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导游词

合集下载

延安导游词4000字

延安导游词4000字

延安导游词4000字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从西安到延安,车程大约4个小时,途中我们将路过于右任的故乡——三原、“药王”孙思邈及书法家柳公权的故里——铜川、民族始祖黄帝的安葬之地——黄帝陵。

从黄帝陵所在的黄陵县起,我们将进入黄土高原。

在穿越洛川、甘泉和富县后,“圣地”延安就会出现在你们的眼前。

在大家的心目中不知对陕北、对延安有什么印象?……“遍地是牛羊”……“腰鼓打得壮美”……“民歌好听”……“姑娘好看”……“排排窑洞”……“陕北剪纸”……哈哈!看来大家对延安知道得还真不少呢!好!这一路上,我就给大家讲一讲美丽而神秘的陕北。

陕北黄土高原,总面积约9.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

那里,沟连着沟,一道道山来,一道道梁,可谓“高天厚土,浑朴旷远,凝重苍雄、丰富壮美”。

说起陕北,大家一定知道这么一句顺口溜,叫“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

这就是大家常常说起的“陕北四美”。

米脂婆姨资质出众,朴实热情,她们是陕西女人及整个大西北女人的出色代表。

传说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献出生在米脂。

米脂婆姨周身都洋溢着自然的热情,在阳光的强烈照射和西北风的劲吹之下,她们显得比江南女子更接近于土地,更具有旺盛的精力。

有道是:“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

”从古至今,这句话被当作佳话广为流传。

大家要真想知道“绥德汉”的由来,最好看看《宋史》,便可一目了然。

抗金英雄岳飞被臭名远扬的奸相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残害于大理寺风波亭(今杭州浙江医科大学内)。

当时的爱国将领韩世忠闻知此事,怒发冲冠,拍案而起。

一次,在皇帝面前,当着满朝文武大臣,拎着权倾朝野的秦桧衣领大声质问:“‘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昔日曾不可一世的秦桧,此时吓得面色如土,语无伦次,战战兢兢。

从此以后,“了不起,绥德汉!”便成了人们夸赞绥德男人的口头禅。

大家知道吗?我们陕西男子还有一个可爱的称呼,叫“楞娃”,一个“楞”字,不失幽默地抓住了陕西男子的某些特点,比如说为人老成正统、待人温厚诚恳、脾气倔强坚毅,等等。

天下第一关的导游词

天下第一关的导游词

天下第一关的导游词大家好,欢迎来到天下第一关!我是您的导游,今天将带您一起探索这座名闻遐迩的关城。

天下第一关是我国古代的名关之一,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茨坪乡境内。

它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关桥的建筑采用了很高的技术水平,至今仍可留存,为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军事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关城内部有许多史迹和文化遗产。

最著名的就是天下第一关关桥了。

它是全国最古老,也是保存最完整的单孔石拱桥。

桥长17米,宽4.6米,高9.2米,是明朝大型单孔石拱桥的代表。

同时,天下第一关还有许多古迹和名胜,如“三方镇关烽燧遗址”、“五指山”等。

除了历史和文化价值,天下第一关还有着优美的自然风景。

九峰矗立,风光秀美,使得这里成为登山爱好者的朝圣之地。

从关桥往山上爬,可以欣赏到群山环绕,风景宜人的美景。

同时,这里的花草树木丰富多样,使得天下第一关成为了各种野生动物的乐园。

最后,我要提醒您的是,天下第一关地处山区,海拔较高,气象条件较为苛刻,特别是冬季寒冷,所以旅游者应该备好厚衣服和足够的食品。

同时,为了保护这座历史名关,游客在参观过程中要注意文明旅游,不要破坏景区环境和文物古迹。

感谢大家来到天下第一关,希望您在这里度过一个愉快的旅行!大家好,欢迎来到天下第一关!我是您的导游,今天将带您一起探索这座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境内的古代名城。

天下第一关位于黄河北岸,是古代中原文明的重要门户之一。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随着历史的演进和政治经济的发展,在汉代这个关口的重要性更是愈加凸显。

在唐朝时期,天下第一关被官方定为“天下第一关”之名,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天下第一关最著名的建筑就是关城。

关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建筑之一,包括外城、中城和内城,它的布局严谨,构造复杂。

值得一提的是,关城的神龙柱、五福仪仗都是官府赐与的礼物,而这样的赏赐在唐代时期并不普遍,只有最高规格的城池才会得到这样的褒奖。

2024年陕西导游词(三篇)

2024年陕西导游词(三篇)

2024年陕西导游词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小雁塔。

我是你们的导游,希望大家能记住小雁塔这个景点。

小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的荐福寺里。

它建于公元7____年,已经有13____年的历史了。

这座塔是唐中宗李显和韦皇后为义净法师建的,为了存放义净法师从印度带回来的经书。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小雁塔的外部结构。

