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覆盖解决方案分析

合集下载

高速铁路GSM-R工程隧道覆盖技术方案

高速铁路GSM-R工程隧道覆盖技术方案
. - 目薅
维普资讯
: 苏华鸿: 高速铁路 G M RT程隧道覆盖技术方 案 S —


兰 .
o ∞
=£


_-L_ - I 口
同速铁路 ⑤ 一 工程隧道
摘 要 对 隧道覆 盖 涉及 的几 个重要 技术 问题 进行 分析 , 其
靠性 是其基本 出发 点 。 为 了保证 不丢 失铁 路 的控 制数 据 , S R系 统 G M—
G M— S R系统 组 网方式 为 பைடு நூலகம் 基站 + 纤直放 站+ 光 漏
缆 , 同 的光纤长 度将会 产生 不 同的多径 时延 色散 , 不 如较 强 的多 径 时延差 超 过 1 s 5 ,将会 引 起 掉话 现 象 。减 少时 延色散 手段之 一是 希望光 纤直放 站时 延 要 小 , 纤放 大器应 取消声 表 面滤波器 , 光 系统 设计不
a e i c u i g t e r d o c v r g ew r i g t e a a y i a d g , n l d n a i o ea e n t o k n , h n l s n h s r s l t n o me d s e so , h rf c a a t e t c n q e b — e o u i f i ip r i n t e t f d p i e h i u e o t ai v t e a l a t t n , h n y i fo t a b rr p a e p we n r i y sa i s t e a a ss o p il f e e e tr u w o l c i n iea d t ef l te g h b d e f p i k a d d wn i k os n e dsr n t u g t l n o l . h i ou n n

高铁隧道覆盖中的_POI_泄漏电缆_解决方案_黄国晖

高铁隧道覆盖中的_POI_泄漏电缆_解决方案_黄国晖

表 1 各类车厢穿透损耗(dB)
车型
普通车厢
T 型列车 12
K 型列车 13
庞巴迪列车 24
CRH2 列车 12
CRH3 列车 20
CRH5 列车 24
卧铺车厢 综合考虑衰减值
12
14
14
24
12
20
24

高速铁路开通后,表 1 中列出的各型列车都有 可能投入运行,同时由于铁路线一般呈狭长分布,因 此天线一般也近似与铁路线平行,同时高速列车屏 蔽效果比较好,所以穿透损耗比较大。在计算时应该 根据实际使用的车型进行取数,本文中采用平均值
16dB 进行计算。 1.1.3 多普勒频移
高速运行的列车和固定基站之间,由于相对速 度过高,会产生多普勒频移效应(见图 2),随着车速 的不断提高,多普勒频移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在高 铁覆盖中需要重点考虑,多普勒频移的存在,导致基 站和手机的相干解调性能降低。直接影响到小区选 择、小区重选、切换等性能。
P
产品与解决方案
PRODUCTS AND SOLUTIONS
散射波 直射波
接收台 反射波
发射台
图 1 隧道内无线传播环境示意图
高速铁路隧道一般来说比较狭窄,特别是当列 车经过时,被列车填充后所剩余的空间很小,这时无 线传播与没有列车通过时差别较大,复杂的无线环 境使得多隧道高铁隧道内应考虑比普通高铁更行为 有效的覆盖方案。
在切换区大小不变的前提下,速度越快的终端 穿过切换区的时间越小。因此,当终端的移动速度足 够快以至于穿过切换区的时间小于系统处理软切换 的最小时延,此时会导致掉话的产生,因此在进行覆 盖规划时应注重切换区的设置。
为了避免反复切换,各个系统大多采用了同小 区组网的方式(cdma 2000 中称为同 PN 组网),以扩 大单个小区的覆盖范围,减少切换次数。 1.2 隧道内覆盖解决方案 1.2.1 常规覆盖手段

高铁运营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研究

高铁运营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研究

高铁运营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研究高铁作为一种现代化的高速铁路交通工具,具备了速度快、安全、舒适等优势,受到广大乘客的喜爱。

然而,随着高铁运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寻找解决方案来提升高铁运营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从人员管理、设备维护、客户服务和安全管理等方面,对高铁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第一,高铁运营管理中的人员管理问题。

高铁运营的人员管理是高铁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培训不到位、岗位职责不清晰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高铁运营管理部门可以采取以下对策:首先,对高铁运营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和考核。

