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细胞工程试题及详细解答

植物细胞工程试题及详细解答
植物细胞工程试题及详细解答

植物细胞工程试题及详细解答

1 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可以归纳为:①脱分化②再分化→④,对此叙述有错误的是(D )

A.②→③的再分化过程中,细胞增殖的方式为有丝分裂

B.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C.③→④过程指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阶段

D.将①经脱分化培养成②时,再植上人造种皮可获得人工种子E.从理论上讲①可以是植物体的每一个细胞

F.①→③的培养过程中,应在培养基中加入水,无机盐,蔗糖,氨基酸,植物激素等

解析:A、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胚状体,细胞增殖的方式为有丝分裂,A正确;

B、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为植物体细胞的全能性,即已经

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B正确;

C、植物的个体发育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C正确;

D、只有将离体植物细胞或组织培养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

状体结构③,包裹上人造种皮可获得人工种子,D错误.E.

从理论上讲正确,但一般选择分化程度低全能性大的细胞。

2将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养成幼苗时,下列条件中不需要的是(D)

A. 具有完整细胞核的细胞

B. 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

C. 离体状态

D. 导入特定基因

解析: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每个细胞体细胞中都含有本物种体细胞的全套遗传物质。故A真确。在进行组织培养时需要立体的组织或细胞(具有完整的细胞核),若不离体只能选择性表达为不同的组织器官。故C正确。培养时还需要一定的遗传物质和植物激素(细胞分裂素生长素)B正确。而导入特定的基因是基因工程中的。

3在下列各育种方式中,与组织培养技术无关的是(B)

A.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B.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幼苗,获得四倍体植株

C.通过组织培养培育人工种子

D.通过体细胞杂交培养“番茄一马铃薯”杂种植株

解析:花药离体培养时将花粉培育为新个体。A正确。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幼苗,获得四倍体植株是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B错误。人工种子是将植物细胞经过组织培养形成胚状体再包装成人造种子C 正确。通过体细胞杂交培养“番茄一马铃薯”杂种植株采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D正确。

4下列有关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A. 花药、胚不能作为组织培养的材料

B. 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C. 外植体是指用于培养的植物组织或器官

D. 外植体可诱导出愈伤组织

解析: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材料可以是体细胞也可是性细胞,答案A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花粉均可作为组织培养的外植体。

5某组织培养实验室的愈伤组织被真菌严重污染,为查找污染原因设计了4个实验,实验条件除图示外其他均相同。下列各图表示实验结果,据图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A.污染主要不是由培养基灭菌时间长短造成的

B.污染主要来源于组织培养所用的离体组织

C.调节培养基不能能解决污染问题

D.调节培养温度不能解决污染问题

解析:图①表明,随培养基灭菌时间的延长,污染率在90%左右波动,因而A项正确。图②表明,随着离体组织灭菌时间的延长,污染率逐渐降低,B项正确。图③、④表明,调节培养基和培养温度,污染率变化不大,C、D正确

6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D)

A.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

B.培养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

C.离体器官或组织的细胞都必须通过脱分化才能形成愈伤组织

D.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

相同

解析: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分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两类,两类细胞经

过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的基因也自然不同.

7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将天竺葵与香茅草进行杂交可产生驱蚊香草

下列有关培育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生质体的融合常用作为诱导剂7 K* Z) K: @ H! X. F

B.形成的愈伤组织其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 D9 J* V3 F4 F, c2 H C.由杂种细胞→杂种植株,要通过有丝分裂和细胞的分化+ d2 V; ^9 i, i5 d

D.该项生物工程技术可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解析:杂种细胞经组织培养成愈伤组织自身不含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营养物质来自培养基,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

8玉米是一种主要的农作物,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科学家在玉米育种中和栽培中作了大量的研究。下图是关于玉米培养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A. H: S

细胞工程试题及答案

专题2细胞工程 一、选择题 1.运用下列各种细胞工程技术培育生物新品种,操作过程中能形成愈伤组织的是( )。 ①植物组织培养②植物体细胞杂交③动物细胞培养 ④转基因植物的培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生物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已灭绝生物的“复生”将不再是神话。如果世界上最后一只野驴刚死亡,以下较易成功“复生”野驴的方法是( )。 A.将野驴的体细胞取出,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经脱分化、再分化,培育成新个体 B.将野驴的体细胞两两融合,再经组织培养培育成新个体 C.取出野驴的体细胞核移植到母家驴的去核卵细胞中,经孕育培育成新个体 D.将野驴的基因导入家驴的受精卵中,培育成新个体 3.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电刺激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 B.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均需酶处理 C.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抗原免疫小鼠的B淋巴细胞融合可制备单克隆抗体 D.某种植物甲、乙两品种的体细胞杂种与甲、乙两品种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4.用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进行组织培养可以形成愈伤组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愈伤组织是细胞经过脱分化和分裂形成的 B.该愈伤组织的细胞没有全能性 C.该愈伤组织是由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组成的 D.该愈伤组织可以形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结构 5.名为“我的皮肤”的生物活性绷带自从在英国诞生后,给皮肤烧伤病人带来了福音。该活性绷带的原理是先采集一些细胞样本,再让其在特殊的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将膜片敷在患者的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并促进新生皮肤层生长,达到加速伤口愈合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我的皮肤”的获得技术属于动物细胞工程 B.人的皮肤烧伤后会因人体第二道防线的破坏而导致免疫力下降 C.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自患者本人 D.膜片能否把细胞顺利“释放”到伤口,加速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6.既可用于DNA重组技术又可用于细胞融合技术的是( )。 A.病毒 B.纤维素酶 C.聚乙二醇 D.质粒 7.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过程中,常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培育转基因的外植体得到的新个体属于基因突变个体 B.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用理化因素诱导可获得大量有益突变体 C.单倍体育种中经减数分裂和组织培养两个过程能获得纯合二倍体 D.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细胞的全能性 8.下列与细胞工程技术相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以克服常规的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 B.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所用的培养基成分基本相同 C.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基本原理相同 D.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细胞的全能性 9.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出来的植物一般很少有植物病毒危害,其原因在于( )。 A.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经过了脱分化和再分化,进行的是快速分裂和分化

