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组 习题七及参考答案

数组 习题七及参考答案
数组 习题七及参考答案

习题七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main()

{int i,k,a[10],p[3];

k=5;

for(i=0;i<10;i++)a[i]=i;

for(i=0;i<3;i++)p[i]=a[i*(i+1)];

for(i=0;i<3;i++)k+=p[i]*2;

printf(“%d\n”,k);

}

A)20 B)21 C)22 D)23

2、以下正确的数组定义语句是()。

A)int y[1][4]={1,2,3,4}; B)float x[3][ ]={{1},{2},{3}}; C)long s[2][3]={{1},{1,2},{1,2,3}}; D)double t[ ][3]={0};

3、以下程序段的输出结果是()。

main()

{int m[3][3]={{1},{2},{3}};

int n[3][3]={1,2,3};

printf(“%d\n”,m[1][0]+n[0][0]);

printf(“%d\n”,m[0][1]+n[1][0]);

}

A)0 B)2 C)3 D)1

0 3 0 2

4、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main()

{int i,x[3][3]={1,2,3,4,5,6,7,8,9};

for(i=0;i<3;i++)printf(“%d,”x[i][2-i]);

}

A)1,5,9 B)1,4,7 C)3,5,7 D)3,6,9

5、对以下程序从第一列开始输入数据:2473↙,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include “stdio.h”

main()

{char c;

while((c=getchar())!=’\n’)

{switch (c-‘2’)

{case 0:

case 1:putchar(c+4);

case 2:putchar(c+4);break;

case 3:putchar(c+3);

default:putchar(c+2);}

}

}

A)668977 B}668966 C}66778777 D)6688766

6、不能正确为字符数组输入数据的是( )。

A)char s[5];scanf(“%s”,&s); B)char s[5];scanf(“%s”,s);

C)char s[5];scanf(“%s”,&s[0]); D)char s[5];gets(s);

7、若有char a[80],b[80];则正确的是()。

A)puts(a,b); B)printf(“%s,%s”a[ ],b[ ]);

C)putchar(a,b); D)puts(a);puts(b);

8、以下程序的输出是( )。

main()

{char a[2][5]={“6937”,”8254”};

int i,j,s=0;

for(i=0;i<2;i++)

for(j=0;a[i][j]>'0'&&a[i][j]<='9';j+=2)

s=10*s+a[i][j]-‘0’;

printf(“s=%d\n”,s);

}

A)6385 B)69825 C)63825 D)693825

二、填空题

main()

{int arr[10],i,k;

for(i=0;i<10;i++)arr[i]=1;

for(i=0;i<10;i++)

for(i=0;i<10;i++)printf(“%d\n”

2、以下程序的功能:输入30个人的年龄,统计1825岁各有多少人。填

空,使程序正确。

main()

{int i,n,age,a[30]={0};

for(i=0;i<30;i++)

{scanf(“%d”,&age);____________;}(a[age-18]++ 或a[age]++) printf(“age number\n”);

for(________;i++)printf(“%5d %6d\n”,i,a[i]); (i=0;i<8或i=0;i<25) }

3、下程序的功能:在给定数组中查找某个数,若找到,则输出该数在数组中的位置,否则

输出“can not found!”。填空,使程序正确。

main()

{int i,n,a[8]={25,21,57,34,12,9,4,44};

scabf(“%d”,&n);

for(i=0;i<8;i++)

if(n==a[i])

{printf(“The index is %d\n”,i);

__________;} (break)

if(________)printf(“can not found!\n”);} (i>=8)

4、以下程序的功能:把两个按升序排列的数组合并成一个按升序排列的数组。填空,使程

序正确。

main()

{int i=0,j=0,k=0,a[3]={5,9,19};b[5]={12,24,26,37,48},c[10];

while(i<3&&j<5)

if(________){c[k]=b[k];k++;j++;} (a[i]>b[j])

else {c[k]=a[i];k++;i++;}

while(__________){c[k]=a[i];k++;i++;} (i<3)

while(__________){c[k]=b[k];k++;j++;} (j<5)

for(i=0;i

}

5、以下程序的功能:输入10个字符串,找出每个字符串中的最大字符,并依次存入一个

一维数组中,然后输出该一维数组。填空,使程序正确。

#include ”stdio.h”

main( )

{ int j,k; char a[10][80],b[10];

for ( j=0; j<10; j++ ) gets(a[j]);

for ( j=0; j<10; j++ )

{__________;( b[j]=a[j][0])

for ( k=1; a[j][k]!=’\0’; k++ )

if ( b[j]

}

for ( j=0; j<10; j++ ) printf(”%d %c\n”,j,b[j]);

}

6、以下程序的功能:删除字符串中所有的’C’字符。填空使程序正确。

main( )

{ int j,k; char a[80],m;

gets(a);

for(j=k=0;a[j]!=’\0’;j++)

if(a[j]!=’c’ && a[j]!=’C’)____________; (a[k++]=a[j]) a[k]=’\0’;

printf(”%s\n”,a);

}

三、编程题

1、编写程序,求N阶矩阵的两条对角线元素值的和。

解1 #define N 3

main( )

{ int i,j,s=0,a[N][N];

for ( i=0; i

for ( j=0; j

scanf(“%d”,&a[i][j]);

for ( i=0; i

for ( j=0; j

if ( i==j || i+j==N-1 ) s+=a[i][j]; prin tf(“s=%d\n”,s);

}

解2:解3: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dlib.h"

#define N 5 #define N 5

main() main()

{int a[N][N],i,j,s=0; {int a[N][N],i,j,s=0;

for(i=0;i

{for(j=0;j

{a[i][j]=random(90)+10; {a[i][j]=random(90)+10;

printf("%4d",a[i][j]); printf("%4d",a[i][j]);

} if(i==j||j==N-i-1)s=s+a[i][j];

printf("\n"); }

} printf("\n");

for(i=0;i

s=s+a[i][i]+a[i][N-i-1]; printf("s=%d\n",s);

printf("s=%d\n",s); }

}

2、定义一个数组,分别赋予从2开始的30个偶数,然后按顺序每5个元素求一个平均值,并

放在数组的末尾。

main( )

{int i,j,k=2; float a[40],s;

for ( i=0; i<30; i++ )

{a[i]=k;k+=2; } /* 产生a数组 */

j=30; s=0;

for ( i=0; i<30; i++ ) /* 每5个数产生一个平均值依次放入a[j],j=30,31,...,35 */

{s+=a[i];

if ( (i+1)%5==0 ) { a[j++]=s/5; s=0; }

}

k=30;

for ( i=0; i<30; i++ ) /* 输出a数组,每5个数及其平均值占一行 */ { printf(“%6.1f”,a[i]);

if ( (i+1)%5==0 ) printf(“ average=%6.1f\n”,a[k++]);}

}

解2

#include "stdlib.h"

