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承载力检测 平板载荷检测方案

地基承载力检测 平板载荷检测方案
地基承载力检测 平板载荷检测方案

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案1 工程概况

——略

2 检测依据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最新

3 场区地质概况

——略

4 检测数量及位置布置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P115-10.2.2第1款,地基处理后载荷试验的数量,应根据场地负载程度和建筑物重要性确定。对于简单场地上的一般建筑物,每个单体工程载荷试验点数不宜少于3处。

场区载荷试验试验数量为3处,位置为沿场区对角线等间距布置。

5 检测实施方案

本次检测工作采用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方法进行检测;

5.1平板载荷检测仪器设备

本次试验采用载物重车做反力装置,用油压千斤顶配合精密压力表控制加卸载量,用百分表测量地基沉降量,示意图如下:

300kN油压千斤顶:1台

60MPa精密压力表:1块

基准梁:2根

量程50mm、分辨率0.01mm百分表:2块

刚性承载板:1块

5.2试验点处理及试验流程

试验点承压板底高程与处理地基顶面高程相同,承压板下用2cm~6cm碎石整平。

试验流程如下:反力装置架设→试验点整平至设计标高→安放承压板、传力柱→架设位移观测杆、基准梁→吊装配重块→安装油压千斤顶、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及数据采集设备→分级加载、数据采集→卸载、设备拆卸→试验资料整理。

5.3试验加载过程及沉降稳定标准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试验过程如下:

加载等级分为10级,最大加载压力不小于设计要求压力值的2倍。每级加载后,按间隔10min、10min、10min、15min、15min,以后每隔半小时测读一次沉降量,当连续两个小时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0.1mm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

(1)承压板周围的土明显地侧向挤出;

(2)沉降s急骤增大,荷载~沉降曲线出现陡降段;

(3)在某一级荷载下24小时内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稳定;

(4)沉降量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之比大于或等于0.06.

当满足前三种情况之一时,其对应的前一级荷载定为极限荷载。

6承载力特征值判定标准

(1)当p-s曲线上有比例界限时,取该比例界限所对应的荷载值;

(2)当极限荷载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荷载值的2倍时,取极限荷载值的一半;

(3)当不能按上述两款要求确定,且承压板面积为0.25m2~0.50m2时,可取s/b=0.01~0.015所对应的荷载,但其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

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试验点数不应少于三点,各试验实测值的极差不得超过其平均值的30%,取此平均值作为该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f ak)

平板载荷试验

平板载荷试验 1.1.1平板载荷试验适用条件 平板载荷试验可分为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和岩基载荷试验。(1)浅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浅部地基土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承载力的确定。 这里所说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与承压板直径或宽度有关,一般可认为其影响深度在3m内,且在地下水位上。 (2)深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深部土层(包括软岩、极软岩)及大直径桩端土层在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承载力的确定。所谓深部一般是指埋深等于或大于3m,且在地下水位以下。 (3)岩基载荷试验适用于不同深度的完整、较完整、较破碎基岩作为天然地基或桩基础持力层时承载力的确定。 1.1.2基本理论 (1)一般地基土承载力设计的取值接近于比例界限。因此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可按刚性平板作用于均质土各向同性半无限弹性介质表面,由弹性理论可得 E—载荷试验的变形模量(无侧限)(kpa); I—刚性承压板形状系数,圆形板取0.785;方形板取0.886; —土的泊松比:碎石土取0.27,砂土取0.30,粉土取0.35,粉质黏土取0.38,黏土取0.42,不排水饱和粘性土取0.50; d—承压板直径或边长(m); p—p—s曲线线性段承压板下单位面积的压力(kpa); s—与p对应的沉降量(mm)。

(2)对于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可按刚性圆形压板作用于均质土各向同性半无限弹性介质内部,由弹性理论可得式 ω—与试验深度和土类有关的系数。 深度载荷试验计算系数ω的取值 1.1.3国内平板载荷试验主要技术标准要点 国内平板载荷试验主要技术标准要点

1.1.4试验仪器设备 (1)承压板 1)承压板状为圆形或方形(圆形板应力条件较方形板简单)。2)承压板应具有足够刚度,底面平整,在长期使用中不变形。3)钢质承压板厚度不小于25mm或采用加肋措施 (2)反力装置 (3)加载与量测设备

复合地基检测方案

桂平市金源新城A区11#楼CFG桩复合地基检测方案

桂平市金源新城A区11#楼CFG桩复合地基检测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检测方法及其依据标准 (1) 三、抽样方案 (1) 四、试验方法 (2) 五、拟投入的检测设备和人员 (4) 六、配合工作 (4) 七、安全保证措施 (4) 九、质量承诺 (5) 十、服务承诺 (5) 附件1、低应变桩头处理示意图及要求 (6) 附件2、复合地基(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示意图及要求 (6)

