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_郑春荣

合集下载

人工晶状体理化稳定性能测试

人工晶状体理化稳定性能测试

人工晶状体理化稳定性能测试刘丽;柯林楠;王硕;王迎;陆颂芳【摘要】目的以实验室测试为基础,研究人工晶状体理化稳定性能.方法采用加速方法.水解试验在90℃水环境下进行164 d,光照稳定性试验在8 mW/cm2辐照强度下进行35 d,Nd-YAG激光照射试验采用5 mJ单脉冲能量,脉冲数量50个,激光束聚焦在人工晶状体后表面.试验后对每一组试验样品外观、光焦度、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进行测试.结果水解试验和光照试验后,人工晶状体的外观、光焦度偏差、MTF无明显变化.Nd-YAG激光照射试验后,人工晶状体的表面出现许多近圆形小洞,MTF显著降低,而光焦度偏差无明显变化.结论激光照射对人工晶状体成像质量有较大影响.在临床上进行Nd-YAG激光晶状体后囊切开术时,应尽可能地将激光照射点控制在直径3 mm中心区域外,以保证用于成像的人工晶状体光学区域在激光照射过程中不受到损伤.%Objective To study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stability of intraocular lens (IOL) based on laboratory test.Methods Accelerated test was applied.The hydrolysis test was operated at 90℃ for 164 days.Illumination test was operated at 8mW/cm2,and the samples were placed in water for 35 days.At the Nd-YAG laser test,the posterior surfaces of IOLs were irradiated for 50 times,and each pulse was 5 mJ.The appearance of the IOLs was observed with reflecting microscope,and the power and MTF were observed with the IOL optical analyzer.Results The appearance,the power and the MTF of the IOLs did not change much at the hydrolysis test and illumination test.Yet at the Nd-YAG laser test,the injuring of the IOLs were almost round and the rim were broken when they were reserved under the scanning electronmicroscope for 40 times magnification.The diameters of the injuring were almost 50μm.Observed with the IOL optical analyzer,little change of the power was found and the MTF of the injured IOLs reduced.Conclusions The MTF of the IOLs injured at Nd-YAG laser test reduced.In clinical surgery,the posterior surface of IOLs should not be irradiated in the center of 3mm diameter area to avoid injuring.【期刊名称】《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年(卷),期】2013(032)004【总页数】6页(P336-341)【关键词】人工晶状体;光焦度;成像质量【作者】刘丽;柯林楠;王硕;王迎;陆颂芳【作者单位】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医疗器械检验中心,北京100050;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医疗器械检验中心,北京100050;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医疗器械检验中心,北京100050;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医疗器械检验中心,北京100050;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医疗器械检验中心,北京10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08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是一种植入眼内的人工透镜,具有取代天然晶状体的作用。

两种光学生物测量仪测算人工晶状体度数的比较研究

两种光学生物测量仪测算人工晶状体度数的比较研究

两种光学生物测量仪测算人工晶状体度数的比较研究生晖;卢奕【摘要】目的比较光学低相干反射仪LENSTAR和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IOL Master测算人工晶状体(IOL)度数的差异,分析两者的精确性和一致性.方法 72例(122眼)自内障患者术前分别用LENSTAR和IOL Master两种光学生物测量仪测量眼轴长度(AL)、角膜屈光度(K1和K2)和前房深度(ACD),并分别应用SRK Ⅱ、SRK/T、Hoffer Q、Holladay和Haigis公式计算拟植入AcrySof SA60AT IOL的度数,术后目标屈光度为正视.结果两种测量仪所得参数:AL差异为(0.02±0.10)mm,ACD差异为(-0.02±0.17)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1、K2和(K1+K2)/2差异分别为(-0.05±0.21)D、(-0.12±0.20)D和(-0.08±0.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测量仪测量的参数AL、K1、K2和ACD的Pearson r值分别是0.999、0.991、0.992和0.927,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应用5种IOL度数计算公式得出的IOL度数在两种测量仪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 LENSTAR和IOL Master测量仪在测量结果和计算IOL度数方面有良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均可用于白内障手术前精确的IOL度数测算.【期刊名称】《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年(卷),期】2012(012)003【总页数】5页(P164-167,170)【关键词】光学低相干反射仪;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晶状体,人工;白内障【作者】生晖;卢奕【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上海,200031;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上海,200031【正文语种】中文随着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技术的日趋完善、超声乳化手术仪器和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的不断进展,白内障手术逐渐步入屈光手术时代,而术前获得准确的IOL度数成为决定术后视力效果的重要因素。