#define N 36

main()

{int a[N]={0},i,j=30;

for(i=0;i

{a[i]=(i+1)*2;

a[j]=a[j]+a[i]; /*每5个数求和 */

printf("%4d",a[i]); /*输出前a[0]—a[29]元素值*/

if((i+1)%5==0){a[j]=a[j]/5;j++;} /*每5个数求平均*/

}

for(;i

printf("%3d",a[i]); /*输出a[30]—a[35]元素 */

printf("\n");

}

3、产生30个随机数到数组中, 任意指定位置k,从第k个数开始依次后移3个位置。输

出移动前后的数组。

#include “stdlib.h”

#define N 9

main( )

{ int i,j,k,a[N+3],s;

for(i=0;i

{ a[i] = rand(); printf(“%6d”,a[i]);

}

printf(“\n”);

scanf(“%d”,&k); /* 指定位置K */

for ( i=N-1+3; i>=k+2; i--) /* 从a[N-1]开始到a[k-1]依次向后移动3个位置 */ a[i]=a[i-3];

for ( i=0; i

printf(“%6d”,a[i]); printf(“\n”);

}

4、编写程序,输入任意10进制4位正整数,将其化成二进制数。

程序1:

main( )

{int j,k=0,a[16]={0},s;

scanf(“%d”,&s); /* 输入待转化的10进制4位正整数s */

while(s>0) /* 按”除二取余”得到各位二进制数a[k]*/

{ a[k]=s%2; k++;

s=s/2; }

for(j=15;j>=0;j--)/* 按倒排方式输出二进制数的各位数字 */

printf(“%2d”,a[j]);

}

程序2:

/*P196_4.c*/

main()

{int n,i;char a[16];

long k=1;

printf("Input n=\n");

scanf("%d",&n);

while(n>k) /*求大于n且最接近n的二进制权值*/

k=k*2;

k=k/2;

for(i=0;k>0;i++) /*用除权法将n转换未二进制*/

{a[i]=n/k+'0';

n=n%k;

k=k/2;

}

a[i]='\0';

printf("%s\n",a);

}

5、编写程序, 产生30个50以内的随机整数到5行6列数组中,输出那些在行和列上均为

最小的元素。

main( ) /*解1*/

{ int i,j,p,q,a[5][6],f;

for(i=0;i<5;i++) /* 产生a数组并输出 */

{for(j=0;j<6;j++)

{a[i][j]=rand()%50;

printf(“%5d”,a[i][j]);}

printf(“\n”);}

f=0; /* 标志量,f=0:未找到目标,f=1:找到目标 */

for(i=0;i<5;i++)

{p=0; /* p记录i行最小值列下标 */

for(j=1;j<6;j++) /* 找i行最小值a[i][p] */

if(a[i][j]

q=0;

for(j=1;j<5;j++) /* 找p列最小值a[q][p] */

if(a[j][p]

if(q==i) /* a[q][p]是i行最小元素,也是p列最小元素 */

{f=1; printf(“min=a[%d][%d]=%d\n”,q,p,a[q][p]);}

}

}

#include "stdlib.h" /* 解2 */

main()

{int a[6][6],i,j,m,n;

for(i=0;i<5;i++)

{for(j=0;j<6;j++)

{a[i][j]=random(50);

printf("%4d",a[i][j]);

}

printf("\n");

}

for(i=0;i<5;i++)

{m=0;n=0;

for(j=1;j<6;j++)

if(a[i][j]

for(j=0;j<5;j++)

{if(j==i)continue;

if(a[j][m]

if(n==0)printf("a[%d][%d]=%d\n",i,m,a[i][m]);

}

printf("\n");

}

6、编写程序, 产生30个[10,100]中的随机整数到5行7列数组a的前6列中,求每行元

素值的和,并把和值记录在各行的最后一个元素,如:a[2][6]存放的是2行的和。然后将和值最大的行与首行对调。

main( )

{ int i,j,p,q,a[5][7],f;

for(i=0;i<5;i++) /* 产生a数组*/

for(j=0;j<6;j++)

a[i][j]=rand()%91+10;

for(i=0;i<5;i++) /* 产生i行的和并存放在a[i][6] */

{ a[i][6]=0;

for(j=0;j<6;j++)

a[i][6]+= a[i][j];}

for(i=0;i<5;i++) /* 输出a数组*/

{for(j=0;j<7;j++)

printf(“%5d”,a[i][j]);

pr intf(“\n”);}

p=0;

for(i=1;i<5;i++) /* 找行和最大的行p */

if(a[i][6]>a[p][6]) p=i;

for(j=0;j<7;j++) /* 0行与p行交换位置 */

{q= a[0][j]; a[0][j]= a[p][j]; a[p][j]=q;}

for(i=0;i<5;i++) /* 输出交换后的a数组*/

{for(j=0;j<7;j++)

printf(“%5d”,a[i][j]);

printf(“\n”);}

}

7、编写程序, 产生30个[1,100]中的随机整数到5行6列数组中,任意输入一个正整数

k,输出数组中与k大小相差5以内的所有元素。

#include “math.h”

main( )

{ int i,j,k,a[5][6];

for(i=0;i<5;i++) /* 产生a数组*/

for(j=0;j<6;j++)

a[i][j]=rand()%100+1;

for(i=0;i<5;i++) /* 输出a数组*/

{ for(j=0;j<6;j++)

printf(“%5d”,a[i][j]);

printf(“\n”);}

scanf(“%d”,&k); for(i=0;i<5;i++) /* 输出与k的差小于5的数组元素 */ for(j=0;j<6;j++) if(abs(k-a[i][j])<5) printf(“%5d”,a[i][j]);

printf(“\n”);

}

8、编写程序,实现gets( )函数的功能。

#include “stdio.h”

gets1(char s[ ])

{int j=0;

char c;

while((c=getchar())!=’\n’)

s[j++]=c; s[j]=’\0’;

}

main()

{char s[80];

gets1(s);

printf(“%s\n”,s);

}

9、编写程序,判断给定字符串是否回文。回文是指顺读和倒读都一样的字符串。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main( )

{ char a[80];

int i,j,k,p;

gets(a); k=strlen(a);

p=1;

for ( i=0,j=k-1; i

if ( a[i]!=a[j] ) { p=0; break; }

if ( p!=0 ) printf(“a=%s,yes\n”,a);

else printf(“a=%s,no\n”,a);

