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通讯社之比较

世界三大通讯社之比较
世界三大通讯社之比较

世界三大通讯社之比较

新闻通讯社是在19世纪中期的西方工业革命中开始出现的,是专业化分工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具体体现。通讯社为各种新闻发布机构提供新闻信息,被人称为“一种标准化了的新闻公分母”。在当代数百个通讯社中,称为全球新闻体系主导的通讯社主要是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它们的起源时间分别是:法新社—1835年、路透社—1850年、美联社—1848年。本文将分别从发展历史、现状和特点、问题与发展趋势,这三个方面对这三家世界级国际通讯社进行比较,试图总结出国际通讯社的发展规律和趋势。

一、发展历史

⒈法新社。

它的前身是哈瓦斯通讯社,成立于1835年,由法国人夏尔·哈瓦斯创立,这是世界上第一家通讯社。哈瓦斯社每日出一份新闻稿供给报刊、使馆、政府机关和银行,自称是“报纸的报纸”。

1870年,哈瓦斯社与英国路透社、德国沃尔夫社和美联社签订了“三边四社协定”,从而建立了对世界新闻市场的瓜分垄断体系。

二次世界大战时哈瓦斯社的转折点,在法国败亡期间,哈瓦斯社在德国纳粹的管控之下,失去了其一贯的立场。巴黎解放后,1944年9月30日,在戴高乐临时政府的指导下,在原哈瓦斯社的基础上建立了法新社,当时的法新社是法国的官方通讯社,由政府资助和派人管理。1957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法新社改组章程,规定该社为“独立的公共企业”,法新社取得形式上的独立,并从此走上稳定的发展阶段。

⒉路透社。

1850年,路透社由保罗·朱利叶斯·路透在德国亚琛创办,1851年迁址到伦敦。最初,路透社只发一些商业消息,编成手抄的快讯出售给银行、公司、交易所,逐渐在欧洲各地建立了通讯网。1858年,路透社通过免费使用的方法逐步推广开自己的业务。

⒊美联社。

美联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48年,为了防止不正当竞争,保护各报的共荣利益,当时纽约六大报纸成立了一个“港口新闻联合社”,六家共同采访海外轮船带来的欧洲消息。这就是美联社的雏形。与其他欧洲通讯社是独立企业不同,美联社开始就是一个联合企业。1851年《纽约时报》也加入其中。美联社这个名称在1860年才开始广泛使用。在南北战争中,美联社报道了林肯葛底斯堡演说和南方军队投降等重要新闻,开始闻名于世。1900年美联社正式固定了社名(The Associated Press),此时它已经拥有了2300家客户,每天发稿5万字。

在一次世界大战中,美联社在国际报道中崛起,到二战时,美联社进一步随着星条旗扩张到全世界。最初,它只供稿给本社成员的报纸,1945年后,开始向非成员报纸和电台供稿。随着美国在世界的影响力扩大,美联社开始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新闻通讯社。

二、现状与特点

1.法新社。

法新社的领导机构由三个组织构成,①行政评议会(管理委员会),这是法新社最高领导机构,该机构由一位首席执行官和15位董事组成,主要负责选派法新社社长和批准预决算。②高级委员会,负责监督法新社章程的实施,由8人组成,主席由国会指派议员担任。

③财务委员会,负责监督预算的执行和财务管理,有3名委员构成。这三个管理机构都有政府人员参与,由此可看出政府对法新社决策有直接影响,此外,法国政府是法新社的主要客户,政府订费占法新社收入的40%以上,所以法新社被称为“半官方”通讯社。

法新社在业务上分为三部分:新闻部、总务部、技术部。总社在巴黎,拥有近2000名雇员,在各国还有2000名当地特约记者。法新社在全球有117个分社,在165个国家派有常驻记者,具有完善的全球新闻发布网,5颗通讯卫星及全球各地的2000个卫星地面站。法新社全球用户高达13000家,其中平面媒体7600家,电台2500家,电视台400家,通讯社100家,国际组织1500家,还有许多政府和企业订户。法新社每日不间断用英、法、德、西、葡及阿文向全世界发布超过300万字的文字报道,1000多张新闻图片,50张信息图表和FLASH新闻,并通过其合作伙伴发布每日新闻快报。法新社电视服务AFPTV目前每月制作约200条视频新闻。

作为传统的国际新闻通讯社,法新社有许多自己的特点:①法新社的业务扩展范围与法国的传统势力范围十分吻合,在欧洲、非洲、南美和中东拥有较大的影响。②法新社高度重视传播技术,1840年哈瓦斯社训练信鸽传递消息,1845年开始使用电报,随后使用海底电缆。③法新社管理有特色,记者编辑有级别无职称,而且纪律严明,例如禁止将某些网络消息作为消息来源。④法新社的“半官方”性质可以使其获得更加稳固的法律地位和后盾。⑤法新社的新闻报道注重“迅速和优质”的一线报道。

2.路透社

现在的路透社是全球最大的金融信息提供者,也是最大的新闻社,用23种语言发稿,每天发稿量达200万字。路透社有员工1.6万人,其中2000多名驻外的文字、图片和电视采编人员,在151个国家和地区设有190个分支机构,在伦敦、纽约、日内瓦和香港设有总分社。路透社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财经信息采集机构,向全球金融市场和新闻媒体提供信息和新闻产品。其中包括实时的金融数据、集体投资的数据、各种数据库,以及新闻、图表、图片和视频。其业务基本上分为:①路透信息,主要是提供各种财经新闻和实时信息;②路透交易解决方案,主要提供各种金融交易的硬件和软件;③路透空间,主要是向各类媒体提供新闻服务。另外,路透社还控制一个独立上市的公司Instinet,这是全球最大的电子证券经纪公司。

总结路透社的主要特点有:

①国际性与全球化。

路透社是典型的国际新闻和信息机构,它是一家跨国公司。1970年,路透社的总收入中的77%来自海外,到1990年,这一数字提高到了85%。路透社是一个公开的上市公司,其股票由包括其员工在内的世界各地投资者所拥有。路透社的非英国员工不断增加,目前路透社的一万多正式员工来自世界上50多个国家,在许多驻外的记者站和分社中,外籍员工都超过英国员工,这种本土化的策略也丰富了路透社的报道内容。

②主打财经新闻和经济信息。

路透社在创办之初就主要是收集商情信息的,在后来的发展中其业务范围不断扩展,但其商业新闻和商情报道依然是路透社的主打产品,以商情为主的路透信息不仅是路透社的主打产品,而且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2000年时的收入占路透社总收入的71%。可以说,路透社的新闻是为路透社制造品牌,而商业信息则是赚钱的主要工具,路透社超出一般通讯社的国际化水平与其主打财经新闻和商业信息有关,因为在所有的新闻中,财经新闻的意识形

