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 分光光度法测定铁
实验报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铁的含量-

课程实验者名称页数()专业年级、班同组者姓名级别姓名实验日期年月日一、实验目的:1.了解朗伯-比尔定律的应用,掌握邻二氮菲法测定铁的原理;2.了解TU1901分光光度计的构造;3.掌握TU1901分光光度计的正确使用;4.学会吸收曲线的绘制和样品的测定原理。
二、实验原理邻菲啰啉是测定微量铁的较好试剂。
在pH=2~9 的条件下,邻菲啰啉与Fe2+生成稳定的橙红色配合物,其lgK形=21.3,摩尔吸光系数ε510 = 1.1×104,其反应式如下:本方法的选择性很高,相当于含铁量40倍的Sn2+、Al3+、Ca2+、Mg2+、Zn2+、SiO32-,20倍Cr3+、Mn2+、V(V)、PO43-,5倍Co2+、Cu2+等均不干扰测定。
显色前首先用盐酸羟胺把Fe3+还原为Fe2+。
4 Fe3+ + 2NH2OH = 4 Fe2+ + N2O + H2O + 4H+三、仪器及试剂1. TU19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铁标准溶液:含铁0.01mg/mL。
3、0.1%邻菲罗啉水溶液;4、1%盐酸羟胺水溶液;5、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pH4.6):四、实验步骤课程实验者名称页数()专业年级、班同组者姓名级别姓名实验日期年月日1.吸收曲线的绘制和测量波长的选择吸取0.0mL和6.0mL 铁标准溶液分别注入两个50 mL容量瓶中,依次加入5ml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2.5ml盐酸羟胺溶液,5ml邻菲罗啉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1cm 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为参比,在440~560nm之间,每隔0.5nm测吸光度。
然后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绘制吸收曲线,找出最大吸收波长。
2、标准曲线的绘制分别吸取铁的标准溶液0.0、2.0、4.0、6.0、8.0、10.0ml于6只50ml容量瓶中,依次分别加入5ml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2.5ml盐酸羟胺溶液,5ml邻菲罗啉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0分钟,在其最大吸收波长下,用1cm比色皿,以试剂溶液为空白,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以铁含量(mg/50ml)为横坐标,溶液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含量实验报告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含量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含量。
实验原理:
实验仪器和试剂:
仪器:分光光度计、移液枪。
试剂:铁标准溶液、硝酸铵和硝酸亚铁、硫酸亚铁。
实验步骤:
1.取适量的硝酸铵和硝酸亚铁混合溶液,稀释成适宜的浓度。
2.在分光光度计上选择适当的波长,进行仪器的初步调试。
3.取一系列含有不同浓度的铁标准溶液,每个浓度分别进行三次测定,并计算平均值。
4.将测量所得的吸光度与浓度制成标准曲线。
5.将待测溶液纳入曲线范围内进行测定,计算出溶液中铁的含量。
实验结果和数据处理:
根据实验所得的吸光度和浓度数据,我们制成了铁的标准曲线。
通过
测量待测溶液的吸光度,我们进一步计算出溶液中铁的浓度。
实验讨论:
1.实验中所用的试剂的纯度对实验结果有重要影响。
如果试剂的纯度
不高,将会引入误差。
2.在实验过程中,仪器的选择和操作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准确操作仪器,进行仪器的校准和调试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
3.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样品的前处理,例如稀释、过滤等步骤。
4.在进行标准曲线绘制时,至少应该有三个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每
个溶液进行三次测定,可以得到相对准确的结果。
实验结论:
通过分光光度法,我们成功测定了待测溶液中铁的含量。
该方法简便、准确,适用于微量铁含量的测定。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注意仪器的选择
和操作,以及试剂纯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可以获得准确可靠的分析结果。
实验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
姓名###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学号 2904090120 日期 2011 年 11 月 9 日 星期三
一、实验原理
