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新词,能用“一面……一面……”、“只好”造句。

3.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不拘生活小节的品质及他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心。

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不拘生活小节的品质及他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心。

难点:

1.能用“一面……一面……”、“只好”造句。

2.讨论爱因斯坦是不是一个伟大的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爱因斯坦,去看一看他和小女孩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2.请同学们根据上一节课的内容来说说看课文主要写了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几次见面?(三次)

【过渡:今天,我们就从这三次见面中去看看爱因斯坦是个怎么样的人物。】

二、第一次见面

1.请同学们默读1-3自然段,去找找第一次见面时的爱因斯坦是怎么样的呢?(指名回答)

2.出示:“蓄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鞋子。”(齐读)提问:从这些外貌描写中,你觉得爱因斯坦怎样呢?

(1)他为什么不刮胡子呢?为什么头发蓬蓬的呢?联系我们生

活中怎样的'人才会这样呢?原来他很不注意自己的形象。我们可以

概括为“不拘小节”。(板书:不拘小节)

(师:如果我们直接说爱因斯坦是个不拘小节的人,你们会认同吗?可能不会相信,通过对胡子、眼睛、头发等细致的描写,会更

加有说服力,更加生动形象,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这样一位不拘小节

的科学家。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话)

(2)爱因斯坦怎么把卧室里的鞋子都穿出来了呢?(引导学生

回答,他可能思考问题太认真、太入迷,以至于忘了换鞋子。)

3.真是一个爱思考的人呢?在第一次见面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

看出爱因斯坦很爱思考呢?(指明回答)

4.出示: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什么。冷不丁被小姑娘一撞,他抬起头,友好地冲小女孩一笑:“对不起,小姑娘,是

我不小心。”说完,又低头向前走去。

(1)什么是“一边……一边……”呢?就是同时进行两个动作。同学们,你们平时走路的时候会思考学习上的难题吗?不会,他可

真是爱思考!(板书:爱思考)

(2)我来请一位同学读一读爱因斯坦说的话。读的真好,你抓

住了“友好地”这一提示语。被撞后的爱因斯坦还如此有礼貌,可

见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宽容、平易近人)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的教案(基于资源的教案)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 【教学重点】 本节内容是以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为线索,由探测宇宙、开发宇宙和保护宇宙环境等内容组成。充分体现了人类活动和宇宙环境的关系。人类探测宇宙的目的是为开发宇宙资源,开发宇宙带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宇宙环境的保护,因而在教学中,使学生认识开发宇宙资源和保护宇宙环境的重要意义是本节的重点。本节的知识难度不大,但思想性比较强,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表资料或补充一些课外资料,运用读图、阅读分析资料和讨论等方法,有利于掌握知识,同时也使学生受到正确的思想观念教育。 【教学手段】多媒体资料库,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要求学生分组收集有关世界和我国航天技术发展的资料,不同小组负责不同的领域。教师也可以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分发给学生。 【导入新课】通过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和日、月、地的关系,已认识到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然而人类对宇宙的探测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探测宇宙的意义是什么呢? 【活动】①由学生把课前收集、了解的关于航天发展的资料内容做简要介绍。②阅读教材P11文字和插图,强调学生注意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新”在哪里,并加以说明。 【提问】人类借助航天器和航天技术的发展,克服重重困难,穿过地球大气层,进入宇宙太空,开创了探测宇宙环境的新时代。在进入宇宙太空的新探索中,探测器、探测方式、探测内容和意义上,有哪些发展和变化? 【多媒体课件演示】展示相关的航天科学知识。如航天飞机、空间站、宇宙飞船等。 【活动】通过阅读教材内容,归纳填写下列表格内容。