通过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培养高铁运营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并定期进行考核,以提升人员的综合素质。

其次,建立清晰的岗位职责和责任制。

明确高铁运营人员的各项职责,保证每个人员在岗位上发挥其专业知识和技能,减少因责任不明确而引发的问题。

第二,高铁运营管理中的设备维护问题。

高铁运营过程中,设备的及时维护和保养是确保其正常运行的关键。

然而,现实中存在着设备维修不及时、维修质量不过关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考虑以下方案:首先,建立设备维护管理制度。

制定设备维护的规范流程,包括设备巡视、故障排查与处理等,确保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并设立设备维护检查组,定期对设备维护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其次,加强设备维修人员的培训。

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维修质量,通过定期培训、学习和交流,不断提升维修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

第三,高铁运营管理中的客户服务问题。

高铁作为交通工具,客户服务是其重要的竞争优势之一。

然而,目前在客户服务方面仍存在着服务速度慢、员工态度不好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考虑以下解决方案:首先,提高服务效率。

通过技术手段和流程优化,缩短等候时间,加强服务速度,提供快速高效的服务。

其次,加强员工培训。

对高铁乘务人员进行礼仪、沟通、服务技巧等方面的培训,提升员工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

TD-LTE高铁覆盖组网方案及关键技术研究

TD-LTE高铁覆盖组网方案及关键技术研究

TD-LTE高铁覆盖组网方案及关键技术研究何承亮【摘要】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society and economy, high-speed railway area now becomes an important scene for users to experience network qualit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speed railway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coverage quality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while bringing convenience to people's daily travel. And how to build up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suitable for the high-speed rail scene becomes a new problem at present. From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high-speed rail, and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key technology for Multi RRU common cell, the problem of high-speed railway coverage and capacity requirement is solved, and this is of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imilar network coverage of high-speed rail scene.%随着现代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高速铁路区域已成为用户体验网络质量的重要场景.高速铁路迅猛发展,给人民群众日常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对移动通信网络的覆盖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怎样建设满足高铁场景下的移动通信网络,成为目前新的问题.从A高铁实际应用出发,通过多RRU 共小区等高铁组网关键技术解决A高铁覆盖及容量需求,对类似高铁覆盖场景的建设组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期刊名称】《通信技术》【年(卷),期】2017(050)011【总页数】4页(P2545-2548)【关键词】高铁;关键技术;覆盖;容量【作者】何承亮【作者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池州分公司,安徽池州 247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15.02A高铁由南京南站起始,经马鞍山东站、芜湖站、铜陵站、池州站,跨安庆长江铁路大桥后,抵达铁路安庆新站,全长257 km。

铁路轨道无线wifi覆盖通信调度解决方案

铁路轨道无线wifi覆盖通信调度解决方案

地铁无线调度通信系统解决方案南京中科智达物联网系统有限公司、背景在地铁建设及运营中,人们常把地铁无线调度通信系统称作运营无线通信系统或无线通信系统,更简称为无线系统或无线专网。

地铁无线通信作为地铁地下施工时的唯一的通信手段,担负着提高运营效率、保障施工安全的重要使命。

因此,地铁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应该确保语音及数据通信功能、调度管理功能的实现以及保证全线场强覆盖、提高通信质量为最终目标。

为满足这类需求,必须提供地下的高速数据无线传输通道。

这个无线传输通道必须同时具备高数据容量和快速移动性两个条件同时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级部门的统一协调。

只有不断加强施工的管理力度,才能有效地减少事故的发生,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国家当前部署的重点工作之一。

南京中科智达物联网系统有限公司运用无线传输技术提供的行业解决方案,不仅突破了行业本身的管理限制,而且在安全生产方面有专门的研究。

可满足业务及安全的双重需求。

二、无线覆盖设计原则当前系统建设目标是建立一个统一的综合性平台,通过统一的无线网络接入,实现功能丰富、自动路由、全透明传输、全面的无线业务等一体化的处理与管理。

同时,系统需要最佳的性价比。

主要的一些系统设计原则如下所列:系统的先进性采用最新的无线网络技术,使其在无线领域具有较高的水平。

结合业务实际,建立高可用性的无线系统。

功能的丰富性系统应该具有丰富的无线应用功能,满足应用要求。

系统的可扩展性扩充方便,设置修改灵活,操作维护简单,系统构筑时间短,能够适应业务的快速变化,整个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规模上的扩展,扩展后所有功能和管理的模式保持不变。