吸光光度法是根据溶液中物质对光选择性的吸收而进行的分析方法。它具有较高的灵敏 度和一定的准确度,特别适宜于微量祖坟的测定。 吸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显色剂, 目前大多数采用邻二氮菲为显色剂。 在 pH=2~9 的挑件下, 二价铁离子与邻二氮菲生成稳定的橘红色络合物,络合物的 lgK=21.3 ,摩尔吸光系数为 1.1*104。 显色前要用盐酸羟胺把三价铁离子还原为二价铁离子,测定是应控制溶液浓度在 pH=5 左右为宜。 分光光度法测定物质含量是应注意的主要是显色反应的条件和测量吸光度的条件。显色 反应的条件有显色剂用量、介质的酸度、显色时间、显色时溶液的温度、干扰物质的消除方 法等。 测量吸光度的条件包括应选择的入射光波长,吸光度范围和参比溶液。 本实验帮助学生研究邻二氮菲测铁摘入射光波长、 络合物肉 on 工业的稳定性、 显色剂浓度、 溶液 pH 值的影响等几个方面确定实验的最佳条件。
条件实验 显色剂用量的选择
取 7 个 50mL 的容量瓶, 各加入 1mL 铁标准溶液, 1mL 盐酸羟胺, 摇匀。 在分别加入 0.1、 0.3、0.5、0.8、1.0、2.0、4.0mL 邻二氮菲和 5mLNaAc 溶液,以水实施至刻度,摇匀,放置 10min。用 1cm 比色皿,以蒸馏水为参比溶液,在选择波长系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以邻二 氮菲溶液的体积 V 为横坐标,吸光度 A 为纵坐标,绘制 A 与 V 的关系的显色剂用量影响曲 线。得出测定铁是显色剂的最适宜用量。
没有干扰离子。 2、本实验量取各种试剂时应分别采用何种量器较为合适?为什么? 答:应采用移液管或是滴定管,因为要准确量取物质的体积。 3、对所做的条件实验进行讨论并选择适宜的测量条件。 答:显色剂为 2mL 的邻二氮菲溶液,显色时间 10min 为宜。
总铁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使用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总铁含量。
2. 了解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3. 掌握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总铁测定实验采用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在pH值为2.95-3.5的条件下,邻菲啰啉与铁离子形成红色络合物,该络合物在最大吸收波长为510nm处有最大吸收。
通过测定该络合物的吸光度,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的总铁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分光光度计、移液管、容量瓶、酸度计、玻璃棒、烧杯等。
2. 试剂:邻菲啰啉溶液、铁标准溶液、盐酸、氢氧化钠、pH缓冲溶液、氯仿等。
四、实验步骤1. 标准曲线绘制:(1)准确移取0.0、0.1、0.2、0.3、0.4、0.5、0.6、0.7、0.8、0.9、1.0ml铁标准溶液于10ml容量瓶中。
(2)分别加入1ml邻菲啰啉溶液,用盐酸溶液定容至10ml。
(3)用分光光度计在510nm处测定吸光度。
(4)以吸光度为纵坐标,铁离子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样品测定:(1)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水样于10ml容量瓶中。
(2)按照标准曲线绘制步骤,加入邻菲啰啉溶液、盐酸溶液等。
(3)用分光光度计在510nm处测定吸光度。
(4)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总铁含量。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1. 标准曲线计算:以铁离子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根据样品测定时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出对应的铁离子浓度。
2. 样品总铁含量计算:根据样品测定时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出对应的铁离子浓度。
根据样品的稀释倍数,计算样品中总铁含量。
六、实验结果与讨论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绘制出标准曲线,并计算出样品中总铁含量。
2. 讨论:(1)本实验采用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总铁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2)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溶液的pH值,确保在适宜的pH值范围内进行实验。
(3)在样品测定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移液管和容量瓶的准确性,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分光光度法测铁含量

分光光度计测定工业盐酸中的铁含量周次:双周二一、实验目的1.掌握一种测定溶液中铁含量的实验方法。
2.掌握分光光度计的测试原理和使用方法。
3.学习如何选择吸光度分析的实验条件。
二、实验原理分光光度法测量的理论依据是伯郎—比耳定律:当容液中的物质在光的照射和激发下,产生了对光吸收的效应。
但物质对光的吸收是有选择性的,各种不同的物质都有其各自的吸收光谱。
所以根据定律当一束单色光通过一定浓度范围的稀有色溶液时,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A与溶液的浓度c(g/l)或液层厚度b(cm)成正比。
