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远东地区港口概览分析
俄罗斯进口LPG可行性浅析(改6)

开展俄罗斯LPG进口贸易的可行性浅析<内部参考>邱耸2017年12月12日结构与提纲概述:本文的简介和主要研究结论:正文:一、LPG介绍:LPG的概念、组分、来源、特性、应用和主要优点;我国LPG发展阶段和特点;LPG主要应用领域概述;LPG国际定价机制。
二、上游资源:俄罗斯LPG的气源、气质、气价情况介绍;俄罗斯远东运输及交通情况;俄罗斯商人的特点。
三、海运情况:俄罗斯远东主要港口介绍;海运航线介绍;海运服务公司和班轮介绍;海运流程;海运流程和俄远东海运存在的问题;远东航线运费分析和比较。
四、下游市场:我国LPG市场特点;LPG民用燃料领域的应用;LPG化工领域的应用;我国中、南部LPG主要流向的变化和影响;LPG在我国未来发展展望。
五、影响因素:LNG对LPG的影响;我国LPG对进口LPG的影响;LPG主要进口国情况。
六、俄罗斯LPG进口贸易SWOT分析。
七、相关结论及建议。
八、参考文献。
概述本报告结合了近些年来的相关文献,整理了俄罗斯进口LPG的上、下游情况以及海运的相关介绍。
分析表明:俄罗斯油气资源丰富,LPG气源质量好,由于我国从俄罗斯进口LPG数量不多,与其他国家进口气在价格上无明显优势。
俄罗斯远东有比较发达的铁路系统,能够将LPG运往远东大多数主要港口,但这些港口与我国珲春、天津、上海和香港等地有往来航线,但港口均尚无直接起运LPG的基础设施(东方港疑似有天然气或液化气码头)。
我国目前正处于用气紧张时期,LNG和LPG的供不应求,价格持续上涨。
在传统燃料领域LPG逐渐被天然气所取代,但在化工领域PLG作为化石原料的作用日益凸显,华南、华东等地市场需求量在快速上升,宏观市场环境向好。
在此背景下,从俄罗斯进口LPG虽然面临来自国产和他国进口气的竞争,但只要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形成稳定供给局面,相信能够获得丰厚回报。
此外,东北使用LPG作为燃料的市场缺口依然很大,凭借地理位置等优越条件,LPG在东北地区可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2010年俄罗斯的港口物流

1 . 4O
1 . 38 1. 30 52 .
10 0 0 .
1 新 罗 西 斯 克 港 . 2 圣 彼 得 堡 港 .
79 2 9 .5 4 2 0 5 .0
2 . 84 1. 61
3 纳霍德卡港 . 4 阿斯特拉罕港 .
5 符 拉 迪 沃 斯 托 克 港 . 谷 物
南部水域
。
璃{ ;;fl;; '7 :8 8 0 2
1
f
f
{
f
f
{
I
f
I f
f
,
6
f }
远 东水域
… ~ , , ~
; 一 ~…一 … … 一 一 一j … … , … …一 …一 一 一
{
0
5 0 1 0 0 0 5 0 0 0 5 0 00 0 0 0 1 00 02 00 02 00 0
图 2 俄 罗斯 各 水 域 的 货 物 性 质 ( 0 0年 ) 21
( 波罗 的海 、 巴伦支海 、 白海 )南 部 水 域 ( 海 、 ; 黑 亚 速海 、 里海 ) 远 东 水 域 (日本 海 、 霍 茨 克 海 、 ; 鄂 太 平 洋 ) 参 见 图 2 图 3) ( 、 。 西北 水域 靠 近莫斯 科 和圣彼 得堡 等俄 罗斯 欧
迁 久 子
( 日本环 1本海 经济研究所名誉研究员 ) 3 中图分 类号 :2 9 5 2 文献标志码 : F5.1 A
口 物 流
文章编号 :0 8— 9 1 2 1 )6— 0 2— 3 10 0 6 (0 1 0 02 0
21 0 0年 俄 罗 斯 全 部 港 口的 货 物 吞 吐 量 为 5 2 85 吨 ( 上 年 增 长 5 9 ) 保 持 了 19 .5 亿 比 .% , 99 年 以来 的稳 定增 长并 再 创新 高 。 俄 罗斯 的港 口主 要 是 为 出 口服 务 , 一 点从 这 货物 的性 质 分 类 可 见。21 年 , 罗 斯 出 口 00 俄
大题06 区域交通工程建设-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抓大题》(解析版)

