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混凝土选用水泥的原则

合集下载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一、前言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其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高抗裂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结构中。

本文将介绍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以帮助工程师设计高质量的混凝土结构。

二、配合比设计原则1.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满足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稳定性等要求。

2.选用适宜的水泥品种、粉煤灰、矿渣粉、矿物掺合料等材料,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3.按照设计要求,合理确定水灰比,以确保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抗裂性。

4.针对不同的工程要求,采用不同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和技术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三、材料选择1.水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高性能水泥或复合水泥等,确保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

2.骨料选用优质的天然石料或人造骨料,确保混凝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3.矿物掺合料适量掺入粉煤灰、矿渣粉、硅灰等矿物掺合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抗裂性。

4.水选用清洁、无污染的自来水或净水,确保混凝土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四、水灰比的确定1.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确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级和最大粒径。

2.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和材料特性,确定水灰比的初步范围。

3.根据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抗裂性要求,确定水灰比的最终范围。

4.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水灰比,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流动性。

五、配合比的设计方法1.极限状态设计法按照极限状态设计原则,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最大粒径,然后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出水灰比和配合比。

2.等效材料法将混凝土中的各种材料视为一个整体,按照等效材料的性质计算出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等参数,然后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确定水灰比和配合比。

3.试验法采用试验方法,通过试验得到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等参数,然后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确定水灰比和配合比。

六、配合比的设计步骤1.确定混凝土的使用要求,包括强度等级、流动性要求、抗裂性要求等。

2.选用适宜的水泥品种、骨料、矿物掺合料等材料,确定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指导

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指导

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指导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 HPC)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新型混凝土,其在强度、耐久性、工作性等方面均表现出色。

随着建筑工程对混凝土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确保高性能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实现预期的工程质量,以下将为您提供一份详细的施工技术指导。

一、原材料的选择与控制1、水泥优先选用质量稳定、强度等级不低于 425 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的各项性能指标应符合国家标准,且其碱含量、氯离子含量等应严格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以避免对混凝土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2、骨料(1)粗骨料:应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粒形规则的碎石,其最大粒径不宜超过 25mm。

同时,要控制粗骨料的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等指标。

(2)细骨料:宜选用中砂,细度模数宜在 26 30 之间。

细骨料的含泥量、泥块含量等也应符合相关标准。

3、矿物掺合料常见的矿物掺合料有粉煤灰、矿渣粉、硅灰等。

这些掺合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提高耐久性和降低水化热。

在选用时,应根据工程要求和混凝土性能特点,合理确定掺合料的品种和掺量。

4、外加剂高性能混凝土通常需要使用高性能外加剂,如高效减水剂、缓凝剂、引气剂等。

外加剂的品种和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以确保其与水泥、矿物掺合料等原材料的相容性良好,并能满足混凝土的工作性和性能要求。

5、水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

若使用其他水源,需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二、配合比设计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保证其性能的关键环节。

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和耐久性指标。

2、具有良好的工作性,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

3、尽量降低水泥用量,以减少水化热和收缩。

配合比设计通常需要经过多次试验和调整,以确定最优的配合比。

在试验过程中,要重点关注混凝土的坍落度、扩展度、抗压强度、抗渗性、抗冻性等性能指标。

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工艺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 HPC)是一种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高工作性等优良性能的新型混凝土。

随着建筑工程领域对混凝土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高性能混凝土在各类重大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确保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得以充分发挥,必须严格把控其施工工艺。

一、原材料的选择与准备1、水泥应选用品质稳定、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的水泥。

优先选择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早期强度高,水化热适中,有利于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发展。

2、骨料粗骨料应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碎石或卵石,最大粒径应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尺寸和钢筋间距合理确定。

细骨料宜选用中砂,细度模数在 26 30 之间,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应控制在较低水平。