}

10、编写程序,任意输入一个字符串,将其中的最大字符放在字符串的第2个字符位置,将最小字符放在字符串的倒数第2个字符位置。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main( )

{ char a[80],max,min;

int i,j,k,t,p;

gets(a); k=strlen(a);

max=min=0;

for ( i=1; i

{ if ( a[max]

if ( a[min]>a[i] ) min=i;

}

t=a[1]; a[1]=a[max]; a[max]=t; /* 最大值a[max]与a[1]交换 */

if ( min==1 ) /*若最小值是a[1],则a[1]已交换到a[max],故a[max]与a[k-2]交换 */

{ t=a[k-2]; a[k-2]=a[max]; a[max]=t; }

else { t=a[k-2]; a[k-2]=a[min]; a[min]=t; }

printf(“a=%s\n”,a);

}

11、编写程序,输入一个3位正整数,计算其各位数字的和值,取该和值被13除的余数,若余数为零,则输出****,否则输出对应的月份英文单词。输出形式如下(以整数539和247为例):

539:5+3+9=17,17%13=4,April 247:2+4+7=13,13%13=0,****

main( )

{ int i,j,k,n,t,p;

char a[13][20] = {”***”, “January”, “February”, “Match”, “April”, “May”, “June”, “July”, “August”,

“September”, “October”, “November”, “Deccember” };

scanf(“%d”,&n); i=n/100; j=n/10%10; k=n%10; p=i+k+j; t=p%13;

printf(“%d: %d+%d+%d=%d,%d%%13= %d,%s\n”,n,i,j,k,p,p,t,a[t]);

}

12、编写程序,任意输入5个字符串存放到2维数组中,按字符串的长度从短到长顺序输出它们。

程序1:

#include “string.h”

main( )

{ int i,j,k,n,t,p,b[5];

char a[5][80];

for ( i=0; i<5; i++ ) /* 输入各字符串,并在b数组中记录各串的行号 */

{gets(a[i]); b[i]=i; }

for ( i=0; i<4; i++ ) /* 选择法按字符串的长度从短到长排序 */

{k=i;

for ( j=i+1; j<5; j++ )

if ( strlen(a[b[k]])>strlen(a[b[j]]) ) k=j;

if ( k!=i ) { t=b[k]; b[k]=b[i]; b[i]=t; }

}

for ( i=0; i<5; i++ )

printf(“%d,%s\n”,b[i],a[b[i]]);

}

程序2:

/*P197_12*/

#include "string.h"

main()

{char s[5][80],t[80];

int i,j,k;

for(i=0;i<5;i++)

gets(s[i]);

for(i=0;i<5;i++)

{k=i;

for(j=i;j<5;j++)

if(strlen(s[k])>strlen(s[j]))k=j; strcpy(t,s[k]);

strcpy(s[k],s[i]);

strcpy(s[i],t);

}

for(i=0;i<5;i++)

puts(s[i]);

}

数组练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数组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判断字符串a和b是否相等,应当使用() A、if(a==b) B、if(a=b) C、if(strcpy(a,b)) D、if(strcmp(a,b)) 2、以下正确的定义语句是() A、int a[1][4]={1,2,3,4,5}; B、float x[3][]={{1},{2},{3}}; C、long b[2][3]={{1},{1,2},{1,2,3}}; D、double y[][3]={0}; 3、以下各组选项中,均能正确定义二维实型数组a的选项是() A、float a[3][4]; float a[ ][4]; float a[3][ ]={{1},{0}}; B、float a(3,4); float a[3][4]; float a[ ][ ]={{0},{0}}; C、float a[3][4]; static float a[ ][4]={{0},{0}}; auto float a[ ][4]={{0},{0},{0}}; D、float a[3][4]; float a[3][ ]; float a[ ][4]; 4、下面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1—5 DDCBA 6—10 BDABB 11—15 CCCBC 16—20 DDCBB 21—25 BBAAA 26—30 DBDDB #include "stdio.h" main() { char str[]="SSSWLIA",c; int k; for(k=2;(c=str[k]!='\0');k++) { switch(c) {case 'I':++k;break; case 'L':continue; default:putchar(c);continue; } putchar('*'); } } A、SSW* B、SW* C、SW*A D、SW 5、下面程序段是输出两个字符串中对应相等的字符。横线处应填入() char x[]="programming"; char y[]="Fortran"; int i=0;

第七章选择题答案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其中最早出现的计算机网络 是。 (A)Ethernet (B)Internet (C)APARNET (D)PSDN 2.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 (A)PAN (B)LAN (C)MAN (D)W AN 3.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 (A)硬件,软件,数据,通信信道(B)主机,外设,软件,通信信道 (C)硬件,程序,数据,通信信道(D)主机,程序,数据,通信信道 4.网络接口卡的基本功能包括:数据转换,通信服务和。 (A)数据传输(B)数据缓存 (C)数据服务(D)数据共享 5.网络管理系统中,管理对象是指。 (A)网络系统中各种具体设备(B)网络系统中各种具体软件 (C)网络系统中各类管理人员(D)网络系统中具体可以操作的数据 6.通信系统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A)终端,电缆,计算机(B)信号发生器,通信线路,信号接收设备 (C)信源,通信媒体,信宿(D)终端,通信设施,接收设备 7.局域网不提供服务。 (A)资源共享(B)设备共享 (C)多媒体通信(D)分布式计算 8.关于因特网中主机的IP地址,叙述不正确的是。 (A)IP地址是由用户自己决定的 (B)每台主机至少有一个IP地址 (C)主机的IP地址必须是全国唯一的 (D)一个主机可以属于两个或者多个逻辑网络 9.下面是有效的IP地址。 (A)202.280.130.45 (B)130.192.290.45 (C)192.202.130.45 (D)280.192.33.45 10.按照IP地址的逻辑层来分,IP地址可以分为类。 (A)2 (B)3 (C)4 (D)5 11.当用户向ISP申请Internet帐户时,用户的E-mail帐户应包括。 (A)Username (B)mailbox (C)Password (D)Username,Password 12.如果用户希望在网上聊天,可以使用internet提供的服务形式。 (A)新闻组服务(B)电子公告版服务 (C)电子邮件服务(D)文件传输服务 13.所有站点均连接到公共传输媒体上的网络结构是。 (A)总线型(B)环型 (C)树型(D)混合型 14.在internet上浏览时,浏览器和WWW服务器之间传输网页使用的协议是。 (A)IP (B)HTTP (C)FTP (D)Telnet 15.使用Internet时,由指明通信协议和地址。 (A)TCP和IP (B)FTP (C)URL (D)E-mail地址 16.一个计算机网络由组成。 (A)传输介质和通信设备(B)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 (C)用户计算机终端(D)主机和通信处理机