小雁塔的外部全是砖建的,是一座密檐式结构的塔。

如果你在空中俯瞰小雁塔,会觉得它像一枚倒放着的螺丝钉。

小雁塔经历过三次大地震,结果被震掉了最上面的两层。

在没有破损的时候,小雁塔的高度是____米,地震后,它就变成____米了。

现在我们去里面看看吧!里面有石制的台阶和木制的扶手,别看它现在完整,其实它受过很多损伤。

____年时,梁思成提出了“以旧修旧”的方法,他找来了与青砖相同的砖来修补小雁塔,最后小雁塔终于和以前一样了。

小雁塔历史悠久,经过了____次地震,它依然屹立不倒。

更神奇的是,在公元____年的地震中,小雁塔被震出了一条大裂缝,可到了15____年,经过又一次地震,小雁塔的裂缝又合拢了。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古代的工匠在建造小雁塔时,把它的地基做成了碗状,这样,不管经历多大的地震都不会被挤压变形。

古代的工匠真是太聪明了!祝大家玩得开心。

再见!2024年陕西导游词(二)尊敬的旅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陕西!我将为大家介绍陕西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以及历史文化。

首先,我要向大家介绍陕西的地理位置和简介。

陕西位于中国的西北地区,东临黄河,西濒秦岭,南界四川,北界内蒙古和宁夏。

陕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在陕西这片土地上,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包括秦始皇兵马俑、华清池、大雁塔、陕西历史博物馆等著名景点。

接下来,我们将首先参观的是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的黄陵山麓,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园中的杰作。

延安宝塔山导游词

延安宝塔山导游词

延安宝塔山导游词延安宝塔山,旧称丰林山,宋时更名为嘉岭山。

如今大家又被称为延安宝塔山。

下边是我为大伙儿梳理的延安宝塔山导游词,热烈欢迎参照!延安宝塔山导游词篇1 延安宝塔山,旧称丰林山,宋时更名为嘉岭山。

如今大家又被称为延安宝塔山。

坐落于延安市城东南方向,海拔高度1135.5米,为周边山川之冠。

延安宝塔山上视线宽阔,树木繁茂,树林新鲜空气,清凉怡人,夏天平均温度较内低3~4℃,是消夏消夏避暑的好去处[2]。

宝塔面板始建唐朝,高44米,共九层,走上塔上,同城面貌可一览无遗。

它是历史名城延安市的标示,是红色教育基地的代表。

在塔边上有一口明朝锻造的铁钟,党中央在延安市时,曾用它来整点报时和警报。

除此之外山顶也有长达260米的摩崖石刻群和碑林,石雕岸面齐整,岸石详细,是难能可贵的石雕造型艺术。

山顶已经完工为延安宝塔山生态公园,树木葱翠,优美环境。

延安宝塔山是延安市的地标性建筑,是游玩延安市的必去的地方。

宝塔面板始建唐朝,高44米,共九层,走上塔上,同城面貌可一览无遗。

它是历史名城延安市的标示,是红色教育基地的代表。

延安宝塔山是延安市的地标性建筑,是游玩延安市的必去的地方。

延安宝塔山下也有各代留存下来的摩岩印字好几处,王安石题刻的“嘉岭山”篆书最知名,也有“心中已有数十万甲兵”等题刻。

延安宝塔山是融自然风光与自然景观为一体、文物古迹与改革原址合二而一的知名旅游景区。

延安市古称肤施,是大西北的塞外名镇。

宋朝韩琦、王安石曾在这里驻守。

延安宝塔山为各代守将必去的地方。

宝塔面板塔高44米,9级,为八角形砖塔。

塔体有台阶,可登塔上。

山顶也有范公井、摘星楼、东岳庙、嘉岭私塾、烽火台等名胜古迹。

明延安市县令顾延年益寿有诗曰:“嘉岭叠叠椅晴天,风景都驾鹤西去照中。

塔影例分深树绿,枝叶低映碧流红。

幽僧栖迹沧海坞,野鸟飞归锦秀从。

”塔最底层2个拱形门门匾上还各自刻着“精湛碧落”、“俯瞰尘世”字眼。

塔旁也有钟一口,明崇预年里锻造,击之声彻同城。

延安枣园导游讲解词

延安枣园导游讲解词

延安枣园导游讲解词原文地址:延安枣园导游讲解词作者:闪灵1987游客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去延安接受红色洗礼,一起回顾那段令人难忘的革命岁月。

1935 年10月,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延安的吴起镇,1937年1月进入延安市区,先后居住于凤凰山、杨家岭、枣园和王家坪四个革命旧址,1948年3月东渡黄河到山西。

