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幼苗耐热鉴定指标筛选
我国黄瓜耐热性研究进展

我国黄瓜耐热性研究进展作者:孙亚玲,臧传江,姚甜甜,李晓龙,岳林旭来源:《中国果菜》 2018年第10期我国黄瓜耐热性研究进展孙亚玲,臧传江,姚甜甜,李晓龙,岳林旭*(山东轻工农副原料研究所,山东高密 261500)摘要:高温是黄瓜生长过程中常遇到的逆境胁迫,造成的危害已成为夏季和保护地栽培的主要限制因素,黄瓜耐热性研究是目前该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本文从高温伤害对黄瓜生物学特性和主要经济性状、生理指标的影响,黄瓜耐热性鉴定评价,黄瓜耐热性的遗传规律及分子标记研究等方面,综述了高温胁迫对我国黄瓜生长的危害,以期为黄瓜耐热性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黄瓜;逆境胁迫;耐热性;生理指标;遗传规律中图分类号:S64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1038(2018)10-0057-06DOI:10.19590/ki.1008-1038.2018.10.016Research Advances on Heat Tolerance of Cucumber in ChinaSUN Ya-ling, ZANG Chuan-jiang, YAO Tian-tian, LI Xiao-long, YUE Lin-xu*(Shandong Light Industry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and Sideline Raw Materials, Gaomi 261500, China)Abstract: High temperature as one of the environment stress factors, it is often suffered in the protected at summer, has become a main limiting factor disturbing its normal growth. The study on heat tolerance of cucumber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direction at present. In this paper, we researched the effects of high temperature injury on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ucumber, its main economic characters and physiological indexes, evaluation on heat tolerance of cucumber, genetic development of cucumber and molecular markers. We summarized the effects of high temperature stress on the growth of cucumber in China, and in order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tudy of cucumber heat tolerance.Key words: Cucumber; adversity stress; heat resistance; physiological index; genetic development黄瓜(Cucumis sativus L.)是葫芦科甜瓜属一年生蔓生或攀缘草本植物,茎细长,雌雄同株异花。
黄瓜不同生态型品种资源耐湿热性鉴定

黄瓜不同生态型品种资源耐湿热性鉴定
仝培江;徐文俊;潘玉朋;刘汉强;孟焕文;程智慧
【期刊名称】《中国蔬菜》
【年(卷),期】2024()5
【摘要】针对黄瓜品种资源耐湿热性尚无系统鉴定,制约耐湿热性育种和生产品种选择的科学和产业问题,采用前期建立的鉴定方法对3个生态型71个黄瓜品种的耐湿热性进行鉴定。
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的耐湿热值在1.940~3.084之间,其中3个品种耐湿热值低于2.0,对湿热极敏感;16个品种耐湿热值在2.0~2.4之间,对湿热敏感;46个品种耐湿热值在2.4~3.0之间,耐湿热;6个品种耐湿热值高于3.0,极耐湿热。
聚类分析在欧式距离15处可将71个品种分为耐湿热型、较耐湿热型和不耐湿热
型3大类。
总体而言,欧洲温室型黄瓜品种以耐湿热型为主,也有不耐湿热的品种;华南型黄瓜品种以较耐湿热型为主,也有耐湿热的和不耐湿热的品种;华北型黄瓜品种
以不耐湿热型为主,也有较耐湿热的和耐湿热的品种。
研究结果可为黄瓜耐湿热育
种中材料选择和湿热环境下黄瓜生产品种选择提供直接依据。
【总页数】7页(P98-104)
【作者】仝培江;徐文俊;潘玉朋;刘汉强;孟焕文;程智慧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内蒙古中天科技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4
【相关文献】
1.中国南方甘薯品种资源耐湿性鉴定
2.黄瓜耐冷耐湿性及其鉴定研究进展
3.中国大麦品种资源耐湿性鉴定初报
4.黄瓜耐湿热性鉴定方程的建立
5.不同生态型黄瓜品种成株期耐湿热性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生态型黄瓜品种幼苗生长对湿热胁迫的反应

