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_地籍控制测量

合集下载

地籍测量学

地籍测量学

地籍测量学第一章多用地籍的含义:是税收地籍和产权地籍的进步发展,其目的不仅为了课税或产权保现代地籍的功能:1)地理性功能2)经济性功能3)产权保护性功能4)土地利用管理功能5)决策功能6)管理功能地籍调查的目的、内容和原则是什么目的:1)为定制国民经济和有关政策服务2)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3)为建立土地登记和土地统计服务4)为全面管理土地服务内容:1)查清辖区内每一块徒弟的利用类型及分布,量算地类面积2)按土地权属单位及行政辖区范围汇总面积和各地类面积3)编制分幅土地权属界线图和县乡村土地利用现状图4)调查、总结、分析土地利用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合理的利用土地的建议原则:1)实事求是2)全面调查3)一查多用4)运用科学5)已改进土地利用,加强土地管理为基本宗旨6)以“土块”为单位进行调查地籍测量的含义:地籍测量是为了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

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等。

地籍测量的内容:1)地籍控制测量,测量地籍基本控制点和图根控制点、2)界线测量,测定行政区界限和土地权属界线的界址点坐标3)地籍图测绘,测绘分幅地籍图、土地利用状况图、房产图、宗地图等。

4)面积测算,测算地块宗地面积进行面积平差和统计。

5)进行土地信息的动态监测,进行地籍变更测量第二章土地权属确认的方式有哪几种?如何确认权属?1文件确认○2惯用确认○3协商确认○4仲裁确认1)○2)农村:将文件确认、惯用确认、协商确认、仲裁确认结合起来确认农村土地所有权城市:a、单位用地红线图b、房产使用证c、土地使用合同书、协议书、换地书等d、征地批准书和合同书e、有偿使用合同书和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f、城市住宅用地的确权文件地块和宗地划分原则1由一个权属主所有或使用的相连成片的用地范围划为一宗地◇2同一权属主所有或使用不相连的两块或两块以上的土地,划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宗地◇3如果一个地块由若干个权属主共同所有或使用,◇实地又难以划分清楚各权属主的用地范围,划为一宗地称为组合宗地简述土地权属调查的内容和基本程序。

(完整)地 籍 测 量 考 试 内 容 (2)

(完整)地 籍 测 量 考 试 内 容 (2)

地籍测量考试内容一、1.地籍定义?①由国家监管②以土地权属为核心③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④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⑤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图数表等形式表示2。

地籍管理定义?地籍管理(Cadastral Management)是国家为取得有关资料和全面研究土地的权属、自然和经济状况,而采取的以地籍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和土地评价为主要内容的国家措施,亦称地籍工作3.地籍调查定义?地籍调查(Cadastral Inventory)是遵照国家的法律规定,采取行政、法律手段,运用科学方法,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权属、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进行的调查,是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的技术性工作。

4.地籍测量定义?地籍测量(Cadastral Survey)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二、1。

土地权属的定义?土地权属是指土地产权的归属,是存在于土地之中的排他性完全权利。

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租赁权、土地抵押权、土地继承权、地役权等多项权利。

2.土地权属主的定义?所谓土地权属主(简称权属主,或权利人)是指具有土地所有权的单位和土地使用权的单位或个人。

3.土地权属的确认方法? (4点)1. 文件确认(权源确认)它是根据权属主所出示并被现行法律所认可的文件来确定土地使用权或所有权的归属。

(城镇)2。

惯用确认(指界确认)它主要是对若干年以来没有争议的惯用土地边界进行认定的一种方法 (农村和城市郊区)3. 协商确认:当确权所需文件不详,或认识不一致时,对土地权属进行认定4. 仲裁确认:在有争议而达不成协议的情况下,双方都能出示有关文件而又互不相让的情况下,应充分听取土地权属各方的申述 ,通过法律程序解决。

