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ppt)
脑室肿瘤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脑室肿瘤-脉络丛乳头状瘤
(choroid plexus papillom)
影像学特征
CT平扫: 扩大的脑室内见团块样高密度灶,其内可见斑点钙化;病灶 形态欠规则,分叶状,周边可见结节样改变,颗粒感较明显;增强扫 描呈明显均匀强化,边缘清楚;周围脑实质未见水肿效应(只有肿瘤 较大压迫脑室壁时才导致脑组织水肿效应)。
肿瘤 T1WI 呈稍低信号,T2WI 呈稍高信号,因肿瘤常有囊变、钙化,少数可合 并出血,使信号不均匀,囊变区 T1WI 呈低信号或高信号,T2WI 呈高信号,钙 化灶在 T1WI、T2WI 上一般都呈低信号 。
瘤周水肿效应轻。
脑室肿瘤-室管膜瘤(ependymoma)
脑室肿瘤-室管膜瘤(ependymoma)
脑室肿瘤-中枢神经细胞瘤(central neurocytoma )
CNC影像学特征
常以宽基底与透明隔粘连,累及孟氏孔,引起梗阻性脑积水。 较大的肿瘤常侵犯侧脑室顶壁、侧壁。 肿瘤多呈囊实性;增强扫描后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变区无强化。
肿瘤周边或内部可见流空血管影。 瘤周水肿罕见。 MRS 发现高甘氨酸伴高丙氨酸峰或者肌醇峰伴高丙氨酸峰对诊断有较高价值。
脑室肿瘤-室管膜巨细胞星形细胞瘤
(subependymal giant cell astrocytoma SEGA)
脑室肿瘤-脉络丛乳头状瘤
(choroid plexus papillom)
脉络丛乳头状瘤属良性肿瘤,起源于脉络上皮细胞,是一种少见的 肿瘤,占颅内肿瘤的0.4%~0.7%,占胶质瘤的2%。占儿童颅内肿 瘤的1.8%~3% 约45%的脉络丛乳头状瘤患者在1岁内发病 74% 在10岁以内发病。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概述及影像学特点、诊治流程(最新)

弥漫浸润性淋巴瘤主要应与病毒性脑炎区别 鉴别要点包括:
①病毒性脑炎呈弥漫性分布时,常有灰质受累较严重或以脑回侵犯为主的表现,T1WI呈 弥漫性脑回样高信号是其特征,而淋巴瘤不会表现为脑回样高信号;
②淋巴瘤在CT平扫时多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而病毒性脑炎呈低密度; ③淋巴瘤增强扫描时显著均质强化,而病毒性脑炎一般不强化,或病灶周围.仅有轻度
线状强状。
累及胼胝体而侵犯双侧半球的原发淋巴瘤需要与胶质母细胞瘤区别 鉴别要点包括:
①原发淋巴瘤CT密度和MR信号较均匀,而胶质母细胞瘤CT密度和MR信号不均匀; ②原发淋巴瘤通常呈均质显著强化,而胶质母细胞瘤通常呈不均质、不规则环形强化; ③氢质子波谱检查,肿瘤实质部分出现明显的Lip波提示可能为淋巴瘤; ④胶质母细胞瘤在磁敏感加权成像时可见明显的磁敏信号,而淋巴瘤无。
临床表现与其他颅内肿瘤类似,头痛、恶心、呕吐、颅压增等,无特征性。病程较短, 如不治疗,多在症状发生后3-5个月内死亡。由于恶性淋巴瘤对放、化疗敏感,及时放射 治疗能明显改善病人的预后。但手术治疗不能改善该病预后,故早期正确诊断有重要意义, 也因此影像诊断非常重要。
影像学特点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多起自血管周围间隙内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因为脑内靠近脑表面 及脑室旁血管周围间隙较明显,故肿瘤常发生在近中线深部脑组织,其一侧常与脑室室管 膜相连,或肿瘤靠近脑表面,也容易累及胼胝体而侵犯对侧半球。肿瘤内一般无钙化。
均质强化的脑原发淋巴瘤,有时需要与结核瘤鉴别 氢质子波谱对两者的鉴别有重要意义。结核瘤和淋巴瘤均可在0.9-1.6ppm处出现明
显的Lip波,但结核瘤脑正常代谢物质明显降低或缺乏,包括NAA波、Cr波、Cho波和 MI波,而淋巴瘤表现为Cho波升高。
颅内肿瘤概述ppt课件.pptx

Page 23
颅内肿瘤的治疗(四)
光动力学治疗(PDT)
用醋酸或硫酸处理过的血卟啉衍生物(HPD),能通过血脑屏障,容易被瘤细胞吸收。 瘤细胞HPD的积贮可较正常组织细胞大5~20倍,停留在细胞内的时间可达48h。
在此期间如用氩激光照射瘤床,则含有光敏物质的瘤细胞因发生光理化反应而失去活力或死亡。
Page 14
八、颅内肿瘤的临床检查(一)
影像学检查
