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木乃县布尔克斯岱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浅析新疆察布查尔县吉兰德克铜银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阳起石化,碳酸盐化,其
次为绿泥石化和绿帘石化。阳起石化与矿石矿化关 系密切,常可见浸染状或不规则状矿石矿物,是重要 的找矿标志。
伊什基里克旋回主要为一套海相中酸性熔岩、 火山碎屑岩;乌朗旋回主要为一套中基、中酸性火山 岩和火山碎屑岩建造。大哈拉军山火山旋回的中基 性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是银、铜等金属矿产产出 的有利部位。综上所述,初步认为该矿床成因属于 与火山机构有关的火山岩型铜银矿床。
参考文献
[1]王作勋 . 天山多旋回构造演化及成矿 . 科学出版社, 1990:1-209.
区域东西向主干断裂是本区的控岩构造。北西 向、近东西向断裂构造在铜银成矿作用中起导矿和 容矿作用,断裂具有多期次继承性活动的特点,构造 面在倾向和走向上往往呈舒缓波状,多具韧脆性断 裂的特点。
矿区复式褶皱构造,伊什基里克山脊以南的二 叠纪地层分布小洪那海等一系列铜矿点,以北的吉 兰德克等一系列铜矿点。根据矿区激电中梯剖面测 量成果分析,具有环状构造特点,矿区可能存在火山 机构。 3.3 岩浆岩与铜、银矿化的关系
区域地层出露由老到新主要有下石炭统大哈 拉 军 山 组(C1da)、下 石 炭 统 阿 克 萨 克 组 上 亚 组 (C1ab)、上石炭统伊什基里克组(C2y)、下二叠统乌郎 组下亚组(P1wa)、下二叠统乌郎组中亚组(P1wb)、上 二 叠 统 铁 里 木 克 组(P2t)、下 - 中 侏 罗 统 水 西 沟 群 (J1-2sh)、新近系(N1-2)、更新统(Qp)等。对吉兰德克 铜矿床有影响的主要地层建造为下二叠统乌郎组
新疆阔尔真阔腊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新疆阔尔真阔腊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孙国成【摘要】新疆阔尔真阔腊金矿床是20世纪90年代新疆萨吾尔山成矿带发现的金矿床,属与火山—次火山热液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
该矿床形成于海西晚期岛弧构造环境,矿体赋存于中泥盆统萨吾尔山组,受构造控制明显,主矿体形态主要呈近 EW 向展布。
结合区内已有的地质资料,对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方面讨论了控矿因素,并对找矿标志及找矿方向进行了探讨,对于区内找矿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名称】《现代矿业》【年(卷),期】2016(000)004【总页数】3页(P135-137)【关键词】金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找矿标志;找矿方向【作者】孙国成【作者单位】天津华北地质勘查总院【正文语种】中文新疆阔尔真阔腊金矿床地处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东北部,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萨吾尔晚古生代岛弧区,属准噶尔—北天山褶皱系[1-3],北东准噶尔优地槽褶皱带内的萨吾尔复向斜。
结合区内大量地质资料,对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进行分析,供区内找矿参考。
新疆阔尔真阔腊金矿床所在区域地层划分上属天山内蒙区的西准噶尔分区萨吾尔三级地层区,区域主要出露有泥盆系和石炭系地层。
区域构造格局由萨吾尔大断裂和喀拉陶勒盖大断裂构成总体走向60°~70°的弧形构造系统及派生近EW向的构造组成。
区域褶皱构造以近EW向为主,由喀拉陶勒盖向斜和阔尔真阔腊背斜组成,两翼发育若干次级褶曲。
近EW向展布的次级断裂构造与成矿密切,是区域主要的控矿、容矿构造。
区域岩浆岩较发育,侵入岩的中、深成相最发育,常以岩基、岩枝产出,次为浅成相,常以岩枝、岩株、岩脉产出,其中石英斑岩、钠长斑岩、石英钠长斑岩、石英斑岩、二长斑岩等与成矿关系密切。
喷出岩有3次规模较大的火山活动,分别为海西早期的海相中—基性火山碎屑建造,海西中期的海相火山碎屑建造以及海西晚期的陆相安山岩-流纹岩建造。
吉林荒沟山金矿特征及成因探讨

吉林荒沟山金矿特征及成因探讨
一、特征
1.地质特征:吉林荒沟山金矿位于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
治县,属于长白山—松毛岭地震带的一部分,区域构造复杂,主要由冈底
斯岩、麻粒岩、片麻岩等构成。
矿区附近还有许多断层、脉状岩体,这些
构造对金矿的形成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2.矿床特征:吉林荒沟山金矿主要为石英—黄铁矿脉型金矿,金矿石