高中生物选修3优质教学设计2:2.1.1植物细胞工程基本技术 教案

第二节细胞工程简介──植物细胞工程教学设计案例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细胞的全能性(理解)。 (2)植物细胞工程的主要技术──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知道)。 2.态度观念方面 (1)通过介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发展简史,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取得的进展和尚未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生命科学奥秘的兴趣。同时,使学生认识到随着人们视野的不断拓宽,认知的不断加深,科学技术呈现日新月异、日臻完善的发展趋势。从而在学习过程中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分析问题,不墨守陈规,不拘泥于原有知识的限制而勇于开拓,推陈出新。 (2)在植物细胞工程两大技术的学习过程中,渗透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养成教育。 3.能力方面 (1)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录像、软件等相关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整合、运用科学信息的能力。 (2)创设问题情境,在质疑、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推理判断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通过联系农业生产实际,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 1.植物组织培养是本节的重点。 分析:植物组织培养重点讲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和基本原理,即离体培养的植物细胞脱分化和再分化的过程。其不仅在知识上对高二必修课中有关内容进行了深化和扩展,而且还为培育无病毒植株、制备人工种子、培养转基因植物以及植物体细胞杂交等提供技术支持。

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植物组织培养这门崭新的技术将日益普及和深入,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中重要的技术手段。 2.植物体细胞杂交是本课的难点。 分析:植物体细胞杂交是在植物组培技术的基础上,借助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生物技术。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是全新的,加之与其有关的感性材料不多,因而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 教学模式 自学──指导──启发──探究。 教学手段 实物材料、录像、软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设计思路 1.布置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充分复习与本课有关的旧知识,预习新课,并对新知识的框架及层次结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从新旧知识联系入手,进一步深入学习细胞全能性理论,并在学习过程中,渗透对学生能力和方法的培养。 3.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借助于多种直观教学手段,采用综合──分散──深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植物组培知识进行比较广泛、深入的学习。 4.在学习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时,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提出渐进式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探索,并借助于计算机课件,对该技术进行由点及面的学习。 5.智能训练,实现知识的正向迁移。 重点提示 1.在本段教学中,应注意发挥教材的多功能性,深刻发掘教材的内涵,以知识学习为载体,强化学生多方面良好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江苏省高中生物 第九讲 实验(一)学案 苏教版必修1