包括头颅X线摄片、放射性核 素脑造影、脑室和脑池造影、 脑血管造影等。这些检查过去 曾是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诊断 方法,不仅具有病变定位的意 义,还有一定的定性诊断价值。 但是这些检查除X线摄片外, 都有损伤性,应根据需要慎重 选择。
Page 15
最大限度切除肿瘤 术后常规局部野照射Dt50Gy 最大限度切除肿瘤 术后常规局部野照射Dt54~60Gy
提倡 提倡 提倡
不提倡 提倡
不提倡 提倡
不提倡 P提ag倡e 20
颅内肿瘤的治疗(一)
手术治疗
是颅内肿瘤最基本、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以不造成重大神经功能障碍的前提下,力争完全切除 或大部切除。 颅内肿瘤手术治疗,包括肿瘤切除、内减压、外减压 和捷径手术。 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良性肿瘤大部都可彻底切 除并很好地保护神经功能。 恶性肿瘤,手术切除肿瘤再加其他治疗,也能获得较 好结果。 部分切除肿瘤缩小肿瘤体积或内外减压,脑脊液分流 等姑息性手术,可暂时缓解颅内高压,争取其他治疗时 机,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常见原发颅内肿瘤的发生率及治疗效果
发生率(%)
治疗方法
5年生存率(%)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 脑膜瘤 垂体腺瘤 髓母细胞瘤 室管膜瘤 颅咽管瘤
医学影像幕上血管周细胞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PPT课件

影像表现
CT 呈稍高密度影,T1WI 示肿瘤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T2WI 呈等信号或稍高信 号,FLAIR 呈稍高信号,DWI 呈不均匀低信号。 增强扫描肿瘤实体性部分显著强化,内可见斑点、片状囊变或坏死区,瘤内无钙 化,肿瘤周边可见血管流空信号。 可侵犯破坏周围脑组织或骨组织,但无骨质增生。
5
6
血管周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间质性肿瘤,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多发生 于四肢、盆腔及腹膜后,颅内发生率较低,不足整个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 1%。
8
9
颅内HPC鉴别诊断
幕上室管膜瘤 脑膜瘤
10
幕上室管膜瘤
幕上室管膜瘤多发生于脑室旁脑实质,男性多见,起源于原始神经胶质细 胞发育过程中异位的原始室管膜细胞。多见于脑实质内侧脑室旁,大囊、 大结节、多囊变、大结节内周边出血,实性部分明细强化是瘤体常见的MRI 征象。
27
28
29
30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31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2
HPC 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肿瘤,见到大片坏死出血时,则提示肿瘤恶性程度 较高,WHO 分级为Ⅱ-Ⅲ级,血运丰富,术中出血较多,常难以全切,易复 发和中枢神经系统以外转移;术后应常规放射治疗,可以减少复发的概率 和延长复发的时间。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医学下载吧
14
医学下载吧
15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常见病变 一 脑肿瘤
2.脑膜瘤
最常见的颅内脑实质外肿瘤。
多发于40-60岁,女性多见。 好发于脑表面有蛛网膜颗粒的部位,幕上多见,大脑凸面和矢状窦旁最多见
,其次为蝶骨嵴、嗅沟及前颅窝底、鞍结节、小脑桥脑角等。 多为球形或分叶形,血供丰富,包膜完整,分界清楚。少数呈扁平状或盘状
,沿脑表面蔓延。可见钙化。
CT表现:等或高密度,边界清楚,球形或分叶形,与大脑廉小脑幕 颅骨相连,明显均一强化。
MR表现:等T1等T2信号,边界清,有包膜,强化明显,有“硬膜尾 征”。
医学下载吧
16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常见病变
