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毫米波雷达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道路表面缺陷检测技术研究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道路表面缺陷检测技术研究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道路表面缺陷检测技术研究设计论文: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道路表面缺陷检测技术研究一、研究背景随着交通流量的不断增加,道路表面缺陷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日益突出。

及时、准确地检测道路表面缺陷对于保障道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毫米波雷达作为一种先进的检测技术,具有穿透性强、分辨率高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自动驾驶、空中交通管制等领域。

然而,如何将毫米波雷达应用于道路表面缺陷检测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因此,本毕业设计论文旨在研究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道路表面缺陷检测技术,为道路安全管理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二、研究意义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道路表面缺陷检测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首先,该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完善道路表面缺陷检测技术,提高道路表面缺陷检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为道路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其次,该研究有助于推动毫米波雷达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拓展其在交通领域的应用范围;最后,该研究可以为智能交通系统的构建提供技术支撑,为实现交通智能化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三、研究目的本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道路表面缺陷检测技术,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研究毫米波雷达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分析其应用于道路表面缺陷检测的可行性;2. 设计并构建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道路表面缺陷检测系统,包括硬件设备、数据处理和分析软件等;3. 实验验证所设计系统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4. 研究并探讨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道路表面缺陷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四、方法步骤为了实现上述研究目的,本毕业设计论文采用了以下方法和步骤:1. 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毫米波雷达的工作原理、特性以及在道路表面缺陷检测方面的应用情况;2. 设计并构建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道路表面缺陷检测系统,包括毫米波雷达设备的选型、安装和调试,以及数据处理和分析软件的编写和测试;3. 在实验路段上采集道路表面图像和毫米波雷达数据,对所设计系统进行验证和测试,分析其准确性和实时性;4. 根据实验结果,探讨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道路表面缺陷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毫米波雷达道路监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毫米波雷达道路监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d t c ev hc e b t lo e ta t e il f r ai n E p r n sr s l h w a ep e e t d meh d i fe t e e e t h e i l, u s x c h ce i o t a r v n m to . x e me t e u t s o t t h r s n e t o e ci . i s h t s v
d t ci n meh d I r e o d t c l — e t e d s n f s s p a e l — n . I h t g fd t ci g h g -e o u i n r d e e to t o . n o d rt e e t mu t l , h e i r t e a t smu t l e n t e sa eo e e t ih r s l t a a ia n g i r ia n o r
S ey n 10 6 C i ; . rd a n esy C iee cdm f cecs B in 0 0 9 C ia h na gl0 1, hn 2 G a ut U i r t h s a e yo i e, e ig10 4 , h ) a e v i, n A S n j n
s a a o t e c o to rp sd i whc d pi ct net t nme o pid T ime o a o ny i l i t t nme dipo oe , n iha a at el ai smai t di a l . hs t dcnn t l n g , jnd ei h s n v o o i o h sp e h o
DU n CAO u — i F Bi , Y n x a, AN l , BI n・ We, i 一 Xi

风电场毫米波雷达技术研究及应用

风电场毫米波雷达技术研究及应用

风电场毫米波雷达技术研究及应用摘要:现阶段,“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战略的执行效果越发显著,再加上电力体制的改革工作持续深入,对我国风电行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本文以上述内容为基础,针对风电场毫米波雷达技术展开研究,分析毫米波雷达技术的关键作用,整理相关经验,给出针对性发展建议,希望能够为同领域工作者提供合理参考作用。

关键词:风电场;毫米波雷达技术;新能源开发与应用前言:风能作为重要的可再生清洁能源之一,在现代化电力系统中承载着越来越重要的电力支持任务。

其中,风场信息测量工作作为风电行业保持良好发展状态的重要内容,属于风电场内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结构。

在风力发电机工作并获取风能的过程中,为进一步提升电能的实际生产效率,需借助传感技术,主动感知风速、风向信息,并辅助完成风机控制任务,及时校正偏航误差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准确控制风机的最终指向,达到提升发电总量的效果。

一、米波雷达测风基本原理常规情况下,风资源评估、风功率预测系统、风电场运营管理等内容均属于风力发电系统中的重要内容,因此,需要对300m范围内的所有风速风向信息进行全面探测[1]。