3、矿物掺合料常用的矿物掺合料有粉煤灰、矿渣粉和硅灰等。

这些掺合料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提高耐久性和降低水化热。

粉煤灰应选用品质优良、活性较高的Ⅰ级或Ⅱ级粉煤灰;矿渣粉的比表面积宜在 400㎡/kg 以上;硅灰的二氧化硅含量应不低于 90%。

4、外加剂高性能混凝土通常需要使用高性能减水剂,以降低混凝土的水胶比,提高工作性。

减水剂应具有良好的减水率、保坍性和适应性,同时还应根据工程需要选择具有缓凝、早强等功能的外加剂。

5、水拌制高性能混凝土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避免使用污水、海水等。

在原材料准备阶段,要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并按照施工配合比准确计量。

二、配合比设计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保证其性能的关键环节。

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低水胶比水胶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因素,高性能混凝土的水胶比一般应控制在 035 以下。

2、合理的骨料级配通过优化骨料的级配,减少空隙率,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3、适量的矿物掺合料根据工程要求和原材料特点,确定矿物掺合料的种类和掺量,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4、高效外加剂的使用通过外加剂调整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凝结时间。

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材料

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材料

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材料1.水泥;宜选用与外加剂相容性好,强度等级大于42. 5级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特种水泥(调粒水泥、球状水泥)。

为保证混凝土体积稳定,宜选用C3S含量高、而C‘A 含量低(小于8%)的水泥。

一般不宜选用C’A含量高、细度小的早强型水泥。

在含碱活性骨料应用较集中的环境下,应限制水泥的总碱含量不超过0. 6%。

2.外加剂;外加剂要有较好的分散减水效果,能减少用水量,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高效减水剂是配制高性能混凝土必不可少的。

宜选用减水率高 (20%〜30%),与水泥相容性好,含碱量低,坍落度经时损失小的品种,如聚羟基梭酸系、接枝共聚物等,掺量一般为胶凝材料总量的0.8%〜2.0%。

3.矿物掺合料;在高性能混凝土中加入较大量的磨细矿物掺合料,可以起到降低温升,改善工作性,增进后期强度,改善混凝土内部结构,提高耐久性,节约资源等作用。

常用的矿物掺合料有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微粉、沸石粉、硅粉等。

矿物掺合料不仅有利于提高水化作用和强度、密实性和工作性,降低空隙率,改善孔径结构,而且对抵抗侵蚀和延缓性能退化等均有较大的作用。

3.1粉煤灰;粉煤灰在混凝土中发挥火山灰效应、形态效应、微骨料效应等作用。

高性能混凝土所用粉煤灰对性能有所要求,要选用含碳量低、需水量小以及细度小的I级或II级粉煤灰 (烧失量低于5%,需水量比小于105%,细度45fzm筛余量小于25%)。

3.2粒化高炉矿渣粉;粒化高炉矿渣通过水淬后形成大量的玻璃体,另外还含有少量的GS结晶组分,具有轻微的自硬性,矿渣的活性与碱度、玻璃体含量及细度等因素有关。

粒化高炉矿渣粉 (简称矿粉)是粒化高炉矿渣磨细到比表面积400~800m2/kg而成的。

在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时,磨细矿渣的适宜掺量随矿渣细度的增加而增大,最高可占胶凝材料的70%。

3.3超细沸石粉;超细沸石粉主要成分有SiOz、ALO3、Fe2O3. CaO等,是一种结晶矿物。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分析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分析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分析1、技术要点1.1 原材料品质选择1.1.1水泥。

高性能混凝土使用的水泥应满足以下条件:①标准稠度用水量要小,以使混凝土在低水灰比时获得大的流动性;②水化放热量和放热速度要低,以避免因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过大引起混凝土结构物产生裂缝,因此,早强型水泥不适用;③水泥强度要高。

配制有高强、早强指标要求时,应使用高强度等级非早强型普通硅酸盐水泥。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在C60或以下时,可以使用42.5级矿渣水泥;④与外加剂相容性要好。

