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干细胞治疗肝病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肝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研究进展

肝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研究进展
干细胞(stem cell)是指一群在胚胎发育早期末分化的细 胞,理论卜具有无限制分裂能力,可分化成特定组织或器官。 其分裂如下图所示。
干细胞分裂图
作者单位:230031合肥解放军105医院消化内科
万方数据
塞煎匿堂呈Q塑堡箜三Q鲞筮!!翅叁些逝丛型i迦』壁坠婴型!丛:圣Q:№:!!:盟壁!:2Q鲤
【关键词] 肝干细胞;移植;终末期肝病 doi:10.3969/j.issn/1000-0399.2009.1 1.043
1 引言
常规的内科保肝治疗效果不佳,原位肝移植仍然是日前治 疗终末期肝炎致肝硬化最有效的措施。近5年来,我国肝移植 事业更呈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每年肝移植例数已超过2 000 例,据中国肝移植注册(China liver transplant registry,CLTR)统 计显示,我国大陆肝移植例数9 118例中,总体1年、3年和5 年生存率分别达84%、80%和76%。在肝移植乃至活体肝移 植蓬勃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富有中国特色的自身经验,并逐 渐融入网际移植界这一大家庭。但是,它存在的三大缺陷阻碍 着它的更广泛开展和应用¨J:①供肝缺乏是永恒的矛盾。我国 是肝病大国,慢性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近3 000多万,其中 20%发展为肝硬化,仅此类终末期患者至少约600万人,以 2004年为例1年中仅有约3 000例患者有“幸”接受肝移植治 疗。即潜在适合肝移植的患者中,仅有0.04%接受肝移植治 疗,即使在美围,尽管活体肝移植率已达30%,但每年还有数千 人在等待器官移植中死亡,而在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却以每年 1 1%的速度递增。②免疫排斥反应是难以根本解决的问题:供 体肝与受体存在免疫排斥反应,肝移植术后需长期应用免疫抑 制剂,使患者免疫力下降,易患各种疾病。③从医疗经济学角 度分析,器官移植费用昂贵,对国家、社会、个人都是一种沉重 的经济负担。

骨髓造血干细胞可转为肝细胞

骨髓造血干细胞可转为肝细胞

关 性 死亡率 的差 异在研 究 期 内显著 降低 。研究人 员 指 出 , C死 亡 患 者 的平 均 年 龄稳 足 增 长 , 6 B 由 7 岁上 升 至 7 3岁 , HC 丽 C投 有类 似 趋 势 。非裔 美 国人 的 HC C死亡 率 维 持 稳定 。但 是 , 他们 的 B C
( C 和胆道 癌 ( C 死 亡率 的 流行 病 学趋 势 .结 果 发现 , C死 亡 率 由每 10 0 0^ 中的 0 9 HC ) B) HC 0 ,0 4
人 增加 至 1 8 .4人 ( 比率 =1 9 ) B 4 . C死 亡率 由每 1 0 0 0人 中的 1 2 0 ,0 8人 增加 至 l 7人 ( 比率 =1 3) 1 。虽然研 究期 内的男 子 HC C死 亡率增 加 了一倍 ( .4至 2 7 1 0 0 0 , 妇 女 只有 轻 度 增 加 13 , / 0 ,0 ) 但 ( .9至 1 0 / 0 .0 ) 由于美 国 白人 的死亡 数量 显 著 增加 . 国 白人 和 非裔 美 国人 的 HC O5 .6 1 0 0 0 。 美 C相

8 ・
维普资讯
复。
目前 , 课题组 研 究 成员正 在制 作 大 鼠慢 性 肝衰 竭模 型 , 行 自体骨 髓 肝 细 胞 移植 实 验 , 进 以观 察
*美 国 肝 细 胞 癌 死 亡 率 呈 增 长 趋 势 据 ME y e .o 2月 1 日报 道 ( 载 : m O s on e l 0 2 9 ( ) 6 —7 ) 发 表 在 1 Deb rem 9 原 A J at e t o 0 ; 7 1 :1 7 1 、 r r 2
有2 6人 发 病 。
全世界 约有 3 5亿人 是 乙肝病 毒携 带者 . 2 亿 人 曾被 乙肝病 毒 感染 。在 乙型肝 炎 流行 的地 . 有 O 区 . 婴传染 是 主要 的传播途 径之一 。从 1 8 母 9 3年起香 港 开 始 为 婴儿 注 射 乙 型 肝 炎疫 苗 , 以 目前 所 肝病 发病 者大多 是 5 O岁 以上 的人 。