态色彩和文化差异是最小的。

③坚持“公正、准确和快速”的新闻报道原则。

及时、准确和公正是路透社整个新闻和资讯业务的生存基础,也是其历史传统。路透社早在德国亚琛开展业务时,路透社就开始使用信鸽更快地传递消息。在1997年报道邓小平逝世,2002年报道巴厘岛爆炸案,2003年报道巴格达陷落等新闻中路透社都是抢到其他竞争对手前面。仅2005年路透社就取得了世界上3000条重要独家新闻。

为了保证稿件的速度,路透社还创建了独特的方法,将消息大致分为特急快讯、急电和普通电讯3种,按时效稿件篇幅递增。

④利用新技术、经营多元化。

路透社起家就是利用了新技术——电报技术,才建立了它的传播网络,在当代,也是路透社最早采用了网络技术的通讯社。1964年,路透社采用电脑化桌面终端机来传递股票及其他市场行情。70年代,电子信息成为路透社的重点,1975年路透社自称是“世界上主要的新闻与信息机构”、“占领先地位的电子信息提供者”。

总的来说,路透社的总收入是稳定提高的,从1984年的3.19亿英镑到1991年的14.67亿英镑和2001年的38.95亿英镑;员工数目从1984年的4000人到1991年的近万人和2001年的近2万人,这也表明了路透社的经营多元化。1999年,路透社与美国道琼斯公司组建了道琼斯-路透交互式商业公司,用20多种语言提供来自《华尔街日报》、道-琼斯公司和路透社新闻网以及全球7000多个商业消息和信息来源的重要信息;2008年,汤姆森公司与路透集团的合并完成,新公司的股票将开始在伦敦、多伦多和纽约市场挂牌交易,汤姆森路透的金融资讯巨头将成为彭博新闻的主要对手。

3. 美联社

现在的美联社是由美国报业(1300家报纸)和广播成员(3890家电台、电视台)组成的新闻联合组织。经费由社员以股款形势分担。美联社总部大楼位于纽约曼哈顿,全社工作人员约3700名,其中编辑、记者1600多人。国内分社和记者站134个(包括6个总分社,100多个分社和记者站)。国外分社83个(包括3个总分社),驻外记者500人。每天用6种文字(英语、德语、荷兰语、法语、西班牙语、瑞典语)播发新闻和经济信息约300万字,1000多张图片。不仅为美国1500多家报纸、6000家电台、电视台服务,还为世界115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家新闻媒介供稿。美联社编辑部门有总编室、国际部、对外部、经济新闻部、体育新闻部、图片新闻部、特稿部、广播新闻部。1994年,美联社增设电视部(APTV),工作中心在伦敦,通过亚洲、拉美、北美和全球服务四条专线,向全世界电视订户提供声像新闻,用6种文字发稿。

美联社在世界通讯社中的领先不仅仅是得益于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更依赖强大的新闻报道能力。印度的圣雄甘地曾说过:我猜想,当我死后站在天堂之门的时候,碰到的第一个人会是一名美联社的记者。这句话被印在了美联社资深记者施瓦茨所写的《如何成为顶级记者: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的扉页上。依靠在全球上百个国家的230多个新闻机构,美联社形成了强大的新闻手机能力。也正因为如此,有学者认为美联社是世界上最大、也是运营成本最高的新闻机构。

美联社的新闻报道风格也是独特的,有人认为美联社正是客观报道原则的先驱和主要推动者。“美联社之父”梅尔维尔·斯通就曾提出了5W+H的客观报道模式,即新闻六要素,作为标准新闻的写作手法而风行于世。

具体来说,美联社的报道原则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①突出强调时效性,在报道重大新闻事件时,美联社允许记者编辑先报道后核实,通常美联社都是抢在第一时间发布一条简短的事实性消息以争取时间,随后跟发多条后续报道。不断验证或更正先前的内容,补充新内

容。②简单的程式化写作。美联社要求每个记者尽量用较少的词语撰写报道,甚至要求每个句子在20个词之内。③客观、中立的报道立场。美联社要求记者尽量避免在报道中出现价值判断,坚持平衡报道原则。

三、问题与发展趋势

1. 法新社

随着国际新闻市场竞争的变化,近年来法新社的发展也遇到了不少挑战。财政状况不佳时长期存在的问题,法新社的年度预算在2到3年亿欧元,而2002年的赤字就累计达到了7100万欧元,而法新社面临的新技术挑战更加急迫。

面对挑战法新社的应对措施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①在战略方面扬长避短,重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②在经营方面的“发展和多样化”,所谓发展,就是改善原有产品、精益求精,在业务上注意提高稿件质量,力求准确迅速,重视采集独家新闻,注意运用系列报道,所谓多样化,就是不抱残守缺,不断推出新产品。③紧紧抓住新的传播技术。近年来,法新社的新产品开发开始与新的传播技术结合起来,多媒体及视频产品成为法新社的业务核心。新的战略扭转了法新社在竞争中的不利局面,2007年法新社的营业利润达到了1890万欧元,比2006年提高40%。多媒体及视频服务成为法新社的第三大收入来源,这也显示出了法新社未来发展的新动向。

2. 路透社

尽管路透社发展一直比较顺利,但是2001年却因为全球股市下跌出现了利润下滑。2001年的税后利润不到1亿英镑,2002年路透社历史上第一次出现高达4.93亿英镑的亏损。出现这样的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体制复杂、机构庞大、成本上升。

自2003年起,路透社开始制定重整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制度调整、裁减人员、重视新技术和经营多元化等。

在人员方面,经过不断调整,路透社的人员从2002年的2万人减少到了2004年的1.5万人;在新技术方面,路透社在实现互联网化的过程中,2003年还与美国微软达成协议,将路透社的咨询服务与微软的MSN系统相连接,双方联合开发出了一种提供及时信息服务的项目——“路透社信息”。随着近年来电脑和手机的技术进步,路透社又开始研发针对个人用户的“个人信息服务”。另外,视频服务也是路透社经营多元化的重要举措,现在路透社的电视新闻业务每天提供7500份视频报道或相关素材,客户包括世界各地的530家电视台和上千个电视频道。

