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有效的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教师如何有效的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教师如何有效的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教师如何有效的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张成

大凡语文老师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每当分析课文时,问题提得稍微有些深度,举手的学生就会大大减少!每当考试中的阅读分析题文章达400字以上,学生的解题能力就会大大下降。从历年的语文考试中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学生的阅读理解存在严重的问题,不是忘了点标点,就是忘了加标题;不是不会用自己的话解释词语,就是不会用自己的理解来回答问题,一旦不能用“摘录法”便有一种手足无措之感……是阅读教学的问题?还是学生的能力问题呢?方法课堂上没少讲,为啥就是那么高投入低成效呢?

原因是很复杂的,但有一点很显然,那就是结果是这样,却仍没引起教师的高度关注,我们的阅读课依然“涛声依旧”;即使关注了,改进了,成效也不太明显。虽然新课程开始一年多了,但阅读课上:读通全文——初步感知——精读课文———总结巩固————完成练习的经典五步模式仍是屡见不鲜。课内如此,课外阅读更加糟糕,有些学生读了五年书从来没进过一次图书馆。大部分学生认为没什么好看。看电视的比比皆是,看书的却寥寥无几,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当然看电视也是一种很好的信息积累,问题是没人引导,所以停留在娱乐上,长此以往就会养成对直观画面的依赖,而对书的漠视却令人无比担忧。

是书不好看吗?当然不是。是学生没在书中找到过快乐的体验,因此也就无所追求,电视给学生的是直接的视觉和听觉上的快乐,或是其它丰富的信息刺激,而文字只有通过理解、想象才能发挥信息效能,既然无快乐,索然无味的事,我们可爱的学生怎么会做呢?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方面的规定:一是提倡扩大阅读面,要求“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扩展自己的阅读面,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二是规定课外阅读量:第一学段课外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以后逐渐增加;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小学阶段背诵古诗文70篇。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它对人才的知识、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古人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提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名人名家朴素而富有哲理的话,给我们以启示:仅靠课本上数量有限的几篇文章,怎能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高涨的孩子们?无论是阅读教学现状,还是时代社会的要求,都需要我们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尤其是学生自身语文整体素养的提高,更需要

组织学生强化课外阅读,激励大量阅读,让他们在阅读中品尝到无穷的乐趣,从而促进阅读兴趣的不断拓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将来博览群书打下扎实的基础。那么如何来有效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

一、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有了阅读的兴趣,就会从内心深处对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变“被动读”为“主动读”,“要我读”为“我要读”。只有当学生在头脑中树立了强烈的阅读意识,才能积极主动地去阅读书籍。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尤其应该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和乐趣相联系。用“兴趣”“乐趣”这两把“金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扉,引导他们步入知识的殿堂.

介绍读物梗概激发阅读欲望。教师要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书中人物、内容梗概或精彩片断,激发学生“欲知详情,请看原文”的欲望。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姑娘》《皇帝的新装》后,教师可介绍《安徒生童话选》;结合《赤壁之战》的教学,教师可出示《三国演义》(儿童版)介绍书中部分精彩内容的梗概。这样学生就会被兴趣推动,纷纷要求借书阅读,在读中去感受名著的魅力,和灿烂文化的艺术所在。实践证明,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二、指导课外阅读,提高课外阅读效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正确合理的选择自己所需的作品,快速准确的运用阅读方法,做好读书笔记,课外阅读才有效率,才有收获。

1、推荐与课文相联系的书籍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差。如今的课外书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并不都适合学生阅读。作为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读物推荐工作。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我们推荐读物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如上完了《丑小鸭》,我们可以让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选》,学习了《景阳冈》,可以向学生推荐《水浒传》。

2、推荐与年龄特点适宜的书籍

小学六年,跨度较大。我们推荐读物时,不能一刀切,必须根据每一级段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向学生提供书籍名单。如:三、四年级的孩子,他们的识字量比较丰富,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我们就可以向他们推荐《格林童话》、《宝葫芦的秘密》、《儿童科幻小说》、《十万个为什么》、《樱桃小丸子》等书籍。

3、推荐与习作要求相关的文章

习作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大量的阅读可以为习作铺垫。如学习《水上飞机》,了解了说明文的写法,动员学生对身边熟悉事物加以说明介绍,进一步明确介绍事物的方法。

4、从时空结构上推荐有关内容

在实践中,大胆地将报纸、杂志、小说、影视、广告、标语等语文信息引入课堂,丰富深化教材内容。如今年神州七号飞上太空,振奋人心。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阅读相关报道,了解事件始末。

三、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一般包括精读、略读。精读即抓住重点词句,细细揣摩,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略读即先看序言、提要、编辑大意和目录,以了解全文的性质、内容和规模,再阅读全文章节标题及段落首句和尾句,最后浏览全文,综述大意。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常用的是略读。根据阅读目标的不同,我们又可以把略读分为游览式读书法和筛选式读书法。培养学生阅读方法,我们要遵循课内带课外,扶放相结合的原则,切忌拔苗助长。要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顺序,即先初读,感知课文大意,然后精读品析,最后评议摘录

