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文献综述.doc
技术性贸易壁的垒对出口的影响文献综述

题目: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旳影响一、引言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内容复杂,实行隐蔽灵活,近年来成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实行保护主义旳一项重要手段。
其对我国出口具有极大影响,一直是我国贸易研究领域旳热点问题。
为了更好地理解近几十年来技术性贸易壁垒旳研究水平,本文重要论述了国内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旳研究现实状况和技术性贸易壁垒旳研究展望,尤其是我国各个行业怎样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旳负面影响值得我们思索和研究。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旳研究现实状况(一)技术性贸易壁垒涵义“贸易技术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TBT)”一词,正式出现于世界贸易组织旳《贸易技术壁垒协定》(WTO/TBT协议)中,其作用是:“期望保证技术法规和原则,包括对包装、标志和标签旳规定,以及对技术法规和原则旳合格评估程序不给国际贸易制造不必要旳障碍。
”目前国内对TBT概念旳争论重要可概括两种观点(金祥荣,2023):一是认为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一种贸易障碍,扭曲了国际贸易,是与贸易自由化相背离旳。
另一种观点(朱钟棣,2023)则是认为技术性贸易壁垒与技术性贸易措施是等同概念,与否对贸易导致消极影响应详细分析。
狭义旳TBT所采用旳技术性措施大都能用数量指标量化或通过明细旳操作规程来实现,重要包括技术规章与规范、产品检查、检疫制度与措施、包装和标签规定以及绿色壁垒。
而在广义范围内,现代旳TBT既包括老式旳以数量指标量化和明细操作规程为主旳技术性贸易措施,也包括以劳工原则等社会条款为主旳贸易措施。
技术性贸易壁垒旳本质是政府调整贸易利益旳重要手段,是政府调控和规范市场旳手段,也是高新技术产品新旳竞争手段,各国采用技术性贸易壁垒旳主线目旳是维护本国利益。
当真正意义上旳全球经济一体化实现后,产品生产链旳各个环节将分布于不一样国家,各利益方为减少贸易障碍,通过经济手段互相影响和渗透,有助于减弱聊对生产环节旳影响,关税与其他非关税壁垒旳趋弱与消灭就符合这样旳趋势。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及对策探析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及对策探析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些国家利用技术标准、认证、检验等手段,限制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的一种贸易壁垒。
这种贸易壁垒经常被用来保护本国产业,但对于其他国家的进口产品来说,却是一种限制和威胁。
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了全球贸易的一个重要问题。
对于中国来说,技术性贸易壁垒也是对其外贸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本文将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及对策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减少出口产品的市场准入技术性贸易壁垒常常以技术标准、认证、检验等形式出现,这些要求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市场准入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一些国家常常会对中国的产品提出各种技术规范的要求,迫使中国企业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或者改进研发,这无疑增加了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门槛,从而减少了出口产品的市场准入。
2. 影响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存在会使得中国产品变得价格昂贵,因为中国企业为了符合进口国的技术要求,不得不增加产品成本。
技术性贸易壁垒要求中国产品符合特定的技术标准,这就需要中国企业进行技术的研发和改进,而中国在一些领域的技术积累并不足够,这就降低了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3. 加剧贸易摩擦技术性贸易壁垒容易引起贸易摩擦。
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产业,会采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方式限制进口产品,这时就容易引起贸易争端。
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存在会使得出口商品遭遇更多的技术检验、认证等环节,导致贸易手续更加繁琐,增加了贸易成本,加剧了贸易摩擦。
对策探析1. 提高技术标准和质量为了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我国可以加大对产品质量和技术标准的管理力度,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
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摘要】技术性贸易壁垒作为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具有广泛性、隐蔽性、复杂性等特点,已经成为当今国际贸易中最为隐蔽、最难对付的贸易壁垒形式,也是我国外贸出口面临的最大障碍之一,如何妥善应对和处理技术性壁垒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国际贸易对策一、技术性贸易壁垒概述(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含义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国家(地区)之间通过制定条例、法令、法律、规定、认证制度、技术标准、检验制度等方式,提高国外产品进入本国的门槛,对进口的商品在卫生、检疫、技术、标签标准和商品包装等方面做出明确的标准,从而提高产品技术要求,增加出口国出口难度,最终达到限制本国进口的目的。
WTO 框架下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主要是指由《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TBT协定)和《实施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协定)两个文件所管辖的各种非关税壁垒措施。
技术性贸易壁垒兴起于20世纪后期,但是其雏形可追溯到200多年前。
为了加强对进出口商品的质量管理,法国政府于18世纪80年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官方商品检验机构。
