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内营养应用及护理

合集下载

肠内营养在临床的应用及护理评分标准

肠内营养在临床的应用及护理评分标准

肠内营养在临床的应用及护理评分标准
肠内营养在临床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术后肠功能恢复:手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暂时性肠功能障碍,导致不能正常吸收营养。

肠内营养可以通过提供易吸收的营养物质,促进肠功能的恢复,加快患者康复。

2. 营养不良治疗:患有各种疾病的患者如肿瘤、慢性肾脏病、肝脏疾病等,常伴随有营养不良的情况。

肠内营养可以通过输注足够的营养物质,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增强免疫力,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3. 消化道疾病治疗:对于一些患有肠道疾病,如克隆病、溃疡性结肠炎等,肠内营养可以通过减轻胃肠道负担,提供易消化的营养物质,促进肠道的愈合,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肠内营养的护理评分标准常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营养状况评估:包括测量体重、身高、BMI指数、皮褶厚
度等,以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

2. 肠内营养治疗监测:包括监测患者的血生化指标、电解质平衡、肝功能等,以评估肠内营养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3. 营养需求评估: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和身体状态,评估患者的营养需求,确定合理的营养配方。

4. 肠内营养的实施和管理:包括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途径(如胃管或空肠管),调整输注速度和输注量,定期更换导管,监测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5. 营养教育和指导: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营养教育和指导,包括合理饮食的选择和饮食习惯的改变,以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

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在临床的应用

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在临床的应用
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在临床的应用
目录
CONTENTS
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概述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的适用人群与禁忌人群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的方法与技术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的临床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的注意事项与风险控制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的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概述
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是指通过口服或管饲方式,为患者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支持,以满足其日常营养需求。
在骨折中,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骨折的愈合和康复。
03
02
01
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的注意事项与风险控制
严格遵循医嘱
保持清洁卫生
观察不良反应
合理安排输注时间
在输注过程中,要确保营养液的清洁卫生,防止污染和感染。同时,要定期更换输注管道和附件,保持管道通畅。
在输注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新生儿
对于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促进其生长发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02
儿童营养不良
对于长期营养不良的儿童,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其营养状况,促进生长发育。
对于老年衰弱综合征的病人,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其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衰弱综合征
老年痴呆
骨折
在老年痴呆中,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病人的认知功能和延缓病情进展。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合理安排输注时间,确保营养液能够被充分吸收和利用。
在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前,应详细了解医嘱,确保营养液的成分、剂量和输注速度等符合医生要求。
控制感染风险:在输注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对输注管道进行消毒,以降低感染的风险。同时,要定期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症状。

ICU患者肠内营养护理PPT课件

ICU患者肠内营养护理PPT课件
02
对于能够活动的患者,应鼓励其 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活动,以促进 肠道蠕动和营养吸收。
04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成功案例介绍
01
02
03
04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基本 信息。
护理方案
采取的肠内营养护理方案,如 喂养方式、营养液选择、输注
速度等。
护理效果
患者在接受肠内营养护理后的 恢复情况,如体重、营养状况
定期更换管道,保持清洁卫生。
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
监测患者的体重、身高等指标,评估患 者的营养状况。
定期检查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如白蛋 白、前白蛋白等,以了解患者的营养状
态。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肠内营养的方 案。
注意患者的体位与活动
01
在喂养过程中,应保持患者的舒 适体位,避免扭曲或过度伸展。
展方向
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 术,对ICU患者的肠内营 养需求进行精准评估,提 供个性化的营养方案。
新型肠内营养制剂
研发更符合患者生理需求、 易于消化吸收的新型肠内 营养制剂,提高营养支持 效果。
智能喂养设备
推广使用智能喂养设备, 实现自动控制喂养量、温 度和速度,提高喂养的安 全性和舒适性。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培训与进修
加强对ICU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 和进修,提高其在肠内营养护理
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定期考核与评价
建立定期考核与评价体系,对护 理人员的肠内营养护理能力进行
评估,激励其不断进步。
学术交流与合作
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分享先进 的肠内营养护理经验和研究成果,
促进护理水平的共同提高。