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抓大题》大题06 区域交通工程建设1.(赣粤湘三省六校2019—2020学年高三4月联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层加速融化,北极航线的开发备受关注。
同时随着中国“一带一路”的推进,中俄陆河联运路线(下图所示)被提出,计划从中国大连出发,通过铁路运输及勒拿河水路运输到达北冰洋沿岸的季克西港。
俄罗斯远东地区有丰富的矿产及旅游资源,但开发程度较低。
(1)与冰上丝绸之路相比,说出中俄陆河联运路线的优势。
(2)分析开发中俄联运路线中铁路建设可能面临的不利条件。
(3)勒拿河下游通航期主要在7~9月,请说明原因。
(4)请针对中国/俄罗斯(选其一),说出该联运路线建设对其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答案】(1)运输距离短;运输速度快;不受海洋气象灾害和冰山影响。
(2)全球气候变暖,西伯利亚地区气温升高,冻土融化时间增加,冻土活动层厚度增加,对铁路设施的影响加剧;西伯利亚地区自然条件恶劣,施工条件差;经济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
(3)(7—9月)夏季降水量较多,勒拿河径流量大,利于通航;纬度高,结冰期长,夏季气温高,河道不封冻,可通航。
(4)中国:有利于资源、能源进口;促进对俄罗斯相关产品出口;连通北极航道,新增中欧贸易通道(拓展市场);俄罗斯:推动沿线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沿线地区资源的开发;拓宽客源地,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解析】(1)读图,相比于冰上丝绸之路而言,中俄陆河联运路线运输距离大大缩短,且海运速度慢,而铁路运输速度更快,连续性更好,受海洋气象灾害和冰山的影响小。
(2)不利条件可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说明。
中俄铁路建设所经路段纬度高,一年中气候严寒时间较长,自然条件恶劣,施工条件差。
同时,冻土发育,随着全球变暖,气温升高,冻土活动层厚度增大,对铁路建设中技术的要求增大(自然条件方面);该铁路沿线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基础设施不足,建设过程中物质供应困难(社会经济方面)。
尴尬潮流大型集装箱船原地掉头靠泊远东 码头的意义及操纵技巧探讨

尴尬潮流大型集装箱船原地掉头靠泊远东码头的意义及操纵技巧探讨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大型集装箱船的运输任务日益繁重。
作为现代航运业中的主力军,大型集装箱船的安全与高效靠泊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远东地区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运输枢纽之一,而在远东码头进行原地掉头靠泊的操作是一项十分挑战性的任务。
本文将就尴尬潮流大型集装箱船原地掉头靠泊远东码头的意义及操纵技巧进行探讨。
一、意义1.1 提高运输效率在远东地区,尴尬潮流大型集装箱船的来往是非常频繁的,并且通常需要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装卸货物的操作。
而原地掉头靠泊可以减少船舶在靠港操作中的等待时间,提高运输效率,为船舶运输提供更为便捷的条件。
1.2 优化港口资源利用远东地区的港口资源非常紧张,而大型集装箱船的原地掉头靠泊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港口资源,减少靠港时间,释放出更多的港口资源用于其他船舶的靠泊和装卸货物的操作,同时也能减轻港口的拥堵压力。
1.3 降低船舶运输成本原地掉头靠泊远东码头可以减少船舶在靠港过程中的燃油消耗以及人力资源的使用,从而降低船舶的运输成本,提高船舶的经济效益。
