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普通高等学校音乐与舞蹈学类.doc
普通高等学校音乐与舞蹈学类

普通高等学校音乐与舞蹈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舞蹈表演专业征求意见稿)1. 前言音乐与舞蹈学类专业归属于艺术学门类。
作为人类文明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符号之一,音乐与舞蹈类专业是国家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在优化人的美育方面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
舞蹈是一种肢体语言的艺术表现形式,因此舞蹈学类专业既需要早期的专业训练作为基础,也需要更高层次的学位教育作为学科的拓展,本科专业教育是本学科承上启下的中坚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其人才培养的核心要求在于完成“三个转换”:从基础训练向技能与艺术的融合性转换;从模仿学习向艺术实践的创造性转换;从单一学科向全面发展的开放性转换。
以使得本科培养人才能够储备足够的学识与素养,投身于各项让舞蹈艺术融入社会的实际工作,或继续攻读更高层次的学位。
这种要求使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三个结合”的特色:专业技能训练与艺术审美修养的结合;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教学的结合;艺术教育与人的培育的结合。
舞蹈表演专业是音乐与舞蹈学专业类的下属专业,是舞蹈艺术通过职业化训练进行呈现和交流的基础专业。
2. 适用专业范围1302 音乐与舞蹈学类130204 舞蹈表演专业3.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舞蹈表演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主要从事舞蹈表演,以及与舞蹈表演相关的教学、研究等工作的舞蹈艺术专业性人才。
根据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变化,本专业类的培养方案应该每 4 年测评和修订一次。
4.培养规格4.1素质要求本专业培养人才首先应该具备良好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具有较好的自律能力和热爱舞蹈艺术的执着精神。
在学习态度上应该勤奋努力,并且具有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在学习视野上应该比较开放,勇于尝试新的事物和涉猎与艺术相关的其他领域知识。
在学习道德上应该维护真善美的艺术品格,拒绝违背诚信的行为。
4.2能力要求获取知识的能力:能够克服困难,持之以恒地通过训练掌握舞蹈技能;培养从课堂、书籍、媒体、网络等一切可能途径获取知识的习惯与能力;锻炼在演出、观摩、研讨、讲座等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交流、分析、总结、归纳等方式对获得的知识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与处理,并转化为自身的学养。
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本科招生专业与省级统考专业类别对应关系一览表

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本科招生专业与省级统考专业类别对应关系一览表
(2024年起实施)
注:1.专业名称后标记“△”的,相关招生高校可对应该专业所在的省级统考科类,也可根据人才培养需要,跨科类科学确定该专业与其他省级统考科类的对应关系,由招生高校在招生章程中向社会公布。
具体招生专业以在我省公布的当年招生计划为准。
2.序号0*为统考科类代码,*01、*02、*03等为统考科目代码。
组考单位可根据统考科类特点设置模块化的考试科目,供考生自主选择报考。
3.戏曲类专业包括音乐表演(戏曲音乐)、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戏曲音乐)、表演(戏曲表演)、戏剧影视导演(戏曲表演)等专业,考试内容及考试形式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采用省际联考或校际联考等方式实施。
普通高校音乐院校音乐教育发展——以宝鸡文理为例

普通高等音乐院校音乐教育发展——以宝鸡文理为例普通高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的水平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我国音乐人才教育发展的状况,教育制度的发展也代表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现状,因此普通高等音乐学院作为新世纪音乐人才培养的基地,其时代性和前卫性对音乐教育的发展都有引领作用。
但是随着音乐专业的人数增多,高等音乐学院扩大招生带来了放宽生源的问题以及盲目建系等音乐学院体系构建上的不合理之处影响了教师素质和人才培养的质量,特别是小城市和市级音乐学院院校生源受到省级城市和著名音乐专业院校招生的冲击,更加造成本地优秀音乐学生的流失。