第九讲实验(一 ) 测试内容测试要求五年考情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实验原理 实验材料用具、实验方法步骤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B A C 2013、2014、2015、2017(选)、 2016(主)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实验原理 实验材料用具、实验方法步骤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B A C 2015(选)、2016(选、主)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实验原理 实验材料用具、实验方法步骤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B A C 2013(主)、2015(选)、2016(主 ) 1.还原糖与________发生作用,生成________沉淀;脂肪被________染成________;蛋白质与________发生作用,产生________反应。 2.观察有丝分裂时常用的材料是____________细胞。染色体易被________________(如龙胆紫、醋酸洋红)染成深色。 3.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植物细胞的________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当细胞液的浓度________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与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________,当细胞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开来,也就是________。当细胞液的浓度________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细胞液中,使细胞质壁分离复原。 5.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________放大倍数与________放大倍数的________。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________,距装片距离越________;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________。 6.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的放大的虚像,如字母“b”所成的像是________。要移动物像到视野中央时,应向________方向移动装片。 1.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比较 (1) 溶液浓度不同:斐林试剂中NaOH浓度为0.1 g/mL,CuSO4浓度为0.05 g/mL;双缩脲试剂中NaOH浓度为0.1 g/mL,CuSO4浓度为0.01 g/mL。 (2) 使用方法不同:斐林试剂使用时,先把NaOH溶液和CuSO4溶液等量混合,然后立即使用,并需进行水浴加热后观察;双缩脲试剂使用时,先加入NaOH溶液,再滴加几滴CuSO4溶液,振荡后直接观察。 2.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植物细胞工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细胞工程是指体外人工培养细胞,通过细胞杂交的方法人为改变细胞的某些生物学特性,加速动物或植物个体繁殖,改良种质或创造生物新品种及获得某些有用物质的过程[1]。植物细胞工程是一门以植物组织培养为基础,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的生物技术,其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细胞培养是指可以把植物的胚、胚轴、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花粉或分生组织等任一部分离体培养成为植株;植物细胞杂交是指分离植物体上的细胞后用纤维素酶除去细胞壁,使其变为原生质体,在灭活的仙台病毒或PEG 诱导下促进不同品种的两个细胞完成杂交过程,从而培养为杂种植株[2]。目前,根据人们的需要已经相继完善和发展了一些具有特色的植物细胞工程实用技术,包括植物细胞组织培养技术、无性快繁技术及单倍体育种技术等,这些技术在脱毒苗生产、经济植物快繁、植物新品种选育及有用次生代谢产物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3]。1 植物细胞工程在脱毒苗生产方面的应用 长期进行营养繁殖的农作物及果树、蔬菜等 往往会积累许多病毒和类病毒,病毒和类病毒的感染常导致亲本性状退化,使农产品的产量和质 量明显下降。 植物细胞工程可应用于脱毒苗生产,一般多采用茎尖脱毒的方法,通过茎尖组织培养 可以获得无病毒和类病毒感染的再生苗。如茎尖 脱毒获得的脱番茄斑萎病毒(TSWV )[4] 、脱黄瓜花叶病毒(CMV )[5]及脱菊花病毒B (CVB )[6]的再生苗等。近年来,中国相继出现了许多脱毒试管苗生产工厂,黑龙江、内蒙古、湖南、湖北、河南和甘肃等地都建立了生产脱毒种薯的原种场,脱毒马铃薯已经推广了近30万hm 2,平均增产50%以上。目前,草莓、苹果、柑橘和葡萄等经济植物都已建立了脱毒苗生产技术。2 植物细胞工程在经济植物快繁方面的应用 植物快繁是指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将来自优良植株的植物组织或细胞进行离体培养,短期内获得大量遗传性状一致的个体的方法。植物快繁技术在农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可以使生根困难的名贵花卉大量繁殖,还可应用于杂合植物材料的快繁,因为很多优良的观赏植物和经济植物 植物生理与生物技术 植物细胞工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柳成荫,杨洪兵 (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青岛266109) 摘要:介绍了植物细胞工程在脱毒苗生产、经济植物快繁、植物新品种选育及有用次生代谢产物生产方面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细胞培养;细胞杂交;脱毒苗;生物发生器;育种中图分类号:Q813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1.05.003 Application of Plant Cell Engineering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LIU Cheng-yin,YANG Hong-bing (College of Life Science,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Qingdao ,Shandong 266109,China )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application of plant cell engineering in production of virus-free seedlings,rapid propagation of economic plants,breeding of new plant variety and production of useful secondary metabolites.Key words:cell culture;cell hybridization;virus-free seedlings;bio-generator;breeding 2011,17(5):9-11 天津农业科学Tianjin Agricultural Sciences 收稿日期:2011-05-10;修订日期:2011-07-26 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0CL019);青岛农业大学院重点课程建设项目(YZDK1003)作者简介:柳成荫(1989-),男,山东青岛人,在读本科生,从事植物逆境生理研究。通讯作者为杨洪兵。

植物细胞工程练习题及(附答案)

植物细胞工程测试题 一、单选题: 1.植物组织培养是指() A.离体的植物器官或细胞培育成愈伤组织B.愈伤组织培育成植株 C.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培养成完整植物体D.愈伤组织形成高度液泡化组织2.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结果是() A.产生杂种植株B.产生杂种细胞C.原生质体融合D.形成愈伤组织 3.如图是“白菜一甘蓝”杂种植株的培育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白菜—甘蓝”植株不能结子 B.愈伤组织有叶绿体,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 C.上述过程中包含着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细胞分化等过程 D.“白菜—甘蓝”杂种植株具有的性状是细胞全能性表达的结果 4.不能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是() A.振动 B.电刺激 C.PEG试剂D.重压 5.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 A.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 B.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宜营养和外界条件 C.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 D.将成熟筛管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内 6.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脱分化是指() A.植物体的分生组织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 B.未成熟的种子经过处理培育出幼苗的过程 C.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通过离体培养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 D.取植物的枝芽培育成一株新植物的过程 7.下列植物细胞全能性最高的是() A.形成层细胞 B.韧皮部细胞 C.木质部细胞 D.叶肉细胞 8.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顺序是() ①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②根、芽③愈伤组织 ④脱分化⑤再分化⑥植物体 A.①④③⑤②⑥B.①④③②⑤⑥C.①⑤④③②⑥D.⑥①④③⑤②

9.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细胞整体水平上定向改变遗传物质B.在细胞器水平上定向改变遗传物质 C.在细胞器水平上定向改变细胞核的遗传物质 D.在细胞整体水平上获得细胞产品 10.对人工种子正确的解释是() A.通过科学手段人工合成的种子B.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种子 C.种皮能自我生成的种子D.人工种子发芽率低 11.有关全能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受精卵在自然条件下能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因此全能性最高 B.生物体内细胞由于分化,全能性不能表达 C.卵细胞与受精卵一样,细胞未分化,全能性很高 D.植物细胞离体培养在一定条件下能表现出全能性 12.马铃薯利用它的块茎进行无性繁殖,种植的世代多了以后往往会感染病毒而减产,为此农户都希望得到无病毒的幼苗进行种植。获得无病毒幼苗的最佳办法是() A.选择优良品种进行杂交B.进行远缘植物体细胞杂交 C.利有芽尖进行组织培养D.人工诱导基因突变 13.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培养或生产出() A.食品添加剂B.无病毒植物 C.人工种子D.前三项都是 14.科学工作者把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分离出来,将单个细胞放入培养基中培养,获得了许多完整的植株,这些植株的特点是() A.彼此性状相似B.变异频率较高C.单倍体D.都是纯合子 15.植物的微型繁殖技术是指() A.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B.嫁接C.营养繁殖D.植物组织培养 16.胚状体是在植物组织培养的哪一阶段上获得的() A.愈伤组织B.再分化C.形成完整植株D.取离体组织 17.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培育或生产出() A.细胞产物——生物碱B.无病毒植物C.人工种子D.以上都是 18.植物的微型繁殖的优点是() A.取材少B.培养周期短C.繁殖率高D.以上都是 19.(08江苏高考)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 B.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 C.离体器官或组织的细胞都必须通过脱分化才能形成愈伤组织 D.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相同 20.(08天津)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

