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家具中文化意识论文

合集下载

明清时期的民间家具文化研究

明清时期的民间家具文化研究

明清时期的民间家具文化研究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鼎盛时期,民间家具文化也在这个时期达到了极其高峰的发展。

民间家具在明清时期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同时也成为了代表财富、尊贵和地位的象征之一。

因此,在这个时期,民间家具的制作技艺和艺术价值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突破。

民间家具在明清时期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精神。

在明清时期的民间住宅中,不管是所在的城市还是农村,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家具。

从简单雅致的小户家具,到长年累月经久不衰的华丽宫廷家具,都是表现明清时期民间家具文化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民间家具的制作过程中,用到的木材品种也尤为重要。

不同的木材选择也会对家具的质量和样式有着很大的影响。

明清时期的民间家具所选用的木材按照价值和质量不同也有所区别。

在城市中,比较显白的红木是比较常用的,而在农村中,民间家具中较为流行的则是柚木和杉木等硬质木材。

通过不同的木材选择,民间家具文化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差异。

民间家具文化在明清时期也经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那就是杂技木偶的产生。

杂技木偶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民间家具,它既不是实用的家具,也不是单纯的艺术品,而是体现出了明清时期社会、文化、艺术及工艺发展的综合表现。

杂技木偶制作精美奇特,不仅表达了民间艺术的精髓,还体现出了明清时期社会中民间工艺和娱乐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明清时期民间家具文化中,家具的样式图案和雕刻工艺都非常值得人们研究。

明清时期制作民间家具的工匠们,大都能够栩栩如生地表现出各种山水、狩猎、民间风情等图案和故事。

这些题材和图案不仅显示出明清时期的文化精神,还创造出了很多非常特殊的造型和品质,进而影响了当时的家具潮流和文化发展。

总之,明清时期的民间家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展现了当时工艺水平、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的高尚,也记录了当时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方方面面。

因此,对于明清时期民间家具文化的研究和探究,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还能够为当今时代的各种美学、设计和文化活动带来更为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明清家具纹案对现代家具设计的影响论文

明清家具纹案对现代家具设计的影响论文

明清家具纹案对现代家具设计的影响论文明清家具纹案对现代家具设计的影响论文摘要:中国传统家具是现代家具的基础,是明清时期传统文化的特征。

运用现代家具设计理念对传统家具设计元素进行创新设计,对传统家具纹案进行提炼,重构,创新并以现代工艺相结合,创造出新的纹案样式完美的融入现代家具中。

关键词:明清家具;纹案;现代家具;设计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趋进步,人们对家具的造型需求也有所增长,将传统纹案应用于现代家具的造型里,这种家具既有传统家具的端庄、大气,也有现代家具的美观、时尚,创造了符合现代人生活要求和审美要求的新风格家具。

一、明清家具传统纹案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明清家具传统纹案在家具造型与结构设计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明清家具突出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家具艺术创造优秀代表。

装饰运用于造型之中,精辟而又不失朴素大方,注重自然美,以简练大方获胜。

木质优良,做工细腻,多种材料多种工艺结合,是明式家具的特点。

精工细作,以雕刻、镶嵌、镀金过于太繁琐,雕刻冗长,反映丰富的象征,吉祥图案是清代家具的特点。

明清家具的传统纹案主要包括动物图案、植物图案、几何图案等。

动物纹:人们通过各种动物或传说的中神灵来表达吉祥和尊贵的寓意,从而成为明清家具的重要纹案;植物纹:人们通过各类花草植物作装饰,其中卷草图案使用非常广泛,取其中的品质来寄寓人的思想,如莲花代表圣洁、洁净表现出宁为玉碎无畏的精神等;几何图案:几千年来为皇帝,平民之爱。

