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施载人登月工程没有必要搞能源号级别的火箭

中国实施载人登月工程没有必要搞能源号级别的火箭
中国实施载人登月工程没有必要搞能源号级别的火箭

中国实施载人登月工程没有必要搞

能源号级别的火箭

中国实施载人登月工程没有必要搞能源号级别的火箭详细分析了众多热心网友的回复,我觉得还有必要深入探讨下巨型火箭的研制与中国载人登月工程的互动关系.毕竟当年苏联载人登月工程流产失败的核心根源就出在巨型火箭的研制上,就是研制H1巨型火箭的失败彻底葬送了苏联的载人登月计划.问题是苏联除研制极为复杂的H1火箭之外,并非没有其它可以替代的重型火箭方案,如杨格尔的R56与切洛梅的重型版质子火箭就是非常可行的设想.但科罗廖夫为什么死死咬住定非要研制一款基于全新研制的NK33煤油液氧火箭发动机而不是基于高度成熟的RD253肼基发动机的H1火箭来执行苏联的载人登月工程呢?!这里有着太多值得后人回味的教训,在此我就回顾一下.

第一,宇航工程师的理想必须服从国情现实. 详细分析苏联载人登月工程的失败,与宇航工程师之间理想构思的相互冲突,矛盾的不可调和有着极大的关系.于主要工程师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而政治领导人又优柔寡断,不作最终定断,预算款项照拨,任工程师们按自己的设想推进各自的任务计划.这不仅导致重复建设,还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如研制苏联的载人登月巨型火箭,科罗廖夫主张研制全新的液氧煤油发动机用于发展H1巨型火箭,而切洛梅’杨格尔则主张基于现成的RD253肼类发动机研制R56与重型版的质子火箭.结果科罗廖夫的主张获胜,苏联政府花费巨资为H1火箭计划研制出NK系列液氧煤油发动机,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H1火箭;但与此同时格鲁什何设计局又花费巨资搞了个推力达700多吨的RD270肼类燃料发动机.最终结果世人今天已一目了然.H1火箭四射四败,被迫放弃;而格鲁什何的RD270发动机却于找不到与之相匹配的火箭最终也白

白浪费掉了. 苏联载人登月工程出现这种让外界不可思议的相互竞争局面,与各大设计局为了争夺国家载人登月工程有限的预算资源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家都想在载人登月工程的投资款中分得一块肥肉,最终不管到底有无必要’能不能够按时研制得成功,为了抢搭载人登月工程的\便车\竞相将自己的项目设想(管它成熟不成熟,可行不可行)推出,圈到钱再说.结果将一个单纯的载人登月工程搞得异常复杂庞大,极度\超重超载\并最终拖烂拖跨\\吃空吃崩(坐食山崩)整个苏联载人登月工程.这对后世而言不能不说是一大悲剧与教训. 现在,我担心中国的载人登月工程也可能走上这一条路.目前中国载人登月火箭研制方案主要有两个.一是张贵田院士所主张的研制一款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并基于这种发动机研制一款中国版的土星五火箭;另一个是龙乐豪院士所主张的同时研制一款200吨级氢氧发动机与一款60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并基于这两种发动机研制一款中国

版的能源号火箭. 这两个方案说到投资,张贵田院士的方案最省钱;说到技术,龙乐豪院士的方案最能推进技术进步.但基于中国的国情与政治现实,我认为目前就上马研制龙乐豪院士所主张那一种火箭,并基于这一种火箭来实施中国的载人登月工程后果不堪设想.原因就在于以未来三十年中国的国力与实力,同时上马一款巨型氢氧发动机与一款巨型液氧煤油发动机在经济预算与技术上的压力将极为巨大,在二十年时间内能否搞得出来都是一个大问题;而只使搞得出来能否养得活也是一个大问题;因此将中国载人登月工程与研制能源号级别的火箭捆绑在一起实在有害无益.至于张贵田院士的方案,于只需要研制一款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上面级火箭就套用目前研制中的长征五号火箭的芯级,经济与技术压力将要小得多,比起龙乐豪院士的方案更合适中国的国情.当然,如果以目前的YF100煤油发动机为基础,改进升级研制一款200吨推力的版本,并基于这一种发

动机搞一款2400吨级推力的重型版长征五号火箭,采用月球轨道对接的方式来实施中国的载人登月工程,在技术上也不存在任何不可克服的难题. 第二,纵观全球,目前已经成熟的大型火箭发动机完全能够满足未来一百年人类的深空载人飞行需要. 正如我在前面一系列评论中所说的那样,于过去的苏联与今天的俄罗斯所研制的一系列大型火箭发动机(如RD170\\RD171\\RD0120\\RD180)的使用潜力还远远得不到充分的挖掘,因此人类未来决心研制新的巨型火箭时当务之急就要想到如何去利用好这一系列优秀的发动机(其是RD170与RD180,已经经过足够多的实际发射飞行).如果采用并联4台800吨级的RD170发动机研制芯级火箭,人类完全可以在目前的技术基础上研制出起飞推力达3200吨\\4800吨(捆绑两台用同类发动机的助推器)\\6400吨(捆绑4台助推器)\\8000吨(捆绑6台助推器)等一系列巨型火箭来. 当然,如果还有必

要今天人类完全可以将美国与俄罗斯最强劲,最优秀的发动机组合起来研制人类第一种起飞推力达10000吨以上的特大型火箭用于深空载人飞行.如用5台RD170发动机研制芯级,起飞推力将达4000吨;捆绑2枚美国航天飞机级的固体燃料助器(每枚推力1100吨),推力将达6200吨;捆绑4枚助推器,起飞推力将达8400吨;捆绑6枚助推器,起飞推力将达10600吨;捆绑8枚助推器(美国德尔塔2型火箭甚至有捆绑9枚固体燃料助推器的版本),起飞推力将达12800吨.于这一切发动机无论是RD170还是航天飞机级的巨型固体燃料助推器,都是现成并且高度成熟的产物,这才是导致到今天人类重返月球呼声日益高涨,乃至推出载人火星飞行计划的最坚实后盾基础. 毫无疑问,只使得不到俄罗斯的RD170\\RD180发动机生产技术,中国以今天的国家实力,独立执行自己的载人登月工程也不存在任何技术上不可克服的问题;毕竟长征五号火箭的改进潜力是明

摆在那里的.至于说到火星载人飞行,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恐怕都不会再有政治领导人愿意让自己的国家单干了;毕竟经济与技术的风险可不是一般的大.要搞肯定会拖上其它的国家一齐搞,既能为火星载人计划留下足够的回旋空间(如搞国际空间站美国拖上俄罗斯一样,否则的话哥伦比亚失事后国际空间站就要成上演空城计),也为可能的失败预先找好一个台阶借口.而目前全球有能力独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国家只有中美俄,只使展望未来一百年,最多也只会再增加两三个新成员.因此只使美国很牛,但未来其主导火星载人探测工程时,它迟早也要设法拖进更多的国家参加,这其中就可能包括中国在内. 对于中国,日后如果能够被邀请加入美国主导的联合火星载人计划(时间估计在2050年以后),那么只要引进俄罗斯的RD170发动机研制一款起飞推力6400吨(RD170版的长二捆绑火箭)的巨型火箭,作为美国阿瑞斯火箭的备份(估计到时还会有其它的备份火

