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Gis地质图制图规格手册

MapGis地质图制图规格手册
MapGis地质图制图规格手册

数字化制图要求

引用标准:

《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 GB/T 5791-93

《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GB/T 7929-95

《1:50000区域地质图图例》 GB 958-89

《铀矿地质勘查测量图件编绘规范》 EJ/T 1120-2000

《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

总则

1、编绘图件时,必须熟悉本要求、有关规范及地质勘查技术要求。

2、图件要以准确的原始资料为基础,及时对原始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工作,以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各种图件应突出主题,层次分明。

3、各种图件,必须做到及时、准确、齐全、清晰、统一。

4、图幅要求整洁,字体大小适当,颜色统一。

5、图件数字比例尺:选用宋体,高12mm,宽10mm (比例符号必须用半角)。

6、图件线条比例尺:选用宋体,高8mm,宽7mm;线段:X=20,Y=15,线型为90-0,线宽0.1mm,长度40mm。

7、图件坐标注记采用公里为单位,选用宋体,高5mm,宽4.5mm。

8、坐标线及高程线:黑色,线宽0.15mm,线型为1-0,X=Y=10,且必须用“键盘输入线”功能画线,尽量不用投影变换生成坐标。

9、图名要确切、简短,置于图框外顶部。用黑色,图名距图幅两边大于50mm,字大小根据实际而定。

10、图外框线与内框线间距为12mm,外框线宽为1.5mm,内框线宽为0.15mm。A3或更小的图件,可适当酌减少。坐标线及图框线应采用“数字输入”,不能使用鼠标画制。

11、地层等符号用黑体,高4.5mm,宽4.0mm,尽量直接输入,不用子图库中符号,花岗岩可用子图表示,且应垂直向上,不旋转。

12、主要构造应有编号,构造编号字体用黑体,高4.5mm,宽4.0mm,数字编号须用下标表示(如F800 )。

13、图例中应包括图内所给的各种符号及色调,地形图上的惯用符号可不列出,图例与图幅内容一致,尽可能使用最简明的技术语言。图例排列顺序一般先地层—地层界线—产状—构造—矿物、蚀变—工程—其它,最后为工作范围。同一类型图例应按时代顺序由新到老排列。

14、图例框长为12mm,高8mm,线宽为0.15mm。图例上下间距一般为12-16mm,等间距分布。

15、图例中“图例”黑体,高8mm,宽7mm。

16、图例描述的字体用宋体,高5mm,宽4.5mm(若写成两行文字,则高4mm,宽3.5mm)。当图例框中的文字和符合大于图例框时,可适当缩小。

17、责任表采用统一的格式,可直接调用,修改文字内容。图名与图头一致,图号用“该报告图件总数-该图件顺序号”(如8-5表示),

责任表一般应放在图的右下角。

18、各点文件中文字应放在适当位置,既能明确判断,又不能相与重叠,且不遮挡主要标志或注记。

19、地质图中所有线类型应为“折线”绘制。

20、不同属性的内容,应尽量建立不同的文件,相同属性的内容应在同一文件中,文件的编排秩序应准确反应图件的层次。

21、所的点、线建议不要选择“透明输出”。除地物填充的区文件可选择“透明输出”外,其他区文件填充的颜色不用“透明输出”。

22、所有文字建议用黑体、宋体、仿宋体等国标或常用字体。

23、探矿工程代号:探槽(TC)、剥土(BT)、浅井(QJ)、斜井(XJ)、竖井(SJ)、天井(TJ)、平硐(PD)、沿脉平硐(YM)、穿脉平硐(CM)、老硐(窿)(LD)、钻孔(ZK)、采坑(CK)、平巷(PX)、石门(SM)。一般高4.50mm,宽4.00mm。(以前的图件代号不变)

24、矿体代号(P T),采用黑体,高4.50mm,宽4.00mm,如P T4

25、产状:宋体,高3.50mm,宽3.00mm。

26、同一份报告中相同属性图件的同一子图或文字应大小相同。

一、地形地质图

平面图布置方向应“正放”,纵坐标表示南北方向,上北下南。

地物注记要使所指示的地物能够明确判读,一般字头朝北,道路河流名称可随线状弯曲的方向排列,各字侧边应垂直线状物,各字间隔不大于字大的的8倍,同时,注意避免遮挡主要地物、地形特征部

分和其他主要地物注记。

主要地物注记(包括主要河流、地名)用宋体,高4.5mm,宽4.0mm,颜色与等高线相同。

房属建筑中间应用斜线填充,颜色与等高线相同。

等高线线型尽量选择“光滑曲线”,颜色编号取161-0,线型为1-0,粗线宽0.20mm,细线宽0.10mm,粗线、细线应建立不同图层或文件。

等高线上应适当标注高程值,注记字头应向山顶或高地,注记可随等高线弯曲排裂,但字头不宜朝下。高程注记一般注于点的右方,离点位间隔1mm。一般用宋体,高3.50mm,宽3.00mm。

工程文件中,文件一般顺序从下到上为:地层区文件—构造区文件—等高线—地层线文件—构造线文件—路桥地物等区文件—路桥地物等线文件—河流区文件—河流线文件—坐标线文件—点文件。

河流与公路或主要道路相交时,应标注桥梁。

河流一般用天兰色表示,图面上有源头的河段一般用从细到粗的线表示(线型为47-0,线形选光滑曲线,线颜色用2,X=0,Y<0.40。) 主要支流和主干道(图上线宽度大于0.5mm)应根据实际宽度描绘,建议用区文件填充,

地层颜色采用的颜色编号(见附表)。构造填充颜色用红色(颜色为6)

地层填充颜色的边界与地质界线相吻合(区文件弧段与相应线文件中线重合)。

1:50000或更小比例尺的地质图构造用单线表示,选用红色,区域构造:线宽为0.6mm,次级构造线宽为0.3mm;1:25000地质图构造:区域构造线宽为1mm,次级构造线宽为0.5mm。大比例尺地质图断裂构造应根据构造实际宽度用颜色填充方法描绘。

工程符号大小参照附表确定,(文字描述)工程编号用宋体,高4.5mm,宽4.0mm,一般注于符号的右侧,与工程符号间距不大于2mm。当图面内容复杂时,工程编号大小可适当缩小,但所有同属性的工程符号应大小相同。

有物探资料时,应用不同图层或文件区别。晕圈用不同颜色线表示,线宽用0.3mm,物探数据采用宋体,高3.0mm,宽2.50mm,二、勘探线剖面图

㈠、剖面图

剖面图图式格式参照附图图式。

剖面图上一般标注钻孔编号及孔深,采用宋体,高 4.5mm,宽4.0mm。

设计钻孔底部一般标注孔深及倾角(如510m∠76°),完工钻孔标注孔深(565.21m)高4.50mm,宽4.00mm。

剖面图方位注于剖面地形投影线两端,字体为黑体,高6mm,宽5.5mm。

已揭露的构造界线用实线,线型为1-0。推测构造界线用虚线,线型用78-0,X=Y=20。

剖面图上构造用符号填充,正常围岩符号标注地形线下方及钻孔

线左侧。符号大小见附件1。

钻孔见矿段描绘应跟构造倾向一致,铀矿品位大于0.05%用红色,0.05%~0.03%用兰色,0.03%~0.01%用黄色;其他有色金属及非金属矿参照《区域地质图图例》(GB 958-89)。图上视厚度小1mm时,用单斜线表示,图上视厚度大小1mm,用区填充颜色,见矿段上边界和下边界用0.08mm宽的黑色折线描绘。

