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

合集下载

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保留胫骨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研究

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保留胫骨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研究

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保留胫骨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保留胫骨残端纤维束应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保留胫骨残端纤维束、自体腘绳肌腱重建ACL损伤35例。

结果本组优22例,良9例,中4例,优良率达88.6%。

术后Lysholm及IKDC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保留胫骨残端纤维束自体腘绳肌腱重建 ACL 损伤可获得良好临床疗效。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自体腘绳肌腱保留胫骨残端前交叉韧带损伤后应予早期诊断和重建。

研究[1]发现,ACL在维持膝关节机械稳定的同时,也是一个本体感觉器官,协助维持膝关节平衡。

2009年6月~2011年7月,我们采用保留胫骨残端纤维束、自体腘绳肌腱重建ACL损伤35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26~39岁,平均31.7岁,左膝19例,右膝16例,均为运动损伤。

术前前抽屉试验26例阳性,轴移试验12例阳性,Lachman试验19例阳性。

关节镜检查前交叉韧带股骨止点撕脱断裂23例,体部断裂7例,体部撕裂、松散5例。

17例合并半月板损伤,其中11例内侧半月板损伤,6例外侧半月板损伤,同时合并内侧侧副韧带及内侧半月板损伤9例。

术前Lysholm评分为58.8±8.6分,IKDC评分为53.4±7.3分。

1.2 手术方法采用前内、外侧入路行膝关节镜检查,术中对于不同类型的半月板损伤,采取半月板成形、半月板部分切除等方式处理。

取自体半腱肌及股薄肌腱,用1号可吸收线编织缝合,预牵张备用。

关节镜下保留胫骨残端残留韧带纤维组织,彻底清理、显露前交叉韧带股骨止点。

胫骨隧道制备:以外侧半月板前角后缘及后交叉韧带前方6~7m定位,钻取与肌腱直径一致的骨隧道。

股骨隧道定位:通过胫骨隧道,屈膝90度位,将股骨隧道定位器置于股骨髁间窝后缘10~11点位(右膝)和1~2点位(左膝)位置,钻取与移植肌腱直径一致的股骨粗隧道长度3.5mm,再用直径4.5mm空心钻建立股骨细隧道。

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

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

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摘要】目的关节镜下采用自体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

方法 23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在关节镜下采用自体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股骨端采用带袢钢板固定,胫骨端采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术后系统康复。

结果全部获得随访,平均25个月(6—36个月)。

术前Lysholm评分平均为56分,术后为90分,与术前相比效果明显。

结论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是一种微创,固定可靠,疗效肯定。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关节镜肌腱Arthroscopic Reconstruction of Anterior Cruciate Ligment with Hamstrings【Abstract】 Objective To describe the surgical technique of arthroscopic reconstrution ofanterior cruciate ligment (ACL) with hamstring fixed by endbutton and absorbable interfere srew. Methods Sixteen patients with anterior cruciate ligment ruptures were reconstruted arthroscpically with hamstring. The implant were fixed with Endbutton at the femoral side , and the absorbable interfere screw at the tibial side. Systematic rehabiliation program wrere followed. Result A ll the patients were available follow-up,with the mean follow-up period of 25 months (from 6 to 36months) . The average knee score of Lysholm was 54preoperatively and88 postoperatively. Conclusion The ACL reconnstrution with hamstrings and fixation by Endbutton and absorbable interfere srew is a minimally invasive and firm operation and its clinical outcome is realiable.【Key words】Anterior Cruciate Ligment Arthroscopic Tendons前交叉韧带损伤,是严重的膝关节损伤,致膝关节力学异常。

关节镜下四股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单束损伤

关节镜下四股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单束损伤

关节镜下四股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单束损伤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ligament,ACL)单束损伤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ACL单束损伤者35例,其中,男24例,女11例,年龄18~45岁,平均24.8岁。