体多呈短管状、层状以及串珠状分布,产状为次生、多次复式纵倾和断层
充填型。
矿石中主要矿物有黄铁矿、石英、方铅矿等,其中黄铁矿为主要
金矿矿物。
3.资源储量:吉林荒沟山金矿资源丰富,矿床规模大。
根据研究表明,金矿储量达到数百吨以上,其中有较高品位的金矿石。
二、成因探讨
1.构造控制:吉林荒沟山地区构造活动频繁,断裂、褶皱等构造对金
矿成因和分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断裂带和断层构造为金矿石体提供了
有效的通道和空间,形成了利于金矿物输运和富集的条件。
2.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是金矿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地壳构造破碎、变形和控制下,岩浆从地下深部上升,经断裂通道进入地壳上部,形成矿
床的母岩囊,并对矿床起到热化学作用。
3.热液作用:岩浆侵入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热液溶液产生。
热液溶
液中含有大量的金、银等有价金属,通过流体和岩石的交互作用,形成了
金矿石体。
热液的运移、沉积和成矿作用,是金矿形成的重要环节。
综上所述,吉林荒沟山金矿的特征及成因主要与地质构造、岩浆活动以及热液作用相关。
通过对该金矿特征及成因的探讨,可以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勘查提供科学依据,为有效利用该矿床资源做出贡献。
新疆哈图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76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新疆哈图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黎智云(新疆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新疆 昌吉 831100)摘 要:哈图金矿是新疆地区发现的一重要金矿床,主要分布在西准噶尔华力西褶皱带扎依尔-达拉布特复向斜北翼东侧区段上,该区主构造线呈NE 向,安齐大断裂对该矿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石炭系是该矿的主要赋矿地层,安齐断裂还是重要的导矿构造,破火山口断裂以及安齐断裂次级断裂是主要的容矿和配矿构造。
安齐断裂上盘是金矿的主要分布地带,Au、As、Cu、Zn、Cr、Ni、Co 是区内主要的地球化学组合异常,具有较高的背景值,和玄武岩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蚀变岩夹石英岩脉是矿区的主要矿石类型,早石炭世是成矿的最有利时间,同期侵入酸性岩体,区内构造对其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
综合研究认为该矿成因类型为基性玄武岩、酸性玄武岩密切相关的中温热液充填-交代型金矿床。
关键词:哈图金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新疆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10-0076-2收稿日期:2020-05作者简介:黎智云,男,生于1975年,汉族,新疆昌吉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资源勘察、地质勘查、固体矿产。
1 区域地质背景哈图金矿分布于新疆托里县管辖范围,西准噶尔华力西褶皱带扎依尔-达拉布特复向斜北翼东侧区段,是该矿的大地构造位置所在,主构造线为NE 向,斜交天山褶皱系与阿尔泰褶皱系,上古生界是该区的主要地层,中生界相对次之,山麓边缘与河谷中零星分布新生界。
区内频繁分布岩浆活动,主要为花岗岩,中酸性岩次之。
依照相互侵入特征进行分析,早石炭纪是侵入时代下限,主要为华力西中期或更晚些。
该区发育断裂构造,主要的断裂为安齐断裂、哈图断裂与达拉布特大断裂等,展布方向为NE 向,对该区的基本构造格局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见图1。
受该区构造应力作用因素影响,后期阶段岩浆热液作用,导致该区发育明显的变质作用,促进该矿成矿。
新疆和布克赛尔县阿拉德金矿地质特征成因浅析

新疆和布克赛尔县阿拉德金矿地质特征成因浅析
王世伟
【期刊名称】《西部探矿工程》
【年(卷),期】2017(029)012
【摘要】和布克赛尔县阿拉德金矿矿区地处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拉阿特山东段,大地构造位于哈萨克斯坦板块克拉麦里—达拉布特晚古生代沟弧带内.通过对铜矿床地质特征、成因的探讨分析,初步总结了和布克赛尔县阿拉德金矿床的成因及找矿标志,为在该地区寻找石英脉型金矿指明了方向.