矿体编号采用黑体,高4.5mm,高4.00mm(如P T5);主要见矿段,应描述其厚度及品位,字体用宋体,高3.5mm,宽3.00mm,厚度与品位用“-”分开(如0.50-0.078)。品位大于0.05%字体用红色,0.05%~0.03%字体用兰色,0.03%~0.01%字体用黑色。连续矿段的厚度及品位字体行间距为0,不连续的矿段字体纵向间隔一般为1mm。钻孔线边无适当位置时,可用一线段标注其他适当位置,应能确切反应所标注的矿段。

剖面图标高线间距一般为勘探工程间距的二分之一(40mm或50mm),同时应有坐标线,坐标注记应描述应当完整,以公里为单位,如37451.0,高5.00mm,宽4.5mm。

所有钻孔或其他揭露工程应在剖面图上标柱,取样位置及编号应图中标出,取样长度与实际样长相符(见附图)。取样位置及编号采用宋体,高3.00mm,宽2.50mm。

剖面图上应有取样分析表,其内容应包括取样编号、工程编号、矿体编号,取样长度,品位及单工程平均品位。表名用黑体,高7mm,宽6mm;其他字体高3.5mm,宽3.00mm,表头用黑体,分析结果用

宋体。

矿体及见矿段应建立独立的线、区文件,置于钻孔线图层之前,确保钻孔线不被遮挡,已施工钻孔用折线,黑色,线型为1-0。

推测地质界线线型用78-0,X=Y=20。

钻孔线一般新建文件或图层,置于构造及地质界线图层之后。采用折线,设计钻孔线型为2-18,X=Y=10。完工钻孔线型为1-0,X=Y=10。

剖面图中主要图例应有图例描述,一般放置图的下方,按纵向依次排列,

㈡、平面投影图:

剖面投影平面图绘于剖面图下方,上下间隔20mm,宽度与剖面图一致,图廓一般宽40mm~60mm,剖面线置于投影图的中心线,投影平面图应根据剖面方位标注坐标投影线及坐标值。

钻孔编号用宋体,高4.5mm,宽4.00mm。孔口用子图(子图502、512、511、521等,高=宽=3mm)表示,见矿位置及矿体编号应在钻孔投影线上相应位置标注,高4.5mm,宽4.00mm。

设计钻孔孔位应标注在平面投影图中剖面上(子图编号采用727,X=Y=3),孔号用宋体,高4.5mm,宽4.0mm。

三、矿体垂直纵投影图

纵投影图图式格式参照附图图式。

纵投影图方位注于剖面地形线两端,字体为黑色,黑体,高6mm,

宽5.5mm,间距为0。

纵投影图标高线间距一般为80m或100m,标高值采用宋体,宋体,高5mm,宽4.50mm。

适当标注坐标线,坐标注记应描述应当准确、完整,以公里为单位,字高5.00mm,宽4.50mm,如37451.0。

钻孔编号及其工程编号一般用宋体,高4.5mm,宽4.0mm。

矿体边界线一般用折线,线型为1-0,线宽0.15mm,X=Y=10,颜色一般红色,当有不同矿体在同一纵投影图重叠时,应用不同颜色的线条表示。矿体编号用黑体,颜色与对应矿体连线相同,高4.50mm,宽4.00mm。

工程编号一般用宋体,高4.50mm,宽4.00mm,老矿区工程较多时,字体大小可适当缩少,但同一报告中所有纵投影图编号大小相同。

矿体应有参数描述,如面积S、体积V、厚度M、矿石量Q、金属量q、比重P、品位等(参见纵投影图图式)。一般采用表格形式比较直观。表名用黑体,高7mm,宽6mm;其他字体高 3.5mm,宽3.00mm,表头用黑体,参数用宋体。

主要图例应有图例描述,且与图的内容相符。

四、柱状图

一般采用模板制作,内容填写齐全。

物探测量曲线应选用适当比例尺,使曲线一般能在图内显示,个别异常点,可不按比例,而以数字标出。不同曲线用不同颜色表示。

孔深及地层界线应按垂直比例尺绘制,字体用宋体,高 3.5mm 宽3.00m。小于1.00m的层位,可适当加宽距离。

地质描述应与孔深位置相对应,文字描述较多时可用折线向下或向上加宽表示。字体用宋体,高3.00m,宽2.50mm。

柱状图底部应标注主要图例说明。

五、素描图

水平标尺及高程标尺选用折线,线型为90,X=20,Y=10 。槽探素描图应绘制高程标尺及高程值。

标尺文字用宋体,高为4.5mm,宽为4.00mm。

工程的方位标于探槽的两端,字体用黑体,宋体,高4.5mm,宽4.0mm。

地层产状标注见图式,字体用宋体,高4.5mm,宽4.0mm。

有刻槽取样时,应附取分析结果表(见素描图取样分析表)。

素描图应附岩性描述。标题用黑体,字高7mm,宽6mm;其他用宋体,高4.0mm,宽3.5mm,输入类型选用“版面”。

刻槽取样标尺宽1mm,长度应与取样长度相同,黑白相间,取样号用宋体,高3.5mm,宽3mm。小比例尺(1:500以下)高3.0mm,宽2.5mm。

起始位置、拐点及终点位置应标注坐标,字体用宋体,高4.50mm,宽 4.0mm,输入类型选用版面。

图例、文字说明及分析结果表应根据图的分布情况合理放置,使图面整体协调、美观大方。

岩性符号应根据其产状合理展布,岩性符号间距一般为3mm。

六、报告插图

插图图式见附图。主要内容应鲜明、突出。

图名应简明扼要,字体为黑体,字大小一般不大于报告正文文字,高为4.00mm,宽为3.50mm。

插图应有线型比例尺、坐标,线型比例尺一般注于图的右下角。

主要内容应有图例描述,字体为黑色,宋体,高 3.00mm,宽2.5mm。

图编号字体用黑色,宋体,高3.00mm,宽2.50mm。

图例一般注于插图的下方或插图的右下角,图例框长10mm,高6mm(线型为1-0,线宽为0.15,折线)。

交通位置图中用红色标注工作区范围,工作区地名用红色,黑体,

高4.50mm,宽4.00mm。主要地名应突出、醒目。

七、 A3插图

是指用报告附图缩小至A3插图,图式见下图,主要的文字及符号,高应不小于3.00mm,宽不小于2.50mm:

地形地质图,

比例尺用线条比例尺表示,置于图框下面或图中适当位置。且文字及线条应清晰,

注:

1、本要求适应MapGIS矢量化制图,其他软件制图参照执行

2、所有字体及线的颜色未注明时,用黑色,MpaGIS线型、线形未注明时,用折线,线型为1,辅助线型为0。

3、文字字间距未注明时为0。

4、点图元输入未注明时,输入类型为注释。

地质图绘图一般规定

地质图绘图一般规定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 主题内容 本规程规定了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件制作的要求、一般规定以及作业程序。 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详查及勘探矿区各类地质图件制作的技术依据之一。其他地质图件可参照执行。 3 引用标准和规范 DZ/T 0156-95 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清绘规程 DZ/T 0157-95 1:50 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 DZ/T 0159-95 1:500 000 1:1 000 000省(市、区)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 DZ/T 0156-95 1:250 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 1:50 000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图式图例(198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 地质勘查技术管理规范补充规定(测绘、地质绘图)(1991)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 金矿勘查综合图件编绘指南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第三总队

第一章矢量化的一般规程 对底图的质量要求 一般地质图件原稿图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数学基础(直角坐标网、经纬网、内廓及各类控制点)精度必须符合规定要求; 2. 图面平整、内容清晰、所附资料齐全; 3. 国界、省(市、自治区)界等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了审查并有文字依据; 4. 相邻图幅各要素接边误差符合要求。 矢量化前准备工作 1. 矢量化前必须详细阅读底图(原图)和有关规范图式图例,了解各要素的清绘(矢量化)方法,做到心中有数。 2. 定作业计划。作业计划可按要素拟定,也可按每日工作量具体划分,以便有条不紊的工作。 3. 底图是否清绘准确,发现疑难问题,必须在清绘前向有关人员问清弄懂,自己不能擅自改动。 矢量化的质量要求 1. 原图各要素清绘符合规定要求,依比例尺的符号不得变形,不依比例尺的中心点位不得超差。 2. 上各项内容不得漏掉或有差错。 3. 国界及行政区划界线,严格按照可靠资料绘制。如有国界线的图,必须上级批准,并附有正式审批文件,方可绘制印刷。 4. 必须尊重原图,不得随意改动原划线位置,必须保持各要素的几何精度。正确处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5. 清绘工作中应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技术,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6. 误差及基本参数符合要求

地质图用色标准岩石地层用色对比表

岩石地层用色对比表 地层色标号R G B C M Y K 地形线22518512504010030第四纪60125525521700150第四纪60225525517800300第四纪60325525515300400第四纪60425525517800300第四纪60525525517800300第四纪60625525515300400第四纪60725525515300400第四纪6082552552550000第四纪6092552552550000第四纪6102552552550000第四纪6112552552550000第四纪61225525512800500第四纪61325525512800500第四纪61425525510200600第四纪61525525510200600第四纪61625525512800500第四纪61725525512800500第四纪61825525510200600第四纪61925525510200600第四纪62025525512800500第四纪6212552557600700第四纪6222552552600900第四纪6232552498903650(*)第四纪6242552493803850(*)第四纪6252552491303950(*)第四纪62625525510200600第四纪62725525510200600第四纪6282552557600700第四纪6292552557600700第四纪6302552555100800第四纪6312552557600700第四纪6322552557600700第四纪6332552555100800第四纪6342552555100800第四纪6352552552600900第四纪6362552557600700第四纪6372552557600700第四纪6382552555100800第四纪6392552555100800

用MapGIS进行地质图矢量化的技术流程

利用MapGIS进行地质图矢量化的 技术流程 撰写人:曹嘉 撰写日期:2011年6月15日

说明 本文按照矢量化的主干思路,配合大量文字和图片进行了技术流程的阐述,不包含细节和意外情况。注:正文中所述各对象所属关系:工程包含文件,文件包含图层,图层包含图元。 技术流程图如下(每个步骤在下述正文中详述):

目录 利用MapGIS进行地质图矢量化的技术流程 (1) 说明 (2) 目录 (3) 一、资料准备和预处理 (1) 1、在photoshop中对图片进行预处理 (1) 2、用mapgis标准图框对图片配准 (4) 二、地质图数字化 (9) 1、对图像中的各种要素按照图例识别 (10) 2、工程准备 (10) 3、建立点、线、面文件和图层 (12) 4、编辑工程图例(即要素样式) (16) 5、点、线的矢量化和属性编辑(核心步骤) (19) 6、线拓朴造区(面)(核心步骤) (25) 三、图幅整饰 (34) 1、图名和图内外注记的制作 (34) 2、图框、比例尺、地理格网制作 (35) 3、外框制作 (36)

一、资料准备和预处理 本步骤包括以下两个子步骤: 1、在photoshop中对图片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包括图像拼接、图像模式转换、色彩增强、格式转换等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做。 1)利用photoshop软件对图像进行拼接(如果是一整张图件,则不需要此步骤)。 假如有左右两张需要拼接的图片。 步骤为:调整画布——调整位置使左右图片吻合——羽化重叠区——合并图层。 A.打开左侧图片后,“图像”—“画布大小”,调整画布大小为原来的2倍多 B.将右侧图片拉进左侧画布内,进行角度、位置等各方面调整,使左右两张图片无缝吻合。 右侧图片拉进左侧画布内后的情形

水文地质图图例格式

水文地质图图例格式 1松散孔隙水 (1) 浅层淡水或潜水——采用普染底色表示富水性(用单井涌水量表示)。 单井涌水量>5 000 m 3/d 单井涌水量1 000~5 000 m 3/d 单井涌水量100~1 000 m 3/d 单井涌水量<100 m 3/d (2) 深层淡水或承压水顶界面埋深——采用绿色线划表示。 含水层顶板埋深 >5 000 m 3/d 1 000~5 000 m 3/d <1 000 m 3/d (1) 裸露型(水位埋深小于50 m )——普染底色表示富水性(用单井涌水量表示)。 单井涌水量>1 000 m 3/d 单井涌水量100~1 000 m 3/d 单井涌水量<100 m 3/d (2) 覆盖型或埋藏型灰岩顶板埋藏深度——蓝色线划表示 含水层顶板埋深 单井涌水量>5 000 m 3/d 单井涌水量1 000~5 000 m 3/d 单井涌水量<1 000 m 3/d 3 (1) 基岩裂隙潜水——水位埋深小于50 m 采用普染底色表示富水性(用单井涌水量表示)。 单井涌水量 >1 000 m 3/d

单井涌水量100~1 000 m3/d 单井涌水量<100 m3/d (2) 基岩裂隙潜水及承压水顶板埋深——红色线划表示。 含水层顶板埋深 >1000 m3/d 100~1000 m3/d <100 m3/d (1) 冻结层上水——采用普染底色表示。 单井涌水量≥100 m3/d 单井涌水量<100 m3/d 为了反映地下水的形成,平面图上必须反映出含水地层断裂及褶皱构造,表示出基岩产状及断层的走向延长方向和性质;沿储水构造界线,加绘蓝色小圆点表示储水构造形成的富

遥感地质图式图例标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 DD20** 遥感地质图图式图例 (讨论稿) 2016-**-**发布 2016-**-**实施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