人们通过汉字来表达追求吉祥、长寿、财富等良好愿望,几何图案在精炼简化的几千年历史文化,具有极强的观赏性。

二、现代家具设计的造型与功能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家具受到西方国家家具的影响,人们的审美意识也不断增强,家具不仅要满足现代生活的功能需求,而且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现代家具要与工作和生活相结合,家具与人们生活的息息相关,基于当代用户的生活环境状况,心里需求、情感需求和文化需求,以用户为中心展开设计满足用户各方面需求,家具不仅仅只是简单地用具,还要充当艺术品,装饰品给家里增加温馨感和美感,这是现代家具设计的基本要素。

浅谈明清家具中的文人气质

浅谈明清家具中的文人气质

浅谈明清家具中的文人气质【摘要】明清家具具有典型的民族特征,它的风格特点是历来中国各类设计中的经典,明至清中期的家具设计达到历史的顶峰,它积累了文人的幽雅气质,能工巧匠的精美工艺,传统艺术文化和材质的巧妙结合,令人叹为观止,我们无不为古人的创造力而折服。

【关键词】明清家具文人气质文化艺术家具是我们人类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它伴随着中国走过了几千年历史,它不仅仅是一件家具,也是历史的见证者。

每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都在它身上打下深深的烙印,为我们研究历史,文化,艺术,甚至政治,经济提供了大量的线索。

研究明清家具使我们重申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现代艺术设计注入一剂强心剂。

为什么选择明清家具做为研究对象?一者是当今世界文化艺术的多元化,中西方文化交融也带来一种不好的趋势。

现今,无论文化,艺术设计,经济等方面都有点全盘西化的味道,逐渐失去自己的民族特点,大量的模仿,抄袭,充斥着设计领域,当然,我们艺术设计院校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些设计院校在教育上有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往往拔苗助长。

立足于传统,放眼未来,才是未来设计之出路。

明清家具具有典型的民族特征,它的风格特点是历来中国各类设计中的经典,明至清中期的家具设计达到历史的顶峰,它积累了文人的幽雅气质,能工巧匠的精美工艺,传统艺术文化和材质的巧妙结合,令人叹为观止,我们无不为古人的创造力而折服。

二者是明清家具的存世数量较多,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地处亚热带气候的环境注定了木制用具的盛行,而木制用具极易毁于战火,加上我们社会现代化进程,大量的拆毁,导致明以前的家具所剩无几,作为研究者来说,研究活文物要比平面化的资料来得实在,因此,大量的明清家具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研究资料。

在研究明清家具的过程中,我们采用宏观的角度,从时间,空间,立体等多个方位来剖析,达到从研究前人经典设计思想风格,为我当今之所用的目的。

文人气质特征:在历代家具设计中,明清的家具最体现文人幽雅的气质。

浅析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明清家具艺术馆为载体

浅析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明清家具艺术馆为载体

PROJECT ·EXPLORATION课题·探索浅析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前言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明清家具木作艺术主要分为京作硬木制作技艺、苏作家具制作技艺和广作家具制作技艺三大流派。

这三大流派均申请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中华民族自主品牌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北戴河培训中心明清家具艺术馆中所陈列产品是以明清时期经典款式为研究对象,以三大流派制作技艺精髓为技术支撑,采用传统的卯榫结构打造的艺术精品,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它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内容,具有厚重的历史感,是我们不能抛弃的文化传统和不能丢掉的根本。

二、明清家具艺术馆明清家具艺术馆在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北戴河培训中心院内,艺术馆建成后填补了冀东辽西区域内的古家具文化展馆的空白,成为第一家集明式家具收藏、陈列、研究、培训、交流于一体大型古家具文化展览交流基地。

展馆中陈列的展品以经典明清家具为创作源泉,以缅甸黄花梨、酸枝木、千年乌木等珍贵木材为基础用材,传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设计再现的50件以上经典明清家具,并以中堂、禅室、书房、茶室四种人居生活空间的形式将古代日用生活器物与明式家具相融合,使观者身临其境,从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五个方面来感受单体明式家具的线条美和整体居室空间文化的优雅,在传播、传承和弘扬这一优秀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将这一优秀的木作文化与生活美学展现于日常生活,让传统的明清家具在现代家居环境中焕发新的光彩。