【视频播放】播放“人类对火星的探测过程”视频。 【视频播放】播放“拓荒者号火星探测”视频。 【讲述】通过教材和刚才播放的视频片断,我们了解到,航天飞机的试航成功,使人类对宇宙空间的认识,已经从空间探索进入到空间开发和利用的新阶段。这是因为航天飞机能重复使用,是地球表面和近地轨道之间运送有效载荷的飞行器。在轨道上运行时,可以完成多种任务。航天飞机的出现是航天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使人类自由往返宇宙空间、开发利用宇宙资源成为现实。 【多媒体演示】课本“中国向宇宙空间进军大事记”说明我国已步入世界航天技术先进国家的行列。多媒体课件中介绍我国航天领域的重大事件。 【提问】宇宙太空有哪些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资源?如何进行开发?开发宇宙资源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活动】学生分组,根据所了解的知识和教材有关内容,进行议论。(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不仅限于书本内容,要让学生充分发表个人见解,可举实例说明,也可大胆想象未来开发宇宙的广阔前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讲述】美国的整个阿波罗工程包括(1)确定登月方案;(2)准备了四项登月飞行辅助计划—“徘徊者”号探测器计划,发射9个探测器;“勘测者”号探测器并发射5个自动探测器在月面软着陆;“月球轨道环行器”计划,发射三个绕月飞行的探测器;“双子星座”号飞船计划,先后发射10艘各载2名宇航员的飞船。(3)研制运载火箭;(4)进行实验飞行;(5)研制阿波罗号飞船;(6)实现载人登月飞行。这项工程历时11年,耗资255亿美元。参加该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人。这一切说明探测开发宇宙资源需要以强大的国力做基础,以科学技术做支撑,否则是难以实现宇宙空间探测和开发的。 【视频播放】播放“太空殖民”、“太空生命维持系统”、“人类登陆火星”等视频。【总结】宇宙太空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后备空间,在人类面临人口增长、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诸多问题的情况下,探索开发宇宙资源,有着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宇宙开发离我们并不遥远,目前人类的技术完全能够利用地球周围的资源,如何利用以及什么程度上的利用取决于经济上的可行性。宇宙开发对现在的社会生活逐渐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21《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解读】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七单元中的第21课,本单元的主题是歌颂领袖人物和民族精神。本文记述了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偶然相遇并相处的生活片段,表现了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忽略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以及他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初步的品词赏句和感悟文章情感的能力,学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求知欲较强,情感也易被激发。但学生的学习基础存在差异,一部分学生常是课堂的“守望者”,缺乏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习惯和专注学习的能力。因此,在课堂上积极提倡和推行各种形式的合作型阅读的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关注更多学生知识的接受力和情感的感悟力,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设计理念】 本节课以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为主线,引导学生从文中四位人物的语言探究问题,从而认识到爱因斯坦就是一个最伟大的人以及他热爱科学、珍惜时间、不拘小节的人格魅力,突破了教学重难点,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2.用“一面……一面……”“只好”练习说话。 过程与方法: 1.质疑激趣法。浓厚的兴趣是阅读教学最有效的催化剂。围绕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质疑,让学生有一种强烈的阅读愿望,为学习本课奠定感情基础。 2.提炼词语法。找出描写爱因斯坦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自读感悟,提炼关键词语,集中反映了爱因斯坦的品质。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有效的是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合作阅读学习方式的探究,培养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兴趣。 2、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不拘生活小节的品质和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爱因斯坦热爱科学事业、谦虚好学的品质。【教学难点】 感悟爱因斯坦热爱科学、珍惜时间、不拘小节的伟大人格魅力。 【教学方法】 教法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和自读自悟法。教学时,以朗读作为重点,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朗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设疑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有几次交往?你能用几个词语来概括吗?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关系有着怎样的变化? (板书:22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2、谁来说说你对爱因斯坦有哪些了解? (结合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介绍) 3、爱因斯坦到底伟大吗?下面就请大家和老师一起走进课文,看看文中的人物分别有着怎样的看法? [这是一个提纲挈领的问题,以此研读文本,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上课伊始揭示研究主题,能使学生目标明确,以最直接的方式进入文本研读。] 二、精读课文,感知人物性格 一议“最伟大的人” 1、议题:小女孩的父亲认为“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吗? 2、自读课文,找出小女孩的父亲的句子。从这句话你感受到小女孩的父亲认为“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吗?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

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 2、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3、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4、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5、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6、日地平均距离: 1.496 亿千米。 7、太阳系九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冥。 8、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冥)。 9、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10、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11、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 12、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13、太阳活动黑子(强弱标志| 光球层)、耀斑(最激烈|色球层)、日珥(色球层) 14、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5、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6、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 年。 1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 影响气候② 影响短波通讯③ 产生磁

