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疮的临床治疗效果
痔疮中西医结合治疗

痔疮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痔疮的治疗中,西医治疗手段繁多,比较常用的有药物治疗、激光治疗、硬化剂注射和手术治疗等。
它们各自适用的范围和阶段有所不同,需要依据患者的具体状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中医对于痔疮的治疗方法着眼于治标与治本并重,积累了长达千年的临床实践经验,透过中医内外疗法的配合运用,可以显著提升治疗效果。
中西医并用,可以起到更为优越的治疗效果,这里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痔疮中西医结合治疗一、西医治疗痔疮1.药物治疗。
特定的药物可以帮助减轻痔疮引起的症状,比如消脱止片和地奥司明片等药物就有消炎和镇痛的效果。
它们也有助于保持肠道的滑润,进而辅助排便。
然而,西药治疗只是症状控制,并非根治痔疮。
如果持续使用,可能疗效不明显且容易出现复发现象。
急性期患者如果服用抗炎药物,如阿莫西林胶囊等,能够缓解不适症状,然而,仍需要警惕治疗疗效和复发问题。
2.激光治疗是一种使用光能量高温热量进行治疗的方法。
治疗过程中,激光先将痔疮组织碳化,然后进行切割。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痔疮,且操作相对简便,创伤较小。
然而,激光治疗并非对所有痔疮患者都有效,一般只适用于外痔患者,对于内痔患者可能效果不佳。
3.硬化剂注射是另一种治疗痔疮的方法。
这种治疗方式是在痔疮组织中注入固化剂,引发组织纤维化,起到止血和防脱作用。
这种方法比较适合早期内痔患者,但对于严重痔疮患者可能效果有限。
4.手术治疗通常是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痔疮严重的患者进行的。
手术治疗可以根源性地切除痔疮组织,有剥离术、环切术等多种手术方式。
然而,手术治疗可能对肛门括约肌造成严重损伤,而且手术后的复发概率较高。
二、中医治疗痔疮中医以其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痔疮这一常见疾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
这些方法结合了辨证施治的原则,并借助多种疗法,如中药汤剂内服、中成药使用、坐浴和熏蒸等,以期在治疗当前病症的同时,调整和改善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达到从根本上治疗痔疮的目的。
首先,我们来探讨中医治疗痔疮的理论基础。
痔疮,且看中西医如何治疗

痔疮,且看中西医如何治疗发布时间:2023-06-25T11:21:02.251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2月2期作者:余波[导读]痔疮,且看中西医如何治疗余波(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中医医院;四川眉山620500)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疾病,主要表现为肛门周围疼痛、出血和瘙痒等不适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治疗痔疮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将介绍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疮的相关知识。
1中医治疗痔疮1.1中药治疗中医治疗痔疮主要方法之一是中药治疗,中药可内服或外用。
内服中药通常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气补血等药物,如桂枝茯苓丸、三七糖醋丸等,可以通过口服药物的方式改善体内环境,消除痔疮症状。
外用中药可以采用中药熏洗或外敷的方式,如芦荟胶、黄连洗剂等,可以缓解肛门周围的瘙痒、疼痛等症状。
1.2针灸治疗在中医理论中,痔疮是由于人体气血运行不畅,肛门周围的肌肉组织松弛,从而导致局部血液淤积形成的疾病。
针灸治疗痔疮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促进气血的循环,加速代谢,调整肛门周围肌肉的张力,改善痔疮的症状。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足三里、承山、中极、关元等,这些穴位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与肠道和肛门有密切的联系。
在治疗过程中,针灸师会使用专业的针具在穴位上进行针刺,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掌握针刺的深度和力度,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对于西医手术治疗,针灸治疗痔疮更加安全、温和、无副作用。
在治疗过程中,针灸可以改善痔疮疼痛、瘙痒等症状,同时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从而减少痔疮的复发率。
1.3中医按摩中医按摩是指利用手法对肛门周围的组织进行按摩,可以改善肛门周围的血液循环,缓解肛门周围的疼痛、瘙痒等症状。
常用的按摩方法包括拍击、揉捏、刮痧等。
2西医治疗痔疮2.1药物治疗西医常用的药物治疗痔疮包括局部外用药和口服药。
局部外用药主要是消炎镇痛的药膏或栓剂,如利巴韦林、青黛等;口服药则是抗炎、止痛的药物,如阿莫西林、布洛芬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研究摘要: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疗法在痔疮患者中的临床使用疗效。
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7月至2022年1月80例痔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划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42例。
实验组患者中使用中西医疗法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中使用纯西医疗法进行治疗,医护人员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痔疮好转情况,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患者的治疗满意程度。