中共中央在延安生活、战斗了13个年头,领导了全国军民击败日本侵略者和走向解放的斗争。

这一时期被称为“延安时期”或“延安十三年”,是我国革命历史上的转折点。

今天我们将去枣园旧址参观。

枣园位于延安西北15里处,林木茂盛,以枣树多而得名。

原来是一个地主申有安的庄园,后来地主将原子卖给驻延安的国民党师长高双城,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收为公有。

1939年初,中央社会部住在园内,改名为“延园”。

1943年10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入这里,社会部搬往后沟。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张闻天、彭德怀等人先后在这里居住过。

首先我们来到中共中央书记处小礼堂。

小礼堂于1941年建成,砖木结构,呈凸字形。

中央书记处迁来后,经常在这里举行会议、舞会、宴会等各种活动。

1945年6月,党的七届一中全会在这里召开,选举毛泽东、任弼时、周恩来、朱德和刘少奇为中央书记处书记,毛泽东为主席。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8月27日,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和张治中飞抵延安。

28日早晨,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从这里出发去机场飞往重庆和国民党谈判。

墙上的照片一张是毛主席挥帽向欢送的群众告别;一张是10月11日胜利返回后,在机场受到延安群众热烈欢迎的场面。

这个“为人民服务”的条幅是毛主席为中央机关干部的题词,提醒书记处机关干部要永远牢记共产党人处处为民,不忘宗旨。

每逢过年,中央领导同志在这里举行团拜或请群众吃饭。

1943年2月19日是元宵节,毛主席等人在这里为枣园乡24位60岁以上的老人集体祝寿。

毛主席给老人们敬酒,祝他们延年益寿、老当益壮。

延安导游词作文400字

延安导游词作文400字

延安导游词作文400字【篇一:导游词(400字)作文】精选作文:导游词(400字)作文各位游客:大家好!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x导游。

今天就由我带领大家去参观气魄雄伟的长城。

我们首先要到这段修住在八达岭上的长城。

长城约一万三千里长,它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

待会到长城了,大家要注意安全,不能乱扔纸张,不能在城墙上乱涂乱画。

现在到长城了,我来带领大家登上去。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在长城上了,大家往脚下看这一块块平整的条石铺在这里,还有成排的垛子。

大家知道多姿上的两个方形的空洞哪个是了望口哪个是射口?对了,大的是了望口,小的是射口。

现在我们去了望口看一下风景,看着看着大家一定想了解长城是什么时候修筑的吧?是自公元前一百多年开始,连续不断修筑了二千多年。

几千年前没有运输车,没有起重机,全靠着古代人民一步步从这崇山峻岭的地方,抬一块就有两三千斤重的条石,还有这精巧的设计,全部加起来费了多少古代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我介绍完毕,现在给大家一小时的游览时间。

时间到了,祝大家以后的旅途愉快。

五年级:我12138篇一:四年级导游词作文.颐和园导游词大家好!我是欢乐旅行社的实习导游,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李导.今天,由我来带领大家游览颐和园,请大家多多关照,希望大家能对我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颐和园到了,大家请随我下车. 进了大门,绕过大殿,现在的位置就是著名的长廊.你们看,这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是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八百多米长,分为二百七十三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风景、花草,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画相同.长廊两旁栽的花木,一种花还没有谢,另一种花就已经开了. 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大家感觉到了吗? 走完长廊,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万寿山脚下.大家抬头看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现在,我们在万寿山的佛香阁.大家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看,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也都从湖面慢慢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大家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我们现在所在的地点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大家走过石桥,就可以去湖中心的那座小岛上去玩.大家看,我现在用手指着的那座桥有十七个桥洞,所以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着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雕刻着小狮子,这些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好,现在大家可以去小岛上玩儿,两小时后在这儿集中,然后我们坐车回去.解散! 大家今天玩得开心吗?通过我的讲解,你们是不是对故宫有了一定的了解呢?希望下次你们还来找我当你们的导游.再见。