【总页数】2页(P78-79)
【作者】王世伟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51
【相关文献】
1.新疆和布克赛尔县欧勒铜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2.新疆哈密市红柳沟金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浅析
3.新疆哈图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4.新疆巴里坤县别勒库都克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5.新疆民丰县上其汗一带铜金矿地质特征与成因浅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疆富蕴县别勒库都克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74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新疆富蕴县别勒库都克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赵旭辉,石 洞,施胜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大队,新疆 吐鲁番 838204)摘 要:文章通过对新疆富蕴县别勒库都克金矿矿区地质特征研究,认为下石炭统黑山头组下亚组第三岩性段与第四岩段为矿区主要含矿地层,矿床成因为早石炭纪火山活动有关的火山期后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希望此观点为今后该地区寻找金矿提供指导。
关键词:富蕴县;地质特征;火山期后中-低温热液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19)05-0074-2收稿日期:2019-05作者简介:赵旭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大队。
1 区域地质工区位于准噶尔盆地北缘,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准噶尔天山褶皱系,准噶尔优地槽褶皱带,萨吾尔~纳尔曼乃亚带,加波萨尔复背斜中,以额尔齐斯大断裂与阿勒泰褶皱系分界,勘查区位于上述复背斜北翼,额尔齐斯大断裂带南部边缘。
(1)地层。
区域地层由老到新有泥盆系中统蕴都喀拉组、石炭系上统喀拉额尔齐斯组(C 2k)、巴塔玛依内山组(C 2b)、下统黑山头组(C 1h)、南明水组(C 1n)、老第三系(E)和第四系(Q 4)。
(2)构造。
工作区处在额尔齐斯挤压带上,北西向断裂发育,主要分布于测区北部,勘查区内断裂构造以逆断层居首,横穿整个勘查区而过。
断裂的北盘向南西逆冲,叠置于南西盘不同岩性段之上。
断裂面产状大多在10°~40°∠60°之间。
(3)岩浆岩。
岩浆岩为华力西中~晚期第二次侵入的黑云母花岗岩(γβ42b),分布在测区中部,出露很小一块,岩性为斑状黑云母花岗闪长岩~黑云母花岗岩。
华力西晚期第三次侵入的闪长岩(δ43a )位于测区的南部,大面积出露。
华力西中期第二次侵入的角闪花岗岩(γψ42b )位于测区南部大面积出露。
区内可见花岗岩脉、霏细斑岩脉及石英脉,分布范围有限。
探析吉林金银别地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探析吉林金银别地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张 岐,杨 柳摘要:吉林金银别地区所处位置在华北地台北缘地带的东部区段上,是夹皮沟金矿带延伸向南东方向的重要区域。
该区有着相对复杂的断裂构造,清茶馆白水滩断裂在该区较为发育,同时,还发育展布方向为北东向的溜河构造带。
以上这些断裂构造带彼此相交接的部位是此次研究的重点区域,通过系统的开展调查研究,该区金矿资源较为丰富,目前已有多个金矿床(点)在该区被发现。
区域上主要发育太古宙地层,同时,还发育古生宙表壳岩,以研究区的中部区域上较为广泛,其岩性主要包括混合片麻岩、混合花岗岩以及斜长角闪岩等,是赋存金矿的主要部位。
除发育上述地层之外,在该区还零星分布有中原古界老岭群青白口系以及震旦系地层。
该区的侵入岩较为发育,以燕山期为主,主要包括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等,产出特点为小岩株状,区内零星发育一些岩脉,主要以花岗闪长岩、中细粒与粗粒钾长花岗岩为主,和珍珠门组表现为彼此侵入的接触特点。
