 教 22 第 以 下 几 个 方 面 :1工 作 ()
专 业 实 践 课 的 经 费 乃 至 每 个 实 践 课 程 的 经 费 这 样 的细节 进行考 核 . 就不 会发 现 问题 。 也 2先 会 再 懂 。有 的 新 加 坡 理 工 学 院 会 把 同 专 .
水 。 专 业 没 有 关 系 . 些 市 场 报 酬 高 的 专 业 招 与 一 聘 有 工 程 背 景 的 人 才 十 分 困 难 . 通 信 专 业 想 招 如 聘 一 名 硕 士 学 历 的 工 程 师 来 高 职 任 教 比 机 械 专
业 同类人 员难 得多
经 验 为 例 . 出 新 加 坡 所 采 取 的 是 发 掘 每 个 人 的 指
之后 , 按 成绩 分 流 到工 艺教 育 学 院 、 工 学 院 、 会 理
1入 职 要 求 理 工 学 院 对 师 资 学 历 要 求 并 不 . 高 。教 师 的 学 历 要 求 仅 仅 是 本 科 或 以上 学 历 , 但
高 中。_艺 学 院 的优 秀生 可 以进 入理 工 学 院 , T 理 工 学 院 的 优 秀 生 可 以 进 入 大 学 继 续 深 造 。进 入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