植物烟草实验

烟草叶片愈伤组织诱导 摘要用不同成分培养基,附加0.8%琼脂,3%蔗糖,调pH5.8—6.0,取烟草叶片 作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计算污染率、诱导率以及诱导情况,观察愈伤 组织的发生情况。实验表明,养分较高的培养基,外植体生长情况较好。当细胞分 裂素高于生长素的浓度时,有利于分化出芽;细胞分裂素低于生长素的浓度时,有 利于分化出根;当细胞分裂素及生长素的浓度适合时,愈伤组织不分化,但是生长 旺盛。 关键词:烟草叶片愈伤组织诱导 前言 烟草(Nicotiana tabacum)又名草烟,属茄科烟草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本属约有60种,原产于美洲和大洋洲[1]。烟草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和工业原料作物,其体内所含的烟碱等生物碱是非常宝贵的医药及化工原料[2]。有报道烟草细胞悬浮培养物获得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因此很有必要对烟草的组培快繁进行研究,以获得更有效的方法提高产率和产量。柯善强综述植物细胞的遗传全能性与组织培养形态发生控制[3],戴冕进行了烟草叶肉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研究[4] ,徐瑞娟等通过烟草花序苞叶的离体培养分化出花芽[5],战淑敏用烟草叶组织培养直接获得再生植株[6]。本实验以烟草叶片组织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诱导愈伤组织,观察愈伤组织诱导情况。 1.材料与方法 1.1 配置培养基母液,每2人为一个小组,配置以下培养基,并分装,灭菌,然后室温下放置一周。 1.2 取烟草叶片取烟草的嫩叶片作外植体。先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再用蒸馏水洗2次后,置于超净台上,于无菌条件下先用75%的酒精浸泡30秒,然后置于无菌瓶中用10%次氯酸钠溶

液浸泡20分钟至30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4次,最后在无菌培养皿中将嫩叶片切成1cm见方小块,接种在培养基中。 1.3.1 观察污染情况:观察是否有细菌性污染(菌斑呈粘液状,接种后1-2天出现)和真菌性污染(出现不同颜色霉菌,接种后3-10天出现),并计数。计算污染率。 污染率(%)=污染的材料数/总接种材料数×100%[7] 1.3.2 观察各培养基中的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的情况,愈伤组织出现时间和愈伤组织形态特征(颜色和质地等),计数形成愈伤组织的材料数,并计算诱导率。 诱导率(%)=形成愈伤组织的材料数/总接种材料数×100%[7] 2.结果及分析 2.1愈伤组织诱导情况 三天后发现部分组有细菌性污染(如图1),7天后发现部分有真菌性污染。计算出污染率和如表1所示: 表1. 愈伤组织诱导的污染情况 造成污染的可能原因有:叶片消毒灭菌不彻底,接种室超净工作台消毒不彻底,接种操作时操作不规范等等。 叶片在第4天后边缘慢慢上卷,外植体开始膨胀,于接种后第7 天膨大成圆拱型,愈伤首先发生在叶片边缘, 为黄绿色颗粒状,有些呈现半透明。随着进一步培养, 10天愈伤组织不断加大。 排除褐变及感染的外植体后,诱导情况如表2所示: 表2.愈伤组织诱导情况

植物细胞工程应用及发展前景

攀枝花学院 Panzhihua University 植物细胞工程应用及发展前景 院(系):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生物工程 班级:2009级生物工程 学生姓名:顿茹兰学号:20091020092007

植物细胞工程应用及发展前景 顿茹兰 200910902007 攀枝花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四川攀枝花617000 【摘要】植物细胞工程是一门以植物组织培养为基础,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的生物技术。目前根据人们的需要已经相继完善和发展了一些具有特色的实用技术,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植物细胞工程在人类现生活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植物细胞工程应用发展前景 植物细胞工程是一门以植物组织培养为基础,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的生物技术。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植物细胞工程已经在部分经济植物的育种和繁殖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根据人们的需要已经相继完善和发展了一些具有特色的实用技术,包括植物细胞培养技术、无性快繁技术、制备转基因植物、单倍体育种及胚胎培养等[5]。这些技的发展和应用,使得植物细胞工程在人类的现代生活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并在经济植物快繁、植物新品种选育和有用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植物细胞工程的概念 植物细胞工程(plant cell engineering)是以植物细胞为基本单位在体外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和人为操作,改变细胞的某些生物学特性,从而改良品种加速繁育植物个体或获得有用物质的技术。植物体的细胞中,含有该植物所有的遗传信息。在合适的条件下,一个细胞可以独立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利用细胞的这种全能性,生物学家通过组培来繁殖名贵花卉、消灭果树上的病毒,以及通过对细胞核物质的重新组合,进行植物遗传改造等。 1、植物细胞工程的简要概述 在合适的条件下,一个细胞可以独立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利用细胞的这种