三、明清家具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明清家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代表了最具中国传统风格的古典家具,其核心是以严谨的制作工艺与数代传承的传统文化为内涵,简单的家具,蕴含着中华五千年的智慧。

从用材上看,明清家具用材主要有木材、石材、附属用材。

而木材可分为硬木和杂木,硬木是比较珍贵的木材,其木质坚硬而有弹性,本身的色泽纹理美观。

明清家具文化的现代表现研究

明清家具文化的现代表现研究

明清家具文化的现代表现研究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开创期,明清家具在民间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其历久弥新的特点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喜爱。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审美品位的提高,明清家具在现代的表现形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传承和创新相结合,呈现出了现代化的设计风格。

一、明清家具文化的传承明清家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历经数百年的演变和传承,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艺特色。

木工技艺是明清家具的核心之一,大量的手工制作和雕刻工艺传承至今,仍然是现代家具制作的精髓之一。

明清家具的另一大特色是独特的形态和配件设计,经过数百年的时间锤炼,明清家具设计趋于规范、成熟,凝聚了包括人文、审美、历史等在内的多重意义。

在明清时期,家具的制作和使用主要以"买卖"和"入嫁"为主,古代人们注重婚嫁礼仪,嫁娶时必须配上一套精美的家具,这也促进了家具制作技艺和艺术水平的提高。

自明清时期起,国家加强了对木材的保护和管理,明清家具制造的原材料选用上乘的大花红酸枫、紫檀、乌木、花梨、黄花梨、鸡翅木等名贵珍稀木料,精致的工艺加上良好的材料,使得明清家具制作出来的产品拥有超凡的品质和档次。

二、明清家具文化的现代表现随着现代家居环境的快速变化和人们审美品位的不断提高,明清家具逐渐融入到现代人们的生活中。

现代明清家具的设计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独特性,形态上既要延续传统风格,又要充分融合现代的创造性和时尚元素,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多元化。

现代明清家具的设计体现了全球化、多元化和国际化的趋势,在传统工艺和现代艺术之间建立了桥梁,将传统的家具文化延续和发展,使得文化传承更加永久,而不是停留在过去的沉积中。

现代明清家具采取了许多现代工艺和理念,从而更具现代感和流行趋势。

特别是现代人们对健康和生态环保的重视,现代明清家具也更注重环保材料的选择和健康功能的发挥。

浅谈中国明清家具装饰艺术

浅谈中国明清家具装饰艺术

浅谈中国明清家具装饰艺术【摘要】中国明清家具装饰艺术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审美特点。

明代家具注重简约大方,清代家具则更加讲究工艺精细。

两个时期的家具装饰艺术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不同地域也有各自的装饰特色,展现了多样化的文化魅力。

在现代,传统与现代元素的结合也为明清家具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明清家具装饰艺术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众多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

未来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创新和保护,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明清家具装饰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继续探索和传承。

【关键词】明清家具装饰艺术、中国、明代、清代、特点、影响、地域特色、传统、现代、独特魅力、发展趋势、总结。

1. 引言1.1 中国明清家具装饰艺术概述中国明清家具装饰艺术是中国古代家具制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精湛的工艺技术。

明清时期是中国家具装饰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体现了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高度发展水平。

明代家具装饰注重线条简洁流畅,雕刻精细,纹饰繁复多样,主要以龙、凤、麒麟等吉祥图案为主题;而清代家具装饰则更加注重实用性和朴素的风格,主题多以自然景物、花鸟虫鱼等为主。

中国明清家具装饰艺术融合了传统文化和艺术风格,体现了中国古代家具制作的精湛技艺和深厚历史底蕴,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特色。

通过深入研究中国明清家具装饰艺术,可以更好地了解传统家具制作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内涵,对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中国明清家具装饰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对于研究这一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

研究中国明清家具装饰艺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

家具是人类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物品之一,其装饰艺术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和审美趣味,通过对这些艺术作品的研究,可以深入探讨古代中国人民的生活习俗和精神文化内涵。