暴现 18、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 19、月相变化规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东东(下弦月) 20、星期的由来:朔望两弦四相。 21、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22、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1981 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23、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1970年“东方红”一号、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 24、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25、保护宇宙环境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 26、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 千米 27、地球的赤道周长 4 万千米 28、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连接东西的线。每1 个纬度为111. 1千米;0-30、30-60、60-90。 29、经线和经度连接南北的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30、东西两半球的划分:西经20°和东经160 °的经线圈。 31、南北两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 32、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23 ° 2和66 ° 3纬线 33、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34、南北方向的判断有限方向,北极为最北,南极为最南。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与认识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与认识 我们的祖先渴望了解宇宙,但是他们没有真正找到了解的办法。今天,我们已找到了一种有效和精确地了解宇宙的办法,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科学”。科学已经表明,宇宙是如此浩瀚而古老,因此人间世事往往显得无足轻重。 宇宙现在是这样,过去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只要一想起宇宙,我们就难以平静——我们的心情激动,感叹不已,我们知道我们在探索最深奥的秘密。 我们迫切希望能够了解宇宙,我们现有的大部分知识是从地球上获得的,然而地球只不过是宇宙中的一个小小的地方。宇宙是由无数的行星、恒星、彗星、星云等组成的,宇宙中是否有外星生命的存在成了我们所关注的焦点。总之,宇宙对我们的吸引力太大了,以下让我介绍一下人类探索的发展历程和一些宇宙知识吧。 恒星 人们用肉眼看到的星星,除了太阳系内的流星、彗星和五大行星(水、金、火、木和土星)之外,整个天空中的星星都是恒星。恒星是由炽热的气体所组成并能自己产生能量发光的近似球体的天体。由于它们的位置看上去似乎恒古不变,因此,古人它们为“恒星”。 在中国古代,早在司马迁的《史记·天官书》中就有了关于恒星颜色的记载:“白如狼,赤比心,黄比参左肩,苍比参右肩,黑比奎大星”。 恒星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诱人的色彩呢?天上的星星发出的光在不同波段的强度是不一样的。从恒星光普型我们可以知道,恒星所呈现的不同颜色,代表了它们表面所处的不同温度。一般来说,发蓝光的恒星是年轻的星,会发热、温度较高,大约在2500~3500开,如猎户座η星。发黄光的恒星是常见的星,它们已经到了中年,温度居中,大约在6000~500开,如御夫座的五车二星。而发红光的恒星是垂亡的老年星,温度较低,大约在2000~3000开,如参宿四和心宿二等。 当你用眼睛直接观察恒星时,你会发现恒星有的亮些,有的暗些,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不同亮度的恒星的光给予你的眼睛视网膜的能量大小不同。 不过恒星的这种亮度不是恒星的真实亮度,由于恒星距离有远有近,在夜空中看起来很亮的星可能是因为这颗星距离我们很近,相反,一颗看起来很暗的星,只是由于距离遥远才显得很暗。因此,恒星的目视星等反映不出恒星的真实亮度。 黑洞 广义相对论表明,引力场可以造成空间弯曲,强大的引力场可以造成强烈的空间弯曲,那么无限强大的引力场会产生什么情况呢? 1916年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后不久,德国物理学家卡尔?史瓦西就用这个理论描绘了一个假设的完全球状星体附近的空间和时间是如何弯曲的。他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儿(教案)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儿》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不拘生活小节的平凡而又伟大的品格,以及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分)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著名的科学家的故事《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儿》,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提笔即是练字时,我们只要写字就要认认真真地写,把字写正确、写规范、写端正。好,齐读课题。 二、预习展示(4分) 1.你对爱因斯坦有哪些了解呢,谁能简单地说一说。 (生:爱因斯坦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在物理学多个领域均有重大贡献;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师激情补充:出示课件,爱因斯坦的头像。他就是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毕生潜心科学研究,他的相对论对理论物理学的发展有极为深远的影响,在世界科学史上作出了巨大贡献。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被确认为整个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巨人。) 2.他这样一个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巨人和一个12岁的小女孩之间会发生哪些故事呢?下面我们来读课文,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