微观第七章习题及答案

微观第七章习题 一、名词解释 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价格歧视博弈纳什均衡 占优策略均衡 二、选择题 1、对于垄断厂商来说,()。 A、提高价格一定能够增加收益; B、降低价格一定会减少收益; C、提高价格未必会增加收益,降低价格未必会减少收益; D、以上都不对。 2、完全垄断的厂商实现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A、MR=MC; B、MR=SMC=LMC; C、MR=SMC=LMC=SAC; D、MR=SMC=LMC=SAC=LAC。 3、完全垄断厂商的总收益与价格同时下降的前提条件是()。 A、Ed>1; B、Ed<1; C、Ed=1; D、Ed=0。 4、完全垄断厂商的产品需求弹性Ed=1时()。 A、总收益最小; B、总收益最大; C、总收益递增; D、总收益递减。 5、完全垄断市场中如果A市场的价格高于B市场的价格,则() A、A市场的需求弹性大于B市场的需求弹性; B、A市场的需求弹性小于B市场的需求弹性; C、A市场的需求弹性等于B市场的需求弹性; D、以上都对。 6、以下关于价格歧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价格歧视要求垄断者能根据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对其进行划分; B、一级价格歧视引起无谓损失; C、价格歧视增加了垄断者的利润; D、垄断者进行价格歧视,消费者就必定不能进行套利活动。 7、垄断竞争的厂商短期均衡时,()。 A、一定能获得差额利润; B、一定不能获得经济利润; C、只能得到正常利润; D、取得经济利润、发生亏损和获得正常利润都有可能。 8、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点上,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处于(B)

A、上升阶段 B、下降阶段 C、水平阶段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9、垄断竞争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途径有:(D) A、调整价格从而确定相应产量 B、品质竞争 C、广告竞争 D、以上途径都可能用 10、按照古诺模型下列哪一说法不正确,()。 A、双头垄断者没有认识到他们的相互依耐性; B、每一个寡头都认定对方的产量保持不变; C、每一个寡头垄断者都假定对方价格保持不变; D、均衡的结果是稳定的。 11、斯威齐模型是() A、假定一个厂商提高价格,其他厂商就一定跟着提高价格; B、说明为什么每个厂商要保持现有的价格,而不管别的厂商如何行动; C、说明为什么均衡价格是刚性的(即厂商不肯轻易的变动价格)而不是说明价格如 何决定; D、假定每个厂商认为其需求曲线在价格下降时比上升时更具有弹性。 12、在斯威齐模型中,弯折需求曲线拐点左右两边的弹性是()。 A、左边弹性大,右边弹性小; B、左边弹性小,右边弹性大; C、两边弹性一样大; D、以上都不对。 13、与垄断相关的无效率是由于()。 A、垄断利润 B、垄断亏损 C、产品的过度生产 D、产品的生产不足。 三、判断题 1、垄断厂商后可以任意定价。 2、完全垄断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就是它的供给曲线。 3、一级价格歧视是有市场效率的,尽管全部的消费者剩余被垄断厂商剥夺了。 4、寡头之间的串谋是不稳定的,因为串谋的结果不是纳什均衡。 5、垄断厂商生产了有效产量,但它仍然是无效率的,因为它收取的是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获取的利润是一种社会代价。 6、完全垄断厂商处于长期均衡时,一定处于短期均衡。 7、垄断竞争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是根据其相应的实际需求曲线得到的。 8、由于垄断厂商的垄断地位保证了它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都可以获得垄断利润。 四、计算题 1、已知某垄断者的成本函数为TC=0.5Q2+10Q,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90-0.5Q, (1)计算利润最大化时候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vb控件数组的习题及答案

vb控件数组的习题及答案

电子教室学生注册时姓名文本框部分请输入:如:1411111111李四学号+姓名,中间不加空格) 实验准备: 请同学们删除d:\ex21 文件夹里面的内容 如果没有ex21文件夹,请在d:\ 下新建 ex21 文件夹 1、打开D:\下的工程文件PROJECTA4.vbp和窗体文件FORMA4.frm,按以 下要求完成程序:在窗体上创建2个列表框、2个标签、2个命令按钮。 List1用于显示可选课程、List2用于显示已选课程。单击“选课”按钮, 将List1中选定的课程名称加入到List2中显示,单击“清空”按钮,将 删除List2中的所有课程。程序运行的参考输出格式如图A-4所示,可选 课程至少包含图A-4所示的6门。最后将工程文件、窗体文件按原文件 名保存在D:\EX21文件夹下。 图A-4

2、打开D:\下的工程文件PROJECTB4.vbp和窗体文件FORMB4.frm,按以下要求完成程序:在窗体上创建1个列表框、1个图片框、2个标签、2个命令按钮。List1用于显示可选课程、Picture1用于显示已选课程。单击“选课”按钮,将List1中选定的课程名称加入到Picture1中显示,单击“清空”按钮,将删除Picture1中的所有课程。程序运行的参考输出格式如图B-4所示,可选课程至少包含图B-4所示的6门。最后将工程文件、窗体文件按原文件名保存在D:\EX21文件夹下。 图B-4

3、打开D:\下的工程文件PROJECTA41.vbp和窗体文件FORMA41.frm,按以下要求完成程序:单击窗体,能产生10个两位的随机整数并存放在一维数组中,并能在窗体中输出该10个随机整数、最大数及其在10个数中的位置,要求使用语句强制显式声明模块中的所有变量,程序运行的参考输出格式如图A-41所示。最后将工程文件、窗体文件按原文件名保存在D:\EX21文件夹下。 图A-41

第七章 练习与答案

第七章练习题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性质应该是()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变革B.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改革 C.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江泽民指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是() A.改革是动力B.发展是目的 C.稳定是前提D.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3.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从根本上说是()()) A.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要求B.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要求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D.生产社会化和发展商品经济的要求 4.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已初步形成() A.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的对外开放格局 B.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C.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D.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5.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是() A、互相帮助,互惠互利 B、公平、公正、公开 C、相互平等,合作共事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6、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第一个全面阐述的是() A、马克思 B、列宁 C、斯大林 D、毛泽东 7、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 A、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B、一项权宜之计 C、在现代化建设中实行的政策 D、实现现代化后就不必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8、把对外开放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在() A、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 C、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D、党的十三大 9.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 A.1999年12月B.2000年12月C.2001年12月D.2002年12月10.改革的性质是() A.一场新的革命 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C.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11.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 A.改革的性质决定的B.改革的艰巨性决定的 C.改革的任务决定的D.改革的长期性决定的 (二)多项选择题 1.“改革是中国的二次革命”这一论断的基本含义是( ) A.改革与第一次革命具有相同的内容B.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C.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D.改革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深刻的变化E.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2.我们在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时,必须做到( )