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的相关研究进展

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的相关研究进展
当肝 脏 损 伤 后 , 细 胞 的 增 殖 受 到 抑 制 , 圆 细 胞 开 始 活 化 。 肝 卵 研 究 证 实 卵 圆 细胞 具有 自我 更 新 、 向 分 化 潜 能 等 干 细 胞 的 特 多 征 , 特 定 的病 理 生 理 条 件 下 能 分 化 为 肝 上 皮 细 胞 和 胆 管 上 皮 在 细胞 。在 诱 导 大 鼠肝 卵 圆 细胞 实 验模 型 中 , 由于 肝 细胞 大 量 丢 失或 死 亡 , 细胞 生长 反 馈 信 息 缺 失 却 是 导 致 肝 卵 圆 细 胞 的快 肝 速 生 长 。肝 卵 圆细 胞 先 出现 在 小 胆管 周 围 , 后 有 些 迁 移 人 肝 然 实 质 [ 肝 卵 圆 细 胞 表 达 C 3 、 y1和 ckt 以 及 f一 。 D 4 Th- _i, 1 3受 t 体 , 些 标 志 物 都 在 骨 髓 造 血 干 细 胞 中 有 表 达 , 示 卵 圆 细 胞 这 提 的 另 一个 来 源 可 能 是 骨 髓 造 血 干 细 胞 , 踪 试 验 提 示 “ 移 细 示 迁 胞 ” 肝 内先 变 为 嗜 碱 性 肝 细胞 , 后 分 化 为 成 熟 肝 细 胞 [ ] 在 然 7 。
【 文献 标 识码 】 A
【 章 编号 】 D I1. 99ji n 17 —5 12 1. i0 6 文 0 :03 6/. s.6 23 1.0 1 i. 9 s
干 细 胞 是 指 具 有 自我 更 新 与分 化 能 力 的一 类 细 胞 群 , 够 能
细 胞 。在 正 常情 况 下 , 圆 细胞 处 于休 眠 期 , 量 非 常 少 , 有 卵 含 只
西部 医学 2 1 0 1年 1 1月 第 2 3卷 第 l 期 Me Wet hn , o e e 0 1 Vo. ! ! 1 dJ s C ia N vmbr2 1 , 1

医学进展干细胞治疗的前景与局限性

医学进展干细胞治疗的前景与局限性

医学进展干细胞治疗的前景与局限性干细胞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医学技术,吸引了全球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和分化成多种细胞类型的能力,因此被认为在多种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然而,尽管干细胞治疗有着广阔的前景,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挑战。

本文将围绕干细胞治疗的前景和局限性展开讨论。

一、干细胞治疗的前景1. 疾病治疗的新途径干细胞治疗可以为一些难治性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例如,对于神经系统疾病,干细胞可以分化为神经元,并帮助修复受损的神经组织,如帕金森病和脊髓损伤等。

此外,干细胞还可以用于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用于治疗心脏病、肝病和糖尿病等多种疾病。

2. 个体化治疗的潜力干细胞治疗具有个体化定制的潜力。

通过采集患者自身的干细胞进行治疗,可以避免免疫排斥反应和道德伦理问题,提高治疗效果。

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供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3. 器官移植的替代选择干细胞能够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这为器官移植提供了替代选择。

干细胞可以在体外分化为特定的细胞类型,如心肌细胞或肝细胞,然后移植到患者体内进行治疗。

这种方法可以缓解人工器官短缺的问题,并提供更长久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二、干细胞治疗的局限性1. 安全性和道德问题干细胞治疗的安全性和道德问题一直备受争议。

