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无创通气失败的常见原因
呼吸浅快指数作为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失败指征的临床研究

呼吸浅快指数作为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失败指征的临床研究急性呼吸衰竭是患者收住ICU的常见原因,在美国急性呼吸衰竭的发病率约为每年422000例[1]。
无创通气(Noninvasive Ventilation,NIV)是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常用方法,尤其是COPD导致的急性呼吸衰竭。
但目前NIV治疗Ⅰ型呼吸衰竭的优越性的证据仍不充分,甚至一些研究显示NIV治疗与保守治疗并无显著差异,还有一个研究显示NIV治疗轻度增加死亡率,原因为气管插管延迟,延误有创通气时机。
尽管NIV有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减少患者痛苦等优点,但仍有很多急性呼吸衰竭患者NIV治疗失败必须开放气道实施有创通气。
哪些指标可作为NIV治疗失败必须实施有创通气的指标目前尚无定论。
呼吸浅快指数(rapid shallow breathing index,RSBI)≥105原作为自主呼吸试验及脱机失败的预警指标之一,在此假设呼吸浅快指数≥105也能预测NIV治疗失败,必须有创通气。
为验证此假设,作者观察一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NIV早期呼吸浅快指数≥105与 NIV失败的相关性。
一资料和方法1.病例选择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入住ICU符合以下标准的患者:①年龄≥18岁;②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③无NIV的禁忌症。
排除标准:一旦NIV失败不同意气管插管有创通气。
2.方法 NIV均使用无创呼吸机,通过口面罩连接患者。
NIV15分钟后记录呼出潮气量及呼吸频率,计算RSBI, RSBI= 呼吸频率(f)/呼出潮气量(VT)。
NIV时间及最终是否实施有创通气由临床医师根据2006年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决定[2]。
观察结果为NIV失败,需有创呼吸。
3.统计学方法统计学资料用SPSS 13.0软件分析。
计量资料用中位数和四分位区间(IQR)表示。
对预测NIV失败的可能指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无创通气

无创通气无创通气是指无需建立人工气道(如气管插管等)的机械通气方法,包括气道内正压通气和胸外负压通气等。
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或NIPPV)是指无创的正压通气方法,包括双水平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和持续气道内正压(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等多种气道内正压通气模式。
BiPAP是注册的术语,其实质是压力支持(PSV)或压力控制(PCV)+呼气末正压(PEEP)。
推荐意见证据水平的说明:[A级]:有随机对照试验,具备足够的数据;[B级]:有限数据的随机对照试验依据;[C级]:非随机的试验,观察性的研究依据;[D级]:专家组的推荐意见,尚缺乏系统研究的依据。
概述气道内正压通气是目前治疗或抢救呼吸衰竭常用的有效方法。
有创正压通气需要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致患者痛苦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故只能用于严重呼吸衰竭和有生命危险的患者。
NPPV的最大优点是无需建立有创人工气道。
自1989年Meduri等报道NPPV用于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导致的呼吸衰竭后,NPP V的临床研究可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1989~1995年)主要是开放式观察研究,第二阶段(1995年后)是依据循证医学原则有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RCT)。
近十年来,随着临床常用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应用范畴不断扩展,已经成为临床上常用的辅助通气技术。
