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害分析报告

虫害分析报告

虫害分析

鼠害和虫害是我们企业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之一,因为保持一个整洁、干净、卫生的生产环境是我们企业加工生产的必要的条件。在原料库和成品库中,鼠害和虫害都无可避免地会让我们企业多多少少有些损失,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对消费者的危害。加强质量管理,与世界要求接轨,提高企业形象,成为当前我公司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虫害控制是食品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虫害的概念

食品行业所指的虫害(Pest)通常包括的有害昆虫、鼠类和其他有害生物,这些有害生物的控制简称为虫害控制(Pest control)。

二、虫害带来的危害

1、虫害的直接危害

虫害严重影响原料和产品的感官,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虫害尸体或排泄物可造成产品的微生物污染,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鼠类等可破坏房屋、材料,造成直接的损失;鼠类咬噬电线,可造成电线短路引起的火灾;蟑螂也称为电脑害虫,可咬断电脑内的线路造成电脑故障;身边的虫害携带危险微生物,可传播鼠疫、痢疾等疾病。

2、虫害的间接影响

虫害可造成企业形象和品牌的损害;虫害可导致企业违反食品卫生法规;

三、解决办法

1、加强内部员工的宣传、培训,增进虫害控制意识。虫害控制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到各个流程,提高相关人员的意识和专业知识。。

2、积极配合虫害控制人员,合理的建议及时考虑并尽量采纳。

3、安排公司人员对虫害控制进行抽查。公司应定期、不定期对虫害控制的质量进行调查,督促公司内部人员虫害控制的工作。

品质异常处理办法(标准范本)

绩效考核绩效管理企业建设企业管理招聘配置薪酬待遇薪酬管理培训开发培训与开发员工关系人事管理行政后勤行政管理制度规范招聘与配置实用表格规章制度管理制度建设方案方案书员工培训培训计划入职培训团队建设考核方法员工考核工资待遇工作计划工作计划表签到表考勤表工资表考核表申请表登记表检查表计划表报告表通知单日报表记录表审批表报销单绩效考核企业管理招聘配置薪酬待遇培训开发员工关系行政后勤实用表格行政表格办公常用人事报表财务报表 品质异常处理办法 (2019-2020年版) 内部资料注意保管

品质异常处理办法 1.总则 1.1.制定目的 为加强产品品质管制,使制造过程中品质异常得以顺利解决,特制定本办法。 1.2.适用范围 本公司制造过程中发生的品质异常处理,除另有规定外,悉依本办法执行。 1.3.权责单位 1)品管部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2)总经理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2.异常处理规定 2.1.处理流程 1)由发现异常之单位(一般为制造单位或品管)提出《品质异常反馈单》,并先 用口头、电话方式向发生单位与责任单位告知。 2)由制造单位或品管部提出临时对策。 3)由责任单位提出改善对策。 4)由品管部负责对策效果追踪、评估。 5)由品管负责对品质异常进行统计、存档和其他管理。 2.2.品质异常反馈单 《品质异常反馈单》应包括下列内容: 2.2.1.发现异常单位填写 1)制造命令。 2)生产产品名称、规格。 3)客户。 4)发生时间。 5)发生场所。 6)异常情形描述。 7)不良率。 8)责任单位。 2.2.2.发生异常单位或品管部填写 1)不良原因分析。 2)临时对策。 2.2. 3.责任单位填写 1)不良原因分析。 2)改善对策(根本对策)。 2.2.4.品管部填写 对策效果追踪。 2.3.品质异常处理时效 1)责任单位应在接获异常反馈单后,于24小时内提出对策,并回馈至发现异常 单位及品管部。 2)确因原因复杂未能于上述期限内完成时,应事先向发现异常单位及品管部说明。 2.4.异常原因分类 异常原因分类以及责任单位如下:

蔬菜鳞翅目害虫生物防治

蔬菜重要鳞翅目害虫之生物防治 摘要:蔬菜主要害虫包括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双翅目、缨翅目和蜱螨类等,多数属于杂食性,食性相当广泛,防治上有一定的困难度,其中鳞翅目可说是最重要且常见的一类害虫。近年来,在节能减碳的趋势下,绿色食品不断增加,消费者对于食的安全问题日趋重视,市场上对有机蔬菜等需求增加,安全用药的观念在蔬菜生产者亦日渐普及。故加强推动环境友善之非农药(生物)防治技术是我们将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蔬菜常见鳞翅目害虫 危害蔬菜的鳞翅目害虫常以幼虫危害严重,成虫则以露水和蜜露为食;卵堆产于叶表面;幼虫以咀嚼式口器直接啃食植株及幼嫩部位;蛹大多在土壤里化蛹,部分于叶表。以下介绍福建地区内常见的鳞翅目蔬菜害虫。 一、纹白蝶 菜粉蝶属鳞翅目粉蝶科,是一种常发性害虫,全国各省均有分布。偏嗜十字花科蔬菜,其中较喜好甘蓝、花椰菜、白菜、萝卜;也可危害其他植物,如莴苣、苋菜等。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2~20毫米,翅展45~55毫米;触角棒状,体灰黑色,前后翅均为粉白色,雌蝶翅顶角有2个显着的黑色圆斑,雄蝶仅有1个显着的黑斑。 卵:瓶状,高约1毫米,表面具纵脊及横格,初产卵白色,后变橙黄色。 幼虫:共五龄,体青绿色,腹部绿白色,背线淡黄色,体表密布细小黑色毛瘤,上生细毛,沿气门线有黄色斑。 蛹:纺缍形,长18~21毫米,中间膨大而有棱角状突起,体绿色或棕褐色,多固定于叶背。 生活习性: 成虫喜于日间活动,产卵于叶表及嫩梢,卵成橙黄色子弹状。幼虫为淡绿色,以十字花科蔬菜为食,取食自叶缘啃食,幼虫族群密度高时,经常讲叶部啃尽导致植株无法生长。年发生代数从南到北,由广州的12代至东北的4~5代,除南方的广州等地无越冬现象外,其余各地均以蛹越冬。纹白蝶通常于九月至十月、以及二月至五月成虫田间羽化率较高。

鼠害与虫害预防与控制技术规范

鼠害与虫害预防与控制技术规范 第1部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鼠害防制的器械、药物、防鼠灭鼠操作程序、检查技术及控制标准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从事鼠害预防和控制的行为。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83 21、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一)~ (五)GB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16548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SN/T1123 溴甲烷、硫酰氟帐幕熏蒸处理规程灭鼠、蚊、蝇、蟑螂控制标准(全国爱卫办 【1997】 第5号文)3术语解释 3、1 鼠害防制采取环境治理、物理器械和药物灭鼠、设置防鼠设施等措施控制鼠密度与鼠害的发生。 3、2 鼠迹指鼠觅食、啃咬、排泄、行走等活动时留下的各种鼠咬迹、足迹、鼠粪、尿迹、鼠道、鼠洞及鼠道油迹等痕迹。

