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构化生产(塔化)教材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2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工业1.2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上课课件

NH3·H2O+H2S =NH4HS+H2O
②原料气中将CO转化为CO2的方法: CO+H2O=CO2+H2
③将CO2吸取的方法:
K2CO3+CO2+H2O=2KHCO3
④用醋酸、铜和氨配制成的溶液吸取CO、 CO2、O2、H2S等少量有害气体。
氨的合成与分离
净化气体
②氢气的来源:碳与水的作用或碳氢 化合物与水的作用.
C + H2O = CO + H2
石油 天然气 焦炉气 炼厂气
石油
含有大量碳 氢化合物
CH4+H2O=3H2+CO CH4+2H2O=4H2+CO
原料气净化处理:
在制取原料其的过程中,常混有一些 杂质,其中某些杂质会使合成氨的催化 剂“中毒”,必须出去的过程。
课堂小结
①工业合成氨的原理是什么?
氢气和氮气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化学 反应生成氨气。
高温、高压
N2(g)+3H2(g)
2NH3(g)
催化剂
②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条件是什么?
高温 400~500℃ 高压 10 ~30MPa 催化剂 Fe
合成氨使用的催化剂
③工业合成氨的生产过程是什么? •造气 制备合成氨的原料气 •净化 原料气净化处理 •合成 使原料气进行化学反应合成氨
在大气中,氮的含量 为78%,却不能被人类呼 吸利用,如何有效地利用 便宜的自然资源生产含氮 的化合物?
第二节:人工固氮技术 ——合成氨
1.合成氨的反应原理 2.合成氨的基本生产过程 3.合成氨的工业生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合成氨的反应原理 2.了解合成氨的基本生产过程 3.了解合成工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异构化基础知识汇编

目录第一章概述第一节异构化单元在PX装置中的作用第二节异构化的特点一、工艺技术特点二、设备技术特点第三节进料规格一、进反应部分的物料规格二、补充氢气的规格第四节工艺流程简述第二章异构化化学反应原理第一节工艺原理第二节化学反应一、主反应二、副反应三、反应性能评价指标第三节异构化催化剂第四节反应器装填图第三章异构化工艺过程及开停工第一节异构化过程的开车规程第二节异构化标准开车规程一、概要二、异构化标准开车规程第三节异构化冷开车规程一、概要二、异构化的冷开车操作规程第四节异构化的停车操作规程一、正常停车二、紧急停车第四章操作条件及影响因素分析第一节操作条件第二节工艺参数调整影响分析第三节催化剂的毒物第五章EM-4500 催化剂填装和卸载及再生第一节催化剂处理第二节反应器的填装一、通常的填装技术二、安全预防措施三、催化剂载体及催化剂的填装第三节催化剂卸载一、安全措施二、易燃催化剂的处理三、再生催化剂的卸料四、未再生催化剂的卸料第四节催化剂再生一、常规再生二、XYMAX正常再生程序三、快速再生附录一异构化进料污染物限定标准附录二补充氢污染物限定标准第一章概述第一节异构化单元在PX装置中的作用异构化单元在联合装置中起着增产二甲苯的作用,该装置接收来自联合装置吸附分离单元的贫对二甲苯的混合C8芳烃进料,在高温高压临氢条件下发生异构化反应,有效地将贫对二甲苯的混合C8芳烃进料转化为近热力学平衡状态的C8芳烃混合物。
除了能进行二甲苯之间的异构化反应之外,该工艺还能将乙苯脱烷基转化为苯,并能将新鲜进料带入的饱和烃类裂解,以此脱除与邻二甲苯具有相同沸点范围的饱和烃,保证副产邻二甲苯产品的联合装置正常运行。
异构化装置具体作用如下:1.利用贫对二甲苯的混合C8芳烃进料,在高温高压临氢条件下发生异构化反应。
2.脱庚烷塔将反应产物进行分馏,分馏出其中的C7-组分送到重整装置, 塔底为富C8A的产品进入二甲苯精馏单元进一步分离。
异构化生产(塔化)

1 生产综述