肠内营养及护理ppt课件全文

肠内营养及护理ppt课件全文

严重腹泻 严重呕吐 SAP急性期
空肠瘘
肠内营养的投给途径
投给途径
口服
管饲技术
鼻胃管
鼻肠管




鼻 十 二 指 肠
鼻 空 肠 管
瘘 管
造 瘘 管

肠内营养的投给途径
管饲喂养
预测时间>6周?


鼻胃(肠)管饲 高度肺吸入风险
胃肠造口术 高度肺吸入风险




鼻胃管饲
鼻肠管饲
胃造口术
空肠造口术
鼻胃(肠)管途径
肠内营养的应用原则
胃肠道是否有功能


肠外营养
膳食摄入>90%需要量

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管饲喂养 膳食摄入
肠内营养的适应症
意识障碍 昏迷
吞咽咀 嚼困难
消化道瘘
脏器功 能障碍
口、咽 食道手术
高代谢 营养不良
肠内营养的禁忌症
小肠广泛切除术后早期 麻痹性、机械性肠梗阻
上消化道出血 严重吸收不良综合症 先天性氨基酸代谢缺陷病
肠内营养及护理
主要内容
1 肠内营养的概念 2 肠内营养的应用原则 3 肠内营养的适应症、禁忌症 4 肠内营养的投给途径
5 肠内营养投给前的注意事项 4
6 肠内营养常见并发症 5
肠内营养的概念

肠外营养



肠内 营 养
是指经肠道用口服、鼻胃(肠)管或胃肠 造瘘来提供可满足、超过或补充机体代谢需要 的营养物质及其它营养素的支持方式。
经皮内镜引导下空肠造口
经皮内镜引导下胃造口
肠内营养的投给方法

肠内营养应用

肠内营养应用
养计划、实施喂养
管饲喂养的注意事项:保持管饲喂养设 备的清洁、防止感染、定期更换管饲喂 养设备、监测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
口服营养补充剂
口服营养补充剂的类型: 包括蛋白质、脂肪、碳 水化合物、维生素、矿 物质等
口服营养补充剂的剂量: 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 疾病等因素,确定合适 的剂量
01
03
02
肠内营养制剂的使用方法: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使用,注意 使用剂量、使用频率、使用温度等
肠内营养制剂的注意事项:注意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如腹 泻、腹胀、恶心等,及时调整使用方案或寻求医生帮助
4
肠内营养的注 意事项
剂量控制
01
根据患者的 体重、身高、 年龄等因素 计算营养需 求量
02
遵循医嘱, 根据患者的 病情和恢复 情况调整营 养剂量
A
治疗:通过肠内营养补充营 养,提高机体免疫力
C
B
症状:体重下降、肌肉萎缩、 疲劳乏力等
D
预防:合理饮食、适当运动、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术后恢复
01 术后营养不良:术后患者容易出现营养不 良,肠内营养可以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
02 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肠内营养有助于术后 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演讲人
肠内营养应 用
目录
01 肠内营养的重要性 02 肠内营养的适应症 03 肠内营养的实施方法 04 肠内营养的注意事项
1
肠内营养的重 要性
维持肠道健康
肠内营养 可以提供 充足的营 养,帮助 肠道维持 正常功能
肠内营养 可以促进 肠道蠕动, 预防便秘 和腹泻
肠内营养 可以改善 肠道菌群, 提高肠道 免疫力
肠内营养 可以减少 肠道炎症, 降低肠道 疾病的风 险

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应用及护理策略分析

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应用及护理策略分析

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应用及护理策略分析1. 引言1.1 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肠内营养的重要性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着营养摄入不足、消化吸收功能受损等问题,而肠内营养可以通过调节饮食、提高热量和营养摄入、促进细胞再生等方式,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免疫力,降低感染的风险,减轻并发症的发生。