使用胚胎干细胞进行治疗可能引发伦理争议,因为这涉及到胚胎的摧毁。

此外,干细胞治疗可能引发安全性问题,例如细胞移植后可能出现免疫排斥反应、肿瘤形成等风险。

2. 技术和成本局限干细胞治疗的技术和成本也是限制其应用的重要因素。

目前,干细胞治疗的技术还不够成熟和可行,尚存在许多未解决的技术难题。

此外,高昂的治疗成本也是制约其大规模应用的因素之一。

3. 缺乏长期研究数据尽管干细胞治疗在实验室和初步临床研究中表现出潜在的优势,但由于缺乏长期随访数据,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尚未明确。

需要更多的长期随访研究来评估干细胞治疗的长期效果,并解决一些潜在的不确定性。

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研究进展_岑朝

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研究进展_岑朝

模更大,但冻存和复温也可能导致干细 胞丢失、移植失败。 使用胎盘间充质干 细胞、人胎肝源性干细胞、胚胎干细胞 等治疗肝硬化, 仍然处于动物研究阶 段。 1.3 干细胞定向分化、扩增后移植 事 实上自骨髓、外周血或脐血来源的干细 胞采集液里混有大量的其他单核细胞, 直接输入患者体内仅有少量干细胞发 挥“种子”的作用。 因此,随着干细胞分 离、培养、鉴定及增殖技术的发展和成 熟, 通过体外对干细胞进行纯化培养、 扩增数代后可以得到较多数量的纯化 的干细胞 / 祖细胞, 也是提高干细胞移 植治疗的效果重要手段, 如使用 RosetteSep 负 选 分 离 方 法 收 集 自 体 BMSCs 未 被 抗 体 标 记 ,可 用 于 各 种 研 究 或治疗,此方法不需要对细胞行后续处 理,得到的细胞回收率及细胞活力都较 高 , 收 集 BMSCs 简 便 、 快 速 , 体 外 增 殖 速度快, 而且具有很强的分化能力,适 合作为以治疗为目的的细胞来源,与造 血 干 细 胞 相 比 ,BMSCs 具 有 更 高 的 分 化 潜能,同时具有取材方便,体外培养扩 增容易,无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创伤小, 价格低廉、无伦理争议等优点,因而具 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脂肪间质干细 胞 在 干 细 胞 研 究 中 也 日 趋 活 跃 , [9-10] 能 不同程度地改善肝脏功能及肝组织病 理学变化,因其取材容易、来源广泛以 及细胞增殖分化迅速,有望成为治疗肝 硬化极具潜力的种子细胞之一,但目前 仍处在动物实验阶段。 1.4 干 细 胞 种 类 对 移 植 效 果 的 影 响 在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研究和实践 中,来源于自体骨髓、外周血和异体脐 血的干细胞临床应用最为广泛,虽然这 些干细胞都具有自我复制、多向分化特 性以及横向分化的可塑性,但它们在干 细胞池中所属的分化阶段、属系不完全 一样,同时采集液中细胞成份也不完全 一致,如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液中 T 淋巴 细 胞 是 骨 髓 采 集 液 的 7 ~ 10 倍 ,是 否 对 肝硬化治疗有影响,尚未明确。 经过体 外扩增的干细胞是否保持干细胞的 肝 硬 化 患者肝脏病理学改善,但 6 个月后恢复 到原来基线水平,提示对于终末期肝硬 化, 首次移植成功并非能一劳永逸,国 内外研究报道多为近期疗效,至于移植 有效后的治疗效应能持续多久,有待研 究 。 郭 晓 钟 等 对 [14] 45 例 肝 硬 化 失 代 偿 期 病 例 分 为 首 次 移 植 (23 例 )与 二 次 移 植 组 (22 例 ) 两 组 , 分 别 经 肝 动 脉 给 予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后者在首次移植 后 4 ~ 12 个 月 再 进 行 第 2 次 移 植 ,结 果 Alb、ALT、PT 和 Fib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TBil 和 AST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提 示多次移植可能增加疗效。因此肝硬化 终末期患者的干细胞移植治疗可能需 要多次反复实施,然而间隔的时间周期 尚未能确定。 6 细胞因子辅助治疗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
摘要 : 目的 探讨 自体骨髓 问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 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于本院住
院 的 失 代 偿 期 肝硬 化 患 者 9 0 例 ,其 中5 0 例 患 者 在 内科 保 守 治 疗 的基 础 上 给 予 自体 骨 髓 问充 质 干 细 胞 移 植 , 作为 移植 组 :另 P b 4 O f l J 进 行 内科 保 守 治 疗 的 患者 作 为 对 照 组 ,观 察 治 疗2 4 周 后 患 者 的 一般 情 况 、 临 床 症 状 、 肝 功 能 及 凝 血 功 能 等 指 标 ,分 析 两 组 患 者 的疗 效 。结 果 治 疗2 4 周后 ,移 植 组 8 4 % ( 4 2 / 5 0 ) 患 者 自觉 纳 差 、 困 乏 以及 腹 胀 等 临 床 症 状 及 黄 染 、水 肿 等 体 征 显 著 改 善 ,对 照 组 中 仅 3 5 % ( 1 4 / 4 0 ) 患 者 上 述 症 状 及 体 征 稍 见 好 转 ; 移 植 组 治 疗 后2 4 周 患者 的AL T、AS T 、AL B、T B i l 、P T 及P T A水 平 较 治疗 前
Ef ic f ac y o f a ut o l ogo us t r ans pl an t a t i 0 n o f bo ne m ar r o w de r i v e d me s e nc hym al s t e m c e i l s i n t r e a t me nt of de c om pe ns a t e d c i r r hos i s
i n p a t i e n t s wi t h d e c o mp e n s a t e d c i r r h o s i s i n o u r h o s p i t a l we r e s e l e c t e d . P a t i e n t s i n t r a n s p l a n t a t i o n g r o u p( 5 0

