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 笔记 未知教材 很全面

社会心理学 笔记 未知教材 很全面
社会心理学 笔记 未知教材 很全面

▲什么叫社会心理学?

答: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社会属性,并且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最精密的学科之一。

第一章 绪论

第1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来源于人类社会,又作用于人类社会。

一)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

1、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

答:研究团体心理,个体心理,社会行为以及背后的心理过程,这些行为和心理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和影响这些行为和心理的外在社会因素等。

2、社会心理学的性质

答:1)社会心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并以社会科学为主。

2)社会会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边缘学科。

SSP: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PSP: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CCSP:比较文化的社会心理学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及其意义

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答:运用规律对人们的各种社会心理作出正确解释、准确科学的预测和有效的控制。

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答:不断地丰富、完善自我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之外,还能对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简述:社会心理学实践意义?

答:第一,心理学的研究不但为教育科学提供理论基础。而且对教育实践活动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二,社会心理学有助于人们的旧思想、旧观念的改变。

第三,社会心理学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四,社会心理学为党和国家制定方针、政策提供心理依据。

总之,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不仅表现在上述几个方面,它对社会实践的各个领域皆有意义

第2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答: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档案研究法(文献材料分析法),其中,观察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观察法分为:1)非参与性观察:2)参与观察:

实验法分为:1)实验室实验2)现场实验) 3)模式实验:

2、辅助方法

调查法:包括问卷法和访问法。文献材料分析法:其他方法:测量法、统计分析法、多元法和元分析发等

3、研究方法的伦理的原则的问题

答:1)实验性欺骗2)伤害3)个人隐私

实验性欺骗:为了获取更多的客观结果,往往采取一些向被试阴瞒实验条件和实验目的手段

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

1、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答:1)哲学思辨阶段——19世纪中叶以前,独立的社会心理学学科不存在,孕育在哲学的母体之中)

2)经验描述阶段——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30年代,社会学,心理学学科知识的开始蓬勃发展,为社会心理学形成提供合适的条件

3)科学实验阶段——20世纪30年代以后,

经验描述阶的特点:社会心理学家依靠自己的观察印象对人类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进行经验描述,特别是暗示、模仿、风俗习惯等方面积累了大量丰富的资料。

代表人物:(a)德国哲学家拉扎鲁斯、语言学家斯坦塔尔与1859年《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标志社会心理学脱离哲学怀抱,进入独立阶段的开始。

(b)1890 法国社会学家、犯罪学家塔德发表《模仿律》第一步社会心理学著作。

(c)1895年,法国医生、社会学家黎朋《论群众》一部团体心理学领域的杰作

(d)1900年德国冯特《民族心理学》

(e)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标志社会心理学的独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f)1924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被认为社会心理学之父,使社会心理学从经验描述阶段进入到科学实验阶段。

2、西方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派别

答:1)行为主义学派(研究个体社会性行为的科学,社会行为是个人对社会刺激的反应,社会行为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强化,代表人物是斯金纳、赫尔、凯特、托尔曼)2)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思想2个方面:一个是和个体社会化有关,一个是群体心理有关,”认同”是一个重要该概念)

伊底浦斯情结:儿童早期把父亲或母亲作为性欲望的对象,其中男孩爱恋母亲,他或迟或早的明白了父亲妨碍他对母亲的爱恋,于是对父亲发生嫉妒或者憎恨。

解决办法:男孩加强对父亲的认同,模仿父亲的举止。女孩则相反,加强对母亲的认同

3) 认知论(起源格式塔心理学和勒温的场论)代表人物:海德、纽康姆、费斯廷格、奥斯古德和阿瑟

场论:借用物理学中“场”的概念描述人的心理现象,认为个体得心理经验是由个体“生活空间”所组成。

生活空间:个体在特定时间所体验到的世界,它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环境包括人的心理环境,既当时他感知的环境。

4)角色论(个体的行为是由他的团体中扮演的角色决定,受到米德的相互作用论的直接影响。)

相互作用论:人的行为是社会因素决定的,个体是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

3、我国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答:20世纪20年代初步建立,50年代遭到全盘否定,视为禁区,80年代,社会心理学复苏,1990年的《社会心理研究》为社会心理的研究提供了专门领域,整体上研究不尽如人

意,模仿国外的研究现象。

4、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特点:

1)关注社会会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化2)比较文化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兴起3)重视解决社会会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4)此外,目前社会心理学还表现出多元化和综合特点,对情感研究的增多。

目前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今后发展趋势:

首先,注重开发文化上的多样性,注重多元文化;其次,伴随认知心理学的兴起,社会心理学也可以更多地以新的视角关注社会认知问题。再次,伴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社会心理学也一定会有后现代社会心理的研究的取向。最后,由于人们日益对生态角度的关注,社会会心理学的研究也更注意重生物遗传环境的作用。社会心理学从长远来看也会出现科际整合的现象,将会与其他的学科边缘边界逐渐模糊。

第二章

第1节群体心理概述

1、合群倾向

人为什么有合群行为?

答:一种是人类合群倾向相当普遍的基本解释。另一种是增加或减少合群倾向的特殊原因。人类合群倾向相当普遍的基本解释

答:本能(群集性是人的本能,合群是人类个体生存的内在基本条件)、后天的学习和社会性需要的满足(人类的合群倾向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增加或减少合群倾向的特殊原因?(具体原因)

答:恐惧与合群倾向、社会对比与合群倾向。合群侵向是普遍的,这种合群行为可能是本能的,也有可能是后天学起的结果,减少恐惧和社会对比是人们合群行为的具体原因。

为什么恐惧更适合人群?

答:减少恐惧。减少恐惧是人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的原因,另外,并不是所有处于高度恐惧状态下的人都有强度的合群要求。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有强烈的合群要求。

排行是一个合群倾向的重要因素的原因?

答:排行不同受到父母的关心程度不同。第一个孩子得到更多的关心,他们更多学会依赖他人获得满足。使合群倾向得到变化

利昂·费斯廷格的社会对比理论:(1)人有一种估计自己的驱动力;(2)在缺乏客观的非社会标准的情况下,他们将通过与他们人的对比来估价自己

不稳定性与合群倾向?

答:不确定性导致了社会对比,社会对比的要求又导致了合群倾向。而影响不稳定性程度的一个关键因素又是他占有信息的多少。一个人占有的信息越多,社会对比的要求就越小,合群倾向就越小。

2、群体及其种类

群体(团体)概念:一个外延很广的概念。群体定义:外延很广概念并且更多概念的混合体1)群体特征:a)群体成员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联系b)群体本身有一定的组织结构,有群体规范。c)群体成员有共同的目标d)群体成员在群体内有一定的地位,扮演一定的角色。执行一定的任务。e) 总之,群体并非个人简单的集合体。彼此并无心理上的联系,便不是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群体。

2)群体的种类

大型群体:人类众多、成员之间的接触带有间接性质的群体。分为临时性大群体和稳定性大群体。例如:大型演出群体就是临时性大群体、一个民族或一个阶段等则是稳定性大群体小型群体:指人数较少、成员之间有直接联系的群体。

小群体的划分:a)根据组织原则不同,分为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b)按照个人行为同群体规范的关系的不同分成归属群体和参照群体。c)按照群体活动内容性质不同,可分为亲社会群体和反社会群体。d)按照群体的发展水平不同,分成松散群体、合作群体和集体

正式群体:上级领导以组织命令的形式按章制度组成的。成员之间明确分工,并且扮演不同角色,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是为了达大与组织任务明确的关连的特定目的以及执行组织的特定工作而产生的正式组织机构。

非正式群体:凭借人们之间兴趣、需要的相近,情感方面的彼此喜欢而自发形成的。

可以产生于一个正式小群体内,也可以产生于与几个小群体之间,可能是合法,也可能是非法,但成员间心理相容,相互了解深刻,人际关系密切,感情交流频繁,能相互倾吐困难和需要,认同感、归属感和群体促进作用都正式群体强烈得多。因此,非正式群体对个人的作用要比正式群体大很多。

归属群体(成员群体):指个人虽然置身于其中但却并不重视、并不遵守它的行为规范的群体。例如:一个寝室的某个成员,寝室就是归属群体

参照群体(标准群体):指个人即使并未参加其中但却甘愿按照它的规范行事的群体。它可以是现实存在的群体,也可以是想像的群体。

亲社会群体:是活动的目的、任务同社会利益,同社会反展的方向相一致的群体。例:大学生中的青年志愿者等社团组织。

反社会群体:活动内容、性质同整个社会的利益相抵触的群体。例:流氓犯罪团伙、恐怖组织。

松散群体:个人间关系不以共同活动内容、目的、意义、价值为中介,而以直接的感情关系为纽带的共同体,例如:同乡会。

合作群体:是松散群体的发展,合作群体是个人间的关系以每个成员有个人意义的共同活动内容为中介的群体。

集体: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与最高水平,使个人间关系以有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的群体的活

动内容为中介的群体。成员共同活动不仅有利于个人,而且有利于社会,兼顾了个人和社会两方面的利益。例如:我国的各行各业存在着广泛的劳动者集体。集体心理研究是苏联社会心理的特色。

第2节大群体心理

大型群体中人们心理上还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表现出共同的群众行为。这种共同的行为是暗示、情绪感染和模仿的结果。

1、暗示

答:指采用有目的的、又不加以说明论证的方式,使他人无意识地、不自觉地理解和接受某些观点,按照某种方式进行活动的过程。

暗示与通知和劝说的区别:是人们之间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通知和劝说是公开和明白地传递信息的过程,暗示往往是凭借受暗示者对信息的无批判的知觉,凭借受暗示者对于暗示者提供的现成结论而实现的。暗示不依赖逻辑证明也不征求别人的同意,情绪感情在暗示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暗示种类?

答:a)直接暗示:直接把事物的意义提供给受暗示者,使之迅速地、无须思索的接受,特点是在于直截了当,迅速,而且被暗示者不会对信息产生误解

b)间接暗示:暗示者不显露动机,不明确指明事物的意义,而把事物的意义间接地提供给受暗示者,使之心理和行为受到影响。

c)自我暗示:依靠思想,语言向自己发出刺激,以影响自己的情绪和意志,或加深对某一观念的认知和要求某一方式行动。它可以是消极,也可是积极。

d)反暗示:一种是有意的反暗示,即故意说反话以达到正面的效果;另一种是叫做无意的反暗示,即有意进行正面说明,却无意引起了相反的结果。

影响暗示的效果的因素?

答:a)暗示者的影响力(与暗示者的学识、地位以及他的从属的社会群体,起到间接作用)

b) 受暗示者的年龄与个性特点(儿童比成人更易接受暗示。还受独立自主性强、意志坚强或感情冷漠者均不易受暗示,染指。独立性差,缺乏主见、随波逐流者易受暗示。

c)群体比个人容易接受暗示(容易接受暗示是群众性为一个特点)

2、情绪感染

答:个人不自觉地、不由自主地对别人的情绪影响,是情绪从人群的一个参加者蔓延到另一个参加者的过程。

情绪感染的四个条件:a)观察者受到激励,想要以一定的方式行动;b)观察者知道如何完成这种行为,但是没有完成它;c)观察者看到了一个榜样完成了这种行为d)观察了榜样之后,观察者完成了这种行为。

影响情绪感染程度的是人们态度、信念和价值观的一致性,个性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3、模仿

什么叫模仿?