四、辅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读书笔记类型很多:摘抄型:摘抄好词好句,科学珍闻,生活常识等以丰富语言,增长知识,启迪思维,陶冶情操。提纲型:在读过一本读物后,把其中的要点或基本内容提纲挈领写下来,掌握读物的内容及作者的思路,从中学习表达事物的方法。感想型:再读完一本读物后,结合现实和个人经历写出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及感想和体会,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想象型:主要是续编故事,改写故事,发展联想和想象能力,从而培养创新思维。我们要通过提示范例,摘录讲评,交流感想等方式,提高学生做笔记的能力。

五、营造阅读的环境

众所周知,良好的环境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可以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条件,为学生创造阅读的良好环境。阅读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种,所谓硬环境就是创设良好的外在阅读条件,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训练好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课外书的准备必不可少。我们学校为每班购进了一百册新课程必读书籍,每学期班级之间,年级之间进行互换,达到资源的充分共享;班级书架就像一个中转站,方便每个学生的借阅,而家庭书架则是学校课外阅读的重要延伸,学生在家的时间最

多,也是阅读的重要场所。教室四壁张贴关于读书方面的标语,这些标语在语文教材中随处可见,如“好读书,读好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大量标语充斥在学生的视野,经常看到或诵读到,都会激发起学生极大的阅读兴趣。那么什么是软环境呢?软环境就是教师在与学生的阅读交流中建立的一种美好的情感氛围。比如,教师对学生阅读成果的赞同和肯定。对于课外知识比较丰富的学生,可毫不吝惜赞美之词,“小书迷”、“小博士”、“成语大王”、“字典通”都可成为对这些同学的昵称。

作为教师,还要努力让学生轻松的阅读。所谓轻松的阅读,就是让学生在没有过高要求、没有过重压力的环境下阅读。我们要让学生轻松地从事阅读活动,让他们尽情享受阅读的美,而不是为了阅读而阅读。阅读兴趣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低年级的孩子认识的字比较少,对阅读本来就有畏难情绪,如果教师提出太多的阅读要求,便会打击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是记忆力优于理解力,明确了这一特点,教师更应该降低理解的要求,不求一步到位。

加大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质水平,已逐渐成为小学教育界的共识。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把它作为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教师一旦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学生的阅读理解、表达交流能力就会提高。为了让我们的学生在书的海洋中畅游,为了让他们在知识的滋润下成长,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红旗小学

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阅读是语文教育的重心,探索并完善阅读教学体系,已成为目前小学语文教育界日益关注的焦点。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了,不但能够加强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而且还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叶圣陶曾说过:“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所以,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光是上好四十分钟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阅读延伸到课外去。 为了真正让学生的课外阅读落到实处,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积极有效的实践。 一、确定学生课外阅读实践的目标 根据不同阶段学生不同的阅读层次,制定学生课外阅读目标。如一、二年级学生识字量较少,故以注音童话、寓言为主;而中年级学生识字量有所增加,因此,以儿童小说以及较适合儿童阅读的经典小说为主;高年级学生由于独立阅读能力已经形成,所以适合阅读有较高品位的科幻作品等。 二、选取学生课外阅读实践的内容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阅读兴趣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低年级学生爱听故事,爱读儿歌、童话等,而高年级学生则喜欢历史故事、文字优美的散文、情节曲折的小说等。所以,低年级学生可阅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中年级可阅读《成语故事》、《儿童小百科》等少儿故事、科技书籍等,而高年级学生则可阅读《中华上下五千年》等比较通俗的古今中外历史故事等。课外阅读应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学生逐渐锻炼和养成自学的能力。 三、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实践的方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教给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如何有效地促进小学生课外阅读量的增加与质的提高呢?笔者认为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尝试一下。 1.“量体裁衣”法 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对难度不同的读物分别对待:古诗,适合集体吟诵;篇幅较长的童话故事,对于低段学生来说,原则上不提倡自读,而采取“你讲我听”的学习方式。 2.“逐步渗透”法 教师不能一味地让学生只是读课本,还应该大量地收集一些类似的材料供学生阅读。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我先给学生提供了《空城计》让他们阅读,学生在阅读相关故事的时候,他们就会无意识地进行联系、比较,阅读兴趣也加浓了,而且对故事情节、人物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3.“生活联系”法

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营造“书香”、“墨味”的校园“”doc

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营造“书香”、“墨味”的校园“”doc

————————————————————————————————作者:————————————————————————————————日期:

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 ——营造“书香”“墨味”的校园? 海珠区琶洲小学:苏巧丹

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 ——营造“书香”“墨味”的校园 海珠区琶洲小学:苏巧丹 【摘要】《新课程标准》对小学高年段的阅读量有这样的规定:“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如何贯彻新课标的精神,有效地落实这课堂之外的学习呢?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将结合实际从课内引导,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巩固课外阅读的兴趣;优化环境,延续课外阅读的兴趣等方面进行浅谈。 【关键词】课外阅读有效兴趣 居里夫人说:“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好书,以它健康的思想教育人,以感人的事迹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紧张、曲折、惊险的情节故事引人,以科学的知识丰富人。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课堂占多少,得益于自己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回想自己大概是百分之三十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我们也常常发现,一些学生知识面广,理解能力强,思维活跃,正是因为他们有了较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和阅读条件充实了课余生活。课外是个广阔的天地。课外阅读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全面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教科书不可能包罗学生所需的知识,也不能及时反映社会发展中不断更新的知识,它是有局限性的,而课外阅读即是“终身教育”。因此,教师对学生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十分必要。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高年段的阅读量有这样的规定:“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但是,这100万字阅读量应有什么样的内容和形式?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如何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有效的评价?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和探讨,教师和学生将无所适从,其后果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发展,更严重的是会对学生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们教师研究和探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刻不容缓。那么,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呢?