植物细胞工程试题及详细解答

植物细胞工程试题及详细解答 1 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可以归纳为:①脱分化②再分化③→④,对 )D 此叙述有错误的是(A.②→③的再分化过程中,细胞增殖的方式为有丝分裂 B.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C.③→④过程指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阶段 D.将①经脱分化培养成②时,再植上人造种皮可获得人工种子E.从理论上讲①可以是植物体的每一个细胞 F.①→③的培养过程中,应在培养基中加入水,无机盐,蔗糖,氨基酸,植物激素等 解析:A、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胚状体,细胞增殖的方式为有丝分裂,A正确; B、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为植物体细胞的全能性,即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B正确; C、植物的个体发育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C正确; D、只有将离体植物细胞或组织培养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体结构③,包裹上人造种皮可获得人工种子,D错误.E.从理论上讲正确,但一般选择分化程度低全能性大的细胞。 )D将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养成幼苗时,下列条件中不需要的是(2A. 具有完整细胞核的细胞

B. 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 12 / 1 C. 离体状态 D. 导入特定基因 解析: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每个细胞体细胞中都含有本物种体细胞的全套遗传物质。故A真确。在进行组织培养时需要立体的组织或细胞(具有完整的细胞核),若不离体只能选择性表达为不同的组织器官。故C正确。培养时还需要一定的遗传物质和植物激素(细胞分裂素生长素)B正确。而导入特定的基因是基因工程中的。)在下列各育种方式中,与组织培养技术无关的是(B3A.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B.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幼苗,获得四倍体植株 C.通过组织培养培育人工种子 D.通过体细胞杂交培养“番茄一马铃薯”杂种植株 解析:花药离体培养时将花粉培育为新个体。A正确。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幼苗,获得四倍体植株是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B错误。人工种子是将植物细胞经过组织培养形成胚状体再包装成人造种子C 正确。通过体细胞杂交培养“番茄一马铃薯”杂种植株采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D正确。 )A4下列有关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花药、胚不能作为组织培养的材料 B. 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1340064《植物细胞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GDOU-B-11-213 《植物细胞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本课程以植物细胞工程有关的概念、基本原理、操作程序和关键技术为主线,系统传授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细胞脱分化和再分化、植物快速微繁殖、人工诱发单倍体、植物胚胎培养、植物单细胞培养与突变体筛选、原生质体培养、细胞融合、人工种子、超低温冷冻贮藏种质、细胞遗传转化体系等内容。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为作物遗传专业研究生的专业课,其涉及当今生物科技领域的许多高新技术。本课程在专业性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和作物遗传学作为本课程的基础课程;基因工程和作物育种学则是本课程的延伸和提高课程。它将理论教学和技能性教学融为一体,是开展科学研究和生产开发的重要工具。 二.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掌握植物细胞工程有关的概念、基本原理、操作程序和关键技术。 三.面向专业: 本课程适宜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研究生选修。 四.先修课程: 学习本课程前,应先修《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作物遗传学》、《作物栽培学》等有关课程。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先修课《植物学》为本课程打下植物发育的基础知识;《植物生理生化》为本课程打下植物生理生化的专业基础知识;《作物遗传学》为本课程打下植物遗传变异的专业基础知识;《作物栽培学》为本课程打下作物对光、温、水、肥环境条件要求的专业知识。本课程为后续课程《作物育种学》提供细胞水平的育种手段;为后续课程《基因工程》提供组织培养手段。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教学要求按从高到低分掌握-A、理解-B、了解-C三种) 0 绪论(1学时) 0.1 植物细胞工程的概念和任务 植物细胞工程概念(A)。 植物细胞工程的内容(C):器官培养、胚胎培养、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培养技术的延伸。 植物细胞工程的任务(B):研究剌激因子和营养条件(无机和有机营养、激素);环境条件(光、温、湿);形态发生规律、遗传的稳定性和变异性。