一、工程概况表 工程名称桂平市金源新城A区11#楼CFG桩地基处理工程 地址桂平市长安工业园旁 建设单位桂平市鑫盛投资实业有限公司楼高16层建筑桩基(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级基础形式地基处理桩型CFG桩总桩数524根检测部位CFG桩受检体材料混凝土单桩承载力特征值(kN)700 桩径(mm)500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500 置换率0.138 砼等级C20 扩大头(mm)-- 承台数(个)-- 检测方法、数量单桩静载荷试验3个点,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3个点,低应变法检测53根桩 二、检测方法及其依据标准 1、检测方法及检测目的见表1。 表1检测方法及检测目的 序号检测方法检测目的 1 低应变法检测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2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判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 单桩竖向抗压载荷试验判定单桩竖向抗压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检测依据标准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 《桂平市金源新城A区11#楼CFG桩平面图》,广西华南岩土工程有限公司,2015.03; 《桂平市金源新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广西贵港地质工程勘察院,2014.05。 三、抽样方案 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规定和设计图纸的要求,CFG桩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及单桩竖向抗压载荷试验。试验数量宜为总桩数的0.5%~1%,且每个单体工程的试验数量不应少于3点。应抽取不少于总桩数的10%的桩进行低应变动力试验,检测桩身完整性。本工程总桩数为524根,应抽检3根桩进行复合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方案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方案 一、工程、场地地层简介及试验概述 1、工程概况 1.1“xx”项目(酒店核心组团)产地位xx市,拟建场地东侧紧邻曼景法村民小组,东南侧与新建的民族博物馆相望,南侧紧邻雨林大道,北侧紧邻规划曼弄枫大道(3号路),西侧紧邻勐泐大道环道。本项目规划用地面积158667m2,约238亩,总建筑面积约41万平方米,拟建项目主要包括酒店核心组团、售楼部及大剧院部分。酒店核心组团部分,拟建建筑为6栋13~16层的高层建筑,建筑高度为39~55.5m,20栋3层的豪华公寓,1栋公共大堂及1栋SPA大堂,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拟建6栋高层建筑为剪力墙结构,其余为框架结构,基础型式预计采用桩基础及柱下独立基础或柱下条形基础。 2、试验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xx”项目(酒店核心组团)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按岩土层分类原则将场地内各层土自上而下划分为7个主层,5个亚层,描述如下: 2.1、第四系人工堆积(Q ml)层 ①层—耕土:黑灰色,成分以粘性土为主,局部含大量植物根茎,结构松散,湿,强度低且不均匀,欠固结土。场地大部分钻孔揭露,揭露层厚0.40~0.80m,平均层厚为0.52m。 ①1层—人工填土:褐红色,褐灰色,成分以粘性土为主,局部含碎石及角砾,稍湿,结构松散,未经压实处理欠固结,填筑年限

约3~5年,人工堆积而成。场地局部地段揭露,揭露层厚0.50~6.10m,平均层厚为2.48m。 2.2、第四系冲、洪积(Q al+pl)层 ②层——粘土:褐黄夹灰白、褐黄夹浅兰灰色,稍湿,坚硬状态,局部呈硬塑状态,韧性及干强度中等,土质均匀性一般,具中压缩性。该层为膨胀土,自由膨胀率δef介于33.0~86.0%之间,具弱~中膨胀潜势。场地均有揭露,揭露层厚0.5~7.5m,平均层厚为4.24m。 ②1层——粘土:褐黄、褐灰色,稍湿,硬塑状态,韧性及刚强度中等,土质均匀性一般,具中压缩性。该层为膨胀土,自由膨胀率δef介于41.0~89.0%之间,具弱~中膨胀潜势。场地部分钻孔揭露,揭露层厚0.50~3.8m,平均层厚为1.41m。 ③层——粘土:褐黄色、棕红色,局部夹兰灰或灰白条纹,稍湿,坚硬状态,局部呈硬塑状态,韧性及干强度中等,土质均匀性一般,具中压缩性。该层为膨胀土,自由膨胀率δef介于34.0~92.0%之间,具弱~中膨胀潜势。场地均有揭露,揭露层厚0.5~16.7m,平均层厚为 8.54m。 ③1层——漂石:兰灰、灰绿色,局部含灰黑斑点,湿,密实,岩性性主要为闪长岩,以中风化为主,部分强风化状,漂石块径50cm 以上,岩芯多数呈短柱状及块状产出,节长最长约为25cm。场地局部偶有揭露,揭露层厚为0.40~2.70m,平均层厚为1.03m。 ④层——粘土:褐黄色、兰灰色,稍湿,坚硬状态,局部呈硬塑状态,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土质均匀性较差,局部夹有粉土薄夹层,

桩基检测方案模板

建筑工程复合地基 检测方案 工程名称: 工程地址: 检测单位: 编制日期:

工程名称 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案 一、工程概述 拟建的(项目名称),位于(项目地址),采用××××桩复合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复合地基设计参数详见表1。根据国家规范的规定和设计要求,本工程需进行复合地基承载力、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检测的试验。 二、检测依据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设计图纸和委托单位的要求 三、试验检测用仪器设备 静载试验设备 3.1.1 加载设备:超高压电动油泵、液压千斤顶。 3.1.2 荷载与沉降量测仪器仪表:JCQ-503A静力载荷测试仪、容栅式位移传感器和测力传感器。 3.1.3 其它设备:钢梁、基准梁、堆重平台。 低应变反射波法用设备 采用上海瑞欣生产的LPT型桩身完整性测试仪。 四、检测方法、目的和抽检数量 检测方法和目的 (1)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试验的方法检验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采用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的方法检验CFG桩复合地基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检验CFG桩的桩身结构完整性。 抽样检测依据及数量 复合地基承载力验收检测 据GB 50202-2002和JGJ 79-2012的规定,对CFG桩复合地基,检验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检验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1%,且均不应少于3

点。 桩身完整性验收检测 依照JGJ 106-2014和JGJ 79-2012的有关规定和设计图纸的要求,采用低应变动力试验检测CFG桩的桩身完整性,依据图纸和规范要求抽检不少于总桩数的10%,且每个柱下承台检测桩数不应少于1根。 本工程检测拟抽样数量 根据JGJ 79-2012、GB 50007-2011、JGJ 106-2014和GB 50202-2002的有关规定和设计要求,本工程CFG桩的单桩和复合地基测点的抽检数量详见表1。各被检桩位的具体位置应根据国家规范的规定、地质勘察报告和施工情况由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现场 认定。 表1 复合地基设计参数及抽检数量 五、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 静载试验的反力方式和压板尺寸 采用堆重平台上配置重物的方式提供静载试验所需的反力。根据复合地基的设计要求,CFG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采用(×)的正方形刚性承压板。 加载和测量方法 通过一台液压千斤顶、一台电动油泵、一台JCQ-503A静力载荷测试仪和测力传感器进行荷载的施加和加荷量大小的控制;采用4个容栅式位移传感器进行承压板沉降量的测量,位移传感器安装固定在相对不动的基准梁上。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加载设备布置详见下图。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方法简介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检测 方法简介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桩基载荷试验检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该工程包括33栋住宅、一栋会所、两个独立地下室,建筑物层数2~18F,住宅建筑面积223905.6m2,会所建筑面积3461m2,底商建筑面积13929.51m2。拟建建筑物分布情况将整个场区分为北区、南区和样板区。 北区包括1#楼~4#楼、8#楼~15#楼,南区包括16#楼~30#楼,样板区包括5#、 6#、7#、31#、32#、33#楼,拟建建筑物结构形式为框架或剪力墙结构,拟采用桩基础。 拟建场地南区设计整平标高~292.5m,南、北区各设计一个独立地下室,设计地下室高度约5m,南区地下室底板设计标高~287.5m,地下室底板设计标高均位于现有场地地面以上。 地下室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基础持力层采用卵石层,其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 q sk =2600kP a ,桩基设计等级为丙级。南区16#楼~30#楼和样板区31#楼~33#楼建筑采用 人工挖孔桩基础,基础持力层采用卵石层和中风化泥岩,其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 q sk =3000kP a ,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 二、方案编制依据 1.《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若干规定》(修订本); 2.《建筑地基地基设计规范》(GB50007-2002);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三、检测方案 本工程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桩端持力层采用卵石层和中风化泥岩。桩端采用卵石层的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2600kPa,桩数为495根;桩端采用中风化页岩的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3000kPa,桩数为1266根。根据《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若干规定》及设计要求,需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及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 桩身完整性检测:采用低应变进行完整性检测,检测数量为100%,共1641根。 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采用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和岩基载荷试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选取数量分别为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个点,本工程选取5个点。岩基载荷试验选取数量分别为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个点,本工程选取54个点。 四、检测方法 1.低应变试验 采用低应变试验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检测采用反射波法,仪器采用美国生产的桩身完整性动测仪(PIT)。 2.深层平板载荷试验 试验采用护壁-横梁反力装置,由液压千斤顶分级加载,压力由级压力表测定,压板为直径80cm的圆形钢板。沉降由两只综合精度为%的位移计测定,由SP-4A位移数显仪自动采集。静载试验装置示意图见图1。 图1.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装置示意图

地基承载力检测报告(静荷载)Word版

SJJC3E0601 报告编号:SJ-FD0600001 第1页共7页 质监登记号:/ 监督方案编号:/ 复合地基检测报告 (静荷载) 工程名称:宁波市清泉花园2#楼 工程地址:甬江工业园区12#地块 浙江省地球物理技术应用研究所 2006年11月