因此普通高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急需找准自己专业定位,发展专业特色发展优秀课程体系之处,才能摆脱招生和就业的尴尬处境,如果不能对自己院校与专业院校的专业性差距不断拉近,也不能与重点大学中音乐专业教育体制完善性以及毕业人才聘用对口性相媲美,硬件也没有这两者配备齐全和先进的情况下,走出本院校音乐学院特色课程和人才培养的一条新路,抓住城市文化定位,结合传统音乐民族地域性优秀音乐传承发展的特色力量,培养具有竞争特点和竞争优势的教师梯队和学生后起之秀,是普通高等音乐院校教育发展的前进力量,也是不为音乐高校教育发展潮流所埋没的方式,成为克服自身局限,硬实力和软实力都与专业院校和重点综合院校不能匹敌的劣势地位,抓住引进人才本身的优势特征因材施教,引进具有新世纪发展竞争性力量教师梯队,改革音乐教育发展方式,着重教师课程改革研究和教师教研研究,实现实践与理论教育并存,全面性教育发展方式。
为培养全面性的毕业后在岗位竞争中占据优势的音乐人才为目标。
以宝鸡文理为例,讨论普通高等音乐学校音乐教育发展。
一、高校音乐教育教学发展概况我国最早的音乐教育发源于西周“礼”“乐”教育制度,对商乐的继承实际上是政治制度的附庸。
其政治功能在于为统治者安抚人心、为政事服务,宫廷礼乐制度建立完善以“以乐教和”为目的。
春秋战国相应孔子礼乐的号召,私学以用音乐助教化成人伦的传统教育理念延续西周的思想。
云招考传〔2019〕20号(云南省招生考试院关于2019年普通高等院

内部明电发电单位云南省招生考试院签批盖章高翔等级明电云招考传〔2019〕20号云机发号云南省招生考试院关于2019年普通高等院校专升本录取普通批次第三次征集志愿的通知各有关高等学校:因部分院校招生计划尚未完成,根据工作安排,云南省招生考试院将开展普通批次最低控制线降20分以上未录考生征集志愿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集志愿时间2019年6月17日14:00至18日14:00,考生填报志愿截止时间为6月18日13:00,招生院校审核截止时间为6月18日14:00,逾期不再受理。
二、征集志愿方式(一)通过专升本报名系统进行网上志愿征集。
设置一个第一志愿、一个参考志愿。
(二)参加征集志愿的考生可登录http://222.221.6.160/ynzsb/进行填报。
考生只允许进行本次志愿填报,不能更改已填报的其他信息。
(三)已完成普通批次计划的类别、院校及专业不再参加本次志愿征集。
(四)没有参加艺术、体育、广播电视编导、职教师资、烹饪、导游经济、护理、工程造价、泰语、缅甸语、越南语、老挝语、园林、水利、测绘类、英语类专业统考的考生及旅游管理(校企合作),面试或体检不合格的考生,不能参加专升本录取。
三、其他事项(一)请各毕业院校在6月17日12:00前联系省招生考试院招生处罗武萍老师接收征集志愿考生名单,并及时通知考生参加志愿填报。
对确认放弃参加志愿征集的考生,做好记录存档备查。
(二)相关毕业院校、招生院校必须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考生完成志愿填报后,请各毕业院校及时进行资格审核,招生院校进行志愿审核(管理端网址:http://222.221.6.160/ynzsb/ admin.html);志愿审核未通过的,由毕业院校联系考生进行志愿修改并及时联系招生院校审核,未通过招生院校审核或招生院校否决的志愿为无效志愿。
(三)请相关院校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将本次征集志愿有关事项及时通知到每位考生。
如出现考生不知情,未能参加志愿征集,造成考生不能录取的,后果由毕业院校负责。
《第十四节 外国舞蹈音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

《外国舞蹈音乐》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外国舞蹈音乐的基本观点和背景。
2. 掌握外国舞蹈音乐的常见类型和特点。
3. 培养对外国舞蹈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学习不同时期的外国舞蹈音乐风格,理解其文化背景和音乐特点。
2. 难点:对外国舞蹈音乐的风格差别进行辨析,提高声乐鉴赏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视频,包括不同时期的外国舞蹈音乐,以便学生观察和了解。
2. 准备相关音乐CD,供学生聆听和欣赏。
3. 准备教室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4. 设计教室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过程:(一)教室导入1. 播放一段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舞蹈视频,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舞蹈音乐的特点。
2. 简单介绍舞蹈音乐的基本观点和分类,引起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
(二)新课教学1. 介绍外国舞蹈音乐的风格和特点,如古典芭蕾、摩登舞、爵士舞等。
2. 欣赏几首具有代表性的外国舞蹈音乐作品,如《天鹅湖》、《吉赛尔》、《天鹅之死》等,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与舞蹈的配合干系。
3. 传授一些基本的音乐术语和观点,如节奏、旋律、和声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外国舞蹈音乐。