延安导游词

延安导游词

延安导游词延安导游词延安宝塔山导游词从红军长征的角度看,延安已经超越一个地名的意义在吴起镇,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终于找到了“家”……在陕北开辟了延安时代,历经抗日战争洗礼和解放战争的风云,红星照耀中国七十年后站在延安土地上,人是无法不思潮汹涌的有研究者称,红军落定陕北前,长征的将士们历经6次行军方向的选择,也有研究者认为前后经历9次抉择,对于长征的将士们而言,这一抉择的道路为鲜血所凝筑,红军付出了惨重代价,创造了人类史上的一个奇迹曾几何时,长征战士屡遭重围,湘江一战血流成河,沿岸百姓三年不食湘江鱼!曾几何时,阴云密布的局势在娄山关大捷后,依然“马蹄声碎,喇叭声咽”,红军眼前仍然是不知路途的如海苍山、如血残阳!但过六盘山,红一方面军和陕北红军会师之日在即,将领们“快马加鞭未下鞍”,毛泽东在摆脱重围后惊回首,“屈指行程两万”几个月后,红军在陕北扎根,毛.泽.东环视多娇的江山,品评秦皇汉武和一代雄鹰成吉思汗,发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铿锵之声14年后,他指挥“百万雄师过大江”,并且要求将士们“宜将剩勇追穷寇”,再几个月后,华夏大地上,建立了新中国这一过程中,长征的落脚点陕北成了又一个时代的新起点,经历了延安时代后,雄鸡一唱天下白延安古称延州,历来是陕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城区处于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三山鼎峙,延河、汾川河二水交汇之处的位置,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有“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之称,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延安之名,始出于隋1937年,中共中央进驻,同年设延安市,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所在地1949年,改称县,1972年,再设市至今,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延安市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天然次生林163万亩,木材蓄积量308万立方米;以甘草、五加皮、槲寄生、牛蒡子、柴胡为主的中药材近200种;有豹、狼、石鸡、杜鹃等兽类、鸟类100余种;而且土地肥沃,光照充足,适生作物品种多,具有发展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的良好条件除小麦、玉米、谷子、荞麦、黄豆、绿豆、红豆等粮食作物外,还盛产烤烟、蔬菜、花生、瓜类、薯类等经济作物地处黄河中游的延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相传人类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三黄一圣”享誉中外,为扩大对外开放和交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市有历史文物保护景点848处,有保存完好的宋代石刻群洞18个,石窟寺14处,有建于唐代的宝塔等12处古建筑,有革命旧址6处目前可供游览的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7处,年接待中外游客70万人次近年来,大力开发旅游业,恢复了摘星楼、烽火台、摩崖石刻等50多处景点,“天然公园”万花山新增200亩牡丹,位延安枣园革命旧址导游词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革命圣地参观游览,延安之旅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们的第一站便是被誉为“三黄一圣”之一的延安革命圣地枣园革命旧址,一起去感受我们前辈为了建立新中国而经历的点点滴滴枣园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公里处,背山面水,视野开阔,环境优美枣园因其多枣树而得名,曾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机关的旧址中共中央书记处在1943年10月由杨家岭迁往枣园,在此领导了全党的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大生产运动,筹备召开了中共七大,取得了抗战的胜利,带领中国人民度过了最为艰难的岁月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张闻天、彭德怀等中央领导人先后在此居住过延安革命旧址主要包括:凤凰山、杨家岭、枣园、王家坪等地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枣园革命旧址的门口,眼前所看到的就是中共中央书记处小礼堂了它于1941年建成,砖木结构,呈凸字形中共中央书记处迁来后,曾经在这里举行各种会议、舞会、宴会等活动1943年2月19日正是农历正月的元宵节,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在这里为枣园的24位60岁以上的老人集体祝寿,毛主席还亲自为这些老人们敬酒,祝他们延年益寿、老当益壮老人们感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笑着说:尊老敬贤,应当应当饭后还送给每位老人一条毛巾和肥皂,并请他们观看了电影《列宁在十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在枣园的几年里每逢过年都要请群众在此吃饭或举行