植物细胞工程应用及发展前景

植物细胞工程应用及发展前景学号:110321219 姓名:郑善敏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班级:1103212 摘要: 本文主要阐述了植物细胞工程的发展前景及在农业、园林、医药、转基因技术中的应用现状。植物细胞工程是一门以植物组织培养为基础, 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的生物技术。目前根据人们的需要已经相继完善和发展了一些具有特色的实用技术, 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使植物细胞工程在人类现代生活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植物细胞工程应用发展前景 1. 植物细胞工程的概念 以植物细胞为基本单位在体外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和人为操作,改变细胞的某些生物学特性,从而改良品种加速繁育植物个体或获得有用物质的技术。植物体的细胞中,含有该植物所有的遗传信息。在合适的条件下,一个细胞可以独立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利用细胞的这种全能性,生物学家通过组培来繁殖名贵花卉、消灭果树上的病毒,以及通过对细胞核物质的重新组合,进行植物遗传改造等。 1.1植物细胞工程的简要概述 在合适的条件下,一个细胞可以独立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利用细胞的这种全能性,生物学家通过组培来繁殖名贵花卉、消灭果树上的病毒,以及通过对细胞核物质的重新组合,进行植物遗传改造等。所谓细胞工程,是指以细胞为基本单位进行培养、增殖或按照人们的意愿改造细胞的某些生物学特性,从而创造新的生物和物种,以获得具有经济价值的生物产品。细胞工程根据研究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 1.2植物细胞工程的目的 细胞工程的目的,是得到人们所需要的生物产品。要使已经改造好的细胞产生大量具有经济价值的产物,就必须依靠下游加工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下游工程。它的作用就是大量培养细胞,并从培养液中分离、精制出有关的生物化工产品。由于植物细胞的高度易碎性,对剪切力的敏感、细胞有去分化和聚集作用,增殖时间长等独特性,使其大规模培养技术明显比微生物和动物细胞的发展缓慢。但通过不懈的努力,现在已经具备在2万升规模的生物反应器中培养烟草细胞的能力。而日本的三井石化也已经在使用750L发酵罐通过培养植物细胞而生产紫草宁,且产量较

最新植物细胞工程试题及详细解答

植物细胞工程试题及详细解答 1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可以归纳为:①匕脱分化少再分化③ -④,对此叙述有错误的是(D ) A.②-③的再分化过程中,细胞增殖的方式为有丝分裂 B.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C.③—④过程指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阶段 D.将①经脱分化培养成②时,再植上人造种皮可获得人工种子 E.从理论上讲①可以是植物体的每一个细胞 F.①—③的培养过程中,应在培养基中加入水,无机盐,蔗糖,氨基酸,植物激素等 解析:A、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胚状体,细胞增殖的方式为有丝分裂,A正确; B、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为植物体细胞的全能性,即已经分 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B正确; C植物的个体发育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C正确; D只有将离体植物细胞或组织培养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体 结构③,包裹上人造种皮可获得人工种子,D错误.E.从 理论上讲正确,但一般选择分化程度低全能性大的细胞。 2将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养成幼苗时,下列条件中不需要的 是(D) A.具有完整细胞核的细胞 B.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

C.离体状态 D.导入特定基因 解析: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每个细胞体细胞中都含有本物种体细胞的全套遗传物质。故A真确。在进行组织培养时需要立体的组织或细胞(具有完整的细胞核),若不离体只能选择性表达为不同的组织器官。故C正确。培养时还需要一定的遗传物质和植物激素(细胞分裂素生长素)B正确。而导入特定的基因是基因工程中的。 3在下列各育种方式中,与组织培养技术无关的是(B) A.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B.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幼苗,获得四倍体植株 C.通过组织培养培育人工种子 D.通过体细胞杂交培养“番茄一马铃薯”杂种植株 解析:花药离体培养时将花粉培育为新个体。A正确。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幼苗,获得四倍体植株是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B错误。人工种子是将植物细胞经过组织培养形成胚状体再包装成人造种子 C 正确。通过体细胞杂交培养“番茄一马铃薯”杂种植株采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D正确。 4下列有关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A.花药、胚不能作为组织培养的材料 B.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C.外植体是指用于培养的植物组织或器官 D.外植体可诱导出愈伤组织

植物细胞工程综合大实验

植物细胞工程综合大实验(一) ——培养基配制和无菌操作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熟练掌握器皿的洗涤 MS培养基的配制分装 培养基和物品的高压灭菌 实验室的消毒灭菌 植物材料的取材及流水冲洗 无菌操作 材料的培养观察 二、实验原理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三、仪器设备与器具 电子天平、移液枪、冰箱、高压锅、超净工作台、 三角瓶、烧杯、容量瓶、培养皿、搪瓷缸、镊子、 解剖刀、酒精灯、试剂瓶、玻璃棒、线绳、pH试纸、封口膜、试管刷、洗涤剂、打火机等。 四、实验材料 彩云阁茎段(用于诱导愈伤组织) 茎节(用于诱导芽) 五、实验方法与步骤 (一)器皿的洗涤

一般器皿 有培养物但未污染的器皿 有培养物且污染的器皿 (二)MS培养基的配制分装 1、MS培养基母液的配制 母液A-F,每组配制A-E 100ml、F 50ml 0.1%升汞的配制 75%酒精的配制 6-BA NAA 2、MS培养基的配制 按每人配制100ml,分5小瓶。 过程如下;每组按1L配制,先取容器内加70%的蒸馏水; 加入蔗糖30g/L;量取母液A-F;加入PGR(自己设计);用容量瓶定容;用0.1-1N NAOH或HCl调整pH5.6-5.8;每人分100ml;加琼脂粉8g/L;分装到5个小三角瓶中、封口。 (三)培养基和物品的高压灭菌 培养基、无菌水(每组至少5瓶)、空瓶(每组至少2个)、烧杯(每组至少1个)、培养皿(每组至少一套)、接种工具(2套),包好或者分好以备高压灭菌。 高压锅的使用。 (四)实验室的消毒灭菌

