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分解中国硝酸生产装置排放的氧化亚氮获得温室气体
硝酸装置氧化亚氮减排项目建议书

山东华鲁恒升在建硝酸装置氧化亚氮减排项目建议书1.背景硝酸装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氧化亚氮是六种温室气体之一,日益受到关注!京都议定书设定的CDM减排机制为此对硝酸装置氧化亚氮的减排提出了相应的减排规范(方法学),极大地推动了该领域里的减排活动!但是之前的技术规范只限定了对2005年底以前建成投产的项目!之后的项目无法展开减排!今年6月3日,联合国EB理事会批准通过了针对2005年以后建成的硝酸项目的减排技术规范(ACM0019),由此,2005年以后建成投产的硝酸装置,均可进行减排活动!相对于之前的技术规范(AM0034),新的技术规范(ACM0019)有以下特点:+2005年后建成投产的硝酸装置,也可进行N2O减排+无额外的减排基准线周期要求+设定固定基准值(较目前的减排量有显著的减少!)+对硝酸生产装置无额外的限制性要求2.益可爱尔公司我们是英国EcoSecurities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公司!(我公司网站:;中文网站:/)在硝酸氧化亚氮减排领域业绩如下:+目前,全球范围内,联合国共批准签发56次,其中,我公司占32次,占57% +中国一共获签发35次,其中,我公司32次,占91%,总量约650万cer。
3.华鲁恒升在建硝酸减排项目贵公司是一家大型化工上市公司,在建15万吨/年硝酸装置有着很大的减排机会。
依据新方法(ACM0019),从技术上讲,都符合减排活动要求,以我公司运行模式,如果即刻展开该项目的相关工作!根据新方法学的相关计算要求,该在建装置项目如在2012年底之前注册成功,则自2013年至2020年的预期减排收益预估如下:15万吨/年已建成装置预期减排量及收益1)以年平均减排量12万吨当量(CER)计2)以4.7欧元/CER价格计3)以2013年正式进入减排期,至2020年结束计,则年收益= 12 X 4.7 =56.4万欧元总减排量= 12 X 8 = 96 万吨总收益= 96 X 4.7 = 451 万美欧元以上为简单收益计算,供参考!。
中国化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引

附件4中国化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编制说明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完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以及《“十二五”控制温室气排放工作方案》(国发[2011]41号)提出的“构建国家、地方、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体系,实行重点企业直接报送能源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制度”的要求,为保证实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了《中国化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以帮助化工生产企业准确核算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更好地制定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计划或碳排放权交易策略。
同时也为主管部门建立并实施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报告制度奠定基础,为掌握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支撑。
二、编制过程本指南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编制。
编制组借鉴了国内外相关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报告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的《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经过实地调研、深入研究和案例试算,编制完成了《中国化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本指南在方法上力求科学性、完整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编制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电石工业协会、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全国乙烯工业协会等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
三、主要内容《中国化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包括正文及两个附录,其中正文分七个小节阐述了本指南的适用范围、相关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所用术语、核算边界、核算方法、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以及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的基本框架。
本指南考虑的排放源类别包括燃料燃烧排放、工业生产过程排放、CO2回收利用以及净购入的电力和热力消费引起的排放,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以及硝酸、己二酸生产过程的氧化亚氮排放。
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20110317

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二0一一年三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能源活动 (3)一、概述 (3)二、化石燃料燃烧活动 (5)三、生物质燃烧活动 (21)四、煤炭开采和矿后活动逃逸排放 (23)五、石油和天然气系统逃逸排放 (24)六、能源部门清单报告格式 (26)七、电力调入调出二氧化碳间接排放量核算 (28)第二章工业生产过程 (31)一、概述 (31)二、水泥生产过程 (31)三、石灰生产过程 (33)四、钢铁生产过程 (34)五、电石生产过程 (36)六、己二酸生产过程 (38)八、一氯二氟甲烷生产过程 (41)九、其他工业生产过程 (42)十、工业生产过程清单报告格式 (50)第三章农业 (52)一、概述 (52)二、稻田甲烷排放 (53)三、省级农用地氧化亚氮排放量 (60)四、动物肠道发酵甲烷排放 (65)五、动物粪便管理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 (69)六、农业部门温室气体清单报告格式 (77)第四章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 (78)一、概述 (78)二、森林和其它木质生物质生物量碳贮量变化 (81)三、森林转化温室气体排放 (92)四、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清单报告格式 (95)第五章废弃物处理 (97)一、概述 (97)二、固体废弃物处理 (98)四、清单报告格式 (116)第六章不确定性 (118)一、概述 (118)二、不确定性产生的原因及降低不确定性的方法 (118)三、量化和合并不确定性的方法 (120)第七章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123)一、概述 (123)二、质量控制程序 (123)三、质量保证程序 (127)四、验证、归档、存档和报告 (128)附录一:温室气体清单基本概念 (131)附录二:省级温室气体清单汇总表 (134)附录三:温室气体全球变暖潜势值 (138)前言由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起的全球变暖,已经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成为当今人类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氧化亚氮,反硝化,异化还原成铵贡献率

氧化亚氮、反硝化、异化还原成铵贡献率引言氧化亚氮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对地球气候和环境产生显著影响。
氧化亚氮来源广泛,其中反硝化和异化还原成铵是主要的贡献过程。
本文将探讨氧化亚氮的产生机理以及反硝化和异化还原成铵在氮循环中的贡献率。
氧化亚氮的产生机理氧化亚氮(N₂O)是由氧化亚氮还原酶(N OR)催化反硝化产生的。
在氮循环中,氨通过氨氧化酶(A MO)催化生成硝酸盐,而反硝化过程则将硝酸盐还原成氮气或氧化亚氮。
氧化亚氮的产生机理主要包括两个步骤:一是从硝酸盐中还原成一氧化氮(N O),二是将一氧化氮进一步还原成氧化亚氮。
反硝化对氧化亚氮的贡献反硝化是指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将硝酸盐还原成氮气或氧化亚氮的过程。
反硝化通常由多种微生物共同完成,其中关键的反硝化酶为亚硝酸还原酶(NI R)和一氧化氮还原酶(N OR)。
反硝化在氧气缺乏的土壤和水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将硝酸盐转化为氮气,减少氮肥的利用效率。
反硝化过程在氮循环中也产生氧化亚氮,其产率与土壤氧化亚氮排放密切相关。
反硝化过程中,一个关键的控制因素是氧气和氧化亚氮的浓度。
低氧或缺氧条件下,反硝化活性增加,从而导致氧化亚氮产率的提高。
此外,温度和土壤湿度也对反硝化活性和氧化亚氮产率有一定影响。
异化还原成铵对氧化亚氮的贡献异化还原成铵是指将硝酸盐还原成铵的过程。
异化还原成铵与反硝化不同,它发生在有机质富集的湿地或沉积物中。
异化还原成铵过程主要由厌氧细菌和真菌完成,其中异化还原酶起到关键的催化作用。
异化还原成铵对氧化亚氮的贡献率相对较低,因为其中的硝酸盐大部分会被还原成亚硝酸盐而不是氧化亚氮。
此外,湿地的水分饱和度和有机质含量也会影响异化还原成铵的活性和产率。
需要注意的是,湿地因为其生态系统特性,对氧化亚氮的排放具有显著影响。
结论氧化亚氮的排放与环境和土壤氮循环密切相关。
反硝化和异化还原成铵是氧化亚氮的两个重要贡献过程。
反硝化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将硝酸盐还原成氮气或氧化亚氮,而异化还原成铵将硝酸盐还原成铵。
中国着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中国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技术对策064364郭鹏远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也是人类面临的最为严峻的全球环境问题。
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过量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等温室气体而引起的。
因此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根本措施也就是减少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或增加对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吸收。
由全球3000多名专家完成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简称IPCC)第4次评估报告[1]表明,农业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据估计,全球范围内农业排放CH4占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CH4排放总量的50%,N2O占60%,如果不实施额外的农业政策,预计到2030年,农业源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量将比2005年分别增加60%和35%~60%,减少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对控制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作用。
在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国内外在农业甲烷和氧化亚氮方面做了一定研究,并对典型源开展了典型测试[2-5];IPCC出版了全球通用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指南[6],为估算温室气体排放提供了依据。
农业源温室气体减排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领域减排的经济性预测[1,7]和各种技术措施对某单一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8],还没有对农业的减排对策进行系统研究。
本文的目的是根据中国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分析探讨农业领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与对策,为促进全球采取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查的减排行动提供参考。
1中国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主要包括反刍动物甲烷排放、水稻种植过程中的甲烷排放、施肥造成的氧化亚氮排放和动物废弃物管理过程中的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
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中国动物饲养、水稻种植和施肥量在全球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2005年中国肉、蛋、奶产量分别占全球的29.3%、41.1%和4.6%;中国猪、牛、羊和禽饲养量分别占世界总饲养量的50%、8.5%、18%、28%。
行动方案建议

