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技术的地域性表达
建筑行业中的建筑风格与风貌

建筑行业中的建筑风格与风貌建筑是人类创造的艺术,它是创造性思维和技术的结合体。
在建筑设计中,建筑风格与风貌是两个关键概念,它们代表了不同的设计理念、文化背景和审美取向。
本文将探讨建筑行业中的建筑风格与风貌,以及它们的影响和重要性。
一、建筑风格建筑风格是指建筑物的外观形式和内部组织的特征。
它与建筑的设计原则、材料选用、施工技术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建筑行业中,有着众多不同的建筑风格,如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每一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1. 古典主义风格古典主义风格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艺术,它强调对称、比例、装饰和纪律性。
古典主义建筑通常采用柱廊、穹顶和壁画等元素,给人一种庄重、稳重和尊贵的感觉。
这种风格在欧洲历史上广泛应用,并对后来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现代主义风格现代主义风格代表了20世纪初至中期的建筑设计理念,它强调功能性、简洁性和技术性。
现代主义建筑通常采用简洁的几何形状和大量的玻璃幕墙,注重空间布局和流线型设计。
这种风格在现代城市中得到广泛应用,为建筑带来了新的审美标准和构造方式。
3. 后现代主义风格后现代主义风格是对现代主义的反思和挑战,它以反传统、颠覆性和多样性为特点。
后现代主义建筑通常采用大胆的形式和多重的装饰,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这种风格在20世纪后期兴起并逐渐成为主流,为建筑带来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和表达方式。
二、建筑风貌建筑风貌是指建筑物在整体上的外观形象和样式。
它包括建筑的形态、材料、颜色、细部装饰等方面。
建筑风貌与建筑风格密切相关,但又有一定的区别。
建筑风貌更注重建筑物在整体环境中的融入度、与周围建筑的协调性和城市形象的塑造。
1. 地域性建筑风貌地域性建筑风貌是指建筑物在特定地区所表现出的独特特点。
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气候环境、文化传统和建筑技术,这些因素都会对建筑风貌产生影响。
例如,中国的传统建筑以悬山、庭院和琉璃瓦屋顶为特色,呈现出独特的东方韵味。
新技术条件下的地域性表达——以西昌青山机场新航站楼方案为例

彝族 人民崇 尚红 、 、 {色 。彝 族漆器 是 最具 民族特 黄 黑
色 的 r艺品 , 术 胎 、 胎 和 牛 角 胎 i 种 , 用 来 制 作 餐 具 、 有 皮 多 酒器 、 玛具 、 器 和 家 具 等 、 族 漆 器 的 色 彩 以 红 、 、 一 武 彝 黄 黑
色为 主, 彝族 以红 色象 勇敢 、 热烈 、 吉祥 , 以黑 色表 示高贵 、
格 。彝族男女都穿右衽窄衲 贴身上衣 , 口 、 日、 袖 领 襟边都 镶
有 花 , 女 均戴 耳 环 、 指 、 镯 。 男 戒 手
1 1 彝 族 古 朴 的 传 统 .
l 项 目地域 背 景
本项 目位 于 四川省 凉 I彝族 自治 州首 府 阳 丹巾 舞 族 足 一 j I 个历 史悠久 、 璀璨 、 口众多 和分 布较 广的 民族 凉 山彝族 文化 人 }l I 冶州是 四川 省彝族 的主要 聚居 区 , 有彝 族 146 人 共 5 .. 万 彝 族 住 房 多 为 土木 结 构 , 部 为双 斜 面 , 以 小 块 水 板 , 顶 覆
庄 重 和 尊 严 , 色 代 表 美 丽 、 明和 富 贵 ( 1 。 黄 光 阁 )
用石块压住 , 俗称“ 瓦板房 ” 。许多彝族还在住房 的一端修 筑 高高耸立 的碉楼 , 用美观 , 同耐用 , 适 坚 是彝 族人 民的…种传
统建筑艺术 。 彝 族 服 饰 还 保 留着 汉 晋 时期 锥 髻 、 毡 、 足 的传 统 风 披 跣
式使用 当今时代 的“ 高技术 ” 语言来表达 。同时 , 现代 化的 在
过程 中, 又将… 些具有 地域 特色的因素融入 到建筑形象 中 与
内部 装 饰 巾 ( 2 。 冈 )
2 2 功 能 性 与 效 率 性 的结 合 .
