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情况

合集下载

浅谈广东水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谈广东水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谈广东水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摘要本文通过近十年广东水产品贸易数据,得出广东水产品生产与出口贸易现状,根据广东水产品生产与出口特点及出口现状,围绕水产品对外贸易存在问题,做了相应的分析,就促进广东省水产品出口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本文通过收集近十年广东省水产品生产与出口的各项数据,进行归纳总结,找出广东省水产品生产与出口的特点与现状。

而后根据水产品特点及现状,找出制约广东水产品出口的原因,提出针对性对策。

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第二部分是广东水产品的发展现状,第三部分是制约广东水产品出口的原因,第四部分是针对制约水产品发展的问题,提出促进广东省水产品出口的对策建议,第五部分是对广东省水产品出口的总结。

本文主要创新体现在充分利用数据的时效性分析广东水产品出口存在问题并找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广东省水产品出口贸易对策研究一、引言(一)选题背景及意义广东省纬度低,仅次于海南省,同时拥有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受到纬度和气候的影响,广东省沿海地区降雨量非常多,四季的温度也相对较高。

因为靠近海边,广东省拥有很大的海域面积,总海域面积约41.9万平方公里,因此,广东省的海洋资源非常丰富种类齐全,数量繁多,相对于全国,广东省是一个海洋资源大省,出产的海洋产品品质高,再加上水产品产业链的相对完善,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很大的。

水产品出口贸易不仅与从事水产出口产业链的参与者收益息息相关,对保障我国的国家食品安全方面也有很大的意义,水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是否顺遂,能直接对渔业发展产生极大影响。

近年来,随着广东省的经济快速发展,广东省水产品出口也呈现了波动增长的势头,作为最先开放的省份,广东省水产品发展历史比中国其他省份更长,产业链与基础设施也更加完善。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水产品出口省份之一,广东省水产品出口收入是中国对外贸易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广东省在利用水产品出口发展本省经济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弊端显露。

青岛市2015年统计公报

青岛市2015年统计公报

2014年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青岛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青岛调查队(2015年3月30日)2014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作为,真抓实干,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新常态下全市呈现经济平稳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为904.62万人,增长0.92%;其中,市区常住人口487.59万人,增长1.29%。

表1:全市常住人口分布情况区市数量(万人)总计904.62市南区 56.74市北区106.90李沧区 54.14崂山区 42.75黄岛区146.52城阳区 68.80即墨市119.42胶州市 87.10平度市135.44莱西市 75.07高新区 9.84保税区 1.90初步核算,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869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2.6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3882.4亿元,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4447.1亿元,增长7.9%。

三次产业比例为4.2:44.6:51.2。

人均GDP 达到96524元。

民营经济增加值3323.4亿元,增长8.3%。

图1:2014年季度GDP 及增速1678.43932.96135.78692.17.67.87.98.0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9000.010000.0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7.37.47.57.67.77.87.98.08.1GDP(亿元)增速(%)图2:2013、2014年GDP 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2014年4.244.651.2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全年财政总收入实现2800.4亿元,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95.2亿元,增长13.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74.7亿元,增长6.0%。

结束快速增长罗非鱼需扩大内需

结束快速增长罗非鱼需扩大内需

结束快速增长罗非鱼需扩大内需作者:暂无来源:《中国食品》 2016年第24期中国罗非鱼产业发展现状1.中国罗非鱼的生产情况过去20年,中国罗非鱼产量增长了4倍多,在缓解海洋资源压力的同时,也保障了优质水产品蛋白的有效供应。

另外,中国养殖技术快速发展,还带动了印度尼西亚、埃及以及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罗非鱼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从近两年中国罗非鱼产业发展情况来看,罗非鱼产量快速增长趋势已经结束,目前已进入一个缓慢、平稳的增长期,罗非鱼加工、贸易等方面也都趋于平稳。

结合今年罗非鱼投苗、养殖、加工和贸易等情况来看,预计2016年底的产量应与2015年的165万吨基本持平,保持在160多万吨左右。

从全球罗非鱼产业情况看来,2016年全球罗非鱼产量可能超过550万吨,其中,非洲等地一些发展中国家产量将有可能继续增加,中国罗非鱼产量在全球罗非鱼总产量的占比呈下降趋势,目前这一比例已从5年前的45%下降到30%。

就产能而言,中国罗非鱼的产能非常大,因为中国养殖证不限定养殖品种,可以养罗非鱼,也可以养其他品种,这主要取决于市场的走向、价格的高低、利益的多少。

中国罗非鱼养殖主要集中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和福建,养殖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96%。