4地块、宗地的定义?地块是指一个连续的区域,并可辨认出同类属性的最小的土地空间区域。

(例如:宗地或丘、图斑、均值地域、基本农田保护区等等)宗地的权利边界,并可同时辨认出确定的利用类别、质量和时态等土地基本要素。

浅谈地籍测绘与地籍控制测量

浅谈地籍测绘与地籍控制测量

浅谈地籍测绘与地籍控制测量作者:叶永年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1期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介绍了地籍测绘的概念,探讨了地籍控制测量的措施,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地籍测绘;地籍控制测量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管理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各级政府的重视,土地管理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地籍管理,地籍测量作为为地籍管理提供基本的测量工作,得到了河大的发展。

控制测量是地籍测量的基础。

理应得到重视,各种方法的合理应用,可以使地籍测量工作更好更快的发展。

基于此,我们现在所叙述地籍是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一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及用途,如土地利用现状等,并且用文件、数据、图件和表册等各种形式表示出来。

1 地籍调查地籍调查是政府为了取得土地权利和土地利用现状等基本地籍资料而组织的一项系统性的社会调查工作。

它的基本任务是查清每块宗地或地块的坐落、位置、所有者、权属、权源、地号、地类、等级、面积、使用者、利用状况、土地质量等,并进行必要的地形要素测绘,为后续的低级测绘等工作提供权属界线和界址点的位置,便预测制地籍图,为编制土地利用现状图、地籍薄测和进行地籍管理提供依据。

它是一项政策性、法律性和社会性很强的社会工作,又是一项集科学性、实践性、统一性、严密性于技术工作。

地籍调查分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地籍调查。

初始地籍调查是在某地区建立地籍系统之前的第一项工作,而对于土地登记来说,则应在土地登记之前进行。

变更地籍调查是在某地区地籍系统建立之后。

当地籍要素发生改变或需要发生改变时进行的。

应用变更地籍调查及时地修改原有地籍资料,以保证地籍系统的现势性和准确性。

地籍调查的原则是:这一调查工作应由各级人民政府来领导,由国家承认的测量单位及有关部门来组织实施。

必要时可以组成联合调查组,以利于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确保调查结果的合法性、可靠性。

地籍测量复习资料

地籍测量复习资料

题型:单选:30分,填空:20分,计算:35分,简述:15分。

第一章绪论1、地籍的定义:是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基本信息的集合,用图、数、表等形式表示。

2、地籍的含义:⑴地籍是由国家建立和管理的。

⑵土地权属是地籍的核心。

⑶以地块为基础建立地籍。

⑷地籍必须描述地块内附着物的状况。

3、地籍的类别:⑴按地籍的用途划分,地籍可分为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和多用途地籍。

⑵按地籍的特点和任务划分,地籍可分为初始地籍和日常地籍。

⑶按城乡土地的不同特点划分,地籍可分为城镇地籍和农村地籍。

4、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等。

具体内容如下:⑴地籍控制测量,测量地籍基本控制点和地籍图根控制点。

⑵界线测量,测定行政区划界线和土地权属界线的界址点坐标。

⑶地籍图测绘,测绘分幅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房产图、宗地图等。

⑷面积测算,测算地块和宗地的面积,进行面积的平差和统计。

⑸进行土地信息的动态监测,进行地籍变更测量,包括地籍图的修测、重测和地籍簿册的修编,以保证地籍成果资料的现势性与正确性。

⑹根据土地整理、开发与规划的要求,进行有关的地籍测量工作。

5、地籍测量的特征:⑴地籍测量是一项基础性的具有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是政府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性技术行为。

⑵地籍测量为土地管理提供了精确、可靠的地理参考系统。

⑶地籍测量具有勘验取证的法律特征。

⑷地籍测量的技术标准必须符合土地法律的要求。

⑸地籍测量工作具有非常强的现势性。

⑹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是对当今测绘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集成。

⑺从事地籍测量的技术人员应有丰富的土地管理知识。

6、多途地籍调查的内容:与产权地籍相比,多用途地籍的内容更加丰富。

其具体内容如下:⑴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包括权利人状况、权源、权利性质、权利限制等。