为此,车间及时对加工量和操作参数进行调节, 将加工量由5t/h降至3t/h,同时将T602顶压指 标上限由1.07MPa,更改为1.17 MPa,V605 减少液态烃排放;同时,降低T601、T602塔 底温度至100℃和125℃,减轻吸收稳定系统 负荷,在保证稳定汽油辛烷值不低于指标的情 况下,尽可能控制反应器升温速度,避免催化 反应剧烈而增加分馏系统负荷;通过操作调整 液态烃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表3 重整轻石脑油分析
流 KK 10% 50% 90% KK 密度
程
kg/m3
温度 29.6 32.4 38.5 51.8 66.6 637.4 ℃
1 生产综述
从流程分析看,原料油组分太轻;在实际生产 中反应油汽中大部分都以气态组分进入吸收和 解析系统,导致吸收剂无法将轻组分完全吸收, 系统压力高,干气中C3、C4含量高,干气携 带部分液化汽组分进入火炬管网,使液化石油 汽的收率降低。同样在液化石油汽中C5含量 超指标,影响了液化汽的质量;导致系统压力 高和液化汽中含量高的另一个原因是,异构化 装置T602顶冷却器E607/AB冷却负荷较小, 导致冷却后液化气温度高于设计值45℃,
1 生产综述
因非临氢改质反应的特点会使催化剂上积炭很 快,导致催化剂活性下降,因此反应器内催化 剂单程运转周期大约在2-2.5个月左右,装置 采用间歇操作,停工再生的生产方式 。
本设计年处理量为7万吨,装置进料量为10吨/ 小时;车用石油液化汽收率为30%,高辛烷值 汽油收率为68% 。见下表1:
表5 原料中碱性氮分析
HK 10% 50% 90% KK
密度 碱性氮 kg/m3 μ g/g
10月分析 38.6
9月分析 39.9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课件(人教版):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与实施

3.已知:CH2==CH—CH==CH2+CH2==CH2 △
,物质A在体内脱氢酶
的作用下会氧化为有害物质GHB。如图是关于物质A的一种制备方法及由A引发
的一系列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类型: 反应①__加__成__反__应____, 反应③__消__去__反__应____。 (2)写出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 __H_O__C_H_2_C_H__2C__H_2_C_H__O__。
综合 采用综合思维的方法,将正向或逆向推导出的几种合成途径进行比较, 比较法 从而得到最佳合成路线
3.有机合成的发展与价值
从生物体内分离、提取天然产物→人工设计并合成新物质→计算机 发展
辅助设计合成路线 为化学、生物、医学、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和相关工业生产提供了坚 价值 实的物质基础,有力地促进了人类健康水平提高和社会发展进步
当堂检测
1.用丙醛(CH3CH2CHO)制取聚丙烯
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类型依次
为( C )
①取代 ②消去 ③加聚 ④水解 ⑤氧化 ⑥还原
A.①④⑥
B.⑤②③
C.⑥②③
D.②④⑤
【解析】用丙醛制取聚丙烯的过程为 故C正确。
2.有机化合物R是合成达菲的中间体,它的合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C )
提示:
1.有机合成过程示意图
归纳总结
2.有机合成的分析方法
分析方法
内容
正合成 分析法
采用正向思维方法,从已知原料入手,找出合成所需要的直接或间接 的中间体,逐步推向待合成有机化合物,其思维程序:
逆合成 分析法
采用逆向思维方法,从产品的组成、结构、性质入手,找出合成所需 要的直接或间接的中间体,逐步推向已知原料,其思维程序:
化产车间工艺流程培训教材(共32张PPT)

主要工艺指:
特殊操作:
风机突然停电处理:
1 . 切断鼓风机电源,迅速关闭鼓风机煤气进口阀 门,将液力耦合器调至“0”位(如果液力耦合器电 动调节断电,可以手动调节到零位,注意把液力 耦合器调节切换至手动位置)。
2立即对电捕断电.