自1948年GATT开始运行以来,关税壁垒和传统非关税壁垒受到越来越多的约束,而技术性贸易壁垒因借助“技术”而披上合法的外衣,具有合理性,成为阻碍国家贸易最为隐蔽、最难对付的贸易壁垒,到20世纪90年代它成为国际贸易壁垒的主体。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特征广泛性。
从表现形式看,技术性贸易壁垒涉及法律、法令、规定、程序等各个方面。
从产品角度看,技术性贸易壁垒包括初级产品、所有的中间产品和工业制成品。
隐蔽性。
技术性贸易壁垒以安全、卫生及环境标准作为限制进口的理由,这些理由极易得到人们的认同,有效地将人们的视线从贸易保护转移到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上来,具有极高的隐蔽性。
复杂性。
技术性贸易壁垒包括TBT协议规定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还包括检验检疫制度、绿色壁垒、信息技术壁垒等等,每一种措施所涵盖的内容范围都非常广泛。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一、国外研究现状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在西方学者的一些研究中开始涉及技术性贸易壁垒,,进入20 世纪90 年代,由于乌拉圭回合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高度重视,西方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开始大量出现。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Victor Ginsburg,Michel Keizer;Outskirt,Wilson J S等。
后来的学者从经济理论角度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Dong-hyu Kima,Heejin Leea,Jooyoung Kwakb,DongBack Seoc(2014)研究了标准的贸易保护效果,结论是政府制定的最小标准即使表面非歧视,也是贸易保护的。
在实证研究方面,Yuan Li,John C.Beghin.(2012)也做了探索,调查收集了大量的行业数据,并据以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贸易成本的程度,结论是达到OECD成员国不同的技术法规与标准所需要支出的成本,加上测试与认证成本,占到企业总生产成本的2%到10%。
从上面的文献综述可以看出,国外研究者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定性、定量研究上积累了不少成果,但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导致研究的准确程度还有待提高,与关税壁垒相对成熟的研究相比,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
二、国内研究现状20 世纪90 年代初期,随着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的凸现,国内学者开始对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进行研究,最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GATT 的标准守则、TBT 概念、来源及发达国家TBT 概况等做框架性的分析与描述。
进入21 世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技术性贸易壁垒日益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问题,大量文献开始涌现。
徐璐(2015)从标准化角度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对标准守则的形成、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与基本内容做出了框架性的分析。
高戈(2015)研究认为,在技术性贸易壁垒现象的影响下传统的电子产品产业出口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因而在此背景下为了推动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要求各大贸易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依据自身发展现状来不断完善自身经营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机制,以此来避免贸易风险的产生影响到贸易活动的有序开展;从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电子产品出口的突出影响分析入手,并详细阐述了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旨在其能推动当前贸易活动的有序开展。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及对策探析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及对策探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但同时也出现了各种贸易壁垒,其中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一种经常出现的形式。
技术性贸易壁垒指的是一些技术性要求和规定,它们可能涉及到产品的制造、质量、安全、标准等方面,以保护国内产业和市场的竞争优势。
这类贸易壁垒对于我国的外贸发展带来不小的影响,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对策。
首先,技术性贸易壁垒使得面对外国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困难。
出口国往往会设置各种门槛,使得我们的产品需要涉足到各个技术性规定之中,不仅增加了我们的成本,而且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费用来满足对方的要求。
应对这种情况,企业可以采取加强技术研发和提高产品质量来应对,也可以积极探索其他的市场和产品线,降低出口市场的风险。
其次,技术性贸易壁垒还会对我国所采进口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带来影响。
一些出口国为了保障本国的市场竞争优势,会设置各种标准和质量要求,同时也会限制一些相关工具、技术和设备的进口,这些限制可能会对我国的产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加强技术创新和提高管理水平的措施,以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同时也可以积极与出口国进行谈判和协商,争取更多的交流和合作。
最后,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于我国的加入各种经济组织和协议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一些国际组织和协议往往涉及到各种标准和规定,使得我国需要不断地改进自己的产品和技术,才能顺利加入这些组织和协议。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加强全球战略布局,扩大国际合作和交流,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创造条件。