在传统类型的风场中,测风塔作为主要测量工具,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因其建设成本相对较高,并且灵活度不足,在风场测量工作中存在较多不便,所以,需要找出一种更加便捷且准确的探测技术,完成测风任务。

基于此,以激光和声波技术为主的测风雷达设备在风力发电行业中的应用正变得越发广泛,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同样存在一些问题会对探测效果造成影响,需要得到妥善处理。

本文以上述内容为背景,对现有新型测风技术及其产品进行详细说明,即毫米波测风雷达设备,该设备不仅可以在不同高度内准确测得风力信息,同时还可以保证自身在各种不良环境下保持稳定工作状态,保证最终测得数据的准确性。

在此期间,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还具有天候、雨天性能好、无噪声、低功耗等诸多使用优势,可以为相关企业和技术人员提供更为优质的辅助效果。

详细简介 什么是毫米波雷达 毫米波雷达分类及系统构成是怎么的

详细简介  什么是毫米波雷达 毫米波雷达分类及系统构成是怎么的

详细简介什么是毫米波雷达毫米波雷达分类及系统构成是怎么的毫米波雷达,是工作在毫米波波段(millimeter wave )探测的雷达。

通常毫米波是指30~300GHz频域(波长为1~10mm)的。

毫米波的波长介于微波和厘米波之间,因此毫米波雷达兼有微波雷达和光电雷达的一些优点。

同厘米波导引头相比,毫米波导引头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和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

与红外、激光、电视等光学导引头相比,毫米波导引头穿透雾、烟、灰尘的能力强,具有全天候(大雨天除外)全天时的特点。

另外,毫米波导引头的抗干扰、反隐身能力也优于其他微波导引头。

毫米波雷达能分辨识别很小的目标,而且能同时识别多个目标;具有成像能力,体积小、机动性和隐蔽性好,在战场上生存能力强。

发展简况毫米波雷达的研制是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的。

50年代出现了用于机场交通管制和船用导航的毫米波雷达(工作波长约为8毫米),显示出高分辨力、高精度、小天线口径等优越性。

但是,由于技术上的困难,毫米波雷达的发展一度受到限制。

这些技术上的困难主要是:随着工作频率的提高,功率源输出功率和效率降低,接收机混频器和传输线损失增大。

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毫米波技术有了很大的进展,研制成功一些较好的功率源:固态器件如雪崩管(见雪崩二极管)和耿氏振荡器(见电子转移器件);热离子器件如磁控管、行波管、速调管、扩展的相互作用振荡器、返波管振荡器和回旋管等。

脉冲工作的固态功率源多采用雪崩管,其峰值功率可达5~15瓦(95吉赫)。

磁控管可用作高功率的脉冲功率源,峰值功率可达1~6千瓦(95吉赫)或1千瓦(140吉赫),效率约为10%。

回旋管是一种新型微波和毫米波振荡器或放大器,在毫米波波段可提供兆瓦级的峰值功率。

在低噪声混频器方面,肖特基二极管(见晶体二极管、肖特基结)混频器在毫米波段已得到应用,在100吉赫范围,低噪声混频器噪声温度可低至500K(未致冷)或100K(致冷)。

此外,在高增益天线、集成电路和鳍线波导等方面的技术也有所发展。

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与激光雷达数据融合的研究

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与激光雷达数据融合的研究

No. 2Apr.第2期(总第225期)2021年4月机械工程与自动化MECHANICAL ENGINEERING & AUTOMATION 文章编号= 1672-6413(2021)02-0017-02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与激光雷达数据融合的研究刘兆伦,周明,周延,李琳,梁志辉(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摘要:依据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一些理论,针对在无人驾驶小车上安装的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的数据融合问题,提出了几种关于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数据融合的思路。

先着手于数据预处理,之后结合神经网络与模糊规则设立分类后的节点与中央级数据融合,从而实现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与激光雷达的数据融合。

关键词:数据融合;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中图分类号:TP212 文献标识码:A0引言传感器是现代机器系统和无人驾驶系统中必不可 少的部件,各种传感器对信息的获取存在方式和原理 上的差异,使得信息的精确度也无法保证。

本文针对 在无人驾驶小车上安装的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和 激光雷达的数据融合问题,提出了一种数据融合思路。

