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常用护理技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外科引流管护理ppt课件

7
胃管的选择
8
9
胃肠减压管的护理
1、评估 1)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了解患者近期有无上消化 道出血 史、食管静脉曲张、食管梗阻、鼻腔出血,以防发生损伤。 2)向患者解释,告知患者胃肠减压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取得患者配合。 2、牢固固定,防止管道松动和脱出;置管深度交接班,保证胃管 位置准确;更换固定用胶布时,应确保胃管固定在规定位置。 3、妥善固定胃肠减压装置,防止变换体位时加重对咽 部的刺激, 以及受压、脱出影响减压效果。 4、保持胃管通畅,持续、有效、负压吸引。
2.导尿方法的选择:一般导尿管插入见尿后,再继续插入12cm,双腔气囊导尿管见尿后再继续插入5-7cm。 3.尿管的护理:妥善固定,防止折叠,脱出,每日会阴擦洗 1-2次。 4.拔除尿管的方法:双腔气囊导尿管,拔除前应将气囊内水 抽净,方可拔除尿管。
31
导尿管型号
32
33
留置导尿管的护理
双腔气囊导尿管致尿道黏膜损伤原因
22
正常胆汁
23
T型管的护理
4)预防感染:严格无菌操作。长期带T管者,应定期 冲洗,每周更换无菌引流袋。引流管周围皮肤每日 以75%酒精消毒,管周垫无菌纱布,防止胆汁浸润 皮肤引起发炎、红肿。行T管造影后,应立即接好 引流管进行引流,以减少造影后反应和继发感染。
24
T型管的护理
(5)拔管:一般在术后2周,患者无腹痛、发热、黄 疸消退,血常规、血清黄疸指数正常,胆汁引流量 减少至200ml、清亮,胆管造影或胆道镜证实胆管 无狭窄、结石、异物、胆道通畅,夹管试验无不适 时,行胆道造影可,通畅考虑拔管。拔管前引流管 应开放2-3日,使造影剂完全排出。拔出后残留窦 道用凡士林纱布填塞,1-2日内可自行闭合。
胃管的选择
8
9
胃肠减压管的护理
1、评估 1)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了解患者近期有无上消化 道出血 史、食管静脉曲张、食管梗阻、鼻腔出血,以防发生损伤。 2)向患者解释,告知患者胃肠减压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取得患者配合。 2、牢固固定,防止管道松动和脱出;置管深度交接班,保证胃管 位置准确;更换固定用胶布时,应确保胃管固定在规定位置。 3、妥善固定胃肠减压装置,防止变换体位时加重对咽 部的刺激, 以及受压、脱出影响减压效果。 4、保持胃管通畅,持续、有效、负压吸引。
2.导尿方法的选择:一般导尿管插入见尿后,再继续插入12cm,双腔气囊导尿管见尿后再继续插入5-7cm。 3.尿管的护理:妥善固定,防止折叠,脱出,每日会阴擦洗 1-2次。 4.拔除尿管的方法:双腔气囊导尿管,拔除前应将气囊内水 抽净,方可拔除尿管。
31
导尿管型号
32
33
留置导尿管的护理
双腔气囊导尿管致尿道黏膜损伤原因
22
正常胆汁
23
T型管的护理
4)预防感染:严格无菌操作。长期带T管者,应定期 冲洗,每周更换无菌引流袋。引流管周围皮肤每日 以75%酒精消毒,管周垫无菌纱布,防止胆汁浸润 皮肤引起发炎、红肿。行T管造影后,应立即接好 引流管进行引流,以减少造影后反应和继发感染。
24
T型管的护理
(5)拔管:一般在术后2周,患者无腹痛、发热、黄 疸消退,血常规、血清黄疸指数正常,胆汁引流量 减少至200ml、清亮,胆管造影或胆道镜证实胆管 无狭窄、结石、异物、胆道通畅,夹管试验无不适 时,行胆道造影可,通畅考虑拔管。拔管前引流管 应开放2-3日,使造影剂完全排出。拔出后残留窦 道用凡士林纱布填塞,1-2日内可自行闭合。
VSD负压引流术医疗护理PPT课件

减少感染发生率
负压引流能够及时引流出创面的渗出 液和细菌,降低感染风险。
VSD技术能够减少创面的细菌数量, 降低感染发生率,有利于控制感染和 预防全身性并发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VSD技术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使患者更早地恢复 正常生活和工作。
创面愈合后,患者的外观和功能得到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 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
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引流管堵塞,确保引流液顺利排出。
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
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引流管的固定与清洁
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滑脱和移位,同时保持引流管的清洁,防止 感染。
患者体位的护理
保持舒适体位
01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舒适度,协助患者采取适当的体位,以利于
引流和减轻疼痛。
告知患者及家属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 手术的必要性、风险及 注意事项,并签署知情
同意书。
手术过程
消毒与麻醉