答:在没有外界控制条件下对他人言论、行为的重复,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自己言行与他人相类似(模仿在人群中经常发生)

模仿与暗示、情绪感染的区别

答:暗示属于认识方面的影响,是单向的,由暗示者向受暗示者传播信息;感染是情绪上的,是双向的,个人情绪曼延到别人身上,别人的情绪反过来又加强这个情绪;模仿主要行为上与别人一致

模仿的社会意义?

答:模仿是人们进行社会学习的重要方式.也是个体社会化的基本历程。社会上大量的动作和规范,是人们赖以交往的行为基础,是在人们自觉不自觉的模仿中被理解和掌握的。

第3节小群体心理

1、群体凝聚力

答:一个群体作为一个整体的特征,群体凝聚力是指使群体成员保持在群体里的愿望,是使人们聚集在一个群体里的情感,是使群体成员保持在群体里的合力。

群体凝聚力的测量

答:一般来讲,群体的凝聚力同群体的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有密切的联系,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越亲密友好,彼此越喜欢,这个群体的凝聚力就越高。因此,通过对一个群体内成员间人际关系的测量,便可确定群体凝聚力的高低。人际关系的测量通常采用莫雷诺的社交测量法。此外团体凝聚力还可以用问卷来测量。

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答:1)群体成员之间的人际吸弓。2)群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相一致。3)群体受到或面临损害、威胁或竞争时,会迫使群体成员自觉地团结起来,减少分歧,一致对外,以避免自已的群体遭受损失,这样就会增强凝聚力。4)群体的人数较少时,凝聚力较高。

2、群体的领导

领导的概念

答:领导的中心作用是社会影响。领导者是对群体行为和群体信仰影响最大的人,他是发布命令、作出决定、解决成员间纠纷、提供鼓励、为人榜样、走在群体活动前列的人。

领导的条件

答:1)外在因素:a)任命b)交流信息量C)交流信息网2)个人因素:a )言语活动水平b)地位c)和群体其他成员的关系

领导的类型

答:1)民主型2)专制型3)放任型

3、群体决策

群体决策的概念及意义

答:群体决策的概念:群体成员开会共同讨论决定的问题就

意义:1)能提高执行决定的效果2)能够满足成员自尊、民主、成就的需要,从而有效地提高对工作的兴趣和满意程度3)在决策过程中,每个成员都拥有发言权和决策权,成员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同时也增强了执行群体决策的责任感,提高了执行决策的效率。

第四,能够提高策略的品质。第五,有助于成员的彼此了解,增强群体凝聚力,特别是有助于领导与下属的分歧与矛盾的消除。

群体决策的形式

答:群体决策的主要形式:开会讨论协商是主要形式,此外还有大脑风暴法、虚设群体术

大脑风暴法:美国心理学家奥斯邦50年代提出,主张:做出群体决策之前,鼓励成员畅所欲言,尽可能多和快的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他制定了四个原则:1)不得批评。2)欢迎畅所欲言。3)欢迎多提出办法。4)鼓励融合改进。特点:开始阶段鼓励成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后期对不同意见加以分析,进行选则,做出决定。

虚拟群体术:特点:开始阶段群体成员都是独立地提出并分别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意见。然后,成员轮流地说出自己的办法,最后开始讨论,进行评价,最后决策。

二者共同点:通过发散思维、最大限度地激发创新意识,使决策更有创造性。

影响群体决策的条件

答:1)群体的人数2)群体凝聚力3)群体成员的地位4)群体成员的个人特点

4、群体思维

答:群体成员都有获得一致意见的强烈动机,以至于失去了对其他可供选择方案的客观评价的能力,因此使群体在认识上产生偏见。从而使群体做出错误的决策

导致决策错误的群体思维的八种表现:1)团体使人产生一种无懈可击的不可能犯错误的错觉2)群体通过集体将已作出的决定合理化,忽视外来挑战3)群体的道德深信不疑4)对于对手的看法刻版化5)从众压力6)自我压仰7)统一错觉8)思维警卫,即群体决策形成后,某些成员会扣留那些不利于群体决议和信息与资料,或者或限制成员提出不同意见

第三章

第1节从众

1、从众概述

什么叫从众?

答:指个体在真实的或想像的群体的群体压力下,在知觉,判断、动作、信仰及行为上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

从众现象的实现研究

答:谢里夫的研究(游动错觉)、阿希的实验、柯瑞奇菲尔德的实验

2、从众的原因:群体压力,群体压力分为信息压力和规范压力。

信息压力:指他人提供的意见、信息对个人的行为产生的重要影响。规范压力:群体规范,特别是有关的奖惩措施对群体成员的个体行为产生的影响。群体规范是群体成员的共同的行为准则。

信息压力和规范压力的区别:受到信息压力而从众时,往往是心甘情愿的,因为自己不能确定,只有依靠他人的信息做依据,受到规范压力而从众时,往往是行为上遵从但心里并不情愿,因为他们知道什么是对错,只是出于偏离的恐惧不得不从众。

3、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

1)群体方面:a)群体的规模(群体人数的多少对个体是否从众有重要的影响)b)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越强,成员对群体的依赖感越强,对群体规模和群体标准也就越容易出现从众倾向)c)群体意见的一致性(一致性低,会降低个体的从众量)d)权威人士的影响

2)情景方面

答:a)刺激的模糊性(个人必须判断的刺激内容的清晰或模糊程度是很重要的,越模糊的刺激,个体从众的可能性越大) b)反应的匿名性 c) 承诺感(个人对自己最初的判断或意见是否作出承诺,对以后的从众行为为有一定的影响)

承诺:是指一旦一个人事先把自己的意见表述出来,那么,他对自己所说的话就要有一定的责任感和约束力,使他以后不能轻易改变意见,即“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或“一诺千金”

3)个人方面

答:a)性别(女性比男性从众性强) b) 知识经验(个人对刺激对象了解越多,掌握的信息越多,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就越强,个体就越不容易从众) c) 地位(个体在群体的地位对从众行为有一定影响,当个人在群体中地位越高时,他就越不容易从众)d)个性特征(个人的一些个性特征如智力、自信心、社会赞誉需要对从众行为影响。一般智力越低,缺乏自信心的人容易从众。而社会赞誉需要高的人也容易从众)

4)文化差异(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不同民族表现出程度不同的从众行为。

第2节服从

1、服从概述

1)什么叫服从?

答:指个按照群体规范、社会要求或群体领导的命令而行动。服从是在外界压力影响下而发生的

服从的现实生活意义

答:服从能够保证群体目标的实现,对领导和规范的服从,可以使成员在一些紧急情况下“一切行动听指挥”。个人在社会中又总是隶属于一定的群体,在群体中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服从群体规范,就会受到他人的尊重和表扬,如果违反了这些群体规范就会受到惩罚,损害个体利益。遵守这些规章制度也能够保证群体内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减少不服从而引起的冲突。

服从与从众的区别?

答:都是由压力引起行为。但是二者有区别。服从是被动的,是在别人的直接要求命令下做出的,是无条件的,因此有时候伴随有不满、不情愿等是否性的情绪,而从众往往是主动的,是有人直接命令或要求你怎样做

2)关于服从的实验研究(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勒格拉姆进行的)

2、获得服从的方法

答:获得服从的常用方法是说服、劝导、忠告。

其他导致服从的方法:1)实施奖惩(一般来说,奖惩越重,导致的服从行为的量也就越大。为了导致服从,奖惩比惩罚更有效。另外,惩罚过多,过重还会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易引起逆反心理或对抗心理,结果可能导致的是表面的服从,而并非真正的服从)2)给予关心(一个人感到自己受到特别的关怀和照顾,他就会感到自己受到了重视,会导致更多的服从,给予关心是增强服从的重要方法)3)提供榜样(通过榜样行为的观察和模仿也可以导致人们产生服从行为)4)逐步提要求(命令地发出者逐步提出要求,会增强服从行为,它有逐步升级和逐步降级两种方式)

逐步升级:在预料到某一重大要求的提出可能不被接受,难以使人服从的时候,先提出一个有关的较小的要求,等到较小的要求被接受、被照办之后,在提出较大的要求。

逐步降级:先提大的要求,然后再提出小的要求,与仅仅提出小的要求相比,可以大大提高对小要求的服从性。

3、制约服从的条件

1)命令的发出者方面

答:a) 权威性(具有权威性的人命令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并且做出服从行为,反之,则会“虽令不行”。b)喜欢(命令、要求提出如果被执行这一要求的人所喜欢,那么,产生服从行为的可能性增大) c)监督(命令出发者是否在监督命令的执行情况,对服从行为有很大影响)

2)执行命令者方面

答:a)道德水平b)情绪状态 c)文化背景

第3节

1、社会促进

1)什么叫社会促进?

答:个人的活动效率由于他人同时参加或在旁观而提高,称为社会促进或者会助长。

社会促进两种:共同活动效应—同他人共同活动时,活动效率的提高。观众效益—当他人在场旁观时活动效率的提高。

社会抑制(社会干扰):由于他人在场或同时参加降低个人活动效率的现象。

2)社会促进产生原因

答:a)内驱力唤起(这一理论是由扎琼克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他人在场能够增强一个人的驱动或动力) b) 评价顾虑 c) 分心

思想的扩展是分心—冲突模型(1986),两种基本倾向间的冲突:(1)注意观众;(2)注意任务。

2、社会堕化

1)社会堕化概述

答:由于他人的参加,个人的工作努力程度下降,也就是说在群体中有人有意偷懒的现象2) 社会惰化产生的原因

答:社会评价是社会惰化的一个关键因素,社会惰化很少出现在复杂的任务中,当一项任务很难或是具有挑战性时,个体很少松懈。

3)社会惰化的跨文化研究

第4节去个性化

1、什么叫去个性化

答:群体成员失去自我意识,失去被别人评价的顾虑,失去个体感,而淹没在群体,群众之中就叫去个性化、无个性化

2、去个性化的实验研究(去个性化研究,最早可以看见到的是法国社会学家黎朋于1896年著《论群众》提出的个人在群众失去个体意识)

3、去个性化研究意义

答:去个性化的研究为解释暴力行为和反社会行为找到一条途径。去个性化是一切不道德行为、暴力行为、反社会行为发生的条件之一。

第5节冒险迁移

1、什么叫冒险迁移

答:人们在群体条件下作出的选择比个人单独作出的选择是更加冒险的。这种群体增强个人冒险行为的倾向就叫做冒险倾向。

2、冒险迁移的原因

为什么个人在群体里冒险倾向就会增强?