中国瓜菜2023,36(12):47-53收稿日期:2023-06-05;修回日期:2023-09-08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101705-6);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ZDLNY03-12)作者简介:仝培江,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蔬菜生理生态。
E-mail :**********************.cn 通信作者:孟焕文,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黄瓜育种和生理生态。
E-mail :********************.cn程智慧,男,教授,研究方向为蔬菜生理生态与生物技术。
E-mail :*****************.cn我国北方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常遭遇湿热逆境,南方夏季蔬菜生产也常面临湿热气候问题,严重影响蔬菜优质高效生产。
黄瓜是世界范围和我国南北方普遍栽培的重要喜温果菜,既不耐冷,也不耐热;较喜湿润,但也不耐高湿。
关于黄瓜低温逆境及耐寒机制和耐寒性鉴定等已有系统研究[1-3],高温逆境研究也已取得重要进展[4-6],高湿,尤其是高温和高湿逆境胁迫虽已引起关注,但研究积累不足。
张婷华等[7]报道了8个相对湿度对华北型黄瓜品种津优1号幼苗光合参数的影响;郑涵等[8]以35℃/25℃和40℃/30℃2个高温与80%相对湿度组合处理揭示了高温和高湿胁迫对华北型津优101黄瓜4叶1心幼苗光合特性、花发育和酶促防御反应的影响;张丰寅等[9]采用正交试验分析了4个高温和3个湿度对华北型津优101黄瓜4叶1心幼苗光合作用和保护酶的影不同生态型黄瓜品种幼苗生长对湿热胁迫的反应仝培江,孟焕文,潘玉朋,刘汉强,程智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摘要:为明确黄瓜幼苗生长对湿热胁迫的反应,对3个生态型71个品种的幼苗进行湿热(42℃/32℃+RH 95%)处理,测定相关生长指标。
结果表明,湿热胁迫下68个品种的苗高增长都被促进,67个品种的茎粗增长都被抑制,所有品种的叶面积和苗干质量增长都被不同程度抑制,与对照条件(28℃/18℃+RH 75%)相比,这些指标相对值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0.9%、7.9%、12.5%和9.5%;湿热处理品种间和生态型间苗高、叶面积和苗干质量均呈显著差异。
黄瓜苗期耐高温性鉴定

黄瓜苗期耐高温性鉴定作者:韩毅科杜胜利张桂华等来源:《中国瓜菜》2009年第03期摘要:选用耐高温和不耐高温的黄瓜高代自交系15份,在人工气候箱(SANYO MLR-350T)条件下进行耐高温筛选试验。
通过设置不同的温度和光照条件,研究幼苗的生长发育,最终确定了如下耐高温鉴定筛选条件:采用36℃/3 h~40℃/4 h~36℃/3h光照,26℃/14h黑暗条件进行高温胁迫处理:确定了与耐高温性状相关性密切的几个形态指标,依次为总叶面积、叶片数、株高和茎粗,其权重系数分别为0.5、0.3、0.1和0.1,并根据植株的苗端分化和株型情况进行总体评价。
关键词:黄瓜;苗期;耐高温;鉴定在我国,黄瓜的夏季生产是一个重要的茬口,也是黄瓜消费的高峰季节,因此培育耐高温黄瓜品种,保证黄瓜的夏季供应就显得极为重要。
采用常规育种技术进行黄瓜耐高温新品种的选育,需要在高温条件下对育种材料进行多年观察和筛选,周期长,效率低;与之相比,分子育种技术则具有周期短、效率高的特点。
但建立黄瓜耐高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体系的关键是要建立稳定的耐高温鉴定技术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黄瓜耐高温OTL(quantita-tive traitlOCUS)定位的准确性。
近年来,对黄瓜的耐高温性从生理、生化角度,高温对黄瓜生殖生长、产量形成的影响,UVB预处理黄瓜幼苗增强黄瓜的耐热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而对黄瓜耐高温鉴定研究开展的较少,影响了对黄瓜耐高温遗传机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分子标记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为耐热育种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工具。
本试验在人工气候箱条件下,采用多份黄瓜高代自交系,通过比较黄瓜材料在不同温度、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建立了黄瓜苗期耐高温性鉴定技术体系,为黄瓜耐高温分子标记QTL定位奠定了基础。
1材料与方法1,1耐高温筛选预备试验选择耐高温和不耐高温的高代自交系15份r代号分别为863—4、P1、L1、L2、L3、X8、CHl02—2—1、H058—3、863—3、BF-10、863-1、Q10、H066—3B、863—2、H058 14],播种于人工气候箱(SANY0 MLR-350T)中,每份自交系播种30株,进行耐高温筛选试验。
黄瓜耐热性及热胁迫响应基因研究的开题报告

黄瓜耐热性及热胁迫响应基因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黄瓜是全球范围内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极大,产量也
非常丰富。
然而,在高温的环境下,黄瓜会受到热胁迫的影响,从而导