箭,如阿里安6等),用于发射小型火星载人飞船或者货运补给飞船即可.如果到时还是无法引进俄罗斯的RD170\\RD180发动机生产技术,再上马研制龙乐豪院士今天所主张研制的中国版能源火箭也为时未晚;在2050年之后中国研制能源级别的火箭的难度与今天相比不可同日而言,在技术上早已水到渠成.因此只使不能参加美国所主导的火星载人计划,到时也可搞一个中国版火星载人环绕飞行,还有用得着的余地.相反,如果现在就上马研制能源级别的火箭,不仅会大量挤占中国实施载人登月工程的资金与人力资源,造成载人登月工程的严重超载;也完全阻断了长征五号火箭的改进挖潜进程;造成国家投资的极大浪费. 而且能源级别的火箭用于载人月球飞行实际上还是大材小用.事实上无论是中国的长征五号火箭\\欧洲的阿里安五火箭\\美国的阿瑞斯火箭还是俄罗斯的能源号火箭,都属于一种\半截子\火箭,它们目前的氢氧发动机芯级只要轻微改进下就可以成为

更大型火箭的上面级;而再用RD170(或者RD180)级别的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芯级,立即就可以改进出更大型的巨型火箭来.随着航天飞机这个\短脚鸭\退出人类空间飞行舞台与及深空载人工程的迅速兴起,主流空间大国对利用RD170\\RD180改进研制自己的巨型火箭的兴趣早晚也会跟着兴起,并最终成为一股世界潮流.因此今天的中国,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先人一步,努力引导人们将兴趣转移到这方面上来;而决不是立即费尽心机上马独立研制中国自己的200吨级氢氧发动机与此6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并在此基础上再搞一款中国版的能源号火箭,毕竟要这样做的时间还远远未到呢!先集中精力改进目前的长征五号火箭,拿下中国的载人月球飞行工程再说吧. 第三,人类历史上载人航天工程成败施得失的教训,对于中国这一类实力的国家,载人火箭与载人飞船的研制必须交替进行才是成功之路,而捆绑同时进行却是命亡失败之道.当年

中国921工程之所以最终获得成功,这与载人火箭的研制与载人飞船的研制分离进行有着极大的关系.发射神舟飞船的长征二号F火箭是现成的长征二号E火箭改进而来,并不是全新研制的产物.如果当年中国为了实施921载人航天工程单独研制一款全新的火箭,并基于这一种火箭来推进实施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后果实在是不堪设想.苏联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号之所以获得成功,这与当年苏联政府基于现成的R7火箭来实施其首次载人航天工程有着重大的关系.同样道理,当年美国发射水星飞船与双子星飞船也均获成功,也是因为美国同样是基于现成的大力神与阿特拉斯火箭来推进实施这两项空间载人工程有着密切的联系.纵观人类历史,除了美国的阿波罗计划与航天飞机计划,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其它的载人航天工程是火箭与飞船捆绑同时实施并获得完全成功的例子.只使是苏联的能源号火箭与暴风雪航天飞机综合工程,也照样说不上是完

全成功,这只能是一项技术上成功,经济上完全失败的重大烂尾空间工程.而苏联早年的H1载人登月工程于巨型火箭的研制与登月飞船的研制同时捆绑实施进行,结果更是全军覆没;而欧洲的使神航天飞机载人工程,日本的希望号航天飞机载人工程,也莫不同样纷纷中箭落马,半途而费,最终搞出了火箭(阿里安五\\H2火箭)却荒费了航天飞机,同样成为\烂尾楼\工程.老实说,如果当年的中国也搞航天飞机载人工程,到底能否坚持到底,并最终采得中国载人航天零的突破也同样存在极大的疑问,原因就在于只使到了今天,中国的50吨级氢氧发动机还没有投入实际空间飞行试验.如果当年中国实施921载人航天工程采用航天飞机计划,只使到2008年的今天,中国也没有多大的可能成为人类第三个独立实现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这对于中国而并非是没有先例的,当年中国的曙光飞船工程之所以中途落马,原因还是出在要同时搞载人火箭与载人飞船这个\死亡节点\上.因

为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的长征火箭可还完全是一个新生的’尚未成熟的事物.为什么人类历史上只有美国在实施阿波罗计划时,能够按规划流程’在同一时间内搞出巨型火箭与登月飞船,并能够获得最终成功呢?!这与美国超强的经济与技术实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其它的国家无论是苏联(俄罗斯)\\中国,还是欧洲\\日本,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空间技术上都完全没有与美国相提并论的能力;因此美国在载人航天工程上能够走得通的道路对于其它国家而言却是致命的陷阱.因此中国要实施自己的载人登月工程就务必要采取与美国不同的\差异化策略\绝对不能将巨型登月火箭的研制与载人登月飞船的研制捆绑在一起同时实施执行;而是应该错开来,分步交替实施执行,只使时间周期长也是没有法子的事,谁叫中国还不是超级大国呢!目前,今天中国长征五号火箭的研制已经接近尾声,那么是上马研制扩大版神舟飞船的时候了,这一个过程估计也得要十年

时间.在这一段时间里,长征五号火箭的基本版已经升空进行试验性飞行;在初期试飞发射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逐步改进完善,积累了十多次实际空间飞行后其性能将会逐渐稳定成熟下来.至此时间光阴大概已经是2020年前后了,这时就可以利用成熟的长征五火箭基本版进行扩大版神舟飞船地球轨道的试验发射,并逐步改进完善之.与此同时开始上马研制重型版的2400吨起飞推力的长征五号火箭,于有着长五基本版的底子(至于YF100液氧煤油发动机的升级改进型研制工作,现在恐怕就已经展开了),整个时间周期估计不过五年,也就是说在2025年前后中国就能拥有2400吨推力版的长征五号火箭.这时扩大版的神舟飞船的性能也成熟稳定下来了,与重型的长征五号火箭结合即可承担起执行中国的载人环月工程重任.而时间光阴大概在2028年左右,美国载人重返月球10年之后.实现载人环月飞行的目标后,接着上马研制月面登陆飞船,于有着先前月面无人采样

飞船成功实施的经验与技术底子,整个时间周期大概也只要五年(当年美国研制月面载人着陆飞船用了七年时间),这样中国完全可以在2033年前后彻底完成自己的载人登月工程.在研制月面着陆飞船的同时,中国还可以利用重型版长征火箭先发射一个有人照料的小型空间站到月球轨道,既积累月球轨道对接与生活的经验,日后也可以成为中国实施月面登陆工程的中转站与救援中心;为中国的月面登陆工程留下足够的回旋余地空间.而在实施中国的月球空间站与月面登陆工程的期间,中国可以接着上马研制中国版的能源号巨型火箭了,如果能够从俄罗斯引进RD170与RD0120发动机最好,如不能就独立研制一款七’八百吨级的巨型液氧煤油发动机与一款两’三百吨级的氢氧发动机,当这种中国版的能源号火箭研制成功之后,时间光阴已经到2050年左右,此时国际联合火星载人登陆工程估计要拉开序幕了.如果美国能够邀请中国加入则加入之,如果不邀中国加