对手术部位进行严格消毒,并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等因素
选择适当的麻醉方式。
手术操作
按照手术计划,进行VSD负压 引流术操作。
止血与缝合
手术完成后,进行止血处理, 并对伤口进行缝合。
放置引流管
根据需要放置引流管,以便术 后引流出伤口内的渗出物。
05
VSD负压引流术的展望与未 来发展方向
新材料的应用
新型生物材料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生物材料 如生物可降解材料、高分子材料 等将被应用于VSD负压引流术, 以提高引流效果和降低并发症发
生率。
抗菌材料
抗菌材料的应用能够降低感染风 险,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的应用将为VSD负压引 流术提供更精细、高效的护理方 案,如纳米药物载体、纳米抗菌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最新精美完整版)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6 置入PVC时宜使用清洁手套,置入PICC时宜遵守最大无菌屏障原则。 7 PICC穿刺以及PICC.CVC.PORT维护时,宜使用专用护理包。 8 穿刺及维护时应选择合格的皮肤消毒剂,宜选用2%葡萄糖酸氯己定乙醇溶液(年龄<2个月的婴儿慎用)、有效碘浓度不低于0.5%的碘伏或2%碘酊溶液和75%酒精。 9 消毒时应以穿刺点为中心擦拭,至少消毒两遍或遵循消毒剂使用说明书,待自然干燥后方可穿刺。 10置管部位不应接触丙酮、乙醚等有机溶剂,不宜在穿刺部位使用抗菌油膏。
1 2 3 4
精选PPT课件
*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缩略语
4
基本要求
目录
延迟符
5
操作程序
规范性引用文件
并发症处理原则
6
7
8
职业防护
精选PPT课件
*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一、基本原则
1 所有操作应执行查对制度并对患者进行两种以上方式的身份识别,询问过敏史。 2 穿刺针、导管、注射器、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等应一人一用一灭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具不应重复使用. 3 易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高危病区宜选用一次性安全型注射和输液装置。 4 静脉注射、静脉输液、静脉输血及静脉导管穿刺和维护应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5 操作前后应执行WS/T 313 规定,不应以戴手套取代手卫生。
精选PPT课件
*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三、穿刺
(一)、PVC穿刺
PVC穿刺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d) 接受乳房根治术和腋下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应选健侧肢体进行穿刺,有血栓史和血管手术史的静脉不应进行置管; e) 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穿刺处的皮肤消毒范围直径应≥5 cm,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处的皮肤消毒范围直径应≥8 cm,应待消毒液自然干燥后再进行穿刺; f) 应告知患者穿刺部位出现肿胀、疼痛等异常不适时,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6 置入PVC时宜使用清洁手套,置入PICC时宜遵守最大无菌屏障原则。 7 PICC穿刺以及PICC.CVC.PORT维护时,宜使用专用护理包。 8 穿刺及维护时应选择合格的皮肤消毒剂,宜选用2%葡萄糖酸氯己定乙醇溶液(年龄<2个月的婴儿慎用)、有效碘浓度不低于0.5%的碘伏或2%碘酊溶液和75%酒精。 9 消毒时应以穿刺点为中心擦拭,至少消毒两遍或遵循消毒剂使用说明书,待自然干燥后方可穿刺。 10置管部位不应接触丙酮、乙醚等有机溶剂,不宜在穿刺部位使用抗菌油膏。
1 2 3 4
精选PPT课件
*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缩略语
4
基本要求
目录
延迟符
5
操作程序
规范性引用文件
并发症处理原则
6
7
8
职业防护
精选PPT课件
*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一、基本原则
1 所有操作应执行查对制度并对患者进行两种以上方式的身份识别,询问过敏史。 2 穿刺针、导管、注射器、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等应一人一用一灭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具不应重复使用. 3 易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高危病区宜选用一次性安全型注射和输液装置。 4 静脉注射、静脉输液、静脉输血及静脉导管穿刺和维护应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5 操作前后应执行WS/T 313 规定,不应以戴手套取代手卫生。