全部患者均由膝关节镜确诊为前交叉韧带单束损伤,其中前内侧束(AMB)断裂13例,后外侧束(PLB)断裂22例。

保留未断裂的剩余束支,在关节镜下分别于ACL断裂束支的止点建立胫骨和股骨隧道。

股骨侧以Endo-button悬吊固定,胫骨侧以界面螺钉挤压固定。

术后用下肢支具固定于伸直位。

结果:术后随访13~35个月,平均23.6个月。

术后膝关节功能改善,稳定性增强,术后屈膝90°时前抽屉试验阴性33例,阳性2例;Lachman试验32例,弱阳性2例,阳性1例。

Lysholm评分术前(61.0±6.2)分,术后(91.0±2.8)分,平均提高30.0分,术后总体优良率达95.7%。

结论:保留剩余束支重建前交叉韧带单束损伤可以部分保留膝关节的本体感觉,有利于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并且有利于移植肌腱的再血管化。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thod and the effect of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 reconstruction for single bundle with arthroscopy using quadrupled hamstring autograft. Methods: Thirty-five patients (24 males and 11 females) of ACL single bundle rupture were included in this research, with an average age of 24.8 (18-45) years. All the patients were finally diagnosed with arthroscopy. There were nine patients of antero-medial bundle rupture and fourteen patients of postero-lateral bundle rupture. The femoral and tibial tunnels were drilled at the foorprint of the ruptured bundle respectively and the disruptured bundle was preserved. The ruptured bundle was reconstructed with quadrupled hamstring autograft. The tendons were fixed with endo-button at the femoral side and with intra-fix bioscrew at the tibial side. Radiofrequency shrinkage of the disruptured bundle was made to enhance its tension. 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had improvement of knee function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nd of 23.6 (13-35) months. Weak positve in two patients was with the knee in 90°degrees flextion. Positive was only one patient. The Lysholm score improved from (61.0±6.2) scores preoperatively to (91.0±2.8) scores postoperatively. 95.7 percent of patients had good or fine results. Conclusions: ACL reconstruction with preserving the disruptured bundle can partially preserve the proprioceptive sense of the knee. It is beneficial for improv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knee and profitable for the revascularization of the tendon graft.[Key words]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Single bundle rupture; Tendon graft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从结构和功能上可分为前内侧束(AMB)和后外侧束(PLB)[1-2]。

前交叉韧带损伤应用自体腘绳肌肌腱镜下重建的临床研究

前交叉韧带损伤应用自体腘绳肌肌腱镜下重建的临床研究

前交叉韧带损伤应用自体腘绳肌肌腱镜下重建的临床研究郝秋彦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创新》
【年(卷),期】2011(8)17
【摘要】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损伤应用四股自体腘绳肌肌腱镜下重建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35 例前交叉韧带(ACL ) 损伤患者行自体四股半腱肌腱与股薄肌腱镜下重建ACL,肌腱取自同侧,将两股肌腱分别对折组成4股,编织后等长点部位钻胫骨、股骨隧道,将肌腱拉入骨隧道,分别在屈膝90°和伸膝位将移植肌腱收紧,两端可吸收空心界面螺钉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2 ~60月,平均29月;术后6周关节活动达正常范围,术后抽屉试验除6例I度外,余29例均阴性;Lysholm 评分,术后75~100分,平均92分,较术前52分明显提高;Tegner 运动评级术后6~8级,平均7级,较术前平均3级有较大提高.结论镜下四股自体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界面螺钉固定,是治疗ACL 损伤的较好方法.
【总页数】3页(P39-41)
【作者】郝秋彦
【作者单位】276400,山东省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行自体腘绳肌腱鞘内重建术围术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J], 林爱仙;赵文雅;邹带娣;陈锦芳;罗盛珍;关小丽
2.关节镜下自体8股腘绳肌腱重建治疗青年前交叉韧带损伤 [J], 黄永光;黄铭图;米
琨;刘鹏飞
3.康复训练在膝前交叉韧带损伤行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鞘内重建术后中的应用[J], 蒋小东
4.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行自体腘绳肌腱鞘内重建术的围术期护理分析[J], 桂宇芳;范芳芳;吴秋竹
5.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效果 [J], 杜云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节镜下应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分析