入则联合其它国家推进一款中国主导版的\国际联合火星载人环绕工程\上马实施;反正就是要与美国竞争到底,50年\\100年\\200年乃至500年\\1000年时.直至地球上的政治格局发生彻底改变,人类社会真正实现全球一体化为止. 反正历史上两个强大的国家或强大的文明集团相互竞争几百年乃至一千多年的现象并不少见.当年匈奴与汉帝国的竞争就持续进行了四百多年,直至匈奴被同化的同化,被迫西迁的走西迁为止。而英法两国的竞争更维持了近一千年,直至今天还没有完全融合一体化! 中国就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底蕴的国家,而华夏民族就是一个拥有漫长不间断文明史的伟大民族。为了人类全球一体化推进整合主导权的争夺,如果美国要与中国一直竞争下,只使五百年,甚至一千年中国都必须要奉陪到底。只要中国不解体,不灭亡,凭着中国巨大的“体量”,就能够长久地在地球人类发展史中占据着核心的主导影响地位。陈天于广东茂

名2008\\1\\30

高考政治 热点专题探究 嫦娥环抱玉兔 成功登月探测(热点背景+考点链接+模拟试题)

高考政治热点专题探究嫦娥环抱玉兔成功登月探测(热点背 景+考点链接+模拟试题) 一、【背景材料】 2013年12月2日凌晨2点17分,我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将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送入太空。由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组成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总重近3.8吨。在月球表面软着陆后,"玉兔"号将驶离着陆器进行为期约3个月的科学探测,着陆器则在着陆地点进行就位探测。为满足嫦娥三号入轨精度要求,中国目前推力最大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进行了多项技术状态改进,提高了可靠性和安全性。这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86次飞行。探月工程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之后,我国实施的又一重大航天工程。嫦娥三号成功发射是中国太空计划的最新一步,也是中国全球地位不断提升的标志。我国有望在2020年前实现月球无人采样返回,从而完成无人探月工程"绕、落、回"三个探测阶段,为下一步载人探月奠定基础。 二、教材考点链接 1、《经济生活》 (1)政府的职能、宗旨和原则。近年来,我国政府重视航天事业的发展,对航天事业实行了投资政策倾斜和其他政策措施。这是我国政府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职能的体现,也表明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重视航天事业的发展,是基于综合国力竞争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需要,也是基于建设惠及全体中国人民的全面小康社会的需要。 (3)当代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嫦娥三号的成功发射,表明中国人能够在人类探索外层空间的伟大事业中有所创造、有所作为,为促进人类科技进步,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2、《文化生活》 (1)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嫦娥三号成功发射是中国太空计划的最新一步,也是中国全球地位不断提升的标志。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国际竞争力。 (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在嫦娥三号任务发射过程中,中国航天科工的技术产品再次发挥突出作用。这表明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3)大力弘扬民族精神。航天精神展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中华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丰富和发展。弘扬航天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和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3、《生活与哲学》

中国载人登月计划

叶培建:中国载人登月计划可能在2025年前后实现 中新网南京10月25日电25日,绕月探测工程、嫦娥一号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中科院院士叶培建在南京演讲。期间,他表示,中国载人登月计划可能在2025年前后实现。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人凭借“阿波罗”计划率先登上月球。时隔半个世纪,为什么中国还一定要登月?叶培建表示:“联合国月球公约上说:…月球是全人类的?,这很好,但后面还有一句话叫…谁开发谁利用?。我相信一句话,如果今天不去,将来想去都去不了,所以在能去的时候一定要去,所以中国一定要去。” 叶培建表示,中国载人航天计划共有“三步走”,第一步是从“神舟一号”走到“神舟七号”,前4个载人飞船是无人的,“神五”时杨利伟上天,实现中国人第一次进入太空的梦想,虽然比“太空旅行第一人”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晚了几十年,但两个不是一个数量级。加加林只飞了一个小时,是伞降;杨利伟飞了一天,是软着陆,返回舱已达到“容3个人7天往返”标准。加加林落地偏差达400公里;杨利伟落地时,落在中国内蒙古,当时设计“100乘以90公里着陆”都算准确着陆,但最终落地偏差只有10公里,后来“神六”、“神七”落地误差只有1公里,3条飞船实现了第一阶段的全部任务。 计划第二步,是继续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叶培建说:“我们正在进入二期计划,最近几天,我们就会打…神八?,打上去以后,…神八?和…天宫一号?要实现远程交会对接,对接后,组合体会在太空运行12天,科学家要进行动力学、姿态控制等验证。…天宫一号?里面没人,但是按照有人生活来设置环境的,温度、湿度、氧气等指标都要进行检测,为解决将来人进去的问题。二体对接后,还要再分开,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主要是为了掌握实践经验,最后实现2次无人交会对接后,将实现有人交会对接任务,验证组合体飞行、人能在其中生存等问题。” “第三步就是建立中国自己的空间站,先向太空打出核心舱段,再打很多舱口与其对接,用太阳翼进行发电。2020年,中国将建立60吨级的空间站,并且,不需要宇航员那样严格的身体条件,只要有基本身体条件就可以去,有钱大佬突发奇想上天空转转,也可以去。好像到2020年,天上只有中国的空间站,美国的、国际的都没了。这是因为,到时候,现有的空间站寿命到了,新兴国家还没有这个能力,所以只有中国的。”叶培建表示。

中国首次登月计划

中国首次登月计划分三步 据中国月球探测计划的有关负责人披露,未来几年如果顺利实现把宇航员送入太空的目标,中国可望在2010年以前完成首次月球探测。 据最新出版的《了望》周刊报道,中国的登月计划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发射太空实验室和寻找贵重元素的月球轨道飞行器;第二步,实现太空机器人登月;第三步,载人登月。虽然具体的登月时间现在尚不能完全确定,但航天科学家肯定中国实现人类登月所需的时间将比美国短。 月球探测是一个国家空间技术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各国探寻太空商机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中国政府于2000年11月发表了中国航天白皮书,初步确立月球探测的目标,明确提出近期发展目标包括“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的预先研究”。同时提出选择月球探测的目标必须突出特色,既要填补中国在月球探测领域的空白,也要为人类建立月球基地增添新的科学依据,尽量避免重复其他国家已做过的工作。 中国为登月计划成立了第一个空间机器人的专门研究机构,即国家高技术航天领域空间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该中心的太空机器人专家称:太空机器人将在中国人登上月球前承担主要探测任务,在卫星维修、太空科学试验等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希望将来建立国际月球基地时,中国也能作出贡献。据已有的设计模型,用于月球表面探测的机器人轻小灵巧,会自由移动、爬坡和躲避障碍,并能适应月球上大温差和辐射等环境。 有科学家预言,21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将是建立利用太阳能的“月球城”--多余的能量将被传送到地球上的采集点。 中国一旦成功实现载人登月,将成为世界上移居月球俱乐部的创始成

