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知识点整理

《项脊轩志》知识点整理
《项脊轩志》知识点整理

项脊轩志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shèn)漉(lù),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臵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qì),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ǔn),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堦(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dài)诸父异爨(cuàn),内外多臵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yú)庖(páo)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yù),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b ǐ)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zǐ)在吾怀,呱呱(gū)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hù)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jiōng)牖(yǒu)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注释

1、轩:小的房室。

2、旧:旧日的,原来的。

3、方丈:一丈见方。

4、尘泥渗漉:(屋顶墙头上的)泥土漏下。渗,透过。漉,漏下。渗漉:从小孔慢慢漏下。

5、雨泽下注:雨水往下倾泻。下,往下。雨泽:雨水。

6、案:几案,桌子。

7、顾视:环看四周。顾,环视也。(许慎《说文解字》)

8、不能得日:得日,照到阳光。

9、日过午已昏:昏,光线不明。

10、为(wéi)修葺。修葺:修缮、修理,修补。

11、辟:开。

12、垣墙周庭:庭院四周砌上围墙。垣,在这里名词作动词,指砌矮墙。垣墙:砌上围墙。周庭,(于)庭子周围。

13、当:迎接

14、洞然:明亮的样子。

15、栏楯(shǔn):栏杆。纵的叫栏,横的叫楯。

16、增胜:增添了光彩。胜:光彩。

17、偃仰:偃,伏下。仰,仰起。偃仰,安居。

18、啸歌:长啸或吟唱。这里指吟咏文,显示豪放自若。啸,口里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

19、冥然兀坐:静静地独自端坐着。兀坐,端坐。

20、万籁有声:自然界的一切声音都能听到。万籁,指自然界的一切声响。籁,孔穴里发出的声音,也指一般的声响。

21、三五之夜: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

22、珊珊:衣裾玉佩的声音,引申为美好的样子。

23、迨(dài)诸父异爨(cuàn):等到伯、叔们分了家。迨,及,等到。诸父,伯父、叔父的统称。异爨,分灶做饭,意思是分了家。

24、往往:指到处,处处。而:修饰关系连词。是:这(样)。

25、东犬西吠:东边的狗对着西边叫。意思是分家后,狗把原住同一庭院的人当作陌生人。

26、逾庖而宴:越过厨房而去吃饭。庖,厨房

27、已:已而,随后不久。

28、凡再变矣:凡,总共。再,两次。

29、相为应答:一一回答。相:偏义复词,指她(先母)。

30、束发:古代男孩成年时束发为髻,15岁前指儿童时代。

31、竟日:一天到晚。竟,从头到尾。

32、阖(hé):通…合? 。合上。

33、瞻顾遗迹:回忆旧日事物。瞻:向前看。顾:向后看。瞻顾:泛指看,有瞻仰、回忆的意思。

34、扃(jiōng)牖(yǒu):关着窗户。扃,(从内)关闭。牖,窗户。

35、殆:恐怕,大概,表示揣测的语气。

36、来归:嫁到我家来。归,古代女子出嫁。

37、凭几学书:伏在几案上学写字。几,小或矮的桌子。书:写字。

38、归宁: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省亲。

39、制:指建造的格式和样子。

40、手植:亲手种植。手:亲手。

41、亭亭如盖:高高挺立,树冠像伞盖一样。亭亭,直立的样子。盖,古称伞。

42、修葺:修补。

43、诸:各个

古今异义

1、室仅方丈(方丈,古:一丈见方今:庙宇里的住持)

2、墙往往而是(往往,古:到处今:经常)

3、余自束发(束发,古:表示儿童今:扎头发)

一词多义

1、始

室始洞然(副词,才)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副词,起初,起先)

2、过

日过午已昏(动词,偏过)

大母过余曰(动词,探望)

从轩前过(动词,经过)

3、置

顾视无可置者(动词,放置)

内外多置小门(动词,设置)

4、而

余扃牖而居(连词,表修饰)

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连词,表并列)墙往往而是(连词,表修饰)

某所,而母立于兹(通“尔”,代词,你的)呱呱而哭泣(连词,表修饰)

5、为

始为篱,已为墙(动词,扎/砌)

轩东故尝为厨(判断词,是)

庭中通南北为一(判断词,是)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介词,为,给)

余稍为修萁(介词,为,给)

6、以

以当南日(连词,表目的,用来)

能以足音辨人(介词,凭借)

执此以朝(相当于“而”,连词,表修饰)7、谓

且何谓阁子也(叫做)

妪每谓余曰(告诉,对……说)

8、一

庭中通南北为一(整体)

先妣尝一至(副词,时而)

9、日

不能得日(阳光)

日过午已昏(太阳)

一日,大母过余曰(天,一昼夜为日)10、先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在……之前)

先大母婢也(去世的,已故的)

11、前

前辟四窗(名词作状语,在前方)

从轩前过(前面)

12、之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助词,的)

他日汝当用之(代词,指象笏)

儿之成(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顷之(助词,调节音节)

13、西

东犬西吠(名词作状语,向西边)

室西连于中闺(西边)

14、得

不能得日(照到)

得不焚(能够)

15、已

日过午已昏(副词,已经)

已为墙(副词,不久)

16、当

以当南日(挡住)

他日汝当用之(应当)

17、然

室始洞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然余居于此(连词,然而,但是)

18、书

借书满架(书籍)

或凭几学书(写字)

19、食

小鸟时来啄食(食物)

欲食乎(吃)

20、大

大类女郎也(副词,很,非常)

先大母婢也(大母,双音节词,指祖母)

21、所

某所而母立于兹(地方)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动词前的指示代词,……的……)

22、从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介词,由,自)

从余问古事(动词,跟从)

23、自

余自束发(从,由,介词)

自语曰:“……” (自己,代词)

24、归

吾妻来归(动词,女子出嫁)

吾妻归宁(动词,返回。归宁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探亲)

25、每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副词,每次)

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副词,常常)

通假字

1、而母立于兹。而,通“尔”,你的

2、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珊珊,通“姗姗”,形容衣裾玉佩的声音,引申为美好的样子。

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1)乳二世(用乳汁喂养)

(2)客逾庖而宴(吃饭)

(3)执此以朝(上朝)

(4)吾家读书久不效(有成效,此指考取功名)

(5)或凭几学书(写字)

(6)垣墙周庭(砌上围墙。)

2、名词用作状语

(1)雨泽下注;使不上漏(下,朝下,上,从上面)

(2)前辟四窗(在前面,指阁子北面,因阁子是向北的)

(3)东犬西吠(向西面)

(4)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亲自)

(5)内外多置小门(在内外)

(6)时至轩中(不时)

3、数词用作名词

庭中通南北为一(整体)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2、省略句下列各句中的括号表示省略了的成分。如:

束发读书(于)轩中(省介词“于”)

3、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下列各句状语(斜体)放在动词(粗体)之后。翻译时,一般将状语前移。如:

植兰桂竹木于庭(在庭院里种兰桂竹木)

居于此(在这里居住)

连于中闺(与中闺相连)

栖于厅(在厅里栖息)

异于前(跟以前不同)

4、被动句

得不焚(意念被动句)

5、宾语前置句

译文

项脊轩,是过去的南阁楼。屋里只有一丈见方,可以容纳一个人居住。百年老屋,(屋顶墙上的)泥土从上边漏下来,积聚的流水一直往下流淌;我每次动书桌,环视四周没有可以安臵桌案的地方。屋子又朝北,不能照到阳光,太阳过了中午就已经昏暗。我稍稍修理了一下,使它不从上面漏土漏雨。在前面开了四扇窗子,在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日光反射照耀,室内才明亮起来。我在庭院里随意地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往日的栏杆,也增加了新的光彩。借来的书摆满了书架,我安居室内,吟诵诗文,有时又静静地独自端坐,听到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声音;庭院、台阶前静悄悄的,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走到它跟前也不离开。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悬,照亮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微风吹过影子摇动,可爱极了。