干细胞研究的现状和前景

干细胞研究的现状和前景

干细胞研究的现状和前景干细胞是一种特殊的细胞,其具有能够分化成多种细胞类型的能力,因此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于医学领域。

在干细胞研究方面,人们已经取得了许多进展,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这篇文章将讨论干细胞研究的现状和前景。

干细胞的应用干细胞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例如再生医学、药物筛选、基因治疗、组织工程等等。

其中再生医学是最具代表性的应用领域之一。

在再生医学中,干细胞可以被用来治疗各种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肝病、免疫系统疾病等等。

在这个领域中,最有前途的是干细胞移植和再生医学。

干细胞移植用于代替受损或死亡的细胞,而再生医学的目标则是恢复或替代完整的组织器官。

干细胞研究的现状干细胞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人们已经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干细胞,例如胚胎干细胞、成人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等等。

但不管是哪一种干细胞都有其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胚胎干细胞是最早被研究的干细胞类型之一。

它具有非常好的分化能力,可以分化成心脏细胞、神经元、肝细胞等等。

但由于其来源需要通过胚胎的培育和杀死,因此引起了道德和伦理方面的争议,受到了限制。

另一种比较常见的成人干细胞是间充质干细胞。

它们存在于人体各个器官的成分中,包括脂肪、骨髓、皮肤等等。

这种干细胞可以分化成骨、肌肉、软骨等等。

最近提出的一种新的干细胞类型是诱导多能干细胞。

通过基因转录因子的转化,诱导多能干细胞可以从成人细胞中重编程而来。

由于其来源不需要牺牲胚胎或其他人体器官,所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正在把诱导多能干细胞作为他们研究的重点。

干细胞研究的困难虽然干细胞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但同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干细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需要更多的验证。

虽然已经有一些干细胞研究的临床试验得到了审批,但仍然需要更多的基础研究和长期随访来确保它们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其次,干细胞的种类并不是每个人都适用。