致生长发育受损,为了培育高温耐受性的黄瓜品种,需要深入研究黄瓜
的耐热性及热胁迫响应基因。
二、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对不同黄瓜品种耐热性进行测试,筛选出高温耐受性的品种,并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分析其热胁迫响应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
通过
该分析,筛选出与黄瓜耐热性及热胁迫响应相关的关键基因,并构建基
因功能网络图,从而深入研究黄瓜耐热性及热胁迫响应的分子机理。
三、研究目标:
1. 筛选出高温耐受性的黄瓜品种。
2. 分析黄瓜热胁迫响应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
3. 筛选出与热胁迫响应相关的关键基因,建立基因功能网络图。
四、研究方法:
1. 对不同品种黄瓜进行温度胁迫处理,筛选出高温耐受性的品种。
2.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高温胁迫下黄瓜基因表达的变化情况。
3. 筛选出与热胁迫响应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GO富集分析。
4. 建立关键基因的网络图,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五、研究意义:
黄瓜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高温季节中,在保障作物产量
的同时,提高黄瓜的耐热性和热胁迫响应能力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
义。
本研究可为黄瓜育种提供科学依据,为培育耐热性强,产量高的优质黄瓜品种提供技术支持。
高温对黄瓜幼苗生长、脯氨酸含量及SOD酶活性的影响

第2 0卷第 L 崩 2u 0 2年 3月
上 海 交 通大 学 学 报 ( 业 科 学版 ) 农
『U ( RNA】OFS ANG ) I H HAI I T AO ONG UNI R I J VE STY ( AGR C _ I U】 TURALS E E) CI NC
一
,
高 耐热育种 效率具有重 要意义 。 许多研究 表 明, 高温首先破 坏 细胞膜 结构 , 使 细胞 内溶物 外 渗 , 致 细胞膜 的 热稳 定性 即高温胁 迫下细胞 的电导率直 接反 映植 物的耐 热程度 ; 酯过 氧化作 用 是 导致膜 结 构破 坏 , 膜 引 起植 株 损伤 甚至死 亡 的重 要原 因 , 植物 体 内过氧 化物 酶 (OD)超 氧物 歧 化酶 (OD) 细 胞膜 保 护 酶 与 P 、 S 等 植物 的耐热性有 关 , 可以作为 耐热性筛选 指标 ] 。另有 研究 指出 , 物体 内脯 氨酸水 平 与抗 逆性有 关【 植 。
‘ l广 求省农业科 学院 蔬 菜研究所 , 广州 504 ;.广东 教育 学院 , 州 j0 3 ) 16 02 广 16 1
摘 要 : 究了高温胁 迫对耐热性不同的黄瓜 品种幼 苗生长厦 子叶电导率 、 研 脯氨酸含 量和超 氧物歧化酶 活性 的影响。结果
表明, 高温胁迫下不耐热品种幼苗生长明显受阻, 在 子叶相对 电导率 大幅度提 高, 而耐热品种幼苗 生长束受到明显影响 , 子 叶细胞膜稳定性较 高。耐热品种在常温或 高温 下, 子叶游 离脯氨酸含量和超氧物歧化酶 活性 均高于不耐热品种。 关键词 : 黄瓜 ; 高温胁迫 } 幼苗生长; 脯氨酸 ; 氧物歧化酶 超
V L O oL o 2 . N
Ma.0 2 r2 0
欧洲型黄瓜成株期耐热性鉴定指标的筛选及预测方程的建立

欧洲型黄瓜成株期耐热性鉴定指标的筛选及预测方程的建立但忠;木万福;苏银玲;麻继仙;杨龙;袁建民;张志星;杨红均【摘要】为筛选欧洲型黄瓜成株期的耐热性鉴定指标,建立可靠的欧洲型黄瓜耐热性数学评价模型,以填补欧洲型黄瓜耐热性的研究空白,为今后大规模品种耐热性的评价奠定基础.在温度为36/25℃(昼/夜)的自然高温条件下,植株成株期的株高、叶面积、茎粗、主茎雌花数、化瓜数、畸形瓜数等11个指标的变化,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等方法筛选耐热性鉴定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将7个单项指标转换成2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通过逐步回归建立了欧洲型黄瓜成株期耐热性评价数学模型D=0.72175-0.04328,估计精度大于85.52%,并筛选畸形瓜数为耐热性鉴定指标.在相同高温逆境条件下,通过测定畸形瓜数,就可对不同基因型温室黄瓜的耐热性进行鉴定和预测.【期刊名称】《西南农业学报》【年(卷),期】2015(028)005【总页数】5页(P2213-2217)【关键词】欧洲型黄瓜;耐热性;主成分分析;逐步回归【作者】但忠;木万福;苏银玲;麻继仙;杨龙;袁建民;张志星;杨红均【作者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云南元谋651300;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云南元谋651300;云南思龙蔬菜种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云南元谋651300;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云南元谋651300;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云