其定律表达式:A=abc(a是比例系数)。
当c的单位为mol/l时,比例系数用ε表示,则A=εbc称为摩尔吸光系数。
其单位为L·mol-1·cm-1它是有色物质在一定波长下的特征常数。
邻二氮菲可测定试样中铁的总量的条件和依据:邻二氮菲亦称邻菲咯啉(简写phen),是光度法测定铁的优良试剂。
在pH=2~9的范围内,邻二氮菲与二价铁生成稳定的桔红色配合物((Fe(phen)3)2+)。
此配合物的lgK稳= 21.3,摩尔吸光系数ε510= 1.1×104 L·mol-1·cm-1,而Fe3+能与邻二氮菲生成3∶1配合物,呈淡蓝色,lgK稳=14.1。
所以在加入显色剂之前,应用盐酸羟胺(NH2OH·HCl)将Fe3+还原为Fe2+,其反应式如下:2 Fe3+ + 2 NH2OH·HCl →2Fe2+ + N2 + H2O + 4H+ + 2Cl-测定时控制溶液的酸度为pH≈5较为适宜,用邻二氮菲可测定试样中铁的总量。
三、仪器与药品752型分光光度计1台;容量瓶(50mL)7只;量筒(100mL)1个;烧杯(100mL)4只;胖肚移液管(25 mL)2支;刻度移液管(10 mL)2支;洗耳球1只。
100μg·mL-1铁标准溶液;0.15% 邻二氮菲水溶液;10%盐酸羟胺溶液;1mol·L-1乙酸钠溶液;1 mol·L-1 NaOH溶液;6 mol·L-1 HCl(工业盐酸试样)。
铁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含量的原理和方法;2. 学会使用分光光度计进行铁含量的测定;3. 熟悉标准曲线的绘制及使用。
二、实验原理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与物质浓度成正比关系的分析方法。
在本实验中,利用铁与邻菲罗啉在特定条件下生成橙红色络合物,通过测定该络合物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铁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分光光度计、721型比色皿、具塞比色管(50ml)、移液管、吸量管、容量瓶等。
2. 试剂:铁储备液(100g/mL)、铁标准使用液(20g/mL)、0.5%邻菲罗啉水溶液、硫酸、盐酸、氢氧化钠等。
四、实验步骤1. 标准曲线的绘制(1)准确移取0.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mL铁标准使用液于10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1.0mL 0.5%邻菲罗啉水溶液,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摇匀;(2)将上述溶液在510nm波长下,用1cm比色皿,以空白溶液为参比,测定吸光度;(3)以吸光度为纵坐标,铁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样品测定(1)准确移取适量样品于10mL容量瓶中,加入1.0mL 0.5%邻菲罗啉水溶液,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摇匀;(2)在510nm波长下,用1cm比色皿,以空白溶液为参比,测定吸光度;(3)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铁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1. 标准曲线的绘制绘制标准曲线,得到铁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关系为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²=0.999。
2. 样品测定测定样品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铁的含量为X mg/L。
3. 结果讨论本次实验中,铁含量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实验过程中操作规范,数据稳定。
实验结果表明,分光光度法适用于铁含量的测定,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铁含量,掌握了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
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含量

姓名:封德军指导老师:陶明学号:1004010026 班级:2010级化学专业一、实验目的:1、初步熟悉722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2、熟悉测绘吸收光谱的一般方法。
3、学习如何选择分光光度分析的实验条件二、实验原理: 1、在pH=2~9 的溶液中,邻二氮菲(phen) 与Fe2+生成稳定的红色配合物,反应方程式为:2Fe3++2NH2OH.HCl→2Fe2++N2+H2O+4H++2Cl+,其最大吸收峰在515nm处。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A=Kbc,溶液中浓度与其吸光度之间具有直线关系,可用标准曲线法测定。
三、实验步骤:1、用吸量管吸取0.0ml和5ml铁标准使用液分别注入两个50ml 容量瓶中,加入1ml盐酸羟胺溶液,摇匀。
再加入2ml领二氮菲水溶液,5ml醋酸钠水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0min。
2、取两支1cm比色皿,先用蒸馏水清洗2-3次再用试液润洗3-4次,分别将配好的铁标准使用液注入比色皿,并用镜头纸拭去光洁面的试液。
以试剂空白(即0.0ml铁标准溶液)为参比溶液,调节分光光度计使其在参比溶液中透光率为100%。