目录 前言 (1) 引言 (2)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一般规定 (1) 3.1 符号的分类 (1) 3.2符号的尺寸 (1) 3.3符号的方向和配置 (1) 3.4符号使用方法与要求 (2) 3.5 图例的编制原则 (2) 3.6 图例的拓展原则 (3) 4 图例 (3) 4.1 主要内容 (3) 4.2 区域地质与矿产资源遥感调查图例 (3) (1)第四系堆积物图例(按照物质成分及成因分类 (4) (2)构造图例 (6) (3)遥感蚀变异常图例 (7) (4)高光谱矿物填图图例 (9) (5)成矿预测区图例 (16) 4.3 基础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遥感监测图例 (17) (1)基础地质环境遥感图例(线状) (17) (2)基础地质环境遥感图例(面状) (20) (3)地质灾害遥感监测图例(点状) (27) (4)地质灾害遥感监测图例(线状) (32) (5)地质灾害遥感监测图例(面状) (34)

4.4 矿山开发现状与矿山地质环境遥感监测图例 (36) (1)矿山资源规划图例 (36) (2)矿产开发现状遥感调查图例 (38) (3)矿山环境地质问题遥感监测图例(矿山占地变化图例) (38) (4)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图例(矿山开发占地) (39) (5)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图例(环境污染) (39) (6)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固体废弃物部分)点图例 (40) 4.5遥感影像图图例 (41) 5图件整饰 (41) 5.1 图件整饰内容 (41) 5.2 图件分幅方法 (42) 5.3专题整饰要素配置 (42) 附录A(规范性附录) (43) 附录B(资料性附录) (44) 附录C(资料性附录) (55) 附录D(资料性附录) (61) 参考文献 (65)

地质图绘图一般规定汇总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 主题内容 本规程规定了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件制作的要求、一般规定以及作业程序。 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详查及勘探矿区各类地质图件制作的技术依据之一。其他地质图件可参照执行。 3 引用标准和规范 DZ/T 0156-95 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清绘规程 DZ/T 0157-95 1:50 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 DZ/T 0159-95 1:500 000 1:1 000 000省(市、区)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 DZ/T 0156-95 1:250 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 1:50 000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图式图例(198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 地质勘查技术管理规范补充规定(测绘、地质绘图)(1991)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 金矿勘查综合图件编绘指南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第三总队

第一章矢量化的一般规程 1.1 对底图的质量要求 一般地质图件原稿图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数学基础(直角坐标网、经纬网、内廓及各类控制点)精度必须符合规定要求; 2. 图面平整、内容清晰、所附资料齐全; 3. 国界、省(市、自治区)界等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了审查并有文字依据; 4. 相邻图幅各要素接边误差符合要求。 1.2 矢量化前准备工作 1. 矢量化前必须详细阅读底图(原图)和有关规范图式图例,了解各要素的清绘(矢量化)方法,做到心中有数。 2. 定作业计划。作业计划可按要素拟定,也可按每日工作量具体划分,以便有条不紊的工作。 3. 底图是否清绘准确,发现疑难问题,必须在清绘前向有关人员问清弄懂,自己不能擅自改动。 1.3 矢量化的质量要求 1. 原图各要素清绘符合规定要求,依比例尺的符号不得变形,不依比例尺的中心点位不得超差。 2. 上各项内容不得漏掉或有差错。 3. 国界及行政区划界线,严格按照可靠资料绘制。如有国界线的图,必须上级批准,并附有正式审批文件,方可绘制印刷。 4. 必须尊重原图,不得随意改动原划线位置,必须保持各要素的几何精度。正确处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5. 清绘工作中应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技术,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6. 误差及基本参数符合要求

Mapgis地质图的数字化流程图

地质图的数字化流程图 Mapgis是我们数字化的一个主要软件,下图是他的主菜单(注意在打开主菜单前要打开驱动狗)。 在进行各项操作前,要在“设置”中设置一下“工作目录”(就是当前操作文件所在的文件夹),此目的是确保在工作中保存的文件自动默认为此文件夹下。

一、格式转换 Mapgis中数字化图件是msi格式,格式转换操作是在图像处理下的图像分析子菜单完成的在此主要介绍tif格式到msi格式的转换,其他雷同。 第一步:点击图像处理——图像分析,进入mapgis影响分析处理系统界面 第二步:在文件菜单栏下点击数据输入,进入文件转换界面 第三步:在弹出的“数据输入…”对话框中单击“转换数据类型”右侧的下拉箭头,在出现的文件类型中选择“tif文件(*.tif)”,最后点击“添加文件”按钮,添加需要转换msi影像文件的文件,添加完毕后,点击“转换按钮”。

如果出现以下两种警告对话框,可不理会,点击“确定”即可。

二、影像校正 1、图框生成 第一步:在主菜单下单击“实用服务”——“投影变换”,进入投影变换系统 第二步:打开“投影变换——绘制投影经纬网”或单击图标,弹出如下对话框,以 DDMMSS格式输入图像起始和结束的经纬度值,选择“绘公里网”,设置好横纵向的网格间距(从地质图上可以读出)。

第三步:单击“角度单位”,弹出如下对话框。角度单位是设置输入的数值坐标的坐标系和投影类型,设置坐标类型为地理坐标系,椭球参数为北京54(这里以需要参考矢量化的底 图参数),坐标单位为DDDMMSS.SS。点击“确定”。 第四步:点击“投影参数”,弹出对话框如下。投影参数设置结果输出图框的坐标系和投影类型,各项参数设置如图(其中各项参数根据需要数字化的地图的各项参数确定),点击确 定。

地质勘查规范

地质规范目录 国家标准 1.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火成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1-1998) 2.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沉积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2-1998) 3.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变质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3-1998) 4.地质图用色标准(1∶500000~1∶1000000)(GB6390-1986) 5.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GB958) 6.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GB/T13923-2006) 行业标准 1.1∶250000地质图地理地图编绘规范(DZ/T0191-1997) 2.1∶20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及图式(DZ/T0160-1995) 3.1∶50000区域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则(DZ/T0157-1995) 4.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0)(DZ/T0179-1997) 5.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清绘规程(DZ/T0156-1995) 6.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DZ/T0001-1991) 7 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Z/T0246-2006) 8.1∶1000000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规范(DZ/T0247-2006) 9.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DZ/T0151-1995) 10.1∶50000海区地貌编图规范(DZ/T0235-2006) 11.1∶50000海区第四纪地质图编图规范(DZ/T0236-2006) 12.浅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细则(1∶50000)(DZ/T0158-1995) 13.煤田地质填图规程(1∶50000、1∶25000、1∶10000、1∶5000)(DZ/T0175-1997)