老师请几个同学来读,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4名同学。大家注意倾听,读后说一说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之间发生了哪些故事。 学生自由说,生补充,师引导说完整。(一天,小女孩不小心撞上了爱因斯坦;第二天,小女孩又遇上了爱因斯坦教他怎样穿戴;第三天下午,爱因斯坦在路边等小女孩,邀请小女孩到他的工作室作客,小女孩教爱因斯坦怎样放东西和布置房间;从此,小女孩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到爱因斯坦的工作室坐坐。) 三、精读感悟: 1.过渡:从这些故事中可以看出爱因斯坦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1)下面请同学们仔细默读第二自然段,看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爱因斯坦是一个怎样的人?把这些语句标画下来,可以在旁边简单地写一写你的感受。 (2)交流:下面我们交流一下。先读一读你标画的语句,再谈谈你从这里感受到爱因斯坦是一个怎样的人。对同一个地方如果你有不同的感受,一个同学说完后你可以直接站起来说你的感受。(此环节,如何使学生能从语言文字中读出爱因斯坦的品质和把他的高尚品质通过感情朗读读出来是目的,不要把重点放在体会人的品格的感悟上。) A、“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生说平易近人或温和,教师相机板书:平易近人或温和。——是啊,是小姑娘边走边玩,一下子撞上了这位老人,可老人却抬起头,友好的冲小女孩一笑说,请你再读这句话。(指导读出平易近人,强调“不小心”)。(结果,课堂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苏教版第八册第七单元国魂篇,是关于歌颂领袖人物和民族精神的教育的一个单元,《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正是其中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讲述的是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偶然相撞、相遇并相处的过程,课文展示给我们的是一个以时间为顺序的系列生活片断。这几个小片断就像是一架架于街道某一角的摄影机中随机截取的几个镜头,生动而丰富。它表现了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忽略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以及他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课文情节简单,抓住典型的生活细节,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致描写,彰显人物的性格,学生可以从朴实的字里行间真切感受到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伟大。设计理念:自主、开放的课堂不仅能提供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还有助于培养、提高他们在学习中探究、创新思维的能力。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会变得兴趣盎然,异常活跃。作为一堂课的引导者——教师,除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外,如果还能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找到学习的争辩点,开展一场精彩的课堂争辩,无疑会把课堂教学推向一个新高潮。课堂上,我让学生一直处于矛盾思辨的过程中,循着小女孩的质疑与爱因斯坦的功绩这一矛盾走进课文,依着生活实际“伟人”的形象与小女孩见到的爱因斯坦的形象这一矛盾探究课文,鼓励学生与资料对话,与文本对话,与现实对话,与自己对话,在思辨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有理有据,紧扣生动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不同角度、全方位感悟——“小女孩心中的爱因斯坦”“父亲眼中的爱因斯坦”,从平凡之中见识伟大,最后形成自己心中的爱因斯坦。在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下,能为爱因斯坦是否伟大进行辩解——因为潜心科学研究,没时间打理,因而生活不拘小节,为世界作出巨大贡献但依然谦虚好学、平易近人,所以他是一个伟大的人。人格魅力在思辨中彰扬,人性的伟大在争辩中升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体现。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的识字策略学习本课生字,正确认读“蓄”、“呵”,正确识记“裹、蓄”等生字字形。 2、用“一面……一面……”、“只好……”造句。 3、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把课文改写成剧本,并分角色表演。 4、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朗读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平凡而由伟大的品格,以及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5、抓住爱因斯坦的语言、动作、神态学习人物外貌描写。教学重难点:1、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朗读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平凡而由伟大的品格,以及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2、抓住爱因斯坦的语言、动作、神态学习人物外貌描写。 教学过程:前置性作业:自学课文中的七彩词语,重点关注生字新词。(连自主学习单词累计12个)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搜集资料:爱因斯坦人物简介(2条) 初步理清文章脉络 思考课后问题:爱因斯坦是不是一个伟大的人? 一、聆听伟绩,直面“伟大” 1、同学们,看!出示诗歌:追求着简单淳朴的生活,致力于真理的执着探索,相对论,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和平论,唤醒了人民的团结心。他的贡献,让人类万世景仰,他的品格,与天地日月争辉,他就是公正、善良、真理的化身。 2、知道他是谁吗?生齐答(板书:爱因斯坦) 3、结合前置性作业生简介爱因斯坦。(2条) 4、交流初步印象:你觉得爱因斯坦是一个怎样的人?(伟大的、无私奉献的、了不起的……) 5、观点对比、生发辩题:听,我们却听见一个女孩这样的声音——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1)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与特色: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这篇课文写了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之间的相识、相处,到最后成为了朋友的这一过程,从而展现了一个不拘生活小节、潜心科学研究、富有童心并且乐于与孩子交往的这样一位伟大而又平凡的人。本文的内容比较简单,因而采用浅文深教的方法展开。学生从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开始,自己对课文内容进行学习研究,同时教师的教学设计也是一步一步地深入,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建构智能框架,在整堂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得到的发展与提高是知识与能力的结合,这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用“一面……一面……”、“只好”造句。 3.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的作用。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伟大而又平凡的品格和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重点难点: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的作用。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伟大而又平凡的品格和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个世界上很有名气的科学家和一个12岁的小姑娘,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他们相遇了几次?请用一个词语概括三次相遇的不同。 学生自读后交流: 出示:“1940年的一天下午,一个12岁的小姑娘边走边玩,一下撞上了迎面而来的一位老人。” “第二天,女孩又遇上了那位老人。” “第三天下午,爱因斯坦在路边等待放学回家的小姑娘。” 1、读读三句话,说说有什么新发现。 2、“撞”——“遇”——“等待”说明什么?(从不熟悉到熟悉) 3、“一天下午——第二天——第三天下午”说明什么?(时间在推移) “随着……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把你从三句话中体会到的内容说一说。 4、指导朗读三句句子。抓住“撞”、“遇”、“等待”等词语。 二、精读课文揣摩人物 刚才我们通过朗读已经了解到课文三次描写了爱因斯坦的外表,有何不同呢?请同学仔细读读着三处,你从爱因斯坦的外表感受到了什么?并且来谈谈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人。 1、小女孩第一次见到的爱因斯坦是什么样的?这是怎样的一位老人呢? 出示填空:“老人蓄着一撮________的小胡子,一双_________的眼睛__________在眼窝里,长着一头______________头发,穿的衣服__________, ,整个人就像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

