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胎漆器
脱胎漆器工艺步骤

脱胎漆器工艺步骤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这神奇的脱胎漆器工艺步骤。
你可别小瞧这脱胎漆器,那可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玩意儿呢!它就像是一件艺术品,从无到有,经历了好多道精细的工序。
先来说说这第一道工序,得准备个好模子呀!就好像盖房子得先有个牢固的框架一样。
模子做得好,后面的一切才能顺顺利利的呀。
这模子的材料也有讲究,得选合适的,不然怎么能托住那美丽的漆器呢。
接着呢,就是上漆啦!一层又一层的漆,就像给模子穿上了一件件华丽的衣裳。
这漆可不是随随便便涂上去就行的,得均匀,得仔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就好像给小姑娘化妆,得精心打扮,才能出落得漂漂亮亮呀。
等漆干了,就到了关键的脱胎环节啦!哎呀呀,这可真是个神奇的过程。
就像是小鸡从蛋壳里破壳而出一样,把模子去掉,留下那精美的漆器胎体。
这时候,你就能看到一个初步成型的宝贝啦。
然后呢,就是各种修饰啦!要打磨得光滑细腻,不能有一点儿粗糙的地方。
这就像是给美玉雕琢一样,要把那些不完美的地方都去掉,让它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再给它画上漂亮的图案呀!这图案可不能乱画,得有艺术感,得和整个漆器相得益彰。
想想看,要是画得乱七八糟的,那多难看呀!所以这画师可得有真本事。
最后一道工序也不能马虎呀,得给它上一层保护的涂层,让它能长久地保存下去。
这就像是给宝贝穿上了一层铠甲,能抵御时间的侵蚀呢。
你说这脱胎漆器工艺是不是特别神奇?每一道工序都像是一场奇妙的冒险,需要工匠们用心去对待。
这可不是随便谁都能做好的呀,得有耐心,有技术,还得有对这门艺术的热爱。
咱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手艺,那可都是宝贝呀!咱得好好传承下去,不能让它们失传了呀。
你想想,如果以后的人都看不到这么精美的脱胎漆器,那该多可惜呀!所以呀,我们都要重视这些传统工艺,让它们在我们这个时代继续发光发热。
总之,脱胎漆器工艺就是这么神奇,这么美妙。
朋友们,有机会一定要去亲眼看看这些美丽的作品是怎么诞生的呀!。
脱胎漆器

1915年,福州脱胎漆器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后来还荣获莱比锡、芝加哥、巴黎、伦敦、柏林、东京等国际博览会金奖。
新中国成立后,脱胎漆艺焕发异彩。
经过艺人们的改革、创新,脱胎漆器形成系列,有瓶、盘、盒、套具、围屏、人物、动物、旅游纪念品等2000多种。
它的品类之多,在全国漆器行业中可算首屈一指。
尤其是大型装饰,给人们以全新的艺术享受,被外国人誉为“东方艺术珍品”和“珍贵的黑宝石”。
如今,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里还摆放着有福州漆艺大师制作的油画大屏风、脱胎古铜大狮等。
她们造型雍容华贵,古朴典雅,为人民大会堂增光添彩。
其中摆放在福建厅的雕填脱胎花瓶,有2米多高,上百斤重,光亮鲜艳,坚固轻巧,精湛的工艺勘称一绝。
为了保护和发展福州传统脱胎漆器,2006年8月福州成立了漆艺基地。
福州市还计划将漆艺基地打造成我国最大的脱胎漆艺城,这都将进一步推动传统脱胎漆艺的传承、创新和发展。
2007年5月,脱胎漆器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脱胎漆艺小故事近年来,福州漆艺更加彰显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更加瑰丽神奇,韵味无穷。
20世纪70年代,轰动全世界的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其中就有许多漆器,历经了2000多年的风雨,依然往好如初,震惊了考古界。
1972年,湖南省博物馆聘请外省漆器艺人,想复制这些沉睡千年的漆器,可是终因技术难度大,无法制成。
最后还是来至福州的几十位技艺精湛的老艺人、漆艺大师,花了两年多时间,成功地复制了140多件西汉漆器。
这些彩罐、大圆漆壶、彩漆几、漆雕等复制品,古香古色,光亮鲜艳,造型逼真,几乎以假乱真,生动地再现了2000多年前的古人漆艺,让考古专家对脱胎漆器的高超技艺大为赞赏。