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

生本班课外阅读指导意见 叶圣陶曾说过:“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续,不仅必要,而且还有深远的意义。为了使教师真正走进学生的课外阅读,作出正确有效的指导,特制定如下课外阅读指导意见,供老师参考实施。 一、制定目标 1.低年级课外阅读目标:逐步学会独立阅读适合低年级学生知识水平的课外读物;培养有感情地朗读短文的能力;养成背诵自己喜爱的文章的良好习惯;培养初步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 2.中年级课外阅读目标:在阅读活动中,适当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有初步的鉴赏语言文字的能力;能评析文章中人物的善恶美丑,从中受到教育;背诵一定量的格言警句、歇后语、古诗及文章片段;有摘录、品味好词佳句的能力和习惯;能阅读理解简单的说明书及各种应用文;具有初步的独立阅读儿童读物的能力和简单的圈点批画的阅读习惯。 3.高年级课外阅读目标:在阅读活动中,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对文章有一定的鉴赏、分析能力,并主动从中汲取营养;能背诵较多的名家名篇(或片断〕;有摘录好词佳句及文章精华的能力,并学习分类;能独立阅读课外读物,学习制作阅读卡片;能按兴趣后某种要求剪报。 二、推荐书目 1.科技知识类:提供有关生活常识、自然知识等科学常识性文章,适合儿童特点的科幻小故事,简单的产品说明书等。各年级段书目如下:(必读书目〕 (注音本)、《告诉我为什么》(低年级版)、《动脑筋爷爷》、《大自然中的老师》(彩图注音本) 、《少年百科知识问答》、《小实验小制作》、《四季星座》、《学做多面手》、《飞向太空》、《奇趣博物馆》、《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 《世界科幻小说精品丛书》、《小学生漫游祖国》、《打开智慧之门的的金钥匙》、《中国科学小品文》、《学会在21世纪生存丛书》、《上下五千年》、《家用电器大观》 2.文学作品类:选择儿童喜爱的儿歌、谜语、古诗、寓言、童话、小说、剧本、相声小段、小品脚本等,供学生阅读。选择名家名篇指导学生品味、赏析、学习。各年级段书目如下:(必读书目)

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资料讲解

如何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 古人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不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纷坛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以渊博的知识去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和挑战。对此,我们都有诸多感慨:涓涓细流,终能积小流成江河。 一、激发兴趣,促成阅读。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一般的做法如下: 1、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故事人人都爱听,尤其是从小就伴着奶奶的童谣、妈妈的童话长大的孩子,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立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娓娓渲讲,被激化,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巳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跌,期待大白结局之际,教师嘎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记得有一次,我给学生们讲《松鸡和乌龟》的故事,当我讲到乌龟们为了让松鸡能整天呆在洞里陪它们玩耍,便在松鸡的同意下把松鸡的羽毛全部拔光。这样松鸡没法飞走了,它们的目的也都达到了。可是有一天正当它们玩得正开心的时候,突然,黄鼠狼窜进洞来,扑向松鸡,一口咬住松鸡的脖子……讲到这我嘎然而止,学生迫切知道结果。而我却让他们先猜猜结局。在一一否定了他们的答案后,我便出示《一千零一夜》一书告诉他们,想知道结果就借读这本书,里面还有更精彩的故事呢。学生被扣人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借书。这样让听者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2、谈自己的读书感受激发兴趣。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 3、介绍读物梗概激发阅读欲望。教师要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书中人物、内容梗概或精彩片断,激发学生“欲知详情,请看原文”的欲望。如教学《揠苗助长》、《鹬蚌相争》后,教师可介绍《寓言故事》;结合《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的教学,教师可出示《三国演义》(儿童版)介绍书中部分精彩内容的梗概。这样学生就会被兴趣推动,纷纷要求借书阅读,在读中去感受名著