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肠内营养管理至关重要,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度过治疗期,提高康复的成功率。

1.2 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肠内营养应用现状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因为病情的复杂性,对于肠内营养的需求更为迫切。

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肠内营养在这一群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临床实践中,医疗人员常常会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肠内营养方案,以保证患者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

在实际应用中,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肠内营养的方式多样,包括口服营养补充剂、肠内营养配制液等。

这些肠内营养产品能够满足患者不同程度的营养需求,提高患者的食欲和营养摄入,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

在肠内营养应用中,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控,确保营养的平衡和吸收的有效性。

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肠内营养的应用现状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和应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信心肠内营养在这一群体中的应用将会得到更加完善和提高。

2. 正文2.1 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策略1. 专业护理团队建设:建立由营养师、护士、医生等组成的专业护理团队,全面负责患者肠内营养的管理与监护,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营养支持。

2. 个性化营养方案制定:根据患者的病情、营养需求、诊断结果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肠内营养方案,保证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

3. 定期评估营养状况: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包括营养摄入量、体重变化、血糖指标、营养相关指标等,及时调整营养方案。

4. 注意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及时监测患者的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如肠道感染、溃疡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

肠内营养的应用配方的选择和使用护理课件

肠内营养的应用配方的选择和使用护理课件

案例二:胃肠道手术患者的肠内营养护理
总结词
胃肠道手术患者肠内营养护理的核心在于减轻肠道负担、促进伤口愈合和预防并发症。
详细描述
胃肠道手术后,患者肠道功能受到一定影响,需要逐步恢复。在肠内营养护理过程中, 应选择低脂、低糖、高蛋白的配方,逐步提供营养支持。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情况,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促进蛋白质合成和肌肉生长
肠内营养中的蛋白质、能量和其他营养成分能够促进蛋白质合成和 肌肉生长,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降低感染风险
肠内营养能够维持肠道黏膜免疫屏障,减少感染风险。
肠内营养的应用范围
吞咽困难患者
对于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吞咽困难 患者,如食管癌、脑卒中等疾病 ,肠内营养可以提供必要的营养
支持。
意识障碍患者
鼻胃管
适用于短期肠内营养的 患者,如手术后需要恢
复的患者。
鼻空肠管
适用于长期肠内营养的 患者,如短肠综合征、
克罗恩病等。
胃、空肠造瘘管
适用于长期肠内营养的 患者,如肠道功能丧失
或无法进食的患者。
肠内营养的剂量和速度
01
02
03
初始剂量
通常为每天10-20 kcal/kg,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进行调整。
肠内营养的适用人群:肠内营养适用于需要营养支持但胃肠 道功能允许的患者,如吞咽困难、意识障碍、消化道梗阻等 患者。对于胃肠道功能衰竭或不能接受肠内营养的患者,则 需要采用肠外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的重要性
维持和促进肠道功能
肠内营养能够刺激肠道蠕动,维持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减 少肠道细菌易位和肠道黏膜萎缩。
肠内营养的应用配方 的选择和使用护理课 件
目 录
• 肠内营养的概述 • 肠内营养配方的选择 • 肠内营养的使用方法 • 肠内营养的护理 • 肠内营养的案例分析

最新版肠内营养护理指南

最新版肠内营养护理指南

最新版肠内营养护理指南
简介
本文档旨在提供最新的肠内营养护理指南,以帮助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正确应用肠内营养。

以下是一些关键要点和指导原则。

肠内营养的定义
肠内营养是指通过肠道进食或使用肠内营养管道提供营养支持的方法。

它适用于无法通过口饮食充分获得营养的患者,如肠道功能障碍、吸收不良等。

指南原则
1. 患者评估:在开始肠内营养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因、肠道功能、营养需求等方面的调查。