报告编号:FD0600001 第2页共7页 检测类别:委托检测 委托单位:宁波市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宁波市义和房产开发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宁波市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宁波工程勘察院 设计单位: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宁波市公平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检测: 编写: 审核: 审批: 报告日期: 检测单位: 检测资质号: 检测单位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报告编号:FD0600001 第3页共7页 目录 1 概述 2 地质及工程概况 2.1 地质概况 2.2 工程概况 3方法技术及仪器设备 3.1检测依据 3.2 检测方法 3.3资料整理 3.4 检测仪器设备 4 检测结果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附图:复合地基检测桩位平面示意图

报告编号:FD0600001 第4页共7页 1 概述 宁波市清泉花园2#楼工程位于宁波甬江工业园区12#地块,受宁波市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委托(委托书编号:0000007),我公司于2006年11月14日至2006年11月20日,对其进行了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检测,以检测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复合地基承载特征值,并判定复合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本次检测抽检3点试验点,占总工程桩数的2.9%,检测时休止时间大于28天,检测现场环境正常。 2地质及工程概况 2.1 地质概况 根据建设单位委托宁波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宁波市清泉花园2#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报告编号:2006-010034)场地内土层分布见表1。 2.2 工程概况 本工程基础形式为复合地基,结构类型为砖混结构,建筑层数为四层,总建筑面积为m2,工程复合地基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桩径为φ500mm,设计有效桩长为15.0m,桩端持力层为4-1层粘土,设计桩身强度为15MPa,设计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本工程共有水泥搅拌桩105根,本工程要求检测的复合地基由水泥搅拌桩处理,其成桩施工日期及桩周休止时间见表2。 表2 复合地基施工日期及休止时间表

平板荷载试验方案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第***学综合楼工程 平板荷载试验方案 编制单位: 编制:审批: 编制日期:2012年5月10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1 二、编制依据-----------------------------------------------1 三、平板荷载试验的目的-------------------------------------1 四、检测方法和检测数量-------------------------------------2 五、其它事项和相关配合工作---------------------------------2

一、工程概况 1、本综合楼的建设单位为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第**学,设计单位为中山市****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监理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勘察单位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建筑工程总公司。 2、综合楼工程为单栋独立建筑,共6层,层高3.6m,框架结构,建筑面积5117.37m2,平面基本尺寸50.05m×24m,基底建筑面积852.36m2。 3、综合楼基础为天然独立基础,共25个,基础面标高-1.20m、-2.50m,基础持力层为砂质粘土层及全风化花岗岩层,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分别为200 Kpa 和300Kpa。 二、编制依据 1、中山火炬开发区第**学综合楼工程施工图纸; 2、《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DBJ15-60-2008;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20021-2001; 5、中山市有关地基基础检测规定。 三、平板荷载试验的目的 1、检测地基土的性质,对砂土、粉土、粘性土的物理状态、强度、变形参数及地基承载力做出评价。 2、荷载试验可用于测定浅部地基土层的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的承载力和变形特征。

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案计划(修改)

目录 1编制依据 ......................................................................................................................... - 0 -2工程概况 ......................................................................................................................... - 1 - 2.1 风井概况............................................................................................................... - 1 - 2.2 地质水文概况....................................................................................................... - 2 - 2.2.1风井地质情况........................................................................................... - 2 - 2.2.2风井水文情况........................................................................................... - 4 - 3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案 ..................................................................................................... - 4 - 3.1 风井主体地基情况及其承载力设计要求........................................................... - 4 - 3.2 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法及数量............................................................................... - 4 - 3.3 钻芯法抽检........................................................................................................... - 4 - 3.4 标准贯入试验....................................................................................................... - 5 - 3.5 检测单位............................................................................................................... - 6 - 4检测部署 ......................................................................................................................... - 6 - 4.1 人员安排............................................................................................................... - 6 - 4.2 检测设备............................................................................................................... - 7 - 4.3 现场准备............................................................................................................... - 7 - 5安全保证措施 ................................................................................................................. - 7 -6应急措施 ......................................................................................................................... - 7 - 1 编制依据 (1)广州市轨道交通十四号线一期及知识城支线工程太和站~竹料站区间(地

