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笔记范文

论文笔记范文
论文笔记范文

论文笔记范文

什么是议论文?

议论文是一种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文章,议论文必须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

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作者要阐明的观点

论据:证明论点的依据(论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论证:运用论据对论点进行证明的过程

议论文的分类(从论证的角度):

(1)立论:自己提出论点

(2)驳论:先反驳别人的观点,再提出自己的论点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

注意:写作文时选择自己熟悉的,拿手的论证方法

如何写好议论文?

很多考生在写作文时都会脑子一片空白,不知道改怎么下笔,这就是平时对作文素材积累的少。

(1)理解并掌握议论文的文体结构,你必须先弄清楚什么是议论文,否则会写成四不像。

(2)论据很重要,需要平时的积累。可以多看看史书,历史上很多的历史人物的故事都可以当做论据,可以用来举例论证。

(3)准备好一本积累本,平时玩手机的时候看到热点新闻及时摘抄下来,可以去翻翻热点新闻下面网友的评价,观察对同一件事情,别人是怎么样的观点。当然当你看到新闻播报的好人好事的时候当然是毫不犹豫的摘抄下来。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你的字写整齐,不然就算你的作文写的再好改卷老师也不愿多在你的试卷上停留。写作文,尤其是议论文,一定要注重平时对作文素材的积累,否则写出来的文章只能是

老套或者像记流水账一样……都说语文学科在高考中很难把握,但把字给写好,你就已经比别人多了一点优势。

议论文也可以变得很简单赶紧做好笔记,行动起来吧。

很多学生对摘抄本的使用非常迷茫,有的觉得浪费时间,有的呢,像题主一样,觉得没有用处。其实我觉得不然。

我通常在开学初让每一位学生准备三个本子,笔记本(阅读技巧)、摘抄本(精彩内容)与周记本(生活感悟)。

摘抄本的使用大可不必拘束,使用规则也是由自己说了算,但是内容务必是对自己有益的内容。

比如下图

这只是小学低年级孩子的作文书,这一页是对山水词语的概括,那么有没有喜欢或者印象深刻的词语呢?喜欢的多读几遍,不懂的词语可以查,然后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喜欢的到阅读笔记中,以后再写到山水的时候可以翻出来看看,既丰富了词汇,还对作文有好处。

读过很多优秀作文,之所以好,在于句子优美,内容精彩,还有那随手拈来的佳句,既可看出小作者读书之多,又能为自己的文章增添文采。

那这些句子由何而来呢?考前随便背几个就行吗?肯定不行的。比如我在读书时,看到名人对于孩子教育的说法便摘抄下来:空闲时拿出来翻翻,反思自己对孩子的行为,有利于营造和睦的亲子关系。所以阅读笔记不在于年纪大小,而在于它的用处无穷。

读书时,必定有触动自己灵魂的句子,遇到时可以随手摘抄。

这些句子都是自己精心挑选出来的,可以抄完拿出来读几遍,最好背过。每周背几个小句子,总不算多吧?

喜欢的小短文也可以作为阅读笔记的内容。

所以,觉得读书笔记没什么用,是因为真的没发现它的好处,而是把它作为应付作业的差事。现在很多同学写作文绞尽脑汁,也写不出好作文来,就是因为积累的太少。

所以好好利用阅读笔记吧,让它发挥该有的作用。

推荐你用“思维导图”这个工具做笔记。

传统笔记是以摘抄为主,往往一堂课下来,三四张纸都写得满满的。这时候会给人一种错觉,看着满满的笔记,以为自己认真学习了。这其实是一种自我安慰,自我洗脑。因为这种笔记有两种致命的缺点,一是通篇记录很累,二是逻辑不清晰。

思维导图笔记恰好弥补了这两个缺点,因为它只记录关键词,而它本事就自带结构。并且它以一个中心向外扩张的结构更为符合大脑的思考习惯,所以很多人也称呼思维导图为“外脑”。

网上关于思维导图的书籍和资料有很多,在这里我不再详述。不过,请记住思维导图的六字口诀:发散、关键词和链接。发散是指思维导图的结构,思维导图是以一个主题为中心向外不断扩展;关键词是指那些能代表或让你想起某个部分意思的具体的词语,这里强调尽量不要用抽象词;链接是指思维导图各个元素之间的链接,关键词与原文之间的链接。把握好这六个字,思维导图就掌握了大半。

我曾经用一周的时间拿下了教师资格证,用的就是思维导图笔记法。其中教育综合,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就搞定了。答题的时候,

脑子里不再是书,而是思维导图。根据问题按图索骥,思路异常清晰。

其实,不仅文科生,理科生也很有必要运用思维导图。包括以后进入职场,不论是管理、策划、写作等等都有必要运用思维导图,真的可以提高效率。

配图是我参加女儿学校一堂演讲时记的笔记,站着记录的,写的很难考,但是逻辑清晰。现在我看着图仍能复述讲座内容,这大概就是思维导图笔记的妙处。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申论文章的阅卷规则是分档给分,掌握好决定档次的标准,就明白了努力的方向。而这些标准,也就是作为一篇好的申论文章的必备要件,具备的越多,分数自然是越高。按照四档给分制来说,一档可以得满分40分,最低也有36分,而一旦被划分到四档里,那么最低就是0分,最高也只有15分,这中间的差距,一目了然。具体分档标准如下:

一档(36-40分):文章紧扣题目要求,符合材料主旨,观点鲜明,结构严谨,论证逻辑性强,语言表达流畅,建议或主张合理、有效。

二档(26-35分):文章紧扣题目要求,符合材料主旨,结构合理,论证比较充分,表达比较流畅,建议或主张比较合理,有一定现实作用。

三档(16-25分):文章内容不完全符合题意,或虽然符合题意,但主旨不明确、观点混乱、结构有缺陷,语言能力不佳。

四档(0 -15分):文不对题,或偏离材料主旨,或观点错误,或结构混乱,或语言表达能力差(上述问题出现任意一个)。大段抄袭材料不给分。

可以看出,评判文章的标准,无外乎就是对主题主旨的把握,结构及行文过程,观点是否鲜明及合理,语言表达等。这几个方面做的越全面到位,档次越高。但要特别注意的是,只要某一个方面出现严重的问题,档次的掉落就会非常严重。可以这么讲,要想达到一档,上述几个方面必须同时具备,而要落入四档,只要有一个方面严重失误就够了。从这一点来说,文章的好坏取决于“综合性能”,单项突出其实是不起什么作用的。这就像一个人严重偏科,