3、3 慢性鼠药是指毒性作用缓慢的灭鼠剂,主要是指抗凝血类灭鼠剂。 3、4 急性鼠药指毒性作用快,潜伏期短的灭鼠剂。 3、5抗凝血灭鼠剂指通过抑制维生素K1环氧化物还原酶阻止肝脏生产凝血酶原,破坏血液的凝固功能,造成鼠类出血死亡的一类灭鼠剂。 3、6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为香豆素类和茚满二酮类衍生物,其特点是鼠类需要连续几次取食后累积中毒死亡。 3、7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均为香豆素类衍生物,一次取食即能达到毒杀的目的。 3、8 熏蒸剂指用于密闭环境杀灭鼠类和鼠体外寄生虫的毒气。 3、9 摄食系数指在有选择的条件下,鼠类对毒饵与无毒的基饵(和毒饵的基饵相同)的摄食量之比,摄食系数≥0、3表明毒饵适口性好,≤0、1表明毒饵适口性差。 3、10 前饵在使用急性灭鼠剂时,投毒饵前,投放与毒饵的基饵相同而无灭鼠剂的饵料,让鼠自由取食,提高鼠类对所投放毒饵的取食率。 3、11 新物反应指鼠类对环境中新出现的物质具有警觉反应,表现为对新出现的物质多次反复探索的过程。 3、12 回合式投毒指在投放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时,首次投毒后隔1周再补投1次。

2019年虫害趋势的分析报告

虫害趋势的分析报告 我公司3个车间和1个包装间共16个灭蝇灯,捕鼠站25个,灭小飞虫285只,鼠0只,从下表看出灭蚊虫数量呈上升趋势。 一、虫害种类分析 二.虫害捕获分析图 1.每周虫害捕获分析表 2.第三季度月份虫害捕获表 备注:每月当灭蚊数量大于100只时,我们将进行专业的清理工作。 以上图表显示虫害中,无鼠疫危害,危害主要来源于小飞虫。由于当季正值夏季多雨湿润环境下,蚊虫数量较多。蚊虫数量一定程度的增加是因为当季正值夏季,气候适宜蚊虫生长。灭蚊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 三、捕获地点分析 3各部位虫害捕获数量分析图 备注:每月当灭蚊数量大于100只时,我们将进行专业的清理工作。 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车间蚊虫数量多于包装车间,原因在于车间通风性好队蚊虫空间移动面积较大,而包装车间环境相对密闭,影响飞虫进入主要是人员流动,货物搬运周转过程。七月中旬对所有的灭蝇灯进行清扫,更换故障灯管,在接下来的几周内小飞虫的数量有了明显的下降。也随着季节的推移和气温的降低,小飞虫数量将在

一定程度上减少。这一季度是虫害最多的季节,当然我们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尽量避免包装车间与外界相通,减少开门的频率和时间,来保证虫害绝对数量的减少。同时加大清扫力度确,保持环境卫生及时维修故障设备,最大程度的消灭蚊虫于萌芽之中。 鼠害和虫害是我们企业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之一,因为保持一个整洁、干净、卫生的生产环境是我们企业加工生产的必要的条件。在原料库和成品库中,鼠害和虫害都无可避免地会让我们企业多多少少有些损失,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对消费者的危害。加强质量管理,与世界要求接轨,提高企业形象,成为当前我公司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虫害控制是食品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虫害的概念 食品行业所指的虫害(Pest)通常包括的有害昆虫、鼠类和其他有害生物,这些有害生物的控制简称为虫害控制(Pestcontrol)。 二、虫害带来的危害 1、虫害的直接危害 虫害严重影响原料和产品的感官,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虫害尸体或排泄物可造成产品的微生物污染,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鼠类等可破坏房屋、材料,造成直接的损失;鼠类咬噬电线,可造成电线短路引起的火灾;蟑螂也称为电脑害虫,可咬断电脑内的线路造成电脑故障;身边的虫害携带危险微生物,可传播鼠疫、痢疾等疾病。 2、虫害的间接影响

鳞翅目和鞘翅目昆虫(精)

鳞翅目是昆虫纲中第二大的目,由于身体和翅膀上被有大量鳞片而得名。鳞翅目昆虫共88科,20余万种,包括垂角亚目和异角亚目,为昆虫纲第二大目。 本目昆虫具有重大经济意义,幼虫除极少数取食显花植物外,许多是农林重要害虫。同时,许多成虫可以为植物传粉,家蚕、柞蚕、天蚕等是著名的产丝昆虫。 其中:(一锤角亚目:锤角亚目的昆虫通称蝴蝶,它们的触角为棍棒状或球杆状,静止时两对翅直立于身体的背面。成虫都是白天活动。本亚目常见的有以下几个科:凤蝶科,蛱蝶科,粉蝶科,弄蝶科 (二异角亚目:异角亚目的昆虫通称蛾子。它们的触角为丝状、栉齿状等,但不呈球杆状或棍棒状。静止时两对翅平置于体背上或身体两侧,成虫大多夜间活动。本亚目常见科有:天蛾科,天蚕蛾科,夜蛾科,舟蛾科,毒蛾科,枯叶蛾科,尺蛾科 ,刺蛾科,螟蛾科,卷叶蛾科,细蛾科,蚕蛾科 蛾类是鳞翅目中最大的类群,占到鳞翅目种类的9/10左右。蛾类的外观变化很多,难以作一般描述。大多数蛾类夜间活动,体色黯淡;也有一些白天活动,色彩鲜艳的种类。不过,蛾类触角和蝴蝶有所区别--它们没有棒状的触角末端,而是呈现丝状、羽毛状等其它样式;另外大多数蛾类的前后翅是依靠一些特殊连接结构来达到飞行是的翅膀连接的--翅缰和翅轭的存在,使得蛾类和蝴蝶有了更多的区别方式。蛾类同样是完全变态昆虫,由于幼虫的寄主很多是人类的食物来源,蛾类也就成为了和人类关系更为密切的昆虫类群。 鞘翅目为昆虫纲最大的一目,通称甲虫,因昆虫体壁坚硬,特别是前翅角质化而得名。世界已知约33万种,约占世界已知昆虫总数的1/3,我国已知约近7000种。体壁坚硬。触角11节,丝状、棒状、锯齿状、栉齿状、念珠状、鳃叶状或膝状。口器咀嚼式,上颚一般发达,有的与身体等长,有的近于消失。复眼较发达,有的退化或消失,有的分裂为上下两个。前胸发达;前翅角质化,坚硬,无翅脉,称为鞘翅,静止时覆在背上,盖着中后胸以及大部或全部腹节。后翅膜质一般很大,纵横折叠藏于鞘翅下,在不同类群中有不同的折叠方式。足具有各种形态变异,适于急走、游泳、跳跃、挖掘或攫取。爪一般1对,有的只具单爪。爪有单齿式,附齿式,双齿式。鞘翅目是昆虫纲