75%的酒精擦拭超净工作台内表面,新洁尔灭水进行超净工作台外表面、培养架表面、墙壁及其他房间表面的擦拭。 (五)植物材料的取材及流水冲洗 选取适宜的彩云阁茎节及茎段,切割成适宜大小后放在流水下冲洗。 (六)无菌操作 演示。 (七)材料的培养观察 接种完的材料放在培养室的培养架上进行培养。培养初期每天观察一次,持续1周。之后每2-3天观察一次。 统计指标: 污染率(%)= (污染的外植体个数/接种外植体的总数)×100%。 愈伤组织诱导率(%)= (长愈伤外植体个数/接种外植体总数)×100%。 芽诱导率(%)= (长芽外植体个数/接种外植体的总数)×100%。(八)结果与分析

植物保生长与环境实训大纲

《植物生长与环境》实验教学大纲 《植物生长与环境》实验是《植物生长与环境》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对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和验证,是实践技能培养的重要途径。实验内容的安排以实用性为宗旨,以提高实践技能为目的,做到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按校种植类专业教学计划要求,《植物生长与环境》实验分12个项目,教学30学时。 具体内容如下: 实验实训一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实验实训二植物的细胞结构的观察 实验实训三植物营养器官的观察 实验实训四植物生殖器官的观察 实验实训五快速测定种子生命力的方法 实验实训六土壤含水量测定与田间验墒技术 实验实训七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实验实训八土壤酸碱度的测定 实验实训九降水量与空气湿度的观测 实验实训十土壤温度与空气温度的测定 实验实训十一土壤速效氮、磷、钾的测定

实验实训十二化学肥料定性鉴定 实训大纲 实验实训一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一、目的要求 1. 了解显微镜的构造、性能及成像原理。 2. 掌握显微镜的正确适用及维护方法。 二、实验内容 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显微镜的保养与使用注意事项。 实验实训二植物的细胞结构的观察 一、目的要求: (1)学会制作和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 (2)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3)会画植物细胞结构图. 二、实验内容: 1、临时玻片标本切片的制作。 2、光学显微镜下植物细胞结构观察 3、生物绘图法。通过观察切片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 三、实验作业 绘洋葱鳞叶表皮细胞结构图,并注明各部分名称

实验实训三植物营养器官的观察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的结构特点。了解种子植物的根尖分区。 2、掌握枝、芽和茎的外部形态和类型。掌握双子叶植物茎的内部构造。 3、掌握叶的组成、叶片的形态、叶脉的类型、单叶与复叶的区别、复叶的类型、叶序。掌握叶的解剖结构。 4、学会叶脉书签的制作。 二、实验内容: 根、茎、叶的形态描述和内部解剖结构的观察 三、实验作业 绘出根茎叶结构图 实验实训四植物生殖器官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要求: 掌握花的基本结构及其形态变化,认识各种花和花序的类型。 重点掌握雄蕊和雌蕊的构造。 二、实验内容: 1、油菜花的观察

高中生物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试题新人教版

课时跟踪检测(五)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满分:50分时间:2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有关全能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受精卵在自然条件下能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因此全能性最高 B. 生物体内细胞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能表现出全能性 C. 卵细胞与受精卵一样,细胞未分化,全能性很高 D. 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离体培养能表现出全能性 2. 在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条件一 般是不需要的() A. 消毒灭菌 B.适宜的温度 C.充足的光照 D.适宜的养料和激素 3. 植物体细胞杂交尚未解决的问题有() A. 去掉细胞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 B. 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植株 C. 让杂种植物按照人们的需要表现亲代的优良性状 D. 尚未培育出属间杂种植物 4?植物体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 A. 产生细胞壁 B.细胞质发生融合 C.细胞核发生融合 D.细胞膜发生融合 5. 下列过程中不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 A. 由马铃薯的茎尖培育出无病毒植株 B. 白菜和甘蓝经体细胞杂交过程培育出杂种植株 C. 转入抗虫基因的烟草细胞培育出转基因植株 D. 二倍体水稻的种子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培育出四倍体植株 6. 用细胞工程技术将天竺葵与香茅草杂交产生了驱蚊香草,有关培育过程的叙述错误 的是() A. 需要用酶解法制备原生质体 B. 愈伤组织是一群已经分化的薄壁细胞 C. 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D. 包含了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的过程

7. 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培养过程的顺序及诱导的植物激素分别是( ①体细胞全能性②离体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 ③根、芽④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⑤生长素和乙烯⑥愈伤组织⑦再分化) ⑧脱分

植物细胞工程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烟草叶片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的研究Research on Callus Induction and Plant Regeneration of Tobacco Leaves 姓名: 黄金波 CANDIDATE:Huang-Jin Bo 学号: 2012304200510 STUDENT ID:2012304200510 课程: 植物细胞工程实验CURRICULUM:Plant Cell Engineering Experiment 班级: MAJOR: 生技1201班Biotechnology 1201 指导老师:SUPERVISOR:柳俊齐迎春陈浩 Liu-Jun Qi-Ying Chun Chen-Hao 中国武汉 WUHAN, CHINA