二、操纵技巧探讨2.1 船舶操纵技巧的重要性尴尬潮流大型集装箱船的原地掉头靠泊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操作,需要船员具备精湛的操纵技巧和对船舶操纵系统的灵活运用。
只有熟练掌握操纵技巧,才能够安全、高效地完成原地掉头靠泊的任务。
2.2 应对尴尬潮流的操纵技巧尴尬潮流是指在潮汐作用下,船舶在靠泊过程中所面临的潮流阻力和船身受力的情况。
针对尴尬潮流情况,船舶操纵员需要灵活应对,采取相应的操纵技巧,包括合理利用舵角、控制船速、调整动力系统等,以保证船舶能够在潮流的作用下稳健地进行原地掉头靠泊操作。
2.3 航道规划与船舶操纵在原地掉头靠泊的过程中,航道规划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航道规划要充分考虑到尴尬潮流的作用及船舶自身的尺寸和操纵特点,合理设置进出港航线,确保船舶能够顺利进出码头并进行原地掉头靠泊操作。
船舶操纵员还需要根据航道规划灵活操纵船舶,调整舵角、控制船速,确保船舶能够按照预定的路线稳健地进行原地掉头靠泊的操作。
俄罗斯海参崴天气

俄罗斯海参崴天气俄罗斯海参崴位于远东地区的滨海边疆区,是俄罗斯的重要港口和经济中心。
由于地处高纬度地区,该地的气候特点主要是寒冷而干燥。
本文将介绍俄罗斯海参崴的气候特点、季节变化和天气预报,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该地的气候状况。
1. 海参崴的气候特点由于海参崴位于高纬度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暂。
该地气候属于副极地性气候,主要特点有:- 年平均气温较低:海参崴的年平均气温约为摄氏零下2度。
尽管冬季寒冷,但由于受到日本海的影响,冬季相对较温和。
- 季节温差大:海参崴的季节温差较大,夏季温暖而冬季寒冷。
正常情况下,夏季的最高气温约为摄氏22度,而冬季的最低气温则可降至零下20摄氏度左右。
- 干燥的气候特点:海参崴的年平均降水量较低,约为550毫米左右。
由于距离大陆较远,海洋气候的影响较大,导致气候干燥。
2. 季节变化2.1 冬季(十一月至三月):冬季是海参崴最寒冷的季节。
气温骤降,最低温度可能降至零下30摄氏度以上。
此时,大部分地区都被积雪覆盖,冻结的港口使船只难以到达。
寒冷的东北季风从西伯利亚吹来,带来了严寒和寒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2.2 春季(四月至五月):春季是海参崴的过渡季节。
温度开始回升,但昼夜温差较大,人们仍需要注意保暖。
春天的多雨天使冰雪开始融化,大地逐渐恢复生机。
2.3 夏季(六月至八月):夏季是海参崴稍微温暖的季节。
气温在摄氏20度左右,白天比较长,平均约15个小时。
但由于海洋气候的影响,夏季的气温并不会太高,使得海参崴成为避暑的好地方。
2.4 秋季(九月至十月):秋季是海参崴气温逐渐降低的季节。
气温开始下降,达到摄氏10度左右。
此时,人们开始感受到寒冷的风,这也标志着冬季的临近。
3. 天气预报由于其特殊的气候条件,了解海参崴的天气情况对当地居民和游客来说十分重要。
以下是海参崴的天气预报:- 冬季(十一月至三月):气温低,有大雪和寒冷的风。
天气寒冷干燥,需要防寒保暖措施。
中俄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发展规划(2018-2024年)

中俄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发展规划(2018-2024年)一、序言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迅速、稳定发展,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中国已连续8年成为俄罗斯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据俄海关统计,2017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870亿美元,同比增长31.5 %。