虫害控制管理制度

虫害控制管理制度 1.目的 包装油生产部厂房场地,车间和仓库不得有害虫,车间内内无蝇、鼠孳生地。 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包装油厂房场地、生产车间、原材料贮存仓库的虫害控制。 3. 引用文件 《卫生标准操作规范SSOP》 4. 主要职责与权限 品控部负责虫害控制检查及纠正措施的验证。 生产部负责车间的虫害控制及防虫害设备设施的检查维护。 综合部负责厂区车间外围的虫害控制。 5.程序内容 5.1保持厂区环境清洁卫生和排水畅通,地面无积水、垃圾,以防止鼠、蚊、蝇、昆虫等害虫孳生。厂区外围放有鼠箱,车间各出入口均放置粘鼠板或驱鼠器。 5.2厂区内由公司聘请专业杀虫公司定期(每年杀虫不少于一次)或在必要时进行除虫灭害工作。 5.2.1杀虫公司应向品控部提交公司的营业执照、资格证明、杀虫人员上岗证、厂区内的害虫防治计划、使用的杀虫剂卫生证明及每次杀虫后的《杀虫报告》,由品控部保存复件。 5.2.2每次杀虫时,品控部和生产部必须安排专人监督杀虫人员的工作,并定期评估杀虫效果。 5.2.2使用各类杀虫剂或其他药剂前,应做好对人身、食品、设备工具的污染和中毒的预防措施,用药后将所有设备、工具彻底清洗,消除污染,清洗消毒工作根据《卫生标准操作规范SSOP》执行。 5.3车间和仓库各出入口必须装有胶帘和灭蝇灯,车间和仓库内采用密封铝合金玻璃窗,所有车间和仓库与外界相连的通风排气口必须有纱网及挡片覆盖,防止害虫进入车间;车间下水道装设防鼠网。 5.4食品生产车间内,不得使用木制品工具(包括工作台面、垫板等),以防止孳生蝇鼠害虫。 5.5车间废弃设备、工器具应及时清理出厂,以防孳生害虫。 附:《虫害控制设施分布图》 5.6检查与纠正措施 5.6.1厂区(车间外围所有场地,楼梯走道、楼顶等)和仓库的鼠笼、粘鼠胶、灭蝇灯布置区域,由车间人员每月检查一次,不得发现鼠、蚊、蝇、昆虫等害虫。如果在厂区内发现害虫,应立刻杀灭,以防造成污染。 5.6.2生产部领班每天生产前必须检查车间内是否有害虫出现的痕迹,如有则在害虫消灭后方可生产,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虫害控制检查表》。 5.6.3 综合部指定专人每月检查一次厂区内建筑物是否破损、是否有害虫孳生、窝藏。 5.6.4车间员工如果发现有虫鼠害状况,均有责任立刻向部门主管报告,并将害虫杀灭和清理。 5.6.5在厂区和车间内同一区域发现害虫达到3次或以上,相关部门应填写《纠正与预防措施要求表》,由品控部进行原因分析和风险评估,必要时应与杀虫公司咨询是否害虫产生抗药性,考虑更换药物或紧急杀虫;同时应考虑虫害控制设施的布置是否合理,并予以纠正。 5.6.6每月检查一次厂区、车间防虫鼠害设施是否有效。综合部负责检查厂区内、仓库

【鳞翅目害虫】蜀柏毒蛾(毒蛾科)

【鳞翅目害虫】蜀柏毒蛾(毒蛾科) 蜀柏毒蛾图片,蜀柏毒蛾长怎么样?蜀柏毒蛾怎么防治,蜀柏毒蛾用什么药最有效?蜀柏毒蛾的危害是什么,有什么症状?蜀柏毒蛾的发生因素有哪些,什么时候发生?以下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中文名称:蜀柏毒蛾 二、别名:白毛虫、小柏毛虫 三、学名:Parocneriaorienta (Chao,1978) 四、分部地区: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四川(峨眉山)。 五、危害作物:柏木、侧柏、桧柏。 六、危害方式:咀嚼式口器 七、危害症状:蜀柏毒喜欢食用新萌发的嫩叶,数量庞大时整棵树的叶片都被吃光,只留下光秃秃的枝条,造成树木成片枯死。 八、形态特征: 蜀柏毒蛾,鳞翅目,毒蛾科。体中至大型,触角栉齿状,翅发达。 九、发生规律: 蜀柏毒蛾主要寄生于柏木、侧柏、桧柏。一年发生二代,以第二代卵和幼虫越冬。 习性:趋光性强,夜间活动,白天静伏少数种类成虫吸食果汁外,大部分成虫不危害农作物,幼虫则大部分危害农作物、果树、林木种群分布:蜀柏毒蛾两代卵和初龄幼虫种群在林间呈负二项分布。其格局的结构均是以个体群结构存在,个体群内个体间相互吸引,第1

代卵和两代的初龄幼虫个体群呈聚集分布,而越冬代卵期种群的个体群呈随机分布 天敌:寄生蜂,寄生蝇,蜀蝽,螳螂,蚂蚁,杜鹃,麻雀。 十、防治方法: 1、幼虫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2—3龄幼虫),成虫5月下旬、10月上旬。蛹期可用竹棍竿、木棍击打蛹体或用力摇动震坏蛹体。成虫期夜晚用黑光灯、白炽灯或火堆诱杀成虫。用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NPV)、BT乳剂、25%灭幼脲Ⅲ胶悬剂喷雾防治幼虫。释放专门寄生在毒蛾体内的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对人体无害的病毒和细菌。 2、尽量选择在低龄幼虫期防治。此时虫口密度小,危害小,且虫的抗药性相对较弱。防治时用45%丙溴辛硫磷(国光依它)1000倍液,或国光乙刻(20%氰戊菊酯)1500倍液+乐克(5.7%甲维盐)2000倍混合液,40%啶虫.毒(必治)1500-2000倍液喷杀幼虫,可连用1-2次,间隔7-10天。可轮换用药,以延缓抗性的产生。