关节镜下应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分析

关节镜下应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分析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关节镜下异体肌腱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观察组给予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术后追踪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患肢X线检查、Lysholm评分以及Tegner功能评分的差异。

结果两组患者术后Lachman 征和旋转移位试验均为阴性,术后X线检查无退行性改变,术后Lysholm评分和Tegner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关节镜下应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确切,与异体肌腱疗效相当,可有效恢复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性价比更高,适合基层医院应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utogenous hamstring tendon for arthroscopic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 reconstruction.Methods 60 cases of front knee cruciate ligament injury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endon allograft for arthroscopic ACL reconstruction.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utogenous hamstring tendon for arthroscopic ACL reconstruction.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2 years.The limb X-ray examination,Lysholm score and Tegner function score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Lachman sign and rotating shift tests of two groups were both negative.X-ray examination postoperative had no degenerative changes.The Lysholm score and Tegner function score postoperativ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preoperative (P<0.05),b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Autogenous hamstring tendon for arthroscopic ACL reconstruction has exact effect,which was equal to allogeneic tendon.It can effectively restore knee function with more cost-effective for primary hospital.It worthy of clinical widely used.[Key words] Arthroscopy;Autogenous hamstring tendon;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njury前交叉韧带损伤是临床常见的膝关节损伤,好发于车祸、运动伤以及高处坠落伤,发病率逐年升高,多伴随侧副韧带以及半月板损伤,甚至引起膝关节重度脱位。

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

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

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何爱珊;廖威明;付明;杨子波;盛璞义【期刊名称】《中国骨伤》【年(卷),期】2008(021)003【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4股腘绳肌腱、生物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效果.方法:31例经关节镜检查证实为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患者,男27例,女4例;年龄17~40岁,平均25岁.其中合并半月板损伤26例,合并局部软骨损伤3例,软骨Ⅰ~Ⅱ度退变16例.均于关节镜下行自体4股腘绳肌腱和软组织生物可吸收挤压固定螺钉重建ACL.术后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31例术后均未发生关节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30例获得随访,时间9~39个月,平均(19±9.0)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从术前平均(54.6±16.6)分提高至随访时平均(92.5±5.7)分,较术前显著改善(t=11.84,P<0.01).30例患者中,26例恢复伤前运动水平,2例运动水平较伤前降低,2例因运动后出现关节酸痛而不敢剧烈运动.结论:关节镜下采用4股腘绳肌腱作移植物,生物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是重建ACL 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少、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的优点.【总页数】3页(P167-169)【作者】何爱珊;廖威明;付明;杨子波;盛璞义【作者单位】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节外科,广东,广州,510080;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节外科,广东,广州,510080;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节外科,广东,广州,510080;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节外科,广东,广州,510080;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节外科,广东,广州,51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相关文献】1.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和同种异体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对比观察 [J], 刘红光;陈述祥;赵崇达;丁林坚;司徒坚2.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单束等长重建前交叉韧带疗效分析 [J], 朱云华;王晓东;李玉前;李宏斌3.自体腓骨长肌腱和腘绳肌腱在关节镜下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临床研究 [J], 李从中4.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46例 [J], 张晓强;高菲菲;王战朝;尚延春;孟庆阳5.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效果 [J], 杜云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节镜下自体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讲义

关节镜下自体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讲义

解剖和生物力学
ACL起于胫骨髁间隆起 的前方,斜向后上外方, 附于股骨外侧髁的内侧 面。ACL长度37-41mm, 宽度10-12mm。 一般认为,ACL有两束, 分别为前内侧(AM)束和后 外侧(PL)束。




两束的解剖学分界取决 于膝关节屈曲一伸展时 ACL总的张力模式。 膝关节屈曲时AM束为 拉紧状态,伸展时PL束 为拉紧状态。 AM束限制膝关节的 前后移动,而PL束限制 膝关节的旋转运动。