然而我住在这里,有许多值得高兴的事,也有许多值得悲伤的事。在这以前,庭院南北相通成为一体。等到伯父叔父们分了家,在室内外设臵了许多小门,墙壁到处都是。分家后,狗把原住同一庭院的人当作陌生人,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里栖息。庭院中开始是篱笆隔开,然后又砌成了墙,一共变了两次。家中有个老婆婆,曾经在这里居住过。这个老婆婆,是我死去的祖母的婢女,给两代人喂过奶,先母对她很好。房子的西边和内室相连,先母曾经经常来。老婆婆常常对我说:?这个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老婆婆又说:?你姐姐在我怀中,呱呱地哭泣;你母亲用手指敲着房门说:‘孩子是冷呢?还是想吃东西呢?’我隔着门一一回答……?话还没有说完,我就哭起来,老婆婆也流下了眼泪。我从十五岁起就在轩内读书,有一天,祖母来看我,说:?我的孩子,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这里,真像个女孩子呀??等到离开时,用手关上门,自言自语地说:?我们家读书人很久没有得到功名了,(我)孩子的成功,就指日可待了啊!?不一会,拿着一个象笏过来,说:?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间拿着去朝见皇帝用的,以后你一定会用到它!?回忆起旧日这些事情,就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真让人忍不住放声大哭。

项脊轩的东边曾经是厨房,人们到那里去,必须从轩前经过。我关着窗子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够根据脚步声辨别是谁。项脊轩一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在保护着吧。

项脊生说:巴蜀地方有个名叫清的寡妇,她继承了丈夫留下的朱砂矿,采矿获利为天下第一,后来秦始皇筑?女怀清台?纪念她。刘备与曹操争夺天下,诸葛亮由务农出而建立勋业。当这两个人还待在不为人所知的偏僻角落时,世人又怎么能知道他们呢?我今天居住在这破旧的小屋里,却自得其乐,以为有奇景异致。如果有知道我这种境遇的人,恐怕会把我看作目光短浅的井底之蛙吧!

我作了这篇文章之后,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她时常来到轩中,向我问一些旧时的事情,有时伏在桌旁学写字。我妻子回娘家探亲,回来转述她的小妹妹们的话说:?听说姐姐家有个小阁楼,那么,什么叫小阁楼呢??这以后六年,我的妻子去世,项脊轩破败没有整修。又过了两年,我很长时间生病卧床没有什么(精神上的)寄托,就派人再次修缮南阁子,格局跟过去稍有不同。这之后我多在外边,不常住在这里。

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那年我亲手种植的,现在已经高高挺立,枝叶繁茂像伞一样了。

赏析

项脊轩,归有光家的一间小屋。轩,小的房室。归有光的远祖曾居住在江苏太仓的项脊泾。作者把小屋命名为项脊轩,有纪念意义。“志”即“记”,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借记物、事来表达作者的感情。撷取日常琐事,通过细节描写,来抒情言志。他的风格“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借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来表现母子,夫妻,兄弟之间的感情。此文是归有光抒情散文的代表作。

文章紧扣项脊轩来写,又用或喜或悲的感情作为贯穿全文的意脉,将生活琐碎事串为一个整体。善于拮取生活中的细节和场面来表现人物。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

本文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优秀散文。文章通过记作者青年时代的书斋,着重叙述与项脊轩有关的人事变迁借“百年老屋”的几经兴废,回忆家庭琐事,抒发了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

归有光的叙事抒情散文,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平淡自然的笔调记叙日常生活小事,运用追叙、回忆、触景生情、见物思人等方式,从琐屑事件的叙述中抒写出真切的感情,从平淡情

景的描绘中表现出悠远的意趣。这一特点在《项脊轩志》中表现得尤为显著。

本文以项脊轩的前后变化为线索,写出一系列家庭琐事,表现了作者对家道衰落的惋惜心情和对死去的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切怀念,也表现了作者年青时刻苦读书、怡然自得的乐趣。文章所记的一切,都紧扣项脊轩来写,而以“悲”“喜”作为贯串全文的意脉。第一段写项脊轩经过修葺和美化环境之后的幽雅可爱和自己在轩中“偃仰啸歌”、自得其乐的情景,是从“喜”字立意,也反衬下文所叙项脊轩环境遭到破坏之可悲,引出对往事的无限追怀。第二段分两层:第一层叙父辈分家,完整的庭院被分隔得杂乱不堪,项脊轩不再是一个读书的幽雅所在。第二层以抚育两代人的老妪作为联结,围绕项脊轩回忆母亲与祖母遗事,抒发自己怀念亲人的凄侧之情。这段从“悲”字立意。第三段写“轩凡四遭火”的变故,虽“得不焚”,亦足见项脊轩命运之乖蹇。这是“悲”的内容的进一步补充。补记的一段,写项脊轩后来又发生的变化,重点追叙与亡妻共同生活的情趣,抒发沉痛的悼亡之情,进一步增添了悲凉的气氛。由于文章自始至终贯串着悲、喜的感情变化,又有项脊轩作为全文的轴心,所以一些看似散漫无章的生活琐事就结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散而神不散。

作者善于抓住具有特征的语言、行动和生活细节来表现人物,从不同的角度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情态各别。对母亲,写她听到女儿呱呱而泣时以指叩扉的动作和“儿寒乎?欲食乎?”的问话,突现了慈母对儿女衣食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对祖母,写她的“吾儿,久不见若影……”的爱怜的言辞和离去时的喃喃自语和“以手阖扉”的动作等,惟妙惟肖地表现出了老祖母对孙儿的疼爱和期待。对妻子,写她的“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简洁地表现了少年夫妇相依相爱的情状;写她归宁回来时转述小妹们的充满稚气的问话,不但传神地表现了小妹们的娇憨之态,而且生动地再现了夫妻依依情话的场面。总之,作者对于各个人物,都能分别抓住他们的特征,用寥寥几笔描绘出他们的音容笑貌和真挚的感情,富于生活情趣,并从中表达出自己对亲人一往情深的怀念。

由于时代与阶级的局限,作者在文中也流露出追求功名利禄的思想和功名未就时的忧愤之情,这是应该正确地加以分析的。

段析

第一段

写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变化,以“喜”贯穿。修葺前,项脊轩狭小、阴暗、破漏;修葺后,项脊轩明亮、幽雅、安静。在这段,作者意在表现自己青少年时期读书生活过的书斋,可爱、可亲、可美,以表达自己深深的眷恋之情,而作者欲扬先抑,先极力叙述原来的项脊轩的旧、小、漏、暗,为下文写修葺后的项脊轩的优美可爱作铺垫。修葺后的项脊轩迷人可爱,令人留恋之处,不仅仅表现在修葺后的明亮、不漏和安静等方面,更表现在作者的生活情趣上,与周围环境的自然融合上。

作者笔下修葺后的项脊轩,充满了诗情画意:原来阴暗的小屋变明亮了,是因为阳光照射在新修的围墙上,重新开的四扇窗户反射到室内;原来院前普通的围拦因主人在周围种植了兰花、桂树、修竹而增添了无限美景;白天,在小屋或仰或躺,或长啸或吟唱悠然自得;有时,静静地独自端坐,可以清晰地聆听大自然各种各样美妙的声音;庭院前幽静的环境,吸引着小鸟常来觅食,有人来了也不愿飞走;每当农历十五的晚上,皎洁的月光照亮了院前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在墙上,有如一幅清淡优美的水墨画,而且是活的水墨画!——微风吹来,花影摇动,美丽可爱之极。

第二段

叙写项脊轩的变迁,回忆母亲和祖母的往事,用“悲”贯穿。“多可喜亦多可悲”,家世之

痛,思亲之情。先回忆“诸父异爨”引起庭院的变化,反映家庭的败落,笔墨中无不浸透着作者无限的“悲”情;通过老妪忆母,再现了慈母的音容笑貌,使作者禁不住潸然泪下(“余泣”);忆及幼年读书时,祖母来轩看望自己,那真挚感人的情景,那谆谆的嘱咐,那沉甸甸的期望,更是让自己忍不住要大哭一场。