NPPV的临床应用是近十余年机械通气领域的重要进步之一,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NPPV由于“无创”的特点使机械通气的“早期应用”成为可能;(2)NPPV减少了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使用,从而减少人工气道的并发症;(3)NPPV在单纯氧疗与有创通气之间,提供了“过渡性”的辅助通气选择:在决策是否应用有创通气有困难时,可尝试NPPV治疗;在撤机过程是,NPPV可以作为一种“桥梁”或“降低强度”的辅助通气方法,有助于成功撤机;(4)NPPV作为一种短时或间歇的辅助通气方法扩展了机械通气的应用领域,如辅助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长期家庭应用、康复治疗、插管前准备等,随着NPPV技术的进步和临床研究的进展,形成了有创与无创通气相互密切配合的机械通气新时代,提高了呼吸衰竭救治的成功率。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失败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失败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目的总结无创机械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失败原因,探讨相应护理对策。
方法对常规予以氧疗、通畅气道、抗感染、解痉化痰、纠正酸碱失衡及呼吸兴奋剂等治疗护理,同时应用BiPAP呼吸机进行鼻/口鼻面罩正压无创通气治疗,观察其疗效。
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显著,需要医护人员做好沟通解释工作,同时加强护理观察,发现治疗过程中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共同解决,才能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关键字:无创机械通气Ⅱ型呼吸衰竭失败护理对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科常见病、多发病,其急性加重患者易出现呼吸衰竭。
无创通气的合理应用可以成功救治相当一部分COPD急性发作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之免于插管;但临床上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患者不配合或不耐受从而未能使用无创机械通气,延误病情,现对我院2007年—2009年呼吸科普通病房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中失败原因进行总结,探讨护理对策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7-2009 年符合COPD诊断标准及Ⅱ型呼衰的血气诊断标准[1]的96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男67例,女29 例,年龄49-82岁。
1.2 方法根据患者及配合情况,常规予以氧疗、通畅气道、抗感染、解痉化痰、纠正酸碱失衡及呼吸兴奋剂等内科治疗,同时应用BiPAP呼吸机进行鼻/口鼻面罩正压无创通气治疗,工作模式:压力支持通气/压力控制通气(S/T)。
起始吸气压力从4~6 cmH2O 开始逐渐上调,吸气压力达12~20 cmH2O,呼气压力逐渐调至4~8 cmH2O,以患者舒适为宜,备用呼吸频率为12~16次/min。
[2]每日应用大于6小时,一般6~24h/d,氧浓度30%~50%,间歇期间持续低流量吸氧,持续7~14天,平均使用9天。
护士向患者讲明其治疗目的,取得患者及家属配合。
无创正压通气失败的常见原因及处理

禁忌症
意识淡漠 丧失气道保护能力 气道分泌物多 上消化道出血 面部及上呼吸道损伤
人为操作
不良反应
病情因素
充分劝教沟通
对患者不做交待就应用NIPPV- NO!!
床边耐心劝导教育及监护 操作者切身感受,促进对患者理解
入院前1天,受凉后发热,体温最高39.3 ℃ 查体:T 37.3℃,P 96次/分,R 23次/分,BP 144/80 mmHg,神清,
口唇紫绀,双下肺可闻少量湿啰音 血气分析:pH:7.322, PCO2:56.8mmHg,PO2:48mmHg
入院后4小时
给予NIPPV及抗感染治疗 NIPPV:IPAP 10cmH20,EPAP 4cmH2O,氧流量4L/MIN 1小时查血气分析:pH:7.302,PCO2:68.9mmHg,PO2:84.2mmHg 调节IPAP:14cmH20,EPAP:4cmH2O,氧流量4L/MIN 持续昏睡状态,逐渐上调IPAP至22cmH20
NIPPV24小时 血氧饱和度39%,心率40次/分,CPR
病情演变
神志逐渐恶化 无创配合度降低
➢ 张嘴呼吸、腹胀
无自主咳嗽动作 痰量多但不能有效排痰
病情因素
人为操作
不良反应
应用指征
早期应用
轻中度AECOPD, 心源性肺水肿,免疫抑制患 者,部分术后病人
序贯通气
AECOPD,拔管后预防呼吸衰竭
气压伤
对于合并肺大泡患者应警惕 以维持基本通气为目标