实用性系统将充分考虑实用性,以用户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充分满足(用户)使用方便、系统管理方便的原则。

系统的可靠性可靠性、稳定性是本系统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原则,必须采取有效的手段,保证整个系统的可靠稳定运行,并充分做到的全天候服务,关键的设备和功能模块要做到双备份,实现多级的冗余设计,保证系统无单一故障点,达到电信运营要求水准,以最大限度的保护用户投资。

浅谈高铁场景4G无线网络覆盖方案

浅谈高铁场景4G无线网络覆盖方案

浅谈高铁场景 4G无线网络覆盖方案【摘要】:当前,我国乘坐高铁出行的人越来越多,高铁4G无线网络覆盖成为了各大电信运营商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论述了高速场景4G无线网络覆盖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组网部署策略和覆盖方案,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高铁场景;4G;无线网络;覆盖;一、高铁场景4G无线网络覆盖面临的挑战高铁场景通信覆盖的特点是速度快、穿透损耗大、切换频繁,在车厢内使用移动通信网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其主要表现有:1、高铁列车运行速度高。

列车高速的运动,必然会带来接收端接收信号频率的变化,即产生多普勒效应,且这种效应是瞬时变的,高速引起接收机的解调性能下降,这是一个极大的挑战;2、穿透车体导致网络信号损耗大。

高铁列车采用全封闭车厢体结构,这导致信号在车内穿透损耗较大,从而导致掉线率、切换成功率、连接成功率等 KPI (关键绩效)指标发生变化,网络性能下降。

3、网络切换频繁。

由于单站覆盖范围有限,在列车高速移动之下,穿越单站覆盖所需时间是很短的,必然在短时间内频繁穿越多个小区。

终端移动速度过快,可能导致穿越覆盖区的时间小于系统切换处理最小时延,从而引起切换失败,产生掉线,影响了网络整体性能。

二、高铁场景4G无线网络组网部署策略1、组网策略。

高铁场景4G网络覆盖,可以考虑采用同频组网,也可以考虑使用异频组网。

(1)同频组网。

同频组网采用和大网宏站相同的频点、参数覆盖,不单独设置。

该组网需要兼顾高铁沿线及附近区域的网络覆盖和业务需求;(2)异频组网。

这是高铁覆盖目前普遍采用的组网方案,该组网是针对高铁场景使用单独的频点覆盖,配合独立参数配置以保证高铁场景的网络质量。

对比同频组网,异频组网采用单独位置设区,无需考虑高铁站点与周边站点间的频率干扰,避免覆盖和容量的降低,降低了因位置区更新导致的寻呼失败等异常情况。

通常下,一般高铁沿线场景可选用F或D频段双通道设备+高增益窄波束天线进行背靠背组网。

特殊场景则采用泄漏电缆方式覆盖,每个物理点安装一台RRU(射频拉远单元),以功分方式实现不同方向信号,多RRU进行小区合并实现覆盖。

高速铁路专网覆盖解决方案

高速铁路专网覆盖解决方案

高速铁路专网覆盖解决方案
骆渭超
【期刊名称】《《出国与就业》》
【年(卷),期】2010()21
【摘要】本文以郑西高铁为例通过对高速铁路和铁路沿线网络现状的情况分析,总结出使用现网网络来覆盖高速铁路所存在的问题,结合高速铁路覆盖的建设目标,提出建立高速铁路专网覆盖的解决方案,即通过BBU+RRU这种组网方式进行高铁专网规划,分析在不同类型区域、不同场景下的覆盖解决方案,并提出在专网网络建成后对现网网络相应调整,达到最优效果。

【总页数】7页(P16-22)
【作者】骆渭超
【作者单位】中国移动西安分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29.533
【相关文献】
1.高速铁路专网覆盖解决方案 [J], 骆渭超
2.高速铁路4G覆盖解决方案探讨 [J], 刘远高;孔繁俊;周辉
3.基于“基站+村通宝”的高速铁路专网覆盖解决方案研究 [J], 李海胜;赵慧
4.高铁高架桥场景TD-SCDMA专网覆盖解决方案浅析 [J], 刘永平
5.基于GRRU的高铁专网覆盖解决方案研究 [J], 赵慧;李海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速铁路移动网络覆盖方案的研究