该区的断裂构造展布方向主要为NE向以及NW向,严格控制着矿体的形态与其分布,并控制着矿体的规模大小。
文中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并与自身实践充分结合,系统分析和研究吉林金银别地区金矿地质特征,同时论述分析控矿因素,总结找矿标志,最后对该区找矿方向进行研究。
关键词:金银别地区;金矿;地质特征;找矿方向;吉林省地下蕴藏的金主要以沙金或岩金的形式存在,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为伴生金。
太古代时期即26亿年前,在火山喷发因素影响之下,很多金元素从地核当中随裂隙逐渐被带至地幔和地壳,并在海洋沉积作用影响之下以及区域变质影响因素之下,对于形成金矿资源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而在前中生代时期即1亿年前,由于地壳作用影响,很多金成矿物质在强烈的外力作用之下,逐渐的被活化迁移并富集下来,成为金矿田,也就是岩金。
同时,有些岩金分布在浅层地表,受到持续性风化剥蚀因素影响,岩石(含金元素)慢慢的变成沙土,在河流稳水处不断沉积成为沙金矿。
吉尔吉斯斯坦洽乌万(CHAUVAI)汞锑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吉尔吉斯斯坦洽乌万(CHAUVAI)汞锑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赵 杰摘要:洽乌万(CHAUVAI)汞锑金矿床位于吉尔吉斯斯坦东南部南天山金、汞、锑成矿带,具有卡林型汞锑金矿床的成矿环境和地质条件,在分析研究其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认为其矿床成因类型为卡林型汞锑金矿床。
该成矿带具有寻找卡林型汞锑金矿产资源的巨大找矿潜力。
关键词:吉尔吉斯斯坦;洽乌万锑汞金矿床;卡林型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可分为3个近东西向的成矿带:北天山金铜多金属成矿带、中天山金成矿带和南天山锑-汞-金成矿带。
本次讨论的洽乌万锑汞金矿床就位于吉尔吉斯斯坦西南部的南天山锑-汞-金成矿带。
自1938年以来该成矿带已先后发现了多处大型锑汞矿及中小型金矿床,如:海达尔卡汞锑矿(含金,大型)、洽乌万汞锑金矿(大型)等。
该矿带具有较好的汞-锑-金矿成矿环境、地质条件和找矿潜力。
前期苏联时代的地质报告多认为其矿床成因类型为热液型锑汞金矿床。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前苏联地质学家和西方矿业公司(如Barrick、Phelps Dodge等)地质学家开始发现和提出该成矿带海达尔卡、洽乌万等锑汞金矿床具有卡林型矿床的一些特征。
笔者有幸于2017年11月对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南天山锑、汞、金成矿带的海达尔卡、洽乌万、卡塔姆加伊等锑汞金矿床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野外现场地质调查和相关资料分析研究,现将洽乌万(CHAUVAI)汞锑金矿床地质特征作一简要介绍,并提出洽乌万(CHAUVAI)汞锑金矿床为卡林型汞锑金矿床成因的论述,供探讨。
1 地质背景在新元古代(800Ma±)罗迪尼亚超大陆形成,早寒武世开始罗迪尼亚超大陆发生裂解,形成了初始南天山古洋,而后经历了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两个阶段的开合演化,在中石炭世中期,古洋南侧的塔里木-卡拉库姆板块与北侧的哈萨克斯坦板块发生碰撞而对接缝合形成了中亚南天山缝合带(南天山弧盆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 区域 地层 .
细岩 薄层 。
区域 内出露泥盆 系 、 石炭 系及 二迭系地 层 。
萨吾 尔 山组 第 三 岩 性段 ( 2。 为火 山碎 屑 沉 积 D s)
泥盆 系中统萨吾 尔 山组 ( 2 ) 为 岛 弧 型火 山 一 建造 , Ds : 主要 岩性 有灰 色硅 泥质粉 砂岩 、 钙 质粉砂 岩 、 泥
1 2 区域构 造 .
(。; : P k ) 为灰绿 色一灰紫色杏 仁状 密集 , 向北 渐渐变 稀 , 以闪长岩 脉 、 闪长 斑岩 脉 为 主 , 部有石英 钠 长斑 岩 脉 , 脉群 为 多 期 次 侵入 所 局 岩 形成 , 穿插关 系 , 具 脉长 百余 米至千余 米 不 等 , 几 米 宽 布 尔克斯 岱酸 性岩 脉 一岩 瘤 群 : 分布 于 布尔克 斯