一脑肿瘤
3.垂体瘤
鞍内最常见的肿瘤。>1.0cm为大腺瘤,<1.0cm为小腺瘤。 大腺瘤CT表现:蝶鞍扩大,葫芦状等或高密度占位,邻近组织受
医学下载吧
8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头CT图像
正常所见 三 CT图像
脊椎CT图像
医学下载吧
9
医学下载吧
10
医学下载吧
11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正常所见 四 MR图像
医学下载吧
12
脑肿瘤MR诊断
• 诊断要点
❖ 定位诊断 脑外肿瘤特点:靠近颅骨或脑膜、同侧的蛛网膜
下腔增宽、脑实质挤压征
直接征象:信号(囊性或实性、实性内是否有囊变、出 血、钙化、坏死)、大小、形态、边缘、数目
度出血灶。
医学下载吧
23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常见病变
二脑血管病
3.动脉瘤
好发于脑底动脉环及附近分支,是SAH的常见原因。
中枢神经系统CT和MR鉴别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CT和MR鉴别诊断》这本书的精彩摘录展现了作者对中枢神经系 统影像学诊断的深刻理解和丰富经验。这些摘录不仅涵盖了CT和MRI两种影像 学检查方法的比较和分析,还重点介绍了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影像学鉴别诊断 方法和技巧。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影像学检查方法 来评估和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患者,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这一部分是本书的重点之一,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CT和MRI图像对各种中枢神 经系统括了脊髓疾病的鉴别诊断。
在展望部分,编者讨论了CT和MRI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未来发展趋势, 包括新的成像技术、图像解析方法和疾病的早期诊断等。
摘录四: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像学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其 他检查结果。例如,在诊断脑炎时,我们需要结合患者的发热、头痛、恶心、 呕吐等症状以及脑电图、脑脊液检查等检查结果来进行诊断。同样,在诊断颅 内占位性病变时,我们也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其他检查结果来确定最 合适的手术方案和治疗方案。
摘录五: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像学诊断中,鉴别诊断是至关重要的。由于中枢 神经系统的病变种类繁多,不同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也各不相同。因此,我们需 要对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影像学表现进行深入了解和掌握。例如,在鉴别 诊断脑炎和脑梗死时,我们需要了解两者的影像学表现和发病机制,并根据患 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来确定最合适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这本书的另一个重要主题是鉴别诊断。作者通过介绍各种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让我了解了如何通过CT和MRI的图像来鉴别不同的疾病。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非 常宝贵的学习经验,因为我终于能够理解以前觉得难以捉摸的诊断过程。