(完整版)教师如何有效的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教师如何有效的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张成 大凡语文老师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每当分析课文时,问题提得稍微有些深度,举手的学生就会大大减少!每当考试中的阅读分析题文章达400字以上,学生的解题能力就会大大下降。从历年的语文考试中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学生的阅读理解存在严重的问题,不是忘了点标点,就是忘了加标题;不是不会用自己的话解释词语,就是不会用自己的理解来回答问题,一旦不能用“摘录法”便有一种手足无措之感……是阅读教学的问题?还是学生的能力问题呢?方法课堂上没少讲,为啥就是那么高投入低成效呢? 原因是很复杂的,但有一点很显然,那就是结果是这样,却仍没引起教师的高度关注,我们的阅读课依然“涛声依旧”;即使关注了,改进了,成效也不太明显。虽然新课程开始一年多了,但阅读课上:读通全文——初步感知——精读课文———总结巩固————完成练习的经典五步模式仍是屡见不鲜。课内如此,课外阅读更加糟糕,有些学生读了五年书从来没进过一次图书馆。大部分学生认为没什么好看。看电视的比比皆是,看书的却寥寥无几,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当然看电视也是一种很好的信息积累,问题是没人引导,所以停留在娱乐上,长此以往就会养成对直观画面的依赖,而对书的漠视却令人无比担忧。 是书不好看吗?当然不是。是学生没在书中找到过快乐的体验,因此也就无所追求,电视给学生的是直接的视觉和听觉上的快乐,或是其它丰富的信息刺激,而文字只有通过理解、想象才能发挥信息效能,既然无快乐,索然无味的事,我们可爱的学生怎么会做呢?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方面的规定:一是提倡扩大阅读面,要求“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扩展自己的阅读面,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二是规定课外阅读量:第一学段课外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以后逐渐增加;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小学阶段背诵古诗文70篇。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它对人才的知识、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古人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提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名人名家朴素而富有哲理的话,给我们以启示:仅靠课本上数量有限的几篇文章,怎能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高涨的孩子们?无论是阅读教学现状,还是时代社会的要求,都需要我们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尤其是学生自身语文整体素养的提高,更需要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有效策略的研究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有效策略的研究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有效策略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背景及意义 一是课程改革的需要。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环节,也是精神成长、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当前《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适合儿童阅读的各类读物是现实生活中最重要的语文教育资源。“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则是极为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和拓展,是阅读能力训练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学过程之外的“点缀”,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县教研室提出了语文阅读计划,学校要积极创建书香校园,要求学生以书为友,和书为伴。鉴于这些,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是势在必行。 二是当前阅读现状的需要。综观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形势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选择较盲目。由于小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粗糙低劣、甚至具有较强暴力色彩的书籍进入了学生选择的领域。而一些较为高雅严肃的作品少人问津。另外,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极端功利色彩,误以为课外阅读会影响成绩,只重视与文化考试有关的参考书,一些科普以及人文性很强的作品魅力不再。再则,个别学生凭潮流看书,人云亦云,自主性不够。2、方法较陈旧。今天的学习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阜宁县合利中心小学顾春娥语文课外阅读是指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之外,以学生自己的阅读为主,以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探索、创造和应变能力为中心,通过阅读、观察、分析、研讨等形式,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学习活动。它完全以小学生为主体,教师只起辅导与参谋作用,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开拓视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课外阅读虽然以小学生为主体,教师只起辅导与参谋作用。但是,教师对小学生的阅读指导也至关重要。指导的内容主要包括选书、计划、方法等。 1、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读书书历来有好坏,或者基本是好的,但有瑕疵。现在的书、杂志、小报多得令人目眩。什么书好,什么书坏,什么书宜读,这就需要选择。小学生对书的好坏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他们往往出于好奇心,越不让看,就越要看,特别是武打小说、言情小说,一旦入了“迷宫”,就不能自拔,我们要讲明读坏书的危害,晓之以理,用一些沉痛的教训启发他们不读坏书,变堵为导。要使学生不读坏书,我们当父母的和老师的,就要多花些时间,查查图书目录,翻翻书,一本书大概浏览一下,好多书都有“前言”、“后记”、“序”、“跋”、“内容提要”一类文字,不外是对书及作者的评价,介绍书的梗概,成书原因。看了这些,对一本书就有了大致的了解。由于成年人鉴别力比较强,据此,就可定下来,学生宜读不宜读,然后再向学生推荐。这种方法简而易行,教师可用少量时间,就完成向学生推荐好书的任务,学生就可以有目的的读书了。 2、指导学生有计划的读书所谓计划,即是在完成课内学业的前提下,选择一些好书读。处理好课内课外的关系,合理分配时间。即使是好书、好报,如无目的的滥读,忽视“正业”,比如说上课偷看,集体活动不参加,作业没做完就看杂志、小说,这样的课外阅读,不但没有好处,反而会影响学习,影响身心健康。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新学期开始,每人订一份课外阅读计划,各个年级有所侧重,计划可根据具体情况不断修改完善。要长计划、短安排、长流水、不断线,灵活机动,循序渐进,争取每学年都有个读书目标。 3、教给学生课外阅读方法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要想使学生课外阅读有收获,就必须教给他们一些读书的方法。掌握了好的读书方法,就能把书读得更好。读书的方法很多,下面选主要的介绍几种。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三步骤-模板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三步骤 [作者] 何云峰 [内容]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仅靠两周一次的作文训练难以达到写作能力的要求,因此修订大纲提出:“要指导学生课外经常练笔,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随时记下来,以提高写作能力。”为此,在扬州大学师范学院教科所“中学各科立体化教学”课题组的指导下,我从1994年开始了以课外阅读摘记和练笔为载体的作文教学改革试验,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我的做法是: 一、调动学生积极性——激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生活是人生的一本大教科书,其内容有无比的丰富性和生动性,可是有的学生总是埋怨学校生活的贫乏单调,许多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觉得作文难,怎么办?宋代的谢枋说:“凡学文,初要胆大,终要小心——由初入细,由俗入雅,由豪荡而纯粹。”这样就能“初学熟之,开广其胸襟,发舒其志气,不见文之雅,心能放言高论,笔端不窘矣。”据此,我大胆扬弃一切束缚学生,不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条条框框,引导学生,向生活和报刊时文要文章,向多记快写要能力,放手摘,放心学,放胆想,自由练笔。为此,我开放了“六大自由”:一是摘记和练笔自由,二是摘抄内容和命题自由,三是体裁自由,四是选材自由,五是摘法写法自由,六是篇幅长短自由。这“六大自由”的开放,就像为学生开启了紧闭多年的大门,一个崭新的天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阅读欣赏课上,学生的写作热情得到空前的激发,许多同学明确了自己阅读意识的指向,并分类展开了课外阅读摘记和练笔工作。大多数同学较感兴趣的课外阅读摘记有三大类。第一类是涉猎性阅读摘记,其特点是在阅读数量上“多多益善”,不分中外古今;在阅读质量上“不求甚解”;方法可“一目十行”;然后记下“总体感悟”和捕捉到的有用信息,俗语“看报看题,读书读皮”之说,就是这种阅读摘记的形象表述。第二类是积累性阅读摘记,对于一些经典性著作、工具书和资料性期刊等,阅读时及时做好摘记,对充实知识仓库是大有益的,我国古人极其看重“积学以储室。”第三类是借鉴性阅读摘记,事实上,创作得力阅读的例子并不鲜见,侯方域的《马伶传》