答:a)责任分散(群体意识是冒险迁移的必要条件。每个人都会感到自己是在群体之中,这种群体感的以及相伴的责任感的扩散是产生冒险迁移的关键要素。) b) 文化价值观(冒险迁移的产生与鼓励冒险精神的文化价值有密切关系)

第四章

第1节人际交往概述

1、人际交往的概念

答:指人与人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过程。人际交往是人与人发生相互联系的最基本的形式。人在觉醒时大约有70%的时间用于这样或那样的交往过程中。人际交往的体验如何是影响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因素。

2、人际交往的种类

1)言语交往与非言语交往

言语交往:是以言语为在信息载体的交往,包括口头交往和书面交往。非言语交往:以语言之外的载体进行的交往,主要是面部表情、手势、体态等。

2)口头交往与书面交往

口头交往:指以说话的方式进行的交往。书面交往:指用书写的方式进行的交往

3)单向交往与双向交往

单向交往:指发出信息者只是发出信息,接受信息者只是接收信息而不发出反馈信息

双向交往:指双方互为发出信息者和信息接收者,即双方在交往中的地位不断变换

4)正式交往与非正式交往

正式交往:指在一定组织系统中通过明文规定的正式沟通渠道进行信息的传递与交流

非正式交往:是在正式沟通渠道之外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

5)上行交往、平行交往、下行交往

上行交往:组织中的下级向上级反映情况的交往。平行交往:组织中身份与地位相仿这之间横向沟通,在平行群体及个人之间的交往,平行沟通可以协调人际关系、加强成员间的感情和团体凝聚力。下行交往:指组织中地位较高的上级主动向地位较低的夏季传达政策、工作目标、制度、规则等。

6)人际交往的沟通网络(根据群体内人们交往的途径可把人际交往分成不同的沟通网络,沟通网络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由巴维特提出了,他设计四种沟通网络即环式、轮式、Y式和链式

3、人际交往的意义

答:1)消除孤独感,满足个体交往的心理需要(交往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需要之一,人际交往是人类所特有的要求)

孤独也有不同的种类:一种是想方设法逃避的孤独,一种是人们自己想要的孤独2)增加幸福感,具有心理保健功能

3)传递信息,增加个人的知识经验,为个体的社会心理发展提供介质(人际交往是人

们同外界保持联系的重要途径。人际交往是个体心理发展动力,并为个体心理发展提供平台)4)协调功能(人际交往不仅有利于提供信息,还具有调节情绪、协调人际关系、增进团结的功能。人们通过交往,相互之间进行联系,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

5)自我表露功能

第2节人际交往的理论

1、人际交往的三位理论(舒茨于1958年人际需要来解释人际关系模式的角度提出了人际交往的三维理论)

人际关系的模式大致可以通过三种人际需要来加以解释:包容的需要、支配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

三种人际需要及相应的人际行为

答:1)包容的需要与包容的行为2)支配的需要与支配行为3)情感的需要与情感行为

包容的需要:指个人愿意与人交往,希望于别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和谐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支配的需要:指个体权利在权力上与他人建立并且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

支配行为:归结为人们之间进行决策的过程,主要特征是运用权威和权力来领导和控制、影响和支配他人。

支配行为分为三类:拒绝型、独裁型和民主型。情感是两个人之间紧密的情绪联系。

情感的需要:个体愿意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亲密的情绪联系的需要。

2、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形成?

答:社会交换理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其奠基作品是社会学家霍曼斯1958年的论文《作为交换的社会行为》和1961年的著作《社会行为:它的基本形式》,蒂博特和凯利1959年的著作<群体的社会心理学>,布劳1964年的著作<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

社会交换理论

答:从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交往关系及其互酬性入手,提出了一种崭新而独特的解释人类社会行为的观点。

社会交换理论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中产生的,因而具有利已主义和个人主义色彩,因两具有~定的局限性,没有进行文化传统和人际关系深化等方面的深入探讨

第三节言语交往

1、言语交往的概念

答:人们之问凭借语言实现的交往,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形式。

语言是由词和语法构成的符号系统,是最常用的信息交流渠道。交流思想是语言的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因而语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是为了人际交往丽产生的。语言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因而言语交往也是人类特有的交往形式。

2、言语交往种类

答:言语交往可分为口头言语交往和书面言语交往。

口头言语交往是凭借发音器官发出语言声音而实现的言浯交往。口头言语交往可分为独白和对话两种。独白是一个人以展开的言语形式对听众进行连续的讲话。对话是两人或是多入之

间进行的交谈,往往是面对面进行的,是人们之闻最常用、最便捷、最快速的交往方式

书面言语交往是通过文字、标点进行的交往。

口头言语与书面言语的区别

答:对于口头言语交往来说,书面言语交往需要的时间较长,过于依赖语言文字,不如口头交往那样直接,快速,对情境的适应性较差。但书面言语交往过程中,信息发现者可以字斟句酌地推敲自己想表达的思想感情,信息接受者也可以反复琢磨对方言语的内在的深刻意义,并可以长期保存,这是书面交往所独具的优点。书面言语对人们的文化水平有一定程度的要求,文化修养太低的人们通过书面言语不可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然而通过口头言语则可以做到。

3、言语交往的条件

答:1)能否正常使用语言(正常发音以及使用词汇和语法是进行言语交往的首要条件)2)交往双方或多方能够使用共同语言3)交往动机

人际交往一般是在以下两种情况?

答:一是沟通双方有相似的态度和共同的语言,其交往动机是为了与对方一起了解和共同占有某些信息,扩大共同的经验;二是具有亲密关系的伙伴之间出现某种态度不一致。

4、言语交往的规则

答:1)说话目标明确2)善于倾听 3)轮流发言 4)内容适当,切忌重复,及时反馈 5)不受欢迎的语言交流方式

第4节非言语交往

1、非言语交往的概念和意义

答:是指运用言语之外的其他传递信息的沟通方式进行的交往。非言语交往是借助非言语行为进行的,目前非言语交往或称身体语言交往问题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被称做身体语言学。

非言语行为也叫身体语言,指非语词性的身体语言,主要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身体姿势与外表、身体间的空间距离等。

非言语交往作用?

1)非言语交往是人际交往的一条重要途径,2)辅助言语交往(言语行为主要传递的是信息,而非言语行为则代表着主体的态度和情感。非言语行为往往起支持、否定、修饰言语行为作用)3)代替言语交往4)表达言语行为所难以表达的情感和态度

2、非言语交往的种类及其含义(泰勒等人1980年《交际》)

答:一类是无声的非言语交往,包括无声的动姿和无声的静姿,另一类是有声的非言语交往,包括辅助语言和类语言,

几种主要的非言语交往

答:1)面部表情(最早研究面部表情的人是达尔文,1872年他在其经典著作《人和动物的情绪反应》)2)眼睛(在非言语交往中,眼睛用途最广,也最神秘莫测。许多其他的非言语交往常常也与目光接触有关) 3) 姿态与动作(姿态与动作又称态势语,姿态是静态的姿势,而动作指的是动态的姿势) 4) 手势与步态 5) 服饰(服饰主要包括服装、化妆、携带品和装饰等方面,其中服饰是主要方面。服饰不仅反映着一个人的性别、年龄、职业、地位,

也反映了一个人的社会角色、性格以及情绪倾向)6)辅助语言、类语言(辅助语言一般指讲话声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抑扬顿挫等;类语言通常指那些没有固定意义的发声)

目光显示不同的心理状态?

答:看,一般是指没有感情色彩的,扫、瞟则代表不在意或是看不起;盯,表示痛恨,瞄、眺、窥则意味害怕或是难为情。睃、盼、顾、望都可代表期待的心情,觑意味无奈,瞠则表示惊奇,瞪代表生气。炯炯有神的目光说明身心健康、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目光呆滞则代表情绪抑郁,无望无助。

目光接触具体有如下作用:

答:1、目光接触可用来表达人的感情,甚至是思想信念。“2、目光接触可控制、调整交往双方的互动。3.交往双方的关系。从交往双方的眼神就可以判断其关系的亲密程度。

第5章

第1节人际关系概述

1、人际关系的概念

答:人际关系属社会关系范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可以分为生产关系、意识形态关系、人际关系三个层次。生产关系是在生产过程中,人们彼此之间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一切其他关系的基础,并决定其他关系的性质。意识形态关系: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人际关系: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建立的直接而稳定的、可觉察到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是人际交往的结果,它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人际关系的实质是情感的相互卷入、相互联系、相互拥有,其基础是交往双方必须有共同的情感。)

2、人际关系的形成、发展与破裂

人际关系发展模型,可将人际关系的发展区分为:零接触、单方面相识阶段、表面接触阶段、亲密接触阶段四个阶段。

1)零接触阶段:当两个人彼此没有注意到对方的时候,双方关系处于零接触状态,这时候两人是完全无关的,谈不上任何个人意义上的情感联系。

2)单方面相识阶段:只包含交往双方一些简单的接触。一方对另一方有简单的了解,或是双方之间的一点了解,尚未形成有效的沟通和交往,双方没有相互的情感卷入。(单方相识阶段或定向会成为双方人际关系发展的一种必要基础)

3)表面性接触阶段:双方情感涉入与投入的程度低,实际上都是在以相应的角色来进行交往,有些因素可以促进人际的进一步发展,而这些因素大部分属于可以直接观察到的表现。4)亲密接触阶段:交往双方已不再仅是停留在一般的正式交往模式上,而是试图在某些方面建立起真实的情感联系。

将人际关系中的情感卷入分为轻度、中度和深度。

轻度卷入的人际关系指交往双方所发现的共同心理领域较小,双方的心理世界只有一小部分重合。

中度卷入的人际关系指交往双方会发现较大的共同心理领域,双方的情感融合范围也较大。深度卷入的人际关系指双方已发现的共同的心理领域大于相异的心理领域,双方的心理高度融合,情感相融的范围也包括了大多数的生活内容。

3、人际关系的意义?

答:人际关系对个人的发展是相当重要的。

4、人际关系的原则

答:1)共生原则2)交互原则3)情感是人际交往的黏合剂4)相互尊重、相互理解5)对等原则(功利原则) 6)自我价值保护原则7)自我表现适度8)增减原则

人的情感概括为五大类,

答:血统情(是由亲缘关系网构成)、夫妻情(丈夫与妻子之间的情)、敬情(是对敬重和崇拜对象的敬仰和亲近的体验)、抚情(是长者对幼者、强者对弱者和教养程度高、事业成就大者对程度低、事业成就小者的爱抚、怜惜和培育之情)、友情(是相互对等或者基本对等的亲近感情)

五种情之间的关系

答:血统情和夫妻情是对立的,敬情和抚情是对立的。互斥的。不相容的,血统情与敬情、抚情,夫妻情与敬情、抚情是想容的、可以相互渗透,友情是个最为广泛的心理体验,它有敬情、抚情的成分、也有血统情与夫妻情的色彩。夫妻情、血统情、敬情、抚情店铺必须以友情为基础。友情是人类一切情的基础,又是一切感情的基本表现形式,是人情之本。

第2节影响人际关系的条件(仪表、时空距离的邻近、相似、互补、人格品性、能力)1、仪表(个人的长相、穿着、仪态、风度等,主要指容貌而言。容貌越美,就越有吸引力)为什么美貌会如此影响他人呢?

