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地区的文物与考古综述
包头博物馆馆藏岩画精品试析

包头博物馆馆藏岩画精品试析包头博物馆馆藏岩画精品试析,对内蒙古包头博物馆收藏的岩画精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5篇《包头博物馆馆藏岩画精品试析》,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包头博物馆馆藏岩画精品试析》篇1引言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博物馆收藏了一批岩画精品,这些岩画作品绘制年代久远,内容丰富多样,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本文对包头博物馆馆藏岩画精品进行了客观完整的分析和研究,旨在为岩画研究和爱好者提供参考。
一、包头博物馆馆藏岩画精品概况包头博物馆馆藏岩画精品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固阳县、达茂旗和乌拉特中旗等地区。
这些岩画作品大多绘制在石头、岩壁和洞穴上,内容涵盖了动物、人物、符号、风景等多个方面。
其中,以固阳县和达茂旗地区的岩画最为著名,代表着内蒙古岩画的较高水平。
二、包头博物馆馆藏岩画精品特点1.绘制年代久远包头博物馆馆藏岩画精品的绘制年代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这些岩画作品传承了古代人类的智慧和文化,是研究古代社会、宗教、艺术等领域的重要资料。
2.内容丰富多样包头博物馆馆藏岩画精品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动物、人物、符号、风景等多个方面。
其中,动物岩画最为常见,包括马、牛、羊、鹿、鸟等形象。
人物岩画则以狩猎、祭祀、战争等场景为主,反映了古代人类的生活和文化。
符号岩画包括各种符号、标记和图案,具有神秘的意义和价值。
风景岩画则以自然景观为主要内容,如山川、河流、树木等。
《包头博物馆馆藏岩画精品试析》篇2包头博物馆馆藏岩画精品试析包头博物馆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是一家集收藏、陈列、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馆内收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其中岩画作为重要的馆藏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本文将对包头博物馆馆藏的岩画精品进行试析,以期为大家呈现这些珍贵文物的风采。
1. 阴山岩画阴山岩画是包头博物馆岩画收藏中的代表性作品,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阴山山脉。
包头的有哪些文化遗产作文300

包头的有哪些文化遗产作文300 包头是蒙语“包克图”的谐音,意为“有鹿的地方”,又称“鹿城”。
特定的地理位置、区域特点与生态环境,形成绚丽多姿、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遗产,造就了博大精深的草原文化。
其中莜面饮食制作技艺,剪纸,糖塑,假人摔跤舞,猴拳,孙氏木雕等等都是包头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
包头的剪纸有着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民间艺术语言,糖塑是通过双手搅、揪、揉、压、拉、衔、吹、捏、再揪进行艺术造型的一门手艺,或者用扣模子吹气成形。
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民间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
这些林林总总的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了草原文化的庞大内涵,是草原文明最为直接而又形象的体现。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中华优秀文化是我们民族永不褪色的名片、永不贬值的“硬通货”。
内蒙古包头市博物馆藏品精选

内蒙古包头市博物馆藏品精选包头市博物馆是内蒙古自治区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它收藏了丰富多样的文物,展示了包头地区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您介绍包头市博物馆的一些精选藏品,让您对包头的历史和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青铜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包头地区是中国青铜器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因此包头市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青铜器,展示了包头地区悠久的青铜文化。