南元谋651300;云南思龙蔬菜种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云南元谋651300;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云南元谋651300;云南思龙蔬菜种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云南元谋651300;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云南元谋651300;云南思龙蔬菜种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云南元谋651300;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42.2高温是影响黄瓜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
黄瓜耐热耐渍性指标鉴定及抗性材料筛选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黄瓜耐热耐渍性指标鉴定及抗性材料筛选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题目黄瓜耐热耐渍性指标鉴定及抗性材料筛选的研究二、研究背景与意义黄瓜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
然而,冬、早春等低温季节和高湿季节病虫害易发,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
因此,研究黄瓜在高温和湿润条件下的生长和产量,提高其耐热耐渍性,对于推动黄瓜生产的发展和解决生产中的现实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内容和方案1.研究内容(1)建立黄瓜耐热耐渍性鉴定指标体系,确定黄瓜抗性材料筛选的评价指标;(2)筛选具有耐热耐渍性的黄瓜品种或突变体;(3)研究黄瓜耐热耐渍性调控机制。
2.研究方案(1)黄瓜耐热耐渍性鉴定指标体系的建立与筛选评价指标的确定采用逐步筛选法构建黄瓜耐热耐渍性鉴定指标体系。
首先,筛选出耐高温和高湿下表现好的品种或个体,并获得其生长和产量等指标;然后,利用多元统计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筛选出与耐热耐渍性相关的主要指标,并建立综合评价模型,从而确定黄瓜抗性材料筛选的评价指标。
(2)具有耐热耐渍性的黄瓜品种或突变体的筛选及其性状分析在大田环境下,对具有潜在耐热耐渍性的黄瓜品种或个体进行深入研究,并测定其生长和发育指标,以及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
同时,对其种质特征和遗传背景进行分析,探究耐热耐渍性的遗传基础和品种创新。
(3)黄瓜耐热耐渍性调控机制的研究针对黄瓜耐热耐渍性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其调控机制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基因编辑体系,获得具有更高抗性的黄瓜品种或突变体。
四、预期研究成果(1)建立黄瓜耐热耐渍性指标体系,为黄瓜品种选育和耐热耐渍性改良提供技术支撑。
(2)获得具有良好耐热耐渍性的黄瓜品种或突变体,为黄瓜高质量、高产量的生产提供重要的遗传资源。
(3)揭示黄瓜耐热耐渍性调控机制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为深入理解黄瓜的生理和代谢调控机制提供新思路。
五、研究进度第一年:建立黄瓜耐热耐渍性鉴定指标体系,确定黄瓜抗性材料筛选的评价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 中对黄瓜 种 质 资源 进行 耐热 性 鉴定 时, 要一 套 准 需
不 同的黄 瓜 幼苗 在 7月份 的 1 d生 长 期 中表 现 2
确、 实用 、 易操 作 的耐 热性 鉴 定标 准 与方 法 。2 0 0 5年 有 较 大 的 区别 , 别 是 株 系 W5 其 株 高 变 化 成 直 线 特 ,
一
1 为 12 m ,其他株 系约 为 1 0m。 号 5c 2 c ,W5与航研 1 00 )( 图 3 。 .1 见 )
表 1 不 同 黄 瓜材 料 鲜 重 、 重 和 舳 ∞ 如 ∞ ∞ ∞ ∞ ∞ ∞ O
: 辜
超 过 3 ℃时就会 对 其造 成 伤 害 , 长 江 中下 游 地 区 , 照李 红斌 的壳 聚糖 对 黄瓜 幼 苗抗 热 性 的影 响 一 文 中 5 在
黄 瓜无 论是 露 地栽 培 还 是保 护 地栽 培 通 常都 会 出现 的方法 。 高温 热害 , 对产 量 和品 质造成 严 重影 响 。培育 耐高 温 2 结 果 与 分 析
试 研 0. 验 究20 18
舭 龇 I
黄瓜 幼 苗耐 热鉴 定指 标 筛选
李红 斌 王世 恒 方 百 富
( . 江省杭 州 市农 业科 学研 究院 3 0 4; 杭州 千 叶农 业科技 有 限公 司 3 0 7 1浙 1 2 2. 0 1 0) 0
摘要: 本研 究的 目的是 筛选 黄瓜 材料 的 耐热性 状 , 为培 育耐 热黄瓜 品种 提供 参 考 。用 5个稳 定 的黄
( )
W9 7 2 2 0 0W9、Wl 2 — — — 一 ( ) n 1 ——— —— ( ) 一 2 2 1 1 ow1、Z 一 —
2 5
- —
●
一
w 5
-
-
口- 9 -w
・ 一
5 6 3 0Z ) - — — (n 、W2 1 — — — — ( )对 照 为航 研 1 — 4 3 8 1 0W2 ,
号 ( 江省 审定 品种 ) 浙 。
12 方 法 .