3汇报调度、车间,通知后续工序。
4做好来电开机准备。
5鼓风机前吸力突然增大及处理措施
各设备的蒸汽冷凝液和脱硫及硫回收等工段来 的蒸汽冷凝液均进入凝结水槽,定期用凝结水 泵送锅炉房。
离心鼓风机及其煤气管道的冷凝液均流入鼓风 机水封槽,由鼓风机水封槽液下泵输送至机械 化氨水澄清槽沉降分离进入下一循环。
电捕焦油器捕集下来的焦油排入电捕水封槽, 当沉淀管用循环氨水冲洗时,冲洗液亦进入电 捕水封槽中。然后由电捕水封槽液下泵送至机 械化氨水澄清槽沉降分离。
离心鼓风机及其煤气管道的冷凝液均流入鼓风 机水封槽,由鼓风机水封槽液下泵输送至机械 化氨水澄清槽沉降分离进入下一循环。
电捕焦油器捕集下来的焦油排入电捕水封槽, 当沉淀管用循环氨水冲洗时,冲洗液亦进入电 捕水封槽中。然后由电捕水封槽液下泵送至机 械化氨水澄清槽沉降分离。
液相:从气液分离器分离的焦油、氨水与焦
硫铵饱和器母液中不断有硫铵结晶生成,且沿饱和器内的中心管进入下段的结晶室,用结晶泵将其连同部分母液送至结晶槽,在此分 离的硫铵结晶机及少量母液排放到离心机内进行离心分离,滤除母液,并用热水洗涤结晶降低成品酸度,保证成品质量。 电捕焦油器捕集下来的焦油排入电捕水封槽,当沉淀管用循环氨水冲洗时,冲洗液亦进入电捕水封槽中。 然后煤气沿切线方向进入硫铵饱和器内的除酸器,分离煤气中夹带的酸雾,再经旋流板除酸器进一步除酸后送往洗脱苯工段。
化产车间工艺流程
冷鼓工段
异构化工艺流程

异构化工艺流程异构化工艺流程是指在制造业中,将不同的工艺流程相结合,以实现更高效的生产方式。
这种流程的特点是将不同的工艺流程整合在一起,以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低的成本。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异构化工艺流程的定义、特点、优势以及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异构化工艺流程的定义。
异构化工艺流程是指将不同的工艺流程相结合,以实现更高效的生产方式。
这种流程可以将传统的生产方式与先进的生产技术相结合,以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低的成本。
通过整合不同的工艺流程,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其次,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异构化工艺流程的特点。
异构化工艺流程的特点主要包括灵活性、高效性和适应性。
通过整合不同的工艺流程,企业可以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异构化工艺流程还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可以适应不同的生产环境和生产要求,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异构化工艺流程的优势。
异构化工艺流程的优势主要包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提高企业竞争力。
通过整合不同的工艺流程,企业可以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异构化工艺流程还可以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最后,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异构化工艺流程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在制造业中,异构化工艺流程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如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子设备等。
通过整合不同的工艺流程,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因此,异构化工艺流程在制造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异构化工艺流程是一种整合不同工艺流程的生产方式,具有灵活性、高效性和适应性的特点,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提高企业竞争力。