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确立的原则,中俄各领域合作持续稳步发展,包括经贸、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能源、高科技、农业、人文等领域。
鉴于远东开发已确定为俄罗斯21 世纪的优先发展方向,双方认为,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展经济贸易和投资合作是双边关系中的重要方向。
作为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贸易和投资伙伴国,中国是俄罗斯加快远东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合作对象。
在本文件中,中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以及经授权支持中国投资者在俄远东地区实施项目的中国组织。
俄方指俄罗斯联邦远东发展部以及经授权支持中国投资者在俄远东地区实施项目的俄联邦组织。
二、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展优势俄远东地区是快速发展的亚太地区的一部分,地理上比俄其他地区更接近中国,与黑龙江省和吉林省毗邻。
据俄方统计,俄远东地区分布着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煤矿、锡矿和世界级的大型多金属矿,以及占整个亚太地区81%的钻石储量、51%的森林资源、37%的淡水资源、33%的水生生物资源,还有32%的黄金储量、27%的天然气储量和17%的石油储量。
远东地区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中心,正在形成全球性的石油化工中心,液化天然气出口量约占液化天然气国际市场份额的5 %。
远东地区森林的设计年采伐量为9380万m3木材,目前的采伐水平为17.4 %。
远东地区还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包括250万公顷耕地以及超过400万公顷的牧场和草场,远东南部地区的植物生长期为130-200天。
远东地区是欧亚交通走廊中的重要一环,是俄最大铁路干线西伯利亚大铁路及贝阿铁路的起始端,合计运输能力超过1亿吨,并将在2020年前再提高6500万吨。
远东地区海岸分布着29个海港,其中包括符拉迪沃斯托克、纳霍德卡、东方、瓦尼诺、苏维埃港等大型海港,上述港口占俄港口货物吞吐量的1/4。
国际海运及俄罗斯航线知识

国际海运及俄罗斯航线知识2国际物流知识篇2.1 国际海运及俄罗斯航线2.1.1 海运航线⽬前,国际海运船舶的营运⽅式可分为两⼤类:即定期船运输(多为集装箱班轮航线)和不定期船运输(主要从事⼤宗货物的运输,如⾕物、⽯油、矿⽯、煤炭、⽊材、砂糖、化肥、磷矿⽯等,⼀般都是整船运输)。
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航运业的发展,集装箱运输以其独特的经济、快捷、⽅便等优点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运输的主要⽅式,下⾯重点介绍集装箱班轮运输。
⽬前,世界上规模最⼤的三条集装箱航线是远东—北美航线,远东—欧洲、地中海航线和北美—欧洲、地中海航线。
这三条航线将当今全世界⼈⼝最稠密、经济最发达的三个板块—北美、欧洲和远东联系起来。
这三⼤航线的集装箱运量占了世界集装箱⽔路运量的⼤半壁江⼭。
⼀、远东-北美航线远东⼀北美航线实际上⼜可分为两条航线,即远东⼀北美西岸航线和远东-北美东海岸、海湾航线。
1.远东-北美西海岸航线这条航线主要由远东-加利福尼亚航线和远东-西雅图、温哥华航线组成。
它涉及的港⼝主要包括远东的⾼雄、釜⼭、上海、⾹港、东京、神户、横滨等和北美西海岸的长滩、格杉矶、西雅图、塔科马、奥克兰和温哥华等。
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亚洲的中国、韩国、⽇本和中国的⾹港、台湾地区以及北美的美国和加拿⼤西部地区。
这两个区域经济总量巨⼤,⼈⼝特别稠密,相互贸易量很⼤。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稳定增长,在这条航线上的集装箱运量越来越⼤。