“十三五”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行动方案建议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是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下的除二氧化碳以外的其他温室气体种类,主要包括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等五类气体。
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明确提出“控制非能源活动二氧化碳排放和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等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成效。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进一步强调“工业生产过程等非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有关要求,为主动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深化相关政策与行动,需研究提出《“十三五”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行动方案》。
一、重要意义(一)主动控制非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我国全面实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政策与行动。
2005年,我国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约为14.9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20%,近年来排放量仍有所上升。
为进一步扩大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范围,不断健全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相关制度,需要把非二氧化碳排放逐步纳入到温室气体排放量化管控范围,强化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的战略导向作用,落实相应的政策与行动。
(二)主动控制非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提升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形象。
据估算,2010年中国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排放总量的11%左右,应该说这个占比不算小,且巴西、南非等发展中国家也已明确将非二氧化碳排放纳入温室气体总量控制范围。
因此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主动控制非二氧化碳排放应是中国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也有助于落实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的相关要求。
(三)主动控制非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落实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方案。
根据《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结合《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有关要求,需要在“十三五”控温方案中明确提出非二氧化碳排放控制的总体要求及主要目标、政策行动和重点工程、保障及配套措施,统筹协调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废弃物处理等领域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的主要政策与行动。
氧化亚氮汇流排-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氧化亚氮汇流排-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氧化亚氮是一种重要的大气污染物,其存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氧化亚氮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和农业活动等。
大量的氧化亚氮排放导致大气中的浓度增加,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氧化亚氮的汇流排问题,即氧化亚氮的排放、传输和沉降过程。
我们将分析氧化亚氮的来源、影响以及现有的控制措施。
通过深入研究氧化亚氮的汇流排问题,我们希望能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以减少氧化亚氮对环境和人类的不良影响。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首先介绍氧化亚氮的来源,包括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工业废气的排放以及农业活动中的氮肥使用。
我们将对每种来源进行详细的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氧化亚氮的生成机制。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氧化亚氮的影响。
氧化亚氮作为温室气体的一种,对全球气候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氧化亚氮还与酸雨、大气污染和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密切相关。
我们将对这些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为进一步探讨控制措施提供基础。
最后,我们将介绍目前已经采取的氧化亚氮的控制措施,并评估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我们将讨论技术手段、政策措施和公众参与等方面的问题,以期找到一种可行的控制方法。
同时,我们还会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希望能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氧化亚氮汇流排问题提供参考。
总之,本文将全面探讨氧化亚氮汇流排问题,旨在加深对该问题的理解并寻找解决方案。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减少氧化亚氮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做出贡献,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讨论: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先进行概述,然后介绍文章的结构以及目的。