在制造业中,异构化工艺流程被广泛应用,并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异构化工艺流程的定义、特点、优势以及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化工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化工工艺基础知识概论一、炼油工艺基本流程图常压蒸馏二、化工基础概念介绍由常压蒸馏分离过程引出以下概念:分离:A 固液分离:常见化工操作形式:离心操作,过滤操作,干燥B 液液分离常见化工操作形式:萃取操作,蒸馏,精馏,1、萃取操作是向欲分离的液体混合和物(原料液)中,加入一种与其不互溶或部分互溶的液体溶剂(萃取剂),形成两相体系。
利用原料液中各组分在萃取剂中溶解度的差异,实现原料液中各组份一定程度的分离。
常称抽提。
2、过滤操作是用某种多孔物质作为介质来处理悬浮液以得到固液分离的操作。
3、精馏把液体混合物进行多次部分汽化,同时又把产生的蒸汽多次部分冷凝,使混合物分离为所要求组分的操作。
3.1精馏原理:为什么把液体混合物进行多次部分汽化同时又多次部分冷凝,就能分离为纯或比较纯的组分呢?对于一次汽化,冷凝来说,由于液体混合物中所含的组分的沸点不同,当其在一定温度下部分汽化时,因低沸点物易于气化,故它在气相中的浓度较液相高,而液相中高沸点物的浓度较气相高。
这就改变了气液两相的组成。
当对部分汽化所得蒸汽进行部分冷凝时,因高沸点物易于冷凝,使冷凝液中高沸点物的浓度较气相高,而为冷凝气中低沸点物的浓度比冷凝液中要高。
这样经过一次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使混合液通过各组分浓度的改变得到了初步分离。
如果多次的这样进行下去,将最终在液相中留下的基本上是高沸点的组分,在气相中留下的基本上是低沸点的组分。
由此可见,多次部分汽化和多次部分冷凝同时进行,就可以将混合物分离为纯或比较纯的组分。
液体气化要吸收热量,气体冷凝要放出热量。
为了合理的利用热量,我们可以把气体冷凝时放出的热量供给液体气化时使用,也就是使气液两相直接接触,在传热同时进行传质。
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在实践中,这种多次部分汽化伴随多次部分冷凝的过程是逆流作用的板式设备中进行的。
所谓逆流,就是因液体受热而产生的温度较高的气体,自下而上地同塔顶因冷凝而产生的温度较低的回流液体(富含低沸点组分)作逆向流动。
芳烃的异构化生产对二甲苯的工艺流程

一段
二段
去异 构化
图4-40 Amoco结晶分离工艺流程
1-结晶器;2-离心机;3-滤液罐;4-熔化槽
4.12 C8芳烃的异构化生产对二甲苯的工艺流程
说明 PX的熔点是零上13.2℃,而一段结晶是在-60~-80oC冷却。 因为,第一要保证PX尽可能冷却,第二PX与其它芳烃能形成最低共熔 物,导致熔点降低。 因此,一段结晶的冷却温度低于PX的熔点。
4.12 C8芳烃的异构化生产对二甲苯的工艺流程
2)模拟移动床吸附工艺
称为Parex工艺,1971年开发使用以来,一直是国际上生产PX的领先技 术。1987年后设计的所有Parex新装置,生产的PX纯度达99.9%。 工艺原理 利用分子筛吸附剂对PX具有强亲和力而对其他C8芳烃异构体
具有弱吸附性的特性,分离回收PX。 吸附剂 钡离子和钾离子交换的沸石,ADS-27 脱附剂 甲苯、对二乙基苯等溶剂
料液=6:1(mole比) ③ 分离混合二甲苯产品单元(预分馏单元)
气液分离
气相 液相
H2 返回系统
轻组分 (少量H2、乙基环己烷、庚烷和少量苯、甲苯等杂质等)
混合二甲苯
重组分 C9+
二甲苯分离
2. 对二甲苯和其它二甲苯的分离工艺
混合二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乙苯
问题: 如何分离? 利用何种性质?
1)二甲苯的深冷结晶分离工艺(单一产品分离)
对二甲苯熔点最高,13.2℃ 分离原理 利用熔点差异,冷冻结晶分离。
分离过程 将C8混合芳烃冷凝,对二甲苯首 先结晶,过滤使其与液态的邻二 甲苯、间二甲苯和乙苯分离。
C8芳烃各组分熔点
组分
熔点/(oC)
邻二甲苯
-25.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催化剂