虫害控制计划

有限公司 虫害综合控制计划书 一、虫害防制措施及目的: 1、预防措施:通过药物喷洒,灭蚊灯,捕虫器等措施和环境卫生管理,消除害虫的孳生地、栖息地和吸引源,保证生产场所的安全卫生和产品质量符合玩具安全生产要求。 2、采取允许使用的物理性的措施:通过安装预防监控措施、适当的位置阻隔害虫进入关键区域的机会和途径; 3、使用被允许的,在局部进行针对性的化学处理方式。 二、虫害控制计划 实施 重点 区域 设施及用品实施内容实施频率 蟑螂 防治 方案 餐厅、 工厂 内部 1、物理监控:蟑螂屋 2、药物触杀 (建筑外 围):悬浮剂 SC、可 湿性粉剂WP 。 3、诱杀:蟑螂凝胶毒 饵 1、检查室内可能孳生蟑螂的地点,如柜 台缝隙,车间生产线、电箱等; 2、对发现的蟑螂孳生点进行处理。(处理 方法根据现场情况选择:毒饵处理、喷洒 处理、药物空间喷洒处理、电器箱喷粉处 理、气体处理等); 3、在处理过的蟑螂孳生点处放置蟑螂屋 进行监控; 4、下次实施将对此孳生点进行跟进检查 直到彻底清除; 5、针对现场卫生状况给予清洁改善建议, 配合工厂完成蟑螂的清除工作。 6、每次对检查结果均有详细记录。(包括 发现的问题、措施、及跟踪结果等) 每月全面覆盖(包 括孳生地的检查处 理和相对的应措 施,可能存在的风 险的检查等)1次

鼠类防治方案外围: 1、建筑防线: 建筑周围地 区; 室内: 1、室内防线: 仓库区域、进 出口门内外 两侧; 2、其他可能 导致老鼠进 入的通道口。 1监控设备:专利 鼠控诱饵站/粘鼠 板。 2、物理陷捕:机式 捕鼠器、粘鼠板(室 内) 。 3、化学处理:鼠毒 饵(室外)。 1、在工厂建筑外围安装固定全天候鼠控 诱饵站,内置老鼠诱饵,记录标签; 2、每次服务对诱饵站进行检查、清洁、 记录,若有老鼠摄食痕迹,分析鼠害来 源和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并在服务报告中 体现; 3、对所有室内老鼠潜在的入侵途径进行 鼠迹检查,在老鼠的必经之地(一般是通 道门口两侧,墙角、过道墙根,管道线 架) 等等放置强力粘鼠板或机械式捕鼠 器进行监测和预防可能入侵的老鼠; 4、检查所有粘鼠板有效情况,对多尘、 潮湿、粘性下降的粘鼠板进行更换;对 捕获老鼠的粘鼠板进行分析和采取相对 应的措施(如检查其四周是否存在建筑、 清洁隐患,检查货物流通的情况等)更 换并详细记录检查中所发现的情况,再 持续跟踪使老鼠密度控制在可接受范围 内; 5、对现场可能导致老鼠侵入危害的结构 漏洞进行记录,制定封堵计划; 6、如在现场检查及服务发现突发鼠类活 动趋势,及时调整设施布防位置; 7、经现场勘查,需要安装约 12个诱饵 站、20 块粘板、机械式捕鼠器 8个; 最终数量需现场确认并调整; 8、每季度对鼠类控制进行趋势分析,并 跟踪控制效果。 全年每月全面覆 盖(包括孳生地的 检查处理和相对 应措施,可能存在 的风险的检查等) 诱饵站/粘鼠板 5~10月每月覆盖 2次,11~4月每 月覆1次。

虫害分析报告-6个月2016

车间及仓库虫鼠害评估分析(6个月) 一、总体概况 1、厂区外围环境卫生由综合办统一负责检查,及时处理,垃圾桶定点定置,内部环境由专门人员按规定清扫,消毒,不留死角,废弃物每日清理。 2、厂区按照虫害控制布置图放置相关设施,厂区外设置诱饵站进行灭鼠,原料库、成品库内放置粘鼠板,各入口处放置灭蝇灯、挡鼠板,与外界相通的开口均设防护网,由专人检查、处理。 3、仓储区严格控制环境的温湿度,防止蚊虫滋生。 二、蚊虫捕获情况分析(6个月) 仓库内部共设有4个灭蝇灯(位置见分布图),1-3月份共灭蚊蝇117只,4-6月份共灭蚊蝇151只,从数据可以看出2、3、4月的蚊蝇数量较少,1、5、6月的蚊蝇会多一些,被捕灭种类上绝大多数是蚊虫。 1#-4#四个点虫害种类捕获分析图:

从现场四个点趋势图来看,时间上分布几乎也是2、3、4月较少,1、5、6月多一些,因为1月份比2、3、4月的气温高一些,因此1月份蚊虫数据会相较于2、3、4月份多一些,2、3、4月份的气温相对较冷,因此蚊虫会少一些,在5、6月份进入夏季天气开始热了起来,数量逐渐增多。从数量分布上看,产品贮存区由于有监控温湿度,不容易滋生,环境状态较好,即使在高峰期平均每天在3只以内,并没有太多的数量,属于较好的状态。通过管理上严格控制门的开启和关闭管理可进一步降低蚊虫的数量。 三、车间蚊虫捕获情况分析(6个月) 车间内部共设有4个灭蝇灯(位置见分布图),1-3月份共灭蚊蝇184只,4-6月份共灭蚊蝇1256只。统计数据如下表,从数据可以看出,1-3月最少,4月以后逐渐增多,5月份增加比较多,6月份所灭蚊蝇有所减少,因为从1、2、3月份的气温比较低,从4月份起气温开始上升,雨水也比较多空气潮湿,这说明气温对捕灭的蚊蝇影响是很大的。被捕灭种类上绝大多数是蚊虫。 5#-8#四个点虫害种类捕获分析图:

防虫害管理规定

1目的 规范厂区防虫害的管理,保证厂区坏境及生产环境符合出口企业的卫生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厂内各处及各车间、仓库的防蝇、防鼠管理 3职责 3.1 办公室负责厂区防蝇、防鼠的整体部署协调工作。 3.2 生产部负责各车间、仓库防蝇防鼠的部署及协调工作。 3.3 车间卫生员负责各车间的防蝇、防鼠的实施工作。 3.4 仓库保管员负责各仓库的防蝇、防鼠的实施工作。 3.5 行政部后勤人员负责厂区坏境的防蝇、防鼠实施工作。 3.6 技术质量部负责对厂区防蝇、防鼠的检查及监督工作。 4 定义无 5 程序 5.1 防蝇工作程序 5.1.1生产车间 5.1.1.1车间、更衣室、走廊均设有杀虫灯,每年的12月1日至次年的3月1日 可以不开,其余时间需24小时开灯,由各分管卫生员每天班前清理并做好记录。 5.1.1.2 车间的每个出入口(包括原料、废弃物出口等)都安有门、塑料帘、风 幕或水幕,塑料帘要完整,风幕、水幕是在出入口投料时开启,否则有塑料帘及门阻挡飞虫。 5.1.1.3 车间内所有与外界相通的窗户均设有防蝇虫纱网,并且窗户密封良好, 全年都要有,任何时候晚上都不准开窗。 5.1.1.4车间内所有与外界相通的门必须封闭严密,不得有飞虫入侵的缝隙。 5.1.1.5以上设施每天设专人负责检查,如发现损坏,及时修补,并对每次检查 及处理情况做好记录,每月月底报技术质量部存档。 5.1.1.6 每日班后,认真清扫卫生,清理下水道,杜绝蝇虫的滋生。 5.1.1.7废弃物存放处每天清理,杜绝蝇虫的滋生。 5.1.2厂区环境 5.1.2.1 废弃物暂存场所由厂区卫生员清理后,并做好记录,频率夏天每天处理, 冬季2天处理一次。 5.1.2.2厂区环境的防蝇按4、5月份每15天一次,6-10月份每周一次的频率进行,

虫鼠害评估及趋势分析

XXXX淀粉科技有限公司 虫害评估及趋势分析报告 部门:二车间 月份: 1-6月份 2014年7月10日 2014年上半年虫害评估及趋势分析

2014年,我公司二车间7个灭蝇灯,共灭蚊蝇423只,其中苍蝇161只,占总数 38.1%,蚊子9只,占总数2.1%,蠓虫253只,占总数59.8%,鼠0只,从下表看 数量逐月有所增加。 一、按虫害种类分析 1、各种类虫害捕获表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合计苍蝇0 5 3 49 17 87 161 蚊子0 0 2 1 1 5 9 蠓虫12 17 37 41 56 79 242 鼠0 0 0 0 0 0 0 合计12 22 43 91 74 171 413 2、虫害种类捕获分析图: 以上图表显示虫害中,老鼠没有发现,蠓虫有少量,苍蝇和蚊子相对较多。从生 产现场来看,几乎看不到蚊蝇在车间内存在的迹象,虫害对产品没有造成影响。因为 我们做过试验观察,试验表明大部分的蚊虫都是在夜间被捕灭的,在生产过程中投料 等敞开式的工作都在白天进行,夜间原物料都在密闭的罐、管中运行;而且客户也没 有关于蚊虫苍蝇方面的投诉。 二、按捕获地点虫害分析 1、各部位虫害捕获表: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合计原料库 6 10 15 31 19 71 152 成品库 2 3 5 35 24 42 111

车间 4 9 23 25 31 58 150 合计12 22 43 91 74 171 413 2、各部位虫害捕获数量图: 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原料库和车间的虫害数量比较大,但通过记录得知其中大 部分是蠓虫、苍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气温的升高,蠓虫数量将大幅度减少。当然我 们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尽量使车间与外界隔绝,减少开门的频率和时间,来保证虫 害绝对数量的减少。 二、按时间捕获数量图 苍蝇蚊子蠓虫鼠 1月0 0 12 0 2月 5 0 17 0 3月 3 2 37 0 4月49 1 41 0 5月17 1 56 0 6月87 5 79 0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防虫害控制程序

广州XXXX有限公司 防虫害控制程序 1.目的 为加强生产过程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确保出口再生产品不带有害生物,使公司所生产的再生产品符合出口国及进境国的要求。 2.主要内容及适用范围 2.1本制度适用于再生半成品、成品的生产储存全过程的防病虫害工作。 3.职责 生产部负责指导、监督落实具体各环节的防病虫害工作,按产品流程分别由各部门人员负责,各部门应既分工又共同合作落实本公司的防病虫害制度。 4.操作程序 4.1根据实际情况定时开展消杀工作,适时投放消杀药物,有效控制鼠、蟑、蚊、蝇等害虫。 4.2再生产品加工完成后,存至成品库。存放成品的仓库由包装、仓管部负责人负责,仓库内的消防设施,防虫、防霉、防鼠、防蛀设施齐备有效,定期检查。仓库内安全通道应明确标明,且无障碍物阻挡。仓库内要求卫生清洁干燥无污染源,做到无虫、无鼠、无蛛丝。要定期检查,铺垫材料要及时清扫或更换。及时通风,定期消毒杀害,避免发生霉变与感染害虫。做好消毒杀虫记录,一旦发现被感染病虫害,

要及时采取消毒或熏蒸处理措施。 4.3厂区的卫生,包括各功能区的清洁卫生等的防病虫害滋生昆虫的区域,每年六次进行适当消毒,但应选用低毒杀虫剂。 4.4再生材料储存仓库需有专人负责日常的卫生工作,及时清理无关的杂物,无虫、无蜘蛛网,日常保持干净整洁。每周一次对仓库环境进行大扫除。 4.5各生产车间的机器设备周围须每天清洁:纱窗、纱门等防虫设施日常是否保持良好。 4.6根据5S管理要求,各车间和仓库进行定期卫生清扫。 4.7各车间根据面积大小和环境卫生情况配备适当的灭鼠设施。车间指定专人负责定期检查灭鼠器具是否处于捕鼠状态,如有损坏或状态不对应及时安排维护。 4.8成品间包装再生产品时如遇潮湿炎热飞蛾等昆虫较多的夜晚应停止包装,以防再生产品包装时感染害虫。 4.9包装好的产品应及时运往成品仓库。 4.10再生成品的堆放采用隔板堆放,离地面高度15-20cm,且与墙壁保持100cm的距离。 4.11再生成品仓库要具备防潮(如采用隔板等)设施。 4.12再生成品仓库内保持干净整洁,杂物及时清理,并在适当时进行卫生大扫除。 4.13在每批再生产品出口装柜前,应对装运工具进行检查,确保车厢内无虫和其它任何杂物,发货人员和仓管员按《再生产品出厂管理制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及方法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及方法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及方法 摘要:品质人员的工作职责之一就是要及时发现反馈生产中的品质异常状况,并督促现场执行改善措施、追踪其改善效果,保证只有合格的产品才能转入下一道工序,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品质人员的工作职责 1、熟悉所控制范围的工艺流程 2、来料确认 3、按照作业指导书规定进行检验(首检、巡检) 4、作相关的质量记录 5、及时发现反馈生产中的品质异常状况,并督促现场执行改善措施、追踪其改善效果 6、特殊产品的跟踪及质量记录 7、及时提醒现场对各物料及成品明显标识,以免混淆 8、及时纠正作业员的违规操作,督促其按作业指导书作业 9、对转下工序的产品进行质量及标识进行确认 品质异常可能发生的原因 生产现场的品质异常主要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来料、自制件批量不合格或有批量不合格的趋势。品质异常的原因通常有: A. 来料不合格包括上工序、车间的来料不合格 B. 员工操作不规范,不按作业指导书进行、新员工未经培训或未达到要求就上岗 C. 工装夹具定位不准 D. 设备故障 E. 由于标识不清造成混料 F. 图纸、工艺技术文件错误。