高考一般是考不过样样都中不溜的那种人的。最后附一篇我自己写的文章,做参考: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但当前,我国制造业整体面临转型之殇,已然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掣肘。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 ___、建设世界强国的 ___。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有力的推动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国际形象不佳,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层次、质量效益、对外拓展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历史证明,每一次制造技术与装备的重大突破,都深刻影响了世界强国的竞争格局,制造业的兴衰印证着世界强国的兴衰。实践也证明,制造业是创新的主战场,是保持国家竞争实力和创新活力的重要源泉。我国只有抓住这次工业革命的脉搏,才能在全球竞争格局中抢占未来先机。这对于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至关重要。因此必须紧紧抓住

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转变制造业发展模式。旧有的粗放发展模式导致我国制造业普遍大而不强,竞争力相对不足。应大力提升制造业战略地位,改革绩效考核方式和内容,积极出台鼓励和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大力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产业层级,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重点整治和淘汰落后产能,加速高技术成果转化速度,实现我国制造业的整体升级。

提升制造业企业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形成竞争优势形成最有力的核心要素。因此,应引进和培养高端技术人才,重视传统优势产业的设计,提高自身研发能力,提升产品品质。引导和鼓励设立风险投资机构,充分发挥社会资金对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推进作用。从根本上转变我国制造业产品质量低劣的不良现状。

加大对外宣传推广力度。当前,我国制造业产品对外形象不佳,极大的影响了我国制造业的良性发展。需积极参与制定国际市场规则,充分利用我国文化形象,加强产品形象设计,培育品牌建设发展大环境,积极引导企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提升产品形象和口碑度,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拓展国际市场。

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正处于爬坡过坎的重要关口,制造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制造2025》更是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框定了一条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转型之路。我们有理由相信,加快推动中国制造业的“浴火重生”,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创新升级,必将为我国铸就更加坚实的强国之基。

做数学笔记一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无数学霸的经验.虽然无数同学也跟着做了一些笔记,但并没有取得相应的效果,有的甚至不如不做笔记.如何做笔记就摆上了桌面,无数老师和学霸都说要做笔记,怎么做才是最有效的呢?

有些同学把老师讲得所有东西都记在笔记本上,忽视了课堂最重要的听讲,所有课堂时间被用来记笔记,那些应该在课堂上理解的知识并没有消化.这样的话,学生课堂效率将非常低.最终的结果就是笔记做了很多,成绩就是不行.

老师重要的当然得记,但是不要占用课堂时间.一定要在理解题目的前提下做一点笔记,一些课堂上可以消化的就不要记了,直接消化就行.

书写潦草,字迹混乱,这是部分同学笔记的表现.做一个月笔记之后发现根本自己都看不清,然后又放弃了.

做笔记的目的是将平时重要的知识点和难题记下来,供后面复习所用.长期积累,效果将会十分明显.字迹一定要清晰,至少自己要看得清.这样才能算得上笔记本.否则草稿本都当不上.

有的同学把这个当作一项劳动,做笔记时权当完成任务.简单的把题目抄一遍,答案抄一遍.完事.其实这样操作太粗糙了,准确的做法是,把题目抄下来,并不写答案.而是把题目思路理清之后,过一个星期再去做一遍,此时若再错,可以将答案拿出来参考对照.用红笔订正,找出自己错误的原因,写出正确的思路.这样才能取得相应的效果.

做笔记是一个技术活,不是简单抄写这么简单就行的.同学们一定要做好笔记,争当学霸.我是学霸数学,欢迎关注!

论文润色不算是论文造假,这点可以放心。论文润色究竟是什么呢?是对你英语语言表达的规范,突出你论文的愿意。要知道很多做科研的人,对SCI论文期刊发表的规范未必懂,懂得做科研的人,英语水平不一定能达到发表论文的标准。润色是不改变愿意,

不存在抄袭一说,而是帮助作者在语意表达等方面纠错。所以,选择论文润色,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哦~

学语文,课前预习是非常必要的。

低年级由于年龄特点,预习可主要做以下几件事:1、第一次朗读,勾出不认识的字。2、利用字典,查找不认识的字的读音,并把拼音写在相应生字旁。3、再次朗读,给含有生字的词语作上符号。

4、第三次朗读,标写自然段序号。

5、最后有感情地熟练朗读。注意:刚读一年级的小朋友,预习一定要在家长或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符号要不同且相对稳定。

中高年级的预习,可按下面的步骤操作。

一读(可放声读也可默读):①在书上勾出生字新词,标注自然段序号。②利用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并抄写在笔记本上。

二读(朗读):摘抄自己感兴趣的句子和段落在笔记本。

三读(默读):思考几个简单问题,并把答案写在笔记本上。①文章是写人,写事,写物,写景,还是讲道理?a、写人:写了谁?这个人有什么性格特点或优良品德?b、写事:写了几件事?写的什

么事?c、写物:写了什么物件?有什么特点?d、写景:哪些地方写得最精彩最打动人心?景物有什么特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e、讲理: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有什么启发?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尽量用一句话):模式——谁(什么)+是什么(怎么样)③质疑:把疑问写在笔记本上,查找资料自己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放到课堂解决。

四读:有感情朗读,领会作者情感。

作笔记要注意:①要有专用笔记本②笔记本每页可分双栏,左边写预习笔记,右边是纠错或学习课文后的新想法、新领悟、新收获。两边内容用不同颜色分开,便于以后复习。

记笔记是学生学好文化课的基础和保障,俗话说:好记性不如赖笔头子,那么怎样记笔记呢?我在前面"怎样学好理科"的问答中谈到这个问题,学生在不同的阶段记笔的方法也不一样,但都包括课前笔记、课上笔记、课后笔记,下面就根据我的经验来说明初中学生怎样记上课笔记。

在课前预习时记的笔记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网上查询而记的,可能存在不全面,不透彻的情况,那就需在课上加以补充。

课上笔记都记些什么呢?有的学生釆用了复制粘贴的手段,即老师在黑板上写什么学生记什么,那是不可行的,记什么呢?

