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ulink仿真教程

Simulink仿真教程
Simulink仿真教程

Simulink仿真教程

1.1 Simulink 基本操作

1.1.1 启动Simulink

a)打开

单击MATLAB Command窗口工具条上的Simulink图标,或者在MATLAB命令窗口输入Simulink,即弹出图示的模块库窗口界面(Simulink Library Browser)。该界面右边的窗口给出Simulink所有的子模块库。

常用的子模块库有Sources(信号源),Sink(显

示输出),Continuous(线性连续系统),Discrete

(线性离散系统),Function & Table(函数与

表格),Math(数学运算),Discontinuities (非

线性),Demo(演示)等。

每个子模块库中包含同类型的标准模型,这

些模块可直接用于建立系统的Simulink框图

模型。可按以下方法打开子模块库:

1)用鼠标左键点击某子模块库(如

【Continuous】),Simulink浏览器右边

的窗口即显示该子模块库包含的全部标准模块。

2)用鼠标右键点击Simulink菜单项,则弹出一菜单条,点击该菜单条即弹出该子库的标准模块窗口.如单击左图中的【Sinks】,出现“Open the ‘Sinks’Library”菜单条,单击该菜单条,则弹出右图所示的该子库的标准模块窗口。

b)打开空白窗口模型

模型窗口用来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只有先创建一个空白的模型窗口,才能将模块库的相应模块复制到该窗口,通过必要的连接,建立起Simulink仿真模型。也将这种窗口称为Simulink 仿真模型窗口。

以下方法可用于打开一个空白模型窗口:

1)在MATLAB主界面中选择【File:New→Model】

菜单项;

2)单击模块库浏览器的新建图标;

3)选中模块库浏览器的【File : New → Model】菜

单项。

所打开的空白模型窗口如图所示。

1.1.2 建立Simulink仿真模型

a)打开Simulink模型窗口(Untitled)

b)选取模块或模块组

在Simulink模型或模块库窗口内,用鼠标左键单击所需

模块图标,图标四角出现黑色小方点,表明该模块已经选

中。

c) 模块拷贝及删除

在模块库中选中模块后,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并移动鼠标至目标模型窗口指定位置,释放鼠标即完成模块拷贝。

模块的删除只需选定删除的模块,按Del键即可。

d)模块调整

改变模块位置、大小;

改变模块方向:使模块输入输出端口的方向改变。选中模块后,选取菜单Format→RotateBlock,可使模块旋转900。

e)模块参数设置

用鼠标双击指定模块图标,打开模块对话框,根据对话框栏目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参数设置或修改。

例如双击模型窗口的传递函数模块,弹出图示对话框,在对话框中分别输入分子、分母多项式的系数,点击OK键,完成该模型的设置,如右下图所示:

f)模块的连接

模块之间的连接是用连接线将一个模块的输出端与另一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起来;也可用分支线把一个模块的输出端与几个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起来。

连接线生成是将鼠标置于某模块的输出端口(显一个十字光标) ,按下鼠标左键拖动鼠标置另一模块的输入端口即可。分支线则是将鼠标置于分支点,按下鼠标右键,其余同上。操作流程如下:

g)模块文件的取名和保存

选择模型窗口菜单File→Save as后弹出一个“Save as”对话框,填入模型文件名,按保存(s)即可。

[说明]

模块的修改、调整、连接通常只能在仿真模型窗口中进行,不要直接对模块库中的模块进行修改或调整。

1.1.3 系统仿真运行

1. Simulink模型窗口下仿真步骤

a)打开Simulink仿真模型窗口,或打开指定的.mdl文件;

b)设置仿真参数:在模型窗口选取菜单【Simulation: Parameters】,弹出“Simulation

Parameters”对话框,设置仿真参数,然后按【OK】即可;

[说明]若不设置仿真参数,则采用Simulink缺省设置.

c)仿真运行和终止:在模型窗口选取菜单【Simulation: Start】,仿真开始,至设置的仿真终止时间,仿真结束。若在仿真过程中要中止仿真,可选择【Simulation: Stop】菜单。也可直接点击模型窗口中的(或)启动(或停止)仿真。