在路透社的经营调整中值得注意的是,路透社不仅没有放弃而且还加强了收入不高,但是投入巨大的媒体新闻服务,因为这不仅是吸引财经客户的手段,也是保持品牌的关键。

3. 美联社

当代美联社也面临着许多重大的挑战,其中技术变革、商业化的冲击和新闻报道观念的变化是最重要的挑战。

一直以来,通信技术手段的超前性事制约通讯社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美联社在应对这一挑战中一直走在前面。美联社自称有10余项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先走一步”,包括1875年第一个租借永久性的新闻电报线路;1980年第一个用卫星发送新闻;1994年第一个使用数码相机摄影等。在国际电视和互联网业务中美联社也有不俗表现。1995年,美联社建立互联网服务部,通过网络发布新闻。1999年,兼并了国际电视片交换中心---全球电讯网,组成美联社电视服务部,与“路透社电视”并称世界最大电视新闻供应商。

面对媒介商业化的冲击,美联社的应对主要表现在扩展全球业务、改变传统的服务方式、拓展新媒体业务和报道范围等方面。在新闻报道方面也开始了报道爆炸性时间到专注于深度综合报道的转变,从改变传统打包式服务转向菜单式服务。此外,美联社还开辟了其过去并不擅长的财经新闻领域。

四、总结

通过对世界三大通讯社的产生、发展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共同的特点。

1.三大通讯社都是产生于工业革命时期,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化分工。

2.三大通讯社的发展都得益于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和个人对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

3.科技革命在通信领域的发展对通讯社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三大通讯社对科技发展都非常重视。

4.三大通讯社各具特色,但是提供新闻报道只是其品牌产品,而不是利润产品,通过强大的新闻报道服务保证自身品牌,而特色的信息服务才是利润的保障。

5.三大通讯社在世界新闻界的地位与它们的国家力量大致成正比,是国家力量在世界新闻传播领域的反映。

6.三大通讯社的新闻报道各具风格,但都以快速、准确、客观、公正为标榜,但是能做到真正客观公正是不可能的,其必然是维护国家的利益和资本的利益。

7.创新是发展的保障,三大通讯社不仅注重技术发展和新闻报道的质量,而且紧随形势的发展,调整自身发展方式和服务方式,显示了充分的灵活性,不断创新以应对发展。

第6课世界三大宗教教学设计

情境教学设计: 第6课世界三大宗教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创始人、教义、发展、传播和影响等。 2、通过分析佛教教义,培养全面看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基督教产生的原因的思考、讨论,培养学生概况、分析的能力。 4、通过学习伊斯兰教的创立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及帝国的建立等史实,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宗教与政治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讨论、研究、表演、角色互换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2、通过对世界三大宗教起源的探究及现状的认识,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关注现实问题。 3、通过视频展示和史料分析,引导学生的解读能力和学会利用课外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佛教的兴起和传播,了解佛教的教义内涵。 2、基督教会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了解其教义实质,明白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也是造成中世纪西欧落后的原因之一。 3、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对促进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了积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三大宗教的产生和传播 突破方法:通过讨论、图片展示、史料解读、角色互换等多种教学方法。 2、难点:正确认识三大宗教的本质 突破方法:通过对世界三大宗教起源的探究,以及其教义经典的解读了解其实质,对宗教现状探究,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关注现实问题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前指导学生预习,查阅相关图片(或漫画);通过书籍、网络等查阅有关资料。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通过网络直接查找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寻求有关问题的答案。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表演法、列表格等方法。 五、教学用时:一课时 六、教具:图片、影片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播放《西游记》剧照) 教师提问:《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历经艰难险阻取回的是《佛经》、《圣经》、还是《古兰经》?它们分别是哪一种宗教的经书?你还知道其他哪些 宗教?直接提问世界三大宗教指的是哪三大宗教?然后请学生阅读课 本,了解三大宗教产生的历史背景、时间及创始人等。 (二)讲授新课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了解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时间和创始人。请一位同学讲述有关佛教产生的经过。 1、佛教 学生讲述:公元前6世纪,在反对婆罗门教的过程中,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 介绍乔达摩悉达多。佛教的基本教义:倡导“众生平等”。佛教教义对 解除渴望摆脱苦难的劳苦大众很有吸引力;很多国王也利用它“忍耐 服从”的说教,大力扶植佛教。公元3世纪,摩揭陀国王阿育王在位 时,佛教有了更大的发展,并开始向古代印度以外传播。公元1世纪 时,佛教传播到中国汉族地区,以后再从中国传播到朝鲜和日本。今 天,世界有两亿多人还在信奉着佛教。 教师提问:(展示PPT,佛教产生的背景) 教师提问:(展示PPT,佛教的教条)佛教的教义是什么?它有哪些进步意义?又有哪些局限性? 学生4人小组讨论,代言人发言:(略) 教师归纳:佛教的教义是“众生平等”,对当时反对婆罗门有一定的进步作用,但佛教宣扬消灭一切欲望,忍耐服从,有利于维护奴隶主的统治,终 于被统治阶级利用,这是它的局限性。 教师提问:为什么阿育王时期要大力支持佛教?(提示与佛教教义有关) 多媒体展示:(强调学生做笔记) (1)产生的背景:(P31第一段第一句)

世界各国教育支出比较研究

公共教育支出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摘要:教育支出是一国政府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对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比物质、货币等硬资本具有更大的增值空间。改变穷人的福利水平就是要提高人口质量,提高知识水平。而增加人力资本、提高人口质量,归根结底就是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由此可见,教育投资和教育产出对于经济发展的所起到的促进作用不容忽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教育支出规模和结构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现状与国外教育支出的比较以探讨我国财政教育支出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完善我国财政教育支出规模与结构。 关键词:世界各国中国教育支出GDP 一、政府财政性教育支出的必要性 (一)、教育 教育是一种准公共物品。一方面,教育具有私人产品的属性,受教育者个人能够满足较高层次的需求,获取较高货币收益及较高的精神享受。因此,教育可由私人部门提供并获取利益;另一方面,教育作为一种社会产品,有较高的正外部效应,对我国生产力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能够提高劳动者素质及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提高民族文化与文明程度, 增加社会的团结与稳定。但教育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需要政府的大力投入。为了避免因教育机会不均所造成的贫富差距与不平等状况进一步扩大,实现社会公平,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统筹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国财政支出必须再进一步向教育事业倾斜。 (二)财政学教育支出的必要性 1、教育具有正外部性 教育程度提高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可以促进个人劳动生产率和收入的提高;可以促进家庭在医疗保健、营养、学习和计划生育方面采用新技术。同时,教育程度与生育率有着密切关系。教育能够提高一国国民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降低犯罪率,能为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教育是一种不完全市场下的准公共物品 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和竞争性,是一种准公共物品,如果交由市场运作,一旦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必将给我国的教育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早成我国人才链的断