这一段,作者情感由“悲”到“泣”,再到忍不住“大哭一场”,无不紧扣“亦多可悲”来写,回忆中隐含着作者对家庭变迁的悲叹,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对自己怀才不遇、有负祖母期望的深深感慨。

第三段

叙写自己闭门苦读的情景及小轩多次遭火未焚的事情,是写“悲”的进一步补充,同时,字里行间,又透露出作者埋头苦读,要实现理想的期望。

第四、五段

是补写,通过补叙,表达对亡妻的怀念之情。这一部分意在写悲,却先极力叙写当年两人在轩内唱和相随的欢乐,以“喜”衬“悲”,衬托今日丧妻的悲哀。最后,托物抒情,借亭亭如盖的枇杷树,寄托对亡妻深深的怀念之情。

三世变迁——文中作者是怎样描写归家三代变迁的情况的?此文通过记作者青少年时代的书斋,着重叙述与项脊轩有关的人事变迁,借“百年老屋”的几经兴废,将与项脊轩有密切联系的往事交织成篇,以生活中的一桩桩琐事,尽现了祖母、母亲、妻子三代人与作者的情谊,同时也反映了归家中三世变迁的沧桑。这里,重点从归家家庭衰落的一些表象描写中加以分析。

作者善于抓住富有特征性的细节,来描写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四分五裂之状,反映归家家庭的败落。归家原本庭院南北相通,是一个整体。自从“诸父异爨”后,设置了许多小门,墙壁到处都是(四分五裂之状)。先用篱笆相隔,后来更用一堵堵墙壁阻断往来(“始为篱,已为墙”)。尤其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厅?非…庭?也)”,寥寥几笔,将一个封建大家庭分家后所产生的颓败、衰落、混乱不堪的情状表现得淋漓尽致。

另外,写祖母到项脊轩来,鼓励作者读书求仕,光宗耀祖这件事,同样可透析出归家家道衰落的状况。归有光祖母的祖父曾在宣德年间担任朝廷官员(太常寺卿),而如今,“吾家读书久不效”,儿辈们科举无望,反以分家为能事,闹得个钟鸣鼎食之家四分五裂,乌烟瘴气,只有把希望寄托在孙儿归有光的身上了。

最后一句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借物抒情,表现了作者对妻子深深的怀念之情,也表明了作者在项脊轩年日之久。

《项脊轩志》知识整理

《项脊轩志》知识整理 一、文学文化常识 归有光(1507~1571):字熙甫,又字开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江苏昆山人,世称“震川先生”,明代著名文学家,散文源出于《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家,是“唐宋八大家”与清代“桐城派”之间的桥梁,被称为“唐宋派”。他提倡“独出于胸臆”,强调真实感情,风格朴实,被誉为“明文第一”,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对“桐城派”影响很大。 “志”与“记”:志,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性质与“记”相似,但“记”通常用以记“事”或“物”,如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苏辙《黄州快哉亭记》等等;“志”则大都用以记录人物事迹,如墓志、人物志等等。 项脊:地名。归有光的远祖曾居住在江苏太仓的项脊泾。作者把自己的书斋名题为“项脊轩”,含有怀宗追远之意。一说它窄小,如在人的颈背之间。 三五之夜:农历十五的夜晚。(古诗文中常用两个数字相连而相乘的方法指代某个年龄或日期,类似有“二八佳人”) 束发: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束发指孩童时代。 先大母、先妣:“先大母”,已去世的祖母。在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在称谓前加“先”表已死去。“先妣”指已去世的母亲。《礼记》“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故去世的父亲称“先考”,去世的母亲称“先妣”。 闺:一般指宫中小门或内室。“闺”字常和女子有关,没结婚的女子称“闺女”,女子的住室称“闺房”。文中“中闺”指内室或妇女的卧室。 二、古今异义 室仅方丈 ..一丈见方 往往 ..而是到处、处处 余久卧病无聊 ..精神无所依靠 瞻顾遗迹 ..旧日事物 余自束发 ..指儿童时代 三、通假字 而母立于兹(“而”通“尔”,你的)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当”通“挡”,抵挡) 四、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乳二世(乳,用乳汁喂养) 客逾庖而宴(宴,用饭) 执此以朝(朝,上朝) 吾家读书久不效(效,取得效果,此指考取功名) 垣墙周庭(垣墙,砌上围墙) 2.名词用作状语 雨泽下注;使不上漏(下,朝下,上,从上面)

项脊轩志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项脊轩志 通假字: 而母立于兹“而”通“尔” 一词多义: 以 以当南日(用来,连词,表目的) 执此以朝(用如“而”,连词,表修饰关系) 以手阖门(用,介词) 能以足音辨人(凭借、根据,介词) 而 余扃牖而居(助词,表修饰,无义) 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但,表转折,连词) 往往而是(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地”,也可不译,连词)某所而母立于兹(你,你的,代词) 之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助词,的) 他日汝当用之(代象笏,代词) 顷之(音节助词,衬字,补足音节,无义) 儿之成(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然 室始洞然(…的样子,词尾) 然余居于此(然而,但是,连词) 过 日过午已昏(超过,动词) 大母过余曰(访,探望,动词) 置 顾视无可置者(放置,动词) 内外多置小门(设置,动词) 为 始为篱,已为墙(做,动词) 轩东故尝为厨(作,动词) 庭中通南北为一(成为,动词)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做,介词) 谓 且何谓阁子也(叫作,动词) 妪每谓余曰(告诉,动词) 一 庭中通南北为一(整体,名词) 先妣尝一至(常来,副词) 日 以当南日(太阳,名词) 不能得日(阳光,名词)

日过午已昏(太阳,名词) 一日,大母过余曰(天,一昼夜,名词) 先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以前,名词) 先大母婢也(去世的,形容词) 前 前辟四窗(名词作状语,在前方) 从轩前过(前面,形容词) 西 东犬西吠(向西边,副词) 室西连于中闺(…的西边,形容词) 得 不能得日(得到,获得,动词) 得不焚(能,能够,助动词) 已 日过午已昏(已经,副词) 已为墙(然后,副词) 当 以当南日(挡住,动词) 他日汝当用之(应当,应该,助动词) 书 借书满架(书,书籍,名词) 或凭几学书(字,文字,名词) 食 小鸟时来啄食(食物,名词) 欲食乎(吃,动词) 大 先大母婢也(大母,指祖母) 大类女郎也(很,非常,副词) 所 某所而母立于兹(地方,处所,名词)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的,在此指代枇杷树,特殊的指示代词)从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由,自,介词) 从余问古事(向……学习,动词) 自 余自束发(从,由,介词) 自语曰:“…”(自己,代词) 归 吾妻来归(女子出嫁,动词) 吾妻归宁(归,返回,动词。归宁,出嫁的女儿会娘家探望) 始 室始洞然(才) 始为篱(起初)