结果:实验组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后治疗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95%;而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满意程度为97.37%,也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3.33%,并且二者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痔疮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办法具有更加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健康,并提高痔疮患者的治疗满意程度。
关键词:中西医;痔疮;内痔;外痔;混合痔痔疮病症是当前社会中较为常见的病症,通常是由于患者久坐、便秘、不良的饮食习惯或低免疫力等因素而造成肛部出现脓肿,甚至出现肛周糜烂等症状,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不便。
伴随着现代化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多样化的痔疮病症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中医疗法与西医疗法。
西医疗法以手术西药为主,虽然治疗效果显著,治疗时间短,但后续护理工作较为复杂,需要耗费较长的护理时间;而中医疗法具有较轻的疼痛感,且费用较少,但后续更容易复发,两种治疗方法各有优劣势。
本文旨在研究中西医结合疗法在痔疮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以此进一步完善痔疮病症的治疗措施。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20年7月至2022年1月80例痔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38例实验组患者与42例对照组患者。
在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为21.36岁至59.53岁,平均年龄为45.58±3.97岁。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龄为20.99岁至61.47岁,平均年龄为46.29±3.11岁。
痔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你知道吗

痔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你知道吗痔疮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肛肠疾病,该疾病病症表现为患者便血、排便困难、肛门红肿、疼痛刺痒以及肛门长肉结等等。
由于现代人们的不良饮食习惯和作息习惯,以及现代人们忙于工作,缺乏锻炼等等原因,导致痔疮发病率越来越高。
民间早就有“十人九痔”的说法了,痔疮疾病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工作和学习都带来了不便。
目前西医针对痔疮的治疗方式主要是药物、激光和手术等等治疗方式为主,而具有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中医治疗是我国中医学的根本,很多中医采用了内治和外治的方法,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中医和西医结合治疗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本文则主要针对中西医治疗痔疮的方法加以详细说明。
一、痔疮的形成原因和危害痔疮是人们长期不良的饮食习惯、作息不规律、不良的生活习惯和不良环境因素下所导致产生的疾病。
①辛辣饮食。
人们长期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烧烤、火锅、爆炒、冷饮、麻辣烫、油炸等等食物,长期摄入此类食物使得人们的消化道黏膜造成损伤,血管扩张,肠道功能紊乱,进而诱发痔疮疾病,而且痔疮患者应该注意,尤为饮食清淡。
②饮酒。
偶尔适量饮酒可以说是加速血液循环,帮助排毒,还有养生之效,但是长期大量饮酒会造成患者产生痔疮静脉炎症,进而导致肛门周围的血管壁出现纤维化和静脉曲张,肛门血液循环不畅便会产生痔疮。
③久坐的习惯。
现在很多人上班都是久坐的方式,比如白领、司机、行动障碍人员以及学生等等,长期坐着容易导致肛门血液循环受阻,进而肛门局部出现充血,极易引发痔疮。
④肛门周围卫生习惯差的人。
肛周如果清洁不到位,很容易引发炎症,进而导致肛门周围血管扩张,诱发痔疮。
平时生活中,人们一旦患有此病后,如果没有及时就诊治疗,会增加排便的困难度,还会进一步损伤肠道,严重情况还会出现肛门失禁。
另一方面会导致细菌大量的繁殖,进而诱发妇科疾病和肠道炎症。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疮的方法以及效果西医治疗痔疮。
①药物治疗。
西医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的西药有消脱止片和地奥司明片等等,这些药物均可以有效的起到消炎镇痛的效果,而且还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之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性外痔323例临床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性外痔323例临床体会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性外痔的临床疗效。
方法:通过血栓性外痔剥离术和术后桃仁红花汤煎汤薰洗治疗血栓性外痔323例。
结果:319例在术后2~3 d拆线后Ⅰ期愈合;4例缝合口感染,经拆线引流后换药至治愈;3例患者拆线后大便干结,致使创口裂开而Ⅱ期愈合。
Ⅰ期愈合占98.7%。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性外痔临床效果显著,疗效确切。
标签:血栓性外痔;剥离;桃仁红花汤外痔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病,民间有“十人九痔”之说,外痔位于齿状线以下,由痔外静脉丛扩大曲张而形成。