品质异常一般处理流程 1、判断异常的严重程度(要用数据说话) 2、及时反馈品质组长及生产拉长并一起分析异常原因(不良率高时应立即开出停线通知单) 3、查出异常原因后将异常反馈给相关的部门 (1)来料原因反馈上工序改善 (2)人为操作因素反馈生产部改善 (3)机器原因反馈设备部 (4)工艺原因反馈工程部 (5)测量误差反馈计量工程师 (6)原因不明的反馈工程部 4、各相关部门提出改善措施,IPQC督促执行 5、跟踪其改善效果,改善OK,此异常则结案,改善没有效果则继续反馈 怎样做才能尽可能的预防品质异常 是一款专门分析品质异常的工具,它主要是应用统计分析技术对项目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区分出过程中的随机波动与异常波动,了解每个工序有可能出现的品质异常、了解哪些工位容易出品质异常,从而对过程的异常趋势提出预警,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异常,恢复稳定,从而达到稳定过程,提高和控制质量的目的.

【鳞翅目害虫】红天蛾(夜蛾科)

【鳞翅目害虫】红天蛾(夜蛾科) 红天蛾图片,红天蛾长怎么样?红天蛾怎么防治,红天蛾用什么药最有效?红天蛾的危害是什么,有什么症状?红天蛾的发生因素有哪些,什么时候发生?以下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中文名称:红天蛾 二、别名:红夕天蛾、暗红天蛾、葡萄小天蛾、累氏红天蛾 三、学名:Deilephilaelpenor 四、分部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青海、甘肃、山西、北京、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湖北、贵州、四川、云南等地。 五、危害作物:凤仙花、柳兰、忍冬、秋兰、茜草科、柳叶菜科、草花类、葡萄等。 六、危害方式:咀嚼式口器 七、危害症状:以幼虫的形式取食叶片,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 八、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33-40毫米,翅展55-70毫米。翅、体为红色,有黄绿色闪光。头部两侧及背部有2条纵行红色带,腹部的背线及两侧为红色。前翅豆绿色,后翅近基部的一半为黑褐色,靠外缘的一半红色。 2、幼虫:体长75-80毫米,头和前胸较小,后胸膨大,体上密布网纹,胸部淡褐色,鳞片状。胸足黄褐色,第一至第二腹节背面有1对深褐色眼状纹。纹中间有月牙形、淡褐色斑。斑周围有白色。各节

背面有浅色横线,体侧有浅色斜线,腹部腹面为黑褐色尾脚,约5毫米。 3、蛹:为纺锤形,长42-45毫米,灰褐色,有暗褐色斑。 九、发生规律: 该虫年发生2-3代,以蛹越冬,在翌年4-5月羽化成虫,开始活动为害,成虫有趋光性。一般将卵散产在寄主嫩梢上及叶端部,第二代成虫在7月出现,幼虫在6-10月食害叶片。幼虫老熟后吐丝粘土作茧,在浅土层内化蛹。 十、防治方法: 1、冬季翻耕土壤,消灭越冬蛹。幼虫为害期可进行人工捕杀。 2、保护和利用天敌。 3、根据其具有趋光性,可进行黑光灯诱杀。 4、在幼虫发生期可喷布敌百虫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4000倍液。