课外阅读_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_论苏霍姆林斯基关于课外阅读指导的思想

2007年第5期(总第328期 )EDUCA TIONAL RESEARCH No.5,2007 General,No.328 课外阅读: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 ———论苏霍姆林斯基关于课外阅读指导的思想 寿永明 [摘 要] 课外阅读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从事的主体活动,它以学生主体的和谐发展为旨归,其理论意义在于明确课外阅读的作用和意义,以及课外阅读指导的重要性,从而让课外阅读有效而充满活力。学校应为师生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教师应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书目,授予学生课外阅读的技巧,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以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关键词] 苏霍姆林斯基;课外阅读;课程;教学 [作者简介] 寿永明,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教授 (浙江绍兴 312000) 课外阅读是相对于教科书学习而言的读书活动,“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①学生学习任何一门课程都要借助于这个“风”和“帆”。在课外阅读指导中,要以学生发展为目的,让学生和谐发展———这也是苏霍姆林斯基课程与课外阅读思想的意义所在。 一、学校:读书氛围与课外阅读的价值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颇具危险性的通病是缺乏读书气氛,没有读书的需求,整个教育制度就会垮掉。如果一个学生的兴趣世界仅仅局限于准备功课,如果一个学生除了必修课的知识以外别的什么东西都没有掌握,如果学生的智力活动只局限在学习教科书里的内容而缺乏创造性的劳动,那么,学校对学生来说就会变成毫无吸引力的、抑郁沉闷的地方,而学习也就会变成沉重的、枯燥的、单调乏味的“苦差使”。 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对书籍的热爱,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精神生活中所占的地位。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的个人藏书比喻为“使学生通过读书而进入知识海洋的第一个出发港”。②因此,他建议不管教师到公共图书馆去借任何一本书是多么方便,还是要建立起自己的图书室。在帕夫雷什中学,35名教师的私人藏书共有419万册。其中,苏霍姆林斯基和女儿共有1195万多册。③关于教师的私人藏书,苏霍姆林斯基建议购买四种书籍:一是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方面的书籍;二是关于人的学问的书籍,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书籍,以及关于杰出人物的生平和斗争的书籍;三是教育理论书籍,包括发展心理、个性心理、智育、体育、德育、美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四是文艺书籍。另外,《艺术通史》、 《世界民族》、 《简明文学百科词典》、 《儿童百科全书》等百科全书类的书籍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时,每位教师都要订几份报纸和几种杂志,不仅包括文艺杂志,还应包括《哲学问题》、《自然》、 《知识就是力量》等科学刊物。 这样,在教师的影响下,帕夫雷什中学的学生从小就开始积累自己的藏书量。到了中学高年级,许多学生的个人藏书就相当可观了———约有一百到一百五十册,有的甚至达到了四五百册。苏霍姆林斯基还建议每个家庭都过“书籍节”,他建议家长给儿童买一批藏书,使学生成立“书籍合作社”,以增加书的使用频率;班主任建立本班的

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的研究方案

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课题核心概念 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一种,它相对于课堂阅读而言,是指学生课外通过阅读书报、影视、网络等进行学习的方式。课外阅读是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的总称,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它是语文综合性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通、最常见的形式,是阅读能力训练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新课标中,课外阅读已经作为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要求提出来。 课外阅读指导策略:课外阅读指导策略是指为了达成目标(即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在分析学生阅读活动的基础上,对所采用的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和手段等具体教学行为的整体性设想与运筹,是实施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这三方面动因的集成。 (二)、问题提出的背景 阅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增加知识,开拓眼界,积累广博的知识,发展思维,陶冶性情。小学低年级是学习成长的初期阶段,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好时机。如果从

小养成喜爱阅读的好习惯,那么将终生受益。阅读仅仅依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年级课外阅读总量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低年级不少于5万字。”然而通过与一二年级学生和家长的接触了解,发现很多学生的阅读量远远达不到这个要求。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自主读书课外能力差,部分家长对阅读不够重视,学校老师对于学生课外阅读缺乏引导,这些都使低年级的学生课外阅读处于一种随意的状态。因此,在小学低年级学生中进行课外阅读指导非常有必要。 另外,作为一名从事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老师,对于如何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也存在很多困惑。例如,学生对于什么样的课外书感兴趣?怎么让家长重视家庭阅读?如何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课外阅读指导课应该以什么样的模式呈现,是不是要按照语文课堂的模式进行?等等很多问题困扰着我,我想通过本次课题的研究对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进行深入的了解,研究、学习指导低年级课外阅读的理论知识以及切实有效的方法策略。 (三)、理论依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提出了具体要求: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学生的发展具有