分为血栓性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结缔组织外痔、炎性外痔,临床表现为坠胀、疼痛,局部有异物感,肛门瘙痒、灼热,大便秘结不通等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血栓性外痔是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
2004年1月~2005年12月,笔者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采用手术血栓闭式剥离加中药熏洗外用,门诊治疗血栓性外痔323例,疗效满意。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20例,女103例;年龄11~73岁,平均42岁;初发123例,再发200例;病程1~15 d,平均3.2 d;单个痔核的193例,2个及以上痔核的130例;单个最大痔核直径1 cm以下的132例,1~2 cm者121例,2 cm以上70例。
1.2 治疗方法1.2.1 手术治疗患者取侧卧位,常规消毒,1%盐酸利多卡因肛周常规局麻。
自痔核中点向肛缘外放射状切开皮肤1~1.5 cm至皮下,钝性剥离并祛除淤血块、静脉窦及皮下曲张的静脉丛。
修剪两侧皮瓣使皮肤对合光整,褥式缝合创面2~3针,不留死腔。
有2个及2个以上痔核的,也同法分个剥离。
术后48~72 h 拆线。
1.2.2 中药治疗术后第2天给予桃仁红花汤[金银花30 g、连翘30 g、桃仁20 g,红花20 g、生地6 g、蒲公英20 g、紫花地丁20 g、败酱草30 g、冰片15 g(另包)、硼砂15 g、川芎15 g]坐浴。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优势多多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优势多多肛肠部位是人体消化道的最末端,由大肠和肛门组成,大肠又分为结肠和直肠两个部分,在现阶段背景下,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患有肛肠疾病的患者人数正在不断增加,例如痔疮、肛裂、便秘等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对于肛肠疾病,通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干预的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起到治愈的作用,降低复发率,下面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疾病。
一、痔疮痔疮属于现阶段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常见肛肠疾病,突然的疼痛往往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得患者痛不欲生。
根据痔疮的特点,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对于痔疮患者来说,在大部分时间里没有明显的疼痛症状,发作时则会出现肛门疼痛,疼痛非常剧烈,然后慢慢缓解。
痔疮的发病原因通常是由于患者缺乏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经常食用辛辣刺激生冷性食物、缺乏运动活动、久坐、长期便秘、妊娠等相关问题影响。
I、II期痔适宜对症治疗,一般予清热祛风,凉血收敛之剂,如消痔膏,痔疮栓外塞,内服药即可改善痔的症状;III、IV期痔多宜采取手术治疗,如痔结扎切除术,以阻断痔的血供,促使痔核的脱落,外用中药熏洗等以促使创面愈合。
除此之外,对于痔疮患者来说,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定时排便,选择时间相对固定,排便时不要看书玩手机等,每次排便时间不能太长,每日清洗肛门一次。
肛门温水坐浴可以缓解肛门瘙痒等不适,同时进行提肛、放松等动作。
二、肛裂肛裂是指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并形成溃疡。
常见症状有脓肿、排便困难、疼痛、硬结或瘢痕、排脓、瘙痒等,很多患者出现肛裂是由于排便困难导致的,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裂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展开有效的治疗,确保能够全面发挥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
1熏洗法适用于各期肛裂,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生肌收口的作用。
常用的方药有苦参汤、止痛如神汤,先熏后洗,既可保持局部清洁卫生,又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刺激,加速愈合,先熏后洗各10-15分钟,每日一次。
中西医结合除“痔”有妙招

中西医结合除“痔”有妙招发布时间:2022-10-17T07:12:05.795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4期作者:李明[导读] 中药口服是中医内治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多学者就痔病中药口服治疗予以研究,李明成都市温江区中医医院四川成都 611130 1.痔病中医治疗方法1.1中药口服治疗痔病中药口服是中医内治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多学者就痔病中药口服治疗予以研究,应依据患者体质及中医证型予以重点关注,通过辨证施治思想针对患者开展中药口服治疗。
当前临床中最为常见的痔病证型主要包括:脾虚气陷型痔病、湿热下注型痔病、风伤肠络型痔病,其中,脾虚气陷型痔病患者病灶位置可见痔核脱出,患者自感肛门坠胀,解便时疼痛感较大,其大便带血,病程时间相对较长。
患者自身可见面部失华、神情萎靡、全身乏力,脉象较弱,舌苔淡白。
临床治疗脾虚气陷型痔病多采用健脾、益中、养气为主要治疗手段,可用方剂为补中益气汤,方剂:槐角与大蓟、党参以及炙黄芪、甘草与陈皮、炙升麻以及炒柴胡、白术与当归、生地黄以及地榆等药物,可有效改善患者脾虚气陷症状,进而缓解其痔病。
湿热下注型痔病患者病灶位置可见痔核嵌顿,患者自感肿胀疼痛,大便带血量较多。
患者自身可见口干口苦、小便赤短,脉象滑数,舌苔黄腻。