研究中国明清家具装饰艺术有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

关于明清家具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明清家具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明清家具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明清时代是具我们较近的时代,也曾有繁盛的时期,因此解明清时期的文化是专家的必要任。

在明清时代,家家户都需摆放家具,而且摆放的位置有所讲究,因此要想了解清的文化可以通过对明物品的了解得知。

代可以说是汉人掌管天下,因主要的文化都是以汉人的习俗基准的,家具的创造与制造者都符合汉人的喜好来打造,并且结合前朝遗留下来文化与发明,不断的革新从而制出符合明代特点的家具。

明代的具除了在结构上使用了复杂榫铆外,造型工艺术也充分满足人的生活需要。

因而是传统的、体现文化的艺术品,并具有艺术性,科学性,实用。

明代家具的风格特,概括起来,可用造型简练、结构谨、装饰适度、纹理优四句话予以总结。

以上四句,也可说四个特点,不是孤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了明代家具的风格特征。

清代家具的发展是贴近现代的,也是在明代家具的础上不断创新得来的,清代是满掌管天下的。

因此满人的习影响了家具的发展方向匠师们根据满人的爱纷纷设计家具的样式,因此与代汉人的习惯有所距。

清代家具的发展经历了近百年的历史,从继承、变、发展,以至形成为自己的立风格,这主要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清至康熙初期——明代家具风的延续;第二阶段是康熙末,经雍、乾隆,至嘉庆期间——式家具初露端倪,造型厚重装饰华丽;第三阶段是道光以至清末——社会动荡,化混杂的粗制家具期。

可见在整个三百年的历史中,可堪称“清式家具”的时仅为第二阶段,与此同时,我不难发现,家具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的环境密可分。

因为只有在第二阶段中于盛世阶段国力昌盛,故将“式家具”中无不流露出霸气、厚、尊贵和华丽。

而且盛世家具风的形成,与清代统治者所创造的风有关。

在家居风格中表现了游牧民族,到一统天下的雄伟魄,代表了追求华丽和富贵世俗作风。

由于过分求豪华,而带来一些弊端也是存在的。

但是,清式家,利用多种材料,调动一工艺手段来为家具服务,这是历来不及的。

可以说,清式家有许多经验可谈,也有许优点可取。

明清家具艺术及其文化价值

明清家具艺术及其文化价值

明清家具艺术及其文化价值明清时期是中国家具艺术的鼎盛时期,明清家具不仅在制作工艺上达到了极高水准,而且在设计上也达到了极致,成为了中国家具艺术的经典代表。

这些家具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也代表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文化、审美和匠艺水平,具有极高的艺术教育、历史和文化价值。

一、明清家具的制作工艺明清家具的制作工艺十分精湛,它们的外观、构造、使用范围等方面都体现了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和匠人的精湛工艺。

首先,明清家具的木材选择非常严谨,只选用质地良好的名贵硬木,如紫檀、鸡翅木、黄花梨、花梨木等,以保证家具不仅美观而且坚实耐用。

其次,在家具的制作过程中十分讲究细节,常常采用鲜活的拼花和外形精致的雕刻来修饰家具的表面,体现家具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最后,明清家具的结构设计更是精巧至极,常采用顶嵌、卯榫、榫嵌等结构来组合家具的部件,以保证家具的结实,同时满足功能需求。

二、明清家具的设计风格明清家具的设计风格在中国的家具历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它体现了当时细腻、典雅、简洁的审美观念,也代表了人文主义、实用主义、自然主义这三种思想倾向。

首先,明清家具的造型大多非常典雅,符合中国古典美学的各种要求,它们的格局、线条、比例等都体现了杨柳青梅、石榴花、云龙等中国传统美学元素,彰显了古老而神秘的文化底蕴。

其次,它们的雕刻、纹饰、配色等也充分展现了匠人的工艺技巧和审美眼光,如常见的鸟兽花卉等,表现深挚的感情与丰富的人文情怀。

最后,在功能上,明清家具注重简约、实用,既考虑到了实用性也充分满足了雅趣和艺术鉴赏的需求。

三、明清家具的文化价值明清家具不仅是生活的用品,同时也是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重要标志。