《项脊轩志》知识点整理

《项脊轩志》(归有光) 一、实词 当: 1、他日汝当用之:以后你会用到它【当:应当】 2、以当南日:用北墙来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当:挡住】 已: 1、日过午已昏:天一过中午就昏暗【已:已经】 2、始为篱,已为墙:开始是篱笆隔开,后来又砌成了墙【已:后来】 过:1、日过午已昏:天一过中午就昏暗【过:偏过】2、大母过余:祖母来看我【过:看望】3、从轩前过:从轩前经过【过:经过】 二、虚词 于: 1、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有在院里夹杂着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于:在】 2、室西连于中闺:房子的西边和内室相连【于:和】 3、其制稍异于前:格局跟过去稍有不同【于:比】 为: 1、始为篱:开始是篱笆隔开【为:是】 2、已为墙:后来又砌成了墙【为:砌】 3、庭中通南北为一:庭院南北是一体【为:成为、是】 4、吾从板外相为应答:我隔着门板一一应答【为:作】 5、轩东故尝为厨:项脊轩的东边从前曾经是厨房【为:是】 6、余既为此志:我已经作了这篇志【为:作】 之:1、儿之成则可待乎:这孩子取得成就,就可以等待呀【之:结构助词,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2、顷之:不一会儿【之:音节助词,无义】 3、吾妻死之年:是我妻子去世的那年【之:结构助词,的】 4、抚之甚厚:(先母)对她很好【之:代词,代她,文中指祖母的婢女,“老妪”】 5、三五之夜: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之:结构助词,的】 三、词类活用: (1)雨泽下注:雨水也往下流【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 (2)前辟四窗:前面开了四扇窗子【前: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3)内外多置小门:室内外设置了许多小门【内外: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内外”】 (4)东犬西吠: 东家的狗对着西家叫【西:方位名词作状语, “向西面”】 (5)客逾庖而宴:客人得穿过厨房去吃饭【宴:名词作动词,“赴宴”】

项脊轩志文言知识整理

项脊轩志文言知识整 理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项脊轩志》知识点整理 一、重点词语 号:háo 阖:hé,关闭枇杷:pípá扃牖:jiōng yǒu 楯:shǔn 爨:cuàn 婢:bì得:得到日:阳光 稍:稍微影:日光先是:这以前 迨:及,等到庖:厨房凡:共 尝:曾经每:经常兹:这,此 以:用过:探望大类:很像 比:及,等到顷之:音节助词尝:曾经 归:旧指女子出嫁且:那么制:形式,规制 盖:伞或:或者殆:表揣测,大概 故:以前去:离开竟日:整天 二、古今异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旧,原来的) 南北为一(一,整体) 室仅方丈(方丈,一丈见方) 凡再变矣(凡,总共;再,两次)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案,桌子) 久不见若影(若,你) 日过午已昏(昏,暗) 或凭几学书(几,书桌;书,写字)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杂,交错) 比去,以手阖门(比,等到) 亦遂增胜(胜,佳景,引申为光彩) 吾妻来归(归,旧时指女子出嫁) 始为篱,已为墙(已,后来、不久) 三五之夜(三五,即十五)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竟,整) 且何谓阁子也(且,那么) 余自束发(束发,表示成年) 三、一词多义 始 室始洞然(才,连词) 始为篱,已为墙(起初、先,副词) 过 日过午已昏(超过,动词) 大母过余曰(探望,动词) 置 顾视无可置者(放置,动词) 内外多置小门(设置,动词) 而 余扃牖而居(助词,表修饰,无义) 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但,连词)

为 始为篱,已为墙(做,动词) 轩东故尝为厨(作,动词) 庭中通南北为一(成为,动词)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对,介词) 以 以当南日(用来,动词) 以手阖门(用,介词) 能以足音辨人(凭借、根据,介词) 执此以朝(用如“而”,介词) 谓 且何谓阁子也(叫作,动词) 妪每谓余曰(告诉,动词) 一 庭中通南北为一(整体,名词) 先妣尝一至(常来,副词) 日 以当南日(太阳,名词) 不能得日(阳光,名词) 先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以前,名词) 先大母婢也(去世的,形容词) 四、通假字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当”通“挡”) 而母立于兹(“而”通“尔”) 五、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乳二世(乳,乳养) 客逾庖而宴(宴,用饭) 执此以朝(朝,上朝) 吾家读书久不效(效,取得效果) 垣墙周庭:垣墙,砌墙, 雨泽下注:雨,下雨,名字活用作动词 2.名词用作状语 雨泽下注。使不上漏(下,朝下,上,从上面)又北向(北,朝北,行为方向) 东犬西吠(西,朝西,行为方向) 前辟四窗(前,在前方,行为方向)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手,亲自,亲自 3.形容词用作名词 多可喜,亦多可悲(多,许多事) 4. 名词使动用法 垣墙周庭周,使围住 六、特殊句式

项脊轩志 字词整理

前置。 轩东故尝为厨判断句,介词,表示起点,, “自”)关窗)

久),能以(凭借)足音辨人。轩凡(总共)四遭火,得不焚被 )有神护者。 ),女子出嫁), 书写)。吾 《项脊轩志》知识点整理 一、通假字 以当.南日:“当”通“挡”,抵挡。 而.母立于兹:而,通“尔”,你的。 二、、古今异义词 1、室仅方丈(方丈,一丈见方) 2、三五之夜(三五,即十五) 3、余自束发(束发,表示成年) 三、重点词语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原来的) 室仅方丈 ..(一丈见方,方,古代面积用语,纵横) 尘泥渗漉 ..:(渗漏) 每移案顾视 ...,无可置者(案,桌子;顾视,环顾室内) 前辟.四窗(开) 室始洞然 ..(透明敞亮)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杂,混杂,交错)

旧时栏楯 ..(栏杆) 亦遂增胜.(美景,光彩) 偃仰啸歌 ....(安居)(吟咏诗文) 冥然兀坐 ....(静静地端坐。兀坐,端坐) 万籁 ..有声(指自然界的一切声响。籁,孔穴里发出的声音,也指一般的声响) 珊珊 ..可爱(形容衣裾玉佩的声音,引申为美好的样子) 迨诸父异爨 .....(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居。迨,等到。爨,生火做饭) 墙往往 ..而是(指到处,处处) 客逾庖 ..而宴。(逾,越过。庖,厨房) 鸡栖.于厅(休息) 始为篱,已.为墙(已而,随后不久) 凡再 ..变矣(凡,总共;再,两次) 家有老妪.(老年妇女) 先妣 ..抚之甚厚(已故的母亲) 室西连于中闺 ..(指内室) 某所.,而母立于兹.(所,地方;兹,这里) 呱呱 ..而泣(小儿的哭声) 久不见若.影(你的) 何竟.日默默在此,(竟,整) 大类.女郎也(像) 比去 ..,以手阖.门(比,等到;去,离去;阖,关闭)

《项脊轩志》知识点梳理

《项脊轩志》知识点整理 一、字音 枇杷:pípá 扃牖:jiōng yǒu 婢:bì 渗漉:lù修葺:qì 栏楯:shǔn 迨:dài异爨:cuàn 老妪:yù先妣:bǐ 呱呱:gū阖门:hé象笏:hù长号:háo 二、通假字 以当.南日:“当”通“挡”,抵挡。 而.母立于兹:而,通“尔”,你的。 三、古今异义词 1、室仅方丈(方丈,一丈见方) 2、三五之夜(三五,即十五) 3、余自束发(束发,表示成年) 四、重点词语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原来的) 室仅方丈 ..(一丈见方,方,古代面积用语,纵横) 尘泥渗漉 ..:(渗漏) 每移案顾视 ...,无可置者(案,桌子;顾视,环顾室内) 前辟.四窗(开) 室始洞然 ..(透明敞亮)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杂,混杂,交错) 旧时栏楯 ..(栏杆) 亦遂增胜.(美景,光彩) 偃仰啸歌 ....(安居)(吟咏诗文) 冥然兀坐 ....(静静地端坐。兀坐,端坐) 万籁 ..有声(指自然界的一切声响。籁,孔穴里发出的声音,也指一般的声响) 珊珊 ..可爱(形容衣裾玉佩的声音,引申为美好的样子) 迨诸父异爨 .....(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居。迨,等到。爨,生火做饭) 墙往往 ..而是(指到处,处处) 客逾庖 ..而宴。(逾,越过。庖,厨房)