C语言练习3(数组)=参考答案

C语言(数组) 一、选择题 1. 设有程序: main() { int i,a[11]; printf("给数组赋值:\n"); for (i=0;i<=10;i++) scanf("%d",( )); ... ... printf("输出数组:\n"); for(i=0;i<=10;i++) printf("%d,",( )); } 则在程序中的两个园括号中分别应填入:C A) &a[i]和&a[i] B) a[i]和&a[i] C) &a[i]和a[i] D) a[i]和a[i] 2. 设已定义:int a[15]; 则数组a占用的内存单元数是( C ). A) 15 B) 16 C) 30 D) 32 3. 阅读程序: main() { int a[2]={0},i,j,k=2; for(i=0;i

return r; } main() { int x,a[]={2,3,4,5,6,7,8,9}; x=f(a,3); printf("%d\n",x); } 以上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D ). A) 720 B) 6 C)24 D) 120 5. 以下定义语句中,错误的是( B ). A) int a[ ] = {6,7,8}; B) int n=5, a[n]; C) char a[ ]= "string"; D) char a[5 ]={'0','1','2','3','4'}; 6. 以下描述中正确的是( D ). A) 数组名后面的常量表达式用一对圆括弧括起来 B) 数组下标从1开始 C) 数组下标的数据类型可以是整型或实型 D) 数组名的规定与变量名相同 7. 若定义数组并初始化char a[10]={'0','1 ','2','3','4','5','6','7','8','9'};指出以下错误语句( AB ). A) scanf("%c",a[0]); B) scanf("%s",&a); C) printf("%c",a[3]); D) printf("%s",a); 8.若定义数组int a[10] ,其最后一个数组元素为( C ). A) a[0] B) a[1] C) a[9] D) a[10] 9. 若定义数组并初始化int a[10]={ 1,2,3,4},以下语句哪一个不成立( B )? A) a[8] 的值为0 B) a[1] 的值为1 C) a[3] 的值为4 D) a[9] 的值为0 10. 指出以下错误语句( A ).

试题库之第七章先进制造技术

第七章:先进制造技术 一、单项选择题 1.按照系统的观点,可将生产定义为使生产()转变为生产财富并创造效益的 输入输出系统。C A.对象;B.资料;C.要素;D.信息。 2.快速原型制造技术采用()方法生成零件。C A.仿形;B.浇注;C.分层制造;D.晶粒生长 3.度量生产过程效率的标准是()。D A.产量;B.产值;C.利润;D.生产率 4.在先进的工业化国家中,国民经济总产值的约()来自制造业。C A.20%;B.40%;C.60%;D.80% 5.制造从广义上可理解为()生产。B A.连续型;B.离散型;C.间断型;D.密集型。 6.精良生产是对()公司生产方式的一种描述。 D A.波音;B.通用;C.三菱;D.丰田。 7.在机械产品中,相似件约占零件总数的()。C A.30%;B.50% ;C.70%;D.90%。 8.零件分类编码系统是用()对零件有关特征进行描述和识别的一套特定的规 则和依据。 C A.文字;B.数字;C.字符;D.字母 9.成组技术按()组织生产。D A.产品;B.部件;C.零件;D.零件组 10.CIM是()和生产技术的综合应用,旨在提高制造型企业的生产率和响应能 力。 B A.高新技术;B.信息技术;C.计算机技术;D.现代管理技术 11.并行工程是对产品及()进行并行、一体化设计的一种系统化的工作模式。 D A.零件;B.设备;C.工艺装备;D.相关过程 12.实行并行工程的企业多采用()的组织形式。C A.直线式;B.职能式;C.矩阵式;D.自由式 13.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影响竞争力的诸要素中()将变得越来越突出。A A.时间; B.质量; C.成本; D.服务 14.柔性制造系统(FMS)特别适合于()生产。B A.单件;B.多品种、中小批量;C.少品种、中小批量;D.大批量 15.先进制造技术首先由美国于20世纪()提出。D A.70年代中;B.80年代初;C.80年代末;D.90年代中 16.当前精密加工所达到的精度是()。C

第7章图习题和参考答案解析

第7章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无向图中定义顶点的度为与它相关联的()的数目。 A. 顶点 B. 边 C. 权 D. 权值 2.在无向图中定义顶点 v i与v j之间的路径为从v i到达v j的一个()。 A. 顶点序列 B. 边序列 C. 权值总和 D. 边的条数 3.图的简单路径是指()不重复的路径。 A. 权值 B. 顶点 C. 边 D. 边与顶点均 4.设无向图的顶点个数为n,则该图最多有()条边。 A. n-1 B. n(n-1)/2 C. n(n+1)/2 D. n(n-1) 5.n个顶点的连通图至少有()条边。 A. n-1 B. n C. n+1 D. 0 6.在一个无向图中,所有顶点的度数之和等于所有边数的 ( ) 倍。 A. 3 B. 2 C. 1 D. 1/2 7.若采用邻接矩阵法存储一个n个顶点的无向图,则该邻接矩阵是一个 ( )。 A. 上三角矩阵 B. 稀疏矩阵 C. 对角矩阵 D. 对称矩阵 8.图的深度优先搜索类似于树的()次序遍历。 A. 先根 B. 中根 C. 后根 D. 层次 9.图的广度优先搜索类似于树的()次序遍历。 A. 先根 B. 中根 C. 后根 D. 层次 10.在用Kruskal算法求解带权连通图的最小(代价)生成树时,选择权值最小的边的原则是该边不能在 图中构成()。 A. 重边 B. 有向环 C. 回路 D. 权值重复的边 11.在用Dijkstra算法求解带权有向图的最短路径问题时,要求图中每条边所带的权值必须是()。 A. 非零 B. 非整 C. 非负 D. 非正 12.设G1 = (V1, E1) 和G2 = (V2, E2) 为两个图,如果V1 ? V2,E1 ? E2,则称()。 A. G1是G2的子图 B. G2是G1的子图 C. G1是G2的连通分量 D. G2是G1的连通分量 13.有向图的一个顶点的度为该顶点的()。 A. 入度 B. 出度 C. 入度与出度之和 D. (入度﹢出度))/2 14.一个连通图的生成树是包含图中所有顶点的一个()子图。 A. 极小 B. 连通 C. 极小连通 D. 无环 15.n (n>1) 个顶点的强连通图中至少含有()条有向边。 A. n-1 B. n n(n-1)/2 D. n(n-1) 16.在一个带权连通图G中,权值最小的边一定包含在G的()生成树中。 A. 某个最小 B. 任何最小 C. 广度优先 D.深度优先 17.对于具有e条边的无向图,它的邻接表中有()个结点。 A. e-1 B. e C. 2(e-1) D. 2e 18.对于如图所示的带权有向图,从顶点1到顶点5的最短路径为()。 A.1, 4, 5 B. 1, 2, 3, 5 C. 1, 4, 3, 5 D. 1, 2, 4, 3, 5