水泥的流变性受掺用的高效减水剂的影响显著,即外加剂与水泥的相容性不佳会造成混凝土的坍落度严重损失甚至假凝。

影响相容性的主要因素是水泥中的SO3含量、熟料塑化度和细度等。

1.1.2粗细集。

料粗细集料占混凝土体积的65%一75%,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部分。

正确选择集料是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基础,选择范围为:①细集料宜选择颗粒较圆滑、坚硬的河砂或碎石砂,细度模数在2.6―3.2之间,含泥量低,表观密度2.15g/cm以上,吸水率低;②粗集料的吸水率低,混凝土的强度较高,且抗冻性好,收缩值较小,所以粗集料的吸水率应不超过l%;③强度和弹性模量高的粗集料可以制得质量好的混凝土,但是粗集料过于坚硬,则在混凝土遭受温、湿变化而引起体积变化时,会使水泥浆一集料界面处受到较大应力而开裂,试验证明,粗集料压碎指标值宜为QA =lO%~15%,表观密度在2.65g/cm3以上;④加大粗集料尺寸会使混凝土强度降低,且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越明显,主要原因是粗集料粒径越大,与胶结料的结合面越小,造成混凝土强度的微观不连续性,混凝土强度越高,这种现象越明显。

因此,粗集料宜选用最大粒径在15cm~20cm。

1.1.3矿物掺合料。

矿物掺合料是高性能混凝土必要组分之一。

试验证明,矿物掺合料等量取代部分水泥后,可使胶凝材料具有密实填充。

与高效减水剂双掺情况下,可使水泥基材料具有流化效应、耐久性效应和强度效应。

混凝土设计时水泥强度的选用原则

混凝土设计时水泥强度的选用原则

混凝土设计时水泥强度的选用原则
在混凝土设计时选用水泥强度应遵循以下原则:
1. 根据所需的工程用途和设计强度等级确定水泥强度。

水泥强度的选取应符合工程的要求和设计标准,确保混凝土的强度满足设计需求。

2. 综合考虑水泥类型和强度等级。

根据工程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水泥类型和强度等级,例如普通硅酸盐水泥、高性能混凝土用水泥或特殊用途的水泥。

3. 考虑施工工艺和条件。

根据具体的施工工艺和条件,选择适合施工时的水泥强度等级,以确保混凝土的浇筑、养护和硬化等过程顺利进行。

4. 考虑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在选用水泥强度时应综合考虑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选择较高强度的水泥可能会增加工程的成本,而选择较低强度的水泥可能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混凝土设计时水泥强度的选用应综合考虑工程要求、水泥类型和强度等级、施工工艺和条件、经济性和可持续性等因素。

混凝土水泥种类选用原理

混凝土水泥种类选用原理

混凝土水泥种类选用原理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石、水和其他添加剂混合而成的复合材料。

其中,水泥是混凝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水泥的种类和质量对混凝土的性能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在选择混凝土水泥种类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混凝土的用途和要求。

不同的混凝土应用于不同的场合,其性能要求也是不同的。

例如,对于需要高强度的混凝土,应选用高强度水泥,而对于需要耐磨性能的混凝土,应选用耐磨水泥。

同时,还需要根据混凝土使用的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酸碱度等,进行选择。

其次,需要考虑的是水泥的品质。

水泥的品质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如原材料的质量、生产工艺、烧结温度等。

因此,在选择水泥种类时,需要考虑生产厂家的信誉和生产工艺,以确保水泥的品质符合要求。

另外,还需要考虑混凝土的施工条件和要求。

不同的水泥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的操作条件和要求也是不同的。

例如,在高温天气下施工,应选用耐高温水泥,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水泥的浆稠度、凝结时间等因素,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效率。

最后,还需要考虑经济和环保因素。

不同的水泥价格和环保性能也是不同的。

因此,在选择水泥时,需要综合考虑经济和环保因素,以求达到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平衡。

综上所述,混凝土水泥种类的选择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混凝土的用途和要求、水泥的品质、混凝土的施工条件和要求、经济和环保因素等。

在选择水泥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并在经济和环保效益之间达到平衡。

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

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

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一、前言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混凝土,其强度、耐久性、抗渗性、抗裂性等方面均显著优于普通混凝土。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性能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旨在对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规范,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二、材料选择1.水泥高性能混凝土中应选用优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物掺合料水泥,其28d强度应不低于42.5MPa,并确保其品种、产地、生产日期等信息完整。