21.《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伟大而又平凡的品格和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教学重点、难点: 读好人物对话,体会爱因斯坦的伟大品格。 教学准备: 师生课前收集介绍爱因斯坦的资料,了解爱因斯坦是个什么样的人。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图片,说说你心目中的爱因斯坦。(板书:爱因斯坦) 2、师述:就是这么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有人却当了他这位大学教授的老师,是谁?(板书:小女孩)(小女孩叫苏菲)老师在这儿要说的是,苏菲就是一位上帝,至少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们会这么认为。请看例子: 爱因斯坦对自己的衣着也是不注意的,长年披着一件黑色皮上衣,不穿袜子,不结领带,裤子有时既没有绑皮带,也没有吊带,他和人在黑板前讨论问题时,一面写黑板,一面要把那像要下滑的裤子用手拉住,这种情形是有些滑稽,而他的头发却留得长长的,不加修

饰。这对当年“贵族学府”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来说是惊异的事,难怪他们要希望上帝叫他把头发剪掉。 大学生们的希望,小女孩却做到了。(也可联系书上句子,句子见下: ①“嘿,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小女孩这么想。 ②小姑娘看见他的时候简直吓了一跳,他整个变了一个人,按小姑娘说的那样穿戴得整整齐齐。) 3、师:所以老师说小女孩是上帝!你们同意吗? 4、过渡: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从中又可以看出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人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文中找 找答案吧!(板书:与)请大家认真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并把它们放到课文中去,读通读顺课文。 二、学生初读课文 1、学生读文(按上面要求) A、老师在读的时候,都不自觉地要读错,大家读这些时要注意: 善意的提醒: 撮zǔo 冲chōng女孩一笑趿tā拉撞着zháo 踱duò步教jiāo我谈些啥shá你得dě学会 B、检查读文,评价。(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愿意读哪部分就读哪部分?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一部分?其他同学当评委。) 2、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大家可自由发表观点。 三、初步理清条理 提示:按时间来划分。(相撞、相遇、相邀、相处) 四、作业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案

19*、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自学本课生字,了解、积累本课新词。 2、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感知大科学家平凡的一面。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收集资料,更好地了解人物。 2、引导学生朗读,读中感悟交流,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知大科学家平凡的一面,学习大科学家诚恳谦虚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科学家的生活。 教学难点:感受大科学家诚恳、虚心、执着的品质。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第五单元的课文中,我们学习了人民警察—任长霞、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有爱心的大画家—凡·高。今天,老师要给大家再介绍一位大科学家(出示爱因斯坦头像),你们知道他是谁吗?(教师板书:爱因斯坦)

2、教师简介“爱因斯坦”(出示文字资料:爱因斯坦,德国人,世界著名物理学家。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被确认为整个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巨人。) 3、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篇关于他跟这个小女孩的文章(出示小女孩头像)。我们将从他与小姑娘的交往中感受爱因斯坦个性的伟大,感知伟人的平凡生活。(板书完整课题:19*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课文时注意课文中表示时间推移的词语,教师巡视指导。 2、读了课文,我们先来跟这篇课文的生字词交个朋友吧。(教师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认读,教师点拨。)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复述课文:学生根据表示时间推移的词语复述课文,教师指导。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不懂得问题吗?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总结归纳。 2、出示问题: (1)生活中的爱因斯坦是怎样一副模样? (2)小女孩做了什么? (3)爱因斯坦有什么变化? (4)爱因斯坦为小女孩做了什么? 3、教师将问题卡发放给学生,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4、教师提问,各小组推选代表起来回答,教师适时板书。 四、归纳总结。 1、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爱因斯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归

1.1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同步练习及答案

1.1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同步练习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以下不属于该研究方法的是() A. B. C. D. 2.目前航天飞船的飞行轨道都是近地轨道,一般在地面上方300km左右的轨道上绕地飞行,环绕地球飞行一周的时间约为90min左右.若飞船在赤道上空飞行,则飞船里的航天员在24h内可以看到的日落次数最接近() A. 2次 B. 4次 C. 8次 D. 16次 3.关于宇宙的产生的看法,下列说法正确是() A. 宇宙没有起源,天然而成的 B. 多数科学家认为宇宙诞生于15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 C. 宇宙肯定是恒星的湮灭造成的 D. 宇宙产生于气候的变化 4.下列关于学说的提出、模型的建立或科学实验完成等先后顺序,不符合科学史实的是() A. 对太阳系的认识:先提出日心说,后提出地心说 B. 对海陆变迁的认识:先提出大陆漂移假说,后建立板块构造学说 C. 对电磁现象的认识:先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后制造出发电机 D. 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卢瑟福先完成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原子的有核模型 5.关于宇宙大爆炸,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50万年前的一次原始火球大爆炸 B. 大爆炸宇宙模型认为,“原始火球”的温度和密度高得无法想像 C. “原始火球”的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D. 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可推知,所有星系都在背离我们运动 6.下列有关人类探索宇宙过程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伽利略就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体 B. 牛顿第一个观察到了木星的卫星、太阳黑子 C. 科学家把“哈勃”太空望远镜送入太空 D. 目前,人类观测到的最远的天体距离我们约130亿光年 7.下列对宇宙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 月球表面有山、有空气,但无水和生命 B. 宇宙的大小结构层次为: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C. 现在有很多证据已经证明宇宙是有边的、膨胀的 D. 太阳是一颗能自行发光发热的气体行星 8.目前能较好地解释火山、地震等地壳变动现象的学说是() A. 海底扩张学说 B. 大陆漂移学说 C. 板块构造学说 D. 大爆炸宇宙论 9.下列各物体的尺度,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地球太阳银河 B. 银河系太阳地球 C. 银河系地球太阳 D. 太阳银河系地球 10.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有两种学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托勒密” B. 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亚里士多德” C. 日心说的代表人物是“开普勒” D. 地心说有其局限性,日心说没有局限性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恒星是指宇宙中不动的星球 B. 宇宙是由几千个星系组成的天体系统 C. 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普通的恒星 D. 银河系只是有群星组成的天体 12.大爆炸宇宙论认为宇宙处于不断的膨胀中,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离我们越远的星系,退行 越快。若在我们所在的星系1观测,下图能类比宇宙膨胀的是(箭头方向和长短分别表示运动方向和快慢)() A. B. C. D.