未来,中国罗非鱼产量是否有进一步增加的需求,将主要取决于内销市场需求是否提升。

2.中国罗非鱼贸易情况中国罗非鱼出口主要集中在美国和墨西哥两大市场,近年来,这两大市场处于基本饱和的状态,已无太大的增长空间。

从欧洲市场来看,罗非鱼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有限,市场发展缓慢。

其他市场份额较小,出口情况基本稳定。

从内销市场来看,中国淡水养殖的品种繁多,罗非鱼消费一直增长缓慢,很难像草鱼一样成为主要消费品种。

另外,罗非鱼生产成本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国内外市场都受到了来自越南鲶鱼低价竞争的挑战和压力。

其中,中国国内市场越南鲶鱼的销售量增长幅度是罗非鱼增长幅度的数倍,目前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随处可见越南鲶鱼。

广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

广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

广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广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广东省农产品的出口贸易在其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广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旨在分析当前广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促进广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二、广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近年来,广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

据统计,广东省农产品的出口值从2015年的98.5亿美元增长到了2020年的131.5亿美元,增幅达到了33.5%。

其中,主要出口产品包括水果、蔬菜、水产品等。

与此同时,广东省农产品的出口市场也日益多元化,已覆盖亚洲、欧洲、美洲等多个地区。

然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广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三、广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1、质量问题:部分农产品质量不稳定,缺乏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导致出口产品的一致性难以保证,给出口带来了隐患。

2、技术壁垒:各国对农产品进口的标准和要求日益严格,尤其在农药残留、食品安全等方面,技术壁垒越来越高,给广东省农产品的出口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3、品牌影响力:广东省农产品品牌影响力相对较弱,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使得出口市场难以进一步拓展。

4、物流成本:随着全球物流成本的上涨,农产品出口的运输成本不断攀升,影响了广东省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四、对策建议1、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稳定性,确保符合国内外市场的质量要求。

2、突破技术壁垒:加强与各国的技术交流,了解和掌握各国农产品的技术和质量要求,提高生产技术水平,确保农产品质量符合进口国的标准。

3、打造农产品品牌: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培育和推广广东省的特色农产品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出口市场竞争力。

4、降低物流成本:通过优化运输路线、提高物流效率等方式,降低农产品出口的物流成本,提高出口竞争力。

2015年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年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年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杭州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更是经济发展全面迈入新常态的重要一年。

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加快“一号工程”推进为着力点,以集聚创新动能为支撑点,以深化改革增强体制活力为突破点,以发展和改善民生为落脚点,全力以赴推动经济行稳致远。

全年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成为全国第十个进入“万亿”方阵的城市,增速重回两位数增长。

“十二五”时期杭州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一、综合(一)经济总量。

201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0053.58亿元,比上年增长10.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7.6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910.6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855.29亿元,分别增长1.8%、5.6%和14.6%。

人均生产总值112268元,增长9.1%。

按国家公布的2015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8025美元。

2010年-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及增幅“十二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1%,低于“十一五”时期平均增速3.3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3.5∶47.3∶49.2升级为2015年的2.9∶38.9∶58.2。

全市GDP三次产业比重(%)(二)民营经济。

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5951.72亿元,占全市的59.2%;实现财政收入912.56亿元,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40.8%。

年末,全市私营企业33.47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1.3%;个体工商户38.61万户,增长11.8%。

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分别为258.74万人、79.45万人,增长16.1%和10.3%。

(三)信息经济。

级现代农业园区18个,市级“菜篮子”基地42个,各级粮食生产功能区262个。

“十二五”期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低于“十一五”时期平均增速1.1个百分点。

三、工业和建筑业(一)工业生产。

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3497.92亿元,增长5.5%,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2903.30亿元,增长5.4%。

国家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模拟试卷177_真题-无答案

国家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模拟试卷177_真题-无答案

国家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模拟试卷177(总分70,考试时间90分钟)资料分析每题所给出的图、表或一段文字均有5个问题要你回答。

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5年中非贸易额为396.9亿美元,其中中国对非洲出口186.5亿美元,自非洲进口210.4亿美元。

2006年中非贸易额为554.9亿美元,其中中国对非洲出口266.9亿美元,自非洲进口288亿美元。

2007年中国与非洲双边贸易总额首次突破700亿美元,达到735.7亿美元,其中中国对非洲出口372.9亿美元,自非洲进口362.8亿美元,全年对非洲实现贸易顺差10.1亿美元。