《中枢神经系统CT和MR鉴别诊断》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新的启示和思考。它 不仅增加了我对医学影像学的理解,也提升了我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认 知。这本书的阅读经历无疑是我医学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我强烈推 荐这本书给所有对医学感兴趣的人,尤其是那些希望提升自己在中枢神经系统 疾病诊断方面技能的人。
影像诊断PPT课件

人体组织密度与X线阴影的关系表
组织结构
骨 钙化组织
软组织 脂肪组织 含气组织
密度
高 中 较低 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X 线阴影
透视
摄片
黑
白
暗 较亮
亮
灰白 灰黑
黑
8
人工对比 借助一些密度高的物质(如硫酸钡、
碘剂等)或密度低的物质(如空气等), 引入被检查器官或周围间隙,人为造成 器官和组织的密度差异,使之产生明显 对比而显影,称为人工对比。
X线表现:主动脉结突 出,心腰凹陷,心左缘 下段向左、向下、向后 膨凸,心影呈靴形,称 靴形心。 常见病因:原发性高血 压、主动脉瓣膜病变。
29
循环系统常见基本病变X线评估
普大型心 (烧瓶心)
X线表现:心脏向双侧对称 扩展,横径增宽。 常见病因:心肌炎、心包积 液、全心功能不全。
30
消化系统常见基本病变X线评估
35
超声检查特点
操作简便、无创伤、无痛苦、可多次重 复检查,能及时获得结果,无禁忌证和放 射性损伤等优点。其应用广泛,是现代医 学影像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一台彩色多普勒显像仪已包括B型超 声显像、M型超声显像、频谱多普勒显示和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36
超声检查方法及临床应用
A型诊断法:已被B超诊断法所代替。 B型诊断法:又称辉度调制型。B型诊断
•充盈缺损:病变向消化管腔内突出使局部不 能被造影剂充盈而形成缺损。良性病变边缘光 滑整齐,恶性病变边缘不规则。常见于消化道 肿瘤。 •龛影:胃壁局限溃烂形成缺损性凹陷被钡剂 充盈后显示的影像称龛影,是溃疡性病变的直 接X线征象。
31
计算机体层成像(CT)
掌握4个特征,秒杀中枢神经细胞瘤

掌握4个特征,秒杀中枢神经细胞瘤【医学影像服务中⼼】出品中枢神经细胞瘤(centralneurocytoma,CNC)属于WHOⅡ级神经元和混合型神经元胶质瘤,好发于侧脑室,约占颅内肿瘤的0.25%~0.50%,常表现为梗阻性脑积⽔导致的⾮特异性颅⾼压症状及体征。
2007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CNC描述为在免疫组织化学及超微结构上具有神经元分化肿瘤组织,分为脑室内CNC和脑室外CNC。
CNC多见于成年⼈,年龄20~40 岁之间,⽆明显性别差异。
本⽂重点解析脑室内CNC。
以下为【医学影像服务中⼼】总结归纳的4个诊断要点,有助于诊断CNC。
1、肿瘤位置CNC多位于侧脑室内前2/3部,靠近Monro孔,邻近或附着于透明隔,与透明隔呈宽基底相连。
准确定位是诊断本病的前提之⼀。
2、肿瘤及其周围情况CNC与周围脑室或透明隔粘连、周边多发囊变及等信号条索状结构也为其特征性表现,值得参考。
当肿瘤体积较⼤时,肿瘤边缘与周围组织粘连牵拉呈波浪状,可见“扇形征”。
瘤周⽆⽔肿或轻度⽔肿也可作为CNC的表现特征。
3、肿瘤影像特点CNC瘤体容易囊变,不同于⼀般肿瘤的囊变坏死多位于肿瘤的中⼼,CNC囊变位置通常位于肿瘤边缘部分,是CNC有别于其他肿瘤的重要影像学特征。
此外,囊变与囊变之间呈细⽹状分隔⽽酷似“ 蜂窝” 或“ 丝⽠瓤” 改变是其特征性表现。
4、肿瘤强化情况CNC在MRI上的强化⽅式多变,既可明显强化,也可轻中度强化。
但是病变内或边缘多见匍⾏⾎管流空信号,可为其特征性表现之⼀。
鉴别诊断室管膜瘤;好发于侧脑室三⾓区的室管膜瘤多见于成年⼈,可沿脑室壁塑型⽣长或向脑室外⽣长,多见钙化。
肿瘤边缘不光整、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可见囊变、坏死和钙化,可见较⼤坏死囊,此为其与中枢神经细胞瘤的鉴别要点。
另外,室管膜瘤多见侵犯周围脑实质的情况,⽽中枢神经细胞瘤中该情况较少见。
【医学影像服务中⼼】总结,针对以上四个诊断要点,仅发现第3个,即囊变与囊变之间呈细⽹状分隔⽽酷似“ 蜂窝” 或“ 丝⽠瓤” 改变,诊断CNC的准确率较⾼;如发现第3个第2个第4个,诊断CNC较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