其中最为著名的藏品之一是一件青铜剑。
这把青铜剑长约70厘米,完整地保留下来,剑身上刻满了精美的图案和纹饰,彰显了包头地区古代文明的繁荣。
二、瓷器除了青铜器,包头市博物馆还收藏了大量的精美瓷器。
其中最为出名的是一件明代的青花瓷瓶。
这件青花瓷瓶高约40厘米,釉色鲜艳,纹饰精美。
瓶身绘制了宝山,花鸟和人物等图案,展现了包头地区古代瓷器工艺的卓越水平。
三、书画包头市博物馆的藏书画品种丰富,展示了包头地区的书画艺术发展历程。
其中一幅明代画家的作品尤为引人注目。
这幅作品以墨黑为主色调,画面中展现了包头地区的风景和建筑,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艺术魅力。
四、民俗文物包头市博物馆还收藏了大量的民俗文物,生动地展示了包头地区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民间艺术。
其中最为独特的是一件蒙古族传统服饰。
这套服饰由精细的刺绣和华丽的饰品组成,展现了蒙古族的独特文化和审美观念。
五、珍贵文献包头市博物馆还珍藏了许多历史文献,记录了包头地区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传记。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一本《包头风物志》。
这本书详细记录了包头地区的自然风光、历史名胜和地方风情,是了解包头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
总结通过对包头市博物馆的一些精选藏品的介绍,我们可以感受到包头地区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包头地区古代文明的繁荣,也反映了包头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包头市博物馆以其丰富的藏品和精心的展览,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包头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并且对包头地区的人们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为包头市的重要文化遗产,包头市博物馆将继续致力于文物保护和传承工作,保护好这些宝贵的历史财富,为后代留下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
内蒙古战国秦汉考古综述

内蒙古战国秦汉考古综述连吉林李强(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辖地北扩至蒙古高原南部边缘地带,开始在内蒙古东南部和中南部设置郡县、兴筑长城。
秦汉时期,统治范围向北向西扩大,在内蒙古中西部广为屯田。
内蒙古境内战国秦汉时期的文化遗存主要有长城遗迹、古城址、古墓葬以及一些北方民族的遗存等。
一、长城遗迹内蒙古地区经调查发现的战国秦汉长城遗迹很多,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南部和中南部地区。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对战国秦汉长城遗迹的考察研究取得了突出成就。
战国时期,魏、秦、赵、燕国都在今内蒙古地区兴筑长城,并在长城沿线筑有烽燧、望楼等军事设施。
秦朝时在北部地区筑长城,置郡县,修筑道路,迁徙人口,内蒙古南部地区悉归秦王朝管辖。
秦朝派蒙恬将兵屯戍上郡(治肤施,在今陕西榆林县东南),征发役徒修缮和接连了战国秦、赵、燕三国长城。
逶迤在阴山山脉,在呼和浩特北大青山南麓与战国赵长城相接,再东过今集宁市、兴和县北东进河北围场县境,与燕长城相接。
秦始皇时还兴筑了自云阳至九原的直道,在伊金霍洛旗、东胜市、达拉特旗境内还保存有断续的遗迹,南北长约200公里。
直道两侧还保存有亭、障遗址,为过往官员和守卫官兵的驻所。
汉王朝时,沿边利用秦长城加筑并筑外长城,增筑缘边县城、障城和列燧。
西汉武帝时,曾两次在今内蒙古西部修筑长城。
盖山林、陆思贤发表的《内蒙古境内战国秦汉长城遗迹》①和《阴山南麓的赵长城》②,史念海的《鄂尔多斯高原东部战国时期秦长城探索记》③,高旺编著的《内蒙古长城史话》④等文对内蒙古境内战国、秦汉长城遗迹做了有益的探索。
