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晶状体的种类与选择

合集下载

人工晶状体分类

人工晶状体分类

人工晶状体分类
按照硬度,可以分为硬质人工晶体和软性人工晶体。

软晶体又可以分为丙烯酸类晶体和硅凝胶类晶体。

顾名思意,软晶体就是可折叠晶体。

首先出现的是硬质人工晶体,这种晶体不能折叠,手术时需要一个与晶体光学部大小相同的切口(6mm左右),才能将晶体植入眼内。

到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技术迅速发展,手术医生已经可以仅仅使用3.2mm甚至更小的切口就已经可以清除白内障,但在安放人工晶体的时候却还需要扩大切口,才能植入。

为了适应手术的进步,人工晶体的材料逐步改进,出现了可折叠的人工晶体,一个光学部直径6mm的人工晶体,可以对折,甚至卷曲起来,通过植入镊或植入器将其植入,待进入眼内后,折叠的人工晶体会自动展开,支撑在指定的位置。

按照安放的位置,可以分为前房固定型人工晶体,虹膜固定型人工晶体,后房固定型人工晶体。

通常人工晶体最佳的安放位置是在天然晶状体的囊袋内,也就是后房固定型人工晶体的位置,在这里可以比较好的保证人工晶体的位置居中,与周围组织没有摩擦,炎症反应较轻。

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眼科医师也可能把人工晶体安放在其他的位置,例如,对于校正屈光不正的患者,可以保留其天然晶状体,进行有晶体眼的人工晶体(piol)植入;或者是对于手术中出现晶体囊袋破裂等并发症的患者,可以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或者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

人工晶体

人工晶体

缺点:韧性差,抗拉力和抗撕力差, 屈光力低,人工晶体光学面中心厚 度较高。同时,硅凝胶易产生静电 反应,眼内代谢产物易粘附于晶体 内,从而影响晶体的透明度。
3、水凝胶(HEMA)
优点:脱水状态时,质硬,半透明,可进行抛 光处理。吸水后膨胀,体积增加,可折叠或 脱水植入,然后复水成形,复水后恢复软性 并且线性长度增加15%,更加适合于小切口 手术。因其亲水性,不需要用粘弹性物质帮 助植入眼内, YAG激光后囊截开时不易受损 伤,因此对YAG激光的损伤有很强的抵抗力。 可高压灭菌。
二、软性可折叠式人工晶体
1、一片式亲水性人工晶体:亲水性丙烯酸 酯材料,一片式、软性折叠型,小切口3mm, 不需缝线 。 2、三片式软性人工晶体 :疏水性丙烯酸 材料,三片式、软性折叠型,小切口3mm, 不需缝线。 3、一片式软性人工晶体:疏水性丙烯酸材 料,一片式、软性可折叠型,小切口3mm, 不需缝线,在囊袋植入部位保持稳定,术 后具有更好的居中性和良好的屈光稳定性。
4、蓝光滤过型人工晶体:疏水性丙烯酸材料,一 片式、软性可折叠型,小切口3mm,不需缝线,除 术后具有良好的居中性和屈光稳定性外,可以模 拟正常人眼晶体的滤过部份蓝光的特性,可阻断 蓝光对眼底的损害,保护视网膜,保护黄斑。 5、IQ人工晶体:疏水性丙烯酸材料,一片式、 独特的非球面光学面设计及蓝光滤过功能,除术 后具有良好的居中性、屈光稳定性及阻断蓝光对 眼底的损害,保护视网膜,保护黄斑以外,其设 计贴近年轻人的晶状体,清晰度好,能提供如年 轻时一般的视功能,全面改善视功能,全面保护 视网膜。
• 2、选择适合囊袋大小的人工晶状体
• 高度近视眼并发性白内障患者由于其眼轴长、晶状体 囊袋较正常偏大及晶状体悬韧带松弛等特点,选择 IoL时应注意其形状和大小。BigbagIOL的直径为 10.5mm,有独特的三袢设计,植入后理论上能够保持 在囊袋中的稳定。Rayner型IOL(super-flex620H)的 直径为12.5mm,理论上两个袢能够获得足够的支撑力, 具有良好的居中性能。这两种IoL的设计以及度数范 围都比较适合高度近视患者,尤其对于需要植入负度 数IoL的患者。因非球面晶体偏心和倾斜都会增加像 差,从而降低成像质量,所以囊袋较大及后囊破裂的 患者不建议使用。

人工晶体种类及参数

人工晶体种类及参数

人工晶体种类及参数
人工晶体是一种用于替代自然晶体的人造材料,广泛应用于光学、电子、医疗等领域。

人工晶体种类繁多,每种晶体都有其特定的参数和特性。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人工晶体的种类。