如何看地质图地质图

感谢下载 地质图 一、地质图的种类和基本内容 用规定的符号、线条、色彩来反映一个地区地质条件和地质历史发展的图件,叫地质图。它是依据野外探明和收集的各种地质勘测资料,按一定比例投影在地形底图上编制而成的,是地质勘察工作的主要成果之一。 (一)地质图的种类 1、普通地质图 以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为底图,反映一个地区的地形、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及地质发展历史的基本图件,称为普通地质图,简称地质图。在一张普通地质图上,除了地质平面图(主图)外,一般还有一个或两个地质剖面图和综合地层柱状图,普通地质图是编制其它专门性地质图的基本图件。 按工作的详细程度和工作阶段不同,地质图可分为大比例尺的(>1:25000)、中比例尺的〔1: 5000?1: 10万〕、小比例尺的(1 : 20万?1: 100万)。在工程建设中,一般是大比例尺的地质图。 缺地质图 2、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 以一定比例尺地地形图为底图,主要反映一个地区的第四纪沉积层的成因类型、岩性及其形成时代、地貌单元的类型和形态特征的一种专门性地质图,称为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 3、 以一定比例尺地地形图为底图,反映一个地区总的水文地质条件或某一个水文地质条件及 地下水的形成、分布规律的地质图件,称为水文地质图。 水文地质图 4、工程地质图

工程地质图是各种工程建筑物专用的地质图,如房屋建筑工程地质图、水库坝址工程地质图、铁路工程地质图等。工程地质图一般是以普通地质图为基础,只是增添了各种与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内容。如在地下洞室纵断面工程地质图上,要表示出围岩的类别、地下水量、影响地下洞室稳定性的各种地质因素等。 丄号堆庶風IS (二)地质图的基本内容 1、平面地质图

【官方】地质矿产国家标准最新目录(2015)

【官方】地质矿产国家标准最新目录(2015) 我们每天的工作都穿行在行业内外,可是关于国家对本行业的标准,有几个人是真正清楚的呢?今天小桔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区域地质调查国家标准目录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火成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 (GB/T17412.1-199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沉积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2-199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变质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3-1998)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质图用色标准(1∶500000~、1∶1000000)(GB6390-1986)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GB 958) 固体矿产调查勘查国家标准目录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 13908-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 17766-199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GB/T 19492-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大洋金属结核矿产勘查规程(GB/T 17229-1998)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固体矿产综合勘查规范(GB/T 25283-2010)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天然矿泉水地质勘探规范(GB/T 13727-199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国家标准目录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文地质术语(GB/T 14157-199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地质术语(GB/T 14498-199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溶地质术语(GB/T 12329-1990)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综合水文地质图图例及色标(GB/T 14538-1993)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综合工程地质图图例及色标(GB/T 12328-1990)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T 12719-1991)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1∶50000)(GB/T 14158-1993)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技术要求(GB/T 14497-1993)

(完整版)地质图制图手册

数字化制图要求 引用标准: 《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GB/T 5791-93 《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95 《1:50000区域地质图图例》GB 958-89 《铀矿地质勘查测量图件编绘规范》EJ/T 1120-2000 《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 总则 1、编绘图件时,必须熟悉本要求、有关规范及地质勘查技术要求。 2、图件要以准确的原始资料为基础,及时对原始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工作,以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各种图件应突出主题,层次分明。 3、各种图件,必须做到及时、准确、齐全、清晰、统一。 4、图幅要求整洁,字体大小适当,颜色统一。 5、图件数字比例尺:选用宋体,高12mm,宽10mm (比例符号必须用半角)。 6、图件线条比例尺:选用宋体,高8mm,宽7mm;线段:X=20,Y=15,线型为90-0,线宽0.1mm,长度40mm。 7、图件坐标注记采用公里为单位,选用宋体,高5mm,宽4.5mm。 8、坐标线及高程线:黑色,线宽0.15mm,线型为1-0,X=Y=10,且必须用“键盘输入线”功能画线,尽量不用投影变换生成坐标。 9、图名要确切、简短,置于图框外顶部。用黑色,图名距图幅

两边大于50mm,字大小根据实际而定。 10、图外框线与内框线间距为12mm,外框线宽为1.5mm,内框线宽为0.15mm。A3或更小的图件,可适当酌减少。坐标线及图框线应采用“数字输入”,不能使用鼠标画制。 11、地层等符号用黑体,高4.5mm,宽4.0mm,尽量直接输入,不用子图库中符号,花岗岩可用子图表示,且应垂直向上,不旋转。 12、主要构造应有编号,构造编号字体用黑体,高4.5mm,宽4.0mm,数字编号须用下标表示(如F800 )。 13、图例中应包括图内所给的各种符号及色调,地形图上的惯用符号可不列出,图例与图幅内容一致,尽可能使用最简明的技术语言。图例排列顺序一般先地层—地层界线—产状—构造—矿物、蚀变—工程—其它,最后为工作范围。同一类型图例应按时代顺序由新到老排列。 14、图例框长为12mm,高8mm,线宽为0.15mm。图例上下间距一般为12-16mm,等间距分布。 15、图例中“图例”黑体,高8mm,宽7mm。 16、图例描述的字体用宋体,高5mm,宽4.5mm(若写成两行文字,则高4mm,宽3.5mm)。当图例框中的文字和符合大于图例框时,可适当缩小。 17、责任表采用统一的格式,可直接调用,修改文字内容。图名与图头一致,图号用“该报告图件总数-该图件顺序号”(如8-5表示),责任表一般应放在图的右下角。

各类地质图

一、地质图的种类和基本内容 用规定的符号、线条、色彩来反映一个地区地质条件和地质历史发展的图件,叫地质图。它是依据野外探明和收集的各种地质勘测资料,按一定比例投影在地形底图上编制而成的,是地质勘察工作的主要成果之一。 (一)地质图的种类 1、普通地质图 以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为底图,反映一个地区的地形、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及地质发展历史的基本图件,称为普通地质图,简称地质图。在一张普通地质图上,除了地质平面图(主图)外,一般还有一个或两个地质剖面图和综合地层柱状图,普通地质图是编制其它专门性地质图的基本图件。 按工作的详细程度和工作阶段不同,地质图可分为大比例尺的(>1:25000)、中比例尺的〔1:5000~1:10万〕、小比例尺的(1:20万~1:100万)。在工程建设中,一般是大比例尺的地质图。

2、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 以一定比例尺地地形图为底图,主要反映一个地区的第四纪沉积层的成因类型、岩性及其形成时代、地貌单元的类型和形态特征的一种专门性地质图,称为地貌及第四纪地质

图。 3、水文地质图 以一定比例尺地地形图为底图,反映一个地区总的水文地质条件或某一个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的形成、分布规律的地质图件,称为水文地质图。 4、工程地质图 工程地质图是各种工程建筑物专用的地质图,如房屋建筑工程地质图、水库坝址工程地质图、铁路工程地质图等。工程地质图一般是以普通地质图为基础,只是增添了各种与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内容。如在地下洞室纵断面工程地质图上,要表示出围岩的类别、地下水量、影响地下洞室稳定性的各种地质因素等。

(二)地质图的基本内容 1、平面地质图 平面地质图又称为主图,是地质图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 地理概况:图区所在的地理位置(经纬度、坐标线)、主要居民点(城镇、乡村所在地)、地形、地貌特征等。 一般地质现象:地层、岩性、产状、断层等。 特殊地质现象:崩塌、滑坡,泥石流、喀斯特、泉及主要蚀变现象。