团拜,和群众们的关系处理的非常好现在我们看到的有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粥时、张闻天延安黄帝陵导游词宝塔山导游词宝塔山古称丰林山,北宋时更名为嘉岭山,因山上有宝塔一座,故通常称其为宝塔山宝塔山位于延安城内东南方,海拔米,为周围群山之冠宝塔山是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标志和象征著名诗人贺敬之在《回延安》中写道,“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楼顶宝塔山”,热情讴歌了宝塔山在人们心目中的神圣地位高耸于我们面前的这座古塔,始建于唐代宗大历年间(公元766-779),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现存宝塔为宋代建筑,塔高44米,塔基周长米,为八角九级楼阁式砖顶宝塔底层辟有南北两个拱门,北门额书“俯视红尘”,南门额书“高超碧落”北门内有阶梯,可沿梯登临塔顶塔内二至八层有一到两个拱形窗,第九层则四面开窗,登临其上,可俯视延安城全景自明代以来,延安宝塔已历经了350多年的风雨侵蚀和战火洗礼,到全国解放时已是弹痕累累,遍体鳞伤新中国成立后,古塔也获得了新生省市两级政府曾于1959年和1984年两次拨出专款,对宝塔进行了全面维修替换了塔体风蚀残砖,填补了弹洞,装设了楼梯,加砌了基座,并在塔尖安装了避雷针近年来宝塔和宝塔山实施了点亮工程,每到夜晚开灯,宝塔光芒四射,金碧辉煌,景色颇为壮观钟亭里悬挂的这口铁钟,铸造于明崇祯元年,即1628年4月钟高150公分,直径106公分钟的上部是佛教常用的莲花纹饰,下部是道教常用的八卦纹饰,是佛道合一的标志这口钟原置于对面的太和山道观,抗日战争时期边区保安处把它移至这里,作为报警之用1938年11月日本飞机轰炸延安时,这口钟还发出报警的钟声,日机将延安城炸为一片废墟,而它却像一位忠诚的卫士,岿然屹立于宝塔山崖,为保卫延安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钟亭旁的这个位置,处在延安的中轴线上,视野开阔,是观看延安城全景的最佳位置延安古称延州,延安之名始于隋大业三年(607)设立的延安郡,距今已近1400年在历史上,延安城曾是一座美丽的山城延安市区三山环抱,二水合流“三山”指的是西面的凤凰山,东北的清凉山,还有我们现在所处的宝塔山“二水”指的是延河和南川河,两河在宝塔山下汇合延河发源于榆林市靖边县天赐湾乡的周山,全长公里,市内流长62公里,它由北而来,在宝塔山下拐了一个近乎直角的弯,然后流向东方.流入黄河,汇入大海山下横跨延河的大桥是延河大桥,修建于1959年,桥身总长114米,高13米南川河由南向北而流,横跨南川河的大桥是宝塔桥,该桥长米,建于1974年,是周恩来总理当时批示专款修建而成南川河东折流经延长县,注入黄河,人称襟三山帯两河清凉山上最高处是太和山道观,山下有陕北四大石窟之一的“万佛寺”万佛寺的称谓来源于主窟内有10047尊栩栩如生的佛像,是佛道合一的一座名山但让它更为有名的是,党中央、毛主席在延安十三年期间,中央印刷厂、新华广播电台及早期的新华书店等都设在山上,设在石窟内陈毅曾作诗曰:“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千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距延安城南15公里处,是延安万花山,传说那里是巾帼英雄花木兰的故里对面是凤凰山,凤凰山下是凤凰山麓革命旧址,是1937年1月13日党中央和毛主席进驻延安的第一个居住地凤凰山下这道蜿蜒向下的土畔,是用黄土夯筑而成的,是古城墙遗址的一段城墙始建于公元215年,由大夏的赫连勃勃所建延安有三关南关党政部门集中,北关革命旧址和文教部门集中,东关商贸工业集中有人风趣地说:站在宝塔山上看,北关是马列主义,东关是自由主义,南关是官僚主义近年来,延安的旅游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两黄两圣”精品旅游品牌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两黄两圣”即中华民族圣地-黄帝陵,中国革命圣地-延安,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宝塔山下的摩崖石刻景观,占地面积2864平方米,高67米,长260米,砂石崖面上布满了历史文人墨客的手迹其中最著名的是范仲淹手书“嘉岭山”三个隶书大字此外还有“高山仰止”、“云生幽处”、“全民导师”等宝塔山半腰是日本工农学校旧址,是八路军总政治部于1940年创办的,学员是被我军俘虏以及向我军投降的日本士兵和下级军官后来,这些学员大部分成为坚强的反法西斯、反侵略战争的斗士和中日友好的使者校长冈野进,副校长赵安博、李初黎宝塔周围翠柏环绕、郁郁葱葱宝塔山大规模的绿化开始于1956年当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在延安主持召开了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并亲自参加了造林活动宝塔山的最高处,二层楼阁式建筑,是摘星楼,原名望寇台范仲淹镇守延州时,为了观察敌情,指挥同西夏的战争,修筑此台由于位于最高峰,每到夜晚星辰逼临,好似伸手可摘,因此又称其为摘星楼山腰中的建筑群,那里原是嘉岭书院遗址,嘉岭书院,又称范公书院,最初为范仲淹所修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公镇守延州时,一面筑城修寨,加强军事防备,抵御西夏进犯,一面大兴学风,修建书院,广召三军之学子,进行习文研武,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有见识的栋梁之才东北边独立的用砖砌成的四棱台是烽火台,烽火台是古代通讯报警的一种设备,如有敌情,夜间点火为号,白天则燃烧柴草生烟,传递消息宝塔山上这座烽火台,位置选择的十分绝妙,虽不在山巅,但视野甚为开阔宝塔山的讲解就到此结束!。

