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江苏宜兴陶瓷产业园区:打造千亿级陶瓷和非金属材料产业基地
工业旅游成功案例

工业旅游成功案例随着目前国家交通建设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开始把区域内的一些优秀工业景点和观光景点,作为企业的宣传和公共服务的一部分进行了开发,并成立了”工业旅游”,让游客可以更多地了解到当地的工业文化,推动社会发展。
下面我们来看看国内几个成功的工业旅游案例。
第一个成功的案例是江苏省宜兴市的泰兴市陶瓷业旅游区。
这里拥有众多的陶瓷厂,每年吸引大量的游客参观。
当游客们来到这里,可以到进入到陶瓷厂,深入了解到陶瓷的生产过程,参观到当地各种精美的陶瓷品,更可以学习到陶瓷的制作流程,更有利于游客的智慧的发展。
另外,这里还有各种休闲活动可供游客体验,如国内首家瓷土室,可以让游客体会到古代陶瓷制作的历史和文化。
第二个成功的案例是浙江省台州市的柯城县雁门古镇旅游区。
雁门古镇,是一座十分繁荣的历史文化古镇,是古代“竹帝国”的发祥地,拥有着传统的工艺,比如剪纸,折纸,汉白玉雕刻,竹排等。
游客可以参观古镇中的宫殿、古建筑,更可以到当地的集市及传统的文化街,以及古代手工艺品陈列,更有利于游客深入了解到当地的历史文化。
另外,这里还可以到古镇旁边的山水园,欣赏到秀美的江南山水风光,更可以到古镇内的文艺街,可以看到各种传统形式的文艺演出,可以让游客深刻地感受到古老文化的气息。
第三个成功的案例是江西省赣州市的于都县龙池湖景区。
这里拥有着著名的法家寺,是一处古老而又神圣的宗教景点,游客可以观赏到完善的佛教艺术,融合了佛教建筑、佛教文化以及自然风景的完美结合。
此外,这里还有龙池湖,又名梅江湖,是名副其实的一处“梅山湖水一色”,拥有着比之神州大地更加秀美的自然风光,更有利于游客进行休闲度假。
总之,上面介绍的这几个成功的工业旅游案例都是目前国内的一些优秀的旅游区,可以给游客提供一个全新的旅行体验。
它们不仅能够让游客了解具有特色的工业文化,更可以让游客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古老文化的魅力。
醴陵瓷知识

醴陵瓷发展历史醴陵是一座古老而充满现代气息的江南城市,享有“瓷城”美誉,是举世闻名的釉下五彩瓷原产地。
瓷器是中国独创的发明之一,至今英文仍把瓷器称之为“china”。
醴陵陶瓷生产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远在东汉时期,醴陵就有较大规模的作坊,专门从事陶器制作。
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醴陵开始烧制粗瓷。
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醴陵瓷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历史: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仁人志士和能工巧匠,为醴陵瓷业的发展呕心沥血,作出了重大贡献。
1904年,湖南凤凰人熊希龄(辛亥革命后担任北洋政府总理)与曾参与“公车上书”的醴陵举人文俊铎,本着实业救国的思想赴日本考察。
在日本期间,他们发现日本瓷业技术先进,产品精良。
第二年回国后,熊希龄在文俊铎陪同下,前往醴陵的主要粗瓷产地进行调查,找出了醴陵瓷业生产落后的主要原因,同时又看到了醴陵进一步发展瓷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消费市场广阔,瓷土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廉。
随即提出了“立学堂、设公司”等主张,得到了湖南官府的大力支持。
当年,湖南官立瓷业学堂在醴陵正式开办,次年,湖南瓷业制造公司在醴陵成立,熊希龄任公司总经理,文俊铎任学堂监督。
公司聘请日本技师和景德镇技术工人,引进了当时日本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开启了醴陵由粗瓷生产到细瓷开发的新纪元。
独具特色的醴陵釉下五彩瓷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研制出来的。
前期:此前,醴陵瓷器用单一的氧化钴(俗称土墨)作彩饰原料,手工描绘粗犷花草图案后,施釉覆盖,烧成釉下青花瓷。
1907年至1908年,湖南瓷业学堂研制出草青、海碧、艳黑、赭色和玛瑙红等多种釉下颜料。
湖南瓷业制造公司的绘画名师和瓷业学堂陶画班的毕业生,经过反复研制,采用自制釉下色料,运用国画双勾分水填色和“三烧制”法,生产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釉下五彩瓷器。
釉下五彩瓷器瓷质细腻,画工精美,清新雅丽,别具一格,釉层下五彩缤纷,呈现出栩栩如生的画面,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
它的问世,立即得到业内人士和国内外舆论的极大关注和好评。
转型升级中的江苏陶瓷

转型升级中的江苏陶瓷作者:来源:《江苏陶瓷》2015年第04期他是改革开放的弄潮儿,他是曾经的衣食父母官,他是博文撰稿的作家,而现在他是引领一代陶瓷风潮的执牛耳者,他就是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先生。
借此《江苏陶瓷》杂志改版之际,我们非常荣幸能够采访到这位现代陶瓷界的名人,看看他对江苏陶瓷有什么独到的见解。
一入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大门便有一种浓郁的文化气息袭来,牌坊、翠柏、假山、池塘、白墙素瓦让人原本紧张的心情有所缓解。