近年来,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内蒙古全区包括战国、秦汉时期的长城资源进行了大规模调查,取得了较多成果。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著的《内蒙古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报告•战国赵北长城卷》⑤,对早期战国赵北长城调查的资料和相关长城修筑历史沿革进行了梳理,并主要从长城墙体的修筑方法、墙体沿线烽燧和障城的设置、长城沿线的军事建制等方面,对战国赵北长城作了概要总结;《内蒙古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报告•东南部秦汉长城卷》⑥将中部的战国燕北长城、北部的秦汉长城、新发现的库伦旗西汉长城和南部的东汉长城,分别予以介绍。
包头博物馆文物介绍

包头博物馆文物介绍
包头市博物馆
包头市博物馆成立于1957年,是一所综合性的博物馆。
馆内收藏了大量具有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珍贵文物、古代器物和民俗文物。
以下是部分文物介绍:
1. 包头铜雕
包头铜雕具有典型的草原民俗特征,融合了中原文化和蒙古文化的元素。
它们造型形态各异,包括人物、动物、神话传说人物、器物等,工艺精湛,是中国工艺美术的珍品。
2. 陶俑
包头市博物馆收藏了大量出土于包头市各地和周边区域的陶俑,它们造型丰富多彩,有壮观神话人物、幽默滑稽的动物、活泼自然的花卉等,是研究古代文明的重要文物。
3. 民族服饰
包头市博物馆收藏了多种民族服饰,展示了包头地区不同民族的特色服饰、头饰、鞋袜等,反映了包头地区多民族、多文化的历史。
4. 历史文献
包头市博物馆拥有大量的历史文献,包括历代碑刻、奏疏、信札、地方志等,记录了包头历史的沧桑变迁和文化传承。
以上是包头市博物馆部分文物介绍,欢迎各位游客前来参观。
包头的历史沿革

包头的历史沿革历史沿革黄河流经包头的地段是原始人类较早活动的地方,在这里蕴藏着大量的古人类文化遗迹,已发掘的就有10多处。
在位于东河区以东15公里的阿善沟门的格膝盖沟,发掘出一处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阿善遗址和大量的文物。
蒙古高原位于东西上千公里的阴山山脉之北,中国古代,这里是北方游牧民族生息繁衍的地方,在与黄河流域的各代中原王朝的交往中,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加快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交往。
从战国至唐朝,包头境内曾几次建筑过一些古城。
最早是赵武灵王于公元前306年武灵王20年筑九原城。
公元前221年秦为九原郡。
公元433年,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设怀朔镇。
后来,随着形势的变化,时间的推移,古城被一一废弃了。
进入五代后,包头属辽统治。
辽在这里设云内州,一直沿袭至金元,建制未变。
元代初年,包头地区的冶炼业、纺织业、陶瓷业开始兴盛,出现了商品经济,商业活动随之兴旺起来。
后来蒙古族各部落陆续进驻河套,包头地区又成为土默特部落游牧之地。
清朝建立后,公元1741年乾隆5年,萨拉齐建筑,设协理通判,这是包头地区最早出现的行政建制。
1809 年设包头镇。
1870年同治9年前后,包头修筑城墙,辟东、南、西、东北、西北5座城门,形成了近代包头的城市规模。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包头已发展成为中国西北著名的皮毛集散地和水旱码头。
1923年民国十二年,平绥铁路通车包头。
1924年3月析萨拉齐县包头镇及五原、东胜及固阳县地置包头设治局。
局所驻包头镇今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
1926年民国十四年,设包头县。
1931年,包头电灯面粉公司和永茂源甘草公司创办,包头开始有了近代工业。
1934年,中德双方组织的“欧亚航空邮运股份有限公司”在包头修筑飞机场,开辟包头——宁夏——兰州航线,定期航班每周往返一次。
饮食、服务业日益兴旺,市面日趋繁荣。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军进占包头。
“蒙疆联合自治政府”统治期间设立包头特别市。
包头博物馆文物介绍

包头博物馆文物介绍
包头博物馆是一座以展示和保护包头地区文物和历史文化遗产为
主要宗旨的博物馆。
馆内收藏有大量珍贵的文物和历史资料,其中包
括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器物、石刻、书籍、图片、实物等多种文物类型。
其中最著名的文物包括了“包头马”、“鹫峰石窟”、“凉州窑
青花瓷”、“中国古代铜钱”等。
这些文物中的每一个都富有历史意
义和独特价值,是包头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博物馆还收藏了历史名人的遗物和文物,如包头出身的民
族英雄岳飞的家谱、文学大师罗翔的手稿等,这些珍贵的文物和历史
资料展示出了包头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包头博物馆不仅是展示文物的场所,也是一个致力于保护文物和