2008年中国与非洲贸易额首次迈上千亿美元的新台阶,达到1068.4亿美元,其中中国对非洲出E1508.4亿美元,自非洲进口560.0亿美元。

2009年中国与非洲贸易额为910.7亿美元,其中中国对非洲出口477.4亿美元,自非洲进口433.3亿美元。

1. 2001—2009年间,中国对非洲贸易逆差的年份有几个?( )A. 4B. 5C. 6D. 72. 以下哪一年中非贸易总额的同比增量最高?( )A. 2006年B. 2007年C. 2008年D. 2009年3. 2009年中国对非洲贸易顺差比2007年高多少亿美元?( )A. 34B. 38C. 43D. 484. 2008年我国自非洲进口额的同比增速比对非洲出口额的同比增速( )。

A. 低6个百分点B. 低18个百分点C. 高6个百分点D. 高18个百分点5. 根据以上资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2000—2008年,中国自非洲进口额呈逐年增长态势B. 2000—2006年,中国与非洲双边贸易总额均低于700亿美元C. 2002年,中国对非洲贸易顺差为2000—2009年间最大D. 2001—2009年,中国与非洲双边贸易总额保持逐年上升的趋势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22国考资料分析讲义

2022国考资料分析讲义

目录2023年度国考资料分析基础讲义 (1)第一章统计学基础概念 (1)第二章增长类公式 (6)第一节增长率 (6)第二节基量 (8)第三节增长量 (10)第四节现量 (12)第五节间隔增长率 (15)第六节乘积增长率 (16)第七节混合增长率 (17)第三章比重类公式 (18)第一节现期比重 (18)第二节现期总量 (19)第三节现期部分量 (20)第四节基期比重 (22)第五节比重变化 (23)第四章倍数 (25)第一节倍数之间的概念关系 (25)第二节量的倍数与比例间的倍数 (27)第三节基期的倍数 (28)第五章平均数 (30)第一节几个数的平均数 (30)第二节平均数的常见公式 (31)第三节求份数 (32)第三节基期的平均数 (33)第四节平均数的增长量 (35)第五节平均数的增长率 (36)第六章资料分析材料形式 (37)第一节文字类 (37)第二节表格类 (40)第三节柱形图 (44)第四节折线图 (48)第五节扇形图 (52)第六节网状图 (54)2023年度国考资料分析基础讲义第一章统计学基础概念概念一:同比和环比同比指与上年同期相比;环比指与上一个时期相比,该时期应该是最小的时间量。

环比分为日环比、周环比、月环比和年环比。

但一般在行测中出现的环比为月环比,这时因为在绝大部分统计资料中出现的最小时间往往以月为单位。

如:2021年7月的同比时期为2020年7月2021年7月的环比时期为2021年6月2021年第三季度的同比时期为2020年第三季度2021年第三季度的环比时期为2021年第二季度2009年4月份中国汽车产销数据显示,在其他国家汽车销售进一步疲软的情况下,国内乘用车销量却持续上升,当月销量已达83.1万辆,其中,轿车销量占到71%,比三月份增长8.3%,同比增长33.04%。

问题1: 2008年4月,中国轿车销量为?问题2: 2009年3月,中国轿车销量为?概念二:基量与现量、增长量和增长率统计学中一般会出现若干的时期之间的关系,一般而言:跟哪个时期相比,哪个时期就叫做基期,而在基期所体现的量值,被称为基量。

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现状及趋势分析

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现状及趋势分析

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现状及趋势分析一、农产品进出口情况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历来丰富,我国的农产品总数量在全世界都遥遥领先,且规模和贸易都不断在扩大。

2015-2020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整体呈上升趋势,从2015年的1861.2亿美元上升至2020年的2468.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82%。

2021年1-4月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额为955.7亿美元。

从农产品出口来看,2015-202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呈现起伏但整体上升的趋势。

2020年受疫情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760.3亿美元,同比下降3.23%。

2021年1-4月我国农产品出口额为275.6亿美元,同比增长2%。

与农产品出口额变化趋势不同,尽管2016年有小幅度下降,但是2016-2020年我国农产品进口总额保持稳定的增长幅度逐年上升。

2020年我国农产品进口总额是1708亿美元,同比增加13.96%。

2021年1-4月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为680.1亿美元,同比2020年1-4月上升30.1%。

从贸易逆差来看,2016-2020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逐年扩大。

2020年农产品贸易逆差高达947.7亿美元,同比上升32.9%。

2021年1-4月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就已经高达404.5亿美元。

二、农产品细分种类进出口情况从出口来看,我国主要农产品出口依然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主要以水产品及制成品金额最高,为190.4亿美元,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过去海洋生态环境控制不严以及如今海外水产品需求高以及水产品价格高。