烟台地区几种鳞翅目食叶害虫天敌的研究

收稿日期:2006-2-17 文章编号:1002-2724(2006)02-0044-02 烟台地区几种鳞翅目食叶害虫天敌的研究 曲花荣,逄焕臣,邵凌松,刘瑞珍,王传珍 (烟台市森林保护站,烟台264000) 摘要:采用人工饲养和野外采集相结合的方法,对烟台地区几种阔叶树食叶害虫各虫期的天敌种类、数量进行了调查,共收集到各种天敌33种,其中捕食性天敌10种、寄生性天敌23种(包括真菌2种)。舟蛾赤眼蜂、白蛾周氏啮小蜂、白蛾黑棒啮小蜂、寄生蝇类是优势天敌种类,对控制杨扇舟蛾、杨雪毒蛾、美国白蛾等食叶害虫种群数量发挥着显著作用。 关键词:食叶害虫;天敌;寄生;捕食;自然控制中图分类号:S763.3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人工林面积特别是杨树纯林面积的逐年增加,以杨扇舟蛾、杨雪毒蛾、雪毒蛾、美国白蛾等为主的食叶害虫危害程度也日益严重。为了解天敌对林木害虫的控制作用,为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2003~2005年,我们以室内饲养观察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烟台市的杨扇舟蛾、雪毒蛾、杨雪毒蛾及美国白蛾这几种阔叶树鳞翅目食叶害虫各虫态的天敌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整理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卵期天敌调查 分别在这几种食叶害虫的产卵盛期,定期从野外采集卵 块,带回室内放入试管中培养。每个试管放一个卵块,管口用脱脂棉塞紧,以防失水,每天检查,观察有无天敌羽化。1.2 幼虫期天敌调查 将野外采集的小龄幼虫放在玻璃罐内饲养,3龄以后采集的在木制饲养笼内饲养,将新鲜枝叶插入盛水瓶中,1~2天更换一次树叶。每天观察自幼虫体内出来的天敌情况,并将寄生性天敌移入指形管中继续进行观察。 另外,直接在林间观察、调查和采集幼虫的捕食性天敌昆虫,然后放在玻璃瓶内用幼虫或蛹喂养,以确定其是否捕食。1.3 蛹期天敌调查 在这几种害虫成虫羽化之前从野外采回新鲜的蛹,将采回的蛹装入指形管中,每管放蛹一头,用脱脂棉塞紧管口,置于室内培养,等待天敌羽化。记录每蛹羽化出的天敌数量、雌雄性比以及寄生率等。对没有养出成虫天敌的蛹,逐一解剖检查,以查明死亡原因。这部分蛹一部分是由于干燥失水导致成虫不能羽化,另一部分是已被天敌寄生而天敌未羽化出来。 2 研究结果 2.1 天敌种类 据对采集到的杨扇舟蛾、杨雪毒蛾、雪毒蛾和美国白蛾的卵块、不同龄期的幼虫和蛹进行室内饲养观察,结合野外调查,以及在野外采集捕食性天敌进行喂养的结果,共发现烟台市这几种鳞翅目食叶害虫各虫态的天敌33种,其中卵期天敌2种,为寄生性昆虫;幼虫期天敌16种,寄生性昆虫4种、捕食性昆虫6种、蜘蛛4种、寄生性真菌2种;幼虫~蛹期天敌4种,均为寄生性昆虫;蛹期天敌11种,均为寄生性昆虫。各虫态天敌详见表1。 表1 烟台地区主要鳞翅目食叶害虫天敌 中文名称 拉丁学名 寄主食性 卵期 舟蛾赤眼蜂 Trichogramma clo sterae Pang et Chen 杨扇舟蛾、雪毒蛾 寄生性杨扇舟蛾黑卵蜂Telenomus clo sterae Wu et chen 杨扇舟蛾、雪毒蛾、杨雪毒蛾寄生性 幼虫期 白蛾孤独绒茧蜂Dolichogenidea singularis Y ang 美国白蛾、杨扇舟蛾、杨雪毒蛾寄生性白蛾聚集绒茧蜂Cotesia gregalis Y ang sp.n ov.美国白蛾寄生性虹彩悬茧蜂 Meteorus ver sicolor (Wesmael ) 雪毒蛾 寄生性羽角姬小蜂一种Eulophidae sp .杨扇舟蛾、杨小舟蛾 寄生性 大草蛉Chrysopa septempunctata Wesmael 美国白蛾、杨扇舟蛾、雪毒蛾、 杨雪毒蛾捕食性 中华草蛉C .sinica T jeder 美国白蛾、杨扇舟蛾、雪毒蛾、 杨雪毒蛾捕食性 黄缘步甲Nebria livide L.美国白蛾捕食性凹翅宽颚步甲Nebria livide L.美国白蛾 捕食性虫蜀蝽Arma chinensis Fallou 美国白蛾、雪毒蛾、杨雪毒蛾捕食性益蝽Picromerus lewisi Scott 美国白蛾、雪毒蛾捕食性金蛛Argiope sp.美国白蛾捕食性球腹蛛Theridion sp.美国白蛾捕食性圆蛛Cyclo sa sp.美国白蛾捕食性银条蛛Leucauge blanda 美国白蛾 捕食性 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Bals.)Vuill. 美国白蛾、杨扇舟蛾、雪毒蛾、 杨雪毒蛾 寄生性 绿僵菌 Metarhizium flavoviride G ams et R ozsy pal 美国白蛾、杨扇舟蛾、雪毒蛾、 杨雪毒蛾 寄生性 幼虫~蛹期日本追寄蝇Exorista japonica (T ownsend )美国白蛾、杨扇舟蛾、雪毒蛾、 杨雪毒蛾 寄生性 毛虫追寄蝇Exorista ro ssia Mesnil 杨扇舟蛾、雪毒蛾、杨雪毒蛾寄生性 康刺腹寄蝇Comp silura concinnata (Meigen )美国白蛾、杨雪毒蛾寄生性细线细颚姬蜂 Enico spilus lineolatus (R oman ) 美国白蛾寄生性 蛹期 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 ang 美国白蛾、杨扇舟蛾、雪毒蛾、 杨雪毒蛾寄生性 白蛾黑棒啮小蜂 Tetrastichus septentrionalis Y ang sp.n ov 美国白蛾、杨扇舟蛾、雪毒蛾、 杨雪毒蛾 寄生性 ? 44?山东林业科技 2006年第2期 总163期 SH ANDONG FORESTRY SCIE NCE AND TECH NO LOGY 2006.N o.2

害虫识别及防治

济南祥辰科技有限公司科技普及知识(一) 害虫识别及监测技术 一、基本简介 害虫(pest)是对人类有害的昆虫的通称。从我们自身来讲,就是对我们人类的生存造成不利影响的昆虫的总称。一种昆虫的有益还是有害是相当复杂的,常常因时间、地点、数量的不同而不同。我们易把任何同我们竞争的昆虫视为害虫,“世界上玉米有200多种昆虫危害,榆树上有650种害虫,栎树上有1400种害虫……。”而实际上只有当它们的数量达到一定量的时候才对人类造成危害。如果植食性昆虫的数量小、密度低,当时或一段时间内对农作物的影响没有或不大,那么它们不应被当作害虫而采取防治措施。相反,由于它们的少量存在,为天敌提供了食料,可使天敌滞留在这一生境中,增加了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 应把这样的“害虫”当作益虫看待。或者由于它们的存在,使危害性更大的害虫不能猖獗,从而对植物有利。 当一种昆虫对人类本身或他们的作物和牲畜有害时,就被认为是害虫。即使是害虫,也不一定要采取防治措施,特别当防治成本大于危害的损失时。在计算成本时,不但要包括直接成本(如农药、人工等费用),也应包括那些有害农药对环境、人类的伤害代价。 害虫和益虫是相对而言的,益虫会做对人类有害的事,害虫也会做有益的事,只是程度不同罢了。如:蚂蚁有时是害虫,那是因为蚂蚁老

是在人类食物乱爬、乱啃,很不卫生;蚂蚁又是益虫,它们会捕食农业害虫,有的蚂蚁吃了有益身体健康,可对一些病者治疗有帮助。蝴蝶和蛾幼虫可能会危害作物,但是成年后却会为植物传播花粉。有些害虫本身营养价值很高,可以被人类食用,或是成为治疗某些疾病的药材。 站在生态角度来看的话,一些昆虫和鸟类捕食害虫,得以被人类定义为益兽。这些益兽的生存也依赖害虫而存活。倘若自然界没有了害虫,也就没有了捕食它们的益虫,益鸟了。因此,所谓的害虫在自然界食物链里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大体分类 1、食叶类害虫 大多取食树木及草坪叶片,猖獗时能将叶片吃光,削弱树势,并为天牛、小蠹虫等蛀干害虫侵入提供适宜条件,既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又降低植物的美化功能和观赏价值。此类害虫主要有鳞翅目的袋蛾、刺蛾、大蚕蛾、尺蛾、螟蛾、枯叶蛾、舟蛾、美国白蛾、国槐尺蛾、凤蝶类,鞘翅目的叶甲,膜翅目的叶蜂等。 2、刺吸式害虫 刺吸式害虫是园林植物害虫中较大的一个类群。它们个体小,发生初期往往受害状不明显,易被人们忽视,但数量极多,常群居于嫩枝、叶、芽、花蕾、果上,汲取植物汁液,掠夺其营养,造成枝叶及花卷曲,