四年级语文上册《爱因斯坦与小姑娘》教案1 北京版

《爱因斯坦与小姑娘》 教学目标 1、认读12个字。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将文章分为4 部分。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伟大而又平凡的品格 和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3、通过朗读感悟人物对话,能够分角色有感情地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感受爱因斯坦不拘生活小节的伟大而又平凡的品格和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教学难点: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将文章分为4 部分。能够分角色有感情地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激发兴趣 师:刚才大家背成语接龙背的真好,老师奖励大家两句名人名言,我请两个同学来读读,谁来读读第一句?。ppt出示 真是发人深省!孩子们,你们知道这两句名言是谁说的吗?(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是谁?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8课,《爱因斯坦与小姑娘》,伸出手,和老师一起书空课题。 ppt出示:8 爱因斯坦与小姑娘 板书:8 爱因斯坦与小姑娘 二、初读课文,分段,交流预习单 1、交流预习单第1题 师:孩子们,昨天你们都预习课文了,对吧,生字都会读了吗?哪个组愿意带大家读一读。生带读生字新词 2、分段 师:你们在预习课文中,知道了爱因斯坦与小姑娘之间有几次相遇?每次相遇都发生了什么事?咱们一起来说一说ppt出示 ppt出示

师:你们发现了吗,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生:时间顺序。 师:我们按照时间顺序可以把文章分成4大段,请你标上段落标记。 3、交流预习单第3题(我们眼中的爱因斯坦) 师:通过你们的预习,你们觉得爱因斯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你结合预习单第3题,小组讨论讨论。 生讨论。 师:今天我们集体交流一下,谁先来说说爱因斯坦是个什么样的人? 贴出学生评价爱因斯坦的关键词 预设:不爱整洁、衣着不合体、屋子乱、幽默、风趣、奇怪、谦虚、伟大、爱思考、勤奋、平易近人、喜爱孩子 三、细读课文,感悟人物品质 1、小姑娘眼中的爱因斯坦 师:原来在你们眼中,爱因斯坦是这样的人啊。那在小姑娘眼中呢,父母眼中呢?爱因斯坦是个什么样的人?小组再讨论讨论,画出相关的语句。ppt出示 生讨论标画。 生汇报,师给予点拨。 生:在小姑娘眼中,爱因斯坦是个穿着不整齐的人。 师:谁有同样的感受?从哪儿看出来的,谁给大家读读你画的语句。ppt出示 师:这是描写爱因斯坦的什么?

小学语文课文《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小学语文课文《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1940年的一个下午,一个12岁的小姑娘边走边玩,一下撞上了迎面而来的一个老人。 老人蓄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冷不丁被小姑娘一撞,他抬起头,友好地冲女孩一笑:"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说完,又低头向前走去。女孩望着老人,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嘿!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小女孩这么想。 回到家,她将碰到这老人的事情告诉了父亲。父亲听后兴奋地说:"孩子,你今天撞着了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他是爱因斯坦!";女孩直纳闷: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 第二天,女孩又遇上了那老人。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先生,你好!";小姑娘说,"我父亲说你是最伟大的爱因斯坦";"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我说也是嘛,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怎么谈得上伟大?"; 听了这话,爱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窝里突然放射出温柔的目光,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装束,两手一摊,肩膀一耸,冲小姑娘做了个鬼脸:"你说得对,我是不会对付衣服鞋子这类玩意儿,但愿你肯教我。";"这还不简单?";女孩将平日妈妈教给她的穿戴要领一口气全说了出来。"能记住吗?";她问。"也许能。"; 第三天下午,爱因斯坦在路边等待放学回家的小姑娘。小姑娘看见他的时候简直吓了一跳,他整个变了一个人,按小姑娘说的那样穿戴得整整齐齐。"爱因斯坦先生,你比昨天年轻了20岁。";"是吗?太好了!我打算请你到我那里做客。";小姑娘跟着爱因斯坦走进了他的工作室。工作室很大,到处摆着书架和书,屋子中间摆着一张办公桌,桌上的东西乱得一塌糊涂。"你得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女孩这样说。"呵,小教授,请你再教教我。";于是,小姑娘手把手地教起了爱因斯坦。