新技术背景下书店的地域性营造表达

2 . 2 当代 书店 与地 域 性 结合 的 可行 性 分析
2 . 2 . 1 书 店 的人 文 发 展
1 . 2 新技 术对 地 域 性 室 内设 计 的作 用和 影 响
现代科技 的发展使得 经济的全球化效应 日益 扩大 , 随着 信 息国际化 、 同步化和各种 国际统一标准 的诞生 , 人们 的生活和工 作越来越 接近趋 同。现代设 计 也开 始 出现全 球性 的 “ 文化 趋 同” 现象 , 室内设计作为与人生活最接近的部分更不例外 的融入 到了这一潮流中 , 设计创 作的 民族 和地域特 征正逐渐的削减 甚 至消失 。在全球化 、 模式 化的现代主义 面前 , 越来越 能发现 , 整 体的丰富在于局部 的多样性 , 也越来越 意识 到保 持 民族和本 土 特质 , 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 的世界 。当代室 内设 计应如何确 立 既适应新技术下构建 又能体 现地域文化特点 的形 式和理念 , 已 经成为设计师们必须认真思考和实现的问题 。 2 新技术背景下书店 的地域性设计 2 . 1 书店所具有的独特地位 书店不仅仅是一般 的商业空间、 书籍 的仓库 , 还是一定 时代 社会精神文明的浓缩反映 , 是一个 国家 、 地 区或某个 系统 文化 发 展水平 的标志 , 是社会精神文 明的窗 口。其蕴含 的文化只有 随 着 时代 的变化而变化 , 才能得 以存在与发展。 2 . 1 . 1 历史上的图书馆与书店 我国古代封闭的藏书楼是与我国古代封建社会 自给 自足 的 小农经济生活相适应 的结果 , 如明代皇史崴 “ 右室金匮” 的构思 与严谨对称的主配殿形式及浓烈 的厚重感显示 了那个时代浓厚 的封建封闭性。在文艺复兴鼎盛期的欧洲 , 图书馆呈现 出严肃 、 含蓄 、 平衡 的风格 , l 7世纪则 日趋 豪华 浮夸 。现代提 倡生态 环 保、 人文关怀 、 高标准 、 智 能化 的发展趋势 。这些无 不体现 了鲜 明的时代气息。从古代中国的藏书楼到中世纪的教会 和修道 院 图书馆 以及近代 的大学 图书馆 、 公共 图书馆 , 知 识始终 连贯传 承。遍布城镇街头 的书店就如 自图书馆这庞大身躯中衍 生出来 的灵巧 四肢 , 从另一个层面进行着知识 的宣扬 与普及 , 并更加 敏 锐的指示和引领一个 时期 文化 的走 向。无论在何 时何 地 , 书店 都是 当时当地不可缺少 的存 在之一 , 是体现 当时当地文化风 貌 的亮点 , 并 以它独特的艺术造型来表现其保存 文化和传播知识 的性质 , 成 为当地的文化标志之一。
浅谈铁路中小站房建筑的地域文化表达——以聊城站房设计为例

-铁路客站/房屋建筑浅谈铁路中小站房建筑的地域文化表达——以聊城站房设计为例刘保红(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济南设计院,济南250022)摘要:建筑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建筑物质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受不同地区历史文化环境的影响,形成了不同地区的建筑风格。
随着铁路的建设。
中小旅客站房遍及全国各个地方,站房建筑设计应如何更好地表达地域文化。
通过研究站房建筑所处地区的历史、文化特征及建筑特色,运用造型、色彩覆建筑符号等设计手法,使其具有地域性特征。
结合聊域站房设计实例,分析其所处地区的文化历史背景,介绍如何在站房建筑的室内外设计中充分体现地方建筑文化的地域性,为地域性表迭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铁路中小站房;建筑;地域文化;设计中图分类号:TU39l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954(2012)06—013I一04D i s cus s i on on t heE xpr es si on of R egi onal C ul t ur e of S m al la nd M edi um R ai l w a y St at i ons—T aki ng t he D es i gn of L i aoc heng St at i on as Exa m pl eLI U B ao—hun g(Ji nan D es i gn I ns t i t ut e,C hi na R a i l w ay E ngi neer i ng C onsu l t i ng G r oup C o.,L l d.,J i’n an250022,Chi na)A bs t r act:T he ar chi t e ct u r al cu l t ur e i s t he s u m of ar c hi t e ct ur al s ubs t ances and spi r i t ual w ea l t h i n t heproc es sof hum a n soc i al pr act i ce.I t f orm s t