关于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的用法

关于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的用法 前提:你要有正确的、与之对应的系统库 1、首先要看懂8.1表 这个表是确定花纹的颜色,最后一列的角度不用去管它,是印刷是用的。 横向的表头是颜色浓度,纵向表头是颜色类型,中间的编号是MAPGIS中色谱编号。 你若还是不大明白,不要紧,一会解释实际应用时会详细说。 花纹颜色MAPGIS编号 2、8.2表—8.8表 这是具体的颜色。 黑色的编号是顺序号,不用理他,蓝色的编号是MAPGIS中的颜色编号。 8.2—8.6表都是一个大块的格子和3个小块的格子组成。大格子中的颜色是由3个小格子中的颜色组合而成,在MAPGIS中使用时不必管它是怎么构成的。 单色的只需输入颜色编号(蓝色数字)就可以了。 花纹编号 花纹颜色,“/”前面的是颜色浓度,后面的是色 号,去8.1表中寻找对应的MAPGIS颜色编号 MAPGIS颜色编号 但带花纹的除了要输入底色的编号(同上),还要输入花纹编号、花纹大小和花纹颜色。 花纹编号:看小格子中的花纹,上部带括号的就是花纹编号。 花纹大小:看“8.9网纹”这一节,每个花纹都有规定的大小,高宽一样。 花纹颜色:看小格子中的花纹部分,下部,如果写成30/5的样子,其中5是色号,30是颜色浓度,去8.1表中看色号5和颜色浓度30%对应的MAPGIS色谱编号,可以看到是553,这

个553号就是这个花纹的颜色。

如果花纹的下部只有一个数字,这个数字就是色号,其颜色浓度为100%,同样在8.1表中找到颜色编号。 花纹大小,每种花纹都有指定的高宽 8.7表—8.8表,输入蓝色数字的颜色编号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花纹编号为32、34、36、38、40号的是漏空花纹,花纹颜色为9号色(即白色)。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怎样看地质图

把各种岩层和地质构造按照一定的比例投影在平面上,并用规定的颜色和符号来表示的图件,就是地质图。 从地质图上可以全面了解一个地区的地层顺序及时代、岩性特征、地质构造(褶皱、断层等)、矿产分布、区域地质特征等内容。因此地质图是指导生产实践,进行区域地质、地理、自然环境研究的重要资料。 一般所说的地质图是指平面图,但也往往制成地质剖面图(实测或从平面图上按指定方向绘制),以便更清楚地反映地下地质情况。 根据生产或研究的需要,还可以制成专题的地质图,如水文地质图、工程地质图、第四纪地质图、岩相-古地理图、矿产分布图、构造纲要图、大地构造图等。 一、不同岩层产状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岩层的产状包括三种情况,水平的、倾斜的、直立的;地形也有不同情况,平坦的、起伏的、沟谷纵横的。由于岩层产状不同、地形起伏不同,岩层在地面或反映在地质图上的形状也不一样。 (一)水平岩层 1.如果地形平坦,又未经河流切割,在地面上只能看见最新的岩层的顶面,表现在地质图上只有一种岩层。如华北平原,在地面上只能看见松散沉积物的最上面的一层。 105 2.如果平坦地面经过河流下切,或者地面起伏很大,可以看到下面较老的岩层,其在地质图上的特点是: (1)岩层界线与等高线平行或重合; (2)同一岩层在不同地点的出露标高相同; (3)岩层的厚度等于顶面和底面的高度差。 (二)直立岩层 除岩层走向有变化外,岩层界线在地质图上按岩层走向呈直线延伸,不受地形任何影响。

(三)倾斜岩层 1.如果地形平坦,在地质图上岩层界线按其走向呈直线延伸。 2.如果地形有较大起伏(比方有山有谷),在地质图上岩层界线与等高线斜交,在沟谷和山脊处常常形成“V”字形弯曲,称“V”字形法则。其弯曲程度与岩层倾角的大小和地形坡度的大小有关,即岩层倾角越小,V字形越紧闭;倾角越大,V字形越开阔。地形起伏越大,弯曲形状越复杂;地形越平坦,弯曲度越小,甚至近于直线。倾斜岩层的露头形状与地形起伏的关系如下: (1)岩层倾向与沟谷坡向相反,V字形尖端指向上游,但V字形弯曲度大于等高线的弯曲度; (2)岩层倾向与沟谷坡向相同,而岩层倾角大于沟谷坡度,V字形尖端指向下游; (3)岩层倾向与沟谷坡向相同,而岩层倾角与沟谷坡度一致,在沟谷两侧岩层露头互相平行; (4)岩层倾向与沟谷坡向相同,而岩层倾角小于沟谷坡度,V字形尖端指向上游,但V字形弯曲度小于等高线的弯曲度。 上述V字形规律都是指在沟谷中岩层的露头形状;若在倾斜的山脊山梁或山坡等处,岩层的V字形尖端指向与在沟谷中的正好相反。 对于初学者来说,V字形法则比较难于理解和掌握,在野外穿过沟谷时,常常看到岩层向沟头方向或沟口方向呈V字形弯曲,总以为是岩层产状有了变化,或者发生了褶曲,实际上岩层的产状并没有变化,而是由于地面坡度、岩层倾向和倾角这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对露头形状所产生的错觉。换句话说,倾斜岩层的露头形状并不等于岩层的产状(垂直岩层除外)。这种法则在地质图上特别是大比例尺的地质图上有明显的反映。 其它构造线如断层线,其露头形状也适用于V字法则。 二、褶曲和断层等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一)褶曲

地质图图例花纹

花纹图案 ①沉积岩花纹 砂岩HW001 石英砂岩HW002 硬砂岩HW003 铁质砂岩HW004 长石砂岩HW005 粉砂质泥岩HW006 泥质粉砂岩HW007 凝灰质粉砂岩HW008钙质砂岩HW009 砾岩HW010 角砾岩HW011 砂砾岩HW012 砂质砾岩HW013 钙质砾岩HW014 硅质砾岩HW015 页岩HW016 炭质页岩HW017 铝土页岩HW018 油页岩HW019 硅质页岩HW020 凝灰质页岩HW021 砂质页岩HW022 粘土岩HW023 泥页岩HW024 砂质粘土岩HW025 硅质粘土岩HW026 灰岩HW027 泥灰岩HW028 石灰岩HW029 含泥质灰岩HW030 砂质灰岩HW031 硅质灰岩HW032 结晶灰岩HW033 沥青质灰岩HW034 生物灰岩HW035 炭质灰岩HW036 含圆藻硅质灰岩HW037 硅质结核灰岩HW038 含燧石结核灰岩HW039 硅质条带灰岩HW040竹叶状灰岩HW041 瘤状灰岩HW042 鲕状灰岩HW043 碎屑状灰岩HW044角砾状灰岩HW045 砾状灰岩HW046 页状灰岩HW047 豹皮状灰岩HW048薄层灰岩HW049 白云质灰岩HW050 砂质泥灰岩HW051 硅质泥灰岩HW052白云岩HW053 泥质白云岩HW054 石灰华HW055 磷块岩HW056 铝土层HW057 锰矿层HW058 黄铁矿HW059 铁矿层HW060 煤层HW061 石膏层HW062 岩盐HW063 泥岩HW064 硅质条带泥灰岩HW065 中厚层灰岩HW066 含砾砂岩HW067 含砾石英砂岩HW068含角砾砂岩HW069 石英岩状砂岩HW070 泥质条带灰岩HW071 含砾泥质板岩HW072硅质泥质板岩HW073 含砾凝灰岩HW074 安山凝灰岩HW075 砂砾层HW076