答:第一,根据马克思“人也是按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的观点,可以认为,爱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表现,人类是在不断地追求美、探索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第二,外貌能使人产生“光环效应”,即以点带面,以偏赅全。随着交往时间的增长,人们会越来越注重交往对象的内涵品质,因此,容貌在人们交往初期是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

2、时空距离的邻近

人际关系的邻近原则:

答:人与人之间由于时间、空间距离较接近,彼此可以增加相互吸引,有助于建立与促进相互间的人际关系发展。自然而然地产生交往并结为一定的人际关系。这一因素在人际交往的早期起重要作用。

空间距离的接近为什么会对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有如此大的影响呢?

答:首先,由于时空距离接近,相互熟悉了解是建立密切关系的前提。容易获得有关对方的某些信息,所以人际关系密切,相互吸引力增强。其次,空间上的接近可使人们之间有更多的时间来探讨一些常见问题,相互交换意见,容易形成共同的经验、话题、感受,从而找到共同语言,发现共同的兴趣爱好和观点等。第三,人们之间物理距离上的接近可消除彼此的羞怯感和畏惧感。从周围的人那里获得信息也比较容易和方便,便于沟通。尤其是在与陌生人交往的早期阶段,更是如此。

接近因素是人际吸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主要条件。

3、相似

答: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它包括年龄与性别、社会地位、经济状况、教育水平、职业、籍贯、兴趣、信念、价值观、态度等方面的相似,其中,态度、信念和价值观是最主要的因素,这几方面相似的人才是所谓的“志同道合”者。

为什么彼此相似的人会相互吸引呢?

答:根据我们中国“自己人”的理论可以认为,与自己意见相同的人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的,与自己是一伙的,就是自己人。这自然就拉近了彼此间的心理距离,也就增加了彼此交往的机会。另外,相似的人彼此容易沟通,较少因意见不同而引起误会与冲突。即便是初次见面,也会减少陌生感,从而彼此吸引。兴趣爱好相似的人都要趋于参加类似的社会活动,在共同的活动中,若交往机会多,相互了解更深入,进而吸引力也会与日俱增。

相似所产生的人际吸引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健康的可称之为志同道合,相得益彰,同舟共济;消极不健康的可称之为臭味相投,狼狈为奸,同恶相济。

4、互补

答:主要是指人们之间在需要、兴趣、气质、性格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可以在交往中相互吸引。推动吸引的动力主要是相似的价值观,使双方长期发展的动力则主要是需要的互补。

5、人格品性

个人的品质与德性在人际关系中起重要作用。人与人之间的吸引归根到底取决于一个人的品质与道德修养。

6、能力

错误效应:与十全十美的人相比,才能出众但有一些小错的人最有人际吸引力,是人们最喜欢的交往对象,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称为“错误效应”。

第3节爱情的形成

1、爱情及其特点

爱情的含义

答:爱情是指男女双方间产生的相互爱慕思恋的感情,是一种根源于种族延续的本能的对异性之爱。爱情是多种因素的组合体,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促成了爱的结合。

1)爱情的生理基础。

答:个体进入到青春期阶段,由于性腺功能的成熟,性机能逐渐趋于成熟。丘脑下部分泌出促进性腺素,使得脑垂素。性激素的作用是在于刺激性器官的发育、成熟,激发第二性特征春发育期的个体在性激素的刺激下出现的身体内外的一系列变化,由于性激素分秘增多,性机能迅速发展,人们通常开始出现强烈的性意识和性冲动。

性生理的成熟是爱情产生的基础特殊,这种本能的性欲望不仅把男女的肉体,而且把男女的心理推向特殊的、深刻的、亲呢的结合,性爱使爱情区别于其他形式的爱。

2)爱情的心理因素

答:两性的互相倾慕、心理和谐、忠贞不渝、相互尊重是爱情产生的内在心理因素。纯洁的爱情是忠贞不贰的,忠贞是爱情成功的基础,恋人间的相互欣赏、相互尊重是爱情长久的保证。真正的爱情是情爱与性爱的和谐统一,爱情一旦产生,心理因素便成为维系爱情的关键。

3)爱情社会因素

答:爱情是人们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且会性制约着自然性。性的欲望是一种本能,它的发展和提炼成为爱情,内含一系列思想和文化的因素,这又构成了爱情的社会性。

爱情的特点

爱情与喜欢的关系?

答:爱情与喜欢是两种既相互密切关联又各不相同的情感。喜欢是一个人认为某人是成熟而能干的,而爱情至少由需要、关心、信任和宽容四种成分组成。不同的人在自己爱的观念中每种成分的分量是不同的,喜欢也可以含有爱的成分,或转化成为完全的爱。爱情是一个人对另外一个特定人物的一种态度,并以特殊的方式表达对爱情对象的思想、感情和行为。

喜欢的两个主要特点

答:是人际交往的双方有共同的理解和相互的尊重与积极评价。

爱情重要特点

答:第一,依恋,指双方的相互需要。卷入爱情的恋人之间彼此在感到孤独时,会高度特异地去寻求自己的恋人的陪伴和安慰;而别人不能有同样的慰藉作用。

第二,关怀与奉献,指相互给予、增加对方幸福的愿望。恋人之间会彼此高度关怀对方的情感状态,感到使对方快乐和幸福是自己的责任,并对对方的不足表现出高度的宽容。

第三,亲密与排他。被爱情所围绕的恋人,不仅有对对方的高度信赖,并且有特殊的身体接触的需要。虽然这种身体接触最终会自然地卷入性的意味,但是在恋爱之初,这种身体接触需要却是泛化的高度依恋需要的反应。

爱情有三个主要特征:排他与守一的统一,冲动与韧性的统一,自私与无私的统一。

3)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答:指当出现干扰双方爱情的外在压力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会因此而牢固。

4)约翰·恩·李的爱的色调学说

答:他认为爱正如颜色一样,也有三原色和三问色,还可以由它们混合成各种各样的色调。爱的三原色之间两两不同的组合又形成了爱的三间色。爱的不同形式可预测爱持续的时间。

2、恋爱对象选择

答:1) 以获得感官的满足为标准2) 以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为标准3) 以共同的理想和抱负、互相的理解和默契为标准

匹配原则:选择恋爱对象时,人们对于对方的各方面条件会进行深入细致的考虑的同时,也会对自身的现状进行不断的评估,他们不仅观察评价别人,而且反复衡量自己.并且根据自己的评价,不断地调整自己的选择标准。

3、爱的进程

爱情的形成是一个逐步发生发展的过程。恋爱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过滤阶段。第二,收缩阶段。第三,评价阶段。

有学者将恋爱过程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定向阶段,第二,尝试交换感情阶段,第三,感情交换阶段,彼此深入到对方的人格的深层,从亲密友谊进而求爱。第四,成熟阶段。

有的学者从性心理发展的角度把爱情的形成分为以下阶段:第一,朦胧期。第二,浪漫的初

恋期。第三,疯狂的热恋期。第四,现实的婚姻。

4、爱情的巩固与发展

恋爱成功者的特点:①完善的人格,特别是品德成分中,首推忠诚。②最佳组合,即表现为“合得来”。③恋爱态度端

合得来的恋人有两个特点,一是相似性,即双方在兴趣爱好、观念、性格、倾向性等方面相似或是相近;二是互补性,即男女双方在身体特征、气质和性格等方面相异或相反,正好实现了互补,也有助于爱情的发生与发展。

爱态度端正:一是爱护、尊重恋人;二是尊重自己而不自卑;三是要自重,不轻浮,不轻率;四是不猜疑,及时消除误解。

第4节人际关系的测量

1、社会测量法

答:又称社交测量法,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莫里诺于1934年在《谁将生存》一书中首次提出的一种考察团体内部心理结构、了解团体内人与人之间心理上关系的一种方法。

社会测量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答:第一是确定测量目的。第二是确定测量变量。第三是确定选择方法。这是关键的一步。第四是编制问卷。第五是测量的实施。第六是结果的统计分析。

社会测量法主要涉及五种选择方法。

答:①参数顺序选择法,要求被试在肯定或是否定选择上按照明确的次序选出固定数目的人。

②非参数顺序选择法,完全由被试自由选择,不限数目,但要按选择重要性排列成顺序。

③非参数简单选择法,其操作与非参数顺序选择法基本相同,只是无需排序。该方法适用范围较广,大群体或小群体均可适用。

④参数简单选择法,是非参数简单选择法与参数顺序法的变式,不要求选择顺序,在选择数目上给予一定的限定。

⑤接纳水平等级分类法,是非参数顺序选择法与非参数简单选择法的结合,具有二者的

手要长处

社会测量法有如下的优点:它能够把团体成员心理上的结合程度加以数量化,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与普遍性,可用于工厂、企业、学校、机关团体的人际关系测量,其结果可作为调整人事关系、推荐和选拔人才的依据,也不必公布于众。另外,这种人际关系测量法节省时间和精力,其不足是在测量中无法了解人们互选的动机。

2、参照测量法

答:团体中最被人们喜欢的人并不是一定就是在团体中最发挥作用的人,并提出了参照测量法,目的是了解团体中哪些人是有一定影响的权威人,最能发挥作用的人。参照测量法的巧妙之处在于隐藏了真实目的,不知不觉中反映了自己的真实动机,这就保证了测量的可靠性。但是,应用参照测量法测量人数过多时,浪费时间和力量。

3、社会距离测量法

答:是最为简便易行的测量人际关系的方法。

第6章侵犯行为

第1节侵犯行为概述

1、侵犯行为概念

答:行为主义根据行为所导致的后果来定义侵犯,认为只要一种行为导致了对他人的伤害,那么这种行为就是侵犯行为。

侵犯是任何一种以伤害另一力图躲避这种伤害的生命体为目的的行为。

侵犯定义的长处:

(1)它是从行为的意图、动机和行为后果两者的结合出发来定义侵犯行为的,避免了本质不同的伤害行为的混淆。

(2)它将不同形式的侵犯都概括了进去。

(3)它将被伤害的一方的因素也考虑在内,认为被侵犯的一方的反应也是非常重要的,即要区别正常人与心理变态的人。

侵犯行为定义含义:

答:第一,侵犯是外显行为,而不是情感、动机、态度等内在状态,即侵犯行为应是可见的。

第二,侵犯行为必须有伤害他人的意图。

第三,侵犯行为应包含对他人的伤害,这种伤害不一定是肉体的,也可以是心理的。

第四,侵犯是对有生命的个体所做出的伤害行为。

第五,侵犯应包含一个力图逃避的接受者,即侵犯行为只有在接受者或受害人试图逃避这种对待时才真正发生了。

2、侵犯行为的分类

答:1)巴斯提出的按照身体—语言,主动—被动,直接—间接三个纬度把倾犯分为八个类型2)西尔斯按照倾犯行为是否对社会有害而将侵犯行为分为亲社会、反社会的,以及被社会认可的三种类型。

3)将侵犯行为为按照目的分为敌意性侵犯和工具性侵犯,这种划分被许多社会心理学家所接受。

3、侵犯行为的研究意义

答:暴力与犯罪在世界各地蔓延。在我国,严重的暴力犯罪及青少年违法犯罪亦呈上升趋势。

伤害他人的行为为什么会发生?(什么样的环境使敌意进发?我们怎样能够控制侵犯行为呢?)答:必须对侵犯行为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不仅要了解侵犯行为产生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能够消除和控制侵犯行为的发生,从而维护社会的和平、安定。

第2节侵犯行为的理论

1、本能论

答:根据本能论的观点,侵犯行为在本质上是一种本能,人类在基因里就被预先设置了这些行为的程序。本能论的代表人物有弗洛伊德和劳伦兹。

1)侵犯是一种本能:精神分析取向2)侵犯作为本能行为:习性学的观点

侵犯源于攻击本能的重要功能:

答:第一,攻击可令一个种系的成员在一个广大的地域扩散,这就保证它们可最大限度地利用食物资源。

第二,侵犯有利于种系的遗传基因的改良,通过攻击,只有最强大的和最有力的个体才能进行繁殖。

最后,最强壮的动物也能更好地保护并保证它们后代的生存。

外显侵犯的行动

答:1)累积的侵犯能量的总量及2)在当时环境中具体释放的侵犯刺激的存在与强度共同决定的。3)侵犯行为的生物学影响(神经的影响、基因的影响、生物化学的影响)

2、挫折一侵犯理论

1) 最初的理论观点

答: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条件;反之,挫折的存在也总是导致某种形式的侵犯。”

那么什么是挫折呢?