he ar c hi t e ct ur al st yl es by t he i m pa ct of t he hi st or y,c ul t ur e and envi ronm ent i n di f f er e nt r eg i ons.T he s m a l l and m edi um pas s e ng e r st at i ons a r e di st r i but e d i n var i ouspl a ce s al l o v er t he c o unt r y w i t h t he cons t r uct i on of t he ra i l w a y,SO t he ar chi t ect ur a l desi gn of t he st at i onss houl d bet t er e x pr es s t he l ocal c u l t u r e.Th i s paper di sc us se s t he hi st o r i cal a nd cul t ur al i dent i t y i n t hel ocat i ons of t he st at i ons,and appl l e s t he de s i gn t ec hni ques of t he s h a pe,col o r a nd ar chi t ect ur a l sym bol s,w hi ch e na bl e t hem ow n t he r e gi ona l c har a ct e r i st i cs.W i t h t he de si g n exam pl e of L i aoeheng St at i on,t hi spaper a nal yzest he cul t ur al a nd hi st o r i cal background i n it s r egi on,a nd i nt r oduc e s ho w t o f ul l y r ef l ect t he r egi onal i s mof l oc al ar chi t ect ur a l a nd cul t ur e i11t he i n t e d or a nd ext er i or de s i gn of st at i on s.I t m ak es a us ef ul a t t e m pt f or t he r e gi ona l expr essi o n.K ey w or ds:s m al l a nd m e di um pas senger st at i o n i n ra i l w a y;a rc hi t e ct ur e;r egi ona l c ul t ure;de si gn建筑文化足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建筑物质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条件和地理、自然条件构成的文收稿日期:201l一10—31作者简介:刘保红(1965一),女,高级工程师,工程硕士.E-m ai lI bh2487675@“na.c or n。
诺曼·福斯特的地域性表达

第3 3卷 第 2 9期 2007年 10 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 I ARCH I TECTURE
Vo. 3 No 2 13 . 9
Oc. 2 0 t 07
・63 ・
文 章 编 号 :0 96 2 【0 7)90 6 —3 1 0 —8 52 0 2 —0 30
本属性中寻找途径 , 合 自然气 候环 境 , 映传统 文化 精神 和适 的地域性情结 , 结 反 分析其崭新 的理论 内涵。 宜材料技术等建筑 的地域化 特征来 丰富其建 筑创作 , 追求建 筑个 1 以“ 适宜 材料 技术 ” 核心 的 技术观 念 为 性与环境 的统一并逐步走 向成熟 , 为当今建筑创作的主流之一 。 成 建筑 的地域化采 用何 种技 术在建筑界争议较 多 , 的提倡使 有 英 国著名建筑 师诺 曼 ・ 福斯特 是 当今世 界上最有 成就 的建筑 建筑 围水而建 , 特点 是 以水 景 为 中心 , 其 利用 建筑 因素 构成 带”将各组汤池所形成 的“ 空 间一一连接 , , 团” 形成 “ 斗一组景 , 一 自然风景环境 中的小环 境 。在 八卦 金汤 的大 汤池 的设计 上 采用 七星有乾坤” 的景观特征 , 竹影香波 , 人 回味, 周 围柱廊 和墙 面 的映衬下 , 在 成为
水景空 间中 的建筑处 理不但应便 于欣赏优美景 观 , 还要 与 自
被欣 赏 中心 的景 观汤池 , 别有 一 番情趣 。而八卦 金汤 、 万象 观 的 然相适应 。建筑 与景 物相适应 的原 则指明 , 建筑空 间应作为增 进 室外汤池 和静 心风 吕是围水空间处理 的另一 种姿态 , 室内 围水 因素加入风景 中去。建 筑空间形式 的优劣 , 与 是否顾 及到周 围风景 不 同的是 , 院落汤池 的私 密性 使得 水 景 自身成景 , 成 “ 院” 形 水 的 形态 , 将影响到水景建筑空 间中 的视 觉质量 。建 筑、 树木 、 山石等