首先,它们充分展示了中国人的文化、审美观念以及材料文化等方面的特性。

比如床的头顶常常有签名或手写的唐诗宋词,这不仅代表着经典文化的传承,也突出了儒家文化的影响。

其次,在文字生动、纹饰繁盛等方面,明清家具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和深度;珂罗版柜上的龙凤祥云、迷染屏幕上的牡丹芙蓉都呈现了浓郁的民俗文化特点,代表着中国古代精神风貌的各个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明清家具中的文化意识
[摘要]通过重点列举经典明清家具,从其结构,外观以及质地入手,指出明清家具造型美观,线条流畅的装饰艺术特点,论述了其固有的艺术与美学价值。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分析明清家具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及思想观念。

[关键词]明清家具造型风格传统文化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传统家具在现代家装领域有了很大发展,复古渐成为一派潮流。

传统家具在我国家具制造行业里是一个相对特殊的领域。

其特殊之处在于其产品本来就是我们的“国粹”,五千年的历史造就了我国家具所特有的文化底蕴。

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式传统家具的生产制作方式在一段时期内出现了断裂。

当传统家具生产再次得到恢复的时候,这种生产制作方式在国内整个家具生产中已不再是主流。

在自动化、机械化、规模化的现代家具生产流程面前,它显得落后和繁复与普通大众的审美观念显得格格不入。

然而,自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持续不断的复古家装热潮以及中国传统家具收
藏热,再次给传统家具打来了发展和新生。

一、中式家具的发展简史
中式家具起源于商周时代,在明清时代达到了技术与工艺的巅峰。

商周时代的家具带有浓厚的政治,宗教色彩,最初用来祭祀。

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起居以席地而坐,所以家具大都是低矮形。

席地而坐并不舒服,且不利于身体发育容易造成关节炎。

魏晋南北朝由于各民族文化的融合,通过学习北方,南方人也开始坐马扎,坐板凳。

逐渐扶手椅等高式坐具传人中原,并广为人所接受。

到了唐宋时期基本确立了框架结构的家具形式。

随着文化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传统中式家具在明清达到了历史的鼎盛。

明代家具造型简练、结构严谨、装饰适度、纹理优雅。

追求纹理和色调的自然和谐,少见大面积装饰。

清朝则讲究造型庄重,大量应用雕刻、镶嵌和描绘,体现宫廷贵族体态宽大的气质。

二、中国传统文化
每个时代器物造型风格与当时的文化是有密切联系的。

儒家强调“礼治”,意思就是行为规范,所以在传统家具中很多椅子的靠背座面大多呈九十度,椅背也较高,这就使得人的坐姿不能太随意。

即:“不正不座”。

佛教中石窟和寺庙的造像与壁画上所绘制的佛,菩萨所用的高型家具,都极大冲击了原有汉民席地而坐的起居生活习俗,直接地推动了高型家具的发展。

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提到了当时的印度僧众都坐绳床。

(一种有扶手,靠背的高型坐具)。

道教强调天地万物由“道”而派生,最后回归自然。

道教家具强调材料与纹理之美,朴素精美。

三、明清家具中的文化及特点
中国明清家具同中国古代其它艺术品一样,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艺术底蕴,而且具有典雅、实用的功能,令人回味无穷。

明代是我国家具史上的黄金时代。

这一时期家具的造型、装饰、工艺、材料等,都已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地,强调典雅、简洁的时代特色,后世誉之为“明式家具”。

清式家具以设计巧妙、装饰华丽、做工精细、富于变化为特点。

尤其是乾隆时期的宫廷家具,材质之优,工艺之精,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明清家具典型地体现了中国传统家具精湛的工艺手法、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以及丰富的历史文化沉淀和收藏价值。