2. 营养计划制定: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肠内营养计划,包括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的摄入量。

3. 营养管道选择: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管道,包括胃管、空肠管或结肠管,根据患者的消化功能和营养需求来决定。

4. 营养管道插管:插管应由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进行,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以减少感染风险。

5. 肠内营养配方:选择适合患者的肠内营养配方,包括标准配
方和特殊配方,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肠道功能来选择。

6. 营养监测:在肠内营养期间,定期监测患者的营养状态和肠
道功能,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

注意事项
1. 肠内营养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建议患者自行实施。

2. 肠内营养过程中可能出现并发症,如肠梗阻、腹胀、腹泻等,需密切监测并及时处理。

3. 肠内营养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需要注意,应避免不必要的
药物使用。

结论
肠内营养是一种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适用于无法口服或经静
脉途径获得足够营养的患者。

遵循最新的肠内营养护理指南,能够
提高患者的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细的喂养管时,禁止经该导管输注颗粒性或粉末状药物, 以防止管道堵塞。
喂养管道堵塞时,应先查明原因,排除了导管本身的因素后, 用注射器试行向外(而不是向内)负压抽取内容物。不要用导 丝插入导管内疏通管腔,以免引起喂养管破裂。
配制营养液应按照医嘱的要求严格按配制程序进 行
避免营养液被污染,配制的各种容器均应清洁, 煮沸消毒后使用。
肠内营养实施过程中护士的责任
对营养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工作进行监测 对营养治疗的输入设备的护理进行监测 对病人家属及其他护士进行宣教并提供 :
鼻胃(肠)管 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造瘘口管(PEG) 空肠造瘘管 螺旋性鼻肠管
持续滴注 间歇滴注 大挤量定时推注
每日数次,定时用注射器推注200-250毫升, 由少量开始(大约100毫升),渐增值最大量 250毫升。
大计量定时推注的缺点:
容易发生胃潴留、腹泻等并发症 增加护士的工作量 需要叫粗管径的管道,从而造成病人的不适感 很难给予大量营养液 不能用于小肠喂养
一次性输 注
间歇性重 力滴注
优点 操作简单
1、操作简单 2、患者有较 多活动时间
向病人介绍肠内营养的优点及对治疗原发病的益处,必要时 介绍成功的典型病例,以增强病人的信心。
在应用过程中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提高病人的安全感
对长期应用者,可向其介绍具体应用方法,使病人能掌握一 定的应用技术,以便参与到实施过程中,如果条件允许可让 其自我施行
大多数经鼻腔置管的病人会用口呼吸, 导致口腔和舌头干燥。管饲时由于缺乏实 物对口腔腺体的刺激而时唾液分泌减少, 所以最好能让病人咀嚼口香糖或无糖酸味 糖果。
注意:在管饲喂养的启始一二日病人每日的总输入量如果在8 小时内不超过500ml,当日剩余液体应丢弃。
250
200
管饲喂养(经胃)输注
输注速度 (ml/h)
速度及输液量推荐表
150 100
65
80
125 125 100
50 45
65
85 100 100
二 一
0 第一天500- 第三天
第五天
1000 1000-2000 1000-2000
缺点
胃肠道并发 症多
胃肠道并发 症仍较多
适应症
仅适用于插鼻胃管 和胃造口患者
适用于鼻饲喂养的 患者
连续输注
1、胃肠道并 发症最少
2、营养吸收 最好
活动时间少
危重病人及空肠造 口的患者
以滴注速度由慢到快原则, 大多数病人可以很快的适应管 饲喂养。当病人开始管饲喂养 时,每4-6小时应检查病人的耐 受程度,不要去稀释营养液, 对大多数病人来说,30-60毫升/ 小时是起始速度,如病人可以 耐受,则可以25毫升/小时的速 度递增。
为了防止牙齿黏附,牙龈和黏膜的感 染,应定期刷牙,或用水或5%过氧化氢漱 口。昏迷病人,应用生理盐水擦拭口腔, 并检查是否有小的伤口,防止发生口炎性 腹泻或感染。
在24小时内,通过重力或使用 800型肠内输液泵匀速滴注。开始时 滴注速度应较慢,为30-60毫升/小时, 6小时后,检查病人耐受性(如胃潴 留量等),如患者无不适,每12-24 小时增加25ml,最大速度为100-125 毫升/小时。
如果病人以重力喂养,可以用喂养管上 的流量调节器来调节速度。建议在以下 情况时用泵辅助喂养法:
开封后,室温下瓶装营养液置放不应超过8小时, 袋装营养液不应超过24小时
分装营养液的容器上应标明病人的姓名、床号、 营养液名称、营养液浓度、配制日期及时间
输注导管和营养液容器应每日更换1次。
输注速度的控制,对于连续输注的病人,开始行肠 内营养时,速度一般为25-50毫升/小时,以后每12-24 小时增加25毫升,最大速度为100-125毫升/小时,严 格控制输注速度十分重要。
输液量(ml)/天
200
180
160
100
140
输注速度 ml/h
120 100
80
90 80 70 50 50