延安革命纪念馆导游词8分钟

延安革命纪念馆导游词8分钟

延安革命纪念馆导游词
欢迎各位来到延安革命圣地,我是你们的导游。

在这里,你们将亲身体验到那段峥嵘岁月,感受老一辈革命家们留下的革命精神。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踏上这段红色之旅。

首先,我们来到了展厅的入口。

这里陈列着许多珍贵的照片和文物,它们记录了党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间所经历的风雨历程。

其中,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手稿尤为珍贵。

这些手稿在当时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得以保存下来,见证了革命者们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

接着,我们来到了展厅的中心区域。

这里陈列着许多革命老区的实物和模型,如“红军大学”、“南泥湾垦区”等。

这些展品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红军战士们艰苦奋斗、英勇斗争的历史场景。

南泥湾垦区的模型展示了当年八路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情景。

他们一边战斗,一边生产,自给自足,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最后,我们来到了展厅的尾声部分。

这里展示了许多革命先烈的遗物和他们的英勇事迹。

其中,一件看似普通的草鞋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这双草鞋是当年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穿过的。

草鞋虽破,但红军战士坚韧不拔、不畏艰险的精神却永存。

这件展品让我们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们无私奉献、舍生取义的崇高品质。

回顾这段红色之旅,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们为民族解放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在此,我们要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延安导游词导读: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从西安到延安,车程大约4个小时,途中我们将路过于右任的故乡——三原、“药王”孙思邈及书法家柳公权的故里——铜川、民族始祖黄帝的安葬之地——黄帝陵。

从黄帝陵所在的黄陵县起,我们将进入黄土高原。

在穿越洛川、甘泉和富县后,“圣地”延安就会出现在你们的眼前。

在大家的心目中不知对陕北、对延安有什么印象?……“遍地是牛羊”……“腰鼓打得壮美”……“民歌好听”……“姑娘好看”……“排排窑洞”……“陕北剪纸”……哈哈!看来大家对延安知道得还真不少呢!好!这一路上,我就给大家讲一讲美丽而神秘的陕北。

陕北黄土高原,总面积约9.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

那里,沟连着沟,一道道山来,一道道梁,可谓“高天厚土,浑朴旷远,凝重苍雄、丰富壮美”。

说起陕北,大家一定知道这么一句顺口溜,叫“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

这就是大家常常说起的“陕北四美”。

米脂婆姨资质出众,朴实热情,她们是陕西女人及整个大西北女人的出色代表。

传说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献出生在米脂。

米脂婆姨周身都洋溢着自然的热情,在阳光的强烈照射和西北风的劲吹之下,她们显得比江南女子更接近于土地,更具有旺盛的精力。

有道是:“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

”从古至今,这句话被当作佳话广为流传。

大家要真想知道“绥德汉”的由来,最好看看《宋史》,便可一目了然。

抗金英雄岳飞被臭名远扬的奸相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残害于大理寺风波亭(今杭州浙江医科大学内)。

当时的爱国将领韩世忠闻知此事,怒发冲冠,拍案而起。

一次,在皇帝面前,当着满朝文武大臣,拎着权倾朝野的秦桧衣领大声质问:“‘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昔日曾不可一世的秦桧,此时吓得面色如土,语无伦次,战战兢兢。

从此以后,“了不起,绥德汉!”便成了人们夸赞绥德男人的口头禅。

大家知道吗?我们陕西男子还有一个可爱的称呼,叫“楞娃”,一个“楞”字,不失幽默地抓住了陕西男子的某些特点,比如说为人老成正统、待人温厚诚恳、脾气倔强坚毅,等等。

但如果以为“楞娃”们都是老实巴交的笨人王老大,那就大错特错了,“楞娃”们精着哩,大智若愚,心头比谁都有数。

不过“陕西楞娃”们喜好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大碗吃面条。

一大海碗的老稠酒,一口气就喝下去了。

从表面上看他们是温和中庸的,但一火起来擎脾气就犯了,七八头牛都拉不回来。

清涧县位于榆林地区的南端。

那里盛产红枣。

清涧县的红枣,个大、色亮,吃起来口感很好,产量为陕北各县之首。

清涧县还有一个地方不得不提,那就是袁家沟村,它是一个只有150多户人家的小山村,毛主席于1936年2月的一个白雪覆盖的日子里,在那里写下了著名的诗词《沁园春,雪》。

陕北人的喜怒哀乐,就如陕北的环境,没有什么过渡性的中间地带,毫不掩饰。

大家听过信天游没有?那歌唱得真是绝了。

我给大家唱两句:“燕麦开花零零稀,忘了我娘老子忘不了你。

说下日子你不回来,捡畔上跑烂我十眼鞋。

”“你是你来我是我。

你走你的山来我走我的`沟,说不上话来摆一摆手。

是我的朋友招一招手,不是我的朋友往远里走。

”可以说民歌是陕北人心灵开出的花。

“女人忧愁哭鼻子,男人忧愁唱曲子”。

陕北人有无论喜怒悲乐的哪种情感都会唱民歌的情景,特别是在艰难的岁月,人们吞咽下的是粗粮瓜菜,唱出来的却是甜蜜蜜的民歌,不信,您听:“亲口口,拉手手,咱们俩个一搭搭走。

