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和脑神经

合集下载

脑神经系统-间脑大脑

脑神经系统-间脑大脑
递到脊髓。
注意力和认知
04
屏状核参与注意力和认知过程,特别是与运动 相关的任务。
03
大脑的结构与功能
大脑皮层
感觉区
负责接收和解释来自身体各部位的感觉信息, 如触觉、肌肉收缩和协调动作。
语言区
处理语言信息,参与语言理解和产生。
边缘系统
01
海马体
参与记忆和空间认
02
它由大脑、间脑、小脑、脑干和 脊髓等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通 过复杂的神经网络相互连接,协 调工作。
间脑和大脑的简介
间脑位于大脑和小脑之间,是脑 神经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
它由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组成,每 个半球包含额叶、顶叶、枕叶和 颞叶四个主要区域,各区域有不 同的功能和结构特点。
它包括丘脑、下丘脑、上丘脑和 底丘脑等部分,主要负责感觉信 号的处理、睡眠与觉醒的调节以 及激素分泌等生理功能。
调节睡眠与觉醒
被动收入是指个人投资一 次或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十次或被动收入投资一次 次或少数几次后,被动收 入是指个人投人投人投人 投资一次或被动收入投资 收入投收入投
感知与认知
大脑负责处理感知信息, 如视觉、听觉、触觉等, 而间脑则参与情绪和记忆 等认知过程。
自主神经系统调节
间脑中的下丘脑对自主神 经系统有重要调节作用, 如维持体温、血压和心率 等。
04
间脑与大脑的交互作用
下丘脑与大脑皮层的交互作用
01
02
03
调节睡眠与觉醒
下丘脑接收来自大脑皮层 的信号,控制睡眠和觉醒 的周期性切换。
体温调节
下丘脑负责体温调节中枢, 通过与大脑皮层的协同作 用,维持体温的稳定。
摄食行为控制
下丘脑在摄食行为的控制 中起到关键作用,与大脑 皮层共同调节食欲和饱腹 感。

神经系统概述-2

神经系统概述-2

脊髓
白质
前角:运动神经元胞体,其轴突组成前根,分
布到四肢、躯干骨骼肌肉。 由许多具有一定功能的神经纤维束(传
导束)所组成。
(二)脊神经
1、脊神经的对数 ●31对 2、脊神经的组成 前根:运动性 ●脊神经
后根:感觉性
●脊神经是混合神经
前支、后支
(1)椎体Vertebral Body (2) 棘突Spinous Process (3) 上关节突Articular Process (4)横突 Transverse Process (5)椎孔 Foramen (6) 椎弓根Pedicle
顶叶:中央沟与顶枕裂之间。
枕叶:为顶枕裂之后的部分。 颞叶:为大脑外侧裂以下的
部分。
脑岛(岛叶):大脑外侧 裂的深面。
② 大脑半球的底部
额叶底面一条 纵行纤维束为嗅囊, 嗅囊的前端膨大为 嗅球。嗅球与嗅神 经相连,与嗅觉有 关。
(2)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
灰质 — 大脑皮质(层)
大脑半球
白质
侧脑室
基底神经核
分泌腺的活动。
姚书p353
3、小脑
(1)小脑的位置和外形
小脑位于大脑半球枕叶的下方,延髓和脑 桥背侧。 两侧膨隆部分为小脑半球,中间狭窄部分 为小脑蚓部。小脑表面有许多沟与回。
(2)小脑的内部结构
小脑内部为白质,其中几对神经核统 称为中央核,最大的为齿状核。 小脑与脊髓、脑干都有许多神经纤维 相联系。

脑桥
腹侧面: 以脑桥臂与小脑相通。
背侧面: 形成第四脑室底的 上部; 与延髓背面之间以 横行的髓纹为分界。
③ 中脑
腹侧面: 大脑脚:一对纵 行隆起,其中主要 有锥体束通过。
背侧面: ●上丘与下丘

脑神经(十二对脑神经)

脑神经(十二对脑神经)