其次是蔬菜和水果,出口额分别为149.3亿美元和83.5亿美元。

而从进口来看,畜产品、食用籽油占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份额,出口额都高于400亿美元,分别为475.7亿美元、432.7亿美元。

其次是水产品和水果,分别出口155.6亿美元和110.4亿美元。

三、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形式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最主要的贸易方式都是一般贸易,分别为1488.06亿美元和643.09亿美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中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情况
受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水产品消费萎缩等因素影响,2015年全球水产品贸易普遍下滑,
我国水产品贸易也未能幸免,面临近二十年来最为严峻的形势。据海关数据统计,2015年
我国水产品进出口总量814.15万吨,进出口总额293.14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3.59%和
5.08%。其中,出口量406.03万吨,出口额203.33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2.48%和6.29%;
进口量408.13万吨,进口额89.82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4.66%和2.22%。贸易顺差113.51
亿美元,同比减少11.61亿美元。尽管如此,我国作为全球第一大水产品出口国的地位没有
动摇。据了解,2015年全球主要水产品出口国家形势均不容乐观,挪威(-16.3%)、泰国
(-10.6%)、美国(-3.7%)、加拿大(3.96%)、印度(-13.4%)、智利(-17.5%)等国出
口额普遍下降,我国水产品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但成本提升、汇率波动、融资困难、结
构性产能过剩、同构竞争等问题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一、国内生产成本持续提高,来进料加工贸易竞争优势下降
受国内生产成本尤其是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国际水产品原料价格波动、汇率变化以及
外需疲软等因素影响,2008年起我来进料加工贸易结束连续多年快速增长的态势,占水产
品出口总额的比重持续下降。2015年更是出现了出口量额双降,出口量112.34万吨,出口
额52.28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5.35%和4.22%,占水产品出口额的比重连续3年维持在
24-25%之间,较2007年下降了约16个百分点。细分来看,来料加工在来进料加工出口中所
占份额也呈下降态势,2015年来料加工出口量22.55万吨,出口额13.18亿美元,同比分
别下降8.41%和4.96%,出口额占来进料加工出口总额的比例降至25.21%,较2001年下降
近13个百分点;进料加工出口量89.79万吨,出口额39.10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4.55%
和3.97%。
二、部分品种出现结构性过剩,一般贸易出口竞争优势呈现下滑趋势
2015年水产品一般贸易出口量279.84万吨、出口额149.14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71%
和7.07%。其中,头足类、贝类、蟹类出口量额均略有增长,鳗鱼出口量增额减,对虾、罗
非鱼、大黄鱼、淡水小龙虾出口量额双降。罗非鱼产能过剩的情况较为突出,产品价格低,
养殖、出口各环节利润不断被挤压,产业后续发展面临较大压力;对虾苗种质量参差不齐,
养殖病害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加之极端天气增多,养殖风险持续加大,加工货源不稳定,直
接影响了出口的可持续性。淡水小龙虾国内消费持续升温,价格居高不下,加工出口企业利
润低,生产积极性普遍不高。
表1:一般贸易主要出口品种
数量:万吨;金额:亿美元

出口品种 占一般贸易出口额比例%
2015年 同比增减%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墨鱼鱿鱼及章鱼 18.89 44.59 28.17 7.85 5.66
贝类 11.59 28.07 17.28 2.83 1.35
对虾 10.91 14.99 16.26 -16.06 -26.17
罗非鱼 8.73 39.26 13.02 -2.57 -14.11
蟹类 6.65 6.92 9.92 5.14 0.06
鳗鱼 6.62 4.37 9.87 10.06 -1.08
淡水小龙虾 1.78 2.01 2.66 -32.90 -30.26
大黄鱼 1.64 3.68 2.45 -2.53 -3.95
三、全球经济复苏总体乏力,国际市场需求疲软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依然缓慢,尤其是作为我国主要出口目的地的发达经济体市场消费
萎缩,需求下降,订单减少,价格低迷,2015年我国对日、美、欧、韩、香港等传统市场
出口量额均出现负增长。相比而言,东盟市场可谓一枝独秀,尤其是6月份之前,我对东盟
出口一直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6月份之后增幅出现回落,但仍保持了稳定增长,目前东盟
已赶超欧盟和韩国,成为我国第三大出口市场,其中,泰国是我对东盟第一大出口市场,2015
年我对泰国出口额达到12.00亿美元,占我国对东盟出口总额的43.23%,主要出口品种为
金枪鱼、墨鱼鱿鱼及章鱼等。
表2:主要出口市场
数量:万吨;金额:亿美元