2.骨料骨料应选用硬度较高、强度较好、形状较好的河沙、碎石或人造骨料,其粒径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进行筛分和洗涤处理,确保其质量。

3.粉煤灰粉煤灰是高性能混凝土中常用的掺合料,应选用符合GB/T1596-2005《粉煤灰》标准的产品,并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掺入。

4.外加剂外加剂是高性能混凝土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其种类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并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外加剂应由正规厂家生产,并应按照说明书进行使用。

5.水高性能混凝土中应选用清洁、无色、无臭、无味的自来水或纯净水。

三、配合比设计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充分考虑各种材料的性能和特点,同时应满足所需强度、耐久性、抗裂性等要求。

配合比应由专业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并应进行试配,确保其可行性和优良性能。

四、施工工艺1.原材料贮存原材料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防潮的仓库中,不得混杂使用。

水泥、粉煤灰等易吸潮的材料应加盖防潮措施。

2.搅拌设备高性能混凝土的搅拌设备应选用质量可靠、性能稳定、搅拌均匀的混凝土搅拌机。

搅拌机的搅拌时间应根据混凝土配合比、搅拌设备和搅拌质量等因素进行调整,一般不少于2min。

3.浇注工艺高性能混凝土的浇注应采用振捣浇注方法,振捣应均匀、密实,振捣时间应不少于30s。

同时,应避免混凝土流动过快或过慢,不得出现堵塞、分层、孔洞等缺陷。

4.养护工艺高性能混凝土的养护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应充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7d,养护条件应符合规范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墙高性能混凝土选用材料的原则
普通混凝土选用水泥时,必须要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考虑以下几项水泥技术条件:1.水泥强度等级2.在各种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水泥早期和后期强度发展的规律3.在制品的使用环境中,水泥的稳定性4.各种水泥的其他性能。

当用户使用加有混合材的水泥时,往往不清楚所加入的混合材的数量和细度,所以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并充分发挥矿物质材料的作用,在配置耐久性混凝土时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并将矿物质材料以掺合料的形式作为配置混凝土的组分加入拌合料中。

当工程水泥用量很大时,也可由水泥厂家根据用户的订货要求,生产满足规定性能指标的水泥,一来减少混凝土搅拌站的储存,而来减少混凝土配置过程中多组分计量的可能误差。

国外研究用于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种水泥有球形水泥、调粒径水泥、超细磨水泥和高贝利特水泥等,这些水泥有的尚处于试验研究阶段,有些水泥国内并无生产,所以一般不推荐首选使用特种水泥。

特别需要説明的是,配制高强度混凝土不一定必须使用高强度水泥。

因为我国水泥的强度强度等级是按照规定的水灰比成型水泥砂浆,养护至规定龄期来确定的。

而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中水胶比一般只有0.30左右,和水泥强度等级检验师时的水灰比相比,有了明显的减小,这时不同强度等级水泥强度发展情况、水化产物结构与水泥强度检验水灰比条件下完全不一样。

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的使用,使得用较低强度等级水泥配置高强混凝土有了可能。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对利用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进行研究,对比了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在高、低水胶比条件下水化程度和水化掺物微观结构的差别,用低强度等级水泥配制了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对其配比、胶凝材料水化热、抗压强度、耐腐蚀性能、碳化性能、抗渗透性能、抗冻融性能进行了系统试验。

实验证明利用中低强度等级水泥配制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是可行的,还具有较多的优势,首先,由于高强度等级水泥和特种水泥价格较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性能混凝土的推广应用,其次,有的高强度登记水泥常采用磨细工艺生产,水泥比表面积大大提高,从而导致混凝土早期开裂,与外加剂之间的适应性变差,给工程应用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最后,考虑到低强度等级水泥比表面积较小,其水化放热速率相对较低,有利于混凝土的早期温升控制,减少早期湿度应力产生的裂缝。

综合阅读: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