临床治疗湿热下注型痔病多采用清热、止血、利下为主要治疗手段,可用方剂为止痛如神汤,方剂:黄柏与黄连、桃仁以及泽泻、秦艽与槟榔、苍术以及皂角刺、防风与当归尾、黄芩以及血竭、生蒲黄等药物,可有效改善患者湿热下注症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风伤肠络型痔病患者病灶位置种类多样,患者自感解便疼痛,其大便期间可见溅血、滴血,其色鲜红。
患者自身可见口干、便秘,脉象较弱,舌苔淡白。
临床治疗风伤肠络型痔病多采用清热、祛风、凉血为主要治疗手段,可用方剂为凉血地黄汤,方剂:地榆炭与生地、赤芍以及黄芩、甘草与当归、枳壳以及炒槐花、荆芥穗与金银花、天花粉等药物,可有效改善患者风伤肠络症状,减轻患者疾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疮的最佳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疮的最佳方法发布时间:2021-11-17T02:09:21.186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25期作者:杨芳[导读] 痔疮是常见的肛肠疾病,由于肛管或者直肠下端的静脉丛充血或者淤血肿大,极容易出现排便时出血、疼痛、肛门瘙痒等症状。
杨芳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中医医院四川攀枝花 617200痔疮是常见的肛肠疾病,由于肛管或者直肠下端的静脉丛充血或者淤血肿大,极容易出现排便时出血、疼痛、肛门瘙痒等症状。
痔疮可以分为外痔、内痔和混合痔。
此病好发于45-65岁人群。
相关研究发现,我国18周岁城乡居民肛肠疾病患病率高达50%,其中痔疮为常见肛肠疾病,患病率为49.14%。
因此需要引起特别重视,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方法,防止病情恶化。
本文即分析痔疮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具体见下文:一中医治疗痔疮:中医认为痔疮发作起因主要与风、湿、热、燥、气虚、血虚等有关。
因此中医治疗痔疮应该以清热凉血、清热解毒、补益气血、养阴润燥、活血化瘀等为主。
中医治疗痔疮方法较多,主要分为内治和外治两种。
建议外用九华膏、麝香痔疮膏等,能够化血化瘀、通络,起到一定止血、消痛等效果。
九华膏为中成药,具有消肿、止痛、生肌、收口等功效,适用于发炎肿痛的外痔、内痔嵌顿等病症。
患者每日早晚或大便后敷用或注入肛门内。
麝香痔疮膏具有清热燥湿,活血消肿,去腐生肌等功效,适用于各类痔疮和肛裂。
患者在使用时应该将备用管轻轻置入肛门内,挤入2g左右药膏,涂抹于患处。
患者还可以内服中药清热凉血类药物,比如:凉血地黄汤,主要成分为黄柏、知母各一钱,青皮、槐子、生地黄、当归各五分。
将药材用清水煎熬后服用。
其中黄柏、知母具有清热燥湿等功效,青皮、槐子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功效。
生地黄、当归具有凉血养阴,降火等功效。
将凉血地黄汤应用治疗痔疮具有凉血滋阴、清热燥湿等效果。
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中医小偏方治疗痔疮,比如:取河蚌一只,黄连粉0.5g,冰片少量,将河蚌撬开放入黄连粉和冰片,放置于碗中,直到流出蚌水后,将此药水涂抹于患处,能够有效治疗痔疮肿痛偏湿热蕴结型患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疮的临床治疗效果
发表时间:2016-11-29T12:10:19.613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10月第19期作者:赵静
[导读]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是一种综合了传统中医学和西医学的知识、方法的临床治疗方式。
济南市解放军第456医院;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目的:针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疮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来院诊治的痔疮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均采取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治疗方式。
其中实验组除采取对照组中的常规治疗方式,加用中药方剂联合治疗。
结果:经治疗,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都收到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其中,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达到92.28%,高于对照组的
77.14%;实验组的复发率为2.86%,低于对照组的14.29%。
结论:与常规方法治疗痔疮相比,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痔疮收到的临床效果尤为显著,值得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痔疮;临床治疗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是一种综合了传统中医学和西医学的知识、方法的临床治疗方式,因临床上具有比较可观的治疗效果而被广泛运用。
痔疮是一种发病率较高且分布于各个年龄的层的常见、多发疾病,近年更是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主要包括三种,即:内痔;外痔;混合痔。
痔疮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具有诸多不良影响,如不及时医治,会导致内痔脱出,最终形成血栓,因此运用有效的医疗方法来治疗痔疮是广大痔疮患者的福音。
本文主要针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疮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
一、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来院诊治的痔疮患者140例,其中男性患者71例,女性患者69例,患者年龄为18至78周岁,平均年龄48.53岁。