员。 中新网11月29日电据新华网上海频道报道,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28日在此间表示,中国嫦娥工程探月计划进展顺利,运载火箭、探测器、数控、发射场和地面运用五大系统均完成初样阶段,各项技术指标均已确定,目前已进入转正样阶段,预计2007年发射嫦娥一号绕月卫星将不成问题。 欧阳自远院士是应首届长三角青年创新论坛的邀请,来上海做空间探测与中国月球探测的特色和创新的主题报告。 据欧阳院士介绍,中国探月计划经过长期准备、十年论证,其实早在2004年1月嫦娥工程正式立项前,已经有很多单位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过各项预研。对于这样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科学家首先将其划分成五大系统分别进行设计,设计方案讨论通过后,研制出原理性样机,再对样机经过各种复杂的实验,制作成初样,各项技术指标确定后,还要转成正样,再对正样进行单测、联测、综合测等各种测试,以保证任何一个环节都万无一失。 中国嫦娥工程探月计划主要分成绕、落、回三个阶段:2004-2007年为绕的阶段,主要目标是发射嫦娥一号卫星,围绕月球进行一年的探测;2007-2012年为落的阶段,主要目标是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与月球巡视探测;2012-2017年为回的阶段,主要目标是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并采样返回。只有完成了这三个阶段以后,中国才考虑载人登月。 目前,中国已经选定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发射嫦娥一号卫星,发射火箭选定长征三号甲。嫦娥一号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目前初样星的整星测试已经完成,开始进入正样星的研制;承担卫星发射任务的长

中国登月计划停止的原因是什么.doc

中国登月计划停止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登月计划最新情况 登月是指人类利用自身开发的载人航天器将人类的宇航员送上月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未来可能将建立沿月球轨道飞行的实验室,把月球作为登上更遥远行星的一个落脚点。飞上月球,这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就在20世纪后半页,人类终于成功实现了这一伟大梦想。1969年7月21日,美国的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载着三名宇航员成功登上月球,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在踏上月球表面这一历史时刻时,曾道出了一句被后人奉为经典的话这只是我一个人的一小步,但却是整个人类的一大步。 飞到月亮上去,这是人类千百年来的幻想。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1959年,苏联发射的月球1号无人探测器飞到月球附近,进行绕月飞行,开始了人类对月球的探索考察。1961年5月,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国会上提出了在60年代末把人送到月球上探测的计划阿波罗月球探测计划。阿波罗计划的任务包括为载人月球飞行作准备(由阿波罗1 10号完成),并进行载人月球飞行(由阿波罗11 17承担)。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登月舱降落到月面,开始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登月活动。到了1972年,人类先后登月6次,对月球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考察,使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深入。 50年代末60年代初,前苏联连续获得数个空间赛第一:1957年1 0月4日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4月12日第一位航天员加加林进入太空与之相比,尽管美国也获得了两个第一:1960年4月发射第一颗气象卫星泰罗斯,1962年7月第一颗有源通信卫星作试验性通信,但同苏联的巨大成就相比,显得小巫见大巫。在加加林飞行之后不到四个星期,美国航天员阿兰谢泼德中校乘水星号飞船进行了亚轨道飞行(186千米),它说明美国具备了摆脱空间困境的能力。1961年5月25日,美国肯尼迪总统向全世界宣布实施宏伟的载人登月计划。这个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虽然是美国与苏联竞赛的产物,但也可以认为是人类向太阳系扩张的第一步。

2020嫦娥5号登月成功个人心得感悟

2020嫦娥5号登月成功个人心得感悟 11 月24 日4 时30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九天揽月星河阔”,自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以来,探月工程不断取得突破,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我们见证着中国航天事业的每一点进步。而“嫦娥工程”的不断突破正是无数航天科技工作者“十年如一日”的研究,不断克服重重困难的结果。作为基层干部,也要发扬“航天精神”,不断发光发热,在基层这片“星辰大海”,逐梦远航。 把好思想关,补足精神钙,写好为官路上的“正”字。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经历风风雨雨走到今天,之所以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主席曾指出,要加强自身建设,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忧患意识、节俭意识,真正做到一心为公、一切唯实、一身正气。方向不对,努力白费,基层干部要行稳致远,就要在思想上、政治上、 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自觉增强自制力和辨别能力,不逾越底线,不触碰红线,以手中之权行利民之事。 脚踩泥土自芬芳,以干部真心换群众真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基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放在群众身上。工作搞得好

不好,不看说得漂亮不漂亮,要看群众认可不认可。下村的时候,会听到一些老百姓说:“党的政策是好的,但是到了下面就走样了。”细细询问就会发现,老乡口中的“走样”很多时候是对政策的不理解、对工作的不清楚造成的,总而言之,还是工作方式方法的问题。搞群众工作就要接地气,高高在上、凌空蹈虚只会不断拉开干群之间的距离。要俯下身子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的安危冷暖,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开展工作,用实实在在的付出,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敢啃硬骨头,成长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好干部。主席指出,要有不怕艰难险阻,持之以恒干工作的准备。面对当前复杂形势,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复杂,一往无前、迎难而 上、担当作为才是基层干部的本色,才能在复杂任务中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十三五”规划目标即将实现,“十四五”美好蓝图即将展开,我们乘上了这艘“中国号”,就要用力“划桨”,共开新局。“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基层干部要不畏难、不服输,始终保持奋勇拼搏的姿态,不断攻坚克难,在基层这片天地干出一番事业。 嫦娥5号登月成功个人心得感悟2 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正式开启我国首次地

中国2012至2050年部分航天计划表

中国2012至2050年航天计划表,预计2050火星登陆 中国航天局高调发射从而宣示中国这个航天大国的崛起此次神九发射对接的成功,使中国将成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全球第三个掌握太空载人对接技术的国家,标志着中国的太空征途向前更进了一步。 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入轨,在与神舟八号飞船完成两次自动交会对接后,于2011年11月20日转入长期运行管理阶段。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随着神舟九号的成功发射,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将代表中国人第一次入住“天宫”。6月18日中午11时许,神舟九号飞船将转入自主控制飞行,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神九对接后自主控制飞行。 曾任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总设计师兼总指挥的龙乐豪院士、中科院理论物理学家吴岳良院士、清华大学天体物理中心主任李惕碚院士等航天专家,分别为中小学生,讲述航天知识,并分享了航天技术的种种成果。 “人类探索太空的目标,是了解宇宙中的自然规律,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其他星球,找寻人类生存的痕迹,因为生命的源源不断,正是航天事业孜孜不倦的动力。”龙乐豪说 中国2012至2050年部分航天计划表 2012年: 神舟十号,它将在载人情况下与天宫一号对接。 嫦娥二号启程前往距离地球七百万公里的小行星4179进行探测。 2013年: 长征6号运载火箭进行首次发射。 发射嫦娥三号月球软着陆器,并携带一个“月球车”,进行首次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测。建立位于月球背面的太空天文站。 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投入使用。 2014年左右: 发射嫦娥四号着陆器,并携带一个“月球车”,实施第二次月球软着陆和巡视勘察。 长征5号运载火箭进行首次发射。 长征7号运载火箭进行首次发射。 2015年之前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 2015年之前发射天宫三号空间实验室。 天宫二、三号发射后陆续发射神舟十一至十四号飞船,将与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交会对接。 2015年左右: 实施环绕火星探测并中途探测小行星的多任务多目标探测工程。 2017年左右: 发射嫦娥五号。米尔网https://www.360docs.net/doc/a310539130.html, 2018年左右: 实现月球采样返回。 2020年左右: 发射行星科学实验室,开展行星就地探测。 北斗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 天宫空间站建设完毕。 首次发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130吨的重型火箭。米尔网https://www.360docs.net/doc/a310539130.html,