传承文化的机构。
它通过丰富的展览和教育活动,向公众传递包头地
区的历史文化遗产,推动社会各界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包头博物馆参观总结

包头博物馆参观总结2012年6月5日为增添本次校党课的色彩,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文化修养和对党的知识的了解,2012年6月3日上午9点内蒙古科技大学党校17期五班班委组织五班成员前往包头市博物馆参观和学习。
“克己奉公,承扬党魂,观古系今,博览群物”是本次活动的口号。
这是我班开课以来的第三次党课课外活动,也是第一次户外参观和学习活动。
本次活动意义显著,同学们都参观得非常尽兴,收获也颇大。
包头博物馆坐落在内蒙古包头市阿尔丁大街,友谊广场旁。
博物馆总面积16000平方米,其中展厅7600平方米,是一座立足包头、涵盖内蒙古西部地区的综合性大型博物馆。
它通过征集、保管、研究、展示包头及周边地区不同历史时期文明成果、自然资源及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传播历史和科学文化知识,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博物馆分设地方史文物陈列、内蒙古敖汉辽墓壁画文物精品展、内蒙古古代岩画陈列、稀土馆和《包头五十年》成就展览,向人们展示了包头久远博大的历史文化和灿若星河的奇珍异宝,展示了包头得天独厚的山川地貌和富甲天下的自然资源。
其中内蒙古古代岩画和稀土展览都在国内独具特色。
《包头地方史文物陈列》展示了包头地区从新石器时期至清代六千多年的历史,荟萃了包头二十余年的考古成就和研究成果。
陈列以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文明进步为主题,以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为主线,追溯历史,鉴古悉今。
《内蒙古古代岩画陈列》是包头博物馆最具特色的专题陈列。
它系统展示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新石器时期至元代的岩画精品,岩画以丰富详实的文化内涵和古朴童真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北方草原民族发展的艰难历程和连续篇章,被史学界喻为“形象的语言,艺术的史诗”。
在陈列形式上,大胆突破传统的设计理念,利用原展厅空间和斜坡式屋顶的特点,通过独具匠心的艺术创意,设计出“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展厅效果,四壁再配以巨型彩色喷绘灯箱,将广袤的草原、巍峨的青山和浩瀚的沙漠等美丽景色移植到展厅,再现了岩画的生成环境,营造出“天苍苍、野茫茫”的草原文化氛围,突出了“返朴归真”、“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头地区的文物与考古综述2006-10-24 13:14包头位于内蒙古的中部,南隔黄河与伊克昭盟相望,东与呼和浩特、乌兰察布盟为邻,北与蒙古国接壤,西与巴彦淖尔盟交界。
下辖六区两盟一县,分别为昆都仑区、青山区、东河区、九原区、白云区、石拐区,土默特右旗、达茂联合旗、固阳县。
总面积27691平方公里,南北长,东西短,中部横亘阳山山脉,山前为狭长的平原地带,山北为广袤的草原,典型的从农耕到畜牧的过渡的经济形态。
改革开放以来,包头地区的各项事业迅速发展,考古与文物事业也取得重大成果。
包头市坚持“研究整理、保护利用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方针,完善配套功能,继承发扬祖国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建设有地方特色的文明城市。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古为今用”原则和“两重两利”政策的指导下,我市我的文物考古工作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
在保护原有文物的同时,调查、发掘,一些古遗迹和古墓葬,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民间遗物和革命烈士遗物。
得到一批重要的文物资料。
涵盖了从新石器时代到近代各个时期的文物和文献,是包头地区悠久历史的实物见证为研究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历史和边疆地区的开发及与内地的联系都提供了宝贵的事物资料。
一、包头地区的文物发掘概况包头地区的考古发掘和文物调查,始于1927年中瑞西北考察团在包头的考古调查活动,这揭开了包头文物考古的序幕。
该团成员黄文弼1927年6月在达茂旗发现了汪古部世居的赵王城即敖伦苏木古城。