鸡栖.于厅(休息) 始为篱,已.为墙(已而,随后不久) 凡再 ..变矣(凡,总共;再,两次) 家有老妪.(老年妇女) 先妣 ..抚之甚厚(已故的母亲) 室西连于中闺 ..(指内室) 某所.,而母立于兹.(所,地方;兹,这里) 呱呱 ..而泣(小儿的哭声) 久不见若.影(你的) 何竟.日默默在此,(竟,整) 大类.女郎也(像) 比去 ..,以手阖.门(比,等到;去,离去;阖,关闭) 顷之 ..(过了一会儿) 持一象笏.至(古时大臣上朝时手持的狭长板子) 令人长号.不自禁(号哭,大哭) 余扃牖.而居(窗户) 殆.有神护者(恐怕,大概) 或.凭几.学书.(或,有时;几,小或矮的桌子;书,写字)且.何谓阁子也(且,那么) 其制.稍异于前(指建造的格式和样子) 今已亭亭如盖 ....矣(高高挺立,树冠像伞盖一样) 五、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乳二世(乳,乳养,哺乳) 客逾庖而宴(宴,用饭) 执此以朝(朝,上朝) 吾家读书久不效(效,有成效,通过读书得到功名)垣墙周庭:(垣墙,砌墙,周,环绕) 余扃牖而居(扃,关。原指门窗上的插销)

《项脊轩志》知识讲解

《项脊轩志》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 2、体会本文笔墨清淡而情意缠绵动人的特色。 知识积累 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归有光〔1506-1571〕,明代散文家。字熙甫,号项脊生。江苏昆山人。八岁丧母。九岁能属文,以同邑人魏校为师,通经史,善古文。嘉靖十九年〔1540〕中举人。其后二十余年,八次会试不第。后移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讲学,生徒常达数十百人,被称为〝震川先生〞。嘉靖四十四年始中进士,授长兴知县。 在文学上,他和王慎中、茅坤、唐顺之等合称〝唐宋派〞。清朝姚鼐认为,归有光是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桥梁性人物,他承袭了唐宋古文运动,开启了清代的桐城派。他反对一味泥古,提倡唐宋古文。他的基本观点是:以?史记?为代表的秦汉文章虽好,但唐宋间文章未必不佳,所以他主张〝变秦汉为欧曾〞,属文时应〝出于意之所诚……非特求绘藻之工为文章〞。当然,他反对拟古,多从形式着眼,并未达到内容上的真正革新。他重视文学的抒情作用,曾说:〝夫诗者,出于情而已矣。〞? 沈次谷先生诗序?又认为〝圣人者,能尽天下之至情者也〞,而〝至情〞就是〝匹夫匹妇以为当然〞〔?泰伯至德?〕。正因为归有光肯定〝匹夫匹妇〞的〝至情〞,所以,他的一部分散文如?项脊轩志??先妣事略?? 寒花葬志??思子亭记?等,写得相当感人。他的散文的特点是:即事抒情,真切感人;注重细节,刻画生动;篇幅短小,言简意赅;结构精巧,波折多变。 背景知识

〝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名,一说其远祖归道隆曾居住在太仓项脊泾,作者以项脊轩来命名自己的书斋,有追念远祖的意思;一说言其窄小,如项背之间,故名。轩,这里指小屋,即书斋。 归有光35岁中举后,徙居嘉定安亭江上,授徒讲学,不复回故里。由此推知,他18岁写此文,35岁左右可能在迁居前由于翻检书箧,触及旧稿,引起了对亡妻的深深怀念,因而补写了附记,其间相距十六七年,妻死年手植的枇杷树生长了约五六年。这样,不仅枇杷树〝亭亭如盖〞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且〝多在外,不常居〞之语也有了着落。 字词汇总 通假字 而母立于兹〝而〞通〝尔〞,你的 珊珊可爱〝珊珊〞通〝姗姗〞,美好的样子 以当南日〝当〞通〝挡〞,挡住 一词多义 〔1〕始室始洞然方,方才 庭中始为篱起初,先 〔2〕过日过午已昏偏过 大母过余曰探望,看望 从轩前过路过,经过 〔3〕每每移案每逢 妪每谓余曰常常 〔4〕得又北向,不能得日得到,获得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能够 〔5〕当他日汝当用之应当 以当南日挡住 〔6〕为轩东故尝为厨作为 庭中通南北为一成为 余既为此志写作 古今异义词

项脊轩志知识点归纳

《项脊轩志》知识点整理 一、重点词语 号:háo 阖:hé,关闭枇杷:pípá 扃牖:jiōng yǒu 楯:shǔn 爨:cuàn 婢:bì 得:得到日:阳光 稍:稍微影:日光先是:这以前 迨:及,等到庖:厨房凡:共 尝:曾经每:经常兹:这,此 以:用过:探望大类:很像 比:及,等到顷之:音节助词尝:曾经 归:旧指女子出嫁且:那么制:形式,规制 盖:伞或:或者殆:表揣测,大概故:以前去:离开竟日:整天 二、古今异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旧,原来的) 南北为一(一,整体) 室仅方丈(方丈,一丈见方) 凡再变矣(凡,总共;再,两次)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案,桌子) 久不见若影(若,你) 日过午已昏(昏,暗) 或凭几学书(几,书桌;书,写字)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杂,交错) 比去,以手阖门(比,等到) 亦遂增胜(胜,佳景,引申为光彩) 吾妻来归(归,旧时指女子出嫁) 始为篱,已为墙(已,后来、不久) 三五之夜(三五,即十五)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竟,整)

且何谓阁子也(且,那么) 余自束发(束发,表示成年) 三、一词多义 始 室始洞然(才,连词) 始为篱,已为墙(起初、先,副词)过 日过午已昏(超过,动词) 大母过余曰(探望,动词) 置 顾视无可置者(放置,动词) 内外多置小门(设置,动词) 而 余扃牖而居(助词,表修饰,无义)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但,连词)为 始为篱,已为墙(做,动词) 轩东故尝为厨(作,动词) 庭中通南北为一(成为,动词)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对,介词) 以 以当南日(用来,动词) 以手阖门(用,介词) 能以足音辨人(凭借、根据,介词)执此以朝(用如“而”,介词) 谓 且何谓阁子也(叫作,动词) 妪每谓余曰(告诉,动词) 一

项脊轩志(整理)

一、通假字: 1.以当南日“当”同“挡”,挡住。2.借书满架“借”同“藉”,堆积的。3.而母立于兹“而”同“尔”,你。 一、古今异义 1.室仅方丈一丈见方 2.每移案桌子 3.使不上漏屋顶 4.前辟四窗在北面 5.借书满架堆积的 6.偃仰啸歌吟唱 7.亦遂增胜美景 8.墙往往而是到处 9.已为墙然后 10.凡再变矣总共;两次 11.先大母婢也去世的 12.每谓余曰常常 13.大母过余曰看望 14.久不见若影你 15.何竟日默默在此整 16.比去等到;离开 17.瞻顾遗迹过去的事情 18.吾妻来归女子出嫁 19.或凭几学书靠;桌子 20.从余问古事向 21.余久卧病无聊无所寄托 22.其制稍异于前格局和式样 23.三五之夜即“十五” 24.雨泽下注流 25.冥然兀坐端 26.风移影动吹 27.先妣抚之甚厚待 28.大类女郎女孩 29.吾家读书久不效取得功名 30.儿之成长大 三、一词多义: 可容一人居数词,一(个) 1.一庭中通南北为一数词,一(个整体)先妣尝一至助词,加强语气,无义

不能得日照到 2.得 得不焚能够 以当南日同“挡”,挡住 3.当 他日汝当用之会 余稍为修葺给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设置,砌 4.为轩东故尝为厨是 余既为此志写好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作 室始洞然才 5.始 庭中始为篱起初 先妣抚之甚厚代词,指祖母的女仆 儿之成,则可待矣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之顷之助词,调音节,无意义 他日汝当用之代词,指象牙朝板 久之助词,调音节,无意义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的 日过午已昏一过 7.过 大母过余曰看望 呱呱而泣表修饰,地 8.而而母立于兹同“尔”,你 余扃牖而居表承接,可不译 顾视无可置者安放 9.置 内外多置小门安装 以当南日用来 以手阖门用 10.以 此吾太祖太常公宣得间执此以朝相等于“而”,表承接,可不译 能以足音辨人凭借 不能得日阳光 11.日日过午已昏太阳 一日天 前辟四窗在北面 12.前 从轩前过前面 妪每谓余曰对……说 13.谓 且何谓阁子也叫