4. 安排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风格的外国舞蹈音乐进行深入分析,包括音乐结构、节奏特点、舞蹈动作与音乐的配合等。
5.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分享学习效果,教师和其他同砚可以提问和讨论。
6. 教师进行总结和评判,对学生在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纠正。
(三)教室互动1.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外国舞蹈音乐的想法和疑问,与教师和其他同砚进行交流和讨论。
2. 组织学生进行教室小游戏或小竞争,如舞蹈音乐配对游戏、创意舞蹈表演等,增强教室氛围和学生参与度。
(四)作业安置1. 要求学生搜集更多外国舞蹈音乐作品,进行分类整理,加深对不同国家、不同风格舞蹈音乐的认识。
2. 鼓励学生尝试创作一段简单的舞蹈与音乐的配合,培养创新认识和实践能力。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大全_6300课件.doc

附件7: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是高等教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性文件之一。
它规定专业划分、名称及所属门类,是设置和调整专业、实施人才培养、安排招生、授予学位、指导就业,进行教育统计和人才需求预测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二、本目录根据《教育部关于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11号)要求,按照科学规范、主动适应、继承发展的修订原则,在1998年原《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及原设目录外专业的基础上,经分科类调查研究、专题论证、总体优化配置、广泛征求意见、专家审议、行政决策等过程形成的。
三、本目录的学科门类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2011年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的学科门类基本一致,分设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个学科门类。
新增了艺术学学科门类,未设军事学学科门类,其代码11预留。
专业类由修订前的73个增加到92个;专业由修订前的635种调减到506种。
本目录哲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个,4种专业;经济学门类下设专业类4个,17种专业;法学门类下设专业类6个,32种专业;教育学门类下设专业类2个,16种专业;文学门类下设专业类3个,76种专业;历史学门类下设专业类 1 个,6 种专业;理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2 个,36 种专业;工学门类下设专业类31 个,169 种专业;农学门类下设专业类7 个,27 种专业;医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1 个,44 种专业;管理学门类下设专业类9 个,46 种专业;艺术学门类下设专业类 5 个,33 种专业。
四、新目录分为基本专业(352 种)和特设专业(154 种),并确定了62 种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
特设专业和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分别在专业代码后加“T”和K“”表示,以示区分。
五、本目录所列专业,除已注明者外,均按所在学科门类授予相应的学位。
2019年高考分数线

经北京市招生考试委员会确定,北京市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如下一、统一招生考试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二、高职单考单招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高职单考单招录取控制分数线:150分;其中艺术专业分数线为:105分。
天津:文史类:语文102.61分,比去年提高3.79分;数学(文)90.3分,比去年提高10.33分;外语94.55分,比去年提高2.19分;文科综合175.7分,比去年提高7.69分;文史类总平均463.16分,比去年提高24分。
理工类:语文103.91分,比去年提高3.06分;数学(理)105.94分,比去年提高7.28分;外语102.61分,比去年提高1.08分;理科综合179.84分,比去年提高12.16分;理工类总平均492.3分,比去年提高23.58分。
.河北:一、文史、理工类高水平运动队考生高考文化成绩控制分数线:文史441分,理工358分;对于少数体育专项测试成绩特别突出的高水平运动队考生,文化成绩控制分数线:文史286分,理工232分。
二、艺术统考类山西:现将山西省招生考试委员会批准划定的普通高校招生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不含二批本科C类院校)及有关事项予以公布。