精选PPT课件
*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三、穿刺
(一)、PVC穿刺
PVC穿刺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d) 接受乳房根治术和腋下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应选健侧肢体进行穿刺,有血栓史和血管手术史的静脉不应进行置管; e) 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穿刺处的皮肤消毒范围直径应≥5 cm,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处的皮肤消毒范围直径应≥8 cm,应待消毒液自然干燥后再进行穿刺; f) 应告知患者穿刺部位出现肿胀、疼痛等异常不适时,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骨科常用技术和护理PPT课件

石膏——包扎形状与部位分类
1
石膏托:将石膏绷带做成8-10层的条状托置于患肢背侧或后侧
2 石膏夹板:将两条石膏条带分别置于肢体的伸侧和屈侧
3 石膏管型:用石膏绷带和条带结合缠绕包扎肢体
4
躯干石膏:用石膏绷带和条带结合缠绕包扎固定躯干,如头颈 胸石膏、髋“人”字石膏等
5 特殊类型石膏:如U形夹板、肩外展石膏等
除外紧迫原因,则每个关节都应固定于最佳位置以确保解 除固定后关节有良好的活动度(功能位)
• 肩关节:内收内旋位 • 肘关节:屈曲90°位 • 腕关节:背伸30°位 • 拇指:最大伸展和外展位的中间位置 • 手指:掌指关节140°,近指间关节130°,远指间关节150° • 髋关节:外展10°-30°,屈曲20-45°,外旋15° • 膝关节:屈曲15-30° • 踝关节:背伸中立位
颌枕带牵引 骨盆牵引 骨盆悬吊带牵引
皮牵引
• 又称间接牵引:利用紧贴皮肤的胶布条或海绵带
对肢体施加牵引力
• 特点:无创伤,操作简便 • 缺点:不能承受过大拉力,牵引重量不超过5kg,
适用于幼儿或老年人,牵引时间不宜过久,一般为 2—4周
皮肤牵引
胶布牵引:多用于四肢牵引
双下肢悬吊牵引:仅用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 牵引重量以臀部离床面一拳为准
骨科常用技术及护理
岳阳市长江骨科医院 陈静
1
石膏绷带固定术
2
骨科牵引术
3
骨外固定架技术
4
支具的应用
5 骨科常用康复仪器的使用与管理
石膏绷带固定术
石膏绷带固定术
打石膏,是门艺术, 骨科艺术
石膏——有无衬垫分类
1
有衬垫石膏:主要用于创伤后和手术后可能发生肿胀的 固定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ppt课件

难以用非手术方法止血,应积极作手术准备,及早实施手
术止血。
第二节 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护理
20
补液是纠正失血性休克的重要保证。补液的种类和 速度是纠正休克的关键。应迅速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 路,快速补充平衡盐溶液,改善组织灌注。
第二节 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护理
21
第三节 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护理
22
钟先生,30岁。4天前因“双下肢及会阴部烧伤”入院。入院 后给予清创、补液、抗感染等处理。伤后第4天出现寒战、高热、 四肢厥冷、尿量明显减少。查体:T38.9℃,P116次/分钟,R24 次/分钟,BP110/75mmHg。创面有脓性渗出物,有恶臭。如果 你是责任护士,请思考:
温
第一节 概述
16
第二节 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护理
17
由于急性大量出血所引起的休克称为失血性休克;通常在迅速 失血超过全身总血量的15%~20%时,即出现休克。失血性休克在 外科休克中很常见。
第二节 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护理
18
1.意识:休克早期病人呈兴奋状态,烦躁不安;休克加重时表情淡漠、 意识模糊。
13
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
1.体位:取去枕平卧位或将病人头和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 2.建立静脉通路:迅速建立1~2条静脉输液通道 3.合理补液:休克病人一般先快速输入晶体液,后输胶体液 4.抗休克裤的使用:休克纠正后,由腹部开始缓慢放气,每15分钟测血压一次 5.记录出入量:应有专人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1.钟先生发生了何种并发症? 2.应对钟先生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第三节 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护理
23
感染性休克 定义
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在人体内引起的一种微循环 障碍,致组织缺氧、代谢紊乱和细胞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