人工晶体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包括:
1. 各向同性晶体,这种晶体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不论从任何方向观察,都具有相同的性能。

2. 各向异性晶体,这种晶体在不同的方向上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例如石英晶体就是一种典型的各向异性晶体。

3. 单晶体,由于它们的晶体结构是单一的,因此单晶体通常具有更高的光学性能和更广泛的应用。

其次,让我们来谈谈人工晶体的参数。

人工晶体的参数包括折射率、色散性、透射率、热导率等。

这些参数决定了人工晶体在不同应用领域的表现和性能。

折射率是指光线在晶体中传播时的速度变化比率,它决定了晶
体的光学性能。

色散性是指晶体对不同波长光线的折射率变化,它
决定了晶体的色散性能。

透射率是指晶体对光线的透射程度,它决
定了晶体的透明度和透光性能。

热导率是指晶体对热的传导能力,
它决定了晶体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和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人工晶体的选择取决于特定的应用需求。

例如,在光学领域,需要高透射率和低色散性的晶体;在医疗领域,需要
具有生物相容性和高热导率的晶体。

因此,了解不同种类和参数的
人工晶体对于选择合适的材料至关重要。

总之,人工晶体种类繁多,每种晶体都有其特定的参数和特性。

了解这些参数和特性对于正确选择和应用人工晶体至关重要,也有
助于推动人工晶体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白内障手术如何选择人工晶体

白内障手术如何选择人工晶体

白内障手术如何选择人工晶体
作者:
来源:《家庭医药》2016年第05期
我患有早期白内障,医生建议我手术治疗,需要植入人工晶体,请问什么样的人工晶体适合我呢?
黑龙江王女士
王女士:
人工晶状体是采用人工合成材料制成的一种特殊透镜,形状功能类似人眼的晶状体,能够使外界物体聚焦成像在视网膜上,帮助人看清周围的事物。

人工晶状体的问世,给白内障患者带来了福音。

人工晶状体主要有这几类:
1.硬质人工晶状体
材质为硬性材质,手术会造成一定度数的散光,术后短期内反应较大,恢复时间长。

2.普通折叠人工晶状体
材质为软性可折叠材质,手术切口小,术后无需缝合,可减少或避免角膜散光,术后反应轻,恢复时间短。

3.非球面人工晶状体
更接近人眼的生理状态,能够矫正眼睛的球差,提高成像质量,尤其可以提高夜间的对比敏感度。

4.可调节人工晶状体
所用材质与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材质相似或更好,不同的是,可调节人工晶状体可以看远、看中、看近。

前三种人工晶状体要么只能看近、要么只有看远,功能比较单一。

目前国内多使用福来视可调节人工晶体,临床效果得到了广泛的验证,患者满意度高。

5.可调节非球面人工晶状体
在为患者提供看远、看中、看近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提高成像质量,让术后视觉质量更加完美。

建议患者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与医生做充分沟通,再来选择适合的人工晶状体。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齐虹。

7 人工晶状体

7 人工晶状体

四、人工晶状体的发展趋势 人工晶状体植入技术的成熟,以及与白内障手 术的完美结合,使得人工晶状体性能越来越 向接近理想的自然晶状体方向发展。以单纯 解决“目标视力”(远视力或近视力)为目的 的人工晶状体植入,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高质 量视力的要求,迫切希望有适合各种特殊要求 的人工晶状体问世。
1、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 主要有3种:前房型人工晶体、虹膜固定型人工晶 体和后房型人工晶体,用于眼内屈光手术。 2、专为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设计的人工晶状体 这种人工晶状体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三种像差:球 面像差、慧差、视野扭曲,减少眩光。 3、光调节人工晶状体 其特点是在白内障术后,使用非侵入性光调整人工 晶状体度数。在手术后2~4周,将术眼暴露于冷光 源下,使用低强度光行远视、近视、散光的调整。 该种人工晶状体耐受性好,术后人工晶状体度数的 精确调整,可避免因人工晶状体度数错误而需要人 工晶状体置换。目前尚未用于临床。 4、可植入式微型望远镜式人工晶状体( IMT IOL) 可针对弱视及黄斑变性的低视力进行矫正。它将物 像放大3倍,但是有报道显示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可减 少3%~8%。
2、按照手术切口大小分类 (1)硬质人工晶体 一般质地偏硬、无弹性,直径一般为5.5—6 毫米,那么要将其植入眼内,就需要一个6毫 米的手术切口,切口相对较大、术后反应较 重。 (2)可折叠人工晶体 随着超声乳化手术的开展与普及,为了把人 工晶体自很小切口植入,于1984年人们设计 制造了可以折叠或卷曲的晶体,近十年来才 得以应用并不断改进。
二、分类
1、按照放置位置分类
可以分为前房固定型人工晶体,虹膜固定型人工晶 体,后房固定型人工晶体。通常人工晶体最佳的安 放位置是在天然晶状体的囊袋内,也就是后房固定 型人工晶体的位置,在这里可以比较好的保证人工 晶体的位置居中,与周围组织没有摩擦,炎症反应 较轻。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眼科医师也可能把人 工晶体安放在其他的位置,例如,对于校正屈光不 正的患者,可以保留其天然晶状体,进行有晶体眼 的人工晶体(PIOL)植入.。