全要素说生产率

编辑本段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 全要素生产率 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又称为“索罗余值”,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罗(Robert M.Solow)提出,是衡量单位总投入的总产量的生产率指标。即总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常常被视为科技进步的指标。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包括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生产创新等。产出增长率超出要素投入增长率的部分为全要素生产率(TFP,也称总和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编辑本段概述 经济学角度 全要素生产率 全要素生产率一般的含义为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开发利用的效率。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说,生产率与资本、劳动等要素投入都贡献于经济的增长。从效率角度考察,生产率等同于一定时间内国民经济中产出与各种资源要素总投入的比值。从本质上讲,它反映的则是个国家(地区)为了摆脱贫困、落后和发展经济在一定时期里表现出来的能力和努力程度,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作用的综合反映。全要素生产率是用来衡量生产效率的指标,它有三个来源:一是效率的改善;二是技术进步;三是规模效应。在计算上它是除去劳动、资本、土地等要素投入之后的“余值”,由于“余值”还包括没有识别带来增长的因素和概念上的差异以及度量上的误差,它只能相对衡量效益改善技术进步的程度。

50年代,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M·索洛(Robert Merton Solow)提出了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特性的总量生产函数和增长方程,形成了现在通常所说的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含义,并把它归结为是由技术进步而产生的。 宏观经济学 全要素生产率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概念,也是分析经济增长源泉的重要工具,尤其是政府制定长期可持续增长政策的重要依据。首先,估算全要素生产率有助于进行经济增长源泉分析,即分析各种因素(投入要素增长、技术进步和能力实现等)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识别经济是投入型增长还是效率型增长,确定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其次,估算全要素生产率是制定和评价长期可持续增长政策的基础。具体来说,通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与要素投入贡献的比较,就可以确定经济政策是应以增加总需求为主还是应以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技术进步为主。 生产率增长率 全要素生产率 不过,目前学术界关于全要素生产率内涵的界定还有分歧。本文的全要素生产率是指各要素(如资本和劳动等) 投入之外的技术进步和能力实现等 导致的产出增加,是剔除要素投入贡献后所得到的残差,最早由索洛(Solow ,1957) 提出,故也称为索洛残差。在中国,近年来有些学者已开始研究全要素生产率问题,尤其在克鲁格曼(1999) 提出“东亚无奇迹”的论点后,这一问题更引起国内学者的普遍关注。一些学者估算了中国不同时期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如舒元(1993) 曾利用生产函数法估算中国1952 —1990 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得到的结论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为0102 %,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为013 %。王小鲁(2000) 同样利用生产函数法估算中国1953—1999 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得到的结论是,1953 —1978 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为-0117% ,1979—1999 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为114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419 %。还有一些学者对全要

世界三大宗教对比一览表

世界三大宗教对比一览表 内容 名称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发源地公元前6世纪,诞 生于古印度恒河 流域的蓝毗尼 (迦毗罗卫),恒 河因之被印度教 (现代印度人信 仰)视为“圣 河”。 公元1世纪,诞生 于巴勒斯坦一 带。 公元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 产生背景严酷的等级制度 下,社会矛盾尖 锐。 当时这一地区属 于罗马帝国,生 活在这里的犹太 人灾难深重,多 次起义被镇压, 渴望“救世主”的 到来。 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内部矛盾丛生,部落间相互仇杀,生产停滞,商业衰落, 外族入侵。 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 (后被称为释迦 牟尼) 耶稣穆罕默德 基本教义佛教宣扬“众生 平等”,反对婆罗 门的特权地位。 认为世间万物皆 有因果,生老病 死都是苦,主张 “忍耐服从”。 传道者宣传说, 耶稣就是“救世 主”。耶稣叫人忍 受苦难,死后可 以升入“天堂”。 “救世主”在希腊 语中称作基督。 信仰唯一的神“真主”。伊斯兰教信徒称为穆斯林,意思是信仰“真主”安拉的人, 彼此都是兄弟姊妹。“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顺从”的意思。 辐射范围公元前3世纪古 印度阿育王在位 时,佛教有了很 大发展,并向南 北两个方向传 播。向北,经中 亚地区传至我 国,后经我国传 至朝鲜、日本和 越南等国;向南, 传入斯里兰卡、 泰国、缅甸等国 及我国境内的傣 族地区。 4世纪,罗马皇帝 确定基督教为国 教。6世纪时,罗 马城主教取得罗 马城实际统治 权,成为“教皇”。 11世纪,基督教 会分裂为天主教 和东正教,分别 以罗马和君士坦 丁堡为中心。 起初,只在阿拉伯半岛和西亚一些地区传播。中世纪时,传播到亚洲其他地方 和北非等地。 宗教经 典 《三藏》《圣经》《古兰经》 宗教圣地蓝毗尼 耶路撒冷(基督 教)、梵蒂冈(天 主教) 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 主要节 日 圣诞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等