⽬前,仅上海港在这条航线上往来于美国西海岸的班轮航线就多达四⼗⼏条。
2.远东⼀北美东海岸航线这条航线主要由远东⼀纽约航线等组成,涉及北美东海岸地区的纽约⼀新泽西港、查尔斯顿港和新奥尔良港等。
这条航线将海湾地区也串了起来。
在这条航线上,有的船公司开展的是“钟摆式”航运,即不断往返于远东与北美东海岸之间;有的则是经营环球航线,即从东亚开始出发,东⾏线为:太平洋→巴拿马运河→⼤西洋→地中海→苏伊⼠运河→印度洋→太平洋;西⾏线则反向⽽⾏,航次时间为80d。
俄扎鲁比诺港基本情况

俄扎鲁比诺港基本情况
俄扎鲁比诺港位于俄罗斯哈桑区扎鲁比诺镇特洛伊察湾内,其东临彼得大帝港,东北距海参崴约60余海里,东距纳霍得卡港约120海里,西南距朝鲜的罗津港约50海里,至朝鲜的清津港约65海里,至朝鲜的釜山港约450海里。
扎鲁比诺港区腹地广阔,环形半岛形成天然防波堤,阻挡着来自远洋的大浪,港区可常年通航,潮差不明显。
扎鲁比诺港是一座新建的港口,现有4个泊位,码头总长650米,水深8.5至10米,可停靠万吨级轮船,年吞吐能力为120万吨,目前年吞吐量为30--40万吨/年。
扎鲁比诺港位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南部,哈桑区扎鲁比诺镇特洛伊察湾内,距中国珲春口岸71公里,有铁路、公路与俄罗斯腹地和珲春市相连。
现有港区设施:冷库一座(1,200吨级)、保税仓库一座(面积7,350平方米)、露天仓库(面积44,000平方米)、塔吊8台(10吨级),扎港的操作场面积为35,000平方米,可停靠1,500辆汽车。
俄方主要利用该港口运送木材、废钢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罗斯远东地区港口概览 刘慧丽
在俄远东太平洋沿岸, 从南向北分布着32个海港。这些港口时间最长的只有100 多年历史, 但它们对于俄辽阔的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来说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随着俄确立东部地区开发战略, 以路求兴谋发展, 这些陆海联运枢纽的作用和地位就更加突出。研究这些港口的现状和前景, 不仅有助于了解俄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 对于中国与这一地区合作的布局与规划也将有重要的价值。
一 俄罗斯远东港口总体介绍 据俄最新公布的数字, 俄太平洋沿岸海港共计32 个, 其中商港22 个, 渔港10 个, 此外还有300 多个泊湾。年货运量在100 万吨以上的港口有滨海边疆区的东方港、纳霍德卡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波西埃特港,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瓦尼诺港, 堪察加州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港和马加丹州的马加丹港。其中滨海边疆区和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港口直接与铁路干线相连, 在国际货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堪察加州、马加丹州港口主要用于满足地方运输需要。随着萨哈林岛大陆架石油天然气的大规模开发, 萨哈林岛港口霍尔姆斯克港和科尔萨科夫港的运输地位正在逐步提升。
( 一) 滨海边疆区港口 东方港: 位于滨海边疆区, 日本海岸弗朗戈里亚湾, 北纬42°46′, 东经133°3′, 距纳霍德卡市20 公里。东方港是俄远东地区最大、最深的港口, 也是西伯利亚大铁路终点站。东方港按货运量居全俄第三位, 仅次于新罗西斯克和圣彼得堡, 装备了大功率装卸设备, 有深水码头。主要用于俄出口货物及西欧至亚太地区过境货物运输。全年可通航, 1~2 月冰冻期须由拖船牵引。港内有15 个货运码头, 泊位线全长4公里。船舶最大排水量为15.5 米, 长280 米, 宽40 米。主要码头包括:
全俄最大的煤炭专业码头, 年货运能力11200 万吨, 可停泊15 万吨巨轮, 由东方港股份公司负责运营。