2. MATLAB 命令窗口下的仿真运行

在Matlab命令窗口下可直接运行一个已存在的Simulink模型:

*t,x,y+=sim(‘model’,timespan,option,ut)

其中,t为返回的仿真时间向量;

x为返回的状态矩阵;

y为返回的输出矩阵;

model为系统Simulink模型文件名;

timespan为仿真时间;

option为仿真参数选择项,由simset设置;

ut为选择外部产生输入,ut=*T,u1,u2,…,un+。

[说明]

上述参数中,若省略timespan,option,ut则由框图模型的对话框Simulation Parameters 设置仿真参数。

9.2 模块库和系统仿真

9.2.1 Simulink模块库

1. Sources库

也可称为信号源库,该库包含了可向仿真模型提供信号的模块。它没有输入口,但至少有一个输出口。

双击图标即弹出该库的模块图:

在该图中的每一个图标都是一个信号模块,这些模块均可拷贝到用户的

模型窗里。用户可以在模型窗里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模块的参数进行设置

(但不可在模块库里进行模块的参数设置).

1) Sine Wave:产生幅值、频率可设置的正弦波信号。

双击图标(认定该模块已拷贝到用户模型窗),弹出正弦波的参数设置框图。图中参数为Simulink默认值,用户可根据需要对这些参数重新设置。

2) Step:产生幅值、阶跃时间可设置的阶跃信号。

双击图标,弹出阶跃信号的参数设置框图。图中参数为Simulink默认值。

2. Sinks 库

1)该库包含了显示和写模块输出的模块。双击即弹出该库的

模块图:

:数字表,显示指定模块的输出数值。

2):X-Y绘图仪用同一图形窗口,显示X-Y坐标的图形(需先

在参数对话框中设置每个坐标的变化范围),当X、Y分别为正、

余弦信号时,其显示图形如下:

3) :示波器。显示在仿真过程产生的信号波形。双击该图标,弹出示波器窗如右图所示:

示波器属性对话框:

【例9-1】示波器应用示例。Simulink仿真模型如左图所示,示波器输入为3(Y轴个数为3)。右图为该示波器显示的三路输入信号的波形.

3. Continuous 库

该库包含描述线性函数的模块。双击即弹出下图:

1):微分环节。其输出为其输入信号的微分。

2):积分环节。其输出为其输入信号的积分。

双击该模块,弹出积分器的参数对话框,可设置积分器的复位、积分上限和下限等。当设置为信号下跳过零复位、积分器限幅为5时,积分器对谐波输入的输出如图所示:

3):分子分母为多项式形式的传递函数。

双击该模块,弹出传递函数的参数对话框,设置框图中的参数后,该传递函数显示如下:

4):零极点增益形式的传递函数。

双击该模块,弹出传递函数的参数对话框,设置框图中的参数后,该传递函数显示如下:

4. Math 库

该库包含描述一般数学函数的模块。双击即弹出右图。

该库中模块的功能就是将输入信号按照模块所描述的

数学运算函数计算,并把运算结果作为输出信号输出。

1):加法器。该模块为求和装置。求和器形状,输入信号个数和符号可设置,如右边框

图。若设置如框图。则模块显示为:

2):符号函数。

该模块的输出为输入信号的符号。下图为对正弦信号经符号运算后的波形。

3):实现一个数学函数。

右图为该函数的参数设置框。点击函数设置的下拉窗口,可选择所需要的函数。选定函数后,该模块图标将显示所选函数。如选择“Square”,则模块图标变为:

5. Signals & Systems 库

1):信号分路器。

将混路器输出的信号依照原来的构成方法分解成多路信号。

2):信号汇总器

将多路信号依照向量的形式混合成一路信号。

1.2.2 Simulink环境下的仿真运行

1. 仿真参数对话框

1) Solver页

Simulation time(仿真时间): 设置Start

time(仿真开始时间)和Stop time(仿真终

止时间)可通过页内编辑框内输入相应数值,

单位“秒”。另外,用户还可以利用Sinks库

中的Stop模块来强行中止仿真。

Solver options(仿真算法选择): 分为定

步长算法和变步长算法两类。定步长支持的

算法可在Fixed step size编辑框中指定步长或

选择auto,由计算机自动确定步长,离散系统一般默认地选择定步长算法,在实时控制中则必须选用定步长算法;变步长支持的算法如图9-16所示,对于连续系统仿真一般选择ode45,步长范围使用auto项。