一、普通高校招生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不含二本C类院校)(一)文史类:第一批为546分;第二批为476分。
(二)理工类:第一批为516分;第二批为432分。
(三)艺术类:1、第一批:艺术(文)为355分;艺术(理)为335分。
2、第二批:艺术(文)为309分;艺术(理)为281分。
3、专业成绩控制线:省统考美术专业成绩最低控制线为205.0分;音乐专业成绩最低控制线为73.00分;舞蹈专业成绩最低控制线为63.00分;表演专业投档资格分为71.00分;书法学专业投档资格分为78.00分。
省联考播音与主持专业投档资格分为76.00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投档资格分为314.00分。
(四)体育类:1、体育专业成绩最低控制分数线为60.0分。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申请表

3G Audio-PA3002
线性次低音功放
3G Audio-PA3002
SHURE无线手持话筒
SLX24/BETA87
Sennheiser 头戴话筒
ew352-G3
专业舞蹈塑胶
(10*10)㎡
固定把杆
移动把杆
4米
专业全频主音箱
JBL
专业功放(主音箱)
JBL
舞台监听音箱
roland
Sony高清摄像机
6
2013年
3
2013年
6
2014年
1
2014年
4
2014年
4
2014年
江汉大学 江汉大学 江汉大学 江汉大学 江汉大学 江汉大学 江汉大学 江汉大学 江汉大学 江汉大学 江汉大学 江汉大学 江汉大学 江汉大学 江汉大学 江汉大学 江汉大学 江汉大学 江汉大学 江汉大学 江汉大学 江汉大学 江汉大学 江汉大学 江汉大学 江汉大学 江汉大学 江汉大学 江汉大学 江汉大学 江汉大学 江汉大学 江汉大学 江汉大学 江汉大学
芭蕾舞基础训练、中国古 典舞基础训练
讲师 讲师
44
乐理与节奏练习
副教授
33 艺术概论、舞蹈艺术概论 讲师
40 中外音乐史、音乐美学 副教授
39 民族民间音乐概论
副教授
57
中国古典舞身韵
副教授
54
舞蹈创编
副教授
43
钢琴伴奏
副教授
42
舞蹈名家名作欣赏、音乐 欣赏
讲师
33
服饰搭配与展示
副教授
40
专业导论、音乐文献导读 与写作
近三年获 得教学研 究经费 (万元)
3
近三年获得 科学研究经 费(万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等学校音乐与舞蹈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舞蹈表演专业征求意见稿)1.前言音乐与舞蹈学类专业归属于艺术学门类。
作为人类文明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符号之一,音乐与舞蹈类专业是国家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在优化人的美育方面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
舞蹈是一种肢体语言的艺术表现形式,因此舞蹈学类专业既需要早期的专业训练作为基础,也需要更高层次的学位教育作为学科的拓展,本科专业教育是本学科承上启下的中坚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其人才培养的核心要求在于完成“三个转换”:从基础训练向技能与艺术的融合性转换;从模仿学习向艺术实践的创造性转换;从单一学科向全面发展的开放性转换。
以使得本科培养人才能够储备足够的学识与素养,投身于各项让舞蹈艺术融入社会的实际工作,或继续攻读更高层次的学位。
这种要求使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三个结合”的特色:专业技能训练与艺术审美修养的结合;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教学的结合;艺术教育与人的培育的结合。
舞蹈表演专业是音乐与舞蹈学专业类的下属专业,是舞蹈艺术通过职业化训练进行呈现和交流的基础专业。
2.适用专业范围1302 音乐与舞蹈学类130204 舞蹈表演专业3.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舞蹈表演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主要从事舞蹈表演,以及与舞蹈表演相关的教学、研究等工作的舞蹈艺术专业性人才。
根据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变化,本专业类的培养方案应该每4年测评和修订一次。
4.培养规格4.1素质要求本专业培养人才首先应该具备良好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具有较好的自律能力和热爱舞蹈艺术的执着精神。
在学习态度上应该勤奋努力,并且具有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在学习视野上应该比较开放,勇于尝试新的事物和涉猎与艺术相关的其他领域知识。
在学习道德上应该维护真善美的艺术品格,拒绝违背诚信的行为。
4.2能力要求获取知识的能力:能够克服困难,持之以恒地通过训练掌握舞蹈技能;培养从课堂、书籍、媒体、网络等一切可能途径获取知识的习惯与能力;锻炼在演出、观摩、研讨、讲座等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交流、分析、总结、归纳等方式对获得的知识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与处理,并转化为自身的学养。