高速铁路移动网络覆盖方案的研究
表 1 C H 基 本 信 息 R
列 车 类 型 运 营 速 度 最 高 速 度 载 客人 数 列 车长 度 列 车 材 质
/ m ・ k h / m・ k h | , m
b 速度 快 。 ) 发生 小 区切换 和 重 选要 求 小 区 间重叠
覆 盖 区域增 大 , 现有 小 区重叠 覆盖 距离 难 以满足需 求 ; C1 由于场 强变 弱 ,会 引起 用 户通 话接 通 率低 , 质
2 0 毕 于兰 大 学 学位,就职 中 邮电 询 计 0 年 业 州 学,士 0 现 于 讯 咨 设 院
无 处 主 从 移 通 程 计 作 线 . 要 事 动 信工 设 工 。
谢 鹰
xi Yi e 鸭
关 键词
G M 高速铁 路 S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小区 多普勒 频移
切换
G R R U
Ab ta t I su i s o h e h o o y t e r e ai g t M i h s r c t t d e n t e tc n l g h o y r lt o GS h g n s e d r i y c v r g , ih i cu e e e t n o e lh n o e e — p e al o e a e wh c n l d d s lc i fc l a d v rs e wa o t n Do p e h f r s an d h n o e lt n s t n , a a i si — i , p l r i e t i e , a d v rr ai e t g c p c t e t o s t r e o i y ma t n a d b i o e a e s h me wh c a e r f r n e t h l n i g i n ul c v r g c e , ih h v eee c o te pa nn o 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铁路覆盖解决方案分析
高速列车对移动通信的影响主要是由于车体损耗和高速移动的速度造成的,不同车体对
无线信号的穿透损耗差别很大(如表1所示)。

当终端在移动中通信时,特别是在高速情况下,终端和基站都有直视信号,接收端的信
号频率会发生变化,称为多普勒效应。用户移动方向和电磁波传播的方向相同时,多普勒频
移最大;完全垂直时,没有多普勒频移。多普勒频移对于接收机接收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主
要是降低了接收的灵敏度。因此高速铁路覆盖的主要技术难点包括对多普勒频移的校正、有
针对性的网络覆盖设计和降低网络建设成本等。

表1几种列车无线信号衰减一览表

降低多普勒频移影响的措施
工作频率越高,多普勒频移越大,相同车速时,1800MHz比900MHz多普勒频偏大一倍,
性能损失更大,因此对于GSM网络优先采用900MHz频段是有效的解决方案。另外,900MHz
频段覆盖能力比1800MHz频段大6~10dB,现在900MHz在现网已经连续覆盖,优化现有
900MHz频段网络解决高速铁路覆盖问题,会更经济。

另外设备本身具有自动频率控制(AFC)功能,AFC是针对铁路快速移动的特点设计的
基站频率校正算法,通过快速测算由高速所带来的频率偏移,补偿多普勒效应,改善无线链
路的稳定性,可以提高设备的解调性能。

加强网络规划设计工作
1.加强网络规划设计工作
在进行高速铁路覆盖设计时,充分研究铁路发展趋势,通常以最大穿透损耗的车型作为
覆盖优化的目标。基站选址要合理,避免越区覆盖产生,在保证覆盖距离的情况下,尽可能
与铁路保持一定距离,克服多普勒效应。当基站远离铁路边时,可以采用宽波瓣天线,扩大
覆盖范围,同时抑制覆盖边缘天线增益的快速下降。严格控制切换区域,保证切换区域的切
换时间满足最少两次切换。合理选择天馈系统,针对不同场景合理选择天线,天线方位角尽
可能不与铁路平行,使主瓣与铁路线有一定夹角。有针对性地选择站型,可以使用功分器把
小区分裂为单小区双方向,连接两副定向的高增益天线,以扩大覆盖范围,同时减少切换。
特殊场景特殊考虑,对于弱场覆盖需考虑特殊覆盖方案,如使用直放站等。可考虑使用功放、
塔放或MCPA(多载波功率放大器)扩大小区的覆盖范围。尽量将沿线基站放在同一个BSC
或MSC中,以减少MSC间、BSC间的切换,避免过长的切换时间对网络服务质量造成不利的
影响。