总之,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当前国际贸易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于我国来说也不例外。
要加强学习和掌握相关的技术信息和知识,积极开展各种合作和交流,不断探索适应国际市场的新路线和新方法,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稳步发展。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作者:徐园园来源:《新一代》2009年第11期摘要:本文就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作探析,旨在阐述通过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来增强对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实力。
关键词:国际贸易;技术性贸易壁垒;策略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1-0044-01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发展特征已越来越明显,粗放性的贸易壁垒正在被技术性贸易壁垒所打破,体现了具有技术发展和健康安全的显著特点。
这样的贸易壁垒模式,一方面,对出口国的产品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标准,甚至对该国的出口产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这样的贸易规则大大增强了进口国的技术资源优势,使得贸易的发展呈现不平衡现象。
可以这么说,技术贸易壁垒正成为发达国家保护本国产品的一种新的方法和途径。
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则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无疑也给我国的国际贸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这也是我国加强发展的一个机会。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述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简称TBT,是指在国际贸易中,进口国为了达到限制某中进口商品对本国产品生产影响,或者为了提高产品的技术标准要求而设计的一种贸易壁垒,该贸易规则对双方的贸易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该种贸易壁垒主要有如下的特征:(1)多领域性,根据国际贸易的有关条例,只要进口国都有权制定旨在保护自身国家的利益的条款和规定。
而技术性贸易壁垒因其特殊的特征,使得该壁垒的触角深到国际贸易的各个领域,使得广大出口国在技术上难以达到上述的技术特征或指标;(2)排他性,国际上目前还没有关于技术壁垒的统一立法,对进口商品的技术要求大多由国内立法规定。
这样使得很多的进口国家为了本国厂商和企业的利益,设计有利于本国企业生产发展的贸易规则,增加国外企业的贸易难度;(3)保护性,根据近几年的国际贸易纠纷案件的分析来看,技术性贸易壁垒地设计往往多源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以高科技手段对进口的产品进行检验,使科技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难以适应。
技术贸易壁垒的内容、影响及相关对策(doc 13页)

技术贸易壁垒的内容、影响及相关对策(doc 13页)技术贸易壁垒的内容、影响及相关对策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贸易的自由化趋势,在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藩篱不断拆除的同时,西方发达国家纷纷采取隐蔽性更强、透明度更低、更不易监督和预测的保护性措施 - 技术贸易壁垒 (Technical Barrier to Trade - TBT), 以阻止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
所谓技术贸易壁垒,是指一国以维护国家安全或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生态环境,或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为由,采取一些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性措施,这些措施成为其他国家商品自由进入该国的障碍。
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加速发展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发达国家势必也将加强对我国技术贸易壁垒的实施,因此,研究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实施的技术壁垒的状况,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及企业的生产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全方位的立体构成1.技术标准与法规技术标准是指经公认机构批准的、非强制执行的、供通用或重复使用的产品或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的规则、指南或特性的文件。
有关专门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也是标准的组成部分。
技术法规是指必须强制执行的有关产品特性或其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包括 : 法律和法规;政府部门颁布的命令、决定、条例;技术规范、指南、准则、指示;专门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
在质量标准方面,欧盟规定进口商品必须符合 IS09000 国际质量标准体系。
目前,欧盟拥有的技术标准就有十多万个,德国的工业标准约有 15 万种,日本则有 8184个工业标准和 397 个农产品标准。
美国的技术标准和法规就更是多得不胜枚举了。
而且,这些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大多数要求非常苛刻,让发展中国家望尘莫及。
2.合格评定程序基于保护环境和生态资源,确保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制定了严格的产品检疫、检验制度。
2000年1月12日,欧委会发表了《食品安全白皮书》,推出了内含80多项具体措施的保证食品安全计划;2000年7月1日开始,欧盟对进口的茶叶实行新的农药最高允许残留标准,部分产品农药的最高允许残留量仅为原来的1/l00-1/200。
浅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

浅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浅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写毕业论文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