人类怎样认识宇宙

在实践中发展认识 ——观《人类怎样认识宇宙》有感工程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08******* 陈* 摘要:人类对自己所生存的地球及其所在的宇宙空间有一个从近到远、从模糊到清晰、不断更新、不断否定的认识过程,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认识并理解这一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关键词:宇宙论、认识论、真理、实践 天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一段漫长而崎岖的道路。它的全部历史贯穿着唯物主义宇宙观与唯心主义或宗教宇宙观的不间断和不可调和的斗争:从天圆地方到地圆天无边;从太阳绕地球转到地球绕太阳转;从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到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进而太阳仅是银河系中上千亿颗恒星中一颗很普通的恒星;从光速无限到光速有限;从牛顿时空观到爱因斯坦时空观;从宇宙无限到宇宙大爆炸等,不一枚举。由此可以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我们对宇宙的认识是在不断升华的。 人类从来就生活在地球上,由于直观上感觉不到地球的运动,人们很自然认为地球是不动的,而其他天体都绕着地球转,这就是地心说的认识基础。鉴于它的表观合理性,地心说很容易为人们所接受。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已提出了"地心说",即认为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公元140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发表了他的13卷巨著《天文学大成》,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系统地确立了地心说。根据这一学说,地为球形,且居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其他天体都绕着地球转动。这一学说从表观上解释了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周而复始的现象,又符合上帝创造人类、地球必然在宇宙中居有至高无上地位的宗教教义,因而流传时间长达1300余年。 日心说的确立是天文史上一场“翻天覆地”的重大革命。在历时达半世纪之久的斗争历程中波澜起伏,人才辈出,它的胜利主要归功于这样几个人:哥白尼、布鲁诺、第谷、开普勒、伽利略和牛顿。哥白尼积近四十年的探索和观测,首创以太阳为中心的“日心”宇宙体系,迈出人类认识宇宙历程上最艰难、最重要的一步,向自然科学与宗教神学最敏感的这个问题上首先发难。他那不朽巨著《天体运动》的出版,“给神学写了挑战书”。布鲁诺勇敢地叛逆宗教,以火焰般的热情宣传哥白尼学说,大胆提出宇宙无限论,最后以身殉难,宁愿受火刑,也决不向教会屈服。第谷在没有望远镜的条件下以非凡的技巧,长期对行星的位置进行了准确测定;开普勒则以惊人毅力对第谷的观测数据进行了令人叹为观止的严密分析。伽利略是实验自然科学的创始人,他首创了动力学,促成天文学发生根本的进展;他又是第一个使用望远镜观测天体的人,获得一系列惊人的发现。他观测金星的位相变化和木卫星绕行,这两项发现直观证实了“日心”系列的正确性。伽利略因他的成就而遭到天主教的残酷迫害。尽管他晚年在教会的淫威下被迫声称放弃哥白尼学说,但从严森的宗教法庭上还是传出激励人心的战斗口号——“地球仍在转动!”最后,牛顿把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和其他学者在天文学和动力学上的发现汇集起来,加上他自己在数学和力学上的创见,概括成一个迄今

2019-2020学年度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 1 节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知识点练习第四十五篇

2019-2020学年度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1 节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知识点练习 第四十五篇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宇宙大爆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宇宙起源于一个非常稳定的“原始火球” B、“原始火球”爆炸导致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处处下降 C、目前宇宙的膨胀已经结束 D、目前宇宙的膨胀已经结束且已经开始收缩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关于宇宙大爆炸,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50万年前的一次原始火球大爆炸 B、大爆炸宇宙模型认为,“原始火球”的温度和密度高得无法想像 C、“原始火球”的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D、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可推知,所有星系都在背离我们运动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如图所示为大爆炸宇宙模型半径、温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 ) ①随着宇宙半径的增大,宇宙温度在降低 ②随着宇宙半径的增大,宇宙温度在升高 ③宇宙在不断收缩 ④宇宙在不断膨胀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用绳子系着一个小球做圆周运动,当小球速度逐渐加快时,你感受到的拉力( ) A、逐渐变小 B、逐渐变大 C、不变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宇宙认识说法正确是( ) A、宇宙中天体的位置是始终不变的 B、宇宙是方形的 C、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 D、太阳就是宇宙的中心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关于地心说和日心说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心说的参考系是地球 B、日心说的参考系是地球 C、地心说和日心说只是参考系不同,两者具有等同的价值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练习题