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流程

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流程一、制作材料1.木材:脱胎漆器的主要材料为木材,因为木材具有结实、耐用的特点,适合制作器物。
一般选择优质的茶花木或樟子松作为脱胎漆器的材料。
2.漆液:脱胎漆器所使用的漆液是由桐油、硝石、石灰、雄黄、白土等天然原料制成的。
这些原料经过精心的配比和加工,使得漆液具有优异的耐磨、防水、防腐等特性。
3.饰料:脱胎漆器的饰面多采用彩绘、贴金、镶嵌等工艺进行装饰,所以需要各种颜料、金箔等饰料作为装饰材料。
二、工艺工序脱胎漆器的制作工艺历经数十道工序,其中髹饰技艺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脱胎漆器的制作工艺流程和髹饰技艺流程。
1.木料加工:首先,需要将选好的木料进行切割、裁割,根据设计要求制作成需要的器物原型。
2.打磨和上胶:经过木料加工后,需要对器物表面进行打磨,使其表面光滑平整。
然后在器物表面刷上一层木胶,以增加漆器的附着力和坚固度。
3.底漆涂刷:在经过打磨和上胶后的器物表面,需要上一层底漆,让木器表面变得更加光滑、坚韧。
4.彩绘或镶嵌:在经过底漆处理后的器物表面,如果需要彩绘或镶嵌装饰的话,就需要在这个环节进行相关工艺。
5.上漆:在底漆处理完成后,就需要开始上漆,将漆液均匀地涂刷在器物表面,经过数次上漆、磨光后,让器物表面呈现出水滑一般的光泽。
6.髹饰:经过上漆和磨光处理的器物表面,就需要进行髹饰工艺了。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脱胎漆器的髹饰技艺流程。
三、髹饰技艺流程1.髹底:首先,需要在经过上漆和磨光处理后的器物表面,上一层髹底,使其表面更加光滑、坚固。
2.雕饰:在髹底处理完成后,就需要对器物表面进行雕饰了。
雕饰是脱胎漆器髹饰技艺中的重要环节,它需要经过熟练的匠人依据设计要求,在器物表面进行精细的雕刻。
3.贴金:在经过雕饰后,如果需要在器物表面进行贴金装饰,就需要在这个环节进行相关工艺。
贴金需要将金箔粘贴在器物表面,经过精细的打磨和处理后,使其呈现出光亮的金色。
4.彩绘:在经过相关装饰工序后,如果需要对器物表面进行彩绘,就需要在这个环节进行相关工艺。
2024年脱胎漆器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脱胎漆器市场需求分析1. 引言脱胎漆器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以其精美的外观和独特的工艺而闻名。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提高,脱胎漆器市场需求逐渐增长。
本文将对脱胎漆器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析,以便为相关企业和从业者提供参考。
2.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脱胎漆器市场在过去几年内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2018年,脱胎漆器市场规模达到X亿元,较上一年增长X%。
预计未来几年,脱胎漆器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3. 产品特点脱胎漆器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制作工艺和材料的精细度。
脱胎漆器通常由木制器皿作为基础,结合传统的漆器制作技艺,经过多道工序完成。
产品外观精美,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和文化内涵。
4. 消费人群脱胎漆器市场的消费人群主要包括以下几类:4.1 文化爱好者对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并愿意收集传统艺术品的人群,他们对脱胎漆器的制作工艺和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这类人群通常注重产品的质量和独特性,并愿意为其支付高价。
4.2 礼品市场脱胎漆器作为一种精美的手工艺品,被广泛应用于礼品市场。
它们常常被用作商务礼品、婚庆礼品和节日礼品等。
消费者在选择礼品时通常会考虑到脱胎漆器的独特性和文化内涵。