Mapgis勾绘地质图的基本操作

Mapgis勾绘地质图的基本操作 一、扫描底图的装入 1、打开Mapgis的主菜单,点击图形处理的输入编辑,在Mapgis编辑器中选择新建工程,确定后,进入Mapgis编辑子系统。 2、在“设置”菜单中,修改目录环境,使得以后所保存的项目都在某个预设的文件夹中。 3、在“v矢量化”菜单下,点击“装入光栅文件”,打开预先扫描好的地质底图(tif格式)。 二、制作坐标图框 1、记下地图的比例尺,底图需要勾绘范围在工程图框中的对应坐标。 2、在Mapgis的主菜单,点击“实用服务”菜单下的“投影变换”。 3、在Mapgis投影变换系统中,点击自选图框进入“矩形图框参数输入”窗口。在“矩形分幅方法”中选择“用户自定

义坐标框”,在“网线类型中”选择“绘制实线坐标线”,根据勾图需要的坐标范围输入有关坐标起点、终点、间隔值、线宽、字体、文件名等参数,确定后计算机会自动生成需要的坐标图框。然后保存。 4、如果所引入的坐标框与底图之间存在位置误差,可通过Mapgis 编辑子系统中“其他”菜单下的整体移动进行调整。 三、在工程图中引入坐标框 在已打开地质底图的Mapgis编辑子系统中,于文件名底下的空白处右击鼠标,点击添加项目,将先前保存的坐标框点、线、面文件引入工程系统中。 四、点项目文件编辑 所有的点图标、文字或数字标注都属于点文件。 1、在“文件名”下面的空栏中右击鼠标,后点击“新建点”,输入点文件名,确认。 2、在所要编辑的点文件前的小方框里打勾。 3、在“点编辑”菜单下或在图标栏中

选择“输入点元”,进入“输入点图形”窗口,选择所要输入的类型,即注释或子图,确定后再输入相关的类型、大小、颜色等参数,确定后即完成一个点的点编辑。 4、点元输入后,如果位置、角度、大小、颜色和图案等参数不合适或需要改变,可在“点编辑”菜单下或在图标栏中选择相应的编辑工具进行调整。 5、某点元各项参数确定后,先点击需要保存的项目使其颜色变蓝,再点击鼠标右键,后点击“保存项目”保存该编辑项目。 五、线编辑 1、在“文件名”下面的空栏中右击鼠标,后点击“新建线”,输入点文件名,确认。 2、在所要编辑的线文件前的小方框里打勾。 3、在“线编辑”菜单下或在图标栏中选择“输入线”,进入“造线信息”窗口,随后确定所要输入的相关线型、宽窄、颜色等参数,确定即可进行线编辑。

地质图编制

地质图阅读与编制 一、地质图的种类和基本内容 用规定的符号、线条、色彩来反映一个地区地质条件和地质历史发展的图件,叫地质图。它是依据野外探明和收集的各种地质勘测资料,按一定比例投影在地形底图上编制而成的,是地质勘察工作的主要成果之一。 (一)地质图的种类 1、普通地质图 以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为底图,反映一个地区的地形、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及地质发展历史的基本图件,称为普通地质图,简称地质图。在一张普通地质图上,除了地质平面图(主图)外,一般还有一个或两个地质剖面图和综合地层柱状图,普通地质图是编制其它专门性地质图的基本图件。 按工作的详细程度和工作阶段不同,地质图可分为大比例尺的(>1:25000)、中比例尺的〔1:5000~1:10万〕、小比例尺的(1:20万~1:100万)。在工程建设中,一般是大比例尺的地质图。 2、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 以一定比例尺地地形图为底图,主要反映一个地区的第四纪沉积层的成因类型、岩性及其形成时代、地貌单元的类型和形态特征的一种专门性地质图,称为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 3、水文地质图 以一定比例尺地地形图为底图,反映一个地区总的水文地质条件或某一个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的形成、分布规律的地质图件,称为水文地质图。 4、工程地质图 工程地质图是各种工程建筑物专用的地质图,如房屋建筑工程地质图、水库坝址工程

地质图、铁路工程地质图等。工程地质图一般是以普通地质图为基础,只是增添了各种与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内容。如在地下洞室纵断面工程地质图上,要表示出围岩的类别、地下水量、影响地下洞室稳定性的各种地质因素等。 (二)地质图的基本内容 1、平面地质图 平面地质图又称为主图,是地质图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 地理概况:图区所在的地理位置(经纬度、坐标线)、主要居民点(城镇、乡村所在地)、地形、地貌特征等。

如何将工程点位投影到Mapgis地质图上

如何将工程点位投影到Mapgis地质图上(以钻孔为例) 首先把点信息数据存在文本中,x,y,pname等,然后在投影变换中,选择用户文件投影,可以使用投影参数,具体看MAPGIS教程 一、制作点坐标文件 ①参照勘查登记常用格式,以文本文件为格式,用英文逗号做分隔符; ②把坐标数据带号去掉; ③最后一行用数字“0”结束。 注意:经度是图形上的X坐标,纬度是图形上的Y坐标;和地理坐标的习惯相反。 579400,3760330,ZK3141 579400,3760230,ZK3137 579400,3760130,ZK3133 579400,3760030,ZK3129 保存文件名为:钻孔坐标.txt。 二、投影变换步骤 ①设置点投影功能:启动Mapgis主程序→启动投影变换系统: 实用服务→投影变换→参数设置→缺省注释参数→在“点类型”中选“子图”→确定。 ②投影前的设置:投影转换→用户文件投影转换,打开“用户数据点文件投 影转换”对话框→打开已经制作好的点坐标文件:打开文件(左上角

按钮) →选中“钻孔坐标.txt”文件→打开。 ③设置分隔符:单选左下角“按指定分隔符”→弹出对话框“请先通过设置 分隔符功能设置列!”→点确定,关闭该对话框→设置分隔符(按钮)→弹出 “设置分隔符号”对话框→在“分割符号”区复选“逗号”(取决于文件的分 隔符格式)、“连续分隔符号每个都参与分隔”→在“属性名称所在行”下拉列表中选中任一行,然后在下面表格“属性名称”列中选中有钻孔号的那一行!!图示为第三行→确定,返回“用户数据点文件投影转换”对话框→在最下面一行设置数据表中点位坐标的列位置,X位于:1列,Y位于:2列。 注:这是最重要的操作界面,中间的第1、2、4、5按钮都要用到。 ④设置用户投影参数:用户投影参数(按钮)→注:这是比例尺分子,坐标数据为“米”。 ⑤设置结果投影参数:结果投影参数(按钮)→注:这是比例尺分母,即图上1米相当于实地5000米。 ⑥修改点图元参数:点图元参数(按钮),主要设置前三个。 ⑦开始投影变换:双击“投影变换”按钮,弹出对话框:选“是”,新生成的点文件可以命名为“钻孔坐标.WT”。