答:挫折其实就是需要不满,即某种障碍妨碍了个体需要的满足。

多拉德的理论观点主要可归纳为:

答:第一,侵犯的强度同目标受阻的强度成正比。第二,抑制侵犯的力量,同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的强度成正比。第三,挫折强度一定的情况下,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挫折而产生的侵犯主要指向

答:第一,指向直接引起需求不满的他人。第二,指向与需求不满没有直接关系的他人。

第三,指向自身。

2) 理论的修正

答:“挫折可以产生一系列不同的反应,侵犯只是其中之一。”也就是说,遭受挫折未必就会表现出侵犯行为。但对于理论的前半部分,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则未进行修正。

3、侵犯行为形成的社会学习理论

答:1) 强化与侵犯行为 2) 观察学习与侵犯行为

第3节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

1、令人讨厌的刺激

答:1) 疼痛2) 气温3)攻击 4)拥挤

2、情绪唤醒

答:不仅令人讨厌的刺激会唤醒人们的愤怒情绪,具他形式的唤醒也可能具有同样的作用。

同一种生理唤醒状态是让人感到愤怒还是愉快,取决三全印如何解释和标识这种唤醒状态。挫折、炎热、拥挤的空间或受辱的情境都会增强唤醒。而唤醒连同敌人的想法与情感决定了侵犯行为。

3、电视(观看暴力电视节目的儿童要比没有观看此类节目的儿童具有更强的攻击性。观看大量暴力节目的孩子承认在此前6个月所犯的攻击行为要多出50%。观看暴力引起了模仿,

而不是因为有攻击倾向才去看暴力节目)

第4节侵犯行为的减少

1、本能论有关侵犯行为减少的方法

答:本能论者认为人有侵犯的本能,这种侵犯性驱力可以通过宣泄而减小。

宣泄的基本假设是:侵犯的能量是一定的,它可以通过实际的侵犯行为或在想像中实施侵犯行为而得到释放,从而减少侵犯行为的冲动,达到减少侵犯行为的目的。

宣泄能否减少后继的侵犯性?

答:1)用宣泄来减低人的侵犯性只适用于已有了侵犯冲动的个体。对于没有产生侵犯准备的个体,实施侵犯行为、目睹他人的侵犯行为或仅仅是想像实施行为都会增强侵犯的可能性和危险性。

2)宣泄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用转移侵犯对象的方法使人们的愤怒得以宣泄而不至于影响工作和生活。

2、非本能论有关侵犯行为减少的方法

答:1) 通过减少社会上的不公正来减少挫折,进而减少侵犯发生的可能性2) 给挫折一个合理的理由3)奖励合作的、非侵犯性行为

第7章亲社会行为

第1节亲社会行为概述

1、亲社会行为的含义

答:第一,它是行动者自觉自愿的行为,不是出于某种原因而迫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

第二,行动者完全出于有益于他人的目的,没有考虑个人的得失,见义勇为者大多如此;

第三,不期望得到任何形式的回报。

第四,行动者本身会有所损失,如会付出一定的时间、金钱和精力,有时甚至会作出巨大的牺牲,

亲社会行为:指任何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行动。动机的不同,亲社会行为分为两大类:利他主义行为和助人行为。

利他主义行为与自私自利行为是相对的,它是不期待任何回报(包括物质和精神的)、完全出于自愿的一种行为。

助人行为:是指在行为上有益于他人,在动机上有利于自己的行为。回报式行为:有些人因为受过别人的恩惠而帮助人;补偿式行为:因为自己给别人曾经带来过损失而作出补偿。

2、紧急情境下助人行为的决策过程

答:首先,旁观者必须注意到有突发事件发生并观察到有人需要帮助,否则是不可能提供帮助的。

其次,在注意到突发事件后,旁观者尚需对该情境进行判断以决定其是否属于紧急情况。

第三,在注意到事件并确定为紧急情况后,旁观者还要决定自己是否有责任提供帮助,这是一个关键环节。

第四,当旁观者认为自己有责任帮助有困难的人时,一般还会考虑自己有无能力提供帮助,提供何种形式的帮助,最后执行帮助行为。

社会心理学读后感

社会心理学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社会心理学读后感 不得不说,社会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有着独特而不同的视角,从这个社会性角度上看,心理学脱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也从关注自身转向了关注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实际上,在我个人认为,这种立足于社会影响的心理学更具有实际的生活意义。作为一种课余读物,对个人的增益良多。 心理学上分支繁多,但是多数关注的都在个体自身。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关注的是潜意识和力比多对人的影响;荣格的传承与发展下,人格心理学也是在个体心理上的探讨和类分。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阿德勒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乃至后期发展的认知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甚至变态心理学,归根结底都是关注个体的心理动因。围绕着个体的心理机制,去解释个体行为、情感和思想,尽管这些都是我们了解自身的途径,但是作为非专业人士,容易“误入歧途”,不仅无法达到自身目的,反而会使自己变得敏感多疑。也因为如此,比较关注于社会影响和社会关系的社会心理学,实际地运用起来会好得多。 迈尔斯是心理学界的名家,他的《心理学与生活》更被广泛推荐为心理学的入门读本。《社会心理学》也是备受推崇的读物,通过这本书,我粗略地了解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社会影响力。阅读的时候,

经常会因为书中的描述激起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回首的时候也发现了的确在有意无意之间,我受到了许许多多的来自社会和他人影响。原来心理学真的就在身边,而且时时刻刻在塑造着你的生活。 《社会心理学》里囊括了较多的内容,也不乏有趣又惊人的发现。但是最让我印象深刻而且引发最多思考的,应该是从众心理。 在此前,读过《乌合之众》,深深了解了人类从众的心理盲目性,也惊讶于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并非出自个人意愿或者“我”的立场做出相应的行为。无形之中我们也经历着被引导、被控制的过程。在《社会心理学》里,尽管来自集体和他人的影响与暗示没有被描述得那么恐怖,但是想来还是不禁让人打几个寒颤。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我们的从众主要来自两种社会影响:规范性社会影响和信息性社会影响。规范性社会影响是我们为了得到他人认同,获得他人接受而做出相应的从众行为,此时尽管你不一定同意他人的意见,但是为了获得认同而不得不从众。在学校社团生活中经常会有类似的情况出现,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社团里面总是只有几个意见提出者,在他们的活跃下,其他人碍于情分经常会接受自己并不是十分认同的某些决定。这种情况下从众会导致我们的心理抵触,应该称得上是坏影响。但并不是所有规范性社会影响都是坏的,有时它是好的,比如在一个十分清洁干净的场所,看到他人自律自爱,你也会主动地保持好环境卫生;有时它并无关紧要,比如当你和几个朋友出去吃饭,她们七嘴八舌地决定了去哪里之后你在没有任何偏好的情况下选择顺从了。比起规范性社会影响,信息性社会影响显得更加简

著名心理学十大效应

著名心理学十大效应

1、阿基米德与酝酿效应 在古希腊,国王让人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但他又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了银子。可问题是这顶王冠与当初交给金匠的一样重,谁也不知道金匠到底有没有捣鬼。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冥思苦想,他起初尝试了很多想法,但都失败了。有一天他去洗澡,一边他一边坐进澡盆,以便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觉身体被轻轻地托起,他突然恍然大悟,运用浮力原理解决了问题。 不管是科学家还是一般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把难题放在一边,放上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这一现象。心理学家将其称为“酝酿效应”。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就是酝酿效应的经典故事。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一个难题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入手,这时思维就进入了“酝酿阶段”。直到有一天,当我们抛开面前的问题去做其他的事情时,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却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忍不住发出类似阿基米德的惊叹,这时,“酝酿效应”就绽开了“思维之花”,结出了“答案之果”。古代诗词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这一心理的写照。 心理学家认为,酝酿过程中,存在潜在的意识层面推理,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信息在潜意识里组合,人们之所以在休息的时候突然找到答案,是因为个体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紧张,忘记了个体前面不正确的、导致僵局的思路,具有了创造性的思维状态。因此,如果你面临一个难题,不妨先把它放在一边,去和朋友散步、喝茶,或许答案真的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2、阿伦森效应 阿伦森效应是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阿伦森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认为,人们大都喜欢那些对自己表示赞赏的态度或行为不断增加的人或事,而反感上述态度或行为不断减少的人或事。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主要是挫折感在作怪。从倍加褒奖到小的赞赏乃至不再赞扬,这种递减会导致一定的挫折心理,但一次小的挫折一般人都能比较平静地加以承受。然而,继之不被褒奖反被贬低,挫折感会陡然增大,这就不大被一般人所接受了。递增的挫折感是很容易引起人的不悦及心理反感的。 阿伦森效应的实验: 阿伦森效应的实验是将实验人分4组对某一人给予不同的评价,借以观察某人对哪一组最具好感。第一组始终对之褒扬有加,第二组始终对之贬损否定,第三组先褒后贬,第四组先贬后褒。 此实验对数十人进行过后,发现绝大部分人对第四组最具好感,而对第三组最为反感。 阿伦森效应的启示: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财大版)上课讲义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中个体与他人、群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及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研究对象与范围是指人际交往过程中,在社会的文化、 历史脉络下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和群体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2. 实验研究:实验法是研究者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情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 对之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的科学方法。 实验研究能够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包括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和模拟实验。 优点:能更好的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还比观察法经济。 3、现场实验 是指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的有控制的实验。实验在现实的环境中和现实的人打交道,避免在实验室很不真实的环境中通过被试获取研究结果。因此,现场实验要把猜测降到最低限度,这样被试的反应会更加自然,而更少受到猜测引起的各种倾向性的影响。 4、实验室实验 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实验室实验较好地控制了变量,但却脱离了真实的社会生活,人们对其结果一般持谨慎态度。 5、社会化 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文化行为 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它是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6、角色期望 一个人占据了社会关系系统中的一个位置,他人、群体和社会就对占有这个位置的人抱有期望。角色期望首先是要他人提出符合自己身份的希望,同时本人对这种希望心领神会。如罗森塔尔实验 7、角色冲突 个人在生活中扮演同一角色由角色的不同要求而引起的角色内的冲突,或者同时扮演多个角色而引起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现象。是角色行为相互矛盾时的产物。 简答: 1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 奥尔特曼和泰勒(D.A.Taylor,1973)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 入深的角度来看,一般需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一)定向阶段 定向阶段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在熙熙攘攘的人的世界里,我们并不是同任何一个人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是对人际关系的对象有着高 度的选择性。在通常情况下,只有那些具有某种会激起我们兴趣的特征的人,才会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在一个团体中,我们在人际关系方面会将这些人放在注意的中心。