不同的干细胞对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作用,甚至是有些疾病有可能不适用干细胞,因此必须进行更细致的疾病和干细胞的相关研究。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闭合 。
2 4 3 滑 石粉 胸膜 固定 术是一 种安 全有 效 的方 法 , .. 术后 胸腔 引流 管 的处 理 : 术后第 一天 夹管 , 第二 天开 始引 流 。本 组 4例 初 期 只行 水 封 瓶 引 流 , 引流 时 但 间在 7 2~ 1 0 ,以 后 采 用 负 压 一 1 6 P 2 h .9 k a ( 0c 一2 mH 持 续 吸引 , O) 引流 时 间 为 4 ~ 9 , 8 6h 引 流时 间 明显 缩 短 。 滑 石 粉 胸 膜 固定 的优 点 是 促 使 脏 、 层胸膜 粘 连 , 者术 后可 获 得持 续 胸 膜 固定 , 壁 患 其 缺 点是若 需再 次 手术 极 困难 , 在 良性 病变 应 慎 故
参 考 文 献
1 W r tCD. an J M a hs n DJ, ta. P tp e n co— i gh W i C, t ie e 1 os n u mo e t
my, r n h p e r lit l fe u u e r n hil co u e i c — b 0 c 0 l u a s u a a t r s t r d b o c a l s r : n i
社 ,9 5 0 . 1 8 .5 6
( 稿 日期 : 0 70 —9 收 2 0 — 10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 治疗重型肝炎 的临床应 用与护理
龚 丽 娟 姚 鹏 王 帅 胡 大 荣 刘 海 波
( 京 军 区 总 医 院 全 军 肝 病 中心 , 北 北京 10 0 ) 0 7 0 关键词 骨 髓 干 细 胞 移 植 重 型 肝 炎 护 理
维普资讯
护士进修杂志 20 0 7年 7月 第 2 2卷 第 1 3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金项目: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联卫2007—534) 作者单位:350025南京军区福州总院肝胆内科 通信作者:李东良,Email:dongliangli@gmail.com.cn
万方数据

130・
垦隧趟丝疸壅查!!!!兰!旦
筮垫鲞箜i塑!坐』旦g!生:』!竺垄!!!!!:Y型:丝:塑2:!

等[13]将雄性大鼠骨髓中CD29+MSC通过尾静脉 移植入肝纤维化模型雌性大鼠体内,研究结果提 示,MSC在体内可以分化为肝样细胞,并通过减少 胶原沉积来发挥其抗纤维化作用。一般情况下, BMSC对于肝细胞的更新作用很小,但在严重创伤 时,它对肝细胞再生和功能恢复的作用却非常重 要,因为于细胞的增殖发生在肝细胞的增殖能力和 功能受到损害的时侯[1“。所以,几乎所有在体实验 都是细胞植入肝脏损伤的体内后分析再生潜能,通 过体内环境和肝脏本身微环境来促进BMSC向肝 样细胞转化,分化的肝样细胞对损伤肝脏起到一定 的修复作用。但是,许多关于干细胞在体促进肝再 生和向肝分化的研究都是通过异基因移植来完成, 例如人的细胞移植入免疫耐受的鼠类体内,种属间 细胞的相互作用较弱,且这种模型很难反应临床的 真实情况。 在体外诱导剂的作用下,BMSC也可以向肝实 质细胞转化。BMSC体外分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 组合不同生长因子、使用不同的培养基、与肝细胞 或肝非实质细胞共培养以及加入胆汁血清或肝衰 竭患者血清等进行定向诱导。Miyazaki等¨朝在 HGM培养基中加入肝细胞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 子,将骨髓中表达AFP和c—Met且同时表达HSC 特异性标志CD34、Thy一1及c—kit等的细胞诱导分 化为肝样细胞。Snykers等[1 6]以鸡尾酒方式,并按 时间依次加入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 子、胰岛素一转铁蛋白一钠一亚硒酸盐、地塞米松,成功 地将BMSC诱导成肝细胞。Lange等n7]用GFP标 记MSC,纤维连接蛋白为底物,加入胎肝细胞共同 培养,流氏细胞仪分离GFP(+)、GFP(一)细胞,RT— PCR发现2周后表达AFP、CKl8、ALB,提示MSC 和胎肝细胞共同培养的微环境不但有利于MSC向 肝细胞的分化扩增,也利于胎肝细胞的分化。但 是,有关干细胞诱导的肝样细胞多是进行表型鉴 定,没有在功能水平进行分析,而肝样细胞的功能 是细胞治疗的前提。 骨髓细胞成分复杂,何种细胞更适合用于肝细 胞再生尚不清楚,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倾向于 BMMSC,Sato等[181比较了BMMSC、CD34+细胞、 非BMMSC/CD34’细胞三种人骨髓细胞,分别直接 移植到大鼠肝内,检测AFP、AI。B、CKl8、CKl9和 脱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GPR)等肝细胞特异性标
hepatocytes
in vivo.
Nat
Med。2000。6:1229—1234. Ariku阻J,lnaga“M。Huiling X.et aL Colonization of albu—
F344
rat
和相关技术的发展及其在BMSC研究中的应用, BMSC横向分化为肝细胞的研究将逐步深入,BM— SC自体移植技术将逐步完善。相信BMSC最终能 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向肝细胞分化,并达到病变肝 的有效功能替代,为临床治疗终末期肝病患者带来 新的希望。
Aziz
MT,Atta HM。Mahfouz
S,et
a1.Therapeutic
stem cells
on
po—
ex—
tential of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perimentalliver fibrosis.Clin Biochem,2007,40:893—899. Katoonizadeh
12 11 10 9
154:122—132. Petersen BE,Bowen potential 1170. Theise
source
WC,Patrene KD,et a1.Bone marrow
as