BPB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特性,两端骨块 在骨隧道内可形成可靠的骨-骨愈合界面,长 期随访显示了良好的效果,从而被广泛使用。 所以,BPB曾被认为是ACL自体移植物的“金 标准”。


BPB重建ACL的缺点和并发症:骨块通过胫 骨隧道后口和和后关节腔拐弯处再进入股骨隧 道时比较困难。术后易于并发髌股关节骨关节 炎,髌腱挛缩,脂肪垫纤维化,髌骨骨折,髌 前跪行疼痛,韧带损伤;供区病变造成伸膝装 置损伤,髌前疼痛,此外手术切口位于膝前活 动区且切口较大。影响青少年骨骺发育等问题。 因此一些学者越来越推崇采用股四头肌腱和 四股腘绳肌腱等作为移植的材料。

2 腘绳肌腱移植的优缺点:目 前临床上四股HT的应用最为普 遍,一般采用四股ST(半腱肌 腱),或者两股ST加两股GT (股薄肌肌腱)。四股ST的强 度为ACL的250%~300%,两股 ST加两股GT的强度为3560~ 4590N,弹性模量为807~ 954N/mm2,超过正常ACL的 250%,故理论上多股HT强度都 能满足ACL重建的要求。目前


4 建立骨隧道: (1)胫骨隧道的关节内开口 距PCL 胫骨附着点前缘67mm,其中心点位于ACL残 端的中心,靠近胫骨髁间嵴 内侧凹陷处。 (2)股骨隧道:膝关节屈曲 70°,沿胫骨隧道插入导针 直至髁间窝外侧壁。股骨隧 道其深度应较所需深度多 5mm。

关节镜下Intrafix、Rigidfix系统固定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

关节镜下Intrafix、Rigidfix系统固定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

关节镜下Intrafix、Rigidfix系统固定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摘要】目的:介绍自体腘绳肌腱Intrafix、Rigidfix系统固定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手术方式,并探讨其近期的临床疗效。

方式: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作为前交叉韧带替代物,利用Intrafix、Rigidfix系统将移植物固定,观看此固定方式的靠得住性及近期疗效,以Lysholm评分评判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

对20例前交叉韧带撕裂行ACL重建术。

其中急性损伤10例,慢性膝关节不稳固10例。

结果:18例术后随访8~16个月,平均11个月。

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均正常。

Lachman实验:16例≤1度,2例2度。

轴移实验(-)。

平均Lysholm评分从术前(±)分提高到术后的(±)分,经t查验,不同有统计学意义(P<)。

患者对膝关节稳固性中意,运动能力大体恢复。

结论: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Intrafix、Rigidfix系统固定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手术方式具有近期疗效佳、移植物固定靠得住和手术操作简单等优势。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腘绳肌腱 Intrafix Rigidfix 重建关节镜随着竞技体育及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发生率明显增多,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已经成为常规手术,疗效中意。

自体B P B及腘绳肌腱为前交叉韧带重建的首选移植物。

以往腘绳肌腱的固定方式多利用纽扣式固定,近来尝试利用其他的固定方式,包括界面挤压螺钉、横杆固定等方式。

自2005年8月至2007年3月,咱们对20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患者应用Depuy Mitek提供的Intrafix、Rigidfix系统进行单束重建,取得良好的近期成效,现报导如下。

1 临床资料一样资料20例患者中男13例,女7例,平均岁;左膝12例,右膝8例。

车祸伤7例,运动伤9例,扭伤4例;急性损伤(图1)10例,陈腐性损伤10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髓及神经根受压体征,应考虑本病可能。

M RI是诊断椎管内肿瘤的主要手段,M RI平扫脊膜瘤一般呈等T1信号和等或略长T2信号且信号均匀,增强均匀强化,部分可见脊膜尾征具有特征性[2]。

而神经鞘瘤一般为长T1信号和长T2信号,由于发生囊变坏死信号往往不均匀[3]。

术前详细阅读影像资料,区分肿瘤的种类及位置,对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好充分准备,对临床手术治疗有非常重要意义。