3.一般内脏感觉纤维:
孤束核 Ⅹ下神经节
颈、胸、腹腔脏器、咽喉粘膜
4.一般躯体感觉纤维:
三叉神经脊束核 Ⅹ上神经节 硬脑膜、耳廓及外耳道皮肤
迷走神经走行
颈静脉孔 颈动脉鞘内 经锁骨下动脉前方 进入胸腔
肺根后方 形成肺丛、食管丛 向下集合成前干(左)和后干(右)
穿膈食管裂孔 腹腔
迷走神经分支
颈部分支
V1 V2
V3
2.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三叉神经运动核
V3
咀嚼肌,
鼓膜张肌, 二腹肌前腹
三叉神经运动核
三叉神经节
V1 眼神经 V2 上颌神经
V3 下颌神经
三叉神经的分支
额神经 V1 眼神经 Ophthalmic N. 鼻睫神经 泪腺神经
感觉性神经
眶下神经 颧神经 V2 上颌神经 Maxillary N. 上牙槽神经 感觉性神经 翼腭神经
内脏神经
Visceral N.
脑神经
顺 序 与 名 称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Ⅸ
Cranial Nerves
I 嗅神经 II 视神经
动眼神 滑车神经 三叉神经 展神经 面神经 前庭蜗神经 舌咽神经
Ⅹ 迷走神经 Ⅺ 副神经
Ⅻ 舌下神经
记忆歌诀
一嗅二视三动眼, 四滑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听九舌咽, 迷走副神经舌下全。
脑神经的连脑部位
Ⅰ 端脑(嗅球)
Ⅱ 间脑(视交叉) Ⅲ 中脑(脚间窝) Ⅳ 中脑(下丘下方) Ⅴ 脑桥(脑桥基底与小脑中脚交界处) Ⅵ 脑桥(延髓脑桥沟) Ⅶ 脑桥(延髓脑桥沟) Ⅷ 脑桥(延髓脑桥沟) IX 延髓(橄榄后沟) Ⅹ 延髓(橄榄后沟)
Ⅺ 延髓(橄榄后沟)
Ⅻ 延髓(橄榄前方)

头颅及脑神经歌诀

头颅及脑神经歌诀

人体骨骼构造206脑颅骨:▪筛骨( 1块) ▪ 蝶骨( 1块) ▪额骨( 1块) ▪ 枕骨( 1块)▪颞骨( 2块) ▪ 顶骨( 2块) -------------------------------------8面颅骨:▪ 颧骨( 2块) ▪ 上颌骨( 2块) ▪ 鼻骨( 2块) ▪腭骨( 2块) ▪ 泪骨( 2块) ▪下鼻甲( 2块) ▪犁骨( 1块) ▪下颌骨( 1块)--------------------15喉部:▪ 舌骨( 1块)耳部:▪ 锤骨( 2块) ▪ 镫骨( 2块) ▪砧骨( 2块) -----------------6肩部:▪ 锁骨( 2块) ▪ 肩胛骨( 2块) -------------------------------------4胸部:▪ 胸骨( 1块) ▪ 肋骨( 24块) --------------------------------------25脊椎:▪颈椎(7块) ▪胸椎(12块) ▪腰椎(5块) ▪骶骨(1块) ▪尾骨( 1块)---26(33)骨盆:▪ 髋骨( 2块) ---------------------------------------------------------------2上肢:▪ 肱骨( 2块) ▪ 尺骨( 2块) ▪ 桡骨( 2块) ---------------------6手部:腕骨:▪ 手舟骨( 2块) ▪ 月骨( 2块) ▪ 三角骨( 2块) ▪ 豌豆骨( 2块) ▪大多角骨( 2块) ▪ 小多角骨( 2块) ▪ 头状骨( 2块) ▪ 钩骨( 2块) ----16 掌骨:▪ 掌骨( 10块) --------------------------------------------------------------10指骨:▪ 近节指骨( 10块) ▪ 中节指骨( 8块) ▪ 远节指骨( 10块) ---28下肢:▪ 股骨( 2块) ▪ 髌骨( 2块) ▪ 胫骨( 2块) ▪ 腓骨( 2块) ----8足部:跗骨:▪ 跟骨( 2块) ▪ 距骨( 2块) ▪ 足舟骨( 2块) ▪ 内侧楔骨( 2块) ▪中间楔骨( 2块) ▪ 外侧楔骨( 2块) ▪ 骰骨( 2块) --------14蹠骨:▪ 跖骨( 10块) -------------------------------------------------------------10趾骨:▪ 近节趾骨( 10块) ▪ 中节趾骨( 8块) ▪ 远节趾骨( 10块) ----28头颅及脑神经颅骨歌诀颅骨二十三块整,脑面颅骨要分清;脑颅八块围颅腔,腔内藏脑很适应;额枕筛蝶各一块,成对有二颞和顶;面颅十五居前下,上颌位居正当中;鼻骨泪骨各一对,两侧颧骨连颧弓;腭骨下甲各一对,犁骨位于鼻腔中;下颌舌骨各一块,全部颅骨均有名。