在440-570nm之间,每隔10nm测一次吸光度,最后测的在510nm附近吸光度最大。
在最大吸收峰附近,每隔5nm测量一次吸光度,即在505nm与515nm处分别测量一次吸光度。
3、显色剂用量的确定:在 7 只 50 ml容量瓶中,各加10ml铁标准溶液和 20ml盐酸羟胺溶液,摇匀。
分别加入 0.2, 0.4,0.6,0.8,1.0,2.0,4.0 ml邻二氮菲溶液,再各加 5.0 ml乙酸钠溶液,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放置10min,以水为参比,在选定波长下测量各溶液的吸光度。
以显色剂邻二氮菲的体积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吸光度-显色剂用量曲线,确定显色剂的用量。
4、铁标准曲线的测定:取6个50 ml容量瓶,编序号为1 2 3 4 5 6 7并分别加入铁标准溶液(10ug/ml)0.00ml 0.20ml 0.40ml 0.60ml 0.80ml 1.00ml 试样,盐酸羟氨(20g/L) 2ml,摇匀。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铁含量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铁含量实验准备:洗瓶、废液杯、擦镜纸、滤纸、比色皿(2cm)检查分光光度计测定盒中有误上次实验残留的吸收池——开启分光光度计、打印机、电脑主机。
分光光度计自动进入调试状态,显示“预热15min”——“是否校正系统”“否”,按出现如下对话框,表示仪器预热完好。
电脑:主页面上点击“分析家”工作站(棱镜样图标),输入账号密码:admin设置打印机:“文件”——“打印机设置”——选择打印机(和打印机上所贴标签一致)——————(该步骤实际上是选择后期要用到的打印机)一、扫描曲线,测定最大吸收波长1、进入仪器界面后,显示WAVE界面。
点击“波长扫描”,扫吸收曲线,窗口左上角出现“wave2”,(下一位同学测量时,点击“波长扫描”,将会出现“wave3”,记住自己的编号)2、点击图标“设置uv主机”,弹出扫描设置的对话框,设置波长范围,从大到小(起始大,终止小)——确定。
测定铁含量时,扫描范围是:440—5503、点击#图标,设值“显示范围”,(即吸收曲线显示的横纵坐标范围)X:波长,Y:吸光度4、放入参比溶液,点击Z图标“满刻度校正”机器工作,自动调零,结束后出现“用户基线已建立”,点击“确定”。
5、拿出参比,换溶液(可以用6mL的铁标液),点红色三角按钮“启动”,测最大吸收波长。
机器工作。
扫描结束,点击确定,打开可以看到最大吸收波长的数据。
6、打印扫描曲线:点击底下带三角?图标“显示内容”,设置打印内容(此时鼠标放在图片上),出现“显示及打印效果设置”,进入“打印”框部分进行修改信息,输入操作者信息。
点击打印机图标,进行打印。
二、定量测定(工作曲线绘制及测定样品)1、点击“多波长分析”按钮,进入测定界面。
1;波长:输入最大吸收波长值;是否计算样品浓度2、放入参比溶液,点击Z图标“满刻度校正”(即调零)然后点击右上角的“启动”按钮,出现对话框,输入标液浓度(此时参比溶液是其中一个标液,浓度是0),显示出空白的吸光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十四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含量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吸光光度法测量波长的选择方法;
2.掌握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原理及方法;
3. 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分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对光选择性吸收而进行分析的方法,分光光度法用于定量
分析的理论基础是朗伯比尔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
A=εb C
邻二氮菲(又称邻菲罗啉)是测定微量铁的较好试剂,在pH=2~9的条件下,二
价铁离子与试剂生成极稳定的橙红色配合物。摩尔吸光系数ε=11000 L·mol-1·cm-1。
在显色前,用盐酸羟胺把Fe3+还原为Fe2+。
2Fe3++2NH2OHHCl→2Fe2++N2+4H++2H2O+2Cl
-
Fe2+ + Phen = Fe2+ - Phen (橘红色)
用邻二氮菲测定时,有很多元素干扰测定,须预先进行掩蔽或分离,如钴、镍、
铜、铅与试剂形成有色配合物;钨、铂、镉、汞与试剂生成沉淀,还有些金属离子如
锡、铅、铋则在邻二氮菲铁配合物形成的pH范围内发生水解;因此当这些离子共存
时,应注意消除它们的干扰作用。
三、仪器与试剂
1.醋酸钠:l mol·L-1;
2.盐酸:6 mol·L-1;
3.盐酸羟胺:10%(用时配制);
4.邻二氮菲(%):邻二氮菲溶解在100mL1:1乙醇溶液中;
5.铁标准溶液。
(1)100μg·mL
-1
铁标准溶液:准确称取(NH4)2 Fe(SO4)2·12H20于烧杯中,加
入20 mL 6 mol·L-1盐酸及少量水,移至1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6.仪器:7200型分光光度计及l cm比色皿。
四、实验步骤
1.系列标准溶液配制
(1)用移液管吸取10mL100μg·mL-1铁标准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2mL 6
mol·L-1盐酸溶液, 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Fe3+浓度为10μg·mL-1.