地基承载力试验方法总括

地基土载荷实验 地基土载荷实验用于确定岩土的承载力和变形特征等,包括:载荷实验;现场浸水载荷实验;黄土湿陷实验;膨胀土现场浸水载荷实验等。检测内容:天然地基承载力, 检测数量不少于3点;复合地基承载力抽样检测数量为总桩数的0.5%~1.0%,且不 少于3点,重要建筑应增加检测点数。CFG桩和素混凝土桩应做完整性检测。 1.地基土载荷实验要点 用于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1)基坑宽度不应小于压板宽度或直径的3倍。应注意保持实验土层的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宜在拟试压表面用不超过20mm厚的粗、中砂层找平。 (2)加荷等级不应少于8级。最大加载量不应少于荷载设计值的两倍。 (3)每级加载后,按间隔10、10、10、15、15min,以后为每隔0.5h读一次沉降,当连续2h内,每h的沉降量小于0.1mm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4)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①承压板周围的土明显的侧向挤出; ②沉降s急骤增大,荷载-沉降(p-s)曲线出现陡降段; ③在某一荷载下,24h内沉降速度不能达到稳定标准;④ s/b≥0.06(b:承压板宽度或直径)(5)承载力基本值的确定: ①当p~s曲线上有明显的比例界限时,取该比例界限所对应的荷载值; ②当极限荷载能确定,且该值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荷载值的1.5倍时,取荷载极限值的一半; ③不能按上述二点确定时,如压板面积为0.25~0.50㎡,对低压缩性土和砂土,可取s/b=0.01~0.015所对应的荷载值;对中、高压缩性土可取s/b=0.02所对应的荷载值。 (6)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实验点不应少于3点,基本值的极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30%,取此平均值作为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2. 现场试坑浸水试验 用于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和浸水时的膨胀变形量。依据《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附录三“现场浸水载荷试验要点”。其操作重点: (1)承压板面积不应小于0.5㎡。 (2)分级加荷至设计荷载,当土的天然含水量大于或等于塑限含水量时,每级荷载可按

地基土平板载荷试验方案

住宅小区 地基土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方案 编写: 校核: 审定: 公司 资质证书编号:号 二0一三年二月十八日

一、工程概况 公司拟在其位于路与路交界处的规划用地内兴建住宅小区项目。根据拟建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资料,工程场地内地层从上至下分别为耕土①、含粘性土中砂②、含粘性土砾砂③、含砾粗砂④、粉质粘土④1、粘土⑤、粗砂⑥、粘土⑦、粗(砾)砂⑧、粘土⑨和砾砂⑩。 根据项目的规划情况,地下室底板基底标高约为3.7m(高程)。住宅楼场地在该深度水平线上分布的土层为含砾粗砂④和粉质粘土④1,根据勘察报告提供的资料:含砾粗砂④层的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20kPa;粉质粘土④1层的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80kPa,该粉质粘土④1层于住宅楼场地中以透镜体形式分布。 受业主委托,通过对住宅楼场地内的地层进行地基土浅层平板载荷试验,以了解地基土实际的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极限承载力情况,为设计优化提供实际的土层力学参数和依据。 本次地基土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结合设计要求进行,设计要求地基土实际的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80kPa,预估地基土的极限承载力约为 660kPa。 二、试验依据和投检测数量 检测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 -2002) 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5. 设计院提供的本工程设计图。 检测数量:

根据甲方要求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附录C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要点C.0.7“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试验点不应少于三点”,因此,本次地基土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共进行3个试验点。结合粉质粘土④1层在场地中的分布情况,建议其中1个试验点在勘察报告的钻孔zk23所在地段选取。 三、检测设备 试验专用千斤顶、大量程百分表、精密压力表一台套,整套仪器设备经过计量部门校准并在有效使用期内。 四、试验方法 1、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附录C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要点“承压板面积不应小于0.25m 2,对于软土不应小于0.5m 2”。 本次试验结合设计要求进行,承压板面积采用0.5㎡的钢性板,设计要求地基土实际的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80kPa ,分8级进行加载试验,试验分级荷载取:280kPa ×0.5㎡×2倍÷8=35kN ,并逐级累加至破坏,以试验出实际极限承载力。 试验采用钢梁平台堆重反力装置。试验点用粗砂或中砂找平,其厚度不超过20mm 。然后安放承压板,加力千斤顶安置在承压板顶面,并保证压 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出厂编号 检定证书编号 1 千斤顶 QYL100 力值字第120209138号 2 精密压力表 (0~100)MPa 16 号 3 百分表 (0-50)mm 412 号 4 百分表 (0-50)mm 001 号 5 百分表 (0-50)mm 415 号 6 百分表 (0-50)mm 002 号

平板载荷试验

平板载荷试验 1.1.1 平板载荷试验适用条件 平板载荷试验可分为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和岩基载荷试验。 (1)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浅部地基土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承载力的确定。 这里所说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与承压板直径或宽度有关,一般可认为其影响深度在3m 内,且在地下水位上。 (2)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深部土层(包括软岩、极软岩)及大直径桩端土层在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承载力的确定。所谓深部一般是指埋深等于或大于3m,且在地下水位以下。 (3) 岩基载荷试验适用于不同深度的完整、较完整、较破碎基岩作为天然地基或桩基础持力层时承载力的确定。 1.1.2 基本理论 (1) 一般地基土承载力设计的取值接近于比例界限。因此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可按刚性平板作用于均质土各向同性半无限弹性介质表面,由弹性理论可得 s d P I E ?-=) 1(200μ 0E —载荷试验的变形模量(无侧限)(kpa ); 0I —刚性承压板形状系数,圆形板取0.785;方形板取0.886; μ—土的泊松比:碎石土取0.27,砂土取0.30,粉土取0.35,粉质黏土取0.38,黏土取0.42, 不排水饱和粘性土取0.50; d —承压板直径或边长(m ); p —p —s 曲线线性段承压板下单位面积的压力(kpa ); s —与p 对应的沉降量(mm)。 (2) 对于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可按刚性圆形压板作用于均质土各向同性半无限弹性介质 内部,由弹性理论可得式 s d P E ?=ω 0 ω—与试验深度和土类有关的系数。 深度载荷试验计算系数的取值