西方三大宗教

西方三大宗教,按照出现前后,分别为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几大宗教之间令人眼花缭乱的流血冲突,往往给人造成错觉,那就是他们的信仰互相之间不共戴天。实际情况是,三大宗教的本质信仰是一致的。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起源于古老的犹太教。是犹太教,最先发展了宇宙中间独一真神的信仰,记载于圣经的旧约。在其信仰中,人类犯了悖逆上帝的原罪,上帝最后会派来救世主“以赛亚”拯救人类。几千年来,犹太人在等待这位救世主,至今还没有来临。旧约的意思,是指上帝与人之间的,以摩西戒律为主体的约定。 两千年前,犹太教出现了一个重要分支,其教主是耶稣,30岁开始传教,自称是上帝之子,是预言中的那位救世主。耶稣在旧约的基础上,代表上帝与人们立新约,于是圣经有了后半部分的新约,基督教从而诞生。犹太教其他分支不承认耶稣救世主的身分,他们要继续等待真正的救世主,而对基督徒来说,那是极大的亵渎。但分歧归分歧,犹太教基督教双方都还是以旧约为基础,自然,信仰的是同一个上帝。 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诞生于今沙特阿拉伯的麦加。他起初是一个商人,但被上帝遴选为最新的信使,根据上帝的启示,录下了古兰经,创立了新的伊斯兰教。古兰经传递了上帝最新的意旨,但它的基本源泉,仍然离不开犹太教的旧约。 于是有了下面的概括:犹太教:继续等待救世主,信奉旧约。基督教:耶稣是那位救世主,因此耶稣是神,信奉旧约与新约,以实践新约为主。伊斯兰教:继续等待救世主,穆罕默德是上帝最后的信使,传递了记载于古兰经中的上帝最后的信息。穆罕默德是先知,但他不是救世主,他是人,不是神。对待基督教,伊斯兰信徒尊重耶稣,但他们同样认为耶稣是人,不是神。古兰经认为耶稣是较早的一位先知,与穆罕默德的地位相同。 耶和华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信徒们对上帝的称呼,安拉则是阿拉伯语对上帝的称呼,但称呼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归根到底,三大宗教信仰的是同一个上帝。他们之间的分歧,只是对上帝后来的安排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因此,看似不共戴天的犹太人阿拉伯人,信仰差异所造成的敌对意识,其实也并不突出。相对来说,反而是基督教的难调和性比较大,因为基督教相信耶稣是那位救世主,是真神,但其他两家不承认。 基督教与犹太教之间的宿怨,部分来自于基督徒指责犹太人杀害了耶稣。这里又出现了我早先举例过的,上帝造了不完美的人之后又惩罚其不完美,同样性质的不近情理。如果耶稣之生之死都是上帝的计划,那么耶稣一开始就注定要被害死,犹太人岂不是成了替罪羊,或者说,又中了上帝的圈套?时代毕竟是在进步,2000年,教皇保罗六世公开为天主教在历史上对犹太人的迫害向犹太人道歉,“基督徒对上帝的另一部分儿女的令人遗憾的行为。” 公元一世纪前期,基督教起源于地中海东部地区。早期的基督徒是清一色犹太人,其信仰基础是古老的犹太教,因此,基督教实际上是犹太教的一个分支。从创立初期开始,基督教就被看作是异端邪说,受到了多方面的迫害。执行迫害最甚者,是当时统治巴勒斯坦地区的罗马帝国政府,广泛并且残酷。处死耶稣,罗马政府虽不是始作俑者,但他们还是批准了死刑的执行。耶稣死后,十二门徒中的雅各、彼得,以及基督教早期最重要的领袖保罗等人,也都是在随后的传教活动中被罗马帝国处死。然而,迫害并没有能阻止基督教的发展。到公元四世纪

索罗余值法测算全要素生产率的文献综述

第46卷 第8期 2019年8月 天 津 科 技 TIANJIN SCIENCE & TECHNOLOGY V ol.46 No.8Aug. 2019 基金项目:天津市重点招标项目“2017年天津市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研究”(18ZLZDZF00210)。 收稿日期:2019-07-18 科学与社会 索罗余值法测算全要素生产率的文献综述 孟 媛,张 弛 (天津市科技统计与发展研究中心 天津300051) 摘 要:国内外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很多,例如索罗余值法、随机前沿法、数据包络法等,其中应用较为普遍的是索罗余值法。通过简要梳理索罗余值法的推导过程,归纳较为普遍的关于该理论的基本假设(即规模效益不变和希克斯中性)的质疑,以及阐述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的关系,说明全要素生产率衡量技术进步是不完全准确的。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 索罗余值法 技术进步 中图分类号:F204;F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945(2019)08-0094-02 Literature Review on Measurement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by Solow Residual Method MENG Yuan ,ZHANG Chi (Tianj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atistic Center ,Tianjin 300051,China )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measurement methods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at home and abroad, such as the Solow residual method, stochastic frontier method, data enveloping method and so on. The Solow residual method is widely used. The gen-eral doubts about its basic assumptions (namely, constant scale benefit and Hicks neutral) are summarized by briefly combing the derivation process of the Solow residual metho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and technical progress is discussed, indicating that the measurement of technical progress by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s not completely accurate. Key words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Solow residual method ;technical progress 十九大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提出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关于全要素生产率,国内外学者进行了较多研究,测算方法不一,包括索罗余值法、随机前沿法、数据包络法等,其中索罗余值法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简要介绍索罗余值法测算全要素生产率的过程,根据其适用的前提条件探讨测算的局限性,进而阐述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的关系。 1 索罗余值法简介 索罗[1]并不是第一个将生产函数与生产率联系起来的人,早在1942年Tinbergen 就探索过两者之间的关系,但是索罗的开创性贡献在于他在生产函数和指数方法之间建立了较为简洁且实用的理论联系。 索罗余值法是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即CD 生产函数)得到的,以规模效益不变和希克斯中 性(Hicks neutral )为基本假设前提。规模效益不变指 的是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要素价格不变时,产出增加的比例等于所有投入要素增加的比例。希克斯中性指的是投入要素资本和劳动的边际产出的比率不变。CD 生产函数为: (,)t t t t Q A F K L = (1) 式中:Q t 指的是产出,K t 指的是资本投入,L t 指的是劳动投入,希克斯A t 指的是在资本和劳动投入水平不变时产出增加的部分,即全要素生产率,经常被用以衡量“技术进步”。 上述公式(1)变形,可以得到相对希克斯效率A t /A 0,即Q t /Q 0作分子,生产函数中要素积累的部分F (K t ,L t )/F (K 0,L 0)作分母。但是由于各投入要素的计量单位不同,这样并不能直接得到希克斯效率。 索罗运用非参数指数法,将上述公式变形得到: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Q K K L L A Q Q Q K Q K L Q L A ??=++?? (2)

论世界三大宗教的基本特征

论世界三大宗教的基本特征 陈麟书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它们能突破民族、国家和地区的限制进行传教布道,并能为世界各民族、国家和各地区的人们所接受,因而成为世界性的宗教。世界宗教影响的范围很大,对人们的思想、文化和政治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影响。近几年来,基督教 大约对十亿多人口有着较深的影响。伊斯兰教徒约有六亿多。受佛教影响的约有三亿人口。 世界上约有二十亿人口的生活受这三大世界宗教的影响。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宗教,这决不是偶然的,是由其不同于其他宗教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 世界宗教是古代文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在文明社会以前是不可能产生世界性的宗教的,即使在文明社会中,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 在文明社会以前,由于氏族部落为单位的狭小的、落后的经济体制,只能把人们的宗教活动限制在一个十分狭窄的范围内,不仅部落之间交往不多,更谈不上世界性的交往。加之当时人们的文化极其落后,没有文字来进行各民族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宗教交流。特别是由于当时人们思维能力的低下,还没有高度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可能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一个统一的主宰世界之神的概念和形象。在这种历史条件下,绝无产生和形成世界性宗教的可能性。 在文明社会中,也不是在古代文明社会一开始就有世界性宗教的。它是在世界性交往和沟通日益增多的历史条件下才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世界宗教是在民族宗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民族宗教要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这只有到了经济、政治、文化和宗教的发展,达到了各民族各个国家和各地区之间能够进行互相交流和沟通的时候才有可能。各种宗教通过交流和比较,有的被淘汰了,有的则进一步发展和扩大了影响,有的就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 这种世界性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宗教的交流,在历史上一般都开始于封建社会的中兴时期,世界性的宗教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开始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以佛教来说,在公元前六世纪,就已由古印度奴隶社会的毗罗卫国王子释巡牟尼