4.3 旅游市场脱胎漆器通常也是旅游地区的特色产品之一。
游客们在游览名胜古迹时,经常会购买一些纪念品,其中脱胎漆器成为热门选择之一。
旅游市场对脱胎漆器的需求也是市场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5. 市场竞争脱胎漆器市场的竞争主要来自于手工艺品行业的其他产品。
例如,陶瓷器、瓷器和竹编品等都是脱胎漆器的竞争对手。
这些产品之间在外观、材质和价格等方面存在差异。
6. 市场发展趋势6.1 创新设计脱胎漆器行业正逐渐向创新设计方向发展。
一些设计师和厂商开始探索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以满足年轻人的审美需求。
创新设计可以带来新的市场机会和竞争优势。
6.2 电商渠道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脱胎漆器企业开始将销售渠道拓展到线上。
这不仅可以增加产品的曝光度,还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的购买渠道。
福州三宝作文

福州三宝作文《福州三宝之脱胎漆器》福州三宝中,脱胎漆器可是相当有趣的存在。
就说我上次去福州玩,那是满大街找这个脱胎漆器想瞧个真切。
脱胎漆器,这名字听起来就很神奇。
它的制作工艺那可复杂了。
据说得先用泥土、石膏等做成一个模型,这就像是给房子搭地基一样重要。
听当地人讲,那些老手艺人,对待这个模型就像对待自己孩子似的,精雕细琢。
我在一个小店里,还真看到了正在制作中的脱胎漆器。
师傅先在这个模型上,用布还有漆进行涂覆,一层又一层的,那架势就像给模特穿衣服,一层薄纱又一层薄纱,想要把最美的一面展现出来。
我好奇地问师傅为啥叫脱胎漆器,师傅笑着说等会儿就知道了。
在涂覆好多好多层之后,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师傅将里面的模型给去掉了,只留下外面这层漆和布组合成的壳,就像金蝉脱壳一般巧妙。
在外观上,脱胎漆器简直是艺术品。
它的颜色那叫一个绚丽多彩,红得像火在烧,蓝得像海在笑,上面的图案也是各种各样。
有花鸟虫草栩栩如生,仿佛要从漆器上飞出来、爬出来似的。
我看上了一个小盒子,上面画着几只麻雀在树枝上打闹,那小爪子抓着树枝,羽毛细腻得一根一根都能看出来。
这小盒子摸着那手感,滑溜溜的,感觉特别精致。
再看看价格,也不算便宜,不过这精细的制作过程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值这个价了。
从那以后,脱胎漆器就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这福州三宝之一可真是不简单。
《福州三宝之牛角梳》福州三宝里的牛角梳也挺有特色的呢。
我和朋友逛街的时候就特意去寻找牛角梳。
要知道这牛角梳,用的可是牛角做原料。
你可能想,牛角就牛角呗,能有啥特别的。
那可就错了。
这牛角的选材就很讲究。
不能是随随便便的牛角。
我们走进一家专门卖牛角梳的店,老板特别热情,拿起一把牛角梳就跟我们讲起来。
这牛角,得看颜色、质地啥的。
好的牛角材,颜色看着就纯正,要是有杂色的,那质量可能就不咋好。
牛角梳的制作工艺也是精细得不得了。
我看到店里师傅在打磨牛角梳,那小手艺精细得就像在雕琢一颗钻石。
从初胚到成型,要经过无数次的打磨。
脱胎漆器制作工艺流程

脱胎漆器制作工艺流程
《脱胎漆器制作工艺流程》
脱胎漆器是一种传统的中国艺术工艺品,其制作工艺历史悠久,技艺精湛。
下面将介绍脱胎漆器的制作工艺流程。
首先,制作脱胎漆器的第一步是选择高质量的木材,如梓木或榉木,并将其削成所需要的形状。
然后,将木器进行上胎,即在表面涂上数层纯正漆,待漆干后再进行下一步。
第二步是“雕刻”。
雕刻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为它会直接影响到后续漆工的效果。
雕刻师傅会
根据设计稿在木器表面雕刻出所需的图案和纹饰,如花鸟鱼虫、山水人物等。
第三步是“贴胎”。
将雕刻好的木器进行贴胎工艺,即在漆器表面贴上纤细的胎金箔或色泽单一
的箔,以及水晶叶和金箔,这是漆器雕塑的一种特殊技术。
第四步是“上漆”。
上漆是整个脱胎漆器制作工艺的关键环节,需要经验丰富的漆师来进行。
漆
师会在木器表面不断涂刷天然漆,用拭子将漆面抹平并擦净,在阳光下进行晒漆,直至完全干透。
最后一步是“修光”。
经过多次上漆和晒漆,脱胎漆器已经完成了大部分工艺。
最后需要对漆面
进行打磨和修光,使其变得更加光滑、细腻,从而展现出漆器的华丽和质感。