”走在陕北,无论在那绿格茵茵的山峁中,还是在崎岖弯弯的小道上,随时都能听到人们那高喉咙、大嗓子“拦羊嗓子回牛声”的高歌回荡。

甚至纳鞋底、纺线线的婆姨们,行程、骑驴、夏天在大树下纳凉的中老年人,随时也能听到他们低婉吟哼的民歌声,它可谓陕北人民生活中的第二种语言了。

陕北人不但爱唱,而且爱跳。

这“跳”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秧歌;其二是打腰鼓。

说起陕北秧歌,大家应该不陌生。

据《米脂县志》记载:秧歌“起源古代祭祖”,时转阳春,歌以乐之,故名“阳歌”。

在陕北有些地方把秧歌队的“伞”称为“日照”,这是最古老的太阳神崇拜的延续。

又据《吴堡县志》记载:秧歌“源于水稻之乡”,是插秧时所唱的歌,《明初由江南传入陕北,与舞蹈相结合”。

可见,陕北秧歌是南北文化交融的产物。

陕北秧歌的特点有两个:一是“闹”,二是“扭”。

因此,陕北秧歌又称为”闹秧歌”或“扭秧歌”。

每年的春节是陕北秧歌大比拼的时节,当然也是闹得最红火的时候。

一般是闹完本村,闹外村;闹完乡里,闹城镇。

到处都弥漫着一种喜庆的气氛。

陕北高原雄浑粗旷,因此,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又诞生了许多种刚劲有力的锣鼓艺术。

陕北锣鼓有安塞腰鼓、洛川蹩鼓、宜川胸鼓、志丹扇鼓、黄龙猎鼓、黄陵抬鼓、土基对面锣鼓等。

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有文鼓、武鼓之分。

文鼓以扭为主;重扭动身姿,活泼圆滑。

武鼓以打、踢、跨、跺为主;重击鼓表演,豪放热情,欢快有力,虎虎生威;它既有“柔”的魁力,又有“刚”的气魄;鼓点节奏分明,鼓声明亮,凝时若瑶池蓄水,动时似银瓶乍破;其动作繁复,变化神速;缠腰鼓摇头摆尾,神气十足,过档鼓腿势潇洒,阳刚雄劲,下岔鼓稳健安详,如雁落平沙,还有鲤鱼跳龙门、一条鞭、飞燕、三脚不落地等鼓法。

表演时鼓手头拢白羊肚毛巾,身着羊皮褂,脚扎绑腿或穿“英雄靴”,英姿讽爽,舞之刚劲激昂,剿悍豪放,气势磅磺,宛若鹰击长空,气势如虹,观之令人热血沸腾、情不自禁。

一位美国研究者在看到安塞腰鼓在满天黄尘中飞扬舞动的时候震惊了,他说:没有想到在温良敦厚的中华传统民间舞蹈中,还有这样剑拔弯张、野性末泯的一支队伍。

改革开放以来,安塞人打腰鼓打出了盛名,1997年安塞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舞鼓)之乡”,被人们称为“中国一绝”,号称“天下第一鼓”。

1900年,安塞腰鼓参加了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的大型舞蹈表演,轰动了全场观众,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说:“这样的场面太激动人心了!”在举世瞩目的香港回归和澳门回归庆典中,安塞腰鼓又出尽风头。

庆祝回归委员会的官员们高度评价说:“震人心魄,打得精彩,打出了国威。

”近几年,安塞县的许多农民鼓手和延安工矿企业的许多业余鼓手,纷纷被全国各地机关、单位和企业请去改行当了教练,安塞腰鼓已响遍了祖国大地。

陕北人不但腿上功夫了得,手上的功夫亦是令人佩服。

延川县有个叫高风莲的老人,可以一边唱,一边剪纸花,一曲唱罢,一件精美的纸花就在她随心所欲的剪裁下完成。

剪纸艺术是窑洞艺术的素描,起源于服装剪裁和服装装饰,被誉为“群芳母亲”,有“地上文物”和“文化活化石”之称。

陕北剪纸,种类多样,内容丰富。

有窗花、炕围花、窑顶转花、家什装饰剪贴花、服装佩饰替样花等。

以粗扩有力的刀法表现农家的男耕女织、家禽饲养、丰收硕果、集市贸易、婚嫁迎娶以及各种乡俗活动,使形式和内容浑然一体,达到完美统一。

陕北剪纸,主要用以装饰窑洞。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的窑窗上贴满了红红绿绿的窗花,一家一院便是一个小型展览。