项脊轩志知识归纳

《项脊轩志》知识归纳 一、文学文化常识 归有光(1507~1571):字熙甫,又字开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江苏昆山人,世称“震川先生”,明代着名文学家,散文源出于《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家,是“唐宋八大家”与清代“桐城派”之间的桥梁,被称为“唐宋派”。他提倡“独出于胸臆”,强调真实感情,风格朴实,被誉为“明文第一”,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对“桐城派”影响很大。 《项脊轩志》:选自《震川先生集》。抒情散文。善于捕捉生活中典型的细节和场面,来表情达意。 “志”与“记”:志,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性质与“记”相似,但“记”通常用以记“事”或“物”,如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苏辙《黄州快哉亭记》等等;“志”则大都用以记录人物事迹,如墓志、人物志等等。 项脊:地名。归有光的远祖曾居住在江苏太仓的项脊泾。作者把自己的书斋名题为“项脊轩”,含有怀宗追远之意。一说它窄小,如在人的颈背之间。 三五之夜:农历十五的夜晚。(古诗文中常用两个数字相连而相乘的方法指代某个年龄或日期,类似有“二八佳人”) 束发: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束发指孩童时代。 先大母、先妣:“先大母”,已去世的祖母。在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在称谓前加“先”表已死去。“先妣”指已去世的母亲。《礼记》“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故去世的父亲称“先考”,去世的母

亲称“先妣”。 闺:一般指宫中小门或内室。“闺”字常和女子有关,没结婚的女子称“闺女”,女子的住室称“闺房”。文中“中闺”指内室或妇女的卧室。 二、词语解释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原来的) 室仅方丈 ..(一丈见方,方,古代面积用语,纵横) 尘泥渗漉 ..:(渗漏) 每移案.顾视 ..,无可置者(案,桌子;顾视,环顾室内) 日过午已昏.(昏,暗) 余稍为修葺.(修缮,修理) 前辟.四窗(开) 室始洞然 ..(透明敞亮)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杂,混杂,交错) 旧时栏楯 ..(栏杆) 亦遂增胜.(美景,光彩) 偃仰啸歌 ....(安居)(吟咏诗文) 冥然兀坐 ....(静静地端坐。兀坐,端坐) 万籁 ..有声(指自然界的一切声响。籁,孔穴里发出的声音,也指一般的声响) 珊珊 ..可爱(形容衣裾玉佩的声音,引申为美好的样子) 迨诸父异爨 .....(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居。迨,等到。爨,生火做饭) 墙往往 ..而是(指到处,处处) 客逾庖 ..而宴。(逾,越过。庖,厨房)

《项脊轩志》文言文知识整理

《项脊轩志》文言文知识整理 一、字音 栏楯(shǔn)修葺(qì)扃牖(jiōng yǒu)象笏(hù) 先妣(bǐ)老妪(yù)阖门(hé)呱呱(gū)异爨(cuàn)长号(háo)冥(mín )然兀(wù)坐 凭几(jī )瞻(zhān)顾迨(dài)渗漉(shènlù)垣(yuán)墙长号(háo)象笏(hù)老妪(yù) 婢(bì)女汝姊(zǐ) 二、通假字 而母立于兹(“而”通“尔”) 三、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客逾庖而宴(宴,名词作动词,用饭) 执此以朝(朝,名词作动词,上朝) 吾家读书久不效(效,名词作动词,取得效果) 垣墙周庭(垣墙,名词作动词,砌墙) 雨泽下注(雨,下雨,名词活用作动词) 2.名词用作状语 雨泽下注。使不上漏(下,朝下,上,从上面) 又北向(北,朝北,指方向) 东犬西吠(西,朝西,行为方向) 前辟四窗(前,在前方,行为方向)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手,亲自,亲自) 3.形容词用作名词 多可喜,亦多可悲(多,许多事) 四、疑难词语解释(含古今异义)。 11

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旧,原来的) 2.南北为一(一,整体) 3.室仅方丈(方丈,一丈见方) 4.凡再变矣(凡,总共;再,两次) 5.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案,桌子) 6.久不见若影(若,你) 7.日过午已昏(昏,暗) 8.或凭几学书(几,书桌;书,写字) 9.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杂,交错) 10.比去,以手阖门(比,等到) 11.亦遂增胜(胜,佳景,引申为光彩) 12.吾妻来归(归,旧时指女子出嫁) 13.始为篱,已为墙(已,后来、不久) 14.三五之夜(三五,即十五) 15.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竟,整) 16.且何谓阁子也(且,那么) 17.余自束发(束发,指男子15岁) 五、句式 1.判断句 用“……也”表示判断。如: (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2)妪,先大母婢也 2.省略句 下列各句中的括号表示省略了的成分。如: 1) (省主语“余”)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2) (省主语“余” )借书满架 22

《项脊轩志》文言知识整理

《项脊轩志》文言知识整理 一、古今异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旧,原来的) 南北为一(一,整体) 室仅方丈(方丈,一丈见方) 往往而是(往往,到处) 凡再变矣(凡,总共;再,两次)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案,桌子) 久不见若影(若,你) 日过午已昏(昏,暗) 或凭几学书(几,书桌;书,写字)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杂,交错) 比去,以手阖门(比,等到) 亦遂增胜(胜,佳景,引申为光彩) 吾妻来归(归,旧时指女子出嫁) 始为篱,已为墙(已,后来、不久) 三五之夜(三五,即十五)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竟,整) 且何谓阁子也(且,那么) 余自束发(束发,表示成童) 余久卧病无聊(无聊,无所依靠) 余稍为修葺(余,我) 二、一词多义 始 室始洞然(才,方才,副词)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起初、先,副词) 过 日过午已昏(超过,动词) 大母过余曰(访,探望,动词) 置 顾视无可置者(放置,动词) 内外多置小门(设置,动词) 而 余扃牖而居(助词,表修饰,无义) 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但,表转折,连词) 往往而是(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地”,也可不译,连词)某所而母立于兹(你,你的,代词) 为 始为篱,已为墙(做,动词) 轩东故尝为厨(作,动词) 庭中通南北为一(成为,动词)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做,介词) 以

以当南日(用来,介词,表目的) 以手阖门(用,介词) 能以足音辨人(凭借、根据,介词) 执此以朝(用如“而”,介词) 谓 且何谓阁子也(叫作,动词) 妪每谓余曰(告诉,动词) 一 庭中通南北为一(整体,名词) 先妣尝一至(常来,副词) 日 以当南日(太阳,名词) 不能得日(阳光,名词) 日过午已昏(太阳,名词) 一日,大母过余曰(天,一昼夜,名词) 先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以前,名词) 先大母婢也(去世的,形容词) 前 前辟四窗(名词作状语,在前方,行为方向) 从轩前过(前面,形容词) 之 顷之,持一象笏至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调整音节,助词)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助词,的) 他日汝当用之(代象笏,代词) 西 东犬西吠(向西边,副词) 室西连于中闺(……的西边,形容词) 得 不能得日(得到,获得,动词) 得不焚(能,能够,助动词) 已 日过午已昏(已经,副词) 已为墙(然后,副词) 当 以当南日(挡住,动词) 他日汝当用之(应当,应该,助动词) 然 室始洞然(……的样子,词尾) 然余居于此(然而,但是,连词) 书 借书满架(书,书籍,名词) 或凭几学书(字,文字,名词) 食