装置催化剂采用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 的RGW-1型催化剂,该催化剂的周期寿命约为 80天,总使用寿命为2年。RGW-1型催化剂为改 性分子筛和γ-Al2O3混合挤条产品,主要性质见 表13:
表13 催化剂组成及性质
项 目 指 标
组 分
比 表 面 , m2/g 压碎强度 , N/cm 外 形 尺 寸 (直径×长度)mm 堆 密 度 ,g/cm3
装填 体积 m3
0.231
装填 重量 kg
462
装填 高度 mm
240
装填 体积 m3
0.3693
堆密 度 g/cm3
1.232
装填 重量 kg
210
上层φ 3瓷球
催化剂床层 下层φ 3瓷球
150
9030 100
0.231
13.89 0.154
462
10000 308
240
9270 166
0.3693
3 装置操作条件要求
表6 一段反应器(R-601)反应操作条件表 项 目 反应初期 反应末期
入口压力
入口温度
MPa(g)
℃
0.45~0.47
320
0.45~0.5
420
质量空速
h-1
0.18~0.22
注:1、质量空速为反应器的质量空速; 2、一、二段反应器总质量空速为0.4
3 装置操作条件要求
装剂种类 上层φ 6瓷球 上层φ 3瓷球 催化剂床层 下层φ 3瓷球 下层φ 6瓷球
装填 高度 mm 150 150 9030 100 100
装填 体积 m3 0.231 0.231 13.89 0.154 0.154
堆密度 g/cm3
1.2322 1.2322 0.7008 1.232 1.232
反应原料油规格要求
设计指标 < 170 < 2 < 150 < 1.5 无 无 无游离水 GB/T 258 实际生产指标 分析方法 GB/T 6536 SH/T 0162 SH/T 0253-92 GB/T 509
2 原料性质
根据实际生产情况看,原料干点、硫含量、实际胶质、 机械杂质、水溶性酸碱、水含量、碱性氮含量都在控 制指标内。但是原料中的碱性氮含量和原料的干点低 于120℃时,对催化剂的正常使用有很大的影响。07 年10月碱性氮含量超标,最高达到3μg/g,使催化剂 的活性下降很快,反应器床层温度提升较快,一月内 反应器床层提温达到了45℃,但当月异构化稳定汽油 辛烷值仍为81.7,低于82的指标;因而导致第5次生 产周期只有63天就停工对催化剂进行再生烧焦。碱性 氮分析见表5:
表7 项 目 二段反应器(R-602)反应操作条件表 反应初期 MPa(g) 0.34~0.36 ℃ h-1 320 0.22∽0.24 反应末期 0.34~0.38 420
入口压力 入口温度 质量空速
表8
吸收稳定操作指标
T601顶压力 T601顶温度 T601底温度 T602顶压力 T602顶温度 T602底温度
装填 重量 kg 455 455 10050 315 315
下层φ 16瓷球
350
0.360
646
510
0.7101
1.2322
875
6 反应器及催化剂装填
因两台反应器利旧,在磁球和20吨催化剂全部 完成装填后,反应器入口离床层还有2m的空 间,而却反应器直径小,导致催化剂装填高度 大,在生产过程增加反应器进出口压降。
表1
装置设计负荷及液收
物料名称
入方 加氢石脑油 干气加损失 液化气 出方 改质汽油 合 计
kg/h
10000 200 3000 6800 5714.28 240 4.8 72
t/d
t/a
70000 1400 21000 47600 70000
m%
100.00 2 30 68 100.00
163.2 240
同样,在08年7月当原料中组分较轻干点只有 60℃-80℃时,对催化反映也有较大的影响, 当月生产中催化剂活性下降很慢,一月内反应 器床层提温只有10℃,因而使第8次生产周期 维持了120天。当月稳定汽油辛烷值均在83以 上,最高的达到86,平均在84。 由此可见,较低的碱性氮含量和合理的原料可 以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和生产周期。
备注:本装置生产的液化气C3、C4烷烃的含量在90m%以上, 烯烃的含量低于5m%,脱硫后可作为车用液化石油气。
表12
密度 kg/m3 682.9 初馏 ℃ 25 10% ℃ 27 50% ℃ 67.6 90% ℃
稳定汽油质量分析
干点 ℃ 206.8 全馏 ℃ 95.1 83.1 辛烷值 烷烃 v/v % 72.89 烯烃 v/v % 1.83 环烷烃 v/v % 9.21 芳烃 v/v % 13.82
汽油非临氢异构化装置在塔河分公司的 生产应用
万重山
概述