第一,要记这节课老师所讲的知识、重点、难点,也就是对预习笔记进行补充。

第二,要记你和老师讨论交流的一些知识,这些知识可能是你在教材上沒有挖出来的知识,一定要记。

第三,要记你和同学们讨论交流的东西,这些东西可能拓宽了知识面或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新思路。

这些笔记在课堂上可能记得比较零乱,课后一定要加以和理顺,这样对学习会有很大帮助。谢谢大家。(图片网络)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毕业论文读书笔记

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论文 读书笔记 论文作者:雪容 申请学位专业:旅游管理 申请学位类别:管理学学士 指导教师(职称):宋雪茜(副教授)论文提交日期:2016年06月01号

读书笔记 一、《》的摘要及联想 摘要: 1.酒店业发展的现状 2015年3月,据迈点旅游研究院(MTA)不完全统计,国新开业酒店数为4家,客房总数约为715间(套)。与上月相比,本月酒店减少8家,降幅为66.67%;客房总数减少4419间(套),降幅为86.07%。3月新开业酒店中,五星级标准和四星级标准酒店各有2家。 2015年2月,据迈点旅游研究院(MTA)不完全统计,国新开业酒店数为12家,客房总数约为5134间(套)。与上月相比,本月酒店新增4家,增幅为50.00%;客房总数新增2979间(套),增幅为138.24%。2月新开业酒店中,全部为五星级标准酒店。 2015年1月,根据迈点旅游研究院对国酒店开业情况的不完全统计,国新开业的酒店数为8家,客房总数约为2155间(套)。与上月相比,本月新开业的酒店总数减少了16家,降幅为66.67%;客房总数减少了约4293间(套),降幅为66.58%。1月新开业酒店中,五星级标准酒店7家,四星级标准1家。 2、酒店人员的雇佣现状 我国酒店业的发展呈现出大众转型,结构优化的新特点,人力资源紧缺成为了常态,行业形势从传统的高大上转为小而美,在这种新常态下酒店业的发展也面临着重要的战略机遇。随着国家新一轮政策不断的加大,使我们酒店行业的对外发展更加充满了机遇和信 据调查不少单位用工紧缺的情况依旧没有缓解,尤其是餐饮服务业,缺人尤为严重。对于酒店的招聘很多年轻人只是上前问问,随后就离开了。虽然今年酒店对服务员的待遇继续提高,岗位底薪2500元,加提成能达到4000元,还包吃住。而且,酒店对应聘人员的要求也放低了,只要是40岁以下,脑子灵活手脚麻利就可以,形象气质几乎不再要求。但酒店人员还是难招。其原因主要是酒店低估了员工的价值,员工没有得到应有尊重,服务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联想: 通过以上的信息,我了解到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国家经济的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酒店业在此契机下迅速发展。根据上面的资料可知,仅三个月,就有24家酒店开业。其中21家为五星级酒店,3家为四星级酒店。可想而知,一年基本上有多少新酒店开业。 因而,对相应的员工要求很大,但酒店方面的专业人才有相应较少,且酒店人员难招。酒店还需要控制自己的生产成本。我们都知道,一个五星级酒店要想正常运营,都至少需要500的开业人员。由此可见,在后期的运行中势必还需要更多的人员。为此,酒店的管理人员提出了一个对策——实习生。高校实习生不

管理学论文读后感

Impression after Reading the Paper- CEO outside Directorships and Firm Performance: Reconciliation of Agency and Embeddedness Views CAI QIAOXUE(蔡巧学), 201120125912,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ource of the Paper This paper was found in a top journal-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1, Vol.54, No.2, 335-352, written by the authors MARTA A. GELETKANYCZ, from Boston College and BRIAN K. BOYD, from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Summary of the Content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EO outside board service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firm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earch, the author put forward a reconciliation of agency and embeddedness views. Ever since a long time ago, there is always a debate surrounding CEO outside board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firm performance. Agency scholars argue that CEO outside directorships constitute a form of managerial opportunism that potentially detracts from internal responsibilities, while embeddedness scholars insisting on that directorship ties afford access to information and resources of important strategic utility. Thus, the authors proposed and tested a model of more than 400 large firms on the purpose of studying the long-term performance of CEOs outside directorships in different contexts. At last, they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in low growth, more competitive and less diversified firms, the CEOs outside directorships will give better long-term performance to the firms. Hypothesis of the Paper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five hypothesizes in this paper, and they are First, CEOs outside directorships a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long-term firm performance, which is based on the embeddedness view. Second, CEOs outside directorships are negatively related to long-term firm performance, which is based on the agency view. Third, Industry growth mode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EO outside directorships and long-term firm performance in such a way that effects are more positive in low growth contexts. Four, Industry concentration mode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EO outside directorships and long-term firm performance in such a way that effects are more positive in contexts of low concentration. Five, Diversification mode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EO outside directorships and long-term firm performance in such a way that effects are more positive in contexts of less diversification. Validation of the Hypothesizes To validate the hypothesis, the authors chose a four-indicator measure incorporating: (1) The total number of outside directorships held by each CEO, (2) A count of directorships with Fortune 1000 firms, (3) The average net sales of outside firms on whose boards a CEO served, and finally (4) The average profitability of the outside firms on whose board the CEO served in 1987. The authors set seven variables as below:

研究生看文献如何记笔记

研究生如何做文献阅读笔记? 说实在的,我自己也不是很会读书。读书的速度也不快,只是喜欢读书罢了。阅读文献,对于开题期间的研究生和写论文期间的研究生是很重要的功课,不可忽视,这种能力是需要训练的。关于做读书和文献阅读笔记,这里谈点个人的看法,算是跟年轻朋友们的交流,也希望得到专家们的指教。 如何选择和阅读文献? 1. 阅读文献,要力求对一个方面或一个主题,或者一个概念的历史发展都要搞清楚,清楚来龙去脉。文献有新有旧,有些学科或专题文献的半衰期很长,经典文献的阅读是很重要的,只下载几篇新文献是很难理解全貌的。 2. 要有意识阅读大家的文献,阅读某个领域或专题中程碑式的文献或文献综述。这些文献对于初学者了解一个学科或领域的发展很有帮助,对于某个阶段的重要文献提供了一个查找的捷径。从中可以很快了解一些相关理论和学说、重要结果的进展。 3. 要善于分析自己研究领域中一些国内外代表性实验室的论文,通过分析一个实验室的论文目录,可以了解这个实验室的发展过程和研究兴趣的发展、拓展。 4. 要善于分析本领域一些代表性学者的论文,通过分析这些引领学科或领域发展的科学家的论文目录,同样可以看到他(她)个人研究兴趣和研究生涯的发展,以及他(她)所领导的研究团队的发展过程。 如何做阅读笔记呢? 5. 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要善于总结和整合,类似Minireview 的方式。如果能将类似相近的一些重要文献(如10-20 篇),进行整合和归纳,理出最新的几个专题的进展,无疑会加深对所阅读的文献的理解。那么笔记记什么?记录新进展。哪些是新进展?需要广泛阅读才能知晓。 6. 阅读任何文献或专著,一定要记录清楚文献题目、出处、作者、发表年代、期卷、页码等等信息,这些信息是以后引文时必须的,不要嫌麻烦,如作者栏目是需要将所有作者都要记录全的。 7. 有些重要文献需要精读,读几遍是不行的,要很熟悉。这类文献在不同时期读有不同时期的理解,如开题阶段,可能比较注重某个方向或领域的理论和观点、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在实验阶段,可能比较注意进行结果之间的比较,根据文献结果和变化规律,对自己的结果进行一些趋势预测;在论文写作阶段,可能会比较关注结果分析、理论学说的验证等等。与之相应,多数文献是需要泛读的,可能只需要读读题目,可能只看看摘要,也可能只浏览一下图表等等。 8. 要重视论文的题目和摘要,这是很重要和简洁、精炼的信息。一篇论文的精华部分都在这里了。同样文章中的一些重要信息也是需要特别关注的,如生态生理学特别关注物种对环境的适应,那么环境条件就是很重要的信息了,如

学术论文读后感

论文读后感 我读的论文题目是《Progressive authentication: deciding when to authenticate on mobile phones》,这是一篇由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的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论文,发表在USENIX会议上。 该篇论文综合论述了近年来手机验证领域的一些新发展,并对当前手机认证方法的安全性和方便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论文中指出传统的验证方法并不符合大部分手机用户的需要,只用更加智能化的手段才是未来手机行业的发展趋势。该论文观点鲜明,论证清晰有力,论据充分可靠,数据准确,资料详实,文献综述丰富而规范,其中论文关于手机安全验证的方方面面都具有相当高的新的见解。下面简单介绍如下: 一、安全性和可用性 论文对当前使用手机人群的满意度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发现有超过60%的手机用户不会再手机上使用PIN。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由于用户觉得该验证方法过于麻烦,另一方面也说明用户对自身手机的安全性缺乏正确的认识。文中提到“All-or-nothing”的验证方式,即或者全部验证,或者全部不验证,这也正是当前大多数手机的验证方法,该方式也不能满足人们对安全性和可用性的需求。 本文提到的验证技术对手机行业来说并不是一种新的验证方法,而是综合分析当前所有的验证方式后得到的一个结论:何时验证以及对何种应用进行验证。这正是该篇论文的意义所在,希望可以对手机验证技术有一个很好的指导作用。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尽可能的使用户方便使用,这不仅是手机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应该是所有其他行业的发展趋势,因此也可以相应的借鉴该论文中的观点和理论。 二、多层验证 在文中,提到了多层验证的概念,即对于不同的手机应用,提供不同的验证级别。例如:对于游戏、天气等应用来说,可以对所有人进行开放,只要拿到手机就可以打开这些应用,也不会对手机所有者造成经济损失;对于短信、电话、邮件等这些涉及个人隐私的应用,则应该设为私有的,当需要使用时,需要进行一部分的验证;而对于银行账户等涉及安全和财产方面的应用时,则应该给予最大的保密权限。

文献检索笔记总结(全)

导学 1.文献信息检索课的意义 “文献检索课”正是“关于哪儿可以获得这些知识的知识”的一门课程。高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文献和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训练学生检索与利用文献的技能,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是新型人才的必备能力、终身教育的需要、科学研究工作者的基本素质。 2.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素质)”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信息素养的内涵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 第一讲绪论 文献信息检索的重要意义 提高信息素养(素质)(见导学); 帮助人们实现终身教育 信息、知识、文献 1.2.1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是物质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的显示或反映,是由物质发出的消息、指令和数据。信息这一概念应用非常广泛。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人们分别从各自的角度研究信息、描述信息,因此,有关信息的概念就有众多不同的表述。据统计,目前关于信息的定义已有百余种之多。信息的基本性质:普遍性、客观性、中介性、无限性、传递性、时效性、依附性、共享性。

1.2.2知识 “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或结晶”,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获得的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运动规律的认识。从不同角度分类。如按成熟程度可分为经验知识、理论知识;按知识内容的学科性质将知识划分为哲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等。 1.2.3文献 “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这个定义明确了构成文献的三要素,即:知识、记录手段和载体。知识是文献的内容,载体是文献的形式,记录手段则是联系文献内容与形式的桥梁。 1.2.4信息知识文献之间的关系 信息是生产知识的原料;知识来源于信息,是被人们认识并系列化了的那部分信息;文献是记录、存储、传播知识信息的载体。 文献的类型 1.3.1按出版形式划分的文献类型 图书:图书是对已有的科研成果知识的系统地全面地概括和论述,并经过作者认真地核对、鉴别、筛选、提炼和融会贯通编写而成。特点:系统、全面、成熟、可靠,但编辑出版周期较长。分类:阅读型图书:教科书、专著、论文集、科普读物等;工具书:字典、辞典、百科全书、年鉴、手册等。 ISBN=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 文 献 载 体

毕业论文读书笔记15篇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读书报告(读书笔记) 学院:管理学院 课题名称:中国企业在柬埔寨的投资 现状分析 专业(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 学生: 指导教师: 日期: 2013年4月 读书笔记一:

《中国两企业在柬埔寨投资112亿美元》读后感 时间:2013年1月5日 为了解中国企业投资柬埔寨的现状,须从国情入手,对基于大环境对外贸易下的中国企业投资柬埔寨的有一定了解。于北京时间1月3日晚上消息阅读了《纽约时报》2013年的《中国两企业在柬埔寨投资112亿美元》消息 此篇文章从中国企业投资柬埔寨的金额来描述柬埔寨在中国的投资下发展规模。 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现在已有两家中国公司同意在柬埔寨投资112亿美元用于建设一条400公里长的铁路、一家钢铁厂以及一个海港,这将是柬埔寨史上得到的最大一笔投资。 柬埔寨钢铁矿业工业集团董事长张传利周三表示,柬埔寨钢铁已经雇用中铁集团为其建设一条250英里长的铁路用于连接其在柬埔寨北部柏威夏省一家钢铁厂与南部国公岛一港口。 预计建设铁路与港口的成本为96亿美元,建设钢厂的成本为16亿美元。贷款与投资让中国在东南亚国家联盟10个成员国中获得更多的政治盟友,东盟计划在2016年前形成贸易共同体。这一协议在本周一达成,在此前三天,中国浦发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柬埔寨石化宣布将共同建议一个23亿美元的炼油厂,年炼油能力为500万吨。中国企业还计划在邻国老挝建设一条70亿美元,400公里长的高速铁路,并试图在泰国赢得建设新线路的合同。第一,增速较快但是市场份额占有率较少。第二,出口商品结构发展不尽合理。 对于这个问题亚洲开发银行资深经济学家Peter Brimble表示,铁路项目的规模令其震惊。Brimble表示,“这肯定是柬埔寨有史以来最大的项目。”Brimble曾参与亚洲开发银行柬埔寨650公里废弃铁路线的修复工作。他表示,“也许建设一条新铁路更省事,让我们拭目以待。”

文献与学术论文读后感

文献与学术论文读后感 篇一:学术论文读后感 我读的论文题目是《Progressiveauthentication:decidingwhentoauthenticateonmobilephones》,这是一篇由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的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论文,发表在USENIX 会议上。 该篇论文综合论述了近年来手机验证领域的一些新发展,并对当前手机认证方法的安全性和方便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论文中指出传统的验证方法并不符合大部分手机用户的需要,只用更加智能化的手段才是未来手机行业的发展趋势。该论文观点鲜明,论证清晰有力,论据充分可靠,数据准确,资料详实,文献综述丰富而规范,其中论文关于手机安全验证的方方面面都具有相当高的新的见解。下面简单介绍如下: 一、安全性和可用性 论文对当前使用手机人群的满意度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发现有超过60%的手机用户不会再手机上使用PIN。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由于用户觉得该验证方法过于麻烦,另一方面也说明用户对自身手机的安全性缺乏正确的认识。文中提到“All-or-nothing”的验证方式,即或者全部验证,或者全部不验证,这也正是当前大多数手机的验证方法,该方式也不能满足人们对安全性和可用性的需求。本文提到的验证技术对手机行业来说并不是一种新的验证方法,而是综合分析当前所有的验证方式后得到的一个结论:何时验证以及对何种应用进行验证。这正是该篇论文的意义所在,希望可以对手机验证技术有一个很好的指导作用。在保

证安全性的基础上,尽可能的使用户方便使用,这不仅是手机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应该是所有其他行业的发展趋势,因此也可以相应的借鉴该论文中的观点和理论。 二、多层验证 在文中,提到了多层验证的概念,即对于不同的手机应用,提供不同的验证级别。例如:对于游戏、天气等应用来说,可以对所有人进行开放,只要拿到手机就可以打开这些应用,也不会对手机所有者造成经济损失;对于短信、电话、邮件等这些涉及个人隐私的应用,则应该设为私有的,当需要使用时,需要进行一部分的验证;而对于银行账户等涉及安全和财产方面的应用时,则应该给予最大的保密权限。 对于不同的验证级别,每一个使用该手机的用户的权限都是不太相同的。手机所有者在被系统识别为可信之后,可以方便的使用系统中所有或者大部分的手机应用,而无需进行验证。对于那些初次使用手机的人来说,系统并不能识别他们的可信度,因此只能使用公开的手机应用,如果想要打开私有的或保密的应用,则需要其他的验证方法。 该方案的提出在满足安全性的基础上,可以大幅度方便用户的操作,已经超越了原有的“All-or-nothing”验证方式。 三、实验结果 论文对提出的理论进行了相应的实验。该实验的基本原理是在手机上安装多种类型的传感器,用于采集可信用户的各种数据。例如:温度传感器可以采集用户的体温;声音传感器可以再用户打电话时逐步采集用户的声音特征;视频传感器可以采集到用户的生理特征等等。另外,文中还提到了一种新型的验证方式,

论文读书笔记

一、想研究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OFDM,必须先知道移动通信技术的历史及发展趋势 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在过去的10 年中,世界电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移动通信特别是蜂窝小区的迅速发展,使用户彻底摆脱终端设备的束缚、实现完整的个人移动性、可靠的传输手段和接续方式。进入21 世纪,移动通信将逐渐演变成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不可少的工具。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是在20世纪80 年代初提出的,它完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如NMT 和AMPS,NMT 于1981年投入运营。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基于模拟传输的,其特点是业务量小、质量差、交全性差、没有加密和速度低。1G主要基于蜂窝结构组网,直接使用模拟语音调制技术,传输速率约2.4kbit/s。不同国家采用不同的工作系统。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起源于90 年代初期。欧洲电信标准协会在1996 年提出了GSM Phase 2+,目的在于扩展和改进GSM Phase 1及Phase 2 中原定的业务和性能。它主要包括CMAEL(客户化应用移动网络增强逻辑),SO(支持最佳路由)、立即计费,GSM 900/1800双频段工作等内容,也包含了与全速立即计费,GSM 900/1800双频段工作等内容,也包含了与全速率完全兼容的增强型话音编解码技术,使得话音质量得到了质的改进;半速率编解码器可使GSM系统的容量提高近一倍。在GSM Phase2+ 阶段中,采用更密集的频率复用、多复用、多重复用结构技术,引入智能天线技术、双频段等技术,