衍射多焦点人工晶体的设计

衍射多焦点人工晶体的设计

衍射多焦点人工晶体的设计李季;霍富荣【摘要】运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构建Liou-Brennan(L-B)眼模型,设计了前表面为衍射面,后表面为非球面的三焦点人工晶体,并用球差和光学调制传递函数(MTF)分析了所设计的人工晶体的光学质量.对于所设计的人工晶体,首先介绍了非球面基底的详细设计步骤以及优化操作,随后介绍了三焦点人工晶体的设计方法,采用的设计为附加光焦度为3.32D,即三个焦点分别对应20D,21.66D,23.32D,衍射级次为0、+1、+2三个衍射级次,当物在不同位置时,使不同衍射级次发挥作用.设计结果表明,三个焦点的光学调制传递函数(MTF)在50lp/mm处均大于0.35,满足多焦点人工晶体国标设计要求.衍射光学元件的加入使人工晶体满足白内障患者视远、视中、视近的需求,非球面的设计实现了对人眼存在的正球差的校正,降低了术后眼的总球差,以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期刊名称】《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8(041)006【总页数】6页(P50-54,70)【关键词】光学设计;人工晶体;多焦点;衍射光学;非球面【作者】李季;霍富荣【作者单位】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长春 130022;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长春 1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439;R276.7人眼的自然晶状体具有调节能力,能使不同距离的物体均聚焦在视网膜上。

白内障患者手术后,自然晶状体被摘除,需要通过植入人工晶体的方式使患者重见光明,但是植入的人工晶体[1](Intraocular Lens,IOL)曲率为固定值,不能变化,因而失去了调节能力。

为此,多种人工晶体应运而生,其中,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体[2],衍射型双焦点人工晶体[3],非球面人工晶体[4,5]为当前临床上使用的多种重要晶体。

当前国内外有关于人工晶体的设计和临床研究工作仍处于单焦点人工晶体、双焦点人工晶体阶段[6],实现了单焦点人工晶体的批量生产,但是多焦点人工晶体尤其是三焦点人工晶体的设计以及临床使用还处于摸索期。

区域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SBL-3的疗效观察

区域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SBL-3的疗效观察

区域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SBL-3的疗效观察胡东瑞;曾庆森;马嘉培;徐丹丹;阮罗梦【摘要】目的:观察区域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SBL-3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85例130眼,按植入人工晶状体的不同分为2组:植入区域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IOL)的患者42例65眼作为观察组,植入单焦点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的患者43例65眼作为对照组.术后3mo,观察裸眼远视力(UCDVA)、裸眼中距离视力(UCIVA)、裸眼近视力(UCNVA)、等效球镜度数(SE)、裸眼离焦曲线情况,并对患者主观视觉质量进行问卷调查,包括视近脱镜率、视觉干扰症状及满意度.结果:术后3mo,两组患者UCDVA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UCIVA、UCNVA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mo,两组患者电脑验光等效球镜度(S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mo,观察组患者裸眼离焦曲线在+0.50~-3.00 D范围内平稳,LogMAR视力均在0.301以下,-3.50D后开始缓慢上升;对照组在±0.5D之间出现波谷,两端均快速上升.术后3mo,观察组患者出现视觉干扰症状者的比例(4/42)与对照组(2/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3);观察组患者视近脱镜率达97.6%(41/42),对照组为18.6%(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8,P=0.038);观察组患者单眼视远满意度为92.3%,对照组为9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观察组患者单眼视近满意度为98.5%(64/65),对照组为16.9%(1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526,P<0.01).结论:区域折射型MIOL可提供良好的远中近全程裸眼视力,能够满足患者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远、中、近距离用眼需求,术后不良视觉症状少,患者满意度高.【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年(卷),期】2018(018)010【总页数】4页(P1830-1833)【关键词】区域折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白内障手术;超声乳化【作者】胡东瑞;曾庆森;马嘉培;徐丹丹;阮罗梦【作者单位】315020 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宁波爱尔光明眼科医院;315020 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宁波爱尔光明眼科医院;315020 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宁波爱尔光明眼科医院;315020 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宁波爱尔光明眼科医院;315020 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宁波爱尔光明眼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0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白内障手术技术的日益完善,白内障手术已由单纯的复明手术转向追求完美视觉质量的屈光手术。