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设计技术问题分析

第33卷第2期 固体火箭技术 J o u r n a l o f S o l i dR o c k e t T e c h n o l o g y V o l .33N o .22010 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设计技术问题分析 ① 徐东来,陈凤明,蔡飞超,杨 茂 (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西安 710072) 摘要:总结了自1965年以来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研制技术的总体发展特征和趋势,结合当前新一代战术导弹提出的大空域、宽M a 数和大机动性等越来越高的设计需求,从冲压发动机热力循环技术本质要求出发,分析了当前工程上普遍采用的固定几何进气道、固定几何喷管、燃烧室共用、无喷管助推器和变流量燃气发生器等5项主体设计技术固有的技术缺陷、不足和局限性,明确指出现行的折中设计思想是产生问题的根源,提出未来应遵循“开源节流”设计思想,优先突破喷管调节技术,积极开发进气道调节技术,努力提高现有燃气发生器变流量调节技术水平,切实完善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热力循环,以促其成功应用。 关键词: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设计技术;进气道;喷管;燃气发生器 中图分类号:V 4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793(2010)02-0142-06 A s s e s s m e n t o f d e s i g nt e c h n i q u e s o f d u c t e dr o c k e t s X UD o n g -l a i ,C H E NF e n g -m i n g ,C A I F e i -c h a o ,Y A N GM a o (C o l l e g e o f A s t r o n a u t i c s ,N o r t h w e s t e r nP o l y t e c h n i c a l U n i v .,X i 'a n 710072,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T h e d e s i g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t r e n d s o f d u c t e d r o c k e t s s i n c e 1965a r e s u m m a r i z e d .A i m i n g a t d e m a n d i n g d e s i g nr e -q u i r e m e n t s p o s e d b y n e wg e n e r a t i o nt a c t i c a l m i s s i l e s ,n a m e l y ,l o n g r a n g e ,w i d e M a c hn u m b e r r a n g e ,a n dh i g hm a n e u v e r a b i l i t y ,e t c .,t h e i n h e r e n t l i m i t a t i o n s a n dd i s a d v a n t a g e s o f f i v ec o m m o n l y u s e d m a j o r d e s i g nt e c h n i q u e s ,i .e .t h e d e s i g no f f i x e d -g e o m e t r y i n l e t ,f i x e d -g e o m e t r y n o z z l e ,c o m m o nc o m b u s t i o nc h a m b e r ,n o z z l e l e s s b o o s t e r ,a n dv a r i a b l ef l o wg a s g e n e r a t o r ,a r e a n a l y z e df r o m t h ev i e w p o i n t o f e s s e n t i a l r e q u i r e m e n t s o f r a m j e t t h e r m o d y n a m i c c y c l e .T h e p a p e r c l e a r l y p o i n t s o u t t h a t t h e c o m p r o m i s e p h i l o s o p h y i s t h es o u r c e o f t h e s e p r o b l e m s a n d s u g g e s t s t h a t t h e o p t i m u m c o n t r o l i d e a ,i .e .,m a k i n g b r e a k t h r o u g hi nn o z z l er e g u l a t i o nt e c h -n i q u e f i r s t ,a c t i v e l y d e v e l o p i n g i n l e t r e g u l a t i o n t e c h n i q u e ,a n d i m p r o v i n g g a s g e n e r a t o r f l o wc o n t r o l t e c h n i q u e s h o u l db e f o l l o w e d t o p e r f e c t r a m j e t t h e r m o d y n a m i c c y c l e a n df a c i l i t a t e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u c c e s s f u l l y . K e yw o r d s :d u c t e dr o c k e t ;d e s i g nt e c h n i q u e s ;i n l e t ;n o z z l e ;g a s g e n e r a t o r 0 引言 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是第3代冲压发动机。除具 有传统冲压发动机主级比冲高、可提供导弹较远的动力射程且保持高速飞行等性能优势外,因其全固体设计,不仅燃烧稳定可靠,而且突破液体燃料稳定燃烧对于燃烧室的最小尺寸限制,更易于小型化,结构更为简单紧凑,方便贮存和使用维护。所以,被认为是最适合于中等超声速、中远程、小尺寸战术导弹使用的理想高速巡航动力装置。自1965年以来,世界各主要武器大国针对其竞相大力开展了技术研究。 但迄今为止,除前苏联在1965~1967年间研制定型,并成功用于S A -6近程防空导弹外,极少有固体火 箭冲压发动机成功研制和应用案例。特别是自1995年后,针对射程100k m 以上的小尺寸中等超声速超视距空空导弹,欧洲和俄罗斯正在分别大力研制“流星”(M e t e o r )导弹和R -77M 导弹,虽然均历经10余年努力研发,却都迟迟难以定型。不论欧洲等西方发达国家, 即便是继承前苏联衣钵的俄罗斯,历经近半个世纪不懈努力,技术上已经长足进步,却也难以取得研制成功。这究竟是何道理?特别值得深刻反思。 关于冲压发动机的技术发展,国外S o s o u n o v [1] 、W i l s o n [2] 、Wa l t r u p [3] 、F r y [4] 、S t e c h m a n [5] 、B e s s e r [6]和H e w i t t [7]等先后做了阶段性总结和探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在2004年F r y 总结提出的冲压发动机T o p 10 — 142—① 收稿日期:2009-12-28。 基金项目:武器装备预研基金项目(9140A 28030207H K 0332)。 作者简介:徐东来(1970—),男,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北航课程设计-气氧酒精火箭发动机

课程设计说明书 院(系)名称:宇航学院 学生姓名:东来 学号:12151075 专业名称:飞行器动力工程(航天)指导教师:黎辉 2016.1.22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题目: 设计实验用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 二、课程设计题目的原始数据及设计技术要求 推力:500N 燃料:气氧+75%酒精 余氧系数:α=0.8 燃烧室压力:2MPa 出口压力:0.1MPa 三、课程设计任务: 1进行热力计算、推力室结构参数计算:确定圆柱形燃烧室直径、长度,喉部直径,喷管收敛段、扩段长度,喷管出口直径。 2进行喷嘴设计、推力室水冷却计算。 3 详细设计并绘制推力室部件总图。 4 零件设计: 5 撰写设计说明书。 四、课程设计日期:自2015年12月14日至2016年1月22日 学生:东来指导教师:黎辉 班级:121516教研室主任:

目录 1.设计参数 (1) 2.推力室参数计算结果 (1) 3.推力室结构参数计算 (1) 4.推力室头部设计 (3) 4.1 燃料喷嘴设计 (3) 4.2 氧化剂喷嘴: (3) 5.推力室身部设计 (4) 5.1 推力室圆筒段冷却计算 (4) 5.1.1 燃气的气动参数 (4) 5.1.2 计算燃气与壁面的对流换热密度 (4) 5.1.3 计算燃气与壁面的辐射热流密度 (5) 5.1.4 计算总热流密度、总热流量及冷却剂流量 (6) 5.1.5 确定冷却通道参数 (6) 5.1.6 计算壁面和外壁面温度 (6) 5.2 推力室喉部冷却计算 (7) 5.2.1 燃气的气动参数 (7) 5.2.2 计算燃气与壁面的对流换热密度 (7) 5.2.3 计算燃气与壁面的辐射热流密度 (8) 5.2.4 计算总热流密度、总热流量及冷却剂流量 (8) 5.2.5 确定冷却通道参数 (9) 5.2.6 计算壁面和外壁面温度 (9) 6.推力室强度校核 (10) 6.1推力室圆筒段强度校核 (10) 6.2喷管强度校核 (10) 7.点火器设计 (11) 8.螺栓强度校核 (12) 9.整体结构分析 (12)

嫦娥”登月在即从美苏登月经验看中国载人登月之路

“嫦娥”登月在即从美苏登月经验看中国载人登月之路—席亚洲 “嫦娥”探测器已经进入月球轨道,按计划她将在13日登上月球表面,实现中国第一次月面软着陆。不久前曾有新闻称我国航天部门今年首次提出载人登月提案。虽然这一提案未获通过,但却说明,中国已经开始考虑载人登月。那么,从“嫦娥”奔月到中国人在月球上迈出“中华民族的一大步”还有多远? 据统计,算上嫦娥3号和美国“月球大气与粉尘探测器”,迄今人类已进行了115次飞向月球的尝试。 “先驱者1号”和“月球1号”,其实都不是真“1号” 1958年8月,美国首次尝试发射月球探测器“先驱者”号,但是它和运载火箭一起在空中爆炸,因此被改名为“探测者0号”。在那个美苏太空竞赛如火如荼的年代,苏联当然不甘落后,在“先驱者0号”爆炸1个月后,苏联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也腾空而起,而且这个探测器的任务颇有苏联式的“傻大黑粗”范,打算直接在月面硬着陆,或者叫撞击月球表面。然而苏联的运气并没有比美国好,它也在起飞后不久凌空爆炸,苏联此后也将这个可怜的探测器定名为“月球1号A”,以把“月球1号”这个名字留给第一个成功的月球探测器。 博物馆中的“月球1号”模型,其实在它之前,苏联还有“月球1号A、B、C”三个发 射失败的“月球”探测器 冷战是一个不惜成本的年代,为了争夺“成功发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的殊荣,美苏两国毫不犹豫地继续发射与前述装置完全相同的后续探测器。这些不幸的探测器一个接一个地在空中爆炸。苏联在“月球1号A”之后,又尴尬地把后续发射失败的探测器命名为“月球1号B”、“月球1号C”……直到1959年1月2日的第四个探测器才终于成功掠过月球

表面,尽管它仍未能成功实现撞击月球的目标,但还是成为了人类第一个近月飞行器。而美国则通过两个月后发射的“先驱者4号”成功实现近月飞行的目标。 随后双方仍继续以每两三个月一次的频率继续向月球发射新的探测器,苏联在1959年9月终于成功撞上月球。1个月后,苏联探测器又成功拍到首张月球背面的照片。 苏联“月球2号”探测器3D模型,当时苏联以平均每两三个月一次的频率发射各种月 球探测器,失败率很高 美国“先驱者”系列等探测器在此期间则是一次又一次发射失败,直到三年后的1962年,美国才用全新开发的“阿特拉斯”火箭发射“月球硬着陆器”,终于也撞上了月球。同一年,美国总统肯尼迪发出了“我们选择去月球”的豪言壮语。美苏两国的登月竞争进入新阶段。 这一时期,美苏两国的月球探测器都是非常简单的,苏联的“月球2号”只有390千克重。美国的“先驱者”系列就更轻了,只有4千克重。

2020嫦娥五号登月成功感想心得五篇

2020嫦娥五号登月成功感想心得五篇 a;2020年11月24日,在我国“十三五”计划的收官之年,我们参与研制的正推火箭助力“胖五”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开启我国第六次探月工程任务,此刻,正推火箭研制中难忘的故事涌上心头。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2020嫦娥五号登月成功感想心得五篇,欢迎大家查阅! 2020嫦娥五号登月成功心得1 112小时后嫦娥五号抵达月球轨道 11月27日月球风暴洋吕姆克山地区开始日出 11月28日嫦娥五号月球轨道插入 11月29日-12月2日着陆区间 11月30日 4时30分登陆月球取样时间将持续48小时包括钻取月面深度达到2米的样本上升器返回进入15x180公里的轨道上升器与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对接窗口为3.5小时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将在月球轨道停泊6天后返回 返回时间112小时并在地球轨道5000公里高度进行“打水漂”式再入预计12月15日-16日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 火箭发射为什么是在凌晨 于奔月轨道的设计 月球探测与火星探测一样,都属于深空探测,在火箭发射轨道设计上,要考虑到地月相对位置关系,因此相比通信卫星等发射任务,

约束条件更多。 减少太阳活动对“嫦娥五号”的影响 长征五号遥五火箭飞向太空时,地球正好把太阳光直接遮蔽住,避免太多太阳辐射对“嫦娥五号”的影响。而太阳活动对“嫦娥五号”来说非常复杂和麻烦,尤其是其中爆发的太阳风会干扰电子信号传播,影响科研人员对“嫦娥五号”的控制。 凌晨的天空云层更少,有利于信号的传播气候条件对航天发射有重要影响。在长征五号遥五火箭发射之前的很多天,专家们会对气象进行深入研究,确保发射时间段是最佳的天气状况。凌晨天气状况比较稳定,基本不会出现突然的天气变化,有利于火箭发射。同时,凌晨云层少,这代表云层更薄,这样的条件更有利于信号的传播。 嫦娥五号有什么寓意含义 嫦娥五号任务有望实现我国航天史上的多个“首次”。 “首先是‘外貌’即外观造型不同。”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五号探测器副总设计师阮剑华介绍,与嫦娥一号、二号、三号、四号相比,嫦娥五号探测器的技术跨度大、结构也更为复杂,它是由轨道器、着陆器、上升器、返回器等四器组成。这四器就像“糖葫芦”一样,每一个都是单独的个体,放在一起还能组合,比如着陆器和上升器“抱”在一起,就组合成了“着上组合体”,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就成了“轨返组合体”。四器“串”在一起,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探测器。对于中国在40多年后重启月球采样返回计划,路透社认为,这对于月球研究意义重大,可能有助于回答诸如月球内部火山活