21.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一、.看拼音,写词语。 xùhúzi bāo guǒtuōxi?guǐliǎn ( ) ( ) ( ) ( ) 二、.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踱.(duódù)步耸.(sǒng ěr )立啥.(shásá)事 棕褐.色(hahē)埋.头(mán mái)趿.拉(jiētā)纳.闷(nàlà)三、当小姑娘教给爱因斯坦穿戴要领后,他整个变了一个人,请用两个词语形容:()、()。 四、照样子写词语: 短而硬()、()、()、() 又肥又长()、()、()、() 五、比一比,再组词 鞋()鬼()蓄()带()河() 挂()槐()畜()戴()呵() 六、查字典,填空 “裹”用音序查字法,应当先查音序(),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画。裹在的意思是()。 “蓄”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组词()、()。 七、关联词语填空。 1、()今天下暴雨,()他不能来。 2、()勤奋的人,()有希望取得优异的成绩。 八、句子沙龙。 1. 按要求写句子。 (1)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改成带句号的句子,意思不变) (2)我呢,什么也帮不了她,只好 ..教他做数学作业。(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2.填空 (1)我知道这篇课文主要是通过对人物的的描写来写爱因斯坦的。从中能看出爱因斯坦是一位的人。 九、读下面的一段话,回答问题。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疼吗?小宇。”医生问道。小宇摇摇头。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医生又问是不是针刺疼了他,他又摇了摇头。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说课稿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说课稿 一、说教材。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七单元中的第21课,本单元的主题是歌颂领袖人物和民族精神。本篇课文主要讲了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偶然相撞、相遇和相处的过程,课文展示给我们的是一个以时间为顺序的系列生活片段,生动而丰富。表现出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忽略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以及他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童心。课文情节简单,抓住典型的生活细节,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彰显人物的性格,学生可以从朴实的字里行间真切感受到科学家爱因斯坦的伟大品质。 二、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基于我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掌握,结合三维目标,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 成的词语,会用“一面……一面……”和“……只好……”造 句。 3.通过品读课文,感受爱因斯坦在和小女孩交往过程中体现出的 平凡谦逊的美德,体会爱因斯坦对科学的执着追求、不拘小节 的品质。 在此基础上我的教学重点是借助抓关键字词品读课文,感受爱因斯坦珍惜时间、热爱工作,而不顾自己形象、不拘小节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则是感悟爱因斯坦热爱科学、珍惜时间、不拘小节的伟大人格魅力,体会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三、说教学法。 我们都知道语文是一门培养人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的重要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起到组织、引导的作用,因此我主要采用:1.情境教学法。2.活动探究法。3.以读代讲法。同时我还将多种形式的朗读穿插于全文,让学生自读自悟。这样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和体验,感受爱因斯坦平易谦逊的品质,逐步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和探索性阅读的能力。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能从“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到“会学”转变,让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因此学习方法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采取:1.自主合作探究法。2.读思议结合法。3.抓关键词品读法。课文插图观察法。我将组织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独立思考、合作学习,而我从旁认真指导、巧妙点拨,使学生不仅能够在主动参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教法学法我将在下面的教学过程中具体说明。 四、说教学过程。 本篇课文我预计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主要由五个板块构成:(一)了解名人,导入新课。借由爱因斯坦的人物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课文。(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来自由朗读,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学设计(复习课)(鄂教版四年级上册)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学设计(复习课)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不拘生活小节的品质和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了解,你能用一、二句话来介绍一下爱因斯坦吗? 爱因斯坦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 他的相对论远比牛顿物理学先进,对世界科学史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物质粒子可以转变为巨大能量的理论,已由原子弹、氢弹的威力得到确证。 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被确认为整个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巨人。 小结:爱因斯坦是继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 难怪文中小女孩的父亲称他为“最伟大的人” 板书:“最伟大的人” 2、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它没有从科学成就的这一方面

来介绍爱因斯坦,而是写了他与一个小姑娘之间发生的故事。这节课,我们将从他与小姑娘的交往之中来感受爱因斯坦人性的伟大。 二、理清课文脉络 1、文中讲了爱因斯坦与小姑娘哪几次交往?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小标题 板书:相撞——相遇——相邀——相处 2、过渡:课文详写了爱因斯坦与小姑娘的三次相遇,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三、自学要求 出示: 快速地通读课文,自由选择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次交往,细细地读一读。思考:这次相遇小姑娘对爱因斯坦有怎样的印象?你从中又体会到爱因斯坦是一个怎样的人?同桌可以互相讨论。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交流 (一)相撞 1、可以哪这句话来概括小女孩对爱因斯坦外貌的印象: “嘿!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小女孩这么想。 联系上文来理解这句话: 老人蓄着一撮(zuǒ)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棕褐色的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