有效地克服了随着业务量剧增所引发的GSM 系统容量不足的缺陷;自适应语音编码(AMR)技术的应用,极大提高了系统通话质量;GPRS/EDGE技术的引入,使GSM与计算机通信/Internet有机相结合,数据传送速率可达115/384kbit/s,从而使GSM 功能得到不断增强,初步具备了支持多媒体业务的能力。尽管2G技术在发展中不断得到完善,但随着用户规模和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频率资源己接近枯竭,语音质量不能达到用户满意的标准,数据通信速率太低,无法在真正意义上满足移动多媒体业务的需求。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也称IMT2000,是正在全力开发的系统,其最基本的特征是智能信号处理技术,智能信号处理单元将成为基本功能模块,支持话音和多媒体数据通信,它可以提供前两代产品不能提供的各种宽带信息业务,例如高速数据、慢速图像与电视图像等。如WCDMA的传输速率在用户静止时最大为2Mbps,在用户高速移动时最大支持144Kbps,所占频带宽度5MHz 左右。但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标准共有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大分支,共同组成一个IMT 2000家庭,成员间存在相互兼容的问题,因此已有的移动通信系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人通信和全球通信;再者,3G的频谱利用率还比较低,不能充分地利用宝贵的频谱资源;第三,3G支持的速率还不够高,如单载波只支持最大2Mbps 的业务,等等。这些不足点远远不能适应未来移动通信发展的需要,因此寻求一种既能解决现有问题,又能适应未来移动通信的需求的新技术(即新一代移动信:next generation mobile

论文摘抄笔记

姓名:宋华军班级:英本一班学号:20110606041002 日期:2014/5/4 卢思源教授指出: “总的说来,当前高等院校的翻译教学和口、笔译翻译人才的培养都是跟不上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不少方面,很有改革的必要。”因此,传统翻译教学模式的思想应该转变,教学模式需要创新,新模式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应该重新定位。 卢思源,吴启金.展望21世纪的翻译教学与研究[J].中国翻译,2000 Edwin Gentzler examines five new approaches - the translation workshop, 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studies, polysystem theory, and deconstruction - all of which began in the mid-1960s and continue to be influential today. In this critical overview, he explores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each method, tracing the connections among the different schools of thought. Illustrating the importance of translation theory to the current debates in cultural studies, Gentzler raises important theoretical questions challenging assumptions of the leading translation theories. "This revised second edition productively updates each of the approaches, incorporating the latest research, and adds a new conclusion addressing the fu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Offering new insights into the nature of translation, language,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book will interest students and specialists in translation, linguistics, literary theory, philosophy of language, and cultural studies." Gentzler,Edwin.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M]. London: Rutledge,1993: 7. 工作坊就是利用一种轻松有趣的互动方式,将由多人共同参与的活动(如对话、沟通、共同探讨、共同调查、共同分析问题、提出规划或行动方案等)串联起来,成为一个具有系统性的过程。由于其中有多人共同参与,“工作坊”也称“参与式工作坊 Kiraly, D. A Social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to Translator Education: Empowerment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M].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2000.

论文阅读笔记

独立分量分析的研究和脑电中心电干扰的消除独立分量分析是在盲信号处理, 特别是盲信源分离发展起来的。盲信源分离( Blind Source Separation, BSS) 是指在信号的理论模型和源信号无法精确获知的情况下, 如何从混迭信号( 观测信号) 中分离出各源信号的过程。独立分量分析(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ICA) 的基本含义是将多道观测信号按照统计独立的原则通过优化算法分解为若干独立成分, 进行ICA 的前提条件是各源信号为彼此统计独立的非高斯信号。 ICA 不仅实现了信号的去相关( 二阶统计独立) , 而且要求各高阶统计量独立。独立分量分析的目标是寻找一个线性但不一定正交的坐标系来表示多维数据。独立分量分析实际上是一种优化问题。即如何使得分离出的各独立分量逼近各源信号。ICA 包括两个主要方面: 优化判据( 目标或代价函数) 和寻优算法。 和其它盲信源分离算法相比, 该算法的优点在于迭代过程中不需要计算信号的高阶统计量,收敛速度快。算法使用一种新的去冗余方法, 在提取一分量后。将其从混迭信号中去除, 能逐一提取各独立分量。(该算法能有效的去除心电干扰和低频干扰)。 基于负熵极大的独立分量分析方法 ICA算法的目的就是在混合矩阵A和源信号S未知的情况下, 仅利用源信号间是统计独立的这一假设, 寻找一个线性变换矩阵W( 又称解混矩阵) 对X进行线性变换, 得n维输出向量Y, 使Y尽可能地逼近源信号成为对独立分量S的一个估计。ICA 模型中, 除了要求信号源S相互独立外, 还有其他几个限制条件:1. 在源信号s 1, s 2 ,…, s m 中至多有一个是高斯分布的。因为高斯信号混合后仍是 高斯信号, 而分离高斯信号是一个病态问题。2.观测信号数目要大于等于源信号数目, 即n≥m. 因为当n

论文读书笔记

论文读书笔记 【篇一:本科毕业论文读书笔记】 a 密级: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学位论文(设计) 题目重庆通耀铸锻项目成本控制 作者廖洋完成日期 2013-02-08 培养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竹雅东 文档属性读书笔记 授予学位日期2013年02月日 读书笔记 【篇二:毕业论文读书笔记格式】 读书笔记的格式要求: 1.读书笔记首先给出所选读的资料来源,引用资料的表示方法与毕业论文中的参考资料的表示方式相同。引用资料用4号黑体表示。 字体用宋体。 2.对上述资料的相应心得笔记用宋体小4号字书写。 3.用上述方式进行重复。即一篇引用资料下接一篇读书笔记。 4.每篇资料的读书笔记字数要求不少于200字。 5.每段开头空两个字。行距:多倍1.25 ;边距:默认。 6.用a4纸打印。读书笔记靠左侧装订。正文每页下方中部为页码。读书笔记随同毕业设计论文一起装入档案档交毕业设计指导教师。 写好所读书的题目,作者,好词好句,感想。 如: 一种超然一种境界 ---苏轼《定风波》(题目) 好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摘抄好词好句好段) 评析:回首往事,一切阴晴、雨霁,无不消逝一空。自然有急雨扑面,人生旅途中也有风雷盖顶,只要沉着履险,从容应变,岂有闯 不过的风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等乐观自信、飘逸旷达的人生