手术切除为治疗神经鞘瘤的唯一方法。

多采用俯卧位,因此体位能保持血液动力学的稳定,减少脑脊液丢失,减少空气栓塞。

术中通过切除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棘突及椎板显露肿瘤。

一般不切开上下椎板之关节面,以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4]。

神经鞘瘤起源于感觉神经根背侧,然后逐渐向硬膜下腔外侧方和腹外侧方生长并被蛛网膜包裹。

有人指出对于肿瘤起源的神经根须行切断。

切断这些神经根即使在颈椎和腰椎膨大水平也很少引起严重的神经功能缺失。

通常这些神经根的功能已被邻近的神经根所代偿[5]。

本组病例应用显微技术将肿瘤与脊髓分开并将伸入到肿瘤内的背根切断未见神经功能障碍。

对于大的肿瘤通过反复囊内外切除使其瘤体缩小,最后在不损伤脊髓和邻近神经根的情况下完整切除。

脊膜瘤绝大多数位于硬膜下,少数完全位于硬膜外,首选手术治疗。

如果掌握好神经显微手术技术,在肿瘤分离切除术中耐心细致地保护正常神经组织和血管,术后发生神经功能障碍加重并不多见[6]。

本组脊膜瘤手术均采用后正中入路。

对于脊髓后方脊膜瘤椎板切除后术野内即为瘤体。

对于脊髓侧方肿瘤,可将瘤侧椎弓根扩大切除以增加肿瘤显露。

对位于脊髓腹侧和腹外侧的肿瘤,因受神经根和脊髓遮挡,显露肿瘤基底和分离脊神经粘连相对困难,需切除上下1~2个齿状韧带,将脊髓牵向一侧以增加显露。

对位于脊髓侧方,腹外侧及腹侧的肿瘤,首先切开位于肿瘤表面的蛛网膜,电凝离断肿瘤在硬脊膜的附着点可减少切除瘤体过程的出血。

对于脊髓腹外侧及腹侧的肿瘤应分块切除,至肿瘤塌陷空间增大后,再仔细分离与脊髓粘连的肿瘤囊壁,该囊壁与脊髓神经之间有蛛网膜界面,应严格按此界面分离保护神经脊髓,完全切除肿瘤。

肿瘤切除后妥善处理受累的硬脊膜可降低肿瘤的复发率。

我们体会应根据肿瘤不同部位采取以下方式处理肿瘤附着的硬脊膜:(1)脊髓背侧脊膜瘤环形切除肿瘤附着的硬脊膜,再扩大修补缺损。

(2)脊髓侧方脊膜瘤在镜下仔细剥离并将硬膜内层切除,再以双极电凝反复烧灼该处硬膜外层以杀灭可能残留的瘤细胞。

(3)对于脊髓腹侧或腹外侧脊膜瘤切除后有人认为仅烧灼处理肿瘤附着点不但并发症少疗效确切,且与切除肿瘤附着处比较复发率无明显增高。

所以我们术中尽量将该处硬膜内层切除然后烧灼硬膜外层。

有人提出手术切除是治疗脊膜瘤的有效方法,但脊髓压迫症的预后与治疗前的神经功能状态有关。

脊髓受压时间愈长程度愈严重则术后恢复愈差。

本组1例T4段腹侧脊膜瘤,病程较长,术前左下肢肌力约 级,术中该段脊髓明显受压,充血肿胀,虽在显微镜下肿瘤顺利切除但术后左下肢功能未见明显恢复,该病例提示应尽早治疗。