品质异常处理控制程序-B(精)

目录 1. 目 的…………………………………………………………………… (3) 2. 适用范 围…………………………………………………………………… …3 3. 用语定 义…………………………………………………………………… …3 4. 参考文 件…………………………………………………………………… …3 5. 职责分 工…………………………………………………………………… …3 6. 业务流程 图…………………………………………………………………… 3 7. 业务流程说 明 (3)

7.1 报 警…………………………………………………………………… (3) 7.2停产(恢复)标 准 (3) 7.3让步申请及签字权 限 (6) 7.4质量存 档…………………………………………………………………… (6) 8.流程KPI…………………………………………………………………… (9) 9.附录…………………………………………………………………… (10) 1. 目的 完善质量反馈信息流程,使每个问题的反馈都能得到有效改善,便于异常质量信息的分析、整改,做好纠正预防措施,杜绝批量质量事故的发生,减少质量事故造成的损失, 同时满足顾客的质量要求。 2. 适用范围 3.用语定义 无

4.参考文件: 《质量异常报警流程》、《停产\恢复流程》、《让步申请流程》 5.职责分工 5.1 质量部:负责质量信息的跟进和相关责任部门回复的整改措施进行跟进; 5.2 生产部: 负责开立影响生产现场正常进行的《品质异常信息报警单》,并负责追踪相关责任部门进行措施回复; 负责其他部门开立的有关生产《品质异常信息报警单》进行措施回复,并要跟进行措施的验证; 还要负责保存本部门开立的且相关责任部门回复合格的《品质异常信息报警单》及相关质量记录; 5.3 品质处: IPQC负责对产品的过程进行监控; QA 负责对产品的出货进行质量检验控制; 5.4 质量督办负责统计现场、出货及工序前5位问题,由现场PE牵头组织处理,并制定改善行动措施; 5.5开发、质管、工艺:等职能部门负责确认不良问题点,分析不良的根本原因,出具纠正/预防的控制措施,如出现意见冲突,上诉一级申辩,或由事业部长定裁; 6. 业务流程图: 后附 7. 业务流程说明: 7.1报警:

鳞翅目害虫

鳞翅目是昆虫纲中第二大目。其中包括有许多重要害虫,如桃小食心虫、苹果小卷叶蛾、棉铃虫、菜粉蝶、小菜蛾以及许多鳞翅目仓虫,如印度谷螟等。此外,著名的家蚕、柞蚕也属于本目昆虫。 1.轭翅亚目包括低等蛾类。触角不呈棒状;上颚发达;前后翅连接为翅轭式;前后翅的脉序相似。 蝙蝠蛾科:体小到大型,粗壮多毛;口器退化,喙短;触角短,丝状,雄虫呈梳状;幼虫体粗壮,有皱纹和毛疣,腹足5对,趾钩全环式。生活在树木茎干中或植物根间。常见种类如蝙蝠蛾,中药中的冬虫夏草就是真菌虫草菌寄生于虫草蝙蝠蛾等幼虫体上生成的. 2.缰翅亚目包括大多数夜间活动的蛾类。触角线状、栉状或羽状,极少呈棒状;上颚不发达;前后翅连接翅缰式;前后翅脉序不同。 麦蛾科:体型小,颜色暗淡;触角第一节上有刺毛排列呈梳状;下唇须向上弯曲伸过头顶,末节尖细;前翅狭长,端部尖;后翅外缘凹入或倾斜,顶角突出,后缘有长毛;幼虫圆柱形,白色或红色,趾钩环式或二横带式双序。主要害虫有麦蛾、棉红铃虫、马铃薯块茎蛾和甘薯麦蛾等。 卷蛾科:体小到中型,多为褐色或棕色;前翅多数呈长四边形,少数呈狭长形,静止时保持屋脊状,似钟罩;幼虫圆柱型,体色变化大,前胸气门前的骨片上有3根毛,肛门上方多有臀栉。有卷叶、缀叶、蛀果或蛀食种子的习性,多为果树害虫,如棉褐带卷蛾、大豆食心虫等。 螟蛾科:体小到中型,柔弱,腹部末端尖削;鳞片细密紧贴,体显得

比较光滑;下唇须长,伸出头的前方;翅三角形,后翅臀区发达,臀脉3条;幼虫体细长,光滑,毛稀少,趾钩2序,很少3序或单序,排成缺环式,只少数排成全环,前胸气门前毛2根。幼虫喜欢隐蔽,食性基本分为卷叶作苞、钻蛀茎杆、蠹食果实种子、取食贮藏物,夜盗性的。如梨大食心虫、玉米螟等。 尺蛾科:体小到大型,细长;翅薄而宽大,外缘有的凸凹不齐,后翅第一条脉纹的基部分叉,臀脉只一条;有的雌虫无翅或翅退化;幼虫只有腹足2对,着生于第六和十节上,行动时身体一曲一伸,“尺蠖”的名称即由此而来。如为害林木的大造桥虫等。 夜蛾科:鳞翅目中最大的科。体中到大型,色多深暗,体粗壮,毛蓬松;前翅三角形,密被鳞片,形成色斑,后翅较前翅阔;触角丝状、栉状或羽状;幼虫体粗壮,光滑少毛,体色较深,腹足通常5对,少数3对或4对,趾钩中列式单序,前胸气门前毛片上有2根毛。植食性,白天卷曲潜伏土中,夜间出来活动,故有“地老虎”、“夜盗虫”之称,如大、小、黄地老虎;少数在植物表面活动取食,或钻蛀茎杆或果实,如棉铃虫等。 毒蛾科:体中型,粗壮,鳞毛蓬松;体色多为白、黄、褐等色;触角多为栉状或羽状;休息时多毛的前足常伸向前方;多种种类雌虫腹末有毛丛;幼虫体被长短不一的鲜艳簇毛,毛有毒;腹部第六、七节背面中央各具一翻缩腺,趾钩单序中列式。多为害林木,如舞毒蛾等。舟蛾科:又名天社蛾。中至大型,体灰褐或浅黄色;触角丝状或锯齿状;幼虫大多颜色鲜艳,腹足4对,臀足退化或特化成枝状,休息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