出口市场 数量 同比增减% 金额 同比增减%
日本 60.56 -8.51 36.38 -4.25
美国 55.08 -5.47 31.95 -5.83
东盟 56.29 6.94 27.76 2.25
欧盟 51.34 -7.29 22.14 -6.41
中国香港 21.97 -5.07 21.15 -16.13
中国台湾 13.20 -3.54 15.88 1.51
韩国 49.12 -2.26 15.61 -7.56
四、主要省份出口形势整体欠佳,优势区域布局持续微调
福建、山东、广东、辽宁、浙江、河北、海南、广西等沿海省份仍是我水产品主要出口
省份,出口额之和占全国水产品出口总额的93.67%,但省份间排名继续调整。其中,福建
省借助地域优势,在保持台湾市场优势基础上大力拓展东盟市场,自2013年以来连续3年
位居出口首位,且所占份额逐年增加,2015年在全国出口形势普遍较差的情况下,出口额
依然实现了稳中略增;山东、辽宁作为来进料加工出口大省,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增加,来进
料加工贸易竞争优势逐年下降,2015年两省水产品出口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受鳗鱼、罗
非鱼价格下跌影响,广东出口量增额减;而以罗非鱼出口为主的海南、广西也均出现了量额
双降的情况;浙江省主要出口品种海水鱼和对虾出口明显下滑,全省出口量额双降;河北省
大力发展沿海优势产业带,积极打造加工出口贸易平台,出口实现平稳增长,超过海南、广
西成为第六大出口省份。内陆省份排名没有变化,江西、湖北和吉林依旧位列前三,但差距
逐渐缩小。其中,江西、湖北出口大幅下滑。吉林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珲春港贸
易,出口量额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表3:主要出口省份
数量:万吨;金额:亿美元
沿海 数量 同比增减% 占出口总量% 金额 同比增减% 占出口总额%
福建 85.38 7.52 21.03 54.94 0.05 27.02
山东 107.73 -7.88 26.53 44.90 -7.14 22.08
广东 51.40 6.70 12.66 30.99 -5.30 15.24
辽宁 73.39 -5.67 18.08 27.69 -4.26 13.62
浙江 46.80 -6.06 11.53 18.79 -11.29 9.24
河北 4.69 5.13 1.16 4.56 0.02 2.24
海南 12.19 -1.64 3.00 4.48 -18.62 2.20
广西 8.20 -23.24 2.02 4.11 -29.72 2.02
内陆 数量 同比增减% 占出口总量% 金额 同比增减% 占出口总额%
江西 0.90 -8.40 0.22 2.71 -13.12 1.33
湖北 2.17 -32.35 0.53 2.65 -32.58 1.30
吉林 4.28 41.63 1.05 1.25 20.68 0.61
五、来进料加工原料进口大幅下降,保税区仓储进口增幅明显
2015年我国水产品进口量408.13万吨,进口额89.82亿美元,同比分别减少4.66%和
2.22%。其中来进料加工原料进口量116.06万吨、进口额23.06亿美元,同比分别减少28.74%
和30.65%。鱼粉进口量减额增,进口量102.54万吨,同比减少1.24%,进口额17.92亿美
元,同比增长14.93%。除鱼粉外其他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主要供国内食用)产品进口量
83.04万吨、进口额31.10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0.56%和0.44%。其他方式进口(边境小
额贸易、保税区仓储等)进口量106.49万吨,进口额17.7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5.09%
和47.16%,其中,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进口量41.62万吨,进口额8.74亿美元,同比分别
增长84.45%和124%;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60.58万吨,进口额8.3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
23.6%和16.19%。从主要进口市场看,除自秘鲁、加拿大和新西兰的进口额有小幅增加外,
从其他市场的进口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表4:主要进口国家和地区
数量:万吨;金额:亿美元

品种 占进口总额比例%
2015年 同比增减%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俄罗斯 14.59 88.23 13.11 1.01 -6.65
美国 14.19 53.17 12.74 -10.05 -7.58
秘鲁 13.03 67.70 11.70 4.58 11.96
东盟 11.91 51.80 10.70 -4.48 -0.89
加拿大 6.16 9.40 5.53 11.65 18.52
智利 4.86 15.52 4.37 -16.24 -18.06
印尼 4.59 24.68 4.12 5.96 -1.31
新西兰 4.33 7.70 3.89 3.01 0.79
挪威 3.91 15.79 3.52 -25.96 -34.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