摘要: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对外贸易中关税呈逐步降低趋势,诸多非关税措施日益遭受限制,技术性贸易壁垒日益成为各国保护产业和规范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手段。
文章浅要地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国际、国内两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国际贸易;技术性贸易壁垒;进出口贸易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初衷是限制进口,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归结于技术性贸易壁垒较之其他保护性措施而言,具备广泛性、隐蔽性、灵活性、合理性、复杂性、双重性、争议性等特性。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最大惠及者首当其冲是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固有的经济技术方面的优势,使发达国家的技术专利、资源、产品、版权等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从而取得垄断地位:而作为国际技术标准规则的制定者,也顺理成章地挡住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同类产品的市场准入。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受害者非广大发展中国家莫属。
这不仅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技术含量低、资源加工原始、通讯工具相对落后等因素,更是基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科技整体发展水准滞后。
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种类众多,技术要求也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之上,而且这些发达国家就是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量身定制了诸多名目的法规和标准,进而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流通国际市场。
技术性贸易壁垒不仅波及发展中国家的商品贸易,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发展中国家引进发达国家的设备以及尖端技术,从而提升自身技术的机遇。
但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受害者不仅是发展中国家,也给发达国家造成了一些消极影响。
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并不能完全使发达国家达到促进本国经济增长以及保护本国落后技术产业的目标。
同时,技术性贸易壁垒不仅导致发展中国家商贸持续走低,而且恶化了发达国家出口贸易的增长,阻碍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转让和资本输出产生的利润,进而导致发达国家自身的商品市场价格飙涨,在微观上损害本国消费者的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学年论文
专业班级:国贸一班
论文题目:技术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
响:文献综述
姓名:
学号:
成绩:
技术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文献综述
前言
在国际贸易领域,数量限制和高关税已经成为历史。
WTO各成员国原则上已不能通过限制数量和高关税为国内产品提供保护。
技术贸易壁垒正成为发达国家保护本国产品的新手段。
对各国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同时贸易壁垒也体现了消费者对产品安全和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这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本文通过查阅参考各方对于技术贸易壁垒利弊的分析,总结技术贸易壁垒的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我国在金融危机和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背景下,应该积极应对别国对我国设立技术壁垒的挑战,合理利用的技术限制对手,维护国家的贸易利益。
通过设立技术壁垒获得利益,是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正文
技术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国内学者主要集中在技术贸易壁垒造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上,技术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负面影响成为研究的主流。
根据宋明顺等学者对2001年到2011年间收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世纪期刊)》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的文献进行检索,研究技术性贸易壁垒货标准对国际贸易产生负面影响的文献有6980余篇,相关的会议论文有220余篇。
对技术贸易壁垒持批判态度的学者占大多数。
如外经贸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的宋波于2003年在《读懂技术贸易壁垒》一文中列举了1993-1999年欧美国家对中国设立的技术贸易壁垒,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技术贸易壁垒已成为阻碍我国出口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首要的非关税壁垒。
随着国际环境压力的增加以及一些国际公约的实施,技术贸易壁垒广泛地冲击着我国农产品、纺织品、机电产品、玩具、医药产品等的出口。
再如冯永晟和张一在《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兴起与我国的应对》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发达国家经常利用知识产权问题向我国施压,知识产权壁垒始终是困扰我国外贸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同时也是贸易保护主义最大的受害国,知识产权壁垒不仅影响高技术产品出口,从长远看更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制约,影响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技术贸易壁垒在亚当斯密的时代并不盛行,然而技术贸易壁垒作为贸易壁垒的一种形式,与斯密的消除一切贸易壁垒的观点相悖。
在斯密看来,根据资源禀赋差异,当分工由国内发展到国际,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国家可以从中受益。