载人登月地月转移轨道快速设计及特性分析_彭祺擘

载人登月地月转移轨道快速设计及特性分析 彭祺擘,沈红新,李海阳 (国防科技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长沙410073) 摘 要 分析了载人登月轨道设计的约束条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地月转移轨道设计模 型,给出了一种以地球出发轨道参数作为设计变量的轨道设计方法,结合月球星历得到了满足载人登月任务约束的轨道方案,并对载人登月任务地月转移轨道的工程特性进行了分析。此方法是一种无需轨道积分的纯代数计算方法,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的特点,其顺行求解的思路,可对载人登月轨道方案制定阶段的轨道特性做出有效分析。 关键词 载人登月;地月转移轨道;轨道设计;约束条件;轨道特性 中图分类号:V41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825(2012)03-0018-07 收稿日期:2011-05-30;修回日期:2011-06-20 作者简介:彭祺擘(1982-),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载人登月任务分析与设计。E-mail:poochie@https://www.360docs.net/doc/a310539130.html, 1引言 地月转移轨道设计是载人登月工程实施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载人登月方案制定阶段,往往对具体轨道的设计并不关心,而是侧重于任务轨道的工程特性分析,从而为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目前在地月转移轨道设计方面,国内外已做了大量研究。文献[1,2]给出了地月转移低能轨道设计方法,这类轨道往往并不适用于载人任务;而传统的考虑各种摄动因素的高精度模型[3], 往往需要轨道积分,具有计算速度慢,结果单一的特点,主要用于具体任务的精确轨道设计;文献[4,5]引入了B 平面进行地月转移轨道设计,提高了计算速度,但并没有效给出转移轨道的特性及参数敏感度分析。文献[6,7]利用圆锥曲线拼接法进行轨道设计,不仅收敛速度快,而且可以有效的反应转移轨道特性,但其求解思路一般是将入口点参数作为设计变量,由于入口点参数的意义并不明确,因此对于约束条件较多的奔月轨道设计来说,要首先研究清楚满足约束条件的入口点分布情况,另外其所得到的轨道特性分析主要是针对入口点参数的,工程意义不太明确。 针对这些情况,本文仍利用圆锥曲线拼接法,给 出一种顺行求解的思路,即给定出发的相关条件(航天器出发时的轨道参数),然后利用解析法求解所能到达的月心轨道参数,这样可以避开对入口点参数的猜测,从而可以更有效的对奔月轨道的工程特性做出分析。 2问题描述及基本假设 登月飞船的奔月飞行可作如下描述:首先将飞船发射到地球停泊轨道,滑行一段时间后,发动机在停泊轨道上选择合适的出发点点火,将飞船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当飞船到达近月点时,发动机制动,将飞船送入到环月轨道。奔月轨道设计实际上是求解满足轨道约束以及工程约束的地月转移关键控制参数,主要包括地球出发时刻t 和施加的速度增量Δv 1,环月制动速度增量Δv 2等。以月球影响球为边界,将边界以外的飞行称为地心段飞行,将边界以内的飞行称为月心段飞行。针对这两个飞行段,本文利用双二体模型进行轨道初步设计,从而对轨道特性做出分析。 首先给出双二体模型的基本假设[8]: (1)地心段轨道忽略月球引力影响,月心段轨道忽略地球引力影响,在影响球边界上,将两段圆锥曲 载人航天 Manned Spaceflight Vol.18No.3第18卷第3期2012年5月 18

美国登月送中国月岩样品 中国研究成果令美信服

美国登月送中国月岩样品中国研究成果令美信服 2013年12月16日07:35来源:解放军报 12月2日,长征三号乙火箭搭载嫦娥三号成功升空(资料图) 航天梦助推中国梦 中国科学院院士、探月工程首任总设计师孙家栋 2004年探月工程正式立项时,我已75岁了。这些年,最令我难忘的,一是航天人的拼搏,二是国家的关心、领导的关心、全国人民的关心。 国家在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决心搞载人航天,经过十几年时间的积累,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路子走得非常稳。在这个情况下起步深空探测,我们的计划非常明确,不跟人竞争,就按照自己发展的路子一步一步走。 探月作为深空探测的第一步确实不易,之前世界上只有美国、苏联等少数国家尝试过。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允许有丝毫失误。 虽然有压力,但也要充满信心。信心建立在哪里?就建立在中国航天这支队伍上。 我们航天人需要实现航天梦,以航天梦为实现中国梦做贡献。航天梦是什么?我感觉圆梦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服务国民经济建设,为经济建设、科学技术发展服务。

走向深空,路还很遥远 中国工程院院士、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栾恩杰 没有哪一项事业能像航天这样体现高科技的实力和综合科技发展水平。探月工程计划正符合世界航天技术发展的潮流,也表明中国航天科技基础的实力。 深空探测活动必然要回答一个问题——到深空干什么?这个问题非常朴实,越朴实的问题越难答。每当听到这个问题,我总说:“我首先要回答的是中国人能不能去。” 的确,美国早已把人送上了月球。如果因为别人走得很远我们就不走了,那我们的航天和深空探测事业只能瞅着别人干,中国人就没有作为。 从深空探测来看,中国才刚刚起步。要开展人类对月球资源和能力的开发,进而推动更远深空的探测活动……这条路对我们来说还很遥远、很艰难。 我相信,经过10年、20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努力,我们有能力为国家更远的深空探索提供技术支撑和保证。 月球是个门槛,仅此而已 中国科学院院士、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 1978年,美国向中国赠送了1克的月球岩石样品。我的研究就从一块0.5克的月球岩石样品开始。赠送月岩样品,其实也是在探测我们的测试能力和研究水平。后来,事实证明,我们的研究成果还是让美国同行很信服。 也就是在这样的压力和动力下,中国开始了自己的探月计划。中国应该离开地球去探测别的天体,这是科技发展的需要,也是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中国人的一个梦想。 月球是地球的近邻,探月是人类探索深空的第一步。月球是个门槛,仅此而已。今后,我相信我们不光要实现嫦娥五号在月球上取样返回,还要进一步实现载人登月,逐步实施月球基地建设。中国人不能止步于38万公里外的月球,我们应该飞得更远,飞到几亿公里、几十亿公里、上百亿公里。我每天正是满怀信心、高高兴兴去做这些事情。我觉得,这是一种责任。