在城内发现了《王傅德风堂碑记》,在燕京学报刊登后引起关注。
随后发现了白灵淖城圐圙古城。
疑是汉代稠县故址。
此外1933年美国人欧文·拉铁摩尔、1936年法国人D·马丁和美国人海涅士、1935日本人江上波夫等人先后考察了敖伦苏木古城。
解放后内蒙古文物工作组和内蒙古文物考古队在包头做了大量的考古工作。
主要有1954年6月麻池村\召湾村清理了汉墓11座。
1955年和1959年两次东河区转龙藏试掘。
1956年4月盂家梁清理汉墓10座。
1958年在包头南郊上窝尔吐壕清理汉墓4座。
1960年6月在土右旗水涧沟清理战国墓葬一座。
1964年在包头东郊清理汉墓一座。
1974年试掘敖伦苏木古城30号、50号建筑遗址并在起西北15公里的毕其好来江古部墓群清理3座墓葬,另在达茂旗额尔登敖包木胡儿索卜嘎汪古部墓群清理墓葬1座。
1978年和1984年两次发掘达茂旗大苏吉乡明水金元时期汪古部墓群。
1980年对固阳县白灵淖乡城圐圙古城进行试掘。
此外还调查了麻池古城敖伦苏木古城、木胡索儿卜嘎古城、大苏吉乡城圐圙古城、梅令山遗址、古城湾古城、韩庆坝遗址、燕家梁遗址、三元成古城、战国赵长城、秦长城、汉长城。
1974年盖山林先生首先在达茂旗发现了岩画,1980至1983年全面考察了达茂旗境内及达茂旗与乌拉特中旗交界处的岩画。
1978年包头市文物管理所(后改文物管理处)成立。
随即展开了大量的田野考古工作。
与内蒙古社科院合作,1980年对阿善遗址进行了试掘,第二年6月至9月进行正式发掘,1985年对西园遗址有进行了试掘。
1983年与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对西园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1988年在沼潭火车站清理了一所战国墓。
包头文管所从1979至1998年陆续在召湾清理了汉墓近49座。
1988年和1994年在下窝尔吐壕清理汉墓6座,1990年1992年在观音庙清理汉墓2座,1995年在沼潭又清理汉墓3座。
1984年和1997年在包头铝厂清理汉墓8座。
1998年在边墙壕清理汉墓3座。
北魏时期遗存,1982年在固阳城圐圙古城清理寺庙一座。
1985年在固阳蒙中清理墓葬7座。
1994年由内蒙古考古所发掘了土右旗沟门乡纳太遗址,包头市文管所发掘了阿善遗址附近的元代遗址,并清理北魏墓葬三座。
1996年内蒙古考古所与包头文管处、达茂文管所合作在达茂额尔登敖包古城附近清理了金元时期墓葬10座。
次年包头文管处在此又清理了墓葬10余座。
1997年包头文管处在昆区昆河镇刘二圪梁村清理北魏墓葬2座。
同年,内蒙古考古所与达茂旗文管所对毕其好来江古部陵园进行清理,发现2座雕刻精致的石椁墓。
1998年在观音庙有清理汉墓2座。
1990年在对秦长城进行调查,在固阳县天面此老一带石砌长城上发现岩画百余幅。
二、包头地区的文物考古的历史序列1、原始社会时期:早在6000年前新石器时代,包头地区便有了人类的活动。
1954年和1958年发掘的转龙藏遗址是包头地区发现的第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
现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公23处。
主要分布在自上右旗美岱召至九原区后营于一带大青山山前台地、大青山内沟谷地和大青山北及秦长城南的狭长河谷平地。
阿善、一旗和西园一旗遗存是本地最早的遗存。
相当于仰韶文化的早中期。
这一类文化遗存绝对年代为公元前3700年——前3000年。
经济类型一原始锄耕农业为主,另有家畜饲养和狩猎业。
阿善遗址以第二、第三期的文化遗存最为丰富,许多房屋基址、窖穴以及晚期出现的地面石筑围墙等重要遗迹,业已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原始村落布局,这为河套地区的以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所少见。
阿善遗址晚期的地面石筑围墙是迄今国内发现的的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地面防御工程,他标志着经历了两千多年氏族制度的阿善先民即将迈进文明社会的门坎,无疑,对探讨我国城邑的起源、及氏族制的解体具有重要的作用。
2、夏商周时期:这一时期发现的遗存较少。
仅在昆都仑区北发现一夏代三足瓮(1)。
属朱开沟文化。
器壁较薄,敛口,圜底,乳状足,绳纹,近口沿磨光。
表明包头地区夏代遗存的存在。
3、春秋战国时期:西园清理春秋墓葬7座,祭祀坑2座。
为西戎人墓葬。
使用牛、羊、头骨殉葬。
也有牛肩胛骨和蹄骨。
佩带耳环和项饰。
土右旗水涧够门清理一座战国墓为匈奴墓,出土有铜戈、铜兽、铜象牌饰、环首青钢刀、铜泡和马衔。
沼潭发掘一座战国墓葬疑为赵武灵王赵国开拓九原后之移民墓。
出土陶罐、铜带钩、簇、玛瑙环等。
4、秦汉:这一时期本地区的遗存最多。
汉代古城共发现九座,其中麻池古城北城为秦九原城,汉五原郡九原县城,古城湾古城为汉五原郡固稠阳县城。
还有古障塞石们塞障、固阳塞、五原塞、光录塞等。
包头清理的汉代有百余座,主要集中于南郊。