1.1.3国内平板载荷试验主要技术标准要点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方案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 检测技术方案 工程名称:_ 方案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技术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测单位: 地址: 电话: 日期:

1 编制依据 2 工程概述 3 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4 地基处理方案及设计参数 5 检测质量目标和服务承诺 6 检测人员 7 检测工作计划和进度计划 8 检测流程、检测方法和原理 9 检测仪器和设备 10 需有关单位配合的事项 11 质量和安全保证措施 12 预期成果 附图 1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测试要求图 附图2:作业平面示意图 1. 编写依据

技术标准 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1.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技术文件 1.1该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 1.2 该工程的《基础施工方案》(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 工程概述 ................. ... ...... ..... ......... 进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工作。 该工程由////// ......... 设计,监理单位为//////////// ..... 。框剪结构,3层, 根据地勘资料,人工挖孔桩以中风化泥岩为持力层,要求人工挖孔墩墩持力层的 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430kPa。桩基施工由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建。本项试验工作的目的是:确定深部地基土及大直径桩端土在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的承载力和变形参数,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 3. 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拟建场区地质情况表3-1。 表3-1 拟建场区地质情况一览表 根据钻探结果:拟建场区地下水丰富,该水化学类型属HC03-Ca-Mg-K+N型 水,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有微腐蚀性。 4. 地基处理方案及设计参数 根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本工程基础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进行地基处理,详见表4-1。 表4-1

路基Evd动态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方法

路基动态平板载荷Evd试验检测方法 一公司中心试验室 提要 本文介绍了动态变形模量测试仪的工作原理,通过动态平板载荷试验对土体动力特性进行研究,来检测和判断路基的质量。 一、概述 路基的施工质量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进度和行车安全,科学、合理的监控测试方法则是保证路基施工的重要措施。在路基工程施工中,土体压实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但仅仅用密实度指标来检测和判断路基的质量有其局限性。因为路基填土的施工方法不同,含水量的差异和击实标准的差别,相同密实度的土体其力学性能指标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检测密实度的基础上,将强度及变形指标作为反映路基承载力的压实标准,是国内外路基施工质量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传统的强度及变形参数指标通过静态平板载荷试验测得,即检测地基系数K30,而路基实际承受的荷载不仅有静荷载,还有汽车运行时对路基产生的动荷载。特别是高速公路,动荷载产生的冲击力对路

基的影响更为明显,也就是说,路基的稳定性和变形问题主要是由于动荷载引起的,所以,采用模拟汽车运行时产生的动应力及动应变指标作为路基的填筑质量检测标准将更科学合理、更符合实际情况。在铁路建筑行业,已经研制出了DBM型动态变形模量测试仪,它主要用于测试土体的承载力指标——动态变形模量Evd和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检测方法也已纳入铁道部行业标准《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但在公路建设中,这项研究才刚开始。 二、动态变形模量测试仪的工作原理 动态变形模量测试仪主要由落锤仪和沉陷测定仪组成。落锤仪包括:脱钩装置、落锤、导向杆、阻尼装置、承载板等,沉陷测定仪主要包括传感器、放大器、数据处理器、打印机和电源。 动态变形模量测试仪的工作原理是:采用一定质量的落锤,从一定高度自由落下,通过阻尼装置、承载板,对路基产生瞬间冲击,使路基产生沉陷。也就是采用一定质量的落锤,从一定高度自由落下,模拟汽车运行时对路基产生的动荷载效应冲击路基,在冲击能相同的条件下,测试路基的垂直变形值,以此计算路基的动态变形模量Evd 指标。从理论上讲,路基碾压越密实,沉陷值越小,路基的动态变形模量Evd值越高;反之,路基的Evd值越低。根据平板压力公式,动态变形模量可按下式计算: Evd= (MN/m2) 式中:—承载板形状影响系数; r—承载板的半径,这里为150mm;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方法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方法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方案 一、工程、场地地层简介及试验概述 1、工程概况 1.1“xx”项目(酒店核心组团)产地位xx市,拟建场地东侧紧邻曼景法村民小组,东南侧与新建的民族博物馆相望,南侧紧邻雨林大道,北侧紧邻规划曼弄枫大道(3号路),西侧紧邻勐泐大道环道。本项目规划用地面积158667m2,约238亩,总建筑面积约41万平方米,拟建项目主要包括酒店核心组团、售楼部及大剧院部分。酒店核心组团部分,拟建建筑为6栋13~16层的高层建筑,建筑高度为39~55.5m,20栋3层的豪华公寓,1栋公共大堂及1栋SPA大堂,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拟建6栋高层建筑为剪力墙结构,其余为框架结构,基础型式预计采用桩基础及柱下独立基础或柱下条形基础。 2、试验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xx”项目(酒店核心组团)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按岩土层分类原则将场地内各层土自上而下划分为7个主层,5个亚层,描述如下: 2.1、第四系人工堆积(Q ml)层 ①层—耕土:黑灰色,成分以粘性土为主,局部含大量植物根茎,结构松散,湿,强度低且不均匀,欠固结土。场地大部分钻孔揭露,揭露层厚0.40~0.80m,平均层厚为0.52m。 层—人工填土:褐红色,褐灰色,成分以粘性土为主,局部含碎石及角砾,稍① 1 湿,结构松散,未经压实处理欠固结,填筑年限约3~5年,人工堆积而成。场地局部地段揭露,揭露层厚0.50~6.10m,平均层厚为2.48m。 2.2、第四系冲、洪积(Q al+pl)层