参考文献[1] 杨树源 神经外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214[2] Cez en F,Kahraman S,Canak i Z,et al Review of36cases ofspinal cord men ingioma[J] Spine,2000,25:727 731[3] 田铭林 M RI增强对椎管内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14(5):354 356[4] 王忠诚 神经外科手术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7:517[5] 王忠诚 神经外科学[M]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9:966[6] 黄玮,杨雷霆,冯大勤,等 显微手术切除31例脊髓髓内胶质瘤分析[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9,25:785(收稿日期:2010 08 23)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甄景华,于晓东,董旭,张爽,莫方毅铁法煤业集团总医院骨外三科,辽宁调兵山112700前交叉韧带损伤,是严重的膝关节损伤,致膝关节力学异常。

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目的是使膝关节运动学恢复正常并阻止进行性退行性关节病。

早期行韧带重建可防止关节软骨、半月板及其他关节结构的继发性损伤。

采用自体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因具有不破坏伸膝装置、术后并发症少及操作简单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

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在关节镜下采用4股自体腘绳肌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16例,临床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16例,男11例,女5例;左膝9例,右膝7例;年龄28~50岁,平均36岁。

14例新鲜损伤,2例陈旧损伤(半年);临床表现:本组16例术前均有膝关节疼痛、肿胀、跛行等症状,2例陈旧损伤表现膝关节无力。

体检抽屉试验阳性,Lanchman试验阳性,磁共振成像(M RI)均显示前交叉韧带断裂,9例股骨止点断裂、4例胫骨止点断裂、3例中间断裂。

本组病例均为单纯前交叉韧带断裂,不合并后交叉韧带断裂、内侧副韧带断裂。

合并半月板损伤7例。

所有手术均在关节镜下行4股腘绳肌肌腱单束重建,股骨端采用带袢钢板固定,胫骨端采用空心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及皮质骨螺钉固定。

1 2 手术方法1 2 1 前交叉韧带残端处理 建立膝关节前内侧、前外侧入路,进行关节镜顺序检查。

明确交叉韧带损伤情况及合并损伤。

对合并半月板损伤的行半月板部分切除,刨刀清理交叉韧带残端。

1 2 2 韧带的获取制作 屈膝90 ,自胫骨结节内侧15mm,远侧10mm,向远侧做一长约3~4cm纵向切口。

分离显露半腱肌和股薄肌肌腱,并向近侧潜行剥离,用肌腱剥离器切取肌腱,刮除肌腱上附着的肌肉。

用2#不可吸收Ethibond缝线将肌腱两端编织缝合,将肌腱对折成4股,测量4股肌腱直径,用60N拉力预张,抗生素纱布包裹,备用。

1 2 3 胫骨隧道制作 使用Smith&nephew公司的前交叉韧带专用器械,角度调节在45~50 内口定于外侧半月板前角与内侧髁间棘之间的中点,胫骨道外口位于胫骨结节内侧20 ~30mm,关节面下方30~35mm处。

用导针顺套管钻入至内口,再用所测量移植物相同直径的胫骨空心钻钻出胫骨隧道,并清理胫骨隧道骨碎屑。

1 2 4 股骨隧道制作 髁间窝导针位置,右膝11点和左膝1点。

导针钻出皮外后,选用与移植物直径相同的股骨空心钻钻股骨隧道,钻至骨皮质。

隧道深度40~50mm,再用直径4 5mm钻钻透股骨外侧皮质,用测深器测量股骨隧道长度,选取固定纽扣的长度。

1 2 5 移植物引入与固定 屈膝90 ,用导针拉出牵引线把Sm ith&nephew公司生产的带袢钢板顺胫骨、股骨隧道拉出至股骨皮质外,牵拉钢板两端牵引线,确认钢板翻转后,拉近远端缝线屈伸活动膝关节20次,并控制移植物张力,然后伸直膝关节,牵拉缝线,维持移植物在有张力的状态下拧入胫骨端的界面螺钉。