60 40 40 20 30
50
50
60
70
80 100

0 第一天500
第四天
第七天
1000-1500 1500-2000
输液量ml/天
管饲喂养(经十二 指肠或空肠)输注 速度及输液量推荐
临床肠内营养:
通过口服及通过放置到胃 肠道的管道,给予科学配 置的全面营养物质,从增 加患者对疾病的抵抗力, 更早的康复。
肠内营养的优点
提供更自然、全面均衡的营养 维持胃肠结构与功能完整,保护肠黏膜 屏障 刺激免疫球蛋白与胃肠激素的分泌 减少应急状态下高分解代谢促进体内蛋 白质合成 更符合生理需求,更经济安全
营养液温度控制,输入体内的营养液的温度应保持 在37度左右,过凉易引起味肠道并发症。
胃内输注时,病人应取头高30-45度卧位,以减少 误吸发生率。
行肠内营养前,应提前告知病人,使其有一定的心理适应准 备时间
向病人讲明拟采用的置管途径,应用的营养膳食种类,关注 方法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回答和详细解释病人提出的有关 问题。
行幽门下管饲喂养的病人
重症病人
胃肠道功能不良的病人,如腹泻,吸收 不良等
应用800型肠内输液泵辅助喂养的优点:
可以精确控制输注速度和输注量 避免快速灌注引起的胃肠道并发症
持续性滴注的优点:
较低的胃潴留和肺误吸危险 较少的恶心、呕吐 较少的腹泻 更容易提供大量的营养液 较少护理时间
在一小时左右的时间内将一瓶(如 500ml)营养液给病人输注,每天四次, 可按通常的用餐时间进行。间歇输注允许 病人更自由地活动,但与持续滴注相比, 发生腹泻,恶心呕吐,为潴留的风险要大
在管饲喂养期间,应定时冲洗管道,以预防管道堵塞。 这样还可额外补充液体,管饲的病人往往口渴,在温暖的室内 环境中,对液体的需求量更大。通常每次至少用25-50毫升无菌 生理盐水或无菌水冲洗管道。
冲洗时间可选在: 换瓶时,即在重新使用新的营养液前间歇输注的间歇 给药时:
先停止管饲,进行冲洗 然后给药(以液体形式),并冲洗 重新开始管饲
喂养管的护理对于安全有效地完成肠内营养的治疗甚为重要。主要 目的在于预防和及时发现导管性并发症,预防喂养管的移位、脱出、保持 导管通畅。为此,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妥善固定导管,这是防止导管移位、脱出的重要措施。
置胃管时,注意观察导管穿出鼻孔或皮肤处的标记变化。
连续输注营养液时,应每4-6小时用无菌水冲洗喂养管一次, 以防止营养物沉积于官腔内堵塞导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