总的来说,脱胎漆器的制作工艺需要经过多个环节,每一步都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来完成。
这些工艺流程既考验了工匠的技艺,又体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
当代福州脱胎漆器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探究

当代福州脱胎漆器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探究脱胎漆器是福州传统手工艺品中的珍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它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精美的装饰而闻名于世,是福州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随着现代工业化的发展和新技术的涌现,脱胎漆器面临着严峻的保护和发展挑战。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技艺,需要进行相关研究,探讨如何有效保护脱胎漆器并开发利用其价值。
一、脱胎漆器的概述脱胎漆器是一种以木、竹为底材,以漆为主要涂料,在表面以金、银、丝线等装饰物作图案的一种装饰工艺品。
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底制、拓线、画漆、浸漆、刻线、绘稿、嵌镶、纽镶、填光、刷漆等多个工序。
脱胎漆器的制作过程复杂精细,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才能完成。
因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效果,脱胎漆器被誉为“东方艺术瑰宝”。
二、脱胎漆器的保护现状随着现代化的冲击,脱胎漆器工艺正面临着严重的保护问题。
受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问题影响,脱胎漆器的传承人日渐稀少,相关工艺的研究逐渐停滞。
市场需求不足,导致脱胎漆器生产的减少,很多传统的制作手法和技艺正在失传。
大量的仿制品和山寨产品也严重侵蚀了脱胎漆器的市场份额,给脱胎漆器产业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为了有效保护脱胎漆器这一传统工艺,需要采取一系列保护对策。
加强脱胎漆器专业机构的培训力度,培养更多的脱胎漆器传承人和技艺大师,保持并传承脱胎漆器的制作技艺。
建立相关的脱胎漆器保护和管理机构,出台相关政策和规定,加大对脱胎漆器的保护与扶持力度。
积极规范市场秩序,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保护脱胎漆器的良好市场形象。
四、脱胎漆器的开发利用脱胎漆器不仅是一种传统手工艺品,更是一种具有潜在商业价值的文化产品。
对脱胎漆器的开发利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脱胎漆器的推广和宣传,扩大脱胎漆器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可以联合文创机构和设计师,开发新的脱胎漆器产品,拓展脱胎漆器在家居、礼品等领域的应用,提升脱胎漆器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举办展览展销、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增进脱胎漆器的国内外交流合作,提升脱胎漆器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福州脱胎漆器简介

福州脱胎漆器简介(福建)福州脱胎漆器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郁地方特色的汉族传统艺术珍品,与北京的景泰蓝、江西的景德镇瓷器并称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三宝”,享誉国内外。
清宣统二年(1910年)以来,参加美国圣路易斯博览会、意大利觉兰多博览会、德国柏林卫生展览会、英国伦敦博览会和在美国芝加哥、日本东京,以及菲律宾、比利时、巴拿马等地举行的国际博览会,多次荣获特等金牌奖、头等金牌奖和最优奖等多种荣誉,曾被誉为“珍贵黑宝石”和“东方珍品”。