pr支撑型人工晶体

pr支撑型人工晶体

pr支撑型人工晶体
PR(Prosthetic)支撑型人工晶体是一种经手术植入眼睛里代替摘除的自身混浊晶体的精密光学部件。

这种人工晶体通常由一个圆形光学部和周边的支撑襻组成,光学部的直径一般在5.5~6mm左右,而支撑襻的作用是固定人工晶体。

PR支撑型人工晶体主要用于治疗白内障等眼科疾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

相较于传统的无支撑型人工晶体,PR 支撑型人工晶体的优点在于其支撑性更好,能够提供更好的视觉效果和更稳定的眼内环境。

同时,PR支撑型人工晶体也具有更好的光学性能和更长的使用寿命,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更换晶体的频率和相关手术风险。

然而,PR支撑型人工晶体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手术难度较大、对手术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可能存在一定的并发症等。

因此,在选择是否采用PR支撑型人工晶体进行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的建议以及手术风险等因素。

应用Pentacam 系统引导个性化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的可行性分析

应用Pentacam 系统引导个性化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的可行性分析

·药物临床·应用Pentacam 系统引导个性化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的可行性分析何曼莎莒瑞红陈海松 陈韵萧淑伦(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广州爱尔眼科医院广州 510000)摘要目的:探讨应用Pentacam 系统引导个性化植入非球面人工晶状体,使全眼球差接近+0.1 m m方法的可行性。

方法:选择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患者72例 90眼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 45眼)和对照组(35例 45眼),术前均应用 Pentacam 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患者6 mm 瞳孔直径下的角膜球差。

观察组以术后全眼球差接近+0.1 m m 为原则,分别植入Tecnis ZCB00、AcrySof IQ、ADAPT-AO非球面人工晶状体。

术后3个月,检查两组患者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角膜球差和全眼球差。

结果: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均显著提高(P<0.05),但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全眼眼差实际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术前预测与术后实际测量全眼眼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 Pentacam 系统术前测量角膜球差,引导个性化植入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有效降低全眼球差,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关键词Pentacam系统 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 可行性中图分类号:R779.6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533(2017)09-0050-03Feasibility analysis of personalized aspheric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guided by Pentacam systemHE Mansha, JU Ruihong, CHEN Haisong, CHEN Yun, XIAO Shulun(Guangzhou Aier Ophthalmology Hospital of Aier Ophthalmology Group, Guangzhou 51008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selectively targeting +0.1 m m total spherical aberration by personalized aspheric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Methods: Seventy-two cases (90 eyes) with personalized aspheric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37 cases, 45 eyes) and a control group (35 cases, 45 eyes). Before operation, the corneal spherical aberration with 6 mm pupil diameter was measured by Pentacam system.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as the total spherical aberration close to +0.1 m m, three different aspheric intraocular lens such as Tecnis ZCB00, AcrySof IQ and ADAPT-AO were implant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t postoperative 3 months, the 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corneal spherical aberration and total ocular aberra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 in the two groups was improved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 and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differences of total ocular aberration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otal ocular aberration and preoperative corneal spherical aberr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P>0.05).Conclusion: The personalized aspheric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guided by Pentacam system is feasible.KEy WORDS Pentacam system; personalized aspheric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feasibility白内障是人类致盲的首位疾病。