一
-
0
WI
2j (
键
一
*一 Z n
一
蜷 l 5
—
C k
_ 一 w ∈ 2
1】 (
6月 1 6日播 种 ,直 播 至营养 钵 中。保 持土 壤湿
5
润, 隔 6 每 d左 右 浇 1次复 合 肥 (%溶 液 ) 定 时测 量 1 ,
瓜 材料 , 在秋 季 高温 下做 比较 试验 。 结果表 明 : 热株 系 W 5在 高温 下表现 为 整体 植 株较 矮 , 耐 茎较 粗 , 间短 , 片大 、 节 叶 浅绿 色 , 物质 积 累较 多 , 干 且体 内 P OD 酶 活性 高 。
关键 词 : 黄瓜 ; 热 ; 标 ; 耐 指 筛选
( J
黄 瓜 幼 苗 的植 物 性 状 , 7月 1 日测 定 最 大 叶 面 积 4
作 者 简 介 : 红 斌 (9 8年一 , , 艺 师 , 事 园 艺作 物 育 种 李 17 )男 农 从 工作 。
7 2
7 8
7 4 l
H期 ( H) 月一
图 1 高温 下 黄 瓜 株 高 变 化
以航 研 1 号为 对照 。 在秋 季进 行 了 比较 试 验 。
慢 ( 图 2 。黄瓜 幼 苗最 大 叶面 积 大小 相差 较大 , 见 ) 其
4) (
3 5
1 材 料 与 方 法
11 材 料 .
5个 稳 定 的 黄 瓜 株 系 为 : — — — — — ( ) W5 1 2 3 1 3W5 、
引进 了 l 个 黄 瓜 品种 ,经过 4 6代 的定 向选 择 , 1 ~ 筛 型 , 生长 最慢 。而株 系 Z n和 W2则 前期 生长 较快 , 但
选 出 的株 系 W5 1 2 3 1 3秋 季 高 温 时 表 现 较 好 , 7月 8日后生 长 明显 变缓 .可能 是受 到 高温 的抑 制 。 — ——— — 植 株不 徒长 , 间短 , 节 叶浅绿 色 。为进 一 步验 证 该 材 其 他 株 系株 高 变化 也趋 于直 线 型 .但 生长 明显 快 于
黄 瓜 ( gu C c m ̄st u L1 源 于热 带 , 温 暖 环 ( 宽 ) ai s . v 起 喜 长× 。在 3叶 1心期 , 取黄 瓜幼 苗 叶片进 行 酶活 境 , 耐寒 , 不耐 热 , 不 也 高温 胁 迫 临界 值 为 3 ℃ , 度 力 测 定 . O S D、 A O 温 P D、O C T和 A X酶 活性 测 定 方 法 参 P
—
1 7 0
摩2l抛 j蛆 j } I
218 研 0 .试验 究 0
n
4f
蠢I { I
2
口
1
0
7—2 —
7—8 —
7— —
H期 ( H ) 月
品 系
图 2 高温 下 植 株 茎粗 变 化
图 3 高 温 下黄 瓜 叶 面 积
P 中 以 W5株 系叶 面 积最 大 达 129 m ,其 次 是航 研 号差 异不显 著 .但 与其他 株 系差 异达 到 极显 著 ( < 6. c
不 差 从 黄瓜 幼苗 株 高和茎 粗 的变 化 可 以看 出 ,耐热 间变 化 . 同品 系略有 区别 . 异 未达 显著 。黄瓜 幼
的 W5株系 趋 向于 横 向生 长 , 高 生 长较 慢 , 粗增 苗 P D活性 差异 较大 ,主要 是 W5与 其他 品 系之间 株 茎 O
料秋 季 的耐 热 性 , 并筛 选 耐 热 的主 要 性状 , 以后 材 W5 见 图 1 。黄瓜幼 苗茎 粗 的变化 与株 高截 然相 反 , 为 ( )
料 和组 合 的筛 选 提供 参 考 。 故将 筛 选 出 的 5个 材 料 , W5株 系 的茎 粗增 长 最快 .而株 系 Z n茎粗 则 增 长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