关于建筑的地域性创作方法探析

关于建筑的地域性创作方法探析【摘要】建筑的地域性是建筑的基本属性之一,其对当地的建筑学会提出不同的社会要求,而建筑的特色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建筑的地域性。
建筑学更应当重视建筑地域性设计理念的培养,从而让我们的建筑地域性得以延续。
历史文化结晶的地域建筑是地域文化在物质环境和空间形态上的体现,正是由于建筑的地域性差异才使世界建筑文化变得丰富多彩。
而建筑地域性的重要性则需要从学生起开始灌输,应当使学生在进入这一学科的初始阶段就认识到只有重视建筑地域性的特色才能设计出优秀的建筑作品。
【关键词】文化特征建筑地域性建筑创作地域化建筑创作设计思潮扎根于“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其生命力蕴藏于“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之中。
其建筑创作作品体现出了建筑所处地域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背景。
地域化建筑创作针是对现代建筑国际式风格所表露出的建筑与自然的对立,割裂了建筑与地域文化的紧密联系等问题而提出的。
这些问题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建筑师对于建筑与自然、文化的关系深层次的思考。
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想中,包括了对于建筑含义的更广泛的认识,突破了建筑本体的局限,强调了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及对于地域文化的认同。
一、民居建筑的保护建筑是人类文化积淀的产物,是整个文化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是“石头的史书”“文化的载体”。
它像一面镜子一样反映出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水平和精神水平,反映出它所存在的那个时代。
而居住建筑形态往往则是代表了一个地区,一个社会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
无疑,传统文化绝对需要保存,但是这样一个社会变革的时代,全面地保持传统显然是不可能的。
所谓保护,重要的是保留形成区域性和文化意义的氛围,但保护并不意味着拒绝富有时代感的创造与现实生活的融合。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不进则退,原地踏步意味着落后。
在传统文化丰厚的土壤中吸收营养,提取精髓,为当代生活再创辉煌,才是“保护”的本质。
民居保护不应该被视为是纯建筑形象和环境的“标本式”保护,更不是尘封一段历史的回忆,而应该在保存其建筑外部形象的同时,尽量探索其开发的可能性,使业主在保护中得到一定的利益。
现代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特性

浅谈现代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的特性摘要:地域是建筑赖以生存的根基,文化是建筑的内涵和品味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
如果建筑师能够很好地理解和综合应用,强调整体性和统一性,就能创作具有特色的建筑。
关键词:地域文化;建筑设计;现代建筑在全球化进程中,地方性建筑文化面临着的既有挑战也有机遇。
现代建筑在全球推进,使得各地区的建筑经历了一场革命。
一方面,人们在共享着先进的建筑技术,使建筑变得更为有效和舒适;另一方面,他们又必须面对建筑文化趋同、地方特色不断消失的现实。
设计既要保持建筑的现代实用和美感而又要体现建筑的个性,对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文化特性进行解析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
建筑的地域性从广义上来讲,它首先受地理的气候,区域的影响,比如说在我们南方地区,炎热地区跟北方寒冷地区建筑显然是不同的。
即使是同一个地区,山区的建筑和滨河的建筑也是不雷同的,比如说我们广东,我们这个地方也属于跟岭南一个大区域,这个属于亚热带海洋气候,它日照时间长,高温多雨潮湿,四季长青,所以人们往往形成一种喜爱,室外活动,崇尚自然。
建筑处理着重通风,遮阳,隔热,防潮,逐渐形成了轻巧通透、淡雅明快,朴实自然的岭南建筑风格。
建筑如果从建筑的地域性,如果从狭义的角度来讲,我认为主要是指建筑地段的具体的地形,地貌条件,和城市周围的建筑的环境。
这是具体影响和制约建筑空间和平剖面设计的,乃至建筑形式的重要因素。