载人飞船登月

忽忽~~刚帮人做了个论文架构和资料调研,闲下来把昨天未发完的补上。 登月载人飞船 至今,世界上只有美国实现了载人登月计划,该计划又称阿波罗计划,这就是美国于20世纪60-70年代实施的庞大的阿波罗载人登月工程。这一工程从1961年5月开始实施,至1972年12月结束,历时11年,耗资255亿美元,先后将12名航天员送上月球,并于1969年7月实现了载人登月飞行和人类对月球的实地考察的目标。整个阿波罗工程由(1)确定登月方案,(2)为登月飞行做准备的4项辅助计划,(3)研制土星运载火箭,(4)研制阿波罗载人飞船,(5)进行试验飞行,(6)实现载人登月飞行等几个部份。其中,研制阿波罗载人飞船是工程的关键之一。 一、阿波罗飞船 “阿波罗”飞船由指令服务舱和登月舱两个部分组成,整个阿波罗飞船使用了约17吨金属与合成材料,携带33吨推进剂,由26个分系统、400万个零部件组成。 1. 指令服务舱 指令服务舱由指令舱和服务舱两个部分组成,但在整个飞行过程中,从总体上说它是一个航天器,只是在返回地球再入大气层之前的最后几分钟分为两部分。 在从地球到月球并返回地球的旅程中,三名航天员都坐在指令舱里。在登陆月球时,两名航天员从指令舱进入登月舱并在月球上着陆,一名航天员继续留在指令舱中环绕月球飞行,等待登月航天员返回。完成登月考察后,指令舱将携三名航天员飞向地球,在进入大气层前与服务舱分离,最后穿过大气层实现软着陆,它是整个飞船唯一返回地球的部分。指令舱在设计上主要考虑的一点是,在与服务舱分离后并以高速返回大气层的过程中,要能够经受再入大气时的高温考验。从月球返回的再入速度差不多是从地球轨道返回速度的一倍半;由这一

中国低成本载人登月工程的具体方案

中国低成本载人登月工程的具体方案 起始章。 长话短说,目标时间2025年左右实现中国的载人登月工程,总投资成本150亿美元左右。 方案章。 采用月球轨道对接方案,并发射月球轨道空间站,再以月球空间站为基本节点展开载人登月行动。 一,飞船部分。 完全基于神舟飞船平台研制月球轨道版本。重16吨左右,轨道舱不变,返回舱加大防热底,但推进舱要大幅度加大,装更多燃料,以应对地月轨道长时间的运行需要。 二,火箭部分,完全基于YF100与YF77发动机研制,如果坐等500吨煤油机研制完成再进行,时间将来不及,也完全没必要,而经济预算更要大幅度超支。 长征5HA,采用4台YF100研制5米主芯级,再捆绑4台3.35米助推器,起飞推力1440吨,第二级再接用目前版本长五的YF77低温主芯级,第三级照搬目前版本长五的YF75上面级了事,但运力必须达到能够将神舟飞船月球版本一箭直接射入月球轨道为止。同样,这一火箭也可以用于发射“月宫空间实验室”,小型月面居住工作舱(6吨级,可以支援2人10天月面工作生活)与单独发射载人月球车。 长征5HB,同样采用4台YF100研制5米主芯级,但学习德尔塔4H与猎鹰9H的路子搞CBC方案,这样3个CBC推力1440吨与长五HA相同,但5个CBC推力达2400吨,LEO运力达70吨左右,目标就是为了发射无人的登月舱到月球轨道与月宫空间实验室对接,并直接发射中型月面居住工作舱(10吨级,支持2人20天月面工作生活)到月球表面。 长征5HB由于发射时不载人,起飞级使用多达20台YF100也无妨。而且现在还有特斯拉老板的猎鹰9H在前面进行技术开路,美国人搞成功我们照搬现成方案就是了。 月球空间实验室部分。 照搬目前的天宫实验室搞个月球版本的“月宫空间实验室”,但必须要有至少两个对接口。一个用于对接神舟载人飞船,一个用于对接登月舱或者货运飞船。之所以必须要搞月宫空间实验室,主要原因就是由于采用月球轨道对接方案,有了月宫空间实验室后,可以大大放宽神舟飞船发射的时间限制。要载人登月了,可以先将无人登月舱先行发射到月球与月宫空间实验室对接,之后再发射载人飞船到月宫空间站,再从月宫空间实验室出发降落到月球。这样中国将彻底解决阿波罗13号的风险问题,登月舱有问题或者载人飞船有问题,都可以停靠在月宫实验室上等待。留下充足的回旋空间。 月球居住工作舱部分(预制月球小屋)。 阿波罗工程是没有这一个部分的,因此登月舱就是居住舱。这完全是没有必要的。因此中国要先行单独发射月球居住工作舱与载人月球车到月面。而载人的登月舱之后再精确降

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复习题答案

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复 习题答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第二章 1、总体对发动机设计提出的技术要求包括哪些方面; 飞行器总体对发动机设计提出的技术要求主要在发动机用途、工作性能、质量和结构尺寸、环境条件及经济性等方面,同时在设计任务书中给出对这些参数的具体要求,它们是发动机设计的主要依据。 2、液体火箭发动机系统设计主要有哪四个阶段; 发动机系统设计主要有:系统方案论证、系统方案设计、系统试验和系统定型四个阶段 3、液体火箭发动机主要参数的选择有哪些; 根据导弹或火箭总体设计部门提出的基本要求,可以设计选择发动机一系列可变参数,如推进剂的选择、混合比的选择、燃烧室压力的选择、喷管扩张比的选择、推进剂质量的选择、系统参数平衡等。 4、挤压系统分类、贮箱增压压力的确定; 分类:贮气系统、液体汽化系统、化学反应系统 确定:挤压式系统贮箱增压压力的提高会引起整个供应系统的质量大大增加(主要是贮箱 结构质量),所以挤压式系统的燃烧室压力都不取得很高。一般在比冲和质量的折中考虑下,选取一个合理的较低燃烧室压力,保证贮箱压力较低,同时设计时应力求减少供应系统的流阻损失。(《第2章液发系统设计》ppt P86)5、泵压式系统贮箱增压压力的确定;(《第2章液发系统设计》ppt P114)(1)保证泵不发生汽蚀(2)保证贮箱不破坏(3)对增压气瓶的影响

确定方法:计算得到按系统质量最轻条件的增压压力为P1,满足泵汽蚀条件的增压压力为P2。(1)P1≈P2;(2)P1>>P2;(3)P1<<P2。 综上所述,增压压力的选择应根据以上几个部件的总质量为最轻来确定,然后检验动力系统的工作是否满足来作适当的调整。 6、发动机混合比和推力矢量控制方案; 推力矢量控制: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所需力矩的大小,也和发动机系统和结构方案有关。 (《第2章液发系统设计》ppt P133) (1)单推力室发动机:燃气舵、辅助射流、二次喷射控制、摆动推力室或喷管 (2)多推力室发动机:两室、三室、四室 发动机混合比:混合比开环控制(混合比控制的最简单形式是在推进剂主管路中设置适当尺寸的校准孔板。)、混合比闭环控制(《第2章液发系统设计》ppt P145) 7、挤压式系统管路特性和组元混合比的调整计算; 挤压系统的管路特性:就是推进剂管路系统的压力损失和系统中推进剂组元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组元混合比的调整计算:可采用下面两种方法:液路装节流圈、增压气路安装节流元件(《第2章液发系统设计》ppt P153) 8、液体火箭发动机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 第三章 1、推力室的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