1数据融合预处理融合多种雷达数据的方法是先将各种雷达接收到 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将各自数据中的杂波和不需要的 信息剔除,以减少融合处理器中的数据存储量[1],然后 再将这些数据进行中央级数据融合[]。

在进行数据融 合前需进行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的数 据预处理:超声波雷达返回的数据只有距离信息,通过 对比距离信息,只留下距离相对较近的数据传入融合 处理器;毫米波雷达返回数据的信息包括目标的径向 距离、速度、方位角等,首先通过相邻采样点之间的车 辆数据特征变化去除无效目标[3],通过对距离信息的 对比过滤掉距离太小和太大的目标信息,通过对速度的 对比过滤掉静止的目标信息,然后将过滤后的数据传入 融合处理器;考虑激光雷达的安装位置精度及车辆行驶 的需要,给出一个限定范围,首先去除有效范围外的无 关数据点,再通过滤波的方式滤除一些孤立的噪声 点⑷,将过滤后的数据传入融合处理器。

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汽车主动巡航控制系统与防撞预警系统

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汽车主动巡航控制系统与防撞预警系统
标的距离、速度和方位角等信息。另外,毫米波雷达除了要 求测量的准确性,对测量的实时性要求也很高。如果算法繁 杂,计算缓慢,即使可以得到精确的结果。也已因为过长的
连续波(LFMCW)体制,连续波调频体制与脉冲雷达相比有
许多明显的优越性:
①可测量短距离,且能获得较高的测距精度和距离分
辨率。
②雷达接收机的带宽较窄,因此抗各种杂波干扰和噪
ACC和CWS的关键技术
作为应用于自动巡航系统和防撞预警系统的毫米波汽车
雷达,目前适用的主要有脉冲体制雷达、调频连续波(FM— CW)雷达两种雷达体制。脉冲体制的雷达应用于汽车,由于 测量距离很短,需要的发射脉冲非常窄,这将导致信号产生
的工作频段既要满足无线电频率管理,又不能与已用的某些
1044
SAE—C2007E616
道路情况相对比较简单的高速公路行车环境为例分析。当汽 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时,公路上一般有左中右三条行车道,
道路本身可以是平直的,也可能存在转弯和上下斜坡,在高
以及系统工程化实现所面临的关键技术作了简单介绍。
速公路的两侧存在有安全护栏、树木、标识牌等物体。车辆
参考文献
Waiter Nagy,Joseph Wilhelm,system and parametric
Cruise
Control,ACC)系统是利用雷达系统探测周围信息,
并自行调节自车的行驶速度,从而实现以设定速度行驶的一 种电子控制装置。与前导车辆保持一定的距离,并自动跟 进。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长时间行驶时,打开该系统的自动操 纵开关后,恒速行驶装置将根据行车阻力自动增减节气门开 度,使汽车行驶速度保持一定,省去了驾驶员频繁地踩加速 踏板的动作,在汽车行驶时驾驶员只要把住转向盘即可,可 以减轻驾驶员长途行驶的疲劳,也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同时由于巡航系统自动维持车速,避免了不必要的加速踏板

毫米波技术的现代应用

毫米波技术的现代应用

电信技术研究 2002年第】期 毫米波技术的现代应用‘ 俄刊《国外无线电电子学》2001年第4~5期发表了长篇研究报告“雷达系统:科技进 步与毫米渡技术的发展问题”,全面研究了雷达技术的发展,系统分析了雷达技术的进步 和毫米渡技术的发展,详细介绍了毫米渡技术在国民经济和军事中的应用,并指出了军民 用毫米渡雷达的发展方向,现对有关毫米渡的应用摘译如下。 

l 毫米波在盈民经济中的应用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毫米渡技术正逐步在国民经济中得到广泛应用。 