社会心理学笔记(侯玉波)

社会心理学(侯玉波)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一、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 (一)认识自己 (二)认识他人:“大五”人格理论、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结构(三)认识社会 (四)认识生活的价值 二、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二)社会心理学与常识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领域 1、个体过程 2、人际过程 3、群体过程 三、社会心理学的历史脉络 (一)学派时期的社会心理学 1、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社会观 2、行为主义眼中的心理与社会 3、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人的自我实现 (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产生阶段(1895-1934) 2、起步阶段(1935-1945) 3、发展阶段(1946-1969) 4、危机阶段(70年代) 5、繁荣阶段(80年代之后)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一)假设与理论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两种取向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面 1、社会层面 2、个人层面 3、人际层面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过程 (一)如何提出问题

(二)如何阅读文献 (三)研究方法选择 1、相关研究 2、实验研究 (四)收集数据的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法 3、实验法 4、档案研究法 5、元分析方法 (五)研究的设计 (六)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七)论文的撰写 三、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生物理论 (二)学习理论 1、学习理论的机制:联结、强化、模仿 2、学习理论的特点 (三)诱因理论 1、理性决策论 2、交换理论 3、需求满足论 (四)认知理论 1、认知理论的两个基本原则 2、一些重要的认知理论:归因理论、认知失调理论 (五)角色理论 第三章自我概念 一、关于自我研究的历史 二、和自我有关的概念 自我图式、自我觉知、自尊、自我提升和自我确认、自我效能、自我表演、自我障碍、自我检控、自证预言、体像 三、自我偏差 (一)焦点效应

现代社会心理学》读后感

《现代社会心理学》读后感 社会心理学现代心理学的支柱之一,它与人格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一起构成了心理学的基本框架。其研究领域设计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学科生命力寓于全社会不同个人和由这些人组成的不同群体的需要和应用中。研究社会心理学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所以,当我阅读完《现代社会心理学》后,第一个感受就是不仅要吸收其中包含的理论意义,更要实践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去。尤其是在教育工作中,此书对我今后的工作还是具有相当大的指导意义。 教育者的言传身教是学校教育目的性得以实现的另一个重要保证。美国心理学家J·布鲁纳指出:“教师也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的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是学生可以视为榜样并拿来同自己作比较的人物。有谁不能想起某个特殊教师的影响呢?”“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自古教师就被赋予“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而且,教师又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的具体贯彻者、实施者和体现者。因此,在儿童社会化中教师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下面,我即从两方面说下我对于第二编中谈及的关于社会化在教育中的体现的感想。 一、教师威信。有威信的老师通过自己的言语行为、思想活动,把高深的伦理原则与抽象的道德标准人格化、具体化,使学生在富有形象性、感染性和现实性的具体事物中受到深刻的教育,从而实现其社会化。 这些都能从我以往的工作经验中找到具体的体现:比如,当学生确认教师所讲的知识如果是真是的,所提出的意见与希望是正确的,他们就会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积极实现教师提出的希望和要求。此外,学生还乐于接受教师的要求,并转化为主观需要。有威信的教师对学生富有鼓动性,能够激励学生进步。 我还发现,学生对于有威信的教师的表扬和批评都易于接受,并引起相应的情绪体验。获得表扬会感到愉快、自豪,从而产生想要表现更好的愿望;而未获得表扬的学生会去积极争取;而即便获得批评甚至处分,也会有所触动,心服口服,并决心改正。此外,学生还会把有威信的教师作为自己的理想榜样,自觉不自觉地在自己的言行中加以仿效。 二、教师期待。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号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人们通常用这样来形象地说明皮格马利翁效应:“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所以,我懂得了要想使学生发展得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因为当教师准确地认识学生的能力和成就之后,对学生给予某种希望,用赞赏的目光看待他的一举一动,在不知不觉中给以肯定鼓励,这样日积月累,学生也就产生了对教师的信赖,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师生间在彼此交往中发生了某种微妙作用,产生了一种默契,因为提高了学习成绩。 中学生心理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近几年心理及教育方面的专家对此进行了更为丰富的研究。对于绝大部分中学王来讲,这个年龄是他们更多地接触社会、认识社会、逐渐形成自己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初始时期。同对这这个年龄又是他们青春萌动的时候,在心理上与小学主有了实质的不同。这些发展与变化都会反映在他们的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之中,

【精品文献】十大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全)

【精品文献】十大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全) 十大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 “正常人有时候会做出一些有背于他们本性的蠢事,以哪种方式,为什么会这样,我一直对此极其感兴趣。为什么本性善良的人有时候会做出一些邪恶的事情来,为什么聪敏的人有时候又会做出一些愚蠢,荒谬的傻事,” -- Philip Zimbardo 跟著名社会心理学家Philip Zimbardo教授一样,我也对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会做蠢事这一点很痴迷。通常我们会听到的答案是:是由于外人造成的 (一些社会心理学家笼统的这样解释。)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一直在详述这10个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每一个都讲述了其与我们日常生活相关的独一无二且意义深刻的故事。 1、光环效应 当你自己的头脑是一个谜的时候,十大社会心理学研究不但论证了“光环效应”,还证明了我们是多么难以进入自己的思考过程。 “光环效应”是社会心理学里的一个经典的发现。其理念是对于个人的总体评价(例如,她是否令人喜爱)渐渐成为了狭隘的对于某些特定的特征的评判(例如,她是聪明的)。好莱坞明星完美地证明了光环效应。因为他们总是很有魅力而且令人喜爱,所以我们就自然而然地假设他们同时也是聪明的、友善的、明辨是非的等等。直到我们发现了(大量的)与此相反的证据,我们才幡然醒悟。同样的道理,政治家利用“光环效应”使其成为自己的优势。他们表现得和蔼而友好,却不怎么谈到主旨。人们倾向于相信这些政治家的政策是好的,因为他们看上去是好人。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但是你可能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反省,或者用一种说法来说,追溯我们的思考过程以回到最初的错误,从而找到这种判断的错误。在上世纪70年代,著名社会心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章志光版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现场实验:在现场背景中适当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的实验,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现场研究:研究者亲临现场依据计划通过多种方法对有关的社会事件、群体活动及其中的心态进行观察与了解的方法。一般是非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旁观者观察;也可以进行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群体的成员参与活动。 优点: a.所获材料比较真实且有深度,有助于新事实的发现。 b.不排除甚至相当重视晤谈,但更集中注意力于人们的行为、群体情境及相互作用的活动上。克服了许多被研究者不善或不愿描述而歪曲实情的困难。 c.采用参与观察法时;研究者的本来身份不易被觉察,因而可以消除或减少被访谈者常有的人为紧张感或唐突感,从而保证了材料来源的多样性与真实性。 d.所得到的结果来自于不断发展变化的日常活动,因而其成果或结论能直接运用于被考察的环境。如果考察的群体较典型,其结论甚至可以推广或应用于类似的群体或 环境。 缺点: a.要考察的有关现象往往要等待其自发出现,而不能靠研究者的意愿去引发,有时还会遇到意外的干扰不能完成考察任务,所以在时间与精力上往往花费较多。 b.导致社会现象发生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多种类的,考察者所把握的因素是否全面或是否为主要原因,常常有赖于其分析素养,更取决于相关研究方法本身的局限性。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强调事物的意义和符号在社会过程及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带有社会学特色。 代表人物:米德、林顿、戈夫曼及海曼等人。 基本思想: 1.基本观点 心智、自我、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三种结构和现象。它们的形成、维持和发展,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关联,都凭借符号(特别是言语)及符号相互作用来实现。 米德把能传达某种意义的姿势(gestures),如动作、形相、言辞等称作符号,并称人是惟一能使用语言符号及其意义系统的动物。 (1)人的心智活动是人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与运用符号并通过符号相互作用而产生与 发展起来的,它既是社会客体向主观领域过渡的内化过程,也是大脑赋意义于客体 的外化过程。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 作者介绍: 主要作者:埃利奥特阿伦森(Elliot Aronson),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2002年他当选20世纪百名最杰出心理学家之一,在是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名誉教授和斯坦福大学的特邀访问教授。是美国心理学会(APA)120年历史上唯一一个包揽其三个主要奖项的人,杰出写作奖(1975)、杰出教学奖(1980)和杰出研究奖(1999),许多其他的专业团体也对他的研究和教学作出嘉奖。他独立撰写的《社会动物》(The Social Animal)被誉为”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圣经》”,自1972年第一版以来至今全球销量数千万册,是社会心理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著作。 内容介绍: 本书内容比较多,由于时间的关系,只介绍部分章节。 C1:序论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如

何互相影响,以及如何与他人互相关联的科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学科,范围上比心理学窄,不研究个人性格、特质、精神系统障碍等等,只关注人际、群体和社会,方法上与社会学相比,会采用实验的方法。 如何得出结论:对社会心理规律的解释:进化论(公理)+神经科学+生物学,核心方法:假设+求证(实验法)。 社会心理学的重要观点(定理):1、我们构建了社会现实;2、社会影响会塑造行为;3、个人的态度和性格会塑造行为。 C2:社会中的自我:认识自己 自我概念:我是谁? 1、自我图式:我是谁,我的样子,我的性别,我的行为方式,我的智力水平,强壮程度,我与其它人的关系; 2、可能的自我:我可能成为什么样子,能在什么方面成功,考试能过吗,会有钱吗; 3、自尊:即我们对自我的全面评价,它是我们所有自我图式和可能的自我的总和。

《社会心理学》读后感

阅读书目名称:《社会心理学》 作者:崔丽娟、才源源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社会心理学》读后感 “社会心理学现代心理学的支柱之一,它与人格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一起构成了心理学的基本框架。其研究领域设计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学科生命力寓于全社会不同个人和由这些人组成的不同群体的需要和应用中。研究社会心理学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所以,当我阅读完《社会心理学》后,第一个感受就是不仅要吸收其中包含的理论意义,更要实践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去。读了这本书,也让我对教育工作有了一些认识,所以我想就教育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教育者的言传身教是学校教育目的性得以实现的另一个重要保证。美国心理学家J·布鲁纳指出:“教师也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的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是学生可以视为榜样并拿来同自己作比较的人物。有谁不能想起某个特殊教师的影响呢?”“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自古教师就被赋予“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而且,教师又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的具体贯彻者、实施者和体现者。因此,在儿童社会化中教师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下面,我即从两方面说下我对于第二编中谈及的关于社会化在教育中的体现的感想。 一、教师威信。有威信的老师通过自己的言语行为、思想活动,把高深的伦理原则与抽象的道德标准人格化、具体化,使学生在富有形象性、感染性和现实性的具体事物中受到深刻的教育,从而实现其社会化。 这些都能从我们身边找到具体的体现:比如,当学生确认教师所讲的知识如果是真的,所提出的意见与希望是正确的,他们就会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积极实现教师提出的希望和要求。此外,学生还乐于接受教师的要求,并转化为主观需要。有威信的教师对学生富有鼓动性,能够激励学生进步。我还发现,学生对于有威信的教师的表扬和批评都易于接受,并引起相应的情绪体验。获得表扬会感到愉快、自豪,从而产生想要表现更好的愿望;而未获得表扬的学生会去积极争取;而即便获得批评甚至处分,也会有所触动,心服口服,并决心改正。此外,学生还会把有威信的教师作为自己的理想榜样,自觉不自觉地在自己的言行中加以仿效。