数组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七章数组 一、单项选择题 1.若有说明“int a[3][4]={0};”,则下面正确的是_____。 A.只有元素a[0][0]可得到初值0 B. 此说明语句不正确 C. 数组a各元素都可得到初值,但其值不一定是0 D. 数组a中每个元素均可得到初值0 2.以下不能正确定义二维数组的选项是_____。 A. int a[2][2]={{1},{2}} B. int a[2][2]={{1},2,3} C. int a[2][]={{1,2},{3,4}} D. int a[][2]={1,2,3,4} 3.在下列对字符数组进行初始化中正确的是_____。 A.char s1[]=”abcd” B.char s2[3]=”xyz” C.char s3[][]={…a?,?x?,?y?} D.char s4[2][3]={“xyz”,”mnp”} 二、写出下列程序的运行结果 有以下程序: 1. #include int main () {

int a[]={4,0,2,3,1},i,j,t; for(i=1;i<5;i++) { t=a[i];j=i-1; while(j>=0&&t>a[j]) { a[j+1]=a[j]; a[j]=t; j--; } } for(i=0;i<5;i++) { cout<

概率第七章习题答案

第七章 参数估计习题参考答案 1.设,0 ()0, 0x e x f x x θθ-?>=?≤?,求θ的矩估计。 解 ,0 dx xe EX x ?+∞ -=θθ设du dx u x x u θ θ θ1 ,1 ,= = = 则0 0011 1()0()u u u EX ue du ue e du e θθθθ+∞+∞--+∞--+∞ ????==-+=+-??? ?????=θ 1 故1EX θ= ,所以x 1?=θ 。 2. 设总体X 在[]b a ,上服从均匀分布,求a 和b 的矩估计。 解 由均匀分布的数学期望和方差知 1 ()()2 E X a b =+ (1) 21()()12 D X b a =- (2) 由(1)解得a EX b -=2,代入(2)得2)22(12 1 a EX DX -= , 整理得2)(3 1 a EX DX -=,解得 ()()a E X b E X ?=-?? =?? 故得b a ,的矩估计为 ??a x b x ?=??=+??其中∑=-=n i i x x n 1 22 )(1?σ 。 3.设总体X 的密度函数为(;)! x e f x x θ θθ-= ,求θ的最大似然估计。 解 设)!)...(!)(!(),()(2111n n x n i i x x x e x f L n i i θ θ θθ-=∑===∏,则

1 1 ln ()()ln ln(!)n n i i i i L x n x θθθ===--∑∑ 11 ln ()11?0, n n i i i i d L x n x x d n θθθθ===-===∑∑ 4.设总体X 的密度函数为 , 其中 (θ>0), 求θ的 极大似然估计量. 解. 设(X 1, X 2,…, X n )是来自X 的一样本. 由极大似然估计原理,参数θ的似然函数为: , 上式两边取对数 似然方程为 解似然方程得θ的极大似然估计量是 . 5.设总体X 的密度函数1(,)()(a a x f x a x e a θθθ--=已知),求参数θ的最大似然估计。 解 1 1121 ()(,)(...)n a i i n x n n a i n i L f x a x x x e θ θθθ=--=∑==∏ 1 1 ln ()ln ln (1)ln n n a i i i i L n n a a x x θθθ===++--∑∑ 1 ln ()0n a i i d L n x d θθθ==-=∑ 解得 ∑==n i a i x n 1 1θ。

数组典型例题及参考答案

第7章数组 7-1输入一个正整数n(1≤n≤10),再输入n个整数 (1)输出最大数和最小数,并输出平均值。 (2)将最小数与第一个数交换,最大数与最后一个数交换,然后输出交换后的结果。 (3)输出所有比平均值大的数。 (4)找到最接近平均值的数。(提示:考虑差的绝对值)

/* 将最小数与第一个数交换,最大数与最后一个数交换*/ t=a[0]; a[0]=a[q]; a[q]=t; t=a[N-1]; a[N-1]=a[p]; a[p]=t; printf("After exchange: "); for(i=0; iave) printf("%d ", a[i]); /* 找到最接近平均值的数*/ printf("\nThe number closest to the average is: "); sub = a[0]>ave? a[0]-ave: ave-a[0]; p=0; for(i=1; iave? a[i]-ave: ave-a[i]) < sub ) { sub = a[i]>ave? a[i]-ave: ave-a[i]; p=i; } } printf("%d.", a[p]); } Output Please input 10 integers: 17 34 -11 2 5 10 7 -9 0 25 /* input */ The maximum is: 34, the minimum is: -11, the average is 8.00 After exchange: -11 25 17 2 5 10 7 -9 0 34 Larger than the average: 25 17 10 34 The number closest to the average is: 7 7-2输入一个日期(按照year-month-day格式),计算该日期为当年的第几天。 (提示:注意闰年)