人工晶体种类和功能

人工晶体种类和功能

人工晶体种类和功能
人工晶体是一种替代眼球中天然晶状体的人工器械,用于治疗白内障等眼部疾病。

根据材料和功能的不同,人工晶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单焦点人工晶体:这种人工晶体只能提供一个焦点,一般用于患者远视或者近视度数稳定的情况。

患者在接受手术植入后,需要使用眼镜进行近视或远视的矫正。

2. 多焦点人工晶体:这种人工晶体可以提供多个焦点,可以同时矫正远视和近视问题,减少对眼镜的依赖。

患者的视觉可以在不同焦点之间切换,实现远近视力的调节。

3. 散光矫正人工晶体:这种人工晶体专门用于矫正散光问题。

散光是由于角膜或晶状体的不规则形状引起的光线聚焦问题。

散光矫正人工晶体具有特殊的面形,可以将光线正确聚焦到视网膜上,从而改善患者的视力。

4. 多焦点散光矫正人工晶体:这种人工晶体结合了多焦点和散光矫正功能,可以同时矫正远视、近视和散光问题。

患者在手术植入后,不仅可以摆脱近视或远视的困扰,还能改善散光引起的视力问题。

人工晶体的功能主要是在手术植入后替代天然晶状体,矫正视力问题。

不同类型的人工晶体可以根据患者的需要提供不同的矫正效果,改善患者的视力质量。

人工晶状体

人工晶状体

囊膜皱缩
• 囊膜皱缩是环形撕囊后出现的并发症。 • 撕囊口明显的缩小和晶体囊膜赤道直径的缩小。一般认为 囊膜皱缩是囊膜纤维化产生的向心力与悬韧带向外牵拉的 力量之间的不平衡造成的。 • 它与悬韧带的力量,撕囊口的大小,残留的LECs的量,植 入IOL 的直径、袢的硬度有关。
亲水IOL与疏水IOL比较
• 两类IOL材料诱导LECs的病理变化的规律为:在亲水性IOL 表面,增生的LECs能够长期存活,变性、纤维化较轻;而 在疏水的IOL表面,增生的LECs会较早地发生较重的变性、 纤维化。 • 由于LECs分布的解剖学差异,导致了同一IOL材料诱发的 ACO和PCO 的不同。
亲水IOL与疏水IOL比较
IOL诱导的炎性细胞反应
• 主要由巨噬细胞造成,也包括小圆细胞、巨细胞的反应。 可以认为它是异物巨细胞对IOL的反应,同时也可以作为 IOL生物相容性的重要指针。 • 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从葡萄膜血管移行到前房,沉着在 IOL表面。单核细胞转变为小圆细胞,巨噬细胞转变成上 皮细胞和吞噬碎屑、细菌的异物巨细胞。这些细胞反应说 明了异物反应的免疫过程。
囊膜相容性的机理
• 晶状体上皮细胞和晶状体囊对IOL材料及结构的反应。 • 机理:白内障手术破坏了LECs及囊膜的完整性,诱发了 晶状体自身的创伤愈合反应,产生上皮细胞增生和细胞外 基质的重新构建。
囊膜相容性的表现
• IOL植入囊袋并与残余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接触, LECs增殖延伸于后囊、前囊和IOL表面形成ACO、PCO 和囊的收缩。 • 人工晶状体与晶状体囊和上皮细胞的直接接触会引起许多 介质参与的前后囊的混浊。 • 细胞外基质蛋白在晶状体囊与LECs之间以及LECs与IOL 之间作为一种黏和剂,阻止LECs的增生。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选择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选择