史俊棠先生端坐内室,慈眉善目、儒雅谦和,言谈举止间洋溢出浓浓的学者风范,于是盏起一杯清茶来,与我们细细谈起江苏陶瓷:江苏是全国的陶瓷大省,是因为有陶都宜兴这个举世闻名的传统陶瓷产区,并且后来又在高淳发展了陶瓷生产。
除此之外,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计划经济年代,为了响应周总理提出来的要解决老百姓的吃饭用碗问题,相继在南通、苏州、无锡、江阴、镇江、南京、扬州、徐州的铜山、新沂等地,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在全省范围内布满了日用陶瓷厂。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上述日用陶瓷厂陆续关停,一方面是由于市场供应已基本满足需求,另一方面是这些陶瓷厂由于经营、管理、产品等诸多因素已基本处于亏损状态,难以生存而关停并转。
由此,江苏的陶瓷就主要集中在宜兴、高淳两地。
不过,在利用外资的热潮中,苏州的昆山、常熟等地也建起了几家墙地砖生产企业,张家港也办起了陶瓷琉璃瓦厂。
纵观全国几个传统的陶瓷产区,改革开放以来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变迁。
其中广东的佛山、潮州发展尤为迅猛,成为我国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江西除景德镇以外,在高安等县市也铺开了发展陶瓷的摊子;山东的淄博,尤其是临沂,日用瓷生产发展很快;河北的唐山、邯郸两个陶瓷老产区也保持着平稳发展势头;浙江龙泉的青瓷、福建德化的白瓷、湖南醴陵的釉下五彩、河南的钧瓷、汝瓷、唐三彩等都保持着传统的特色,也彰显着时代的风彩。
广西北流的日用瓷一直发展较快;山西的怀仁县则着重发展了日用瓷生产。
宜兴陶瓷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宜兴陶瓷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摘要:宜兴是我国唯一的综合性陶瓷产区,是闻名中外的陶都,运用SWOT分析法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宜兴陶瓷产业集群发展现状,探索其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陶瓷产业; SWOT;分析发展宜兴是我国唯一的综合性陶瓷产区,运用SWOT分析法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宜兴陶瓷产业集群发展现状,推进产业协作和资源共享,带动宜兴区域经济快速增长。
一、宜兴陶瓷产业发展的优势1.历史悠久,门类齐全。
宜兴有7300多年的制陶史,是闻名中外的陶都。
宜兴陶瓷门类齐全、品种繁多,既有传统实用的缸坛盆罐,又有新颖高雅的陈设艺术陶瓷,尤以紫砂为最;既有美观实用的园林建筑陶瓷,还有赏用兼优的各式精美的茶餐酒具,尤以酒瓶为最;更有开拓创新的工业特种陶瓷和特种耐火材料。
特别是近年来,宜兴集聚多方优势资源,深化产业交流合作,主动淘汰落后产能,将工业陶瓷、非金属材料产业作为陶瓷产业集群发展的重点,已经形成涵盖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先进结构陶瓷、功能陶瓷、耐火材料等领域的陶瓷全产业链,成为国内工业陶瓷产品门类最为齐全的陶瓷产区之一。
2.人才众多,技术雄厚。
宜兴现有法人陶瓷企业1248家和近万个家庭作坊,从业人员10万余人,拥有技术职称的陶艺人员近6500人,高级职称783人,其中正高256人,中级职称的有1303人。
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都建立了研发技术团队,与全国100多所高校长期合作,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目前,已创建与工业陶瓷相关的省级以上创新平台(产品)1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台4家,省级以上陶瓷类企业研发机构9家,发明专利100余件。
3.企业集中,协会服务。
陶瓷产业是宜兴丁蜀镇的特色支柱产业,拥有化工陶瓷、电子陶瓷、纺织陶瓷、耐火材料等多个门类,与艺术陶瓷交相辉映,推动“中国陶都”的影响力持续增强。
江苏省唯一一家陶瓷产业园区落户宜兴,集聚各类陶瓷企业近千家,被认定为国家非金属材料产业基地、省级科技产业园。
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宜兴市陶瓷产业发展研究会积极发挥“智囊团”作用,准确把握国际国内陶瓷发展趋势、市场需求和动向,为会员、企业提供优质、高效、专业的服务,切实维护好其合法权益,并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开展工作。
文化与经济

“如果你想领先别人,就学汉语吧!”这是《时代》周刊对全球正在兴起 如果你想领先别人,就学汉语吧! 这是《时代》 汉语热”的评价。今年4 胡锦涛主席访问肯尼亚时, “汉语热”的评价。今年4月,胡锦涛主席访问肯尼亚时,一位在内罗毕孔子 学院学习名叫菇丝的肯尼亚姑娘用流利的汉语回答胡主席的提问, 学院学习名叫菇丝的肯尼亚姑娘用流利的汉语回答胡主席的提问,她深情地 我们非常喜欢学习汉语,非常热爱中国文化。 说:“我们非常喜欢学习汉语,非常热爱中国文化。”这句话真实地反映了 时下汉语在外国人心目中的位置。 时下汉语在外国人心目中的位置。 中国政府因势利导,打算每年投入两亿元人民币推广汉语, 中国政府因势利导,打算每年投入两亿元人民币推广汉语,包括在世界各地建 设一百所孔子学院,培训当地汉语老师,希望通过这项“汉语战略” 设一百所孔子学院,培训当地汉语老师,希望通过这项“汉语战略”,将中文 塑造成世界“强势语言” 塑造成世界“强势语言”。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表现在哪些方面?)