此14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70例;对照组70例。
实验组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35例,其中,内痔、外痔、混合痔患者各40例、20例、1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34例,其中内痔、外痔、混合痔患者各42例、20例、8例。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和病型等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均采取两种治疗方式,即:保守治疗方式。
包括内服和外用两种治疗方法,适合用于所有患者的治疗;手术治疗方式。
对照组中,患者于术后服用甲硝唑片0.4克;维生素C片0.2克;维生素B12片10毫克。
对于混合痔的患者,予以吲哚美辛片50毫克/次,一日三次,七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三个疗程。
需要坐浴治疗的患者,采用5:1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坐浴治疗,每天两次。
实验组中,除采取对照组中的常规治疗方式,加用中药方剂联合治疗,方剂主要成分包括:防风十克;泽泻十克;大黄十克;当归十五克;地榆炭十五克;黄芪二十克;党参二十克;等等。
此外,术后患者采用中医药物坐浴治疗进行干预治疗。
具体方法为:采用上述内服药物残留药渣,加上苦参二十克、芒硝二十克、枳实三十克,溶于温水,令患者坐浴,每次三十分钟,每天一次。
(三)疗效判定标准
对该140名患者的治疗效果判定分为三个标准:痊愈;有效;无效。
各自的判别标准为:(1)痊愈。
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如肛门疼痛、血便等完全消失。
(2)有效。
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如肛门疼痛、血便等得到明显减轻。
(3)无效。
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如肛门疼痛、血便等无任何改善,并伴有加重现象。
(四)统计分析方法
运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相关所有数据,计量资料以?x±s进行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当P<0.05时,表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总有效率等于痊愈患者例数与有效患者例数的总和与该组患者总例数的比;复发率等于随访复发例数与该组患者随访总例数的比。
二、结果
经治疗,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都收到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其中,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达到92.28%,高于对照组的77.14%。
该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患者出院后,进行随访观察九个月,实验组中复发例数2例,复发率为2.86%;对照组中复发例数例10,复发率为14.29%。
该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具体临床效果见表1。
三、讨论
我国是痔疮的高发国家,严重影响了国人的身体健康。
目前医学界对于痔疮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主流的说法包括两种。
一是静脉曲张学说,认为痔疮的发病原因是肛管皮肤下及直肠下端黏膜下的静脉丛发生病变,由淤血、扩张或者屈曲而形成静脉团,导致疾病发生。
二是肛垫下移学说,认为血管垫,即齿状线以上一点五厘米处的环状海绵样组织带和齿状线,发生异常,导致疾病发生。
痔疮的形成原因包括4个方面:一是遗传因素。
有研究表明遗传因素是痔疮产生的一大重要因素;二是饮食习惯。
长期食用辣椒影响粪便成分是造成肛肠疾病的一大重要原因。
三是排便习惯。
错误的排便姿势和排便时间过长可导致痔疮发生。
四是便秘。
便秘导致肛管内残留有毒物质,引
起痔疮产生。
从以上原因着手对症治疗,是提高临床痔疮治疗效果的有效途径。
中医学认为痔疮是由湿热升积、气血不畅而导致的气血凝滞,坠于大肠。
因而主张运用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止痛止血的方式进行治疗。
本研究中采用的中药方剂即是以此为原理。
由本研究结果可以见得,与常规方法治疗痔疮相比,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痔疮收到的临床效果尤为显著,值得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霍健,任建强.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疮的临床治疗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4,(21):181-182.
[2]李晓敏.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疮患者130例疗效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7):87-88.
[3]张鸿.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12):7422-7423.
[4]彭志奋.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1,02(7):186-187.
[5]谌颉.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观察[J].蛇志,2016,28(1):30-31.DOI:10.3969/j.issn.1001-5639.2016.01.013.
[6]杨芳.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疮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1):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