Error Tolerance(误差限度):算法的误差是指当

前状态值与当前状态估计值的差值,分为Relative

tolerance(相对限度)和Absolute tolerance(绝对限

度),通常可选auto。

Output options(输出选择项):有Refine

output(细化输出)、Produce additional output(产生

附加输出)、Produce specified output only(只产生指定输出)。

2) Workspace I/O页

这个页面的作用是定义将仿真结果输出到工作空间,以及从工作空间得到输入和初始状态。

Load from workspace:勾选相应方框表明从工作空间获得输入或初始状态。若勾选Input,则工作空间提供输入,且为矩阵形式。输入矩阵的第一列必须是升序的时间向量,其余列分别对应不同的输入信号。

Save to workspace:勾选相应方框

表明保存输出到MATLAB工作空

间。time 和output 为缺省选中

的。即一般运行一个仿真模型后,

在MATLAB 工作空间都会增加两

个变量tout、yout。变量名可以

设置。

Save options(存储选项):存储

数据到工作空间的格式,可选数

组、构架数组、包含时间数据的

构架数组。

2. Simulink中的LTI Viewer

在Simulink中建立的仿真模型也可直接输入到LTI Viewer中进行分析,具体方法如下:

1) 在Simulink 模型窗建立起仿真模型(线性系统)。

2) 点击Simulink模型窗上的【Tool:Linear analysis】,在弹出的界面中将输入输出接点分别复制到仿真模型的输入和输出。

3) 再次点击SIMULINK模型窗上的Tool Linear analysis,打开LTI Viewer仿真界面,点击该界面上Simulink Get Linearized Model选项,即画出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表明SIMULINK 中的仿真模型已和LTI Viewer相连接,因此可利用LTI Viewer对该系统进行分析。

4) 如果在Simulink模型窗对已输入到LTI Viewer中的模型进行了修改,应重复步骤(3)重新装入模型,并删除掉旧模型。方法是点击LTI Viewer仿真界面上的【Edit Delete systems】,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进行模型的删除,如图

1.3 子系统创建与封装

在建立的Simulink系统模型比较大或很复杂时,可将一些模块组合成子系统,这样可使模型得到简化,便于连线;可提高效率,便于调试;可生成层次化的模型图表,用户可采取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设计方法。

将一个创建好的子系统进行封装,也就是使子系统象一个模块一样,例如可以有自己的参数设置对话框,自己的模块图标等。这样就使子系统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1.3.1 子系统的创建

1. 通过子系统模块来建立子系统

在Simulink库浏览器,有一个子系统(Subsystems)的库模块(有的版本在Signals & Systems子库里),点击该图标即可看到不同类型的子系统模块。

下面以PID控制器子系统创建,说明子系统的创建过程:

1) 将子系统库模块中的Subsystem模块复制到模型窗,如图9-23。

2) 双击该图标即打开该子系统的编辑窗口,如图9-24;

3) 将组成子系统的模块填加到子系统编辑窗口:

4) 将模块按设计要求连接:

5) 设置子系统各模块参数(可以是变量);修改in1 和out1 模块下面的标签;

6) 关闭子系统的编辑窗口,返回模型窗口,修改子系统的标签(PID),该PID子系统即可作为模块在构造系统模型时使用。

2. 组合已存在的模块来建立子系统

如果现有的模型已经包含了需要转化成子系统的模块,就可以通过组合这些模块的方式建立子系统。步骤如下:

1) 确定需建立Subsystem的模型(被选中的均标记有黑块)

2) 点击模型窗Edit菜单下的Create Subsystem 命令,则所选定的模型组合自动转化成子系统:

3) 双击该图标,可打开该子系统窗口,改写输入输出符号:

4) 关闭子系统编辑窗口,设置子系统标签,则系统模型如下图所示:

1.3.2 子系统的封装

子系统可以建立自