脑科学和神经科学的关系与发展

脑科学和神经科学的关系与发展

脑科学和神经科学的关系与发展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脑科学和神经科学已经成为了科学界的研究热点。

这两个领域虽然有些相似之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区别。

本文将会探讨脑科学和神经科学的关系,并且介绍它们各自的发展历程。

一、脑科学和神经科学的区别在最广义的意义上,脑科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对象都是与大脑和神经系统相关的。

然而,在具体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上,它们存在明显的不同。

简单来说,脑科学强调的是大脑的高级功能、认知和行为的实现机制以及与之相关的基础神经科学,比如感觉与知觉、语言和记忆等。

而神经科学则更侧重于大脑和神经系统的结构、生理、发育和退化等基础与临床研究。

二、脑科学的发展历程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脑科学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以下是脑科学几个重要的里程碑:1. 神经元的发现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过去的一百多年间,科学家们先后发现了神经元的种类、功能、结构、分类以及神经纤维的连接方式等。

这为我们深入研究大脑及其功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脑成像技术的应用脑成像技术是一种可以实时检测大脑活动状态并且可视化的技术,包括磁共振成像、脑电图、脑磁图、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功能磁共振成像等。

这些技术的使用,让我们有了更加精确和前所未有的对人类大脑活动的了解。

3. 神经科学发现神经可塑性我们的神经系统是可以改变和整合的,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在大脑中很容易地形成新的神经回路,以及改变已有的神经回路。

神经可塑性对我们理解大脑功能及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4. 应用深度学习技术预测人的行为和决策最近,研究人员首次应用深度学习(一种人工智能技术)对人类大脑行为和决策进行预测。

这种算法旨在对神经元和大脑部位进行高精度的分类,进而对人类的行为和决策产生产生重要的预测。

三、神经科学的发展历程神经科学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也有了显著的进步,以下是几个有代表性的发展历程:1. 发现脑区研究人员第一次成功的对大脑进行了可靠的划分,将大脑按功能分为了不同的区域。

脑神经解剖学ppt课件

脑神经解剖学ppt课件

Ⅳ车Ⅴ叉Ⅵ外展, Ⅶ面Ⅷ听Ⅸ舌咽,
VII. VIII. IX.
Ⅹ迷Ⅺ副舌下全。
XII.
XI. X.
脑神经含有4种纤维成分:
躯体感觉纤维:皮肤、肌、肌腱、口、鼻腔粘膜 和前庭蜗器和视器。
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头、颈、胸、腹内脏器官, 味蕾和嗅器。
躯体运动纤维:支配眼球外肌,舌肌、咀嚼肌、 面肌和咽喉肌。
本节小结
脑神经连脑、出颅及分布
嗅神经 连大脑 经筛孔
嗅觉
视神经 连间脑
视觉
动眼神经 连中脑 经眶上裂
眼外肌、眼内肌
滑车神经 连中脑
上斜肌
三叉神经 连脑桥
面部感觉
咀嚼肌
下颌神经经卵园孔
展神经 连脑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外直肌
面神经 连脑桥 经内耳门
面肌、口腔腺、味觉
前庭蜗神经连脑桥
听觉、平衡觉
舌咽神经 连延髓
咽肌、腮腺、味觉
肌支支配咀嚼 肌、鼓膜张肌 和腭帆张肌,
分支
1.耳颞神经 2.颊神经 3.舌神经: 4.下牙槽神经 5.咀嚼肌神经
三叉神经 在头面部的 分布范围
二、面神经facial nerve
含有3种纤维成分
躯体运动纤维:起于面神经核, 支配面肌
内脏运动纤维:起于上泌涎核, 支配泪腺、舌下腺、下颌下腺
内脏感觉纤维: 止于孤束核, 传导舌前2/3区域味觉
4、 舌的神经分布:
舌下神经-------舌肌运动 面神经—鼓索----舌前2/3味觉 舌咽神经-------舌后1/3的味觉和一般感觉 三叉神经—舌神经-----舌前2/3一般感觉
5、支配唾液腺分泌的神经:
面神经—鼓索-----舌下腺和下颌下腺的分泌