二○一四年十二月DEC, 2014

烟草叶片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的研究 黄金波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技1201班 [摘要] [目的]以烟草叶片为材料,通过这次实验,基本掌握植物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 生的原理和方法,熟练掌握相关实验操作技术;另外,通过本次实验,完成烟草植株再生,并对比光照和黑暗等不同方法,对诱导愈伤组织状态和诱导率的影响,进行结果分析。 [方法]在无菌条件下,把烟草叶片剪成1cm2大小的小方块,先通过含0.25mg/L NAA和0.25mg/L BA的MS诱导培养基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诱导培养;三周后,转接到含0.25mg/L NAA和1.0mg/L BA的MS分化培养基中光照培养;两个月后,观察结果,统计分析。 [结果]诱导培养后,在光照条件下和在黑暗条件下培养的均有67.7%的被污染了;用剩下的33.3%全部接种到分化培养基上培养。结果表明分化率在光照条件下和在黑暗条件下无差别;每个愈伤组织分化芽数在光照条件下明显多于在黑暗条件下诱导;分化芽状态在黑暗和光照条件有一定的区别,分化植株苗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诱导没有明显区别。 [结论]光照条件和在黑暗条件下诱导可以影响愈伤分化芽数和分化芽状态。 [关键词] 烟草叶片;愈伤组织;细胞工程;分化;诱导;植株再生 Research on Callus Induction and Plant Regeneration of Tobacco Leaves Huang-Jin Bo Huazho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 ,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Biotechnology 1201 [Abstract] [Objective]Using tobacco leaves as materials, through the experiment, we should handle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plant callus induction and plant regeneration,master related experiments’technology; In addition, through this experiment, to complete the tobacco plant regeneration, and compared different methods of callus induction, such as light and dark state, and the effects to the state and induction rate, then analyzing the results. [Method]The tobacco leaf was cut into 1 cm2 size small squares under aseptic conditions. Firstly induced in the MS induction medium with 0.25 mg/L NAA and 0.25 mg/L BA,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ight and dark, respectively; Three weeks later, transferred to MS differentiation medium with 0.25 mg/L NAA and 1.0 mg/L BA culturing under light; Two months later , observing the results, and analyzing the statistics. [Results]After the induction culturing, 67.7% materials were polluted both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ight and dark; rest 33.3% materials were inoculated to the differentiation medium, continuing to cultivate. As a result, it was successful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no obv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with the light condition and dark condition. Each number of callus bud differentia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light induced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in the

2017春 植物生物技术实验指导 (自编) -1

生物工程综合实验—植物生物技术模块 生物工程教研组编 2017年春学期

目录 实验一植物组培实验室设计和实验设备、实验用品认知 (3) 实验二MS培养基母液的配制 (6) 实验三MS培养基配制与灭菌 (9) 实验四无菌接种操作 (12) 实验五外植体分化生长的诱导培养 (12) 实验六外植体脱分化生长的诱导培养 (17) 实验七组培苗的炼苗 (20)

实验一植物组培实验室设计和实验设备、实验用品认知 一、目的与要求 1、结合对植物细胞工程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植物组织培养生产车间和研究实验室的现场认知,了解掌握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组成和所需的基本仪器设备,学会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设计; 2、为后续植物组培实验课程学习与实训准备所需的相关用品。 二、教学场所 1、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生物工程综合实验分室(A514)。 三、内容与方法 (一)关于植物组培实验室的认知与设计 1、组培实验室设计原则 要求环境干燥清洁;符合无菌操作规程要求;满足生产技术流程需要。 2、组培实验室的一般组成与设备 包括化学实验室、洗涤准备室、培养基制备室、无菌操作室、培养室、细胞学观察研究室,等。 (1)化学实验室 各种相关药品的贮存、溶液配制等。 主要设备:药品柜,防尘橱,冰箱,天平,蒸馏水发生器,加热器(电磁炉等),玻璃器皿,等。 (2)洗涤准备室 用于完成相关器具的洗涤、干燥、堆放存储等。 主要设备:洗涤池,洗瓶机,操作台,烘箱,储物架(柜)等。(3)培养基制备室

用于进行培养基的生产。 主要设备:冰箱,天平,蒸馏水发生器,酸度计,加热器(电磁炉等),玻璃器皿,分装机,灭菌设备,操作台,等。 (4)无菌操作室 主要用于植物材料的消毒、接种、培养物的继代等。无菌室的房间不宜太大,数量根据需要设置。要求干爽清洁,相对密闭,墙地光滑防潮,配置平移门。每一无菌室设内外二间,外间为缓冲室,内间较大,为接种室。 主要设备:紫外灯,超净工作台,臭氧发生器,酒精灯,接种器械(镊子、剪刀、解剖刀、接种针),手推车,等。 (5)培养室 是将接种的材料进行培养生长的场所,大小依规模而定。培养室的设计以充分利用空间和节省能源为原则。 主要设备:空调机,加热器,增湿器,培养架,光照设备,培养箱,转床,人字梯,等。 (6)细胞学观察室 用于进行培养物的取样观察和分析。 主要设备:显微镜,细胞染色、计数、制片设备,天平,离心机,等。(二)组培实验用品的准备 1、玻璃器皿及规格 (1)培养瓶:100~500 mL的玻璃或塑料培养瓶等; (2)培养皿:9~15 cm;(3)烧杯:100~5000 mL; (4)量筒:10~1000 mL;(5)移液管:1~10 mL; (6)试剂瓶:100~1000 mL;(7)容量瓶:100~1000 mL。 2、接种器械 酒精灯,不锈钢镊子、剪刀、解剖刀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