艺术鉴赏能力:能够对艺术作品的品位与质量、学术成果的是非与价值等形成基本的鉴别能力;对艺术发展的状况与趋势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能够对比自身学习的目的、方法、成效、方向等进行自觉的借鉴与判断。
艺术实践和创新能力:能够把课堂学习和艺术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转化运用其中获得的知识;在知识和技能积累的基础上,能够在学习和实践中体现创造性的思维,并积极进行创新尝试;能够对艺术实践和艺术创新进行思考、设计、策划和总结,并通过文字、话语等方式进行交流和表达。
2 精品文档4.3知识要求舞蹈表演在舞蹈类专业中对舞蹈技能的要求是最高的,并且需要培养学生对表演实践全面而深入的体悟。
因此本专业首先需要掌握在舞蹈表演方面所必需的基本舞蹈技能,在此基础上丰富表演方法与经验,并掌握舞台表演所需的综合性素养。
其次本专业需要在技能性训练的基础上培养表演所需的人文素养,除了尽量获取舞蹈艺术的基本理论与文化知识,也需要获取文学、音乐、戏剧、美术等跨艺术门类的知识,并适度延展到其他人文社科领域的知识。
此外,本专业需要创造机会和条件,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深入生活的丰富阅历。
最后,本专业还应该通过训练和表演实践,学习、总结并掌握舞蹈的专业教学方法和相关应用理论。
4.4培养年限与学分舞蹈表演专业的学制一般为4年,可实行3-5年的弹性学制,建议总学分在180-200。
对达到本科培养方案要求的学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相关专业方向并制定学分要求。
5.课程体系5.1总体框架舞蹈表演以舞台表演活动为教学中心,需广泛吸取相关学科的知识、理论和方法。
课程体系中与专业教育相关的课程主要涉及到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和实践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应不低于60%。
在保证专业特色的前提下,应兼顾学生全面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各学校可建设发展内容丰富多样、反映学科前沿、具有院校特色的通识和选修课程。
为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还应开展相应的艺术3 精品文档实践活动(非课堂教学),并给予一定的学分认定。
有条件的学校可制定并实施国内(外)学生交换计划、各类形式和层次的联合培养计划。
5.2 课程设置5.2.1课堂教学环节5.2.1.1公共基础类课程主要指文学、艺术概论、音乐、英语、计算机等相关的文化理论与综合素养课程,以及国家规定的思想政治类课程。
5.2.1.2专业基础课程包括舞蹈史类课程(如中国舞蹈史、外国舞蹈史)、舞蹈基础理论课程(如舞蹈概论、舞蹈语言学等)、音乐基础理论课程等。
目录外特色专业另有基础类课程,由开设院校自行制定。
5.2.1.3专业课程包括基本功训练课程(芭蕾、中国古典舞、现代舞等身体技能训练课程)、舞蹈风格性训练课程(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国际标准舞等不同风格舞种训练课程)、剧目与排练课程、舞台表演理论、舞蹈专业教学法等。
以上专业课程可根据不同表演方向有所侧重。
以上目录外特设专业另有专业类课程,由开设院校自行制定。
(注:由于舞蹈专业在课程中已经包括了大量身体机能训练,因此建议取消体育课程。
)5.2.2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指与专业相关的实践类教学内容,是舞蹈表演专业本科学生的重要环节,包括排练、表演、采风等实践教学活动以及相关的实习实训。
4 精品文档5.2.3 毕业设计(论文)及毕业成果要求根据舞蹈表演专业的特点,毕业考核应该分为作品和论文两个部分,既考察学生艺术表现的能力,也考察学生思考总结的能力。
本专业毕业考核以表演作品为主,论文为辅。
鼓励论文的写作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尤其鼓励论文结合自身的表演作品进行写作。
5.2.3.1毕业作品要求:毕业舞蹈作品是舞蹈表演专业学生专业学习成效最重要的体现,也是舞台创造与实践能力最直接的检验。
舞蹈作品须由学生独立表演完成,应具有完整性,能反映学生舞蹈表演技能和艺术修养的水平。
5.2.3.2论文要求:选题:学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论文选题。
在确定学位论文的题目时,应注意掌握以下原则:第一,范围的限定性:学位论文不能选择与本专业无关的课题,必须限定在所学专业范围之内,可以涉及一定的边缘性、交叉性学科内容或进行跨专业的比较研究。
第二,内容的准确性:论文应建立在对本专业的学习内容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基础上,选题应注意结合本人的实践经历与基础。
第三,操作的可行性:选题时应综合考虑本科生的编创实践与学术水平,以及收集资料、调查采访等方面的时间和条件上的可能性。
写作和答辩:第一,论文写作应有导师检查进展情况,并进行写作指导。
导5 精品文档师论文的指导必须是具体的、有阶段性的,并帮助解决困难。
第二,论文写作应满足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规范,根据舞蹈编导专业的特点,论文可以是创作体会、作品阐释等贴近实践的内容,在写作字数上可控制在3000-5000字左右。