美 美国通过强大新闻帝国、通过好莱坞电影等等大众传媒和大众文 美国通过强大新闻帝国、 化产品大肆推销他们的一套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国 化产品大肆推销他们的一套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通过文化倾销 在全世界构造了一个美国神话 。 法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为了保卫法兰西文化, 法 法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为了保卫法兰西文化,捍卫法语的纯洁 国 性,对来势凶猛的美国文化入侵进行了有力的抵制。非常重视在 对来势凶猛的美国文化入侵进行了有力的抵制。 世界上传播法兰西文化, 世界上传播法兰西文化,并成为世界上最为注重对外文化宣传的 国家之一 。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文化发展受到巨大冲击, 俄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文化发展受到巨大冲击,面临西方文化侵略 普京为了反击西方文化侵略,振兴和发展俄罗斯民族文化传统, 罗 普京为了反击西方文化侵略,振兴和发展俄罗斯民族文化传统, 斯 重振俄罗斯大国雄风,实施“文化扩张”战略,从而确定了积极 重振俄罗斯大国雄风,实施“文化扩张”战略, 的对外文化政策。 的对外文化政策。 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就提出“ 20世纪80年代 日 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就提出“建立文化发达国 本 家”的战略构想,努力使日本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文化基地。一 的战略构想,努力使日本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文化基地。 些日本学者甚至提出“文化立国”的主张。 些日本学者甚至提出“文化立国”的主张。 昨天我们曾是世界文明古国, 中 昨天我们曾是世界文明古国,今天我们必须成为世界文化大国 。 国
两年500亿!宜兴崛起“新高峰”!2024

引言概述:宜兴市是中国江苏省的一个县级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素有“陶都”之称。
近年来,宜兴市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宜兴市在过去两年时间里实现了500亿元的经济增长,展现出了崛起的新高峰。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宜兴市经济崛起的原因和影响。
正文内容:一、政府扶持政策1.宜兴市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如给予企业税收减免、提供土地优惠等,吸引了大量投资。
2.政府积极推动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了一大批优秀人才的加入,为宜兴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持。
二、优越的地理位置1.宜兴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便利,与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相邻,地理位置优越。
2.宜兴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丰富的陶矿和特色的茶叶产区,为发展陶瓷和茶叶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三、产业升级升级1.宜兴市在传统产业升级方面做出了大量努力,通过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提高了陶瓷和茶叶产业的竞争力。
2.宜兴市积极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如高科技制造业和互联网+产业,为宜兴市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
四、文化旅游推动1.宜兴市将文化旅游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开发和推广宜兴的陶瓷文化和山水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
2.宜兴市打造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消费,为市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稳定的收入。
五、全面开放与国际合作1.宜兴市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海外企业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吸引了大量外资投资。