一个国家可以从市场扩展中得到利益,但是,只有当一切交易壁垒消失后,其经济利益才能达到最大。
因此,斯密反对一切形式的贸易壁垒。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在《资本主义与自由》一书中指出,一个经济体制若要被定义为真正的自由市场,就必须拥有一定的特色,例如劳工、产品、服务、和资本都必须免于政府施加的限制和贸易壁垒,以使它们能够自由的进出国界。
另一方面,部分学者则侧重于对技术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有利方面的研究。
如宋明顺和张华在《专利标准化对国际贸易作用的机理研究及实证》中,从标准化的角度来分析技术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认为标准对国际贸易有着促进作用。
标准通过直接网络效应,即该标准的用户可以直接增加其他使用该标准的用户的效应,来增加该标准相关产品的市场份额;通过间接网络效应,即标准涉及的产品需求上的依赖性,保证了标准间接网络效应的实现,例如螺杆与螺母、插座与插头。
因此标准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性,是得标准的用户基数积累到一定的数量,产生“花车效应”,市场被标准制定者所控制。
此外,专利通过搭正式标准的便车,使得专利国际技术贸易最大化,标准起到传播专利的作用,能够扩大专利的国际技术贸易的范围。
此外,一些学者指出,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比起发达国家来说,虽然技术相对落后,但通过设立技术贸易壁垒,也能够在国际贸易中获益。
赵春明等学者在《技术不占优的国家设立技术壁垒是否有意义:一个开放两国模型》一文中,通过开放两国的模型,严格证明了对于技术不占优的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面对对方的技术壁垒并非无可奈何。
只要己方的技术壁垒或者其他技术限制手段,维护自己的贸易利益,增进自己的国家福利。
通过模型所阐释了技术不占优国家设立技术壁垒也是能够获得主动的贸易利益和地位。
还有一些学者指出,技术贸易壁垒的设立,有利于促使国内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如安宏宇在《鲶鱼效应》一文中指出,“鲶鱼效应”对于市场经济以及现代企业管理都有着重要的警示作用。
它告诫人们,一个市场如果能采取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该行业的企业活跃起来,就能使企业获得足够的活力,在市场中积极参与竞争,从而使得市场更为高效。
从本质上说,“鲶鱼效应”使得企业产生一种危机感,对于企业而言是一种负激励,但它的确是激活员工队伍的一个有效地方法。
由此可见,技术贸易壁垒的设立促使企业开拓创新。
然而,“鲶鱼效应”的运用是有前提的。
如果鲶鱼的数量不加以控制,全是鲶鱼的话,整个团队就会出现“个个十条龙,整天是条虫”的现象,形成“鲶鱼负效应”。
因此。
“鲶鱼效应”的合理运用要经过科学评估与运作,要将其放在整个人力资源开发中全
盘考虑。
从这个角度看,作为“渔夫”为管理者,除控制鲶鱼的有效数量外,更要针对不
同的“鱼”因材施教。
对于那些生性活跃、思维敏捷的“鲶鱼”型员工。
在给予他们广泛
发挥的空间与施展平台的同时,更要注重其良性沟通、影响力的塑造;对于那些生性安
逸、因循守旧的“沙丁鱼”型员工,要通过带动、约束、教育驱使其运动,激发能量;同时,加强他们与“鲶鱼”型员工的合作,从而共建一种活跃、良好、具有凝聚力和建设性
冲突的团队气氛。
总结
从上述文献中,我们可以发现,与国际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是一把双刃剑,合理的技术
贸易壁垒对促进本国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技术创新、国际贸易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而知识产权壁垒作为一种更为隐蔽的非关税措施悄然兴起,知识产权贸易摩擦不断增加,也成为阻碍国际贸易摩擦一个不利因素。
在对“技术贸易壁垒”的研究方面,现有的文献比较侧重于“技术贸易壁垒”对国际贸
易不利的方面,而对于如何合理运用“技术贸易壁垒”,来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是本课
题研究的薄弱环节。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同时也是贸易保护主义最大的受害国,
知识产权壁垒不仅影响高技术产品出口,从长远看更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带来一定
程度的制约,影响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如何发挥“技术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积
极促进作用,是一个值得升入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冯永晟、张一.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兴起与我国的应对[J].宏观经济管理,2012年
10月,第346期:55-56页.
[2]宋明顺、张华.专利标准化对国际贸易作用的机理研究及证实.国际贸易研究2012.6.
[3] 赵春明、陈昊.技术不占优的国家设立技术壁垒是否有意义:一个开放两国模型[J]. 国际贸易研究,2012年,第一期期:62-66.
[4]安宏宇.鲶鱼效应[J] 宏观经济管理,2012年10月,第346期:83页
国际贸易研究,2012年,第一期期:62-66.
[5]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M],商务印书馆,1972
[6] 樊国华. 正视技术贸易壁垒 [J]法律图书馆馆在线图书库新法规速递,2012年3
月
[7]李春田,(2010)标准化概论(第五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 宋波. 读懂技术贸易壁垒[J] 辽宁农业信息资源平台. 2003年2月25日
[9]陶伟.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学分析.中国商贸. 2011年32期
[10]米尔顿.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M], 1962年
[11]黄静波.国际技术转移[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2]Carl Shapio,Hal R Varian,(1999)”The Art of Stand Wars”,Califoria Management Review 2,8-16.
[13]Hongshik Lee,lnnwon Park.In Search of Optimized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 and Application to East Asia[J].The World Economy,2007(10).
[14]Betz,Frederick: Manag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Wiley Interscience,New York,1998
[15]Leonard Berkwitz:Getting the Most from Your Patent,Maxwell,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