2.充分发挥高速铁路链型网络结构的特点
对原有网络结构进行改造,根据高速铁路线形覆盖的特点,将小区结构规划成链形邻区,
并针对高速铁路沿线的链形邻区,让用户沿运动方向优先切换到前向链形邻区,这样将尽可
能减少切换次数,避免前后小区乒乓切换,也避免了侧向小区的无序切换,提升切换效率,
提升业务质量。

3.切换带的规划
切换带的规划一方面保证高速移动的手机终端顺利完成切换,同时要尽可能减少基站数
量,降低投资,因此切换带的设计要合理。根据快速切换算法触发时间的估算,完成2次快
速切换的时间为5~6秒,网络设计过程中通常建议为7~8秒。

采用硬切换的GSM满足切换条件时,组网拓扑结构相同且共用天馈的CDMA也一定能良
好切换。

4.站型和天线选择方案
周边用户比较少的农村区域,在铁路比较笔直的场景下,优先选择高增益窄波瓣天线,基站
覆盖范围大,切换次数少;对于市区、郊区、沿途有车站、铁路有弧度区域适合选择中等增
益天线;功分器虽然增加了3.5dB损耗,降低了基站覆盖范围,但是两个扇区为同一个小区,
减少了切换次数,并且不需要考虑天线前后比的问题,在合适的场景下可以考虑使用;8字
形天线比较适合覆盖直线铁路。

5.分布式基站和一体化基站合理使用
分布式基站将原来基站分割成基带和射频两部分,用光纤代替传统的馈线将射频部分拉
远,实现塔上安装。铁路沿线比较容易铺设光缆,为分布式基站的建设提供了便利条件,另
外BBU集中放置,适用于沿线城镇容量较大区域,减少对机房资源的需求,便于站址获取、
集中管理和维护。室外一体化基站体积小、重量轻,不需要机房,安装方式灵活,适合铁路
沿线覆盖使用。

隧道覆盖解决方案分析
隧道作为铁路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铁路覆盖的指标,覆盖势在必行。通常隧道有单
洞双轨、双洞单轨、单洞单轨之分,隧道的长度影响信源选取、覆盖方式等,因此将长度小
于200m的隧道称为短距离隧道,200m~2000m之间的隧道称为中长距离隧道,大于2000m
的隧道称为长距离隧道。

中短隧道通常采用八木天线在隧道入口对隧道进行覆盖,八木天线覆盖隧道的长度和隧
道的横截面大小、建设材料、弯曲情况等有关,通常切换带不要设置在隧道内。如果基站可
以建设在隧道口,可以采用基站连接泄露电缆覆盖隧道内,出隧道后泄露电缆末端加天线覆
盖隧道出口空间,也可采用光纤直放站+泄露电缆对隧道内覆盖,泄露电缆安装一般建议距
离轨面1.8m,这种覆盖方案通常成本比较低,便于安装和维护。

长隧道覆盖通常采用光纤直放站+泄露电缆覆盖,光纤直放站可以用一个近端站+多个远
端站覆盖方式。在长隧道覆盖中,通常采用多种类型天线,一类解决隧道外覆盖,一类是用
于信号延伸等。切换带不要设置在隧道内。由于在隧道内基站设备的安装维护比较复杂,建
议不要在隧道内安装基站设备。

不同隧道对覆盖信源的选取有所不同,对于独立的短隧道可以采用无线直放站进行覆
盖;对于连续隧道群采用同一专用信源(仅用来覆盖隧道),利用光纤拉远进行覆盖,并将
隧道与隧道之间的区域纳入隧道覆盖中,避免切换;对于长距离隧道采用专用信源,利用光
纤拉远进行覆盖。

为了保证隧道口信号顺利切换,通常在隧道口顶部安装天线,通常采用高增益天线,以
保证足够的天线功率。

隧道覆盖投资大,需要协调的工作量大,因此在一次覆盖工程中,要充分考虑未来系统
的发展:适应未来铁路列车的发展,在功率预算方面有一定余量;适应未来3G网络的升级,
器件频段适应未来3G要求,电源、光纤传输、主设备位置预留等基础设施方面也要予以充
分考虑。

总之高速铁路的无线网络覆盖非常复杂,需要网络规划设计和优化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和
设备性能,通过充分的实地考察、理论计算和测量,合理确定解决方案,做到在保证通信质
量情况下,严格控制网络建设成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