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身边的化学物质》知识点汇总,推荐文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一、性质活泼的氧气

1. 氧气在自然界的循环 产生:植物的光合作用

消耗: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燃料的燃烧,缓慢氧化作用

2. 氧气的性质

(1) 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当温度下降,氧气可以转变为淡蓝色的液氧,甚至淡蓝色的固态氧。

在通常情况下,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氧气能够用排水法收集;

在标准状态下,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所以氧气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注意:选择排水法和排空气法的原则

排水法的条件:1)不易溶于水 2)不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排空气法的条件:1)气体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有一定的差值,气体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选择向上排空气法,若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则选用向下排空气法 2)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 3)无毒

若气体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时,我们从制得气体的纯度考虑, 一般选用排水法收集。

(2) 化学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主要体现了氧气的氧化性和助燃性

A. 氧气与木炭燃烧

现象:在空气中被点燃,发出红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便混浊的气体;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便混浊的气体。

文字表达式:碳(C )+氧气(O 2) −点−燃−→ 二氧化碳(CO 2)

注意:我们在做木炭在氧气集气瓶中燃烧实验时,要注意将燃烧匙由上往下慢慢移动,为了使木炭能与氧气充分接触,使反应完全。

B. 氧气与铁丝反应

现象:在空气中,铁丝不能被点燃;在氧气中,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铁丝熔成小球,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铁(Fe )+氧气(O 2)

−点−燃−→ 四氧化三铁(Fe 3O 4) 注意:

在反应之前,必须在集气瓶底部留有少量的水或者细沙,目的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燃烧之前,将铁丝绕成螺旋状,目的是为了使空气与铁丝充分接触,容易聚热将铁丝绕在火柴上的目的是引燃铁丝,使铁丝较快提高温度

当火柴的火焰接近铁丝时,将铁丝慢慢伸入集气瓶,否则木柴燃烧会消耗大量氧气使实验失败

C. 氧气与蜡烛反应

现象:在空气中,蜡烛被点燃产生黄白色火焰,有少量的黑烟产生;在氧气中燃烧,蜡烛剧烈燃烧,并且产生白色火焰,在集气瓶壁上出现水珠,没有烟, 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文字表达式:石蜡+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结论:可燃物燃烧的现象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氧气的浓度越大,现象越剧烈。

D. 缓慢氧化

物质能与氧气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如动植物的呼吸、金属的腐蚀、食物的腐败、肥料的腐熟等。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知识联系:

A. 氧气与镁带的燃烧

现象:剧烈燃烧,放出耀眼的白光,发出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镁(Mg )+氧气(O 2) −点−燃−→ 氧化镁(MgO )

生活应用:照明弹、烟火

注意:

先用砂纸将表面的氧化膜去除后在点燃;

应该用坩埚钳夹住镁带

2 2 2

实验时,在镁带下方要放有石棉网,防止高温生成物烫坏实验桌

B. 氧气与氢气的燃烧

现象:氢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用一干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在烧杯壁出现水雾。

文字表达式:氢气(H )+氧气(O ) −点−燃−→ 水(H O ) 3. 氧气的用途

支持燃烧:液态氧作为火箭的助燃剂(助燃性),炼钢需要氧气(提高反应炉中的温度),氧炔焰用来气焊与气割

提供呼吸:潜水员和太空飞行员携带的氧气罐

4. 氧气的制法

(1) 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

a. 具体过程

除去二氧化碳 氮气

空气 空气

液态空气 升温-183℃

干燥 加压 液态氧 氧气

b. 原理: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氧气的沸点高于氮气的沸点

c. 注意:该过程是物理变化

(2) 实验室制法

A.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加热 a. 实验原理:高锰酸钾(KMnO 4)——→ (MnO 2)+ 氧 气 (O 2)

b .反应物状态:高锰酸钾(紫黑色固体)

c .反应条件:加热

d .注意事项:

锰酸钾(K 2MnO 4)+

二氧化锰

a). 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

b). 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 c). 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d). 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有利于集气瓶内空气排出使收集的气体更纯。

e).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d.实验步骤:

a).仪器组装: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b).气密性检查: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

c).装入药品: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药匙或纸槽)。

d).加热药品: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在反应物部位用酒精灯外焰由前向后加热。

e).收集气体: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当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或向上集气法。

f).检验及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部,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g).仪器的拆卸:按先右后左,先上后下的顺序。

B.双氧水(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二氧化锰

a.实验原理:过氧化氢(H2O2)————→ 水(H2O)+ 氧气(O2)

b.反应物状态:过氧化氢(无色液体),二氧化锰(黑色粉末状固体)

c.反应条件:不需加热

d.注意事项:

a).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该深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并且使用分液漏斗时,要求固体为不溶性的块状固体

b).导气管只需略微伸入试管塞

c).气密性检查:用止水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续下降,就说明气密性良好。

d).装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

e).该装置的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可以随时添加液体。

f).催化剂:一变(改变反应速率),两不变(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