化肥码头可容2.5 万吨轮船停泊, 年货运量可达250 万吨, 运营公司是东方—乌拉尔港有限责任公司。
木材及散装货物码头, 由东方港股份公司运营, 可装卸原木、加工板材及拖货物, 如水泥、砖、煤等。
甲醇装卸码头, 刚刚投入使用, 由东方石化港股份公司运营。 东方港也是全俄最大的专业化集装箱港口之一, 过货能力每年30 万标准箱。共有4 个码头, 两个由东方港股份公司运营, 另两个由东方国际集装箱服务公司运营。
此外, 还有农化东方出口股份公司所属码头, 用于装卸木材及拖货物;“CK”小港有限责任公司码头, 共3 个, 用于装卸木材及拖曵货物。
纳霍德卡港: 位于日本海纳霍德卡湾, 紧临纳霍德卡市和东方港, 水深10~13 米, 共有22 个多功能码头, 可装运各类货物, 由纳霍德卡海运商港股份公司经营。该公司91%的股份属注册于莫斯科的“Сибметинвест”公司所有。
2004 年, 港口共装卸货物795 万吨, 其中煤炭82.5 万吨, 木材119.6 万吨, 有色及黑色金属571 万吨, 大吨位集装箱14.3 万吨。为提高货运能力, 港口正在进行现代化改造, 扩建码头,拓深航道。 符拉迪沃斯托克港: 位于日本海西北岸,是俄太平洋沿岸最大的港口之一, 包括东博斯普鲁斯海峡及其沿岸港湾( 金角、迪奥米德、乌利斯和诺维科湾) 以及阿穆尔湾水域。与其他远东港口相比, 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是唯一有封闭深水码头的港口, 可停泊大排量船只, 常年通航。除金角湾外, 大部分水域冬季结冰。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分商港和渔港两部分。西伯利亚大铁路延伸至符拉迪沃斯托克港, 所有码头都有铁路线与之相连。
商港由符拉迪沃斯托克海洋商港股份公司及其所属6 个子公司运营。可停靠排水量11米、长260 米、宽40 米的船只。港口共有16 个7.3~11.6 米的深水码头, 其中9 个码头用于装卸货物( 金属、木材、冷冻货物等) , 另有粮食码头、集装箱码头、易腐烂货物码头和石油码头。
集装箱码头年吞吐能力为10 万标准箱。 渔港由符拉迪沃斯托克海洋渔港股份公司运营。共有10 个码头, 有专门储存渔产品的仓储设施。渔港也可装卸木材、金属、纸浆、货物、集装箱、汽车等。
波西埃特港: 位于滨海边疆区日本海岸符拉迪沃斯托克以南的波西埃特湾, 北纬42°40′,东经130°48′。有铁路与西伯利亚大铁路、中国东北、朝鲜相连。常年可通航, 冰冻期须由破冰船或破冰拖船导航。船只最大排水量9 米。港口有3 个码头, 年吞吐能力150 万吨。由波西埃特商港股份公司负责运营。该港用于运输铁合金、有色金属、煤炭、水泥、集装箱。主要面向亚太国家, 如日本、韩国和中国等。
扎鲁彼诺港: 位于特洛伊沙湾, 滨海边疆区南部哈桑区。主要用于运输废旧金属、木材、进口汽车等。2003 年港口吞吐量达到破纪录的23.5 万吨, 该港与韩国有客运往来。2004 年起港口所有权归属俄运输集团股份公司。中国吉林省曾于1993 年提出长期租赁扎鲁彼诺港或波西埃特港用于东北地区货物与亚太地区的海陆联运。经过10 年的讨论, 2003 年俄运输部最终否决了这一提议。
( 二)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港口 瓦尼诺港: 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最大的运输枢纽。位于鞑靼海峡瓦尼诺湾西北岸, 北纬49°5′, 东经140°19′。瓦尼诺港是贝阿铁路的终点站, 港口可常年通航, 1~3 月冰冻期须由破冰船领航。可接纳排水量11 米、长220 米以下的货船及排水量13.5 米的油轮。港口共有22个码头, 由瓦尼诺海洋商港公司运营, 年吞吐能力11200 万吨。运输货物主要有有色及黑色金属、化肥、木材、煤炭、石油、冷冻货物。有集装箱专用码头和远东最深的石油灌装码头( 15米) , 可停靠10 万吨油轮, 装卸能力每年可达300 万吨, 由油轮运输股份公司运营。临近的姆奇卡湾还有一个特殊货物码头, 用于装卸易燃 货物, 由万斯金梦公司运营。瓦尼诺港与萨哈林岛的霍尔姆斯克港直航往来频繁。