1.1航空管制与导航系统 众所周知,雷达在航空管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毫米波雷达在飞机降落时观察 地面空间,飞机在200 ̄400m高度飞行时探铡5~10km的近距离目标,以及在能见度较 低的条件下观察飞行场地等方面,毫米波雷达具有突出的优点。 目前,俄罗斯的技术水平已完全可以生产这种雷达领航系统。 德国AEF公司研制了电线防撞雷达,它具有距离和角坐标分辨率高的特点,其主要 参数如下: 作用距离: 1000m 发现电杆距离: 250 m(电线直径3mm) 600m(电线直径30mm) 载波额率: 66 GHz 脉冲功率: 1 w 脉冲宽度: 5O ns 脉冲频率: 125 KHz 天线增益: 37 dB 方向图宽度: 2。 雷达高度表载频: 4.3 GHz 所需功耗:400W 收发部件重量: l8 kg 系统旋转频率: 1800转/分钟 观察视野: 180。/30。(方位/仰角) 观察周期:0.5S 法国汤姆逊公司研{ii的毫米渡飞机防撞雷达“Pomeo--I ,具有探测地面小型目标 

。王永林摘译 36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c电线、电杆、天线、桥梁、树木和塔台等j发现概率高的特点,可安装在任何直升机和飞机 h,其I£要参数如下 作用距离:3 km 【 作频率: g ( Hz 辐射功率:0.4W 法国西门子公司研制的直升机雷达,可用于获得飞行航线前方地形的三维图象,这耐 夜闻和复杂气象条件下的飞行安全十分重要,其主要参数如下; 工作频率: 35 GHz 辐射功率: 20KW(礁控管) 脉冲宽度:lOO ns 方向图宽度: 方位/仰角0.7/60 观察视野4O 短波长毫米波雷达领航系统通常包括飞行保障雷达(A)、200~400m高度特殊条件飞行 保障雷达(B).以及荸站(多站)飞行场地观察雷达((:)。这些雷达的主要参数如表1所示 

浅雷达系统在提高汽车安全性中应用论文

浅雷达系统在提高汽车安全性中应用论文

谈浅雷达系统在提高汽车安全性中的应用【摘要】为提高汽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现代汽车厂家应用先进的测距技术,给汽车安装了各类的雷达系统,使汽车安全性大大提高,减少事故的发生,确保行车安全。

【关键词】汽车;安全性;测距技术;防撞;雷达1.超声波距离测距它利用超声探测原理,在司机倒车时,能正确的从数码显示器上了解汽车尾部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当测距显示小于报警距离时,还能准确报警,及时提醒司机刹车。

超声波接收器则在接收到遇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反射波后,也向测量逻辑电路提供一个短脉冲。

最后由信号处理装置对接收的信号依据时间差进行处理,自动计算出车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超声波测距原理简单,成本低、制作方便,但其在高速行驶的汽车上的应用有一定局限性,这是因为超声波的传输速度受天气影响较大,不同的天气条件下传播速度不一样;另一方面是对于远距离的障碍物,由于反射波过于微弱,使得灵敏度下降。

故超声波测距一般应用在短距离测距,最佳距离为4~5米,一般应用在汽车倒车防撞系统上。

2.毫米波雷达长距离测距为了更好的适应道路交通状况,解决盲区视野问题,在日本和美国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如应用毫米波雷达ccd摄像检测交通状况,根据危险程度改变直观信号的音调、颜色和位置,并在显示器中显示。

实现高度智能化,极大的改善车辆的安全性。

雷达是利用目标对电磁波反射来发现目标并测定其位置的。

汽车上应用的雷达采用的是30ghz以上的毫米波雷达。

毫米波频率高、波长短,一方面可缩小从天线辐射的电磁波射束角幅度,从而减少由于不需要的反射所引起的误动作和干扰,另一方面由于多普勒频移大,相对速度的测量精度高。

在汽车上应用毫米波雷达测距,探测性能稳定,环境适应性能好。

3.激光测距激光测距装置是一种光子雷达系统,它具有测量时间短、量程大、精度高等优点,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在汽车上应用较广的激光测距系统可分为非成象式激光雷达和成象式激光雷达。

非成象式激光雷达根据激光束传播时间确定距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信息工程2019.07