of hepatic oval
cells.Science,1999,284:1168—
ND,Nimmakayalu M。Gardner R,et
BMsc的分类及表面标志物 BMSC是一类具有自我更薪、高增生和多向
分化潜能的细胞群体,特定条件下具有分化并发育 为各种血液和骨髓细胞的潜能。BMSC具有异质 性,包含造血干细胞(HSC)、间充质干细胞(MSC)、 血管内皮前体细胞、胚胎干细胞样多潜能成体祖细 胞(MAPC)[2|、骨髓源性的肝干细胞(BDHSC)[33等 表型和分化倾向不一的干细胞。HSC是所有血细 胞的原始起源细胞,它有多种特异的表面标志,如
a1.Liver
from
bone marrow in
humans.Hepatology.2000.32:11—16. H,Al—Dhalimy M。et a1.Pu“fied hemato— differentiate
into
Lagasse E。Connors poietic
stem
ceIls
can

BMSC向肝样细胞分化研究 BMSC是肝细胞的重要来源。骨髓内存在大量
的成体于细胞,被称为自体损伤细胞修复库,使得 其向肝细胞分化成为可能。BMSC能够转化为肝细 胞最早是在体内细胞移植实验中发现的。当初多 数研究认为,只有具有造血干细胞特征的细胞才能 转化为肝细胞。Petersen等[9]和Theise等口01的研 究相继指出,BMSC或HSC能够在鼠肝内转化为 肝卵圆细胞甚至成熟的肝细胞和胆管细胞。La— gasse等n门用正常成年小鼠骨髓细胞移植治疗I型 酪氨酸蛋白血症的模型小鼠,结果发现骨髓中的 HSC在体内转分化为肝细胞,使小鼠产生供体源 造血和肝细胞的再生。近年来证实,MSC在动物体 内可以分化为肝样细胞。Arikura等m1将先天性白 蛋白缺乏症大鼠肝脏做70%切除后,通过门静脉植 入正常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4周后在
DOI:10.3969/j.issn.1673—534X.2010.03.001
目前,对于终末期肝病和先天遗传性代谢性肝 病,原位肝移植(oI。T)一直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方 法,但由于其缺乏供体、手术风险大、费用昂贵、存 在免疫排斥反应等因素。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于 是生物人工肝(BAL)和肝细胞移植(LCT)[1]开始 作为肝移植的辅助或替代疗法,用来治疗某些肝脏 代谢性疾病,促进急性肝功能衰竭(AI。F)的肝再 生,或者在患者得到合适供体肝脏之前,提供肝功 能支持。对于LCT及BAL,原代肝细胞是理想供 体。但同样缺乏来源,除此之外原代肝细胞体外培 养或体内移植后的增生及功能保持状况不甚理想。 近年来,干细胞研究为利用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 肝病提供了新的思路。骨髓干细胞(BMSC)可以跨 越胚层横向分化为各种组织细胞。包括向肝样细胞 分化。并且具备取材方便、体外培养技术成熟以及 自体移植潜能等优点,可作为治疗肝病的理想种子 细胞,或在体外诱导转化成大量的肝细胞用来作为 I。CT或BAL的供体细胞,以解决肝细胞供体缺乏 的问题。