《项脊轩志》知识归纳

项脊轩志》知识归纳 一、文学文化常识 归有光(1507?1571):字熙甫,又字开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江苏昆山人,世称“震 川先生”,明代著名文学家,散文源出于《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家,是“唐宋八大家”与清代“桐城派”之间的桥梁,被称为“唐宋派” 。他提倡“独出于胸臆” ,强调真实感情,风格朴实,被誉为“明文第一” ,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 ,对“桐城派”影响很大。 《项脊轩志》:选自《震川先生集》。抒情散文。善于捕捉生活中典型的细节和场面,来表情 “志”与“记”:志,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性质与“记”相似,但“记” 通常用以记“事”或“物”,如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苏辙《黄州快哉亭记》等等;“志”则大都用以记录人物事迹,如墓志、人物志等等。 项脊:地名。归有光的远祖曾居住在江苏太仓的项脊泾。作者把自己的书斋名题为“项脊轩”,含有怀宗追远之意。一说它窄小,如在人的颈背之间。 三五之夜:农历十五的夜晚。(古诗文中常用两个数字相连而相乘的方法指代某个年龄或日期,类似有“二八佳人” ) 束发: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束发指孩童时代。 先大母、先妣:“先大母”,已去世的祖母。在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在称谓前加“先”表已死去。“先妣”指已去世的母亲。《礼记》“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故去世的父亲称“先考”,去世的母亲称“先妣”。 闺:一般指宫中小门或内室。“闺”字常和女子有关,没结婚的女子称“闺女”,女子的住室称“闺房”。文中“中闺”指内室或妇女的卧室。 二、词语解释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原来的)室仅方.丈.(一丈见方,方,古代面积用语,纵横)尘泥渗.漉.:(渗漏)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案,桌子;顾视,环顾室内)日过午已昏.(昏,暗) 余稍为修葺.(修缮,修理)前辟.四窗(开)室始洞.然.(透明敞亮)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杂,混杂,交错)旧时栏.楯.(栏杆)亦遂增胜.(美景,光彩)偃.仰.啸.歌.(安居)(吟咏诗文)冥.然.兀.坐.(静静地端坐。兀坐,端坐) 万.籁.有声(指自然界的一切声响。籁,孔穴里发出的声音,也指一般的声响)珊.珊.可爱(形容衣裾玉佩的声音,引申为美好的样子)迨.诸.父.异.爨.(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居。迨,等到。爨,生火做饭)墙往.往.而是(指到处,处处)客逾.庖.而宴。(逾,越过。庖,厨房)鸡栖.于厅(休息) 始为篱,已.为墙(已而,随后不久)凡.再.变矣(凡,总共;再,两次)家有老妪.(老年妇女)先.妣.抚之甚厚(已故的母亲)室西连于中.闺.(指内室)某所.,而母立于兹.(所,地方;兹,这里)呱.呱.而泣(小儿的哭声)久不见若.影(你的)何竟.日默默在此,(竟,整)大类.女郎也(像)比.去.,以手阖.门(比,等到;去,离去;阖,关闭)顷.之.(过了一会儿)持一象笏.至(古时大臣上朝时手持的狭长板子)令人长号.不自禁(号哭,大哭)余扃牖.而居(窗户)殆.有神护者(恐怕,大概)或.凭几.学书.(或,有时;几,小或矮的桌子;书,写字)且.何谓阁子也(且,那么)其制.稍异于前(指建造的格式和样子)今已

项脊轩志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项脊轩志 通假字: 而母立于兹“而”通“尔” 一词多义: 以 以当南日(用来,连词,表目的) 执此以朝(用如“而”,连词,表修饰关系) 以手阖门(用,介词) 能以足音辨人(凭借、根据,介词) 而 余扃牖而居(助词,表修饰,无义) 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但,表转折,连词) 往往而就是(连接状语与中心词,相当于“地”,也可不译,连词) 某所而母立于兹(您,您的,代词) 之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助词,的) 她日汝当用之(代象笏,代词) 顷之(音节助词,衬字,补足音节,无义) 儿之成(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然 室始洞然(…的样子,词尾) 然余居于此(然而,但就是,连词) 过 日过午已昏(超过,动词) 大母过余曰(访,探望,动词) 置 顾视无可置者(放置,动词) 内外多置小门(设置,动词) 为 始为篱,已为墙(做,动词) 轩东故尝为厨 (作,动词) 庭中通南北为一(成为,动词)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做,介词) 谓 且何谓阁子也(叫作,动词) 妪每谓余曰(告诉,动词) 一 庭中通南北为一(整体,名词) 先妣尝一至(常来,副词) 日 以当南日(太阳,名词) 不能得日(阳光,名词)

日过午已昏(太阳,名词) 一日,大母过余曰(天,一昼夜,名词) 先 先就是,庭中通南北为一(以前,名词) 先大母婢也(去世的,形容词) 前 前辟四窗(名词作状语,在前方) 从轩前过(前面,形容词) 西 东犬西吠(向西边,副词) 室西连于中闺(…的西边,形容词) 得 不能得日(得到,获得,动词) 得不焚(能,能够,助动词) 已 日过午已昏(已经,副词) 已为墙(然后,副词) 当 以当南日(挡住,动词) 她日汝当用之(应当,应该,助动词) 书 借书满架(书,书籍,名词) 或凭几学书(字,文字,名词) 食 小鸟时来啄食(食物,名词) 欲食乎(吃,动词) 大 先大母婢也(大母,指祖母) 大类女郎也(很,非常,副词) 所 某所而母立于兹(地方,处所,名词)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的,在此指代枇杷树,特殊的指示代词) 从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由,自,介词) 从余问古事(向……学习,动词) 自 余自束发 (从,由,介词) 自语曰:“…”(自己,代词) 归 吾妻来归(女子出嫁,动词) 吾妻归宁(归,返回,动词。归宁,出嫁的女儿会娘家探望) 始 室始洞然(才) 始为篱(起初)

《项脊轩志》重点字词解释

《项脊轩志》重点字词解释 1、轩:窗,引申为有窗的小室。 2、方丈:一丈见方。 3、尘泥渗漉:渗,透过。漉,漏下。 4、雨泽下注:下,往下。雨泽:雨水。 5、案:几案,桌子。 6、顾视:环看四周。 7、不能得日:得日,照到阳光。 8、日过午已昏:昏,光线不明。 9、修葺:修缮、修理。 10、辟:开。 11、垣墙周庭:周庭,把院子四周围住。 12、当:抵挡。 13、洞然:透明敞亮。 14、栏楯:栏杆。 15、增胜:增添了光彩。 16、偃仰:安居。偃,仰卧。 17、啸歌:指吟诵诗文。 18、冥然兀坐:静静地端坐。兀坐,端坐。 19、万籁有声:一切声音都能听到。籁,孔穴。 20、三五之夜:农历十五的夜晚。 21、珊珊:形容衣裾玉佩的声音,引申为美好的样子。 22、束发:15岁。古人以15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盘到头顶上,谓之束发。 23、迨(dài)诸父异爨(cuàn):等到伯、叔们分了家。迨,及,等到。诸父,伯父、叔父的统称。异爨,不同用一个灶头,意思是分了家。 24、往往:指到处,处处。长号不自禁:自己忍不住放声大哭。禁,忍得住。 25、东犬西吠:东家的狗对着西家的狗叫

26、逾庖而宴:越过厨房而去吃饭。 27、已:已而,随后不久。 28、凡再变矣:凡,总共。再,两次。 29、竟日:一天到晚。竟,从头到尾。 30、相为应答:对她作出回答。 31、阖(hé):关闭。 32、扃(jiōng)牖(yǒu):扃,关闭。牖,窗户。瞻顾遗迹:回忆旧日事物。瞻顾,泛指看,有瞻仰、回忆的意思。 33、殆:大概,表示揣测的语气。修葺:修缮,修理。 34、来归:嫁到我家来。归,女子出嫁。 35、凭几学术:伏在几上学写字。几,小或矮的桌子。 36、归宁:出家的女儿回娘家省亲。 37、制:指建造的格式和样子。 38、手植:亲手种植。 39、亭亭如盖:高高挺立,树冠像伞盖一样。 40、制:规制,格局。 古今异义 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旧,原来的) 2.南北为一(一,整体) 3.室仅方丈(方丈,一丈见方) 4.往往而是(往往,到处) 5.凡再变矣(凡,总共;再,两次) 6.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案,桌子) 7.久不见若影(若,你) 8.日过午已昏(昏,暗) 9.或凭几学书(几,书桌;书,写字) 10.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杂,交错) 11.比去,以手阖门(比,等到) 12.亦遂增胜(胜,佳景,引申为光彩) 13.吾妻来归(归,旧时指女子出嫁) 14.始为篱,已为墙(已,后来、不久) 15.三五之夜(三五,即农历十五) 16.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竟,整)