第6课 世界三大宗教

第6课世界三大宗教 一、学习目标 1.掌握世界三大宗教的产生、发展和传播,理解三大宗教的基本教义(重点)。 2.正确认识三大宗教的本质(难点)。 3.尊重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抵制邪教,倡导人类和平。 二、温故知新 (一)复习巩固(每小组成员在草稿纸上自备题目,课前轮流提问回答) 通过这几课书的学习,你能归纳、分析出世界古代史上有几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吗? 三、反馈练习(盘点收获) (一)基础闯关(单选题) 1.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产生在 ( ) A.中国 B.印度半岛 C.阿拉伯半岛 D.欧洲 2.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和小亚细亚的犹太人中,最初与犹太教秘密教派有关,后来逐渐与犹太教分离,成为一种全新的宗教。基督教诞生的地区当时正处于:() A罗马帝国统治 B罗马共和国统治 C阿拉伯帝国统治 D奥斯曼帝国统治3.世界三大宗教的典籍所具有的共同点()①都劝人为善②都对信徒的思想行为产生重大影响;③都是某些历史文化的载体④都具有法律效力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教皇英诺森三世(1198---1216年在位)说:“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像月亮要从太阳那里得到光辉一样,皇帝要从教皇那里得到政权。”这说明() A、宗教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B、中世纪欧洲教会控制一切 C、宗教活动需要国君的认可 D、基督教已经得到国君支持 5“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是()真实写照。 A.伊斯兰教 B.佛教 C.道教 D.基督教 6.佛教的产生有利于下列哪一等级()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7.宣传耶稣是“救世主”的宗教是() A.佛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印度教

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一)世界教育的五大趋势 1、教育终身化。终生教育原则普遍地为世界各国所接受,在70 年代进行教育改革的国家中,日本最先提出终生教育为教改前景,“必须建立以向终生学习体系过渡为主轴的新教育体系。”日本面向21 世纪教育改革的基本目标“就是实现终生学习的社会”。1991 年 4 月18 日,前美国总统布什发布的《美国2000 年计划》的教育战略中进一步强调,学习是终生的事业,要求全体美国人终生学习知识和技能,一辈子当学生,并号召开展一场把美国改造成“学生之国”的运动。 2、教育民主化。教育对象多元化、教育方式多元化。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就是要使学生的个性自由发展,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形成学生的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学生的个人价值。包含三层含义:一指教育的人性化、人道化,尊重人和人的个性,突出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二指教育的个人化和个别化;三指学校的个性特色。 3、教育以人为本、面向世界。传统的课程观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课程是一种发展的过程,而不只是特定的知识体系的载体,课程成为师生共同参与探求知识的过程。课程

的组织向跨学科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从强调积累知识走向发现和创造知识。承认和尊重人们的意见和价值观的多元性,在各种观点、观念相互冲撞、融合的过程中寻求一致或理解。 4、教育信息化。全球涌动的数字化教育浪潮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巨浪澎湃。在美国,自前总统克林顿1992 年上任之后,就实施了多项规模较大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程。据美国教育部2000 年2 月16 日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美国中小学日益重视以多媒体电脑和因特网为手段的现代教育方法,100% 的中小学上网,是从小学到大学实行“人、机、路、网”成片的唯一国家。表现方式主要有: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学;多媒体远程教学。教育信息化对现行教育(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师生角色、教育目标)五方面产生了极大影响。 5、教育国际化。教师和学生的国际流动;国际教育援助活动;各国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模式等方面相互交流和影响;国际上学校之间的合作交流;举办国际教育学术会议。美国已确定在中国设点招生考试。 (二)当代世界共同追求的教育理念:要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会学合作;学会负责。曾经有一位记者采访一个正在山区放羊的孩子,问:“你放羊干什么?”“放羊挣钱。”“挣钱干什么?”“挣钱娶媳妇。”“娶媳

经济发展论文: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方法述评

经济发展论文: 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方法述评 摘要: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测算全要素生产率的方法大致分为两类:参数方法和非参数方法,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否需要假设具体的生产函数形式。文章以上述分类方法为基础,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并总结了不同方法在测算中的优势和不足,同时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简要评述。最后,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索洛余值法;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数据包括分析法 一、引言 全要素生产率(TFP)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概念,也是分析经济增长源泉的重要工具,尤其是政府制定长期可持续增长政策的重要依据。首先,估算全要素生产率有助于进行经济增长源泉分析,即分析各种因素(投入要素增长、技术进步和能力实现等)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识别经济是投入型增长还是效率型增长,确定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其次,估算全要素生产率是制定和评价长期可持续增长政策的基础。具体来说,通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与要素投入贡献的比较,就可以确定经济政策是应以增加总需求为主还是应以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技术进步为主。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深入研究,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文献,但这些文献对TFP的估算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引发了许多争论,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不同,二是测算方法不同。测算TFP的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对象,究竟哪种方法更为恰当,哪一个研究的结果更为准确,哪种方法或哪种研究思路对于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分析更为适用?为此,有必要对既有的TFP研究方法进行梳理和总结,并指出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以利于研究者对TFP有一个较为客观的认识和了解,进而进行科学的计算。 目前测算TFP的方法大致分为两类:参数方法和非参数方法,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否需要假设具体的生产函数形式。参数方法主要有索洛余值法、拓展的索洛余值法、随机前沿生产函数(SFA)法等,非参数方法主要有指数法、数据包络分析(DEA)法等,本文以上述分类方法为基础,对相关文献进行评述。 二、参数方法 1. 索洛余值法。索洛余值法最早由索洛(Solow,1957)提出,基本思路是估算出总量生产函数后,采用产出增长率扣除各投入要素增长率后的余值来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故也称生产函数法。在规模收益不变和希克斯中性技术假设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就等于技术进步率。 由于模型简单,合乎经济原理,因此国内外很多学者利用这种方法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如邹至庄(1993,2002)、张军(2002)、郭庆旺等(2005)、涂正革等(2006)等,尽管研究结果存在分歧,但绝大多数研究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以前的经济增长是低效率的,TFP增长十分缓慢,而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增长质量比改革开放以前有了较大的改善;国企的全要素生产率低于集体企业等。 在利用索洛余值法测度TFP时,存在着如下缺陷和不足: (1)该方法中TFP通过方程的“剩余”计算出来,不能直接求解,这种通过“剩余”得到的计算结果,包括了整个方程的计算误差,由此得到的结果的精确性有待提高。Jorgenson & Grilliches(1967)认为全要素生产率实际是一种计算误差,引起这种误差应归因于两个原因:

中国与世界各国教育支出水平比较

中国与世界各国教育支出水平比较 2012020629 金融4班李嘉丹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早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纪末达到4%。”但迄今为止,“4%”的政策目标尚未实现。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不但影响到我国教育事业的正常发展,也使得家庭负担过重。 对此,在2010年7月13日到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了加大教育投入的重要性和决心;同时,新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再次提出到2012年实现教育财政性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表明了党和政府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坚定决心。 二、政府财政性教育支出的必要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达程度、教育投入水平常常是很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素质、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准。教育支出在各国财政支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体现了各国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素质的战略目标。 从经济性质看,教育服务一般被看做是一种混合物品。然而,教育是分初、中、高几个层次的。所谓初等教育是保证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是每一个公民的一种权利,更是每一个公民的一种义务,它是带有强制性的。既然是国家通过立法安排义务教育,每个公民都可以无差别地享受这种教育,那么这种服务理应由政府来提供和保障,从这个角度看初等教育应该是纯公共物品。而除了义务教育之外的高层次教育,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和竞争性,属于准公共物品。如果交由市场运作,一旦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必将给我国的教育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早成我国人才链的断裂,从而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 从实践角度看,各国政府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一般在提供教育服务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教育具有以下三个特点:意思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科技进步又来源于教育。二是避免收入差距而形成受教育机会的不公平。由私人部门提供教育服务会抬高学费,收入微薄的家庭子女无法上学。但是由政府提供教育服务可保证教育机会的公平,避免优秀人才的流失。三是教育资本市场的不发达与不完善。教育的支出可以看成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低收入家庭暂时无力支付学费可以向金融部门申请贷款。但是人力资本市场是一个不完全的资本市场,信息极其不对称,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事先难以确定,因而金融部门不愿轻易发放贷款,由政府主办教育服务并为教育贷款提供担保,这有助于弥补教育资本市场的不足。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教育必须由国家直接管理,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经济和政治上的安全,而其重要的地位不得不让人关注其支出的结构。 三、中国教育支出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教育资金虽在投入总量上有了大幅度的增长,然而其在投入结构与比例上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实践中要解决教育资源总量的短缺,

全要素生产率

全要素生产率是指“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是衡量单位总投入的总产量的生产率指标。即总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常常被视为科技进步的指标。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包括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生产创新等。产出增长率超出要素投入增长率的部分为全要素生产率(TFP,也称总和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又称为“索罗余值”,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罗(Robert M.Solow)提出,是衡量单位总投入的总产量的生产率指标。即总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常常被视为科技进步的指标。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包括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生产创新等。产出增长率超出要素投入增长率的部分为全要素生产率(TFP,也称总和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经济学角度全要素生产率一般的含义为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开发利用的效率。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说,生产率与资本、劳动等要素投入都贡献于经济的增长。从效率角度考察,生产率等同于一定时间内国民经济中产出与各种资源要素总投入的比值。从本质上讲,它反映的则是个国家(地区)为了摆脱贫困、落后和发展经济在一定时期里表现出来的能力和努力程度,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作用的综合反映。全要素生产率是用来衡量生产效率的指标,它有三个来源:一是效率的改善;二是技术进步;三是规模效应。在计算上它是除去劳动、资本、土地等要素投入之后的“余值”,由于“余值”还包括没有识别带来增长的因素和概念上的差异以及度量上的误差,它只能相对衡量效益改善技术进步的程度。 50年代,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M·索洛(Robert Merton Solow)提出了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特性的总量生产函数和增长方程,形成了现在通常所说的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含义,并把它归结为是由技术进步而产生的。 宏观经济学 全要素生产率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概念,也是分析经济增长源泉的重要工具,尤其是政府制定长期可持续增长政策的重要依据。首先,估算全要素生产率有助于进行经济增长源泉分析,即分析各种因素(投入要素增长、技术进步和能力实现等)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识别经济是投入型增长还是效率型增长,确定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其次,估算全要素生产率是制定和评价长期可持续增长政策的基础。具体来说,通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与要素投入贡献的比较,就可以确定经济政策是应以增加总需求为主还是应以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技术进步为主。 生产率增长率 不过,目前学术界关于全要素生产率内涵的界定还有分歧。本文的全要素生产率是指各要素(如资本和劳动等) 投入之外的技术进步和能力实现等导致的产出增加,是剔除要素投入贡献后所得到的残差,最早由索洛(Solow ,1957) 提出,故也称为索洛残差。在中国,近年来有些学者已开始研究全要素生产率问题,尤其在克鲁格曼(1999) 提出“东亚无奇迹”的论点后,这一问题更引起国内学者的普遍关注。一些学者估算了中国不同时期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如舒元(1993) 曾利用生产函数法估算中国1952 —1990 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得到的结论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为0102 %,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为013 %。王小鲁(2000) 同样利用生产函数法估算中国1953—1999 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得到的结论是,1953 —1978 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为-0117% ,1979—1999 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为114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419 %。还有一些学者对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进行了理论思考,如郑玉歆(1999) 对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阶段性规律进行了详细讨论,但未给出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具体估算。易纲、樊纲和李岩(2003) 提出中国经济存在效率提升的四点证据,指出新兴经济在测算全要素生产率上面临的困难,并给出新兴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模型,但他们也未给出具体估算。本文在析比较全要素生产率四种

课程标准(世界三大宗教文化概要)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LU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公共选修课 《世界三大宗教文化概要》 教 学 标 准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编制