态度!深邃的人生哲理,寓于平常生活小景描写之中,弦外之音, 令人回味无尽。(加评注) 另外,写好读书笔记。常用的形式有: (一)提纲式。以记住书的主要内容为目的。通过编写内容提纲, 明确主要和次要的内容。 (二)摘录式。主要是为了积累词汇、句子。可以摘录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子、段落、供日后熟读、背诵和运用。 (三)仿写式。为了能做到学以致用,可模仿所摘录的精彩句子, 段落进行仿写,达到学会运用。 (四)评论式。主要是对读物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以肯定其 思想艺术价值如何。可分为书名、主要内容、评论意见。 (五)心得式。为了记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记下读了什么书, 书中哪些内容自己教育最深,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即随感。(六)存疑式。主要是记录读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边读边记,以 后再分别进行询问请教,达到弄懂的目的。 (七)简缩式。为了记住故事梗概、读了一篇较长文章后,可抓住 主要内容,把它缩写成短文。 以上各种形式,可由浅入深逐步掌握。 【篇三:学术论文读后感】 论文读后感 我读的论文题目是《progressive authentication: deciding when to authenticate on mobile phones》,这是一篇由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的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论文,发表在usenix会议上。 该篇论文综合论述了近年来手机验证领域的一些新发展,并对当前 手机认证方法的安全性和方便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论 文中指出传统的验证方法并不符合大部分手机用户的需要,只用更 加智能化的手段才是未来手机行业的发展趋势。该论文观点鲜明, 论证清晰有力,论据充分可靠,数据准确,资料详实,文献综述丰 富而规范,其中论文关于手机安全验证的方方面面都具有相当高的 新的见解。下面简单介绍如下: 一、安全性和可用性 论文对当前使用手机人群的满意度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发现有 超过60%的手机用户不会再手机上使用pin。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由 于用户觉得该验证方法过于麻烦,另一方面也说明用户对自身手机 的安全性缺乏正确的认识。文中提到“all-or-nothing”的验证方式,

期刊论文读书笔记

期刊论文读书笔记 【篇一:期刊论文读书笔记格式】 期刊论文读书笔记格式(初稿) 一、期刊论文概述 可以用表的形式:题目、作者(包括作者单位)、主要观点、主要研究方法、个人评论 二、主要观点及其论证过程 选择1-3篇个人认为观点好的论文进行深入阅读,总结、分析其论证过程(可以用图)。 三、重要方法及其运用 选择1-3种个人感兴趣的研究方法或数量分析方法进行深入学习,做如下小结: (1)研究方法概述 (2)研究方法在论文中的运用 (3)研究方法述评 四、尚待学习的问题 列出一些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懂的方法或者其他问题 五、思考与启发 个人在阅读过程中引起的思考,比如:某些论文的延伸研究思路、某些方法的借鉴、某些观点的深化思路等,这些可以成为将来研究的问题。 【篇二:杂志读书笔记】 期刊论文读书笔记格式(初稿) 一、期刊论文概述 可以用表的形式:题目、作者(包括作者单位)、主要观点、主要研究方法、个人评论 二、主要观点及其论证过程选择1-3篇个人认为观点好的论文进行深入阅读,总结、分析其论证过程(可以用图)。 三、重要方法及其运用 选择1-3种个人感兴趣的研究方法或数量分析方法进行深入学习,做如下小结: (1)研究方法概述 (2)研究方法在论文中的运用

(3)研究方法述评 四、尚待学习的问题 列出一些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懂的方法或者其他问题 五、思考与启发 个人在阅读过程中引起的思考,比如:某些论文的延伸研究思路、某些方法的借鉴、某 些观点的深化思路等,这些可以成为将来研究的问题。篇二:期刊读书笔记1 读书报告 戴慧芳 一、文章相关信息介绍 1.题目:《中小企业融资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探析》作者:郑小萍,刘盛华 来源:《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9) 2.题目:《基于信息不对称的中小企业融资的可行性分析》作者:李伟,成金华来源:《世界经济》2005(11) 二、主要内容 本次阅读的两篇文章从信息不对称视角出发,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进行了相关分析。 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是中小企业融资难产生的重要原因,这具体表现为贷前 的逆向选择与贷后的道德风险问题,由信息不对称引发的信用风险一定程度影响了商业银行 对中小企业的借贷。信息经济学被广泛运用于金融经济研究的各个领域,信息经济学的相关 原理可以用来解释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在信息经济学上又可被称为“信 贷配给”,是指在借款人愿意接受更高的利率,同时银行也有继续提供信贷能力的情况下,银 行还是不愿意提供信贷的现象。了一个金融缺口模型,得出以下结论:中小企业信用带来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 担保抵押机制不完善问题以及中小企业对资金的过度需求都将使“金融缺口”不断扩大,中 小企业融资困境产生;最后,作者提出商业银行基于对放贷资金安全的要求,一般需要中小

论文读书笔记3篇

论文读书笔记3篇 本文是关于论文读书笔记3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三、主要观点(main arguments) 最好用简短的几句话概括一下原文的主要观点,这些观点一般体现为核心命题,通常在introduction或concluding remark中就有。 四、主要模型或分析框架(framework) 可以包括两部分:对模型基本假设的介绍,以及基本模型以及相应命题。因为每一个观点的得出,都离不开具体的环境,所以需要了解最重要的几个假设。为了加深理解,了解模型的基本框架也是很重要的。 五、评论(argument) 从学术理论的发展和管理实践应用两个方面对论文的价值进行评价,也可以指出论文的应用之处。 六、思考或扩展或者表达与作者观点不一致的地方(further research) 这是读书笔记的实质性部分,可以总结一下原文可能的扩展方向,或者展望一下未来可能的研究课题。如果对文章理解较深刻,最好自己能对文章提出一些批评,或者指出其瑕疵。实际上,这才是写读书笔记最重要的目的或收获。 七、参考文献 可以列出与主题有关的主要参考文献,以便今后查询,也方便别人“按图索骥”。 研究生如何做文献阅读和读书笔记? 如何选择和阅读文献? 1. 阅读文献,要力求对一个方面或一个主题,或者一个概念的历史发展都要搞清楚,清楚来龙去脉。文献有新有旧,有些学科或专题文献的半衰期很长,经典文献的阅读是很重要的,只下载几篇新文献是很难理解全貌的。 2. 要有意识阅读大家的文献,阅读某个领域或专题中程碑式的文献或文献综述。这些文献对于初学者了解一个学科或领域的发展很有帮助,对于某个阶段的重要文献提供了一个查找的捷径。从中可以很快了解一些相关理论和学说、重要