项脊轩志文言整理

《项脊轩志》文言整理 一、古今异义 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古义:原来的;今义:与“新”相对,过旧的) 2.室仅方丈 ..(古义:一丈见方;今义:主持寺庙的和尚) 3.往往 ..而是(古义:到处;今义:常常) 4.凡再.变矣(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 5.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古义:桌子;今义:特指涉及法律问题的事件) 6.或.凭几学书(古义:有时;今义:也许) 7.吾妻来归.(古义:旧时指女子出嫁;今义:返回) 8.始为篱,已.为墙(古义:后来、不久;今义:已经) 9.余自束发 ..(古义:表示成童;今义:扎头发) 10.余久卧病无聊 ..(古义:无所依靠;今义:精神空虚没有寄托) 11.余.稍为修葺(古义:我;今义:剩下来的、多出来的) 二、一词多义 始:室始.洞然(才,方才,副词)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起初、先,副词) 过:日过.午已昏(超过,动词) 大母过.余曰(访,探望,动词) 人往,从轩前过.(经过,动词) 置:顾视无可置.者(放置,动词) 内外多置.小门(设置,动词) 而:余扃牖而.居(连词,表修饰) 往往而.是(连词,表修饰) 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连词,表转折,但是) 某所,而.母立于兹(通“尔”,你,你的,代词) 为:始为篱,已为墙(做,动词) 轩东故尝为厨(表判断,是,动词) 庭中通南北为一(成为,动词)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对,向,介词;与《桃花源记》中“不足为外人道也”中“为”字用法相同) 以:以当南日(连词,表目的,来) 以手阖门(介词,用) 能以足音辨人(介词,凭借、根据)

执此以朝(连词,表目的,来) 谓:且何谓阁子也(叫作,动词) 妪每谓余曰(告诉,对……说,动词) 每: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每次,副词) 妪每谓余曰(经常,副词) 日:以当南日(太阳,名词) 不能得日(阳光,名词) 日过午已昏(白天,名词) 一日,大母过余曰(天,名词) 先: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以前,名词) 先大母婢也(去世的、已故的,形容词) 之:顷之,持一象笏至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音节衬字,不译)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音节衬字,不译)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结构助词,的) 他日汝当用之(代词,它,指象笏) 得:不能得日(得到,获得,动词) 得不焚(能,能够,助动词) 已:日过午已昏(已经,副词) 已为墙(然后,副词) 当:以当南日(挡住,动词) 他日汝当用之(应当,应该,助动词) 然:室始洞然(……的样子,词尾) 然余居于此(然而,但是,连词) 书:借书满架(书,书籍,名词) 或凭几学书(写字,动词) 食:小鸟时来啄食(食物,名词) 欲食乎(吃,动词) 大:先大母婢也(大母,指祖母) 大类女郎也(很,非常,副词) 所:某所而母立于兹(地方,处所,名词)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的,特殊的指示代词,“所+动词”组成名词性结构)

(完整版)《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归纳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1)乃瞻衡宇(衡,通“横”,横木) (2)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为什么) (3)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 二、古今异义 1.亲戚 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庭或它的成员2.情话 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 3.有事 古义:农事;今义:指有事情 4.窈窕 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5.来者 古义:未来的事情;今义:来的人 6.征夫 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士兵 7.扶老 古义:手杖;今义:扶持老人 8.风波 古义:指战乱;今义:常用来比喻乱子 9.人事

古义:指做官;今义:指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调配、奖惩等工作10.去留 古义:指生死;今义:离开留下 11.寻 古义:不久;今义:寻找 12.交 古义:交互,都;今义:常用义“交友”、“交通”等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园日涉以成趣名作状,每日、每天 ②时矫首而遐观名作状,有时 2.名词作动词 ①策扶老以流憩名作动,拄着 ②乐琴书以消忧名作动,弹琴,读书 ③或棹孤舟名作动,划船 ④实迷途其未远名作动,误入迷途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①生生所资动作名,生活 ②审容膝之易安动作名,容膝的小屋 2.动词作状语 感吾生之行休动作状,将要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倚南窗以寄傲形作名,傲然自得的心情 ②携幼入室形作名,幼儿,儿童 2.形容词作状语 心惮远役形作状语,到远处。 (四)使动用法 ①审容膝之易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乐 ②眄庭柯以怡颜形容词的使动,使……愉快 (五)意动用法 ①悦亲戚之情话意动,以……为愉快 ②乐琴书以消忧意动,以……为乐 ③善万物之得时形容词意动,以……为善 四、一词多义 1.行 Xíng ①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副词,将,将要。)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六则》(动词,行走。) ③为吾子之将行也《殽之战》(动词,离开,前往。)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动词,运行。) ⑤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动词,实行,执行。) ⑥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名词,行为,动作。) ⑦臣修身洁行数十年《信陵君窃符救赵》(名词,品行。) ⑧《琵琶行》(行,古诗一种体裁。) háng

项脊轩志文言知识整理及训练

项脊轩志 一、识记字音 扃牖.( ) 修葺.( ) 栏楯.( ) 栖.息( ) 象笏.( ) 先妣.( ) 阖.门( ) 老妪.( ) 尘泥渗漉..( ) 长号.( ) 异爨.( ) 冥.然( )万籁.( ) 偃.仰啸歌( ) 逾庖.( ) 呱呱..而泣( ) 迨.( ) 二、通假字 1、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2、某所,而.母立于兹。 三、写出词语的古今异义 1.人至不去. 2.吾妻来归. 3.墙往往..而是 4、室仅方丈.. 5、凡再.变矣 6、瞻顾遗迹.. 7、先.大母婢也 8、或凭几学书.. 四、一词(实、虚)多义 不能得. 日 得. 不焚 借书.满架 凭几学书. 余自.束发 自.语曰 以当.南日 他日汝当.用之 日过午已.昏 始为篱,已.为墙 日过.午已昏 大母过.余 从轩前过.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室西连于.中闺 其制稍异于.前 始为.篱 已为. 墙 南北为. 一 相为.应答 轩东故尝为.厨 余既为.此志 儿之.成则可待乎 倾之. 吾妻死之.年 抚之.甚厚 三五之.夜 吾妻来归. 吾妻归.宁 视死如归. 完璧归.赵 置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内外多置小门 沛公则置车骑 然 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然予居于此 天下物皆然 1.而 (1)而. 庭阶寂寂() (2)墙往往而.是/客逾庖而.宴/呱呱而.泣 (3)而. 母立于兹 2.之 (1) 顷之.,持一象笏至/久之. ,能以足音辨人 (2)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3)他日汝当用之.(代象笏) 3.以 (1)娘以.指叩门扉/以.手阖门 (2)能以. 足音辨人 (3)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 朝

五、词类活用 1、太上不辱.先 2、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3、东犬西.吠 4、雨泽下.注 5、使不上.漏 6、前.辟四窗 7、垣墙 ..周庭 8、乳.二世 9、执此以朝. 10、亦遂增胜. 六、翻译句子: 1.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簌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2、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3.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课堂演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妣抚.之甚厚抚摸 B.室始洞然 ..明亮的样子 C.吾妻来归.旧指女子出嫁 D.或凭几学书 ..学写字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B.娘以.指叩门扉曰 以.手阖门C.顷之.,持一象笏至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D.庭中始为篱,已.为墙今已.亭亭如盖矣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2)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3)且何谓阁子也? (4)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先妣事略 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十一日生。年十六来归。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 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