螺钉固定后,另用1枚皮质骨螺钉在胫骨隧道下方约0 5~1cm处拧入,把4股肌腱的缝合线固定于螺钉上。

彻底冲洗清除关节内骨和软骨碎块。

镜检重建韧带与髁间窝无撞击、前抽屉试验阴性,关闭切口。

1 2 6 术后处理 静脉滴注抗生素3~5天。

术后支具伸直位固定2周,进行股四头肌肌肉训练及髌骨内推训练。

术后3周起进行膝关节活动度训练,术后6周活动度超过90 。

术后佩带可调支具12周,期间以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周围肌肉的肌力训练为主。

术后3个月后可以慢跑,术后6个月可逐渐参加体育活动。

1 3 结果 本组16例均获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3个月。

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及神经、血管损伤发生。

所有患者均无膝前区疼痛,无伸膝活动受限屈膝活动度120~140 Ly sho lm评分法功能评估术前38~69分,平均45分;术后85 ~98分,平均91分。

平均提高46分,经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1)。

所有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

2 讨论前交叉韧带(ACL)是膝关节的重要静力结构,A CL损伤后的治疗首选方式是手术重建。

尽管髌腱移植物重建术被誉为重建术的 金标准 ,但其术后的并发症以及腘绳肌肌腱移植物重建术所获得的相同疗效使人们更多的趋向使用腘绳肌肌腱移植物。

Rit chie等经过生物力学试验证实:自体骨 髌腱 骨最大载荷强度为ACL的114%,4股腘绳肌肌腱(2股半腱肌肌腱+2股股薄肌肌腱)为278%,强度是前者的2倍。

孙康等通过研究证实,同时取半腱肌肌腱和股薄肌肌腱后对腘绳肌肌力无明显影响,对供区的影响很小。

另外,4股腘绳肌还有移植物周径大和生物相容性好的优点,因此4股腘绳肌是A CL很好的自体替代材料,取材方便,后期并发症少。

避免了应用异体肌腱所需的高额费用,容易为患者所接受。

不同的固定方法已经有许多成功的报道,令人担忧较多的仍然是初期固定的牢固程度和腱 骨愈合的问题,尤其是胫骨端,移植物的固定必须足够坚固,能够抵抗术后6~8周移植物固定部位生物学愈合前反复的循环负荷而不被拉脱和失败。

我们的体会是,股骨端固定时,隧道钻至最深,也就是到达股骨皮质,这样可以选择尽可能短的带袢钢板,以保证隧道内有尽可能多的腱组织。

胫骨端的固定,除了应用界面螺钉外,把4股肌腱的编织线固定在螺钉上,增加了固定强度,费用低。

在行A CL重建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移植物的直径应与骨隧道的直径相一致,这样移植物与骨隧道之间没有空隙,能牢靠地从骨隧道通过骨和纤维愈合,不至于发生移植物的松动;(2)胫骨隧道的进针点应在胫骨结节内侧20~30mm 处,与胫骨成45~50 角,而出针点在冠状面上与外侧半月板前角后缘平齐,矢状面上紧邻内侧髁间棘,导针出针后位于后交叉韧带前方约7mm处,针钻好后,伸曲活动膝关节,看导针与股骨髁间是否存在碰撞。

这样不会出现重建膝关节A CL 与股骨髁间的碰撞,避免韧带的松动和断裂。

股骨和胫骨隧道的准确定位能消除膝关节不稳,又可以避免引起移植物的过大张力。

骨隧道出口的边缘应尽量锉圆滑,避免对移植韧带的损伤。

在肌腱缝线端固定前,反复伸曲膝关节,进行等长检查和撞击试验避免移植韧带松弛,导致手术失败。

总之,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是一种微创,固定可靠,疗效肯定的方法。

(收稿日期:2010 08 27)锁定接骨板在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董旭,韩特铁法煤业集团总医院骨科,辽宁调兵山112700肱骨近端骨折是常见骨折,由于肩关节活动范围较大,目前对其治疗方法有许多分歧,一是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哪种疗效更佳,再则是内置物选择问题。

我院自2005年3月至2010年3月共收治45例肱骨近端骨折病人,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 PH P)治疗,取得良好疗效,尤其是老年病人,效果更佳,现报告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