数据结构练习题第三章栈、队列和数组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栈、队列和数组 一、名词解释: 1.栈、栈顶、栈底、栈顶元素、空栈 2.顺序栈 3.链栈 4.递归 5.队列、队尾、队头 6.顺序队 7.循环队 8.队满 9.链队10.随机存储结构11.特殊矩阵12.稀疏矩阵13.对称方阵14.上(下)三角矩阵 二、填空题: 1.栈修改的原则是_________或称________,因此,栈又称为________线性表。在栈顶 进行插入运算,被称为________或________,在栈顶进行删除运算,被称为________ 或________。 2.栈的基本运算至少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 种。 3.对于顺序栈,若栈顶下标值top=0,此时,如果作退栈运算,则产生“________”。 4.对于顺序栈而言,在栈满状态下,如果此时在作进栈运算,则会发生“________”。 5.一般地,栈和线性表类似有两种实现方法,即________实现和________实现。 6.top=0表示________,此时作退栈运算,则产生“________”;top=sqstack_maxsize-1 表示________,此时作进栈运算,则产生“________”。 7.以下运算实现在顺序栈上的初始化,请在________处用适当的句子予以填充。 int InitStack(SqStackTp *sq) { ________; return(1);} 8.以下运算实现在顺序栈上的进栈,请在________处用适当的语句予以填充。 Int Push(SqStackTp *sq,DataType x) { if(sp->top==sqstack_maxsize-1}{error(“栈满”);return(0);} else{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x; return(1);} } 9.以下运算实现在顺序栈上的退栈,请在________________用适当句子予以填充。 Int Pop(SqStackTp *sq,DataType *x) {if(sp->top==0){error(“下溢”);return(0);} else{*x=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return(1);} } 10. 以下运算实现在顺序栈上判栈空,请在________________处用适当句子予以填充。 Int EmptyStack(SqStackTp *sq) {if(________________) return(1); else return(0); } 11.以下运算实现在顺序栈上取栈顶元素,请在________________处用适当句子予以填充。 Int GetTop(SqStackTp *sq,DataType *x) {if(________________) return(0);

管理信息系统_第七章练习题

第七章习题 单项选择题 物理模型设计是系统开发的(B)阶段的任务。 a.信息系统流程图设计 b.系统设计 c.系统分析 d.系统规划 磁盘文件是一种(C) a.输人文件 b.输出文件 c.输人输出文件 d.周转文件 用质数法确定代码结构中的校验位时,校验位的取值是质数法中的(D)。 a.权 b.模 c.除得的商 d.除得的余数 区间码是把数据项分成若干组,用区间码的每一区间代表一个组,在码中(C)。 a.数字的值代表一定意义,但数字的位置是无意义的 b.数字的位置代表一定意义,但数字的值是没有意义的 c.数字的值和位置都代表一定意义 d.用字符而不用数字表示意义 文件设计时,首先应设计(a a.共享文件 b.非共享文件 c.中间文件 d.处理文件 代码设计工作应在(B)阶段就开始。 a.系统设计 b.系统分析 c.系统实施 d.系统规划 周转文件用来存放具有(A)。 a.固定个体变动属性的数据 b.固定半固定属性的数据 c.随机变动属性的数据 d.固定属性的数据 石邮政编码是一种(D)。 a.缩写码 b.助忆码 c.顺序码 d.区间码 对直接存取文件组织方式组织的文件采用顺序文件处理方式进行处理是(C)。 a.很合适的 b.合适的 c.不合适的 d.常用的 为了检查会计工作中惜方会计科目合计与贷方会计科目合计是否一致,通常在程序设计中应进行(C)。 a.界限校验 b.重复校 c.平衡校验 d.记录计数校验 系统的吞吐量指的是(B)。 a.每天的数据输出量 b.每秒执行的作业数 c.每秒的数据处理量 d.每日的数据输人量绘制新系统的信息系统流程图的基础是(D)。 a.组织机构图 b.功能结构图 c.业务流程图 d.数据流程图 文件按信息流向分类有输人文件、输出文件和(d a.顺序文件 b.索引文件 c.直接文件 d.输人输出文件 文件的活动率指的是(B)。 a.文件在单位时间内被查询的记录的数量 b.文件在更新过程中被处理的记录的百分数

《C++数组》习题参考答案

《C++数组》习题 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 1、下列对字符数组进行初始化的语句正确的是 A A.char a[]= "Hello"; B.char a[][]= {'H','e','l','l','o'}; C.char a[5]="Hello"; D.char a[2][5]= {"Hello","World"}; 2、以下一维数组a的正确定义是 D A.int a(10) ; B.int n=10,a[n]; C.int n; D.#define size 10 cin>>n; int a[size]; int a[n]; 3、以下对二维数组a进行不正确初始化的是 C A.int a[2][3]={0}; B.int a[][3]={{1,2},{0}}; C.int a[2][3]={{1,2},{3,4},{5,6}}; D.int a[][3]={1,2,3,4,5,6); 4、执行以下程序后,s的值为 A int a[]={5,3,7,2,1,5,4,lO); int s=0,k; for(k=0;k<8;k+=2) s+=*(a+k); A.17 B.27 C.13 D.无定值 5、为了判断两个字符串sl和s2是否相等,应当使用 D A.if (s1==s2)

B.if (s1=s2) C.if(strcpy(S1,s2)) D.if(strcmp(s1,s2)==O) 6、有定义int a[2][5];,若a[0][1]的地址为x,则a[0][O]、a[1][3]地址分别为(假设一个整型数据占用两个字节的内存空间): A A.x-2,x+14 B.x-1,x+7 C.x+1,x+7 D.x-1,x+14 7、若有定义float a[m][n];,且a[1][1]的地址为x,每个float元素占用4个字节,则a[il[j]的地址为 A A.x+4*(i-1)*n+4*(j-1) B.x+(i-1)*n+(j-1) C.x+4*(i-1)*j+(j-1) D.x+4*i*j+4*j 二、填空题 1、char st[20] = "SEU\0\t\\"; cout<

第七章题库

第七章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称雄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2.中共中央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是在 A. 1943年8月25日 B. 1944年8月25日 C. 1945年8月25日 D. 1946年8月25日 3. 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 A.《国共重庆谈判纪要》 B.《国共重庆谈判协定》 C.《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协定》 D.《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4. 1945年9月19日,中共中央正式确定了 A.“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 B.“向南发展,向北防御”的战略方针 C.“向东发展,向西防御”的战略方针 D.“向西发展,向东防御”的战略方针 5.解放区军民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是在 A. 1946年6月 B. 1947年2月 C. 1947年6月 D. 1948年2月 6.解放区军民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是在 A. 1947年3月 B. 1947年4月 C. 1947年6月 D. 1947年7月 7.中国共产党决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政策的文件是 A.《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在不同地区实行土地法的不同策略》 D.《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要点》 8.国统区人民所进行的第二条战线的斗争 A.以工人运动为发端 B.以农民运动为发端 C.以学生运动为发端 D.以城镇贫民运动为发端 9. 1947年12月,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经济纲领的报告是 A.《论联合政府》 B.《关于目前国际形势的几点估计》 C.《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的进攻》 D.《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10.“一二.一运动的基本口号是 A.“反对内战,争取自由” B.“抗议驻华美军暴行” C.“反饥饿、反内战” D.“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 11.第二条战线的正式形成是在