学生课外阅读指导

学生课外阅读指导 摘要: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是,语文课堂只有40分钟,课内阅读有限,远不能达到“破万卷”的要求。因而,只有走出课堂进行课外阅读,才有可能真正的实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关键词:高中学生课 外阅读指导示例 美国的斯迪芬·德·克拉森曾在《作文:研究,理论与应用》中指出:“学生自发的课外阅读兴趣有助于作文能力的发展,增加课外阅读比增加经常性写作训练对帮助发展学生作文能力更有效。” 张志公先生也指出:“语文这个工具要掌握的好,运用的好,首先必须手中握有丰富的材料,贫乏是语文能力的致命伤。古人要强调多读,他们认为只有多读,才能善写。他们不主张狭窄,主张广博。”所以,要治愈“贫乏”这一语文的致命伤,唯一良方就是加强课外阅读。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上明确要求,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

交际能力。如今,作为教学的指挥棒的高考,语文考题中阅读题、作文题是重头戏,这充分说明了作文是生命的足迹,阅读是生命的双脚。听、说、读、写是基本功,铸造着当代学子的天赋。阅读的质和量,决定着一个人倾听的水准,说话时发挥的水平,写作笔下灵机应变的能力。通过大量的阅读,会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 然而,语文阅读瀚海无边,怎样让学生在阅读中挖掘有效的信息,获取无限的价值,拓宽视野,增强语感,提高写作能力呢?就此,笔者在课下进行了以下指导: 一、课外阅读——养成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使学生对课外阅读有兴趣,让他们养成爱读书、会读书、与书为伴的好习惯,每天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和感染尤为重要。 在一个经典被冷落的特殊时期,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我们有必要给学生补充一点“经典文化之钙”。为了使学生“学有兴趣”“背有情趣”,课前几分钟,我给学生讲成语故事,或把当前报纸上的最新消息带给他们,或给他们推荐一篇美的散文、一首美的诗歌,或给他们讲某个名人的故事……让他们在“收听”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从而产生强烈的“录取”愿望,自己去寻找,自己去阅读。为了提高阅读兴趣,利用早自习让三四个同学每人推荐一篇美文,并写出

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

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阅读、再阅读。”由此可见,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做好课外阅读,做好有效的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语文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 一、营造良好读书氛围 披文而入情,读书重在激情。我们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陶冶。一个喜欢阅读的教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学生。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利用一切适当的机会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如我们学习了“田园风光”一单元时,让学生搜集相关的文章进行阅读。如《可爱的草塘》、《山中访友》《草虫的村落》等文章。这样有目的加强课内外沟通,拓宽阅读渠道,既能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又能提高他们课外阅读的质量。 每周的阅览课也是学生课外阅读的氛围重要形式,主要做法是:我们可先引导学生用一段课外时间读一本教师或同学推荐的书,然后利用一次阅览课一同交流讨论读书的感受,让阅读成为游戏一样的童年生活,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促使学生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自发性、有渴求欲的自我行为。 二、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小学生在阅读中,面对身边各种各样的书,常常不知如何取舍。他们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

仰慕机智、勇敢、轰轰烈烈等。同时,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都有限。 首先,我们要精心挑选学生喜闻乐见的经典儿童读物,如《神奇的花园》、《小王子》、《幸福的鸭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以及《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这些经典儿童文学书籍既是符合儿童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的课外读物,又能促进他们完美地发展,纯净孩子的精神世界,敞亮孩子的心扉,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 其次,可以适当推荐给小学生的一些畅销的名着。比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这种具有时代特色的课外读物也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宝贵契机和资源。对这种课外阅读,教师要引导小学生了解故事中主人翁的性格特点,使其能真正产生发自内心的激动和兴趣。 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一般包括精读、略读。课外阅读学生常用的是略读。培养学生阅读方法,要遵循课内带课外、扶放相结合的原则,要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顺序,即先初读,感知文章大意;然后精读、品读,理解文章内容,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方法;最后摘抄好词好句、谈感想或体会。我习惯让学生与同学经常交换读物,还在班级里建立了图书角,让每个同学在学期初都把家里一两本好书带回来,把它放到图书角里,让全班同学可以借阅。这样,不但做到了阅读资源共享,而且学生还可以用心读到更多的书,视野会更开阔。 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指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 梅口中心小学廖应忠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好课外阅读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开展课外阅读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开展课外阅读还有利于学习和巩固老师在课堂上所教的知识,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扎实,学得活泼,是启迪智慧、锻炼才能的一条主要途径。朱熹曾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曾提倡:“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就连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也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自己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回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因此,我们不能不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纷坛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下面就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谈谈浅见: 一、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1、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 故事人人都爱听,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竖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情感交跌,期待大白结局之际,教师嘎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孩子们: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