建筑师要以生态观的角度顺应自然的地形地貌的要求,与地段环境,融为一体,要用城市的观点看建筑,尊重城市和地段已形成的整体的布局和肌理,以及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在体形、体量、空间布局,建筑形式乃至材料色彩等方面下工夫,采用与地区相适应的技术条件手段,再结合功能,整合,优选,融会贯通,就有可能创造出有个性的精品。
当然,建筑的地域性还表现在地区的历史,人文的环境之中,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人们长期生活决定了历史文化的传统,建筑师应该在地区的传统中,来寻根,发掘有益的“基因”,与现代科技文化相结合,使现代建筑地域化,地区建筑现代化,我觉得这才是建筑师真正广阔的创作空间,也是建筑师取之不尽的源泉。
对建筑地域性的思考

对建筑地域性的思考作者:曹金胜管庆宾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33期摘要:建筑是人们生活的地方,人生活年代的不同以及生活地域的不同就造就了建筑有着很强的时代性和地域性。
对于建筑的时代性人们认识的基本相同,地域性的不同就造成了对各个地方建筑水平的不同。
但是现代城市的发展使城市的建筑千篇一律,有时候可能出现撞城的现象,这就让人们对建筑物相当不满。
本文从建筑地域性的概念出发,通过对影响建筑地域性的因素出发,总结一些建筑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地域性因素遵行原则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对大自然的利用以及改造的时候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全世界从大建设中得到了好处和受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对资源环境的破坏和地域文化的消失。
现在是建筑创业的黄金时代,是建筑行业以及即将从事建筑行业的人都是个很大的挑战和机遇。
但是在巨大的建设勉强,我们在很多方面都还没有准备十分充分。
在心理上,综合素质上,都还准备不够,理论上观念上尚未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这主要反映在创作方面我们还处于一个比较迷茫的过程。
所以我感觉,当前的整个建筑创作,在同步发展的同时,也处于一个新的十字路口。
建筑是一个地区的产物,世界上是没有抽象的建筑的,只有具体的地区的建筑,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受具体的地形条件,自然条件,以及地形地貌和城市已有的建筑地段环境所制约的,这是造就一个建筑形式和风格的一个基本点。
1地域性建筑的概念指建筑与所处地方的自然条件、经济形态、文化环境和社会结构的特定关联,我们称之为建筑的地域性,或称地方性,它是建筑的基本属性,是建筑与生俱来的属性。
地域性建筑的基本特征主要有回应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等自然条件;运用当地的地方性材料、能源和建造技术:吸收包括当地建筑形式在内的建筑文化成就;有其他地域没有的特异性并具明显的经济性。
2建筑的地域性因素自然环境这一研究对象界定为自然的、客观存在的外在因素,包括了气象气候、水源水流、地形地貌和动物植物等等,在建筑中可表现为阳光日照、空气通风、形体空间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筑结构 、 建筑材料 、 筑构造 方法 和建筑 施工方 式等 去营造 适宜 建
3 对 比研 究地 下空 间利用 集 约化
为解决用地紧张 , 好体 现先 进、 更 环保 的规划设 计理念 , 园 校
4 结 语
本文分析 了校园地下空 间利用 的必要性 , 地下 空间 的利 用 将
规划 中将充分考 虑地下 空 间的利用 和开 发。利用原 有 田径场 的 与某学校校 区的规 划建设 有机 结合 起来 。通过 了解 校 区规划 建 高差 , 在此基础上局部开挖 , 利用原有 地形 , 将食 堂与停 车场作 为 设项 目背景 、 析现状 条件 、 分 研究功能 布局 、 究地下 空间利 用后 研
[ ] 国家中长期科 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06 22 年 ) z . 1 20- 0o [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国务院 ,0 6 20 . [ ] 钱 七 虎 , 志龙 , 玉 北, 地 下 空 间科 学 开发 与 利 用 2 陈 王 等.
新建建筑面积 其中 地上建筑面积 地下建筑面积
市规划 ,0 2 5 :42 . 20 ( ) 2 _8
[] 何 5
滨 , 国贤. 州市地 下空间开发利 用浅析 [] 山西建 张 郑 J.
筑 ,0 0 3 ( )4 —0 2 1 ,6 1 :95 .