结论
干细胞在各个领域都逐步发挥出巨大的潜力。 BMSC在终末期肝病治疗方面,利用自体BMSC在 肝损伤等选择性压力下可横向分化为肝细胞的特 性,实现肝组织重建,纠正肝细胞代谢和合成功能
万方数据
旦匿塑丝塑盘查垫!!至!旦箜塑鲞箜i塑!!!!垡曼垡!!』!坚!!:!!!!!∑!!:丝:盥!:!
障碍,与OLT、BAL等相比更具显著优势,并且 BMSC转化为肝样细胞可作为BAL的肝细胞来源, 因而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虽然发现BMSC 具备向肝样细胞分化的潜能和有一些初步的临床 观察结果,但涉及临床应用,目前还有许多基础理 论和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只有在解决基础理论问题 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建立适合于临床应用的技术方 法。随着细胞工程、蛋白组学、基因工程、糖基工程

CD34、CD38、CDl 17、ACl
13等。MSC是骨髓基质
中主要的于细胞,参与基质微环境的组成和造血功 能的调控,它表达高水平的CDl3、SH2、SH3、
CD29、CD71、CD90、CDl00、CDl66、CDl20a、
CDl24、CD49b等,表达低水平的CD44、CDw90,不 表达造血系特征标志CDl4、CD34、CD45、CD50。
垦隧逍丝塑墨鲞垫!!至!旦笙型查筮i塑!呈!』垡g旦!:』!堕!!:垫!!!∑!!:塑:竖!:i

129・
・综述・ 骨髓干细胞治疗肝病的研究进展
何秀华李东良
摘要:骨髓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增殖和分化潜能的细胞,主要包括造血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体 外通过生长因子,体内利用特定的微环境均可诱导骨髓干细胞分化为肝前体细胞和成熟肝细胞,并明显改 善肝功能。其有望成为肝细胞移植或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新型种子细胞。此文就骨髓干细胞分化为肝 样细胞及其临床治疗肝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骨髓干细胞;细胞分化;细胞移植;肝病
参考文献
Najimi M。Sokal E.
Liver cell 14 13
miIl-produsing hepatocytes derived from transplanted bone marrow cells
in
the live of
congenic
Nagas如anabuminemic
rats.J Hepatol。2004.41:215—221. Abdel
BMSC治疗肝脏疾病的潜力和研究方向 BMSC移植治疗肝病的优点:(1)避免肝脏移植
和肝细胞移植的排斥反应;(2)避免长期服用免疫 抑制剂带来的不良反应;(3)体外诱导扩增的肝样 细胞可作为BAL的细胞来源;(4)早期利用骨髓修 复肝损伤、改善遗传性缺陷组织的功能以及代替退 行性组织,可极大地延长生存期;(5)回避了对胚胎 干细胞应用的伦理争议,故临床应用前景非常突出。 国内姚鹏等[223已经应用BMSC治疗重症肝病 患者。收到良好治疗效果。但是BMSC或骨髓源性 的肝细胞要达到治疗水平的肝脏重建,仍有一些问 题急需解决:(1)如何进一步完善BMSC的体外分 离、培养、鉴定等技术,确保其更好的向肝细胞定向 分化和扩增;(2)在细胞因子等调控下BMSC向肝 细胞诱导分化的分子机制需进一步研究,摸索体外 培养的最佳条件,控制细胞分化的程度;(3)BMSC 直接移植和体外分化后移植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4)移植方式、部位、最佳时机的选择以及移植细胞 的最佳数量,如何避免血管栓塞的发生等细胞移植 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5)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体 内跟踪体系,以便更好地观察BMSC在体内的归巢 和定位;(6)体内不同疾病状态下的微环境条件对 BMSC的迁移、定居、分化和功能的影响,以及移植 的促进因素有哪些;(7)自体BMSC移植的长期疗 效和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观察,骨髓源性肝细胞的 功能活性如何,可何种程度恢复肝功能?其稳定性 如何,是否需要反复移植?安全性如何,是否会转 化为肿瘤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