2.宜兴市加快推进自贸区建设,为外贸企业提供便利条件和税收优惠,提升了宜兴市的国际竞争力。
总结:以两年500亿元的经济增长为例,展示了宜兴市在经济崛起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政府扶持政策、优越的地理位置、产业升级、文化旅游推动以及全面开放与国际合作等因素为宜兴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宜兴市今后仍将继续秉持创新发展的理念,着力打造宜兴的经济新高峰。
《宜兴市产业经济发展情况》

《宜兴市产业经济发展情况》宜兴,这座位于江苏省南部的美丽城市,拥有着独特的产业经济魅力。
接下来,咱就好好聊聊宜兴市的产业经济发展情况。
我记得有一次去宜兴的一家陶瓷厂参观,那场面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一走进厂区,就能听到机器的轰鸣声,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各种设备,忙得不亦乐乎。
在烧制陶瓷的车间里,温度高得吓人,但是师傅们却丝毫不受影响,专注地盯着窑炉,确保每一件陶瓷都能完美出炉。
先来说说宜兴的陶瓷产业。
宜兴可是著名的“陶都”,陶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这里的陶瓷种类繁多,从精美的紫砂壶到实用的日用陶瓷,应有尽有。
紫砂壶那可是宜兴陶瓷的招牌,制作工艺精湛,造型独特。
一把好的紫砂壶,不仅是泡茶的利器,更是一件艺术品。
宜兴的陶瓷企业不断创新,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让宜兴陶瓷在国内外市场上都备受欢迎。
除了陶瓷产业,宜兴的电线电缆产业也是相当厉害。
宜兴的电线电缆企业众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这些企业注重技术研发,不断推出新产品,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我有个朋友就在一家电线电缆企业工作,他跟我说他们公司经常会组织技术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就是为了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再说说宜兴的环保产业。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宜兴的环保产业发展迅猛。
各种环保设备、环保技术层出不穷。
宜兴的环保企业不仅为本地的环境治理做出了贡献,还将业务拓展到了全国各地。
有一次我在宜兴的一个环保产业园里,看到了各种各样先进的环保设备,那些高科技的玩意儿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宜兴在环保产业方面的实力。
宜兴的机械装备产业也不容小觑。
这些企业生产的各类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他们注重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不断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
我听说有一家机械装备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成功推出了一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设备,一下子打响了品牌,订单不断。
宜兴的产业经济发展能够取得如此成绩,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创新发展,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
8江苏宜兴陶瓷产业园区:打造千亿级陶瓷和非金属材料产业基地

8、江苏宜兴陶瓷产业园区:打造千亿级陶瓷和非金属材料产业基地江苏宜兴陶瓷产业园区:打造千亿级陶瓷和非金属材料产业基地江苏宜兴陶瓷产业园区于2021年7月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批准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涵盖高档陶瓷区、韩资集聚区、高新产业区三个部分,是特色鲜明的陶瓷主题园区、新兴产业汇集地、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围绕打造千亿级陶瓷和非金属材料产业基地的目标,陶瓷产业园区致力营造更好的投资创业环境,先后投入5.72亿元,用于园内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绿化11.6万平方米,日处理能力达2.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也已投运。
园区还配套成立招商、建设、管理服务等部门,为入园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
随着园区配套服务的不断完善,目前入园企业已达500多家。
园区鲜明的产业集群优势,吸引了德国杜塞拉姆公司、英国工业陶瓷巨头摩根集团等一批世界知名企业先后入驻,去年园区实际到账外资近5000万美元。
在完善园区基础配套设施的同时,陶瓷产业园区着力引进功能陶瓷、结构陶瓷等一批企业和项目,园区的集聚效应凸显,逐渐构架起以陶瓷和非金属材料制造产业为主、节能环保产业等多种产业配套协作的现代产业格局。