(2) 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50 mL比色管6个,用吸量管分别加入0 mL,2 mL,4 mL,
6 mL, 8 mL和10 mL10μg·mL-l铁标准溶液,各加l mL盐酸羟胺,摇匀; 经再加2mL
邻二氮菲溶液, 5 mL醋酸钠溶液,摇匀, 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后放置10min。
2.吸收曲线的绘制
取上述标准溶液中的一个, 在分光光度计上,用l c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溶液,
用不同的波长,从440~560 nm,每隔10 nm测定一次吸光度,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每
隔5nm测定一次吸光度。然后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吸收曲线,从吸
收曲线上确定进行测定铁的适宜波长(即最大吸收波长)。
3.铁含量的测定
吸取未知液5 mL至50mL容量瓶中,按标准曲线制作步骤测定其吸光度。从标准
曲线上查出和计算未知液中铁的含量(μg·mL-l)。
五、思考题
1、本实验量取各种试剂时应分别采用何种量器较为合适?为什么?
本实验的所用的溶液量都比较少, 用移液管或吸量管比较合适. 标准及铁试样的
量取要特别准确, 而其它试剂都为过量, 相对要求不是很严格.
2、制作标准曲线和进行其它条件试验时,加入试剂的顺序能否任意改变?
不能。先加盐酸羟胺是将铁还原, 再加络合剂与铁反应, 最后醋酸钠调酸度, 若先
加络合剂则只测二价铁, 若醋酸钠先加则铁会形成沉淀, 无法显色.
3、根据本实验结果,计算邻二氮菲-Fe(II)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
ε= A/(b C)
六、7200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1)通电, 预热20min;
(2波长选择:用波长调节旋钮设置所需的单色光波长;
(3)打开样品室盖,在1~4号放置比色皿槽中,依次放入校具(黑体),参比液,样品液1;
(4)将%T校具(黑体)置入光路,在T方式下按"%T"键,此时仪器自动校正后显示""
(5)将参比液拉入光路中,按"0A/100%T"键调0A/100%T,此时仪器显示"BLA",表示
仪器正在自动校正,校正完毕后显示"100"%T或""A ;
(6)将两样品液分别拉入光路中,此时若在"T"方式下则可依次显示样品的透射比(透
光度)若在"A"方式下,则显示测得的样品吸光度.
七、注意事项
1、不能颠倒各种试剂的加入顺序
2、每改变一次波长必须重新调零
3、每次测定前要注意调满刻度
1.分光光度法用于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
解:分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对光选择性吸收而进行分析的方法,分光光度法用于定量分析的
理论基础是朗伯比尔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
cA
2.邻二氮菲与铁的显色反应。
解:在pH=2~9的溶液,Fe2+与邻二氮菲(Phen)生成一种稳定的橘红色螯合物Fe(Phen)32+,其
稳定常数为×1021,εmax=×104 molL-1cm-1。邻二氮菲与Fe3+也能生成配位比为31的淡蓝色螯合物,
在显色前要用盐酸羟氨将Fe3+全部还原为Fe2+。
3.分光光度法实验条件的选择。
解:测量波长、溶液的酸度、显色剂用量、显色时间、温度、溶剂以及共存离子的干扰及其
消除等,都是通过实验来确定的。
4.吸收曲线和标准曲线。
解:吸收曲线是物质对于光源各种波长的光吸收程度的记录。它是分光光度法选择波长的依
据。通过吸收曲线来选择适宜的测量波长(max)。
标准曲线是在测量波长(max)下,测量系列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以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
A为纵坐标,所对应的曲线。
5.本实验量取各种试剂时应分别采用何种量器量取较为合适?为什么?
解:本实验量取各种试剂时只有含铁标液和含铁的试样用吸量管,其它都用适当大小的量筒
即可。因为只有标准溶液才用准确度高的吸量管量取。
6.用邻二氮菲法测定铁时,为什么在测定前要加入盐酸羟氨溶液?盐酸羟氨溶液若不是新配
制的,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解:用邻二氮菲法测定铁时,在测定前要加入盐酸羟氨溶液,目的是将溶液中所有的铁全部
转化成二价铁,以防止三价铁干扰测定。若盐酸羟氨溶液若不是新配制的,则三价铁不能全部转
化成二价铁,所测铁的含量偏小。
7.怎样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试样中的全铁和亚铁的含量?
解:将试样中的铁全部转化成二价铁,再用显色剂显色,则测得的是全铁。若先加入掩蔽剂
将三价铁掩蔽起来,再用显色剂显色,则测得的是亚铁。
8.在实验中盐酸羟胺和醋酸钠的作用是什么?若用氢氧化钠代替醋酸钠,有什么
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