S u y o n e s c t n o a u n e g o n p c o sr c in t d n i tn i a i fc mp su d r r u d s a e c n t u to i f o
X Me- a L u —i U i u n U Ch nq j
Ab t a t ob gn w t h e e st f a u n e g o n p c t i t n, t ep a n n o sr c in o e e U g a p s ta ay e sr c :T e i i t e n c s i o mp su d r r u d s a e u i z i h y c l a o wi t ln ig c n t t f h o e e c h h u o t m u ,i n l z s te f l u d rr u d s a e u i z t n c n i o e c p s p a nn n o s u t n.whc a e l e t e l n e o I e c n e v t n a d h ul n e go n p c t iai o d t n i t a u ln i g a d c n t ci l o i n h m r o ih c n r ai a d r s u ℃ o s r ai n z h o s san b e d v lp n f a u o sr ci n u t ia l e eo me t mp s c n tu t . oc o
一
个建筑群体巧妙地设置于 田径 场的下方 , 不仅解决 了校区用地 的经济指标 , 出在校 园规划 建设 中充分利 用地下空 问具有 重大 得
紧张 的局 面 , 而且利 用地形 高差 与大 片乔木绿 地相结 合 的设计 , 意义 : 可以节约土地 资源 , 以对 较 多的空 间进行 绿化 和景 观布 可 为校 园整体规 划形成 独特 的视觉 效果 。校 区规划 主要经 济技 术 置 , 可以增加校园空 间的趣 味性 和生动 性 , 大 的丰富校 园 的空 极
总 用 地 面 积
5 5 7O6 6 7 477 1 18 2 4
4 2 . 7O 7 3
[ . M] 南京 : 江苏科 学技 术 出版社 , 0 . 2 7 0 [ ] 吴正 旺, 3 王伯伟 . 大学校 园规 划 10年 [] 建 筑学报 ,05 0 J. 20
( ) 15 3 :-.
1 1 建筑 材料 选择 的地域 特 色 .
人们建造 房屋 , 了创 造一个 舒适 的室 内环 境 , 是为 满足 人们 健康 生活的需求 , 同 的地 区 自然与 气候条 件不 同、 不 经济技 术条
件不同 , 所采用 的建 筑技 术与 材料也 不相 同 , 自然会产 生不 同的 建筑 风貌。如 贵州 的石 头建 筑 、 喀什 的高台 民居 、 陕北 的窑 洞 、 广 西 的竹楼、 北京 的琉璃瓦建筑 等等。探 索风格 的同时应 与建筑技
・
4 ・
第3 7卷 第 3 3期 2011年 11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 Hn C URE T
Vo . 7 No 3 13 . 3 NO . 2 l V 01
文章 编号 :0 9 6 2 2 1 ) 30 0 — 3 10 — 85(0 3 —0 4 0 1
从经济技术指标数据可以看 出, 地下建筑 面积与地 上建筑面
积 比例为 14 7 这一数据 表明在校 园规划 建设 中充 分利 用 了地 :., 下空间 , 节约 了紧张 的土地资 源 , 为校 园今 后 的发展储 备 了土地
资源 。
[ ] 吕 斌. 4 大学校 园空间持续 成长 的原 理及规 划方 法[] 城 J.
中 图分 类 号 :U8 T - 0 文献 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码 : A
我 国领土 幅员辽 阔 , 地形多变 , 候多样 , 气 而建筑 作为一个 地 的空 间 , 运用建筑物理 手段 改善 空间环 境质量 , 造 出富于地 域 创 区的产物 , 总是与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 条件相适应 。建筑 的地域 特色 的建筑形态 。 性与各地域 的气候 、 经济 、 技术 、 材料及各地人们 的生 活习惯 密切 1 建筑材 料应 用 注重就 地取 材 相关 。而建筑是 时代 的产物 , 以地域 性建筑又 具有 时代性 。能 所 源消耗也 引起 了越来越 多的重视 , 节能 也是建筑设计 必须考 虑的 重要 因素 。同时建 筑的生态性 可持续发展 的理 念 , 动 了新 的建 推 筑形 式的产生 , 传统 “ 天人合一 ” 的建 造观 念及 工艺 的原始性 , 使 地域 性建 筑达到了一定的生态性 , 因技术落后 和效率低 下而不 但 以推广 。目前 建筑技术 的地 域性表 达 主要 体现 在选择 适宜 的建
建 筑 技 术 的 地 域 性 表 达★
赵文艳
摘
李静 薇
郭立伟
要: 通过对建筑技 术应用手段 进行分析 , 从建 筑材料 、 建筑节 能等 方面进行论 述 , 出地 域性 建筑技 术表 达方 式 , 提 从
而探 索在地域 自然生态意义上 实现 可持 续发展 的建筑理论和设计 思想。 关键词 : 建筑技术 , 地域性 , 节能 , 可持续
指标如表 1 所示 。
表 1 经济技术指标
经 济 技 术 指 标 取 值
间层次 和美化校 园环境 , 实现 了校园建设 的综合效用 最大化 和可
m
7 2 695 1 3 2o 2
7 3 7 8
持续 发展 。
参考文献 :
总建筑面积 保 留建筑面积
其中 改造建筑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