这些汉墓形制有土扩竖穴木椁墓、砖室墓、土洞墓三类。
墓葬上起元朔二年(前127年),下至建安二十年(215年),墓葬形制和出土文物演变系列完整,又以西汉晚期、东汉后期数量为多。
出土陶器较多。
其中召湾出土的“单于天降”和“单于和亲”瓦当(2)是以汉匈关系为背景,反映了重大的历史事件。
5、魏晋南北朝;遗存较少。
征集到的文物有十六国时期的半人面瓦饰。
北魏时的古城三座。
固阳县白灵淖城圐圙古城(3)是北魏六镇之一怀朔镇城址。
达茂旗白石头沟古城有人认为是六镇之一的武中川镇址。
达茂旗的希日穆仁城圐圙古城有人考证是武川镇遗址。
达茂旗境内有一段北魏时期修建的从赤城至五原的长城。
墓葬有固阳蒙古族中学墓群、上右旗萨拉齐姚齐姬墓、西郊吴家花旦墓群、东郊阿善墓群、昆区昆河镇刘二圪梁墓群、固阳白灵淖乡补卜代墓葬等。
6、隋唐时期:发现的文物较少。
有位于南郊共青农场陶窑子村的唐代中受降城。
阴山以北草原地区发现了一些突厥人用石块垒砌的方形墓葬。
达茂旗的新宝力个苏木和百灵庙附近发现三座石雕像,立于方形石块墓前,雕法粗糙。
7、辽金元时期:辽金元时期包头大青山以南地区置云内州,辽、金时期此地也是辽与西夏、金与西夏交锋拉锯的地区。
而大青山以北属江古部族活动地方。
九原区沙尔沁乡阿都赖和土右旗沟门乡马留村都曾出土过西夏窖藏铁钱。
包头发下现的元代遗址较多。
大青山前九原区麻池镇的燕家梁以出土元代青花瓷罐著称。
石拐区曾发现元代窖藏钢铁钱。
大青山北达茂旗都荣敖包苏木的敖伦苏木古城是元宁德路治所,也是汪古部首府所在,俗称赵王城。
还有元代额尔登敖包古城于古城、大苏吉乡城、德里森呼图克古城圐圙古城、沙贝库仑古堡、小城壕古堡。
这些古城街道、建筑址仍清晰可见。
城内遍布砖瓦陶片,城外多有居民区遗迹。
8、明清时期:明清时期以喇嘛教寺院建筑为主。
土右旗的美岱召是明代土默特部主阿拉坦汗修建的城寺,是明末喇嘛教在蒙古地区传播的重要中心。
清朝喇嘛教在康熙乾隆年间有掀起建筑高潮。
梅力更召、百灵庙建于康熙年间。
昆都合召建于雍正年间,普会夺、五当召建于乾隆年间。
其中昆都仑召大殿和五当召建筑群属纯藏式建筑,其余多为汉藏结合式建筑。
五当召古沁殿二楼的外墙回廊壁画则研究佛寺历史沿革和佛寺建筑珍贵的资料。
9、近现代时期:辛亥革命时期有大行马号大厅,是绥远将军岫堃镇压革命党人,制造的“马号事件”,由此导致包头革命党人和平光复包头的希望破灭。
李智育于1925年组建的包头公委的地点包头召,这是包头地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早的革命活动的地方。
1931年组建的中共西北特委,王若飞任书记,住在泰安客栈,现已修复成占地1050平方米的纪念观。
陈列着王若飞穿过的三件衣服,和国民党强加给他的“判决书”等文物。
抗战时期有大青山游击支队司令部所在地——上右旗公山湾巴总窑子村;“百灵庙暴动雕碑”,这些都反映近现代包头地区的社会运动和革命斗争。
此外,包头地区的岩画在整个文物考古工作中占有一席之地。
主要集中在达茂旗境内,固阳县有零星分布。
这些岩画属乌兰察布草原岩画系统。
特别是达茂旗岩画是乌兰察布岩画的主要组成部分。
岩画以家育放牧、蹄印等与畜牧业有关的画幅为主。
反映了草原牧人的生活。
表现手法多采用抽象化、图案化、符号化的艺术风格。
岩画时代上起新石器时代,下至明清,与历史上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如匈奴、鲜卑、柔然、回纥、突厥、蒙古有关。
少部分作品为汉人所作。
总之,包头全市己查明的各类文物遗址近300处,成群落分布特点。
大致分为六大群落:一是以阿善遗址为代表的分布于大青山南麓及其沟谷地的史前遗址群;二是以昆都仑沟为核心形成的战国——唐代的长城、古城遗址群;三是阴山及以北的金元时期汪古部遗址群。
四是达茂草原的古代岩画群;五是阴山南北明清以来的古寺庙群;六是主要分布于旧城区的近现代建筑群。
其中美岱召、五当召等四处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阿善遗址等6处被列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燕家梁、赵长城等42处被列为包头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长城遗址是现存国内最古老的一段长城。
三、从文物考古与历史沿革看包头地区的历史文化特点包头作为一个城市,形成较晚,从清嘉庆14年(1809年)设置包头镇算起,至今还不到200年。
但是,由于包头地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漫长的嬗变过程中,也曾几度成为演出威武雄壮活剧的历史舞台,故不应以设镇、筑城为限,可以追溯更长的历史。
黄河流经包头的地段是原始人类较早活动的地方,在这里蕴藏着大量的古人类文化遗迹,己发掘的就有10多处。
在位于东河区以东15公里的阿善沟门的格膝盖沟,发掘出一处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和大量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