( 三) 堪察加州港口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港: 是俄太平洋沿岸大型港口之一, 位于堪察加半岛东岸阿万清水道, 北纬53°2′, 东经158°39′。没有铁路与半岛公路网相接。港口常年运营, 冰封季节须由破冰船导航。分为商港和渔港两部分。
商港有11 个码头, 最深可达13 米, 可装卸并拖集装箱、木材及其他货物。目前, 商港主要经营近洋货运。出口货物主要是废旧金属、木材和矿物建材。进口货物有粮食、水泥、冷冻食品。由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海洋商港股 份公司负责运营。
渔港有13 个码头, 用于装卸渔产品、盐、消费物资及石油灌装货物。由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渔港股份公司负责运营。 ( 四) 萨哈林州港口 科尔萨科夫港: 位于萨哈林岛南岸, 北纬46°40′, 东经142°45′, 是萨哈林岛最大的港口之一。常年可通航, 冰冻期须由破冰船导航。港口分为外海港湾( 深15 米) 和内海港湾( 深7.5米) 两部分, 共有12 个码头。用于运送木材、建材、粮食、集装箱、金属、设备、散装化工产品、纸浆、食品等。港口与符拉迪沃斯托克港、萨哈林岛其他港口及千岛群岛港口有航班往来。港口由科尔萨科夫海洋商港股份公司负责运营。
霍尔姆斯克港: 是萨哈林岛西岸最大港口, 位于北纬47°3′, 东经142°2′。港口与萨哈林岛铁路相连, 常年可通航。分商港和渔港两部分。
商港可供排水量6 米的船只驶入, 有8 个码头, 用于运输灌装货物、煤炭、木材、设备及其他商品。主要经营近洋运输, 与瓦尼诺港联系密切。由霍尔姆斯海洋商港股份公司运营。
渔港位于商港以北鞑靼海峡, 可接纳排水量4.5~6.0 米的船只。有8 个码头用于运输渔产品、盐、食品及消费品。港口由霍尔姆斯海洋渔港股份公司、弗烈加特股份公司、萨哈林拖克股份公司分别负责运营。
二 私有化过程中港口所有制的变迁 ( 一) 俄罗斯港口的私有化改革 苏联解体后, 港口的所有制及管理体制发生了根本变化。苏联时期, 海港是国家战略设施, 由国有企业经营, 按功能分为商港和专业港( 渔港、木材港、地质勘探港等) 。商港直属海运部管辖, 专业港按专业分工归属不同部门管理。 港口管理体制的改革始于1991 年, 海运部被撤销, 在俄联邦运输部设立海运司归口管理各商港。同时, 在大规模私有化的过程中, 港口资产包括装卸设施、设备、仓库、办公用房、车队、辅助作业船队被列入私有化的范围, 在此基础上进行股份制改造。众多私有的装卸、 仓储、代理及运输公司开始出现。但依据俄有关法律规定, 港口作为国家战略设施, 其水域、土地、水文技术设施、航行安全设施、工程设施、入港道路、救助船队、核动力破冰船等维护港口安全和秩序所必需的资产不能进行私有化, 属联邦所有。国家为实施对港口的管理, 于1993 年12 月17 日发布了第1299 号《关于海港管理组织政府令》, 决定在各大商港成立港口海洋管理局, 作为国家机构行使港口管理和监督职能, 并负责管理国有资产运营。港口海洋管理局直属俄运输部, 负责船舶进出及航行指挥、发放和查验证书及证明文件、保证航行 安全、运营国家资产、提供救助服务、收取各项费用。港口规费由俄经济发展和贸易部统一制定。1999 年俄联邦《通商航海法典》再次确定了港口海洋管理局的执法地位, 明确设立港口长官职位, 直属运输部海洋航行安全局, 进一步确立了国家对港口的统一垂直管理体系。其他渔港等专业港口的管理体制也相应参照商港的操作办法进行, 但渔港管理局直属国家渔业管理部门。
截至2003 年1 月1 日, 全俄共成立了19个商业港口管理局( 部分港口管理局以州为单位设立, 下设分支机构和代表处) 和13 个渔港管理局。
为解决港口海洋管理局管理权和经营权集于一身的矛盾, 剥离港口管理局经营国有资产的职能, 加快港口设施改造和更新进程,2002 年9 月25 日俄颁布的第705 号政府令决定, 将港口海洋管理局更名为海港管理局, 作为国家机构对港口行使管理和监督职能。成立联邦国有单一制企业—— 俄罗斯海港公司, 将港口大部分国有资产转至俄罗斯海港公司名下, 由该公司负责国有资产的建设、维护、运营及经营性收费。俄罗斯海港公司属俄联邦运输部管辖, 在各大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