(完整版)文献阅读笔记精选10篇

文献1 阅读时间:2017年9月11日 序号项目内容 1 论文题目“社区化”理念在城市居住区规划中的应用 2 作者/时间倪梅生储金龙/2013.02 3 文献来源中国知网/《城乡规划》期刊 4 文献级别核心刊物:国家级 5 研究内容社区是城市中的一个人文和空间复合单元,社区规划旨在创造一个环境优美、方便舒适、安全卫生的居住生活环境,完整意义上的社区规划还应考虑发展动力源、社区类型、规划过程、人群需求特征。本文将研究如何将社区规划的相关理念、方法运用居住区规划中。 6 研究方法 及思路通过与传统模式下的居住区规划进行比较,得出“社区化”理念下的城市居住区规划具有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等优点,并以合肥市大圩新市镇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进行验证。 7 研究创新从城市社区体系结构组织、交通组织、公共空间组织、社区资源 配置四个角度探讨居住区规划模式。 8 研究结论“社区化”理念引入城市居住区规划,一方面使得社区规划的相 关理念和方法在城市居住区中得以体现,提高了社区规划的可实 施性;另一方面使得在城市居住区规划过程中,能够更多的注入 人文关怀,体现对人性交往的关注,塑造亲切宜人的城市空间尺 度感,在一定意义上解决了相关社会问题。“社区化”理念下的城市居住区规划是一项重要的综合工程,需要相关部门的配合和相 关规划的整合,意义深远。 10 文献价值高 简要评述: “社区化”是将社区规划的相关理念、方法运用到城市规划中解决当前城市社会问题的一种科学理念。社区规划旨在创造一个环境优美、方便舒适、安全卫生的居住生活环境,完整意

义上的社区规划还应考虑发展动力源、社区类型、规划过程、人群需求特征。“社区化”是一个动态过程,指运用社区规划的理念、原则和方法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社区的实践过程。“社区化”理念下的城市居住区规划,即将社区规划的相关理念、方法融入居住区规划,并以此为依据,科学合理指导城市居住区建设。通过科学创新的研究方法,并对实地项目的考察研究为例进行验证,得出了“社区化”理念对于居住区规划具有巨大的良好效果。本文也 对于居住区“社区化”建设具有指向性的意义。

论文笔记记录

1.酒店培训体系要素: 第一,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是要弄清楚酒店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什么员工需要什么样的培训、培训的时间、地点和费用等等这些作为整个培训环节的开端的重要问题,是培训的风向标,也是培训体系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弄清培训需求就要通过提问、回答、澄清与记录,分析、确认和制定培训计划来完成整个需求分析的环节,有了准确的需求分析,才能找对培训的目标和重点,以使培训不会落得无疾而终的效果。 第二,培训方案设计。有了需求取向,就可以拟定出一套合适是培训方案,实际上就是整个培训所需的资源列表、资金预算、时间安排、空间布置、授课内容和人员组织方式,对培训的目标、进度、方法和内容、学习效果的评估等做出规定或建议,以确保培训能够有效实施及获得预期成效。 第三,培训课程开发。具体的培训课程也可以在弄清需求和大方案出来后,根据一定的逻辑顺序、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培训的课程,设定参加培训课程时长、人数、学员的类型、授课方式、内容及课程的难点、重点,考核方式,还有最重要的师资的选择等等。 第四,培训实施管控。培训的实施环节就是培训授课本身,如何让培训得以顺利进行,培训课堂气氛活跃、参与度高、培训内容有意义并且与实际各部门工作衔接度高等等,都是这个阶段需要被重点管理和控制的内容。为了实现有效的实施管控,一般酒店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或者建有专门的培训部甚至是培训学校,又或者有外聘的专业培训师甚至是外包给更有资历的高校来完成。 最后,培训效果评估。培训一旦开始启动,以上提到的培训负责人或相关部门,必须注意追踪和监测实施情况,要根据培训过程或课堂所反馈的各方面信息,按照相关科 2. 培训效果评估模型 深化发展理论:随着时代的变化,经济的发展,管理学者和心理专家试图通过新的研究,找出提高员工工效的新方法。相应培训理论研究也倾向于如何提高培训效果,设法提高员工的自我效能等。其中较著名的理论,是1959年美国学者柯克帕特里克提出的培训效果评估模型,柯克帕特里克从评估的深度和难度方面,将培训效果分为4个递进的层次,分别是:培训反应评估、培训学习评估、培训行为评估、培训结果评估。这一论断充分体现出这一时期理论界对培训效果的重视。 3. 当代系统组织理论: 随着培训的实践发展,关于员工培训的理论研究也渐渐进入了系统阶段。1961年,麦格希、赛耶在《企业与工业中的培训》中阐述了关于培训的“三种分析法”,其中“三”包括:组织分析、任务/经营分析和人员分析哪些内容,培训对象如何确定,师资力量从哪里来等等问题,试从构建结构化的培训体系入手,逐层分析和解决这些热点和难点问题。提出一个完整的培训体系应该包括培训管理体系、培训课程体系、讲师管理制度和培训效果评估。? 4. 培训效益评估理论 “人力资源会计学”对人力资本的形成、教育与培训的支出和收益展开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帕特里克提出培训评估模型包括: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四个层次。人力资源开发人员要确定最终的培训评估层次,以此决定需收集的数据种类。学习层评估是测量受训人员对原理、技术和技能的掌握态度。行为层评估是在培训结束后由上级、同事或客户观察受训人员在培训前后的行为差别,以检验培训知识在工作中的运用情况。结果层评估上升到组织的高度,即“组织是否因为培训而经营得更好了”,可通过事故率、生产率、员工流动率、产品质量、员工士气及客户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评估。 5. 培训需求评价理论 培训需求评价是一种通过系统评价额定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的方法。英国行业培训管理委员会还出版了一系列的相关著作,其方法既全面又客观。美国培训专家罗塞特提出了基于意图的培训需求概念,并阐述了这一概念在不同培训目的中的具体含义和作用,探讨了培训需求评价的工具、技术和意图的关系。他认为:培训需求评价应从不同角度收集新信息,包括:理想状况的信息、实际状况的信息、受训者及相关人士对工作的感受、产生绩效问题的可能原因、解决问题的途径五个方面。培训就是要减少或消除绩效差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