②层——粘土:褐黄夹灰白、褐黄夹浅兰灰色,稍湿,坚硬状态,局部呈硬塑状态, 介于韧性及干强度中等,土质均匀性一般,具中压缩性。该层为膨胀土,自由膨胀率δ ef 33.0~86.0%之间,具弱~中膨胀潜势。场地均有揭露,揭露层厚0.5~7.5m,平均层厚为4.24m。 层——粘土:褐黄、褐灰色,稍湿,硬塑状态,韧性及刚强度中等,土质均匀性② 1 一般,具中压缩性。该层为膨胀土,自由膨胀率δ 介于41.0~89.0%之间,具弱~中膨胀 ef 潜势。场地部分钻孔揭露,揭露层厚0.50~3.8m,平均层厚为1.41m。 ③层——粘土:褐黄色、棕红色,局部夹兰灰或灰白条纹,稍湿,坚硬状态,局部呈硬塑状态,韧性及干强度中等,土质均匀性一般,具中压缩性。该层为膨胀土,自由膨胀介于34.0~92.0%之间,具弱~中膨胀潜势。场地均有揭露,揭露层厚0.5~16.7m, 率δ ef 平均层厚为8.54m。 层——漂石:兰灰、灰绿色,局部含灰黑斑点,湿,密实,岩性性主要为闪长③ 1 岩,以中风化为主,部分强风化状,漂石块径50cm以上,岩芯多数呈短柱状及块状产出,节长最长约为25cm。场地局部偶有揭露,揭露层厚为0.40~2.70m,平均层厚为 1.03m。 ④层——粘土:褐黄色、兰灰色,稍湿,坚硬状态,局部呈硬塑状态,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土质均匀性较差,局部夹有粉土薄夹层,具中等压缩性。场地大部分钻孔揭露,揭露层厚2.60~16.00m,平均层厚为10.77m。 层——砾砂:局部呈中砂、粗砂,褐黄夹灰白色,饱和,中密~密实状,圆~亚圆④ 1 形,粒径一般0.2~2cm,少量2~4cm,砾石含量一般为28.1~46.6%,母岩成分主要为砂岩,中~强风化状,以粉土及少量粘性土充填,颗粒级配一般,土质均匀性差,压缩性低。场区内局部有揭露,主要位于场地西北侧,层位及厚度变化较大,揭露层厚 0.410~12.30m,平均层厚为2.38m。

平板载荷试验操作规程

附录A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要点 A.0.1本试验要点适用于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A.0.2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用于测定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复合土层的承载力和变形参数。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承压板应具有足够刚度。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承压板可用圆形或方形。面积为一根桩承担的处理面积;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承压板可用方形或矩形,其尺寸按实际桩数所承担的处理面积确定。桩的中心(或形心)应与承压板中心保持一致,并与荷载作用点相重合。 A.0.3承压板底面标高应与桩顶设计标高相适应。承压板底面下宜铺设粗砂或中砂垫层,垫层厚度取50~150mm,桩身强度高时宜取大值。试验标高处的试坑长度和宽度,应不小于承压板尺寸的3倍。基准梁的支点应设在试坑之外。 A.0.4试验前应采取措施,防止试验场地地基土含水量变化或地基土扰动,以免影响试验结果。 A.0.5加载等级可分为8~12级。最大加载压力不应小于设计要求压力值的2倍。 A.0.6每加一级荷载前后均应各读记承压板沉降量一次,以后每半个小时读记一次。当一小时内沉降量小于0.1mm时,即可加下一级荷载。 A.0.7当出现下列现象之一时可终止试验: 1沉降急剧增大,土被挤出或承压板周围出现明显的隆起; 2承压板的累计沉降量已大于其宽度或直径的6%; 3当达不到极限荷载,而最大加载压力已大子设计要求压力值的2倍。 A.0.8卸载级数可为加载级数的一半,等量进行,每卸一级,间隔半小时,读记回弹量,待卸完全部荷载后间隔三小时读记总回弹量。 A.0.9复合xx力特征值的确定:

1当压力一沉降曲线上极限荷载能确定,而其值不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2倍时,可取比例界限;当其值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2倍时,可取极限荷载的一半; 2当压力一沉降曲线是平缓的光滑曲线时,可按相对变形值确定: 1)对砂石桩、振冲桩复合地基或强夯置换墩: 当以粘性土为主的地基,可取s/b或s/d等于0.015所对应的压力(为载荷试验承压板的沉降量;b和d分别为承压板宽度和直径,当其值大于2m时,按2m计算);当以粉土或砂上为主的地基,可取s/d或s/d等于0.01所对应的压力。 2)对上挤密桩。石灰桩或柱锤冲扩桩复合地基,可取5小或s/d等于 0.012所对应的压力。 对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可取s/b或s/d等于0.008所对应的压力。 3)对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或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当以卵石、圆砾、密实粗中砂为主的地基, 4)对水泥土搅拌桩或旋喷桩复合地基,可取s/b或s/d等于0.006所对应的压力。 5)对有经验的地区,也可按当地经验确定相对变形值。 按相对变形值确定的承载力特征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压力的一半。 A.0.10试验点的数量不应少于3点,当满足其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可取其平均值为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地基承载力检测

地基承载力如何检测 1、平板荷载试验:适用于各类土、软质岩和风化岩体。平板荷载试验 平板荷载试验是一项使用最早、应用最广泛的原位试验方法,该试验是在一定尺寸的刚性承压板上分级施加荷载,观测各级荷载作用下天然地基土随压力和变形的原位试验,它可用于:根据荷载-沉降关系线(曲线)确定地基力的承载力;设计土的变形模量;估算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及极限填土高度。 平板荷载试验适用于地表浅层地基,特别适用于各种填土、含碎石的土类。由于试验比较直观、简单,因此多年来应用广泛,但本方法的使用有以下局限性:平板荷载试验的影响深度范围不超过两倍承压板宽度(或直径),故只能了解地表浅层地基土的特性;承压板的尺寸比实际基础小,在刚性板边缘产生塑性区的开展,更易造成地基的破坏,使预估的承载力偏低。荷载平板试验是在地表进行的,没有埋置深度所存在的超载,也会降低承载力;应用时应考虑荷载试验的加载速率较实际工程快得多,对透水性较差的软粘土,其变形状况与实际有较大的差异,由此确定的参数也有很大的差异;小尺寸刚性承压板下土中的应力状态极复杂,由此推求的变形模量只能是近似的。 1 荷载板2千斤顶3加长杆4调节丝杆5球铰座 6 手动液压泵7 油压表8 测 桥9 百分表10仪表支架11测桥支撑 座 图1 平板荷载仪组成示意图

2、螺旋板荷载试验:适用于软土、一般粘性土、粉土及砂类土。 试验方法 螺旋板载荷试验是将一螺旋型的承压板用人力或机械旋入地面以下的预定深度,通过传力杆向螺旋形承压板施加压力,测定承压板的下沉量,其深度可达10-15米,可测求地基土的压缩模量、固结系数、承载力等指标。 试验时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1.1 在所需进行试验的位置进行钻孔,当钻至试验深度上20-30cm处,停止钻进,清除孔底受压或受扰动土层。 1.2 将螺旋板连接在传力杆上旋入土层,螺旋板入土时,应按每转一圈下入一个螺距进行操作,减少对土的扰动。螺旋板与土层的接触面应加工光滑,可使对土体的扰动大大减少。 1.3 在测试点周围将反力锚旋入周边土层,固定好反力梁,将油压千斤顶与反力装置安装好,将测读承压板位移的两个百分表安装好,确保测读准确。将测力传感器连接线与数显仪正确连接并调校正确。 1.4 用油压千斤顶对载荷板分级加压,对砂土、中低压缩性的粘性土、粉土宜采用每级50kPa,对于高压缩性土宜采用每级25kPa。第一级荷载可视土层性质适当调整。一般情况下砂类土为100kPa、粘性土为50kPa、高压缩性土为25kPa 1.5 每级加荷后,按间隔时间10、10、10、15、15min,以后每隔半小时读一次承压板沉降量,当连续两小时,每小时沉降量小于0.1mm时,则达到相对稳定标准,可施加下一级载荷。 1.6 满足下列条件时可终止加载:①沉降s急骤增大,荷载-沉降(p-s)曲线上有可判定极限承载力的陡降段,且沉降量超过0.06d(d为承压板直径);②某级荷载下24h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相对稳定标准;③当出现本级荷载的沉降量大于前级荷载沉降量的5倍; ④当持力层坚硬,沉降量很小时,最大加载量不小于设计要求的2倍。 1.7 试验精度:位移量测的精度不应低于±0.01mm;荷载量测精度不应低于最大荷载的±1%;同一试验孔在垂直方向的试验点间距应大于1m,以保证试验的准确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