第7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7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命名下列化合物。 ^ OH OH OH O C H 3CH 3 Ph CHCH 2CH 2CH 3OH C 2H 5OCH 2CH 2O C 2H 5 (7) (8) (9)(10) CH 3OH NO 2 O CH 2OH CH 3O CH 2CH 3 CH 3 CH 3 H O H O CH 3(11) (12) (13) (14) 解:(1) 4-丙基-4-庚醇 (2) 2-甲基-3-戊炔-2-醇 (3) 3-氯-2-溴-1-丁醇 (4) (E )-2,3-二甲基-4-溴-2-戊烯-1-醇 (5) (2R ,3R )-3-甲基-4-戊烯-2-醇 (6) (E )-2-丁烯-1,4-二醇 (7) 4-环戊烯-1,3-二醇 (8) 3-甲基-5-甲氧基苯酚 (9) 1-苯基-1-丁醇 (10) 乙二醇二乙醚 (11) 2-硝基-1-萘酚 (12) 4-甲氧基环己基甲醇 (13) 1,2-环氧丁烷 (14) (2S ,3R )-2,3-二甲氧基丁烷 ~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 (1) 3,3-二甲基环戊醇 (2) 肉桂醇 (3) 环戊基叔丁基醚 (4) 3-环己烯基异丙基醚 (5) 顺-1,2-环己二醇 (6) 2,3-二巯基-1-丙醇 (7) 4-丁基-1,3-苯二酚 (8) 二苯并-18-冠-6 解: CH CH CH 2OH OH C H 3C H 3(1) (2) O O C(CH 3)3 CH(CH 3)2 (3) (4) ~ SH SH CH 2CH CHOH (5) (6) OH OH C(CH 3)3 O O O O O (7) (8) 将下列化合物按沸点降低的顺序排列成序。 (1)丙三醇,乙二醇二甲醚,乙二醇,乙二醇单甲醚 (2)3-己醇,正己醇,正辛醇,2-甲基-2-戊醇 解:(1)丙三醇>乙二醇>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二甲醚 (2)正辛醇>正己醇>3-己醇>2-甲基-2-戊醇 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按与卢卡斯试剂作用的速率快慢排列成序。 (1)1-丁醇,2-丁烯-1-醇,3-丁烯-2-醇,2-丁醇 , (2)叔丁醇,正丁醇,环己醇 (3)对甲氧基苄醇,对硝基苄醇,苄醇 解:(1)3-丁烯-2-醇>2-丁烯-1-醇>2-丁醇>1-丁醇 (2)叔丁醇>环己醇>正丁醇 (3)对甲氧基苄醇>苄醇>对硝基苄醇

第七章选择题精选.

选择题 7-1在影响挡土墙土压力的诸多因素中,( C )是最主要的因素。 A. 挡土墙的高度 B. 挡土墙的刚度 C. 挡土墙的位移方向及大小 D. 墙后填土类型 7-2用朗肯土压力理论计算挡土墙土压力时,适用条件之一是( C )。 A. 墙后填土干燥 B. 墙背粗糙 C. 墙背直立 D. 墙背倾斜 7-3当挡土墙后的填土处于被动极限平衡状态时,挡土墙( A )。 A. 在外荷载作用下推挤墙背土体 B. 被土压力推动而偏离墙背土体 C. 被土体限制而处于原来的位置 D. 受外力限制而处于原来的位置 7-4当挡土墙后的填土处于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时,挡土墙( B )。 A. 在外荷载作用下推挤墙背土体 B. 被土压力推动而偏离墙背土体 C. 被土体限制而处于原来的位置 D. 受外力限制而处于原来的位置 7-5设计仅起挡土作用的重力式挡土墙时,土压力一般按( A )计算。 A. 如主动土压力 B. 被动土压力 C. 静止土压力 D. 静水压力 7-6设计地下室外墙时,土压力一般按( C )计算。 A. 主动土压力 B. 被动土压力 C. 静止土压力 D. 静水压力 7-7采用库伦土压力理论计算挡土墙土压力时,基本假设之一是( B )。 A. 墙后填土干燥 B. 填土为无黏性土 C. 墙背直立 D. 墙背光滑 7-8下列指标或系数中,哪一个与库伦主动土压力系数无关?( A ) 。 A. γ B. α C. δ D. ? 7-9当挡土墙向离开土体方向偏移至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称为( A )。 A. 主动土压力 B. 被动土压力 C. 静止土压力 7-10当挡土墙向土体方向偏移至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称为( B )。 A. 主动土压力 B. 被动土压力 C. 静止土压力 7-11当挡土墙静止不动,土体处于弹性平衡状态时,土对墙的压力称为( C )。 A. 主动土压力 B. 被动土压力 C. 静止土压力 7-12在相同条件下,三种土压力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A )。 A. E a< E0< E p B. E a

第7章习题及解答

本章解答只给出算法描述,1~7题略。 ⒈一棵度为2 ⒉对于图2所示的树,试给出: ⑴双亲数组表示法示意图; ⑵孩子链表表示法示意图; ⑶孩子兄弟链表表示法示意图。 ⒊画出下图所示的森林经转换后所对应的二叉树,并指出在二叉链表中某结点所对应的森林中结点为叶子结点的条件。 (3题图) (4题图) ⒋将右上图所示的二叉树转换成相应的森林。 ⒌在具有n(n>1)个结点的各棵树中,其中深度最小的那棵树的深度是多少?它共有多少叶子和非叶子结点?其中深度最大的那棵树的深度是多少?它共有多少叶子和非叶子结点? ⒍画出和下列已知序列对应的树T: 树的先根次序访问序列为:GFKDAIEBCHJ; 树的后根访问次序为:DIAEKFCJHBG。 ⒎画出和下列已知序列对应的森林F: 森林的先序次序访问序列为:ABCDEFGHIJKL; 森林的中序访问次序为:CBEFDGAJIKLH。 ⒏对以孩子-兄弟链表表示的树编写计算树的深度的算法。 typedef struct TreeNode{ datatype data; struct TreeNode *child, *nextsibling ; }NodeTtpe , *CSTree; int high(CSTree t ) { if ( t= =NULL ) return ( 0 ) ; (2题图)

else { h1=high(t->child ) ; h2=high(t->nextsibling ); return(max(h1+1,h2)); } } ⒐对以孩子链表表示的树编写计算树的深度的算法。算法略 ⒑对以双亲链表表示的树编写计算树的深度的算法。typedef struct{ datatype data; int parent ; }NodeType; int high(NodeType t[ ], int n) { maxh=0; for (i=0 ;imax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