术后要更加重视眼底问题
首先是避免蓝色光线对眼底的损伤 注重眼底黄斑的保健,比如增加叶黄素、玉
米黄质的摄入。
预防性用药,施图伦(七叶洋地黄双苷)局 部点眼
单个独立包装,每0.4ml滴眼液含洋地黄苷 0.006mg ,七叶亭苷0.04mg,不含防 腐剂,纯植物提取
药物作用的机理
洋地黄苷 七叶亭苷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材料
疏水丙烯酸酯 亲水丙烯酸酯 亲水丙烯酸酯,表面疏水丙烯酸酯涂层
文化差异及当地生活方式影响多焦点人工 晶状体的选择
适合中国人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汉字的复杂性 汉人的手臂较白种人短 所有的人工晶状体均是按照欧美人种设计的 为了符合白种人,多焦点人工晶状体设计出
防止玻璃 膜疣形成
增加视网膜 脉络膜血流
增加毛细血 管抗性
防止视网膜色 素上皮萎缩
抑制毛细血管 出血、渗出
用药前后对比
精准的手术
手术切口的设计,根据最陡的角膜曲率 环形连续撕囊的居中性 人工晶状体的正确摆放 切口的密闭及眼压的恢复
ZMB视觉分析
年轻人的视觉分析
SBL-3视觉分析
三焦点IOL视觉分析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后的问题
植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
年龄在50~60岁的患者,在接下来的20~ 30年间可能发生年龄相关性黄斑部病变或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而这些疾病早期的首 要症状即是对比敏感度下降,若患眼植入的 是多焦点人工晶状体,那么出现视物不适感 的时间会比植入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更早,症 状也更严重。
增加营养物 质输送
增加PRE细 胞吞噬消化
能力
增加视网膜脉 络膜血流
促进感光 细胞功能
恢复
改善视 网膜血 流循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虹膜隔型人工晶状体
硬性 外伤或先天等因 素造成的无虹膜 或大范围虹膜缺 损的患者 先天性小眼球、 房角结构或发育 异常、青光眼病 史者则应慎用
其它 • 矫正散光的人工晶状体 • 超微切口植入的人工晶 状体
人工晶状体 屈光度计算
• 影响眼屈光的成份
角膜屈光力 晶状体屈光力 前房深度 眼轴长度
• 第三代公式 SRK/T 公式 Binkhorst 公式 Holladay 公式 Hoffer-Q 公式
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visian(Staar) 矫正超高度近视 Collamer:2-羟乙基甲 基丙烯酸酯和胶原的共 聚物 光学部向前拱起呈一定 角度,平板型襻设计, 更薄的镜片厚度,使 IOL尽量不接触晶状体
巩膜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硬性 后囊膜破裂无 足够囊膜支撑 晶体脱位 晶切玻切术后 无足够囊膜
P 正视化人工晶状体度数(D) A 常数 L 眼轴长(mm) K 以度为单位的角膜曲率=(K1+K2)/2
• 第二代公式:
SRKⅡ公式
P = Al - 2.5L - 0.9K
Al为常数 当:L < 20.00时, Al=A+3 20.00 ≤ L < 21.00时, Al=A+2 21.00 ≤ L < 22.00时, Al=A+1 22.00 ≤ L < 24.50时, Al=A L ≥ 24.50时, Al=A-0.5
• 生物学统计及实验证明:+
18D 人工晶状体取代自身晶状 体,可恢复原有屈光状态
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计算公式
• 第一代计算公式
1.临床理论公式 P = 18 +(1.25×Ref) 2.回归公式
P = A -BL-CK
• 回归公式
• SRK公式(Sanders, Retzlaff, Kraff)
P = A紫外线可 见光及短波可见光(400500nm,蓝光为主),而普通 IOL不遮挡蓝光
IOL 内掺入紫外线阻挡剂和 黄色染料,同时滤过紫外线 和蓝光
非球面人工晶状体
非球面设计,可中和角 膜球面像差 减少了术后眼的球面像 差 术后明暗视力、对比敏 感度得到改善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 折射型 • 衍射型:IOL后表面为 20-30个同心圆排列 的衍射波环 • 光学部的任何区域均 可形成2个焦点
可调节人工晶状体
• 1CU(HumanOptics) 4个襻膝部由菲薄 的“关节”构成,可 随晶状体囊袋的收缩 而屈伸,光学部随之 前后移动,产生一定 的调节作用
前房型人工晶状体
Artisan/Verisyse 矫正有晶体眼的超高度近视 矫正无晶体眼(后囊破裂、 晶体脱位)
人工晶状体的选择 和屈光度的计算
材 料
• PMMA • 折叠式 丙烯酸酯
疏水性 亲水性
硅凝胶 水凝胶
疏水性丙烯酸酯 一体式
折叠时可控性好, 展开时较缓慢 应用广泛
疏水性丙烯酸酯 三体式
支撑性好
• IOLTECH公司
• Corneal公司
特殊功能的人工晶状体
防蓝光的人工晶状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