教育心理学十大学习理论

教育心理学十大学习理论解析(10) 一、桑代克——试误说 猫迷笼实验:饥饿的盲目的尝试--错误、学会了开门猫愚蠢 联结——试误说的主要内容 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某种情境仅能唤起某种反应的倾向 2、一定的联结需要通过试误而建立 3、动物的学习是盲目的,而人的学习是有意识的。 桑代克认为,一定的联结是通过尝试-错误,按一定的规律养成的。桑代克提出,试误过程主要受效果律、练习律、与准备律的支配,并把它们称为“学习的公律”。 效果律:某种问题与反应的最初联接给予奖励—联接增强,反之减弱(1930年保留奖励律)练习律:某种问题与反应形成联接后,经常使用,联接增强,反之减弱(有目的有奖励的练习增强联接提高成绩) 准备律:对某种情景问题准备做出恰当反应、形成联接时:准予—满意;反之不满意。个体不准备做出反应强迫做出联接反应---不满意;不要求----满意 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 铃声---狗---肉----唾液条件反射:铃声----狗---唾液 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内容 1.条件作用的获得与消退 条件反射是通过条件刺激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从而使个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的过程而建立起来的。一方面,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必须同时或近于同时呈现,间隔太久则难于建立联系;另一方面,条件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出现的信号,必须先于无条件刺激而呈现,否则也将难以建立联系。 2.刺激泛化与分化: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就是刺激泛化。泛化条件反应的强度取决于新刺激和原条件刺激的相似程度。所谓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

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

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2.性别角色社会化即个体在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3.社会态度揭示我们在社会当中认识自己、认识别人的规律。(√)4.广告对人的影响就是一个态度改变的过程。(√) 5.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6.相关的事件一定能够揭示因果。(×) 7.社会心理是受文化差异影响的,所以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所有事情所表现的社会心理都不同。(×) 8.阿西的实验证明所有人都会屈服于群体压力。(×) 9.被研究人员揣摩研究者研究动机的现象被称为研究者倾向。(×)10.运用观察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可以进行无目的的观察。(×)11.马基雅维里认为一个好的君主既要勇猛无比有力量,还要狡猾无比像个狐狸一样。(√) 12.中国的荀子和西方的马基雅维利都认为人性本恶。(√) 13.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和中国古典心理学都是形成社会心理学的直接来源。(×)14.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心理学它要研究由诸多个体所构成的群体的心理。(√) 15.戈弗曼的拟剧论讲人生如戏。(√) 16.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个体因素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准确度,造成认知偏差。√ 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方法论是研究社会心理学的最高的或者是原则性的指导思想√ 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出现变化的变量叫做因变量。√ 古代心理学思想主要是一些名家的言论或者思想对人类心理的理解√ 观察法我们都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分析。× 亚里士多德倡导性善论。× 麦独孤认为人的社会行为后面隐藏的动因是本能√ 迪尔凯姆认为可以把社会的整体意识还原为个体意识的相加× 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奥尔波特认为研究心理学应当研究群体。× 过分注重实验室研究是社会心理学20 世纪 70 年代出现危机的原因之一√ 苏联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比较注重实验× 西方社会心理学注重实验研究。√ 精神分析当中的社会文化学派是弗洛伊德本人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是一位可以被称为大师的社会心理学家√ 自我扮演的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冲突的角色。√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发展的第五个阶段是性器期阶段× 霍妮认为孩子跟父母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

(2020年整理)社会心理学笔记 完美版.doc

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笔记2 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1).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为了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他人的影响有三种形式,即现实的影响、想象的影响和隐含的影响。 2).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强调以习惯来解释人类行为。 3).介于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定义社会心理学应着重对社会关系、社会情境、个体的心理反应以及个体内在的心理因素的研究。 2、社会行为(领会) 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 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识记) 1).微观的个体层面:如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动机、社会学习等以及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等。 2).中观的群体层面:如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等,以及个人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从众、社会助长与惰化)。 3).宏观的社会层面:如风俗、时尚、阶级、阶层及民族的心理特征、国民性等。 4、美国学者霍兰德的三阶段理论(识记) 1)、哲学思辨阶段(启蒙期) 1.时间: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 2.特点: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3.围绕“人性”的哲学争论,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2)、经验描述阶段(形成期) 1.时间: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 2.特点:对社会经验描述分析主要在欧洲进行 3.要点:(1)达尔文的进化论 (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a.拉扎鲁斯《民族心理学与语言学杂志》 b.谢夫勒以现代意义上提出“社会心理学”这一术语 c.冯特《民族心理学》,被誉为“现代心理学之父” (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a.塔尔德《模仿律》 b.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c.列朋《群众心理学》,法国社会心理学有关群体意识理 论发展的顶峰 (4)英国的本能心理学:麦孤独《社会心理学导论》 (5)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费洛伊德——理论基础是潜意识,性本能和本我、自 及超我的人格理论。著作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 引论》、《图腾与禁忌》、《群体心理学与自我分析》、《幻 觉的未来》、《文明及其不满》等。 3)、实证分析阶段(确立期) 1.时间:20世纪20年代开始 2.特点:(1)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 (2)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 (3)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3.要点:(1)实证方法:先驱是美国的特里普力特,德国的莫德 (2)实验方法:a.奥尔波特:提出社会促进的概念,《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读后感

《社会心理学》读后感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学科,它的学科生命力寓于全社会不同个人和由这些个人所组成的不同群体的需要和应用之中.社会心理学是指社会因素引起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社会事物及社会关系并对社会行为产生导向作用,对社会发生影响的心理活..通过读这本书可以让我明白社会心理学伴随社会发展,在已有成就的基础上寓益突破历史上形成的“心理—社会或社会—心理”这种社会心理学框架,用多学科的视角和方法去研究社会心理状态、过程和社会对社会行为的内在规定性,将会推动社会心理的进一步发展.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和他人打交道.因此,人际关系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中要内容之一.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人际关系的实际是人与人的利害关系.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你,你满足了别人的需求,别人便同样会满足你的需求.总想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的人,是迷失于方向的人,只会把你原来的想法颠倒过来,只有给予、给予、再给予,那么你就会赢得别人的喜欢.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的维度是:感情上的"亲疏"和地位上的"尊卑".在社会交换理论看来,人际交往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人们之间的所有活动都是交换,是一种经济交易,人们试图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并使自己的成本最小化,从而确保交换结果是一个正的净收益.交换的东西是非常广泛的,可以是"社会"性的,包括信息、地位、情感、服务和物品等.不过当人们建立关系后,分歧就难免,冲突也就可能出现. 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接受着各种各样的信息.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社会知觉是对人的知觉,它是关于他人和自我所具有的各种属性和特征的一种整体性的知觉,人们也由此形成社会判断,并进一步对他人作出有根据的归因.它主要包括对他人的认识,对自己的认识,对群体的认识,对社会因果关系的认识.自我知觉的内容有两个基本成分:自我概念与自尊.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象镜子那样是从别人那里发现自己的".人们对自己首先要有自信,坚强的自信是成功的源泉,其实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能力低下而是信心不足,还没有上场,精神首先败阵.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后的自暴自弃.所以我们要有自信. 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对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或看法.对他人的知觉中的社会心理活动规律在实践生活中的运用,而我们也应该在"皮格马利翁效应"中得到启示,对他人要有医生的心肠,但不能有医生的眼光.我们需要被别人信任,受到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积极的肯定与评价的一种精神需要.有许许多多普普通通的人由于受到信任和期望的激励而迈上了成功之路,也有许多一时的误入歧途的人因受到信任和期待的激励而重返正道.因此,我们要走出"晕轮效应"的迷宫,从客观上去看待别人. 社学心理学发展至今,有基础性影响的理论不外乎动机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理论、决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进化论社会心理学等几种,每一种理论都不能成为社会心理研究的一般性理论,也就是说每一种理论的适用范围有限。在S.E.Taylor、L.A.Peplau和D.D.Sears 所合著的《社会心理学》一书中,作者也提出了相类似的看法:“现代社会心理学家发现任何单一的一般性理论,如社会学习理论,都不能充分解释他们所研究的课题,因而从不同的理论传统中整合各种观点,就很有实用意义”。相对于结构主义、功能主义、行为主义,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困难更大,这也正是社会心理学的特色所在。 作为一门研究人们如何认识他人、影响他人、及与他人关系的一门科学,社会心理学始终以

著名心理学十大效应

1、阿基米德与酝酿效应 在古希腊,国王让人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但他又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了银子。可问题是这顶王冠与当初交给金匠的一样重,谁也不知道金匠到底有没有捣鬼。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冥思苦想,他起初尝试了很多想法,但都失败了。有一天他去洗澡,一边他一边坐进澡盆,以便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觉身体被轻轻地托起,他突然恍然大悟,运用浮力原理解决了问题。 不管是科学家还是一般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把难题放在一边,放上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这一现象。心理学家将其称为“酝酿效应”。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就是酝酿效应的经典故事。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一个难题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入手,这时思维就进入了“酝酿阶段”。直到有一天,当我们抛开面前的问题去做其他的事情时,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却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忍不住发出类似阿基米德的惊叹,这时,“酝酿效应”就绽开了“思维之花”,结出了“答案之果”。古代诗词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这一心理的写照。 心理学家认为,酝酿过程中,存在潜在的意识层面推理,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信息在潜意识里组合,人们之所以在休息的时候突然找到答案,是因为个体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紧张,忘记了个体前面不正确的、导致僵局的思路,具有了创造性的思维状态。因此,如果你面临一个难题,不妨先把它放在一边,去和朋友散步、喝茶,或许答案真的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2、阿伦森效应 阿伦森效应是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阿伦森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认为,人们大都喜欢那些对自己表示赞赏的态度或行为不断增加的人或事,而反感上述态度或行为不断减少的人或事。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主要是挫折感在作怪。从倍加褒奖到小的赞赏乃至不再赞扬,这种递减会导致一定的挫折心理,但一次小的挫折一般人都能比较平静地加以承受。然而,继之不被褒奖反被贬低,挫折感会陡然增大,这就不大被一般人所接受了。递增的挫折感是很容易引起人的不悦及心理反感的。 阿伦森效应的实验: 阿伦森效应的实验是将实验人分4组对某一人给予不同的评价,借以观察某人对哪一组最具好感。第一组始终对之褒扬有加,第二组始终对之贬损否定,第三组先褒后贬,第四组先贬后褒。 此实验对数十人进行过后,发现绝大部分人对第四组最具好感,而对第三组最为反感。 阿伦森效应的启示:

社会心理学(二)非选择题部分考点汇总(考生整理)复习进程

自考社会心理学(二)重要考点整理 说明:该内容是真题2010年10开始至2015年10月中出现的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部分知识背诵要点版。另最后补充了最新16年10月考试中一个没有出现过论述题(注:该次考试中没有名词解释的题)。个人整理,仅供参考。 晕轮效应: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 群体内聚力:指的是群体对其成员吸引力、成员愿意留在该群体内以及成员间互相交往的程度。 环境应激:指的是环境条件妨碍了人们最佳发挥功能,由此产生了人们对环境的应激反应。 利他行为:是指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助人行为:是指一种为改进他人幸福的行为,不论助人者出于何种动机。 优先效应:也称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呈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 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 领域性:是指个体或群体对地域和物体的独特使用。 侵犯行为:是指直接达到伤害欲以避免的他人的目的的行为。 归因:指的是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做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习得的无助:是指在多次经历过消极体验之后,再面临同样或类似情境时个体所产生的一种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表现。 遵从:也称从众,由于群体而产生群体成员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 小群体意识:是群体的一种特定思维方式,指的是为了维持群体表面上的一致,而阻碍了对问题的所有可能的解决办法和行动方案作出实事求是的和准确的评价的思维方式,从而导致错误的决策。 服从:是指在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中,低权力一方听从高权力一方的明确要求而完成一定行为的现象。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或事物的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社会知觉:是指我们追求认识和了解他人的心理过程。 自我障碍:指的是行动者制造了一个非常真实的障碍,这个障碍是行动者在做出实际成绩时所必须遇到的,如果行动者失败了,人们就不会把失败归因于行动者的能力,而归因于外在因素或行动者所不可控的因素。 行为的传染:指榜样的行动减少了阻止个体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内心限制,解除了内心的约束,于是便跟着榜样行动。 印象形成:指我们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起来,形成对其他人的一个整体印象的过程。 旁观者效应:指在紧急情况下,个体在有他人在场时,出手帮助的可能性降低,援助的几率与旁观者人数成反比。 社会助长:是指有他人在场时,个体的绩效要比单独时完成任务的绩效高。 合作:指两个或更多个个体(或群体、组织)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协调他

关于心理学的读书笔记

关于心理学的读书笔记 一直觉得心理学就是研究人类灵魂的学问。现在结合自身情况,谈谈个人的心得体会。本文是《心理学》的读书笔记,欢迎阅读。 心理学的读书笔记1 以前我对心理学一直抱着厌恶的态度,觉得心理学很枯燥无趣。但最近在老师的推荐下,我看了戴维·迈尔斯的《心理学》。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慢慢地喜欢上了心理学。 美国心理学会前任主席《心理学与生活》作者菲利普。津巴多说过:戴维。迈尔斯清晰、严谨的写作风格,优雅雄辩的文辞在整个心理学界无人可比。他撰写的心理学导论性教材和社会心理学教材都无一例外极为畅销。 从内容上看,该书既包含传统的主题同时又与时俱进。这本教科书包括序幕,共有19章,其内容依次为心理学的故事、对心理科学的批判性思考、神经科学与行为、行为的天性与教养、人的发展、感觉、短觉、意识状态、学习、记忆、思维和语言智力、动机与工作、情绪、压力与健康、人格、心理障碍、心理治疗、社会心理学。它不仅系统地阐述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而且还阐述了大量的心理学应用的内容;不仅阐述了普通心理学的传统主题,而且还反映了大量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了这些传统主

题的新的发展趋势。与第6版相比较,本书的每个章节都有新的变化,特别是新增了进化论心理学、神经科学和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这本书不仅对于大家了解人“人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又如何互相关联”,书中的内容非常的丰富饱满。在此,只截取片段分享: 1、“你永远无法预言某一个人会如何行事,但却可以对人的一般行为做出精确的判断。个体虽然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中。” 2、解释分为不同层面,“知识本是一体的。把它分为不同的学科只是屈服了人类的软弱”: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神学 3、价值观—需求利益—态度—认知—行动,是相互影响的,这对影响力研究有重大的启发。 4、社会心理学研究要区分好“相关”与“因果”的关系。推理要有确凿的逻辑性。 5、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并非天生理性。人具有很多弱点。 6、社会冲突性的根源与和解的方式。社会心理学对经济学和管理学必然有深刻的影响。 7、物质主义的富裕并无代表着幸福。人的幸福感是与人们的适应能力以及社会比较倾向紧密联系的。金钱既能增

二十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01 斯坦福监狱实验 斯坦福监狱实验(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是1971年由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设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大楼地下室的模拟监狱内,进行的一项关于人类对囚禁的反应以及囚禁对监狱中的权威和被监管者行为影响的心理学研究,充当看守和囚犯的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志愿者。 囚犯和看守很快适应了自己的角色,一步步地超过了预设的界限,通向危险和造成心理伤害的情形。三分之一的看守被评价为显示出“真正的”虐待狂倾向,而许多囚犯在情感上受到创伤,有2人不得不提前退出实验。最后,津巴多因为这个课题中日益泛滥的反社会行为受到警告,提前终止了整个实验。 斯坦福监狱实验经常被拿来与米尔格拉姆实验进行比较,米尔格拉姆实验是于1961年在耶鲁大学,由津巴多中学时代的好友斯坦利·米尔格拉姆进行的。津巴多作为监狱长。 死亡实验是一套故事基于斯坦福大学监狱实验的电影。 津巴多模拟监狱实验 斯坦福大学(Stanford)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和他的同事在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系办公大楼地下室里建立了一个“监狱”,他们以每天15美元的价格雇用了24名学生来参加实验。这些学生情感稳定,身体健康,遵纪守法,在普通人格测验中,得分属正常水平。实验者对这些学生随意地进行了角色分配,一部分人为“看守”,另一部分人为“罪犯”,并制定了一些基本规则。然后,实验者就躲在幕后,看事情会怎样发展。 两个礼拜的模拟实验刚刚开始时,被分配做“看守”的学生与被分配做“罪犯”的学生之间,没有多大差别。而且,做“看守”的人也没有受过专门训练如何做监狱看守员。实验者只告诉他们“维持监狱法律和秩序”,不要把“罪犯”的胡言乱语(如“罪犯”说,禁止使用暴力)当回事。为了更真实地模拟监狱生活,“罪犯”可以像真正的监狱中的罪犯一样,接受亲戚和朋友的探视。但模拟看守8小时换一次班,而模拟罪犯除了出来吃饭、锻炼、去厕所、办些必要的其他事情之外,要日日夜夜地呆在他们的牢房里。 “罪犯”没用多长时间,就承认了“看守”的权威地位,或者说,模拟看守调整自己,进入了新的权威角色之中。特别是在实验的第二天“看守”粉碎了“罪犯”进行反抗的企图之后,“罪犯”们的反应就更加消极了。不管“看守”吩咐什么,“罪犯”都唯命是从。事实上,“罪犯”们开始相信,正如“看守”所经常对他们说的,他们真的低人一等、无法改变现状。而且每一位“看守”在模拟实验过程中,都作出过虐待“罪犯”的事情。例如,一位“看守”说,“我觉得自己不可思议……我让他们互相喊对方的名字,还让他们用手去擦洗厕所。我真的把…罪犯?看作是牲畜,而且我一直在想,…我必须看住他们,以免他们做坏事。”?另一位“看守”补充说,“我一到…罪犯?所在的牢房就烦,他们穿着破衣服,牢房里满是难闻的气味。在我们的命令面前,他们相对而泣。他们没有把这些只是当作一次实验,一切好像是真的,尽管他们还在尽力保持自己原来的身份,但我们总是向他们表明我们才是上司,这使他们的努力收效甚微。” 这次模拟实验相当成功地证明了个体学习一种新角色是多么迅速。由于参加实验的学生在实验中表现出病态反应,在实验进行了6天之后,研究人员就不得不终止了实验。

社会心理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概述 1、Cosdta和McCrea,Goldberg,John等提出的“大五”人格理论认为,由于人类所面临的生活环境具有相似性,因此人类的人格结构也具有共同性。人格特质可以分为五个维度来进行评价。这五个维度分别是: 神经质:指个体的情绪稳定性和调节状况,得分高的人经常有忧伤、焦虑、愤怒等负性情绪,得分低的人则能够保持情绪平静,不会大喜大悲,并且自我适应良好。 开放性:指个体能否接受新思想以及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等方面开放,得分高的人不循规蹈矩,喜欢独立思考,得分低的人则喜欢熟悉事物,并且比较传统。 外向性:指个体如何对待与他人的交往等,得分高的人乐于交际,精力充沛,得分低的人则比较含蓄稳健。 愉悦性:个体对待他人的态度,得分高的人有同情心,古道热肠,并且注重与他人的合作,得分低的人喜欢竞争,会为信念或利益与他人斗争。 公正严谨性:指个体对做事的态度。得分高的人做事有计划,有恒心,善于自律,得分低的人容易转移兴趣和注意力,做事不拘小节。 2、王登峰和崔红提出的“大七”人格理论:认为个体的人格结构是环境因素和个体特点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因素分析的方法确认了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结构。这七个因素分别为:外向性:指个体的活跃、合群和乐观。 善良:指个体诚信、利他、重感情。 行事风格:指个体严谨,自制和沉稳。 才干:指个体的决断、坚韧和机敏。 情绪性:指个体耐性、直爽。 人际关系:指对人热情、宽和。 处世态度:指个体自信、淡泊名利。 3、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们如何认识他人,如何对别人做出反应,别人如何对自己做出反应,以及人们怎样受所处的社会环境影响等问题,社会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涵盖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包括与社会现象直接相关的各种行为。 4、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领域: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和团体过程。 个体过程主要涉及与个体有关的心理与行为研究,主要包括:成就行为和个体的工作绩效,态度以及态度的改变,归因问题,认知过程和认知失调,个人知觉和自我意识,个体的人格和社会的发展,应激和情绪问题。 人际过程涵盖了人与人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主要包括:侵犯与助人行为,人际吸引与爱情,从众和服从,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非言语的交流,性别角色和性别差异。 团体过程从宏观环境与团体的角度研究人类心理与行为问题。主要包括:跨文化的比较研究,拥挤与环境心理学,团体过程与组织行为,种族偏见与伦理问题,健康心理学。 5、行为主义是最强调外部环境对人类行为影响的学派。创始人华生。 6、在所有的人本主义理论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自我实现理论是影响最广泛的理论。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 相关研究:是指被动的观察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方法。相关研究的优点是有些问题无法控制实验条件,所以只能够用相关研究的方法加以研究,另外相关研究可以收集到比实验研究更多的资料。缺点是:不能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主要是因果关系的方向没有办法确定,并且有的时候,两个变量之间有中介因素的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