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于2006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艺术简介福州脱胎漆器是继承中国古代汉族优秀漆文化发展起来的。
它品类之多在全国漆器行业首屈一指,大的如陈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漆画大屏风、彩绘大花瓶、脱胎仿古铜大狮等,小的如烟具、茶具、餐碗、盘、碟、罐等,共有18类1200多个花色品种;它质地坚固轻巧、造型别致,福州脱胎漆器装饰技法丰富多样,色彩明丽和谐,可谓集众美于一体,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
郭沫若生前曾做诗备加赞誉,称赞福州脱胎漆器是“天下谅无双,人间疑独绝”。
福州脱胎漆器作品,早期多为佛像和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后逐渐向自然形、仿生形等方面发展,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二、历史溯源说到脱胎漆器在福建省福州市的发展历史,人们总要把它同"沈绍安"的名字连在一起,至今福州工艺美术界都以"沈绍安"三字作为脱胎漆器的正宗代表。
福州脱胎漆器的首创者就是清代乾隆年间福州府侯官县(今福州市)漆艺人沈绍安(1767年-1835年)。
福州“脱胎漆器”是沈绍安通过对旧匾额的分析,了解了失传已久的汉代“夹纻”技法的基本材料成分,经过不断尝试,将“夹纻”技法还原,并在手法、材料上有所创新的一种新型漆工艺,它的原理与传统的“夹纻”技术息息相关。
“夹纻”制作技术“夹纻”制作技术,源于战国,兴于西汉,魏晋时期走向成熟。
寺庙大佛,多用“夹贮”法塑造,首先竖立木柱支架,竹篦绷扎、细麻、稻草、泥土及漆灰糊封,涂上漆泥,塑出骨肉、糙漆、磨光、漆彩漆、贴金饰,开光点睛,完成後,把像内木架等重物酌量拆除,减轻重量,以供当年庙会出巡时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脱胎漆器
源于明代的雕漆。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由制漆艺人沈绍安(1767--1835年)始创,是脱胎技艺与髹漆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其质地轻巧坚牢,造型古朴典雅,色彩鲜艳明亮,纹理清晰秀丽,自成一格,与北京景泰蓝、江西景德镇瓷器,合誉中国传统工艺的“三宝”,另外也与福州纸伞、角梳合誉为传统“福州三宝”。
清宣统二年(1910年)以来,参加美国圣路易斯博览会、意大利觉兰多博览会、德国柏林卫生展览会、英国伦敦博览会和在美国芝加哥、日本东京,以及菲律宾、比利时、巴拿马等地举行的国际博览会,多次荣获特等金牌奖、头等金牌奖和最优奖等多种荣誉,曾被誉为“珍贵黑宝石”和“东方珍品”。
福州脱胎漆器是继承我国古代优秀漆文化发展起来的。
它品类之多在全国漆器行业首屈一指,大的如陈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漆画大屏风、彩绘大花瓶、脱胎仿古铜大狮等,小的如烟具、茶具、餐碗、盘、碟、罐等,共有18类1200多个花色品种;它质地坚固轻巧、造型别致,装饰技法丰富多样,色彩明丽和谐,可谓集众美于一体,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
郭沫若生前曾做诗备加赞誉,称赞福州脱胎漆器是“天下谅无双,人间疑独绝”。
福州“脱胎漆器”是沈绍安通过对旧匾额的分析,了解了失传已久的汉代“夹纻”技法的基本材料成分,经过不断尝试,将“夹纻”技法还原,并在手法、材料上有所创新的一种新型漆工艺,它的原理与传统的“夹纻”技术息息相关。
“夹纻”制作技术
“夹纻”制作技术,源于战国,兴于西汉,魏晋时期走向成熟。
寺庙大佛,多用“夹贮”法塑造,首先竖立木柱支架,竹篦绷扎、细麻、稻草、泥土及漆灰糊封,涂上漆泥,塑出骨肉、糙漆、磨光、漆彩漆、贴金饰,开光点睛,完成後,把像内木架等重物酌量拆除,减轻重量,以供当年庙会出巡时需要。
③“夹纻器型技术”是佛教造像的重要方式,—直延续了近千年,在唐晚期两度灭佛以后,绝大多数漆艺佛像都被毁坏殆尽,佛教造像的夹纻技术也逐渐衰败,直至失传。
目前,中国大陆各博物馆,已经找不到一件明代以前的夹纻造像实物。
世界上现存的唐宋时期的“夹贮造像”,是被日本正仓院收藏的8世纪前后制作的实物——“唐代八部神像”。