一村一户就是一个很大的艺术天地,为农家土院增添了美好的节日气氛,表现了勤劳朴实的陕北劳动人民纯洁的感情和审美情趣。

这真是“一剪之巧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

陕北剪纸主要以安塞剪纸和洛川剪纸盛名,到了延安后,我一定请大家看一场精彩的剪纸艺术表演。

各位朋友,你们知道为什么陕北的男子强壮高大,陕北的女子红润灵秀?我告诉大家,那是因为陕北的风味小吃特别好吃,特别有营养。

陕北,由于地处黄土高原,土地宽广,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所以农、林、土特产品丰富多样,生长期长,营养积累丰富,口味绝佳。

陕北羊肉是陕北风味最美的一道菜。

每当秋冬之季,羊子肥美,宰杀烹煮,香满城乡。

尤其是炖羊肉,把宰杀的羊连骨带肉剁成块状,五厘米长短,加入调料,人锅慢火炕得烂熟。

烛时羊骨髓即骨腔内的精髓也随之烛人汤中,原汁原味,鲜美无比。

食时单是那青花大碗盛满羊肉朝你面前一蹾,不由你便想起秦将白起、汉将樊哙……大块羊肉连羊骨熬烛的香汤,再加点红油辣子、葱花、香菜,那股浓郁鲜美的香味对唾液腺的刺激,绝非其他正宗菜系可比。

游客往往一碗烛肉下肚,便无须再吃其他食物了,大快朵颐,食后浑身暖洋洋,满口留香的感受足以便你流连忘返。

当然,吃羊肉的同时,一定要喝陕北特有的米酒。

陕北米酒,用软黄米加工而成。

这种酒酸甜适口、消腻暖胃,是冬季佐餐的好饮料。

贺敬之曾在他的《回延安》诗中赞道:“一口口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

”足见米酒的引人之处了。

吃饱喝足,穿上羊皮袄,拿上一把伞一把铲,再赶上一群羊,您就成了黄土坡上的牧羊人。

雨伞、羊铲是牧羊人的劳动工具。

所谓羊铲不过是一把不足一寸宽二寸长的小铁锹,用来铲土块抛打远处吃草的羊只,以招呼它们归队。

铲柄的另一端则系着用牛皮做成的鞭子,是用来赶羊群的。

雨伞大多是用红色的油布制作的,结构简易但伞帽比较大。

这样的雨伞主要有两种用途:晴天用来遮阳,雨天用来避雨。

因为牧羊人整天与羊为伴“游山玩水”,不知哪天下雨哪天晴,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伞、铲不离手,独具风情。

陕北的窑洞是陕北风景的象征。

到陕北不看窑洞,不算到过陕北。

陕北的黄土厚实坚硬,丘陵沟壑密织如网,特别适合打洞箍窑。

陕北有句俗谚,叫“箍窑盖房,一世最忙”。

箍窑是家中一件大事,按照传统观念,窑洞箍得怎样,关系到子孙后代吉凶盛衰大事。

因此,箍窑必请风水先生看地势、定方向、择日子来选定。

现在的选址大都趋向实用,选择向阳、背风,吃水和交通都方便的地方。

陕北窑洞最大的优点是坚固耐久,冬暖夏凉,且大门大窗,宽敞明亮。

其造型简洁,上部拱圆,下方端直,契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的思想。

其建筑风格古朴、凝重,与周围黄土丘壑谐和,浑然一体,很能体现延安人朴实、内敛、含蓄、深沉的性格。

陕北窑洞做工十分考究,尤其是门窗。

窑洞门窗的窗根为镂花空格,有各种造型图案,疏密有致,透亮实用。

再把剪贴好的各色窗花贴于窗纸上,花色艳丽,琳琅满目,仿佛一座民间艺术的殿堂。

当然,陕北人性格中的聪慧、机巧、浪漫也在窑洞修建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陕北人一般修筑窑洞均是就地取材,有土窑、砖窑、石窑、砖石接口窑等形式,均为多孔相连,排列有序,依山层叠而上,远观宛若层楼。

每逢节庆之日,陕北人在窑前挂上精心制作的灯笼,层层叠叠,延绵不断,犹如仙境。

延安大学在20世纪50年代依山修建了6排石窑洞,每层30余孔,最为典型,颇为壮观,是世界上最大的窑洞建筑群。

外地游客来延安,不想住高楼大厦,偏偏要求住一下窑洞,亲身体验这“天上人间”的感受,住后纷纷叫绝。

我们此次延安之旅,下橱的酒店就是著名的石窑宾馆,到时候大家一定要好好地感受感受。

【延安导游词4000字】1.关于延安的导游词2.陕西的延安宝塔山导游词3.歌曲《延安颂》:延安精神的象征4.延安夜景小学作文5.走进延安散文6.延安支教的个人总结7.延安夜景作文8.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上文是关于延安导游词,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