➢ 不应过分追求通气状况的改善而提高气道压力
恐惧(幽闭症)
口鼻罩时恐惧心理 处理措施
➢ 合适的沟通和解释通常能减轻或消除恐惧 ➢ 观察其他患者成功地应用NPPV治疗
无创通气的并发症及处理

预防与处 理
面部消瘦者使用减压垫
泡沫敷料
纱布块、棉 垫
自制纱布罩
4、不耐 受
指患者感觉治疗过程导致不适,无法耐受治疗
原因:与连接方法、 人机同步、 通气模式与参数、 患者的不适应和基础 疾病等因素有关
预防与处 理
➢ 选择合适的连接方法:备用多种连接方法,试戴 后选择
➢ 正确的操作程序和逐渐适应过程(1-2天)
预防与处 ➢ 理人机的同步性:
• 采用同步触发性能较好的呼吸机(如流量触发、容量触发等) • 应用同步性能较好的模式(如PSV等) • 合理使用PEEP • 检查有无漏气 • 对于呼吸明显增快的患者(呼吸频率>30次/min时),可以先用手
控同步或用简易人工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使患者的呼吸频率和呼 吸费力情况改善后,再连接呼吸机
4. 呼吸治疗协会临床实践指南——有创机械通气和无创机械通气时的气道湿化,2012. 5. 祝红梅,张会芝.接受无创通气治疗患者常见不良反应及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
志,2009,15(27):2832-2833. 6. 高莉,杨文芬.不同湿化温度对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行无创通气的影响[J].中华肺部疾病杂
压迫
不可避免
预防与处理
2009无创正压通气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三驾马车”——赛肤润+安普帖+泡沫敷料
• 第一步:受压部位取 适量赛肤润喷洒后, 用指腹轻柔按摩2min
• 第二步:倒V 字型安普贴贴于 鼻梁及两侧鼻翼
• 第三步:将泡沫敷料(美 皮康)裁剪方法同安普贴, 并放置于安普贴上
马佩.“三驾马车”预防无创通气患者面部力性损伤早期干预的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31):39743976.
无创通气中的潜在问题和危险因素

垦丛匿堂竖堕丕箕坌盟!!!!生筮!!鲞箜!塑苎!!!垦!!P!!墅!里!!!!g旦坚塑璺生:垒!g:!!!!!∑!!:!!:盟!:!无创通气中的潜在问题和危险因素张希龙殷凯生急性呼吸衰竭(ARF)的救治中存在着一些与无创通气(NIV)相关的潜在问题和危险因素,已成为目前NIV临床应用受限的重要原因[1],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对适应证的掌握,包括对开始使用和撤机时机的把握等方面;②应用技术方面;③对特殊相关并发症的处理方面。
本文对此作一简要小结。
1掌握适应证方面的潜在问题和危险因素由于ARF的病理生理特点,可发生NIV应用失败的危险。
ARF主要包括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对高碳酸血症的ARF,如COPD的急性加重期,主要由于呼吸的衰竭,需要NIV来辅助恢复。
大量的循证医学资料显示,NIV能够改善患者的生理参数和结果,如降低PCO。
,减少气管插管和提高生存率心’3]。
虽然NIV对高碳酸血症ARF的疗效已经证实,然而临床实践中仍然存在可发生在应用NIV数小时之内的早期失败和数天后的晚期失败。
这些失败可与患者的年龄、病变的严重程度、酸中毒、肺功能、活动程度等有关[4。
9]。
NIV也成功应用于急性呼吸衰竭低氧血症的治疗。
可是ARF低氧血症发生原因是更为复杂的,包括炎症、分流、V/Q失调、肺炎或ARDS等所致的肺泡陷闭等等。
Confalonieri等比较了使用NIV和常规疗法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治疗结果,发现经NIV治疗患者的气管插管率明显降低[5],对NIV治疗患者的分组比较显示,NIV应用成功率高的主要是高碳酸血症的COPD患者,而不是低氧血症患者。
Peter等通过NIV治疗因COPD发生高碳酸血症ARF,认为NIV对该症有明显的优越性,使死亡率降低了13%,18%的患者避免了气管插管,缩短住院时间平均5.6天,此外明显减少了并发症,并且提高了治疗的舒适度[2]。
对接受NIV治疗的2770例患者进行的多中心调查显示,应用NIV失败率为30%,主要在CAP和ARDS患者口…。
无创正压通气上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2 4 减少死 腔 面 罩本 身 的死 腔 存 在管 道 的重复 呼 吸 , 响 . 影
O 的排 出 , 使治疗失败 。可选用低死腔 的连接方法 和避免管道 ①适应证掌握不合适 。②通气模式 和参数设定不合理 。③患 C 提 者不耐受 , 使得治疗时间过短或辅助通气不足 , 造成治疗失败 。④ 重复 呼吸 , 高疗 效 。检查 呼气 阀或 适 当增 加 呼 气压 力 通 气
维持血氧饱和度 ( a 8 % ~ 0 SO ) 5 9 %即可。
2 3 使 病 人 安全 上 机 .