脑干内部结构--脑神经、非脑神经核团

脑干内部结构--脑神经、非脑神经核团
rhomboid fossa
菱形窝下半 小脑下脚 楔束结节 gracile tubercle 薄束结节 cuneate tubercle
髓纹
第三脑室
大脑导水管 顶
第四脑室

小脑上脚、上髓帆 下髓帆、第四脑室脉络组织 菱形窝
脊髓中央管
蛛网膜下腔
正中沟 内侧隆起 界沟 前庭区
髓纹
蓝斑
locus ceruleus
损伤表现为面瘫(额纹消失,眼裂不 能闭和,鼻唇沟变浅,口角偏向健侧)
三叉神经运动核 motor nuc.of trigeminal n.
面神经核 nucleus of facial n.
面神经膝
3、疑核nucleus amibiguus 位于延髓上部
受双侧皮质控制,发出纤维组成舌咽、 迷走神经。 支配腭、咽、喉肌和气管上部横纹肌 损伤表现为吞咽、发声困难。
面N丘 听结节
舌下N三角
迷走N三角
脑神经出脑部位
动眼神经 oculomotor n.
三叉神经 trigeminal n.
前庭蜗神经 vestibulocochlear n.
舌下神经 hypoglossal n.
滑车神经 trochlear n.
展神经abducens n.
面神经facial n. 舌咽神经 glossopharyngeal n.
被盖:室腔前方的广大区域
基底部:中脑的大脑脚底、脑桥部 的基底和延髓的锥体
脑干的内部结构
脑神经核---与脑神经相关联 灰质(神经核)
网状结构:
非脑神经核---中继核团,不直接与脑神经相关联
白质
长的上行纤维束 长的下行纤维束
脊髓灰质中的核团与脑干灰质内脑神经核团的排布特点: 1、脊髓灰质:感觉性核团与运动型核团成背腹关系。

对大脑及神经系统的简单认识

对大脑及神经系统的简单认识

对大脑及神经系统的简单认识信息工程学院吕一坤 04015217摘要:二十世纪是物理科学的世纪而二十一世纪则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生命科学,尤其是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与人类健康农业发展以及生存环境密切相关而且还将对其它学科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在这样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对人类大脑的研究也在不断前进,以前对于人类自身都显得非常神秘的脑部及神经结构正在这样的发展下逐渐被人们所了解。

一对大脑的认识1简介:大脑(brain)包括端脑和间脑,端脑包括左右大脑半球。

端脑是脊椎动物脑的高级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由左右两半球组成,是人类脑的最大部分,是控制运动、产生感觉及实现高级脑功能的高级神经中枢。

脊椎动物的端脑在胚胎时是神经管头端薄壁的膨起部分,以后发展成大脑两半球,主要包括大脑皮质、大脑髓质和基底核等三个部分。

大脑皮质是被覆在端脑表面的灰质、主要由神经元的胞体构成。

皮质的深部由神经纤维形成的髓质或白质构成。

髓质中又有灰质团块即基底核,纹状体是其中的主要部分。

在医学及解剖学上,多用大脑一词来指代端脑。

2 基本功能:大脑左半球的功能:语速→语言、平衡→行动、免疫、概念、数字、行动、免疫、概念、分析、逻辑推理等功能。

大脑右半球的功能:语速→语言(因为语速比左脑快些再加上其他右脑功能配合,所以右脑适合声乐)、平衡→行动、免疫、图像、音乐、绘画、空间几何、想像、综合等功能。

3 主要特点:可塑性:加拿大科学家在对11位先天失明者和11位正常人进行研究后发现,大脑具有惊人的可塑性。

正常情况下,与眼睛相连的视觉信息处理与空间感知脑区也能与声波信息进行重新连接。

因此,一些先天性失明的盲人来感知空间,实现“以耳代目”。

相似性: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的《技术评论》杂志报道,艾伦脑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绘制出了两个迄今最完整的人脑基因图谱,为神经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科学家表示,最新1“出炉”的人脑基因图谱提供的数据将被广泛用于与帕金森症、精神分裂症、多发性硬化症甚至肥胖等与神经障碍和认知功能有关的疾病的研究,以及探究健康的大脑如何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