790 引言毫米波雷达作为汽车主动安全领域关键传感器部件,可有效穿透雾、烟、灰尘,实现全天时、全天候工作负荷要求。目前市场上多以24GHz和77GHz毫米波雷达产品为主,汽车辅助驾驶系统安装毫米波雷达近年来快速增加,主要产品有车载自适应巡航装置(ACC)、前端碰撞预警系统(FCW)、辅助变道系统(LCA)、自动跟车系统(S&G)、车尾端盲区探测装置(BSD)、侧向探测系统(CTA)等车载应用毫米雷达。车载雷达通过对目标大小、速度(相对)、距离、角度、数量等参数进行测量、计算、分析、显示、预警、自动控制等操作。随着汽车市场的日益开拓,车载毫米波雷达技术测量精度更高,数据处理时间更短,探测目标更密集且搜索预警半径更大,安全可靠性更高端。而且随着技术不断成熟,车载毫米波雷达生产成本更加低廉,将能够满足无人驾驶雷达系统需求[1]。

1 车载毫米雷达应用市场分析随着ADAS市场渗透率加速提升,车载毫米波雷达一些关键部件需求量逐年递增。而目前我国车载雷达核心配件市场多依赖进口,国内自主车载毫米波雷达产品以24GHz、77GHz为主。据世界专业预测机构分析,明年我国ADAS市场30%渗透率进行估算,每套ADAS配备4个短距和1个长距毫米波雷达计算,则整个车载毫米波雷达市场需求总量会达7200万个,中国汽车毫米波雷达行业的产值会达到400亿元人民币,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

2 车载毫米雷达技术分析2.1 车载毫米雷达频段毫米雷达毫米波为电磁波,其波长介于1-10mm,具有抗

干扰强、波长短、窄波束易实现、频段宽、动态分辨率高等优点。毫米雷达波应用集中在汽车电子、无人机、军事雷达监测、智慧医疗、交通、家居等领域。世界很多国家在频率应用上多对车载毫米波雷达分配在24GHz和77GHz频段,日本等少数国家则采用60GHz频段。由于77GHz频段的部件体积小、天线尺寸短,容易实现单芯片集成结构,具备更高的速度分辨率、信噪比和输出功率,有利于减少成本等有点,未来全球车载毫米波雷达的频段将选择76-81GHz频段。

2.2 车载毫米波雷达原理车载毫米波雷达原理在于内置雷达信号接收模块和发射模块,通过内置天线向外发射毫米波信号,信号遇到目标后反射回波,雷达系统接受模块及时接收反射回波后,对信号进行FFT处理、解析,从而获得精度极高的周围目标物体间的相对速度、相对距离、角度、运动方向等物理环境信息,计算机系统对这些信息进行识别、分类以及实施目标追踪、安全控制等,信息处理单元与自己车辆行驶信息匹配后,经过混频、滤波后把数据进行融合处理,最后车载中央处理单元(ECU)进行行驶信息的决策,同时通过语音、灯光等方式对驾驶员进行提醒、警告,或者自主进行安全操作干预,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能,避免事故发生。2.3 车载雷达收发调频体制收发调频体制是车载雷达频率工作的核心部件,其设计好坏直接影响雷达的性能。其影响着雷达目标分辨率、测速、测距、测向范围、测量精度、自动识别的模糊度等重要指标。由于雷达辐射电磁波的方式多样,因此,车载毫米波雷达可分为两种工作体制:连续波和脉冲波。连续波又有频移键控 (FSK)、相移键控(PSK)、恒频连续波 (CW)、线性调频连续波

车载毫米波雷达应用研究叶常青(广州合智瑞达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63)

摘要:本文分析了车载毫米雷达市场应用情况;介绍了其工作原理以及工作波形和工作调频机制。车载雷达应用市场潜能巨大,有效的保障了行车安全和操控的舒适度。关键词:智能交通管理;车载毫米雷达;市场应用;调频机制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vehicle-mounted millimeter-wave radarYe Changqing(Guangzhou hezhiruida technology co.,LTD.,Guangzhou Guangdong, 510663)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rket application of vehicle-mounted millimeter radar. Its working

principle, working waveform and working frequency modulation mechanism are introduced. Vehicle-mounted radar has huge market potential and effectively ensures the safety of driving and the comfort level of handling.Keywords:intelligent traffic management;Vehicle-mounted millimeter radar;Market application;