第三,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可安排答辩或宣讲环节,综合考察论文写作情况,以及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6.师资队伍6.1师资队伍结构舞蹈表演专业的师资队伍,应根据专业的学科地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授课时数等需要确定。
考虑舞蹈学教学的特点,最低师生比为1:8。
舞蹈表演专任教师一般应具有硕士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30%;年龄结构合理,30-55岁的专任教师不少于总数的2/3。
重点综合性院校应略高于此比例。
另可根据专业需要聘请特殊表演人才通过审核程序后担任相应课程的教师。
6.2教师背景与水平要求6.2.1教师背景:应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职业操守。
其知识范围应覆盖专业知识体系所含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系统掌握舞蹈表演专业的基本理论和训练方法,要有必要的身体示范能力,并具有成熟的舞蹈表演实践经验。
6.2.2教师水平要求: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思想修养和创新精神,清晰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的最新趋势,能提出前沿性的学术问题、创新问题,并具有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能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在教学中发6 精品文档挥主导作用。
精心设计课程教学计划,认真备课、组织课堂教学、进行课外辅导和教学质量自我评价。
与学生积极互动、教学相长,处理好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耐心听取并认真解答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质疑、思考和研究,进行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
6.2.3教师发展规划:教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知识,应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参加相关培训及研修,以追踪学科前沿知识,更新知识结构,开阔学术视野,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学校和院系应重视和鼓励教师进一步深造,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在时间、经费等方面予以支持。
舞蹈表演专业教师尤其需要机会进行教学、演出实践与观摩。
7.教学条件满足舞蹈艺术教育需求,各项设施完善的校园环境;积极乐观,鼓励创新的具有艺术开放氛围的学习环境;运转有效,体系完善的行政管理环境。
7.1基本教学设施:舞蹈专业教室:足够面积与层高的空间(面积不低于120平米、层高不低于3.5米);舞蹈专用地板、地胶;专用把杆和镜子;多媒体基本设备;舞蹈伴奏用钢琴;适合舞蹈训练的恒温设施。
文化课教室:具有多媒体视频设备并且满足文化课教学需求的教室。
具备基本的教学办公场所和设备,能满足学科专业建设、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7.2特殊教学设施:7 精品文档应该有满足学生舞台实践基本需求的展示空间(剧场、黑匣子、展演教室等)。
学校图书馆或院系资料室应有一定数量的舞蹈类图书、期刊、专题文献、音像资料等,覆盖专业知识体系所含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
7.3实践基地建设:与舞蹈专业剧团、院校、剧场等建立艺术实践的联系,提供学生实践机会。
7.4教学经费:除了日常教学经费,需要将艺术实践的经费,如演出、创作等经费纳入预算。
7.5教学质量监控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制定专业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与评估办法及实施细则。
对专业定位、办学思路、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管理评审、教学评估、公众监督,以及教学质量监控机构、责任人及职责等予以明确规定,建立起对教务运行、教学过程、教学经费、设施建设、教学改革与研究、教学计划修订、实践教学改革等全方位、分层次的质量管理体系。
应定期进行全面的教学质量检查与评估。
7.5.1生源质量:舞蹈表演专业在身体技能方面要求较严格,应该通过专业考试确保达到舞蹈表演基本要求的合格生源。
在此基础上保证招生环节的公平选拔,并制定特殊表演人才的遴选机制。
7.5.2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培养方案目标与结果的一致性;教学对象8 精品文档受益的公平性;以学生为中心的导向性;多样化教学的全面性,以充分反映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