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复习笔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理学复习笔记

第一章走进教育心理学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性质和作用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P4)

狭义: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心理学问题及其规律的科学。

广义:研究教育实践领域(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中各种心理学问题及其规律的科学。

二、教学系统(P5)

教学是指学校情境中师生以特定的文化为对象进行的互动过程,教师利用一定的方法和资源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发展。

·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一、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是当前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两种基本范式。

二、几种具体的研究方法

问卷法:是研究者利用统一的、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研究对象的有关心理、行为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实验法:是指创设一定的情境,对某些变量进行操纵或控制以揭示教育、心理现象的原因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的记录、描述客观对象的表现来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

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来收集有关的心理和行为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三、设计型研究(了解)P17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P23)

教育心理学在中国:

·在20世纪初,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翻译的日本小原又一的著作《教育实用心理学》。(P25)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

第一节学生的认知发展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与教育

(一)建构主义发展观(P34)

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所有有机体都有适应和构建的倾向,同时适应和建构也是认知发展的两种机能。

皮亚杰所说的适应机能包括同化和顺应两个过程。

·同化:主体能够利用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把刺激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

·顺应: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它时,其认知结构由于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二)·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P35)

感知运动阶段(0—2)

前运算阶段(2—7)

守恒:是指物体即使在排列和外观上发生了改变,其物质的量也保持相同。

具体运算阶段(7—11)

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年):青春自我中心

(三)·发展的因素(P40)

成熟、练习、经验、社会化经验以及平衡化

(四)评价:临床法

二、·维果斯基的发展观与教育 (P43)

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最近发展区:儿童具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他人尤其是成人指导的情况下可以达到的较高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叫最近发展区。

第二节学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一、埃里克森提出了心理社会发展论 (P47)

1、·八个阶段:

信任对怀疑(出生到18个月),体现希望

自主对羞愧(18个月到3岁),体现意志

主动对内疚(3到6岁),体现目的

勤奋对自卑(6到12岁),体现能力

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到18岁),体现忠实

友爱亲密对孤独(成年初期),体现爱情

繁殖对停滞(成年中期),体现关怀

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成年晚期),体现智慧

2、心理社会发展论的教育价值 (P51)

首先,埃里克森从理论上探讨了文化与社会因素对人发展的重要作用

其次,埃里克森提出了个体发展阶段中偶那个的具体发展任务和需要解决的危机,有助于教育工作者了解教育对象,采取相应的教育指导,帮助教育者顺利发展。根据他的理论,·小学生正处于第四阶段(6—12岁),处于勤奋的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二)·自尊 (P54)

是指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及其情绪

·古柏史密斯提出培养学生自尊心的三个条件 (P55)

重要感:指个人觉得他的存在是重要的和有意义的。

成就感:指个人能在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中表现出成就,而且能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这时会产生一种完美感受。

力量感:指个人感觉到自己有处理事务和适应困境的能力。

第三章学生的个体差异

第一节个体的智力差异

一、·1963年,美国卡特尔及霍恩将人的智力分为两类: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P61)

二、智力的系统理论与个体差异

·1、美国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P61)

·2、美国的斯滕伯格提出了三元智力理论,强调智力是一套相互关联的加工过程。(P64)

第二节个体的学习风格差异

·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在完成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一贯的,典型的、独具个人特色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P71)

·学习风格的分类

(一)生理因素:生理刺激(声音、光线、温度)

时间节律

感觉通道

大脑的单侧化

(二)心理因素:(认知、情感、意动)

认知风格:是指个体感知、记忆、思维、问题解决、决策以及信息加工的典型方式。

1、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美国赫尔曼·威特金)

2、冲动型和沉思型(卡根)

3、深层加工和表层加工

4、整体型和系列型(斯帕克)

5、分类风格

二、学习风格的社会性因素(P77)

(1)、独立学习与结伴学习

(2)、竞争与合作

(3)、成人支持

第三节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P77)

·特殊儿童的种类:各自表现

超常儿童

智力落后儿童自闭症

感官障碍儿童

学习障碍儿童表现在行为特征、学业表现、语言方面、注意力方面

情绪或行为障碍儿童多动症

第四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一)学习结果分类(P90)

加涅认为,人的学习存在五种学习结果: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

·(二)强化遵循普雷马克原则(P110)

·(三)行为的学习(P112)

1、塑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