Frequency modulation mechanism网络信息工程2019.07

80(LFMCW)、调频连续波 (FMCW)、等形式。车载FMCW雷达系统具有分辨率较高、可测量多个目标、信号处理快、成本低廉等优势应用较为广泛,其构成主要有收发天线(PCB板)、射频前端、调制信号单元、信号处理模块(ECU)混频单元、滤波单元等[2]。下面重点介绍集中波形及处

理方式。(1)可变斜率连续波(CVS)由线性调频连续波(LFMCW)技术演变发展形成。CVS可自动识别虚假目标,并自动排除,图1为LFMCW波形,LFMCW利用波形的上升沿同下降沿间的频率差对单个目标距离、速度进行描述。多目标跟踪状态时,N个目标差拍频率组合方式为N2种,而虚假目标会有N2-N个。

图1 线性调频连续波(LFMCW)(2)多频移键控雷达波(MFSK)由频移键控波(FSK)与线性调制频率连续波(LFMCW)合并生成。发射波形主要有2个线性调制和交叉的阶梯上升信号,参考信号为序列1信号,序列2信号参考信号存在一定的频率差。其工作过程为接收信号在混频模块中的下混频器处理后作为一个基带信号,采样信号为基带信号在每个频率阶梯上采样获得。然后对基带信号中的序列1、序列2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和CFAR处理,然后对频率差和一个周期内的相位差进行解析,获取监测目标的距离、速度等有用信息。MFSK 同LFMCW进行比较分析, MFSK增加了相位差信息的处理,其计算精度略低于LFMCW。(3)快斜波序列雷达(FRCS)。其原理为雷达处理系统内的发射模块在TCPI时间段内连续向外发射N个锯齿波(斜率较大),每个锯齿波时间为T。由于锯齿波斜率大,持续时间T较小,可以忽略多普勒频移效应,锯齿波之间形成的频率差

Bf由雷达信号传输时间变化值fτ决定。

实际应用中,每个锯齿波内采样点序列进行傅里叶变换

处理,检测差拍频率B

f后对目标距离进行分析估算。相对速

度检测是通过TCPI内锯齿波综合的FFT变换处理后,进行二

维傅里叶变换,求出多普勒频移fd后计算出与目标的相对速度,并利用计算的相对速度校正一维FFT目标距离估算结果的验证。二维FFT有助于提高系统的信噪比,简化后续检测算法,从而提高计算精度和测量精度 [3]。

2.4 车载雷达技术应用雷达调制锁相环芯片ADF4158/4159芯片与收发MMIC

芯片ADF5901和ADF5904结合,可以实现车载雷达多种调频体制和基带算法,并对基带带宽、调频步数、波形、delay等等参数进行合理配置,满足精准频率控制需要。

图2 锯齿波内的采样点序列FFT处理由于MIMO技术的成熟,并开始应用于测在雷达系统,信号信道数量增加而且更加宽阔,信号处理于传输性能更加便捷,MMIC芯片多收多发能力更加强大。ADF5901、ADF5904芯片目前可以支持2发射4接收通道的信号传递。采用数字波束成型(DBF)技术,强化并改善了信号的滤波功能,能够满足高精度角度测量的需求;车载系统控制单元DSP技术也日益成熟,目前车载DSP主频为400MHz主频,内部SRAM达到1MB,支持外扩DDR2存储器。为满足FFT多维运算,不断优化硬件计算处理能力,同时利用软件技术实现了高精度算法模型及数据进行芯片ROM固化处理,实现高层次需求的雷达算法[4]。

3 结论基于车载微波雷达技术的应用,,增强了汽车行驶安全,并给驾乘人员提供更加舒适的操控体验。通过对车载毫米雷达市场应用和原理分析,详细介绍了雷达波形以及调制机制,系统工作稳定,应用场景广泛,确保了行车安全。满足了汽车操控舒适性要求。

参考文献[1]郑世良.车载毫米波雷达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2]24GHz汽车毫米波雷达系统分析与频率源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3]苏赓,刘笛,果敢.车载毫米雷达技术及测试方法[J].电信网技术,2017(6):8-13.[4]张小红.浅谈毫米波雷达研究及其应用[J].现代导航,2013(4):270-274.

(上接第78页)[4]常媛媛.应急通信中短波通信的优劣性分析[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11):52.[5]王超. 城市综合应急指挥通信系统的规划与建设[D].南京邮电大学,20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