圈椅是中国明式家具的典范,其“上圆下方”的造型又可以被理解为源自中国古代“承天象地”、“天圆地方”的哲学观念。

将《周易》的“阴阳互动”的思想蕴涵于家具的造型之中。

在造型、装饰的设计上,追求完美的比例,变化中求统一,繁简适度。

直线和曲线的对比,方和圆的对比,实与虚的对比,在很多方面都体现出“外柔内刚”的气质,如:方腿内显方而外倒圆;圈椅扶手的曲线先敛后放;三弯腿看似柔美,实则有马步的蓄势。

明式家具从木料的选择,到家具的造型、结构设计、装饰手段和制作工艺诸方面,无不表现出天然的质地与人的设计和工艺的浑然一体,甚至看不出人为造作的痕迹。

明式家具对于材料的选择非常严格,为了使这些优质木料的自然质地和色泽能够完美地再现,完全放弃了传统的髹饰工艺,而使用独到的打磨、擦蜡工艺,使自然的质地、色泽、纹理更加清晰透彻、光润细腻。

明式家具的造型形式是以线形为主的,各种刚健挺劲或是柔婉流畅的线形构件,以榫卯相连结,组合于梁柱式的框架结构之中。

而恰到好处的雕刻、
镶嵌和金属配件,又给这天然的造化点缀上恰到好处的亮点。

整体设计于自然天成中蕴含了设计师和能工巧匠的创意和匠心。

是中国“道”与“器”完美融合的典范,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最好诠释。

从家具在室内空间的布局上来看,明清以来的室内配置,一般都遵循儒家的“中庸之道”,讲究“不偏不倚”,因此家具的件数,都是成双成对的。

皇室则以宝座为中心,左右对称,民间则是以供奉祖先牌位的条案、条桌为中心,左右也对称。

这也恰恰体现了儒家思想注重人伦教化,上下尊卑的等级伦理秩序。

清代家具,经历了近三百年的历史,从继承、演变、发展,在沿袭明代家具风格的基础上,同时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立风格。

其总体尺寸要比明式家具宽大,形成稳定、浑厚的气势。

而样式也十分丰富:有床座榻,屏灯笼,箱橱柜,椅凳墩,桌几案等。

例如太师椅就有多种式样,至于靠背、扶手、束腰、牙条等新形式,更是层出不穷。

装饰上求多、求满,常运用描金、彩绘等手法,显出光华富丽、金碧辉煌的效果。

而在家具的作工方面,又有京作、广作、苏作之分,使清代家具完全系统化、风格化。

清朝的建立,为中原大地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不同于中土儒家思想的意识形态,形成了一次思想的改变。

到了康熙前期,政治稳定,封建地主政权巩固。

我国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都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全国上下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这些都为家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清代家具一改明式家具简洁雅致的韵味,清朝皇帝为了显示正统的地位,要求皇室家具在造型上竭力显示皇家的正统、威严,讲究用料厚重,尺度宏大,雕饰繁复。

正是对家具豪华造型的要求造就了雕刻装饰在清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清朝的木雕运用透雕和半透雕的手法,恰到好处,镶嵌、漆饰等工艺手法在清代也应用的十分普遍,多种装饰手法的综合运用表现出大中有小、强弱虚实的对比。

且艺术风格上融会中西。

从传世的清式家具中,人们很容易感受到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艺术的浓浓气息。

清式家具不仅继承了明式的优点,而且,对西方文明也进行了大胆借用。

从现存的清式家具来看,采用西洋装饰图案或装饰手法者占有相当的比重。

明清家具既涉及工艺器具,又涉及政治人伦和礼仪纲,因此它既是有功能性、技术性的“器”,也包含有礼仪性、意识性的“道”。

而伟大的先人们利用他们杰出的智慧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很好地融入了家具的设计中去,使其既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又能体现出中国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其顺应自然、美化环境、天人共生的想法,与今天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不谋而合,值得我们借鉴和发扬。

参考文献:
[1]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胡德.《故宫藏明清古典家具》.
[2]王世襄.《清代家具集珍》;黄琴霞.《中国传统建筑木雕的美学意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