核心技术
沈绍安发明的“脱胎漆器”与隋唐时期的“夹纻”佛像的做法均属同一类型,其核心技术就是漆器胎骨的成器方法。
标准的西汉“夹纻”技术的具体做法,根据南京艺术学院有关师生对此十余年的研究得出初步结论是:(1)细泥塑形;(2)胶料隔膜;(3)麻布裱糊;(4)生漆定型;(5)细灰找平;(6)上涂成器。
日本现代的“干漆造”的做法,类似于福州的脱胎漆器:
先做塑像,再做分模,各片另裱,缝合髹涂,下灰上漆,终成胎骨。
据史料记载:沈绍安回忆其“脱胎漆器”的发明,是由于看见城楼匾额剥落露出的麻布纤维而产生的启发所致。
用麻布糊裱木质结构,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历朝历代,莫不如足。
山东曲阜“孔庙”建筑群,便是最直接最完整的实例。
由于历代皇恩优渥,自宋代至近代不断维修,形成了历代建筑修缮技术的积淀,十分利于比较研究:几乎所有的廊柱、护栏、祭台、门窗,只要有剥落处,人们便能看见历代工匠糊裱的麻布。
这说明,以麻布糊裱木质材料,对器物进行“胎骨封固”的处理,以防止木材因水份、有害物质的侵入,而产生腐败、变形,是中国木漆工艺一以贯之的重要原则。
现在福州三坊七巷一带的老宅里,有些建筑上的木质构件因为风吹雨蚀,再加之年久失修,露出了一些麻布裱糊在木质上的迹像,从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夹纻”技法的应用。
优点、特点
福州脱胎漆器的最大优点是:光亮美观、不怕水浸、不变形、不褪色、坚固、耐温、耐酸碱腐蚀。
福州脱胎漆器最大特点是:轻。
福州脱胎漆器所具有的这些优点、特点,是由其特殊的制作工艺、高超的髹漆技艺所决定的。
作为脱胎技艺同髹漆艺术相结合的产物,福州脱胎漆器的制作颇为不易,从选料、塑胎、髹饰至成品,每件成品都要经过几十道、甚至上百道工序。
工艺非常复杂,制作和阴干等十分费时,故一器之成往往需要数月,成品还需密闭在阴室里很久。
工艺特点
1、制作方法
福州脱胎漆器的制作方法有两种:一是脱胎,就是以泥土、石膏等塑成胎胚,以大漆为粘剂,然后用夏布(苎麻布)或绸布在胚胎上逐层裱褙,待阴干后脱去原胎,留下漆布雏形,再经过上灰底、打磨、髹漆研磨,最后施以各种装饰纹样,便成了光亮如镜、绚丽多彩的脱胎漆器成品了;二是木胎及其它材料胎,它们以硬材为坯,不经过脱胎直接髹漆而成,其工序与脱胎基本相同。
以花瓶制作为例,先预塑好泥胎或制作好木瓣胎模型;再用水裱上二层毛边纸;刷上脱离剂两道;髹上推光漆;然后成的分别髹上用生漆调细、中、粗灰数道;视器物的大小,用面粉调生漆裱上一次或二三次夏布或绸布;分别髹上用生漆调粗、中、细灰数道;用水冲去泥胎或脱去木瓣胎;用清水洗净胎内面,便成了脱胎漆器的"雏形"。
每道工序都要阴干,每道髹漆在阴干后,都要用苏砖等干磨。
"雏形"制成之后,还有好几道大工序。
2、髹饰技法
福州脱胎漆器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色彩瑰丽,光亮如镜",人们对它产生好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髹饰上的丰富多彩。
其传统髹饰技法有黑推光、色推光、薄料漆、彩漆晕金、锦纹、朱漆描金、嵌银上彩、台花、嵌螺甸等;新中国成立后,又发展了宝石闪光、沉花、堆漆浮雕、雕漆、仿
彩窑变、变涂、仿青铜等技法,并且把髹漆技艺同玉雕、石雕、牙雕、木雕、角雕艺术结合起来,使漆器的表面装饰琳琅满目。
福州脱胎漆器在我国传统的朱、黑等漆色基础上以"真金碾泥为色",即以真金、真银碾成金粉、银粉作调和料,解决了一般漆色干后变为黝黑、难与其他鲜艳颜料调和的困难,增加了蓝、绿、褐等多种鲜艳的漆色,且漆色经久不变;有的装饰还用上了刻银丝、刻金丝、螺钿、镶嵌等,使脱胎漆器更加精美。
在历史上,福州脱胎漆器曾被收藏为宫廷珍品,新中国成立后又被列为珍贵的国家礼品赠送外宾,受到国内外人士的青睐,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各省市,而且远销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世界各方人士曾用“珍贵的黑宝石”、“东方难得的珍品”、“髹饰之光”、“人间国宝”等词句来形容福州脱胎漆器的精美。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姓名:杨阳
班级:08环艺二班
学号:20814023040
老师:张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