由世界500强企业日本旭硝子工业陶瓷株式会社等企业投资2980万美元的高档耐火材料项目已经建成,投产后将年产水泥窑用高档耐火材料3.4万吨,预计年销售收入达2.4亿元,出口创汇3000万美元。
由银茂控股有限公司和西门子集团下属欧司朗有限公司总投资4350万欧元,合资新建的年产2000吨稀土荧光粉项目一期工程10条生产线已投产,二期工程新增的10条生产线项目也已启动。
项目全部完工后,年销售可达20亿元。
由无锡泛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10亿元、年产100万平方米水泥木丝板项目,明年将全面竣工达产,可望实现年销售20亿元。
目前,园区内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档次日益提高,在建的6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15亿元。
积极引导企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加快科技创新力度,让园区的核心竞争力日益增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宜兴陶瓷产业园区:
打造千亿级陶瓷和非金属材料产业基地
江苏宜兴陶瓷产业园区于2006年7月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批准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涵盖高档陶瓷区、韩资集聚区、高新产业区三个部分,是特色鲜明的陶瓷主题园区、新兴产业汇集地、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围绕打造千亿级陶瓷和非金属材料产业基地的目标,陶瓷产业园区致力营造更好的投资创业环境,先后投入5.72亿元,用于园内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绿化11.6万平方米,日处理能力达2.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也已投运。
园区还配套成立招商、建设、管理服务等部门,为入园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
随着园区配套服务的不断完善,目前入园企业已达500多家。
园区鲜明的产业集群优势,吸引了德国杜塞拉姆公司、英国工业陶瓷巨头摩根集团等一批世界知名企业先后入驻,去年园区实际到账外资近5000万美元。
在完善园区基础配套设施的同时,陶瓷产业园区着力引进功能陶瓷、结构陶瓷等一批企业和项目,园区的集聚效应凸显,逐渐构架起以陶瓷和非金属材料制造产业为主、节能环保产业等多种产业配套协作的现代产业格局。
由世界500强企业日本旭硝子工业陶瓷株式会社等企业投资2980万美元的高档耐火材料项目已经建成,投产后将年产水泥窑用高档耐火材料3.4万吨,预计年销售收入达2.4亿元,出口创汇3000万美元。
由银茂控股有限公司和西门子集团下属欧司朗有限公司总投资4350万欧元,合资新建的年产2000吨稀土荧光粉项目一期工程10条生产线已投产,二期工程新增的10条生产线项目也已启动。
项目全部完工后,年销售
可达20亿元。
由无锡泛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10亿元、年产100万平方米水泥木丝板项目,明年将全面竣工达产,可望实现年销售20亿元。
目前,园区内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档次日益提高,在建的6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15亿元。
积极引导企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加快科技创新力度,让园区的核心竞争力日益增强。
近年来,园区组织多家企业走访中科院等科研机构,为企业和科研单位“牵线搭桥”,推动产学研合作。
其中,瑞尔精机与武汉科技大学签订了全面战略协议,就产品研发、人才培养、科技转化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
同时,园区还投资2亿元与高校合作,建立了设计研发和检测中心,为园区企业提档升级提供平台。
一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入1.2亿元致力先进建筑陶瓷的开发,利用太湖淤泥制造不燃型建筑墙体保温材料,填补了国内建筑保温无机材料的空白,该项目预计年销售收入达2亿元。
宜兴电子器件总厂、吉泰电子、陶都电力等企业“抱团”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生产的功能陶瓷被广泛用于航天、航空等尖端领域,并参与了国家相关行业标准的制订,在同行业中获得了“话语权”。
其中,宜兴电子器件总厂还承担完成了国家多项重点科技攻关课题和新产品研制项目,其生产的金属封装外壳在“神六”工程中配套使用。
陶瓷产业园平台的建立,为宜兴陶瓷产业进一步发展,为做大、做强、做精陶瓷产业拓展了更大的空间和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园区将在大力发展高端陶瓷产业、形成完整陶瓷产业体系的同时,着力发展机械、电子、环保、生物、新型材料等支柱产业、高科技产业,并大力发展研发中心、物流中心等现代服务业,使园区成为一流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