接着,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探讨氧化亚氮的来源、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以及控制措施。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氧化亚氮的汇流排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此外,我们还将展望未来关于氧化亚氮汇流排的研究方向。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我们将全面而系统地探讨氧化亚氮汇流排问题,以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
硝酸或己二酸行业氧化亚氮直接催化分解技术研究进展及现状

硝酸或己二酸行业氧化亚氮直接催化分解技术研究进展及现状李飞;黄伟;李潇;刘程;仵静;侯鑫;庞菊玲;龚甍;满雪【摘要】在硝酸或己二酸行业生产过程中,均不同程度排放N2 O污染物.N2 O直接催化分解技术是消除其污染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从实际应用角度,针对硝酸或己二酸行业,尤其当前随着国内碳减排市场的不断成熟,研究开发新型N2 O直接催化分解技术或产品非常必要.综述了硝酸或己二酸行业N2 O直接催化分解技术研究进展及减排市场现状.【期刊名称】《工业催化》【年(卷),期】2018(026)009【总页数】5页(P6-10)【关键词】三废处理与综合利用;N2O;直接催化分解;硝酸;己二酸;碳减排【作者】李飞;黄伟;李潇;刘程;仵静;侯鑫;庞菊玲;龚甍;满雪【作者单位】西北化工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61;西安元创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61;西安元创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61;西安元创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61;西安元创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61;西安元创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61;西安元创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61;西安元创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61;西安元创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61;西安元创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01;TQ426.94N2O是第三大温室气体,其温室效应潜值是CO2的310倍,CH4的21倍,在大气中寿命约150年[1]。
N2O也是平流层中NOx的主要来源,能够导致大气中臭氧层减少,引起温室效应及全球变暖,是严重污染环境的气体之一。
美国2009年8月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N2O已成为人类排放的首要消耗臭氧层物质。
2005 年 2 月,中国参加签约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中国与世界各国广泛开展的消除污染国际合作已经启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分解中国硝酸生产装置排放的氧化亚氮获得温室气体的减排权
此前,丸红与中国安徽省的淮化集团有限公司及山东省的青岛恒源化工有限公司达成协议,由丸红按照京都议定书规定的清洁发展机制(CDM),通过对分解该公司的硝酸生产设备排放的氧化亚氮获得温室气体减排权。
通过与上述两家公司共同实施氧化亚氮分解项目,预计丸红每年可以获得约100万吨的温室气体减排权。
虽然相关法令对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做出了限制,但是对于氧化亚氮的排放却没有限制。
氧化亚氮导致温室效应的指数高达二氧化碳的310倍,通过分解氧化亚氮可以有效地防止全球变暖。
虽然在联合国已经有韩国等国通过分解己二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氧化亚氮获取排放指标的注册事例,但是至今还没有对来自硝酸生产设备产生的氧化亚氮进行分解处理的CDM项目,丸红力争在中国首先实施。
期待着今后能够实现更多的同类项目。
(注)
丸红通过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和设备,编写项目的CDM化而所要求的项目设计书,帮助实施方完成联合国的注册,提供收购项目产生的全量减排权保证等服务,推进项目的实施。
项目实施计划:
2006年9月得到两国政府的批准
2006年12月完成联合国的注册
2007年第四季度产出CER
日本政府于1997年通过了京都议定书,承诺在2008年至2012年的5年(第一承诺期)里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1990年当时排放量的6%,据此推算,到了2010年,日本就应该减少14%以上。
但是由于在日本国内,节能环保措施已经实施的很彻底,在此基础上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难度很大。
因此,通过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实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每年获得几千万吨的减排指标就成了日本的一个重要课题。
丸红集团的目标是获得日本总体的年减排目标量1.7亿吨(即相当于上述14%的量)的10%,即实现每年可产生1700万吨的减排指标的CDM项目。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丸红除了开展氧化亚氮分解项目,还开展了回收利用煤矿甲烷发电,回收利用垃圾填埋气甲烷发电,利用水泥转窑低温余热发电等项目。
丸红将在中国、蒙古等亚洲国家以及俄罗斯等独联体各国积极开发项目。
此前,丸红参与投资的JMD温室气体削减株式会社,与中国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实施了氟利昂气体分解项目(二氧化碳减排量560万吨/年)。
此外,丸红在韩国实施的两个风力发电的CDM项目也已经在联合国注册成功。
这次的氧化亚氮分解项目将成为续后实施的CDM项目。
今后,丸红将发挥综合商社的功能,继续积极推进CDM/JI项目的实施,为防止全球变暖作做出贡献。
(注)
目前,作为分解硝酸生产装置中排放出来的氧化亚氮可采用的理论方法,联合国已经批准了UHDE法(分解硝酸生产尾气中的氧化亚氮)。
对于丸红公司此次拟采用的利用催化剂分解的理论方法(在氨氧化炉内进行分解),联合国还在审议中,预计可以在7月份召开的理事会上通过。
这样,分解硝酸生产装置排放的氧化亚氮获得减排权的CDM项目就能得以顺利实现。
公司简介:
淮化集团公司
地址:安徽省淮南市
法人代表:张俊
总资产:340亿日元
成立日期:1958年
青岛恒源化工有限公司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
法人代表:郑刘琢
总资产:75亿日元
成立日期:1969年
丸红株式会社
2006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