《世界三大宗教文化概要》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及地位 本课程属于基础文化类的全院公选课,对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发展过程、基本教义、重要节日和礼仪、宗教旅游遗产等做出比较基础、比较系统的阐述,对宗教世俗化和信仰淡漠化等现实社会热点问题做出必要的介绍,使学生对宗教学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对复杂的宗教现象和宗教问题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解释能力。 二、前导和后续课程 作为公共选修课程,没有特殊的前导和后续课程要求,只要学生对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世界三大宗教类的教义、活动、仪式、宗教遗迹、旅游景点等有涉猎或者比较感兴趣即可。 三、课程对象 全院学生 四、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本课程通过大量的图片信息、宗教旅游热点视频,将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发展、基本教义、基本常识、建筑特色、重要节日等一一呈现给学生,拓展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了解每种宗教的本质和规律。 2.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观察社会的文化现象和文化景观,描述和辨析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宗教景观的差异。 3.素质目标: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内涵博大精深,包涵了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文学文化、民族文化、企业文化、节庆文化、交通文化等等,有些属于基本的物质层次的,有些属于较高级别的制度层次,而有些是属于最高的精神层次,例如本章的宗教文化。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三大宗教的基本常识,理解文化的核心层次,透过社会各种宗教现象辨析其本质,树立科学合理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五、课程内容及安排【总学时:26】 第一讲佛教【学时:6+2】 【教学目的与要求】 能够运用所学的佛教文化知识,深入宗教场所,有针对性地进行实地的了解和认知; 辨别宗教现象和宗教建筑,领略不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景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佛教简史、佛教常识 教学难点: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

比较世界三大宗教的异同点答辩

比较世界三大宗教的异同点 (一佛教 1、背景:古代印度社会中等级森严,形成了种姓制度,但随着社会 的发展,种姓制度日益引起人们的不满,佛教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产 生的。 2、产生时间是公元前6世纪,产生的地点是古代印度,创始人是乔 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经典:“佛经” 3、教义:(1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但 不反对奴隶制度。(2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产生于人的欲 望,人若想进入极乐世界,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 4、佛教的传播:①原因:佛教教义对渴望解除苦难的劳苦大众有很大的吸引力; ②其忍耐服从的说教,适应了统治者的统治需要,被统治者大力扶植。 5、向外传播: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国王阿育王时向印度以外传播。(佛教在西汉 末年即公元前后传入中国 (二.基督教 1、产生原因:中东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在罗马统治下灾难深重,多次 反抗失败。 2、产生时间是1世纪时,产生的地点是罗马统治下的中东巴勒斯坦

一带。 3、教义:他们宣扬说耶稣就是“救世主”教人忍受苦难,以便死后升入“天 堂”;核心是对人类的博爱。经典是《圣经》; 4、基督教的演变:早期信仰基督教的主要是穷人;4世纪时,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 5、势力膨胀:中世纪教会成为欧洲最大的封建主及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6、分裂:①11世纪分别以罗马和君士坦丁堡为中心,正式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②16世纪从德意志开始,西欧出现反对罗马教皇统治的新教,这样基督教就分为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三个教派。 (三、伊斯兰教 1、原因:6、7世纪阿拉伯半岛氏族制度日趋解体,社会矛盾尖锐,贵族和人民渴望统一。 2、产生:时间是7世纪初,产生的地点是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城,创 始人是穆罕默德,他宣传宇宙间惟一的神是“真主”安拉,它的经典 是《古兰经》。 3、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4、作用: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了促进作用。 三大宗教诞生的先后顺序: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三宗教的共同点:宣扬平等,劝人向善、忍耐顺从

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形成及其发展

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形成及其发展 黄鹏 【摘要】宗教在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是人类文明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本文从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起源、形成及其发展等多个方面,对世界三大宗教的特征进行阐述。 【关键词】宗教;人类文明;起源;宗教发展 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它们能突破民族、国家和地区的限制进行传教布道,并能为世界各民族、国家和各地区的人们所接受,因而成为世界性的宗教。世界宗教影响的范围很大,对人们的思想、文化和政治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影响。近几年来,基督教大约对十亿多人口有着较深的影响,伊斯兰教徒约有六亿多,受佛教影响的约有三亿人口。世界上约有二十亿人口的生活受这三大世界宗教的影响。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宗教,这决不是偶然,是由其不同于其他宗教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1]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世界宗教发展的趋势往往会形成局部地区的难点、焦点和全球性的热点、重点,对整个世界的格局和发展走向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2] 1 基督教 1.1 基督教的起源 基督教发源于公元1世纪左右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和小亚细亚一带。在这一地区居住的犹太人,受到罗马统治者残酷的压迫,因此,一部分犹太人便把希望寄托于犹太经典中关于“救世主”拯救人类苦难的传说,这样,一种有别于犹太教的新教派便逐步形成了。这种新教派的传道者在巴勒斯坦各地传教,宣扬“救世主”就是上帝的儿子耶稣,他奉了上帝的旨意降临人世来拯救苦难的人类。“救世主”在希腊语中称为“基督”,所以,这种新教派后来就被称为基督教。根据基督教的传说,耶稣是12月25日降生于耶路撒冷的, 后来这一天

比较世界三大宗教的异同点

比较世界三大宗教的异同点 (一)佛教 1、背景:古代印度社会中等级森严,形成了种姓制度,但随着社会 的发展,种姓制度日益引起人们的不满,佛教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产 生的。 2、产生时间是公元前6世纪,产生的地点是古代印度,创始人是乔 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经典:“佛经” 3、教义:(1)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但 不反对奴隶制度。(2)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产生于人的欲 望,人若想进入极乐世界,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 4、佛教的传播:①原因:佛教教义对渴望解除苦难的劳苦大众有很大的吸引力; ②其忍耐服从的说教,适应了统治者的统治需要,被统治者大力扶植。 5、向外传播: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国王阿育王时向印度以外传播。(佛教在西汉 末年即公元前后传入中国) (二).基督教 1、产生原因:中东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在罗马统治下灾难深重,多次 反抗失败。 2、产生时间是1世纪时,产生的地点是罗马统治下的中东巴勒斯坦 一带。 3、教义:他们宣扬说耶稣就是“救世主”教人忍受苦难,以便死后升入“天

堂”;核心是对人类的博爱。经典是《圣经》; 4、基督教的演变:早期信仰基督教的主要是穷人;4世纪时,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 5、势力膨胀:中世纪教会成为欧洲最大的封建主及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6、分裂:①11世纪分别以罗马和君士坦丁堡为中心,正式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②16世纪从德意志开始,西欧出现反对罗马教皇统治的新教,这样基督教就分为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三个教派。 (三)、伊斯兰教 1、原因:6、7世纪阿拉伯半岛氏族制度日趋解体,社会矛盾尖锐,贵族和人民渴望统一。 2、产生:时间是7世纪初,产生的地点是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城,创 始人是穆罕默德,他宣传宇宙间惟一的神是“真主”安拉,它的经典 是《古兰经》。 3、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4、作用: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了促进作用。 三大宗教诞生的先后顺序: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三宗教的共同点:宣扬平等,劝人向善、忍耐顺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