《地籍测量学教案》课件

《地籍测量学教案》课件

《地籍测量学教案》课件第一章:地籍测量学概述1.1 课程介绍1.2 地籍测量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3 地籍测量学的主要任务与作用1.4 地籍测量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第二章:地籍控制测量2.1 地籍控制测量的概念与意义2.2 地籍控制测量的方法与技术2.3 地籍控制测量的成果与应用第三章:地籍要素测量3.1 地籍要素测量的概念与内容3.2 地籍要素测量的方法与技术3.3 地籍要素测量的成果与应用第四章:地籍图件编制4.1 地籍图件的概念与类型4.2 地籍图件的编制方法与技术4.3 地籍图件的成果与应用第五章:地籍测量数据处理与分析5.1 地籍测量数据处理的概念与意义5.2 地籍测量数据处理的方法与技术5.3 地籍测量数据分析的内容与方法第六章:地籍权属调查6.1 地籍权属调查的概念与意义6.2 地籍权属调查的内容与方法6.3 地籍权属调查的程序与要求6.4 地籍权属调查的成果与应用第七章:地籍变更测量7.1 地籍变更测量的概念与意义7.2 地籍变更测量的类型与原因7.3 地籍变更测量的方法与技术7.4 地籍变更测量的成果与管理第八章:地籍信息系统8.1 地籍信息系统的概念与组成8.2 地籍信息系统的功能与作用8.3 地籍信息系统的建立与维护8.4 地籍信息系统在地籍测量学中的应用第九章:地籍测量法律法规与规范9.1 地籍测量法律法规概述9.2 地籍测量相关法律法规与规范9.3 地籍测量法律法规的执行与监管9.4 地籍测量法律法规的遵守与权益保护第十章:地籍测量实践与应用案例10.1 地籍测量实践概述10.2 地籍测量应用案例分析10.3 地籍测量实践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10.4 地籍测量实践的总结与展望第十一章:地籍测量学与现代技术11.1 地籍测量学与现代技术的关系11.2 地籍激光扫描技术11.3 地籍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11.4 地籍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第十二章:地籍测量的精度与误差分析12.1 地籍测量精度的概念与表示12.2 地籍测量误差的来源与分类12.3 地籍测量误差分析的方法与步骤12.4 地籍测量精度的提高与控制第十三章:地籍测量安全与职业素养13.1 地籍测量安全的重要性13.2 地籍测量安全的风险与预防13.3 地籍测量员的职业素养要求13.4 地籍测量伦理与责任第十四章:地籍测量项目管理与质量控制14.1 地籍测量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14.2 地籍测量项目的计划与组织14.3 地籍测量项目质量控制的方法与手段14.4 地籍测量项目成果的评价与验收第十五章:地籍测量学的未来发展15.1 地籍测量学发展的新趋势15.2 地籍测量学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15.3 地籍测量学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扩展15.4 地籍测量学教育的改革与创新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地籍测量学的定义、任务、作用及其基本原理与方法。

地籍测量的操作流程与规范要求

地籍测量的操作流程与规范要求

地籍测量的操作流程与规范要求地籍测量是指通过野外测量和室内处理等技术手段,对某个地区的地理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形成地籍图,并记录地区内各类土地和房屋的所在位置、面积和属性等相关信息。

地籍测量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规划城市建设、土地使用管理以及维护国家资源安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地籍测量的操作流程以及相关的规范要求。

一、地籍测量的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地籍测量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首先,需要确定测量的范围和目的,明确测量的目标和要求。

其次,需要对测量仪器和设备进行检验和校准,确保其精度和准确性。

同时,还需要组织测量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熟悉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测量操作流程。

2.野外测量野外测量是地籍测量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地面控制测量和详图测量两个部分。

地面控制测量是确定地籍测量控制点的过程。

首先,在测量区域内选择适当的控制点,一般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通过测量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建立起整个测量系统的坐标基准。

然后,根据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设置其他测量点,以确保测量的相对准确性。

详图测量是根据测量要求进行土地或房屋的详细测量。

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可以采用传统的测量仪器,如经纬仪、水准仪等,也可以采用现代的测量仪器,如全站仪、激光测距仪等。

通过实地测量,测量人员可以得到各类土地和建筑物的坐标、面积、周长等相关数据。

3.室内处理室内处理是对野外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处理的过程。

它包括数据录入、数据校正和数据处理等环节。

数据录入是将野外测量数据输入计算机系统的过程。

首先,需要将纸质测量记录转化为电子格式,通过键盘、扫描仪等设备将数据输入计算机。

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数据分类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数据校正是对野外测量数据进行纠正和修改的过程。