利用核糖核酸制剂改善眼科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利用核糖核酸制剂改善眼科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利用核糖核酸制剂改善眼科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眼科疾病是一类常见而复杂的疾病,包括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疾病等。

这些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视力功能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研究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势在必行。

近年来,利用核糖核酸制剂来改善眼科疾病治疗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

核糖核酸(RNA)是一种生物分子,其在细胞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RNA不仅可以调控基因表达,还可以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担任信使RNA、转运RNA和核糖体RNA等重要角色。

基于这些功能,研究人员开始将RNA用于眼科疾病的治疗,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一些有希望的研究进展。

一项常见的眼科疾病是白内障。

白内障是指眼睛的晶状体透明度下降,导致视力模糊并逐渐丧失。

目前,唯一的有效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患者的晶状体,并植入人工晶状体。

然而,这种治疗方法存在几个问题,如手术风险、术后并发症和人工晶状体需要定期更换等。

因此,研究人员希望通过利用核糖核酸制剂来改善白内障的治疗方法。

一项最新的研究表明,通过运用RNA干扰技术,可以抑制白内障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减少或阻止白内障的发展。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将siRNA(小干扰RNA)甲切割酶导入患者的晶状体细胞中,这可以通过细胞内的启动子、载体和转录因子来实现。

结果显示,通过siRNA干扰特定基因,晶状体细胞的异常增殖和透明度的下降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这项研究的发现为白内障的非手术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并有望减少患者的手术风险。

除了白内障,核糖核酸制剂也被研究用于改善青光眼的治疗。

青光眼是一种主要由眼压升高引起的眼科疾病,可导致视神经损伤和视力丧失。

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然而,这些治疗方法并不能完全控制病情进展。

因此,利用核糖核酸制剂改善青光眼的治疗成为了研究的焦点。

一项研究利用RNA干扰技术来抑制青光眼患者眼内的炎症反应。

通过将siRNA导入眼部组织中,可以特异性地靶向抑制麦斯东炎症因子(Mast cell protease-1,MCPT-1)的表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眼压升高。

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的研究进展

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的研究进展

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的研究进展张弛(综述);叶子;李朝辉(审校)【期刊名称】《中华实验眼科杂志》【年(卷),期】2022(40)5【摘要】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数量日益增长,复明性白内障手术逐渐向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转变,良好的术后视力是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术后的目标。

由于眼轴长度测量误差、术后有效晶状体位置变化和人工晶状体(IOL)计算公式选择不当等因素,高度近视白内障术后屈光预测准确性欠佳,严重影响患者视觉质量和满意度。

随着IOL计算公式的不断发展,SRK/T和Holladay1等薄晶状体会聚公式中眼轴长度、角膜曲率等不断优化,以Barrett UniversalⅡ公式为代表的厚晶状体会聚公式应用逐渐广泛,基于人工智能的Hill-RBF公式、基于光线追踪的Olsen公式和OKULIX 软件以及结合多种理论的Kane公式和EVO公式等新型IOL计算公式陆续问世,白内障术后屈光预测有了更多的选择和保障。

本文总结不同种类IOL计算公式的优化与进展,为提高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IOL度数计算的准确性提供更多的选择。

【总页数】4页(P466-469)【作者】张弛(综述);叶子;李朝辉(审校)【作者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眼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相关文献】1.高度近视LASlK术后白内障患者不同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的比较2.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的选择3.外伤性晶状体不全脱位合并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人工晶体计算公式的选择4.角膜曲率对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计算公式在高度近视伴后巩膜葡萄肿白内障中的影响研究5.角膜屈光度数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选择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