小学语文阶梯式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小学语文阶梯式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也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阅读能力是每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必备的技能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教力量的不断深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已经成为各大学校的重点培养计划,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引导。特别是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加入阶梯式的课外阅读,能扩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了解语文,在阅读的同时自身的灵魂得到升华。 标签:小学语文;阶梯式阅读;指导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当前的小学语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在当前的教学基础上引入时代的教学元素,通过阶梯式阅读的教学,增加学生课内外的知识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和习惯,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以便于让他们综合发展。本文就从阅读教学的特点出发,对阶梯式的课堂引导策略以及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教学理念做一些深层次的透析。 1.注重阶梯式引导模式,丰富小学阅读课堂教学内容 小学是人生的起点,是学习的新时期。学生在这个时期内不断发展、循循善诱的成长,内心的思想、感悟都呈现出阶梯性的变化。而语文阶梯式课外阅读又是一种有计划、有步骤、有内涵、有梯度、有层次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艺术情怀。所以我们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必须通过自身的教学经验来制定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阅读引导计划,利用时代的元素来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扩展他们的语文表达技巧。 阶梯式阅读教学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向,真正地结合教学实践,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明确的阅读目标和学习方向感。换而言之,阶梯式课外阅读发挥了本质性的教学优势,逐渐深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不仅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同時还能不断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高度的可行性。“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是有深刻价值的。当学生学会从阅读的资料中寻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内容,就能领悟到语文的真谛,在打好阅读的基础之上,思考文章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寄托和生活哲理,才能发展全方面的综合实际能力。 2.强化阶梯式教学理念,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 新时期的教学大纲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注重实际,尤其是从阶段教学出发,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阅读能力,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阶段性”的阅读目标,才能实现阶段性的阅读飞跃,把课内外阅读有效地衔接起来。毕竟对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相互促进、互相作用的过程,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学生作为教学的感受者,师生之间只有相互合作、共同进步,才能构建出有价值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才能营造出欢快的小学语文阶梯式教学氛

(完整版)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及指导方法

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及指导方法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的获取信息。阅读便是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尽管当前获取信息的渠道形式多样而且速度相当惊人,但是据统计当前各种信息约有85%来源于图书文献。这足以表明阅读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相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更是他们获取信息的最基本途径和最简便的方法。语文教育学家吕淑湘在回答别人问他是怎样成功时说过:他的成功课内知识占30%,课外知识占70%。这充分说明学习语文的全过程应包括两个方面,即课内和课外。课内阅读为我们大家所熟知,关于课外阅读曾经有人说过:“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局限在课堂是有缺陷的,其源泉应源于课外阅读。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我们在进行语文课外活动教学时应把课外阅读列为主要内容之一,把课外阅读作为语文知识的补充和延伸。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从课堂上得到的课外知识少,从课外阅读中获取得多,而要加强小学生语文课外知识的积累,就必须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一、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苏霍姆林斯基对课外阅读推崇备至,他曾说过:在小学里,独立阅读在学生的智力发展、道德发展和审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在《给教师的建议里》一书中不下百次谈到了阅读,他认为那种只会死读教科书不会真正阅读的人,是“不善于思维”的人,是将“受到精神空虚的威胁”,并由此“产生许许多多的灾难”的“命运不值得羡慕的”人。我国历史上的一些文人也曾对阅读的价值给予一定的肯定:朱熹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指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也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说。可见:阅读具有获取知识、积累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塑造品格的价值;具有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使小学生身心得以健康成长、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挥,以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和需要的意义。课外阅读对小学生的发展的重要性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课外阅读可以娱乐身心,满足需要 课内阅读和教学毕竟是有限的,学生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以适应当今社会的要求,必须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的范围相当广,如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性的阅读,其身心将受到一次大的洗礼,心情自然会愉快,在增长见识的同时又娱乐身心,何乐而不为呢。 (二)课外阅读有利于小学生发展个性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心得体会3篇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心得体会3篇 a;课外阅读指导得当,即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知启智又能够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下面是带来的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心得体会一: 古人常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开展课外阅读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丰富知识,开阔视野,从小在他们心灵上播下决心攀登科学高峰的种子。 作为小学生,在阅读方面的主要特点是基本的阅读能力还比较低,但对新事物和小故事却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开展课外阅读也有利于学习和巩固老师在课堂上所教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扎实,学得活泼。即使是不愿意学习和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如果能够引起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对于改变他们课内学习的状况也是有益的。因此,扩展学生的课外阅读,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我认为:阅读教学、课外阅读指导、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学科中的几项重要教学活动。阅读在语文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中学生整个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几年来的实践让我深切感受到:学生要读得多而博,老师要讲得少而精,其中课外的阅读尤其显得重要。 如何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谈几点看法: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一个人对某件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会从内心自发去研究,并从中得到很大的满足和乐趣。而对于不喜欢的事,要想坚持去做,是很困难的事,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难事。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通过在教学时插一些题外故事来激发。例如,上课时,讲一些跟课内文章相关或相似的故事干概,让学生课外去找寻这个故事详细情节或结局等。也可以在教室一角设置读书角,讲课时提一下里面那些书里有跟本文相似的故事。 二、及时归纳好的方法 兴趣固然重要,但有些学生光有课外阅读的兴趣,没有目的,阅读时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看看;或者读了好文章,却没有积累,写作时依然不会应用。因此,我们还要引导他们如何读得更好更有成效。对于这个问题,首先可以指导他们速读和精读结合的方法——先速读一遍文章,了解其中大意,再对感兴趣和不甚理解的段落进行精读,理解和体会其中意义;其次是指导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将文章中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摘抄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阅读宝库”中。另外也可以每周组织班里的阅读总结,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方法,并开展阅读小练笔、读后感,让学生把自己积累的点滴写下来。 三、持之以恒,培养阅读习惯 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学生容易松懈。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和评比来促进。例如,对于前面提到每周阅读交流