通过对数据进行比对和分析,发现和纠正测量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不准确性。

例如,可以对比不同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异,或者与已知标准进行对比。

地籍测量考试知识点

地籍测量考试知识点

第一章1、地籍(名解):是指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图、数、表等形式表示。

(简答)⑴地籍是由国家建立和管理的。

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土地的税收,保护土地产权和实现对土地的可持续利用;⑵土地权属是地籍的核心。

地籍是以土地权属为核心对土地诸要素隶属关系的综合表述,这种表述针对国家的每一块土地及其附属物;⑶以地块为基础建立地籍,准确描述每一块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⑷地籍必须描述地块内附着物情况。

地面上的附着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土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⑸地籍是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土地清册)。

包括土地调查册、土地登记册和土地统计册。

2、地籍功能:⑴地理性功能;⑵经济功能;⑶产权保护功能;⑷土地利用管理功能;⑸决策功能;⑹管理功能。

3、地籍的类别:⑴按用途划分: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多用途地籍;⑵按特点、任务划分:初始地籍、日常地籍;⑶城乡土地的不同特点划分:城镇地籍、农村地籍。

4、地籍测量定义及内容: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

内容:⑴地籍控制测量,测量地籍基本控制点和地籍图根控制点;⑵界限测量,测定行政区划界限和土地权属界限的界址点坐标;⑶地籍图测绘,测绘分幅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房地产图、宗地图等;⑷面积测算,测算地块和宗地的面积,进行面积的平差和统计;⑸进行土地信息的动态监测,进行地籍变更测量;⑹根据土地整理、开发与规划的要求,进行有关的地籍测量工作。

5、地籍调查(名解):是遵照国家的法律规定,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数量、质量和利用现在等基本情况进行的调查。

6、地籍调查分类(填空):⑴按时间、任务分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地籍调查;⑵按调查区域的功能分农村地籍调查和城镇地籍调查。

7、地籍调查内容:⑴税收地籍调查的内容;⑵产权地籍调查的内容;⑶多用途地籍调查的内容:①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②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③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数量;④土地及其附着物的质量;⑤土地及其附着物的利用状况。

地籍测量学

地籍测量学

一、名词解释1、宗地:权利上具有同一性的地块,即同一土地权利相连成片的用地范围。

地块:可辨别认出同类属性的最小土地单位。

2、地籍控制测量:根据界址点和地籍图的精度要求,视测区范围的大小、测区内现存控制点数量和等级等情况,按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精度要求进行技术设计、选点、埋石、野外观测、数据处理等测量工作。

3、大地坐标系: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的,其两个参考面为:一个是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与椭球短轴所作的平面(即子午面),称为起始子午面,它与椭球表面的交线称为子午线;另一个是过椭球中心O与短轴相垂直的平面,称为赤道平面。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以高斯投影为基础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4、土地所有权:土地所有者依法对土地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人依法对土地加以利用的权利5、套内建筑面积:由套内房屋的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套内阳台建筑面积三部分组成。

建筑面积:指房屋外墙(柱)勒脚以上各层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包括阳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楼梯等,且具备有上盖,结构牢固,层高2.20m以上(含2.20m)的永久性建筑。

二、填空1、土地权属调查P23概念:以宗地为单位,对土地的权利、位置等属性的调查和确认(土地登记前具有法律意义的初步确认)。

土地权属调查可分为土地所有权调查和土地使用权调查。

内容:(1)土地的权属状况,包括宗地权属性质、权属来源、取得土地时间、土地使用者或所有者名称、土地使用期限等。

(2)土地的位置,包括土地的坐落、界址、四至关系等。

(3)土地的行政区划界线,包括行政村界线(相应级界线)、村民小组界线(相应级界线)、乡(镇)界线、区界线以及相关的地理名称等。

(4)对城镇国有土地,调查土地的利用状况和土地级别。

2、地籍图P111分类:(1)按表示的内容可分为基本地籍图和专题地籍图。

(2)按城乡地域差别可分为农村地籍图和城镇地籍图。

(3)按图的表达方式可分为模拟地籍图和数字地籍图。

(4)按用途可分为税收地籍图、产权地籍图和多用途地籍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