引起病人不适和不能 耐受 的原因 ,及时处 理。让患 者 了解 N P I_
P V的治疗 要求 , 增强信心 , 既增加了患者 的安全感又避免 了人机 提高 了耐受性 , 呼吸功能得到有效改善 。 全 面收集患 者资料 , 以和蔼 、 热情态 对抗 ,
. 力; 可以较好 的配合治疗 ; 能够较好 的保持面罩 的密 闭性 ; 血液动 2 6 确定是 否有潮气 量的改变 重新调整面罩 的位置并 固定头 用 在 尽 力学较稳定 。有 时由于基 础疾 病严 重或某 些特殊 的基础 疾病 带 ; 防 护罩 或 胶 带 密 封漏 气 处 ; 允 许 范 围 内 , 可 能 降低 CA P P水平 ; 换用密 封效 果好 的面 罩 。面 罩严 重漏气 时 , 检查 面 ( 如大气 道阻塞等 ) N P V 的上机 成功 率低 。这时 应及 时换 用 , lP
如用鼻罩可考虑下颌托或换用 口鼻面罩 ; 经上述处理 , 仍 有效 的 常 规 的 间歇 正 压 通 气 (P V) 同步 间 歇 指 令 通 气 罩松 紧, IP 或 存在严重漏气或通气效果不佳 时 , 应采 用压力 控制通 气 ( 力水 压 (I SMV)压 力支持通气 ( S ) 、 P V 等通气模式 。 22 及 时更换通气模 式 . 或容量控制模式 ( / ) Ac。 若潮气量 、 通气压力设 置过低 , 将无 法 平与压力支持通气相 当) 达到理想 的辅 助通 气 效果 , 时调 整 潮气 量 ( T) 通 气压 力 数 3 小 结 及 V 、 上机过程 中一定要严密监护 , 通过监护及时发 现问题 , 寻找 值 , 者舒 适为止 ; 浓度 ( 0 ) 否过 高 , 使患 氧 n :是 必要 时 降低 F i O
无创通气常见问题及处理

幽闭恐惧症 (11%)
讲明 NIPPV 改善病情的机理,取得病 人的理解 上机开始的2~3天内,分多次短时间 上机,并全程医务人员床边监测,反 复询问患者不适的原因并及时解决问 题 让患者佩带鼻 / 面罩吸氧 10 ~ 15 分钟, 消除患者对鼻 / 面罩的恐惧,然后再 给予低水平的CPAP通气,待患者适应
局部皮肤压伤(4%)
调节好固定带的松紧 度,一般为 1 个手指能 轻松地滑过头带与面 部皮肤界面为宜 鼻梁处加垫棉球 贴创可贴于患处 改用不同型号的鼻 / 面 罩以改变受力点
胃肠道吞气与腹胀(4%)
指导患者用鼻吸 气,不要张口呼 吸 病情较重的患者 可以放置胃管接 床边袋 降低吸气压力至 <1清洁鼻/面部 选择更合适的鼻/面罩
痰多及排痰障碍(16%)
尽可能使用鼻罩或鼻塞通气 教患者及其家属学会佩带鼻 / 面 罩 医务人员反复巡房帮助患者佩带 /卸下面罩 必要时予吸痰
上气道阻塞(10%)
患者刚睡着时取 头侧位或睡前取 侧卧位 根据气道开放情 况调节吸气相和 呼气相压力水平
低血氧饱和度(5%)
检查鼻 / 面罩周围漏气情况并选 用合适的鼻 / 面罩和调节好固定 带的张力 关紧鼻 / 面罩上的排气孔以减少 漏气量 确保输氧管连接正确,并加大氧 流量使SPO2在90%~95%之间
PaCO2升高(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气口
避免CO2重复吸入
NIV成功的重要因素
一个好的团队
• 一个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员工有助于得到更好的临床结果
基础疾病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
• 选择适宜的适应症并严密监测
疾病的严重程度 NIV短期NIV治疗后生理学的改变
• 如果通气或氧合失败,迅速评估可逆因素
• 如果病情不能在短期内得以缓解,立即准备插管(特别是低氧血症的 患者)
In “de novo” ARF:“新发生”急性呼吸衰竭 • Longer time on NIV before ETI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survival, adjusted for severity scores and shock:
200
100
150
Hours
Portable
Mode availability
Monitoring Alarm function Handling Trigger problems Leak compensation Oxygen blender CO2 re-breathing
ICU
maximal
expanded expanded complex possible limited always no
无创通气失败的常见原因和对策
东南大学中大医院呼吸科 林 勇
内
N IV的合并症 NIV失败的预测指标
• 高碳酸血症性呼吸衰竭 • 低氧血症性呼吸衰竭
容
NIV失败的常见原因 NIV失败的相关因素
• 与环境/医疗团队相关
• NIV禁忌症
• 患者相关因素 • 技术因素
漏气
80-100 鼓励闭口呼吸,尝试下颌带, 换为口鼻面罩,稍减低治疗压力
不合作或情绪激动*
不适应面罩
新近上气道或食管手术 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 (>2)
气道保护能力丧失*
• 过多分泌物 • 咳痰能力差 • 吞咽功能损害
*Relative contraindications相对禁忌症?
NIV失败的常见原因
患者因素
• 不耐受 • 面罩问题:
• 不舒适 • 佩戴不好 • 皮肤溃疡 • 幽闭恐惧
双水平或ICU呼吸机 在漏气时的反应
研究显示VPAP III STA的触发效率和同步性较好
Battisti A, Tassaux D, Janssens JP,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10 home mechanical ventilators in pressure-support mode: a comparative bench study. Chest. 2005;127(5) :1784-1992
limited
limited limited simple rarely frequently depending potentially
Weight
Costs
light
less expensive
heavy
expensive
对于ICU呼吸机,NIV算法是可取的 !!!
机械通气失败
不要忘记呼气口保持通畅!!!
综合评估并及时解决各种影响因素能获得较好的无创通气效 果
失败预测因子: NIV治疗高碳酸血症性呼吸衰竭
高龄 严重疾病(APACHE评分) 不合作 神经功能评分较差 不能与呼吸机同步 大量漏气 缺齿 呼吸急促 (>35/min) 酸血症 (pH <7.18) 前2小时未能改善pH、心率 、呼吸频率、 Glasgow昏迷 评分
• 确定最舒适的位置
面罩框与前额之间的缓冲垫 试戴面罩时取出义齿 家庭通气患者,根据其使用情况更换面罩
Nava S et al. Respiratory Care 2009;54:71-82
皮肤溃疡皮肤损害风险 NhomakorabeaA possible solution: the total face mask 可能的解决措施:全脸面罩和硅胶鼻垫
非COPD患者NIV治疗的预后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1st revision)
• COPD: 541 • 肥胖低通气综合症: 175
100 90
1-year survival
OHS COPD
20
NIV failure
p=0.074
20
Late NIV failure
p=0.044
% 80
70 0 p=0.002
15
15
% 10
5
n=59
10
n=66 n=11
5
n=13
0
100
200
300
400
Days
OHS and 1-year survival: OR 1.83, 95% CI 1.24-2.69, p=0.002 Survival adjusted for confounders: Adj. OR 1.30, 95% CI 0.30-6.48, p=0.55
使用Gecko鼻垫, 保护鼻部、减轻压迫 、减少漏气
改用全脸面罩
当改变面罩之后,应该重新评价和探测合适的触发设置和加压水平,才能保证同步 性和避免重复呼吸
更好的办法是把面罩的容量、排气量等数据预存在呼吸机里!!
Louis B, Leroux K, Isabey D,et al. Effect of manufacturer-inserted mask leaks on ventilator performance. Eur Respir J 2010; 35: 627-636.
• 与环境/医疗团队相关
• NIV禁忌症
• 患者相关因素 • 技术因素
NIV失败的常见原因
环境/医疗团队
• 缺乏技能、经验 • 病情较重,适应症选择不当 • 缺少适当的监测
NIV 适应症的选择
需要通气支持:
可逆性疾病(COPD, 充血性心力衰竭, …..)
• 中到重度呼吸衰竭
• 气促 (>24/min for COPD, >30/min for CHF) • 辅助呼吸肌做功或胸腹矛盾运动
75
• 气管插管前长时间使用NIV与生存率下降 相关
Adj. OR 0.98, 95% CI 0.97-0.99, p=0.001)
100
50
50
25
0
Alive Dead
0
Alive Dead
内
N IV的合并症 NIV失败的预测指标
• 高碳酸血症性呼吸衰竭 • 低氧血症性呼吸衰竭
容
NIV失败的常见原因 NIV失败的相关因素
低氧性呼吸衰竭NIV失败的预测指标
ARDS 或肺炎 SAPS ≥35 PaO2/FIO2 (100 or below) 低 pH 年龄 >40 years, 感染性休克 多器官功能衰竭 在第一小时内不能改善 PaO2/FIO2 >146
Antonelli et al. Intensive Care Med 2001; 27: 1718–28 Rana et al. Crit Care 2006; 10: R79
Soo Hoo et al. Crit Care Med 1994; 22: 1253–61 Ambrosino et al. Thorax 1995; 50: 755–7 Confalonieri et al. Eur Respir J 2005; 25: 348–55
非COPD情况: 肺炎(n=37) 神经肌肉疾病 (n=11) 肺水肿 (n=9) 支气管扩张 (n=5) 脓毒血症(n=3) 支气管哮喘(n=3)
0
COPD
OHS
0
COPD
OHS
COPD患者住院期间NIV失败的相关因素
入住有经验的医院的1033例COPD患者NPPV失败的危险因素 分层
• 2 ICU • 6 RICU • 5 普通病房
NPPV 在797 (77%)患者获得成功
入 院 时
进行NIV 2小时后
脊柱后侧凸
Acute hypoxemic respiratory failure
另一解决方法:头罩
Courtesy of Dr. Stefano Nava (Bologna, Italy)
内
N IV并发症 NIV失败的预测因素
• 高碳酸血症性呼吸衰竭 • 低氧血症性呼吸衰竭
容
NIV失败的常见原因 导致NIV失败的因素
• 环境/医疗团队
• NIV的禁忌症
• 与患者相关因素 • 技术因素
在NIV过程中,如何减少漏气?
选择合适型号和大小的面罩 选择的合适的固定系统 合适的面罩头带 合适的管路转接头 凝胶或泡沫密封 下颌带
Nava S et al. Respiratory Care 2009; 54: 71-82
与压力或流量有关的因素 鼻充血 鼻窦/耳朵疼痛 口鼻干燥 眼部刺激 胃部胀气
20-50 10-30 10-20 10-20 5-10
类固醇鼻滴剂,减充血剂/抗组胺药 如不能耐受,降低压力 鼻用生理盐水/润滑剂,湿化器 检查面罩,重新调整头带 重新固定, 胃肠消气泡药物(simethacone) 不耐受降压
与面罩有关的因素 不适 面部皮肤红肿 幽闭恐惧 鼻梁溃疡 痤疮样皮疹
30-50 20-34 5-10 5-10
5-10
调整面罩、头带,更换面罩类型 松解头带,使用人工皮肤 换用小面罩,使用镇静药 松解头带,人工皮肤, 更换面罩类型 局部类固醇或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