3Ⅲ皿 4目 5 困
6[]
8
9圉
1 0
图 1 萨吾 尔 山 大地 构 造 分 区
1科 克 森 套 晚古 生 代 陆 壳碎 块 构 造 区 }. . 2 萨吾 尔 山晚 古 生 代 岛 弧构 造 区 }. 尔 布提 山早 古 生 代 复 合 岛 弧 构造 区 } 3沙 4 谢 米 斯 台 晚 古 生代 岛弧 构 造 区 }. 万 卡 拉 二 叠 纪 后造 山陆 相 火 山 盆地 } . 盆 地 系 构 造 层 } . 5珠 6前 7 中 新 代沉 积 盏 层 }. 整合 面 ;. 裂 及 深 大断 裂 }0 镁 铁 质 、 镁 铁 质 岩 . . 8不 9断 1. 超
维普资讯
1 6
艾 海提 ・ 明 : 依 吉木 乃县布尔 克斯岱 金矿 地质 特征及 成 因浅析
第 5期
沉积建造 , 其下 部主要为砂岩 、 砂砾 岩 、 砂岩 夹碳 质 瘤 , 粉 以中性 一酸 性 侵入 体 为 主 , 酸性 侵 入 体 多呈 岩 枝 粉砂岩 和灰 岩 ; 部为安 山岩 、 山质凝 灰岩 、 山质 和岩 瘤 出露 , 有少数呈 岩脉产 出 。其 主要岩 性 有 肉 上 安 安 亦 凝灰 角砾岩 、 英安 岩等 。 红 色 中粗 粒钾 长花 岗岩 、 肉红 色 石英 正 长 斑 岩 、 浅 红 二叠 系下统 哈 尔加 乌组 ( 。 ) 底 部 为灰 绿 色 杂 色 一土黄 色花 岗斑岩 、 岗斑岩 霏细 岩 、 Ph : 花 霏细 斑岩 、 钠 屑砾 岩及砂 岩 , 、 中 上部为安 山质火 山角砾 岩 、 山质 长斑 岩 、 英钠 长斑岩等 ; 安 石 中性侵 入体 多为 岩 脉 ( 岩 或
( 。i : 部 为浅灰 绿 色 含角 砾 杂砂 岩 与 杂砂 岩 , 群 、 图布拉 克霏 细 花 岗岩 岩瘤 一岩 枝 群 、 哲 尕 能 P k )底 上 乌 罕 部为安 山质熔 结凝灰 岩 ; 卡拉 岗组上 亚组第 二岩性 段 闪长岩 岩脉群 。
阔尔真 阔腊 闪长 岩岩 脉群 : 布于 喀腊 托腊 盖 断 分 石安 山岩及杏 仁状安 山岩 ; 卡拉 岗组上 亚组第 一岩 性 裂 南盘 , 出露 面积 约 2 5k , . m。 由百余 条 岩 脉所 组成 , 段 (。i : P k ) 黄褐 色一浅灰绿 色凝灰 质砂 岩夹 薄层 杏仁 脉 岩走 向近东 西 向 , 中靠 近喀腊托 腊 盖 断裂处 岩 脉 其 状安 山岩 、 劣煤 。 含
凝灰 岩 、 仁状安 山玄武岩及 流纹质 火 山碎 屑岩 。 杏
脉群 , 因规 模较 小 , 幅 内未 反映 ) 其 主要 岩 性 有 闪 图 ,
二叠 系下统 卡拉 岗组 ( 。 ) 分为上 、 2 亚组 长岩 、 Pk : 下 个 闪长 玢岩 、 闪长斑 岩 ; 入 岩 多沿 断裂 带 侵 位 , 侵 共 4个 岩性段 , 区仅见 下亚 组第 一 、 二岩 性段 和 并 往往 集 中分布形 成岩脉 群 , 本 第 区内主要 的岩 脉 群有 阔 上 亚组 第 一 岩 性 段 。卡 拉 岗组 下 亚 组 第 一 岩 性 段 尔真 阔腊 闪长岩岩 脉群 、 布尔克斯 岱酸 性岩 脉 一岩 瘤
维普资讯
20 0 8正
新
疆
有
色
金
属
1 5
吉木 乃县 布 尔克 斯 岱金 矿 地 质特 征 及 成 因浅 析
艾海提 ・ 明 依
( 新疆 维吾 尔自治 区有 色地 质勘 查局 7 1队 0
昌 吉 810 ) 3 0 0
摘 要 布尔克斯岱金矿产于构造破碎带中 , 同时受下石炭统黑山头组含炭碎 屑岩系、 华力西晚期浅成 酸性侵人体的控制 , 为构造 蚀变
段 , 内仅 见第二 和第 三岩性 段 。萨吾尔 山组 第 二岩 砾 岩 、 泥质粉 砂岩 、 区 硅 灰绿 色 一紫红 色安 山质凝 灰岩 、 性段 ( s) 。 以火 山岩为主 , 主要 岩性 为灰 绿 色安 山质 沉安 山质凝灰 岩 、 灰质砂 岩 夹不 纯硅质 岩 。 凝 角砾熔 岩夹 玄武安 山岩 、 山 质 晶屑岩 屑 凝 灰 岩 、 安 霏 石炭 系 下统 黑 山头组 ( l ) 为沉 积 一火 山碎 屑 Ch ;
火 山碎屑岩 建造 , 厚度 >12 0m, 0 与上覆 泥 盆系 上统 安 山质 晶屑岩 屑凝灰 岩 、 沉安 山质火 山角 砾岩等 。
塔 尔 巴哈 台组 ( 3) 断 层 接 触 。可 分 为 3个 岩 性 D t呈 泥 盆系上 统塔尔 巴哈 台组 ( 3) D t :主 要 岩性 有砂
复 成 因金 矿 。
关键词 布尔克斯岱 含头碎屑 岩系 构造蚀变 钠长斑岩 复 带 成因金矿床 造位置 为准 噶尔古 板块 西 北 缘 萨吾 尔 晚古 生代 岛弧
区中东 段 , 图 1 见 。
1 区域地 质 背景
布尔克 斯岱金 矿位于 萨吾尔 山北坡 , 处大 地构 所
E 1困
2
区域 内断 裂褶皱构造 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