塔河分公司7×104t/a汽油异构化装置采用石 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石脑油非临氢改质技 术,利用RGW-1型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以加 氢石脑油为原料,生产出了符合要求的车用石 油液化汽及高辛烷值的汽油调和组分。
1 生产综述
石脑油非临氢改质过程利用RGW-1型催化剂 的催化作用,使低辛烷值的轻石脑油发生选择 性裂解、异构、齐聚和环化脱氢等反应,转化 为烯烃、芳烃含量低的高辛烷值汽油调和组分, 用于调兑汽油,降低调和汽油的烯烃及芳含量, 降低汽油密度,提高调和汽油的辛烷值,将低 辛烷值的汽油馏分转化为几乎不含烯烃、芳烃 含量低的高辛烷值的汽油调和组分。 该工艺 过程简单、投资小,操作条件缓和,干气产率 低,可大幅度提高加氢石脑油辛烷值。
1 生产综述
因非临氢改质反应的特点会使催化剂上积炭很 快,导致催化剂活性下降,因此反应器内催化 剂单程运转周期大约在2-2.5个月左右,装置 采用间歇操作,停工再生的生产方式 。 本设计年处理量为7万吨,装置进料量为10吨/ 小时;车用石油液化汽收率为30%,高辛烷值 汽油收率为68% 。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表1:
7 催化剂的再生
由于反应器利旧,使原设计的操作反应温度 (320~450 ℃ )无法实现,目前的操作温度 仅为320~410 ℃,压力0.25 MPa,原料空速 (重量)0.25 h-1;RGW-1催化剂装量为20吨, 单程操作周期2.5 ~3个月(设计2~2.5个 月),再生时间约15天(设计7天),年操作 时间为7900小时(原设计7000小时)。
1 生产综述
目前,装置进料量最大为5~6吨/小时,年处 理量约为4万吨。自2006年8月开工至今,已 经两年半,历经10个生产周期和10次催化剂 烧焦。共生产石脑油8.81万吨,年平均处理量 3.5万吨,其中生产出液化石油汽23329吨, 异构化汽油62886吨,RON平均82.3;液收 97.86%;液化石油汽收率26.48%,异构化汽 油收率71.38%。见表2 :
149.4
4 装置产品质量及控制指标
产品质量对比分析: 1、加氢石脑油非临氢改质后,族组成发生变 化,烷烃含量减少,烯烃含量有所增加,芳烃 含量大幅度增加,从而使汽油辛烷值提高, RON约提高25个单位。 加氢石脑油进行非临氢改质后,有利于改善产 品结构,增产液化气和高品质汽油调和油,降 低出厂汽油烯烃含量。
表16
催化剂再生指标
反应温度 ℃ 设计 实际 320~450 320~410
14.26 0.2556
1.232
0.697 8 1.232
315
9950 315
下层φ 6瓷球
下层φ 16瓷球
100
350
0.154
0.360
308
646
166
510
0.2556
0.7101
1.232
1.232 2
315
875
表15
二段反应器(R-602)催化剂、瓷球装填表
设计需用量 实际需用量 装填 重量 kg 462 462 10000 308 308 装填 高度 mm 240 240 9320 166 166 装填 体积 m3 0.3693 0.3693 14.34 0.2556 0.2556
表3
重整轻石脑油分析
流 程
KK
10%
50%
90%
KK
密度 kg/m3
温度 29.6 ℃
32.4
38.5
51.8
66.6 637.4
1 生产综述
从流程分析看,原料油组分太轻;在实际生产 中反应油汽中大部分都以气态组分进入吸收和 解析系统,导致吸收剂无法将轻组分完全吸收, 系统压力高,干气中C3、C4含量高,干气携 带部分液化汽组分进入火炬管网,使液化石油 汽的收率降低。同样在液化石油汽中C5含量 超指标,影响了液化汽的质量;导致系统压力 高和液化汽中含量高的另一个原因是,异构化 装置T602顶冷却器E607/AB冷却负荷较小, 导致冷却后液化气温度高于设计值45℃,
2 原料性质
装置设计反应原料主要为加氢石脑油,同时考 虑重整拔头油及部分加氢轻石脑油,为了能使 催化剂正常操作,保证产品合格及收率,对原 料的组成及杂质含量有一定的要求;对汽油原 料的设计要求和实际生产指标见表3。
表4
项 干 点 碱性氮 硫含量 实际胶质 机械杂质 水溶性酸碱 水含量 目 单 位 ℃ μ g/g μ g/g mg/100ml
表5
原料中碱性氮分析
HK
10%
50%
90%
KK
密度 kg/m3 690.5 692.1
碱性氮 μ g/g 3.02 1.9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