常用地质图例及符号

地質圖元符號常有助於鑽探資料的記錄與解讀,本規範「工程地質圖元符號」主要是用在鑽孔柱狀圖上,以「目視判別」的結果為主。目前國內各相關單位現 行所使用之「工程地質圖元符號」並不一致,為建立一致之共識,並爭取廣泛的 支持,本規範「工程地質圖元符號」乃依據我國中央標準局所制訂之國家標準 「CNS6589」、「CNS6590」、「CNS 6591」等編訂之。本次工程地質圖元符號之修 訂工作,期配合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之製圖手冊加以整合(如對照表備註所列),而使「國土資訊系統自然環境基本資料庫分組—工程地質探勘資料庫」更能得到 政府機關及工程實務界之支持與使用。 本規範將地質圖元分為「土壤或沉積物」、「沉積岩」、「變質岩」及「火成岩」 等四大類,再將每一類圖元區分為「基本型」及「混合衍生與變異型」兩個類別, 並將其分別表列。對於某些業務,如果「基本型」之地質圖元符號即已夠用,那 麼「混合衍生與變異型」之圖元符號,即可將其視為「備而不用」,如此將可有 助於相關作業的簡化。 為了方便使用者選用圖元符號,我們也配合設計了分類代碼表。「0」代表粗分類,如果相關資料只需記錄其為岩石或土壤,則可採用此粗分類記錄方式。「奇數字首」的代碼,代表「基本型圖元」,「偶數字首」的代碼為「混合衍生及變異 型圖元」。因此,本規範「工程地質圖元符號」共可分為以下九大類: 0、粗分類(基本型)

1、土壤或沉積物類(基本型) 2、土壤或沉積物類(混合衍生與變異型) 3、沉積岩類(基本型) 4、沉積岩類(混合衍生與變異型) 5、變質岩類(基本型) 6、變質岩類(混合衍生與變異型) 7、火成岩類(基本型) 8、火成岩類(混合衍生與變異型)

mapgis快捷键

用户名UIDEmail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切换到宽版.请登录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注册 用户名自动登录找回密码 密码登录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华夏论坛首页会员空间写日记轻松游戏休闲一下吧热门活动新手必读幸运彩票快乐砸金蛋QQ币抽奖活动 网站QQ群排行榜天气预报 . 本版搜索热搜: 招聘地质图新疆云南mapgis 坐标转换cass 内蒙古青海地球化学arcgis 土地整治规划山东勘测定界section 论文矿床学非洲苍穹surpac .本版帖子用户华夏土地网?华夏论坛?D相关软件?MapGis ?关于MAPGIS几种简便常用方法.12下一页返回列表.查看: 1778|回复: 17 [经验] 关于MAPGIS几种简便常用方法[复制链接] 864064363 864064363 当前离线注册时间2011-6-23在线时间72 小时帖子11精华0威望0 点土地券1016 亩活跃度12 度. 看IP卡狗仔卡 中农 呵呵 中农, 积分266, 距离下一级还需34 积分 主题3华夏券0 张.串个门加好友打招呼发消息.我玩的游戏: 电梯直达1楼 发表于2011-10-18 20:29:31 |只看该作者|倒序浏览 分享到:一、不见不散 关于MAPGIS造区的几种方法: (1)先画线再用线工作提取弧段 (2)先画线再用图形造区功能 (3)直接用弧段来造区 前两种方法都要经过[自动剪断线]->[清除微短线]->[清除线重叠坐标]->[自动线结点平差] -> [拓扑查错]处理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 如何将mapgis的图形插到word、excel、PowerPoint 中

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读地质图首先要看图式和洛种规格,即先看图名、比例尺和图例。还应具备地形图和地图有关知识。 从图名和图幅代号、经纬度,了解图幅的地理位置和图的类型;从比例尺可以了解图上线段长度、面积大小和地质体大小及反映详略程度;图幅编绘出版年月和资料来源,便于查明工作区研究史。 熟悉图例是读图的基础。首先要熟悉图幅所使用的各种地质符号,从图例可以了解图区出露的地层及其时代、顺序,地层间有无间断,以及岩石类型、时代等。读图例时,最好与图幅地区的综合地层柱状图结合起来读,了解地层时代顺序和它们之间接的触关系(整合或不整合)。 在阅读地质内容之前应先分析一下图区的地形特征。在比例尺较大(如大于1:50000)的地形地质图上,从等高线形态和水系可了解地形特点。在中小比例尺(1:10万-1:50万)地质图上,一般无等高线,可根据水系分布、山峰标高的分布变化,认识地形的特点。 一幅地质图反映了该地区各方面地质情况。读图时一般要分析地层时代、层序和岩石类型、性质和岩层、岩体的产状、分布及共相互关系。对于分析地质构造方面主要是褶皱的形态特征、空间分布,组合和形成时代;断裂构造的类型、规模、空间组合、分布和形成时代或先后顺序;岩浆岩体产状和原生及次生构造以及变质岩区所表现的构造特征等等。读图分析时,可以边阅读,边记录,边绘示意剖面图或构造纲要图。 读水平岩层地质图 水平岩层在地面和地形地质图上的特征:地质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合;在沟谷处界线呈“尖牙”状,其尖端指向上游,在孤立的山丘上,界线呈封闭的曲线;在岩层未发生倒转饰情况下,老岩层出露在地形的低处,新岩层分布在高处;岩层露头宽度取决于岩层厚度和地面坡度,当地面坡度一致时,岩层厚度大的,露头宽度也宽;当厚度相同时,坡度陡处,露头宽度窄,在陡崖处,水平岩层顶、底界线投影重合成一线,造成地质图上岩层发生“尖灭”的假象。 三、在地形地质图上求岩层产状要素的方法 1、基本原理: (1)、同一岩层面上不同高程的走向线相互平行; (2)、在两走向线的垂线上,低等高线的方向为倾向; (3)、倾角是岩层面和水平面的夹角。 2、求解步骤: (1)、在同一岩层面上找到两个同一高程的点,并将其连接起来,即为这一高程的走向线。(2)、在该层面上再找到相邻高程的一个点,通过该点平行上述走向线作一条直线,即为这一高程的走向线。 (3)、在两条走向线之间做一垂线,低等高线的方向为倾向。 (4)、在高等高线上截取一线段等于两条走向线的高差,将两线段作为两条边做一三角形。(5)、用量角器量出低等高线出的锐角,即得出岩层倾角。 四、分析倾斜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倾斜岩层在大比例尺地形地质图上,表现出岩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成不同交截关系,在山脊和沟谷处弯曲成“V”字形,而有一定规律,即所谓“V”字形法则。通过读图应用这一规律,掌握岩层产状与地形及其相互关系对岩层界线形态影响的分析方法。同时也注意岩层露头宽度的变化与岩层厚度、产状和地形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