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王垸小学托补兴趣班阅读备课

课件出示内容 一、课外阅读的作用 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我们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对于提高我们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 一、课外阅读有助于我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我们大量阅读富有人文精神的童话故事、人物传记、少年小说、世界名著缩编本等,内心世界很容易产生震荡。一部英国儿童小说《哈利.波特》,竟然征服了全世界,连成人都不禁为小主人公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多读中国文学、优秀中华人物事迹更有必要:从屈原"伏清白以死直"的忠诚,李白"安能摧眉弯腰事权贵"的傲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文天祥"留取心照汗青"的豪情到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子之心……几千年的民族精神,在这些文字中呼之欲出。我们在自己阅读课外书时,读懂其生动有趣的情节,心中再现栩栩如生的形象,体味关于爱、友谊、忠诚、勇敢、正直乃至爱国主义等永恒的人类精神,从而开启自己的内心世界,激荡起品味人生,升华人格的内在欲望,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促进我们独立、自然地成长,其效果远胜于教师口干舌燥的说教。 二、课外阅读有助于在读中积累语言。 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少”字的含义有二:一是读的少,二是记住的少。所以说话、作文时便没词儿了。如果让我们多读点,多积累些,天长日久,等到自己说话写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左右逢源。“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课外阅读有助于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课外阅读对于语文水平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且看古今部分文学大师和语文教育专家们的看法: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多读,可以改进你的写作技能。--老舍 这些大师的话,足以证明课外阅读在提高我们的语文实际能力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课外阅读有助于培养我们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让我们自由选择自己爱读的书籍,本身就是尊重我们个性的表现。而我们由封闭式读书转为开放式阅读,本身又极大激发我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大力推动课外阅读,让我们自己去获取,去探求,去寻觅,去掌握,从而感受读书的乐趣,激发更强烈的读书欲望,最终形成习惯。课外阅读把追求学问变成我们自觉自愿的行动,有助于实现增强我们的主体意识,发展我们的主体能力,塑造我们的主体人格的目的。 二、阅读方法 1、精读法亦称细读法、研读法。是指以正常的或极慢的阅读速度深入钻研全书的内容, 以求对全书内容有全面透彻的理解, 详细掌握书中的每一个论点、论据和论证方式, 清晰地勾划出全书的结构或情节.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有效课外阅读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有效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它的意义广泛而深远。课外阅读可以巩固课内所学过的读写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课外阅读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陶冶情操,培养自学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质,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呢?我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营造阅读的氛围,激发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首先要鼓动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兴趣,而能燃起学生阅读之火的,首当其冲要数阅读氛围了。对于阅读氛围的营造,我尝试了一些做法,效果明显。首先,教师以身作则,作出表率。作为语文老师,我带头读书,在情感和行为上感染学生,使他们对阅读发生兴趣,营造阅读的氛围。实践已证明,一个喜欢阅读的教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学生。除了以身作责,我还进行好书的推荐工作。 二、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阅读兴趣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推荐时首先要迎合学生兴趣。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去考虑,综合开发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 1、课外读物要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学生的心理需求具有年龄特征,小学阶段的学生一般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的人物等。了解了这一点,就不会奇怪《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等会成为儿童文学的经典,成为几代人的钟爱;也就不会惊讶于《哈利?波特》能誉满全球,《淘气包马小跳》能畅销全国了。 2、引导学生阅读名家名篇,纯净学生的精神世界

阅读名家名篇是课外阅读的最高境界,也是一个成熟的阅读者必须经历的一段生命历程。余秋雨先生认为,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名家名篇的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当我们看到,学生沉浸在阅读名家名篇的喜悦中,目光炯炯,神采飞扬时,就会感受到名家名篇对学生心灵的呵护,精神的滋养已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其实,我们并不期待名家名篇能教会学生学会语文,但它能温暖学生的心灵,打开学生美好而又人道的感受世界,激发学生心中善良的、温柔三、教授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氛围营造了,兴趣激发了,也有书读了,这样去读书,仅是走马观花式的,学生根本不知道去积累、去运用,可以说阅读的收效甚微。要想让学生爱读、会读,读得有效,还需要科学的读书方法。阅读方法直接影响阅读质量。这也是阅读效果的有力保证。 阅读方法有很多种,大致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我们常用而又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 1.浏览法。当今世界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信息量大,可以说书籍浩如烟海,人们不能对所有的文章都详加研究。对于那些篇幅较长的或内容不重要但学生又必须了解的,可采用此法。一般只要求了解内容概况、文章主题、主要写法等。 2.精读法。对于那些文质兼美、篇幅又不长的文章,可采用此法。这类文章可以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构思的揣摩,进而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等,从而获得知识和受到情感的熏陶。我今天上课所选的《智慧的美丽》就属于此类文章,指导阅读时,不仅让学生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还让学生找出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最后还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明白关爱别人是美丽的,要学会关爱他人,想着他人。 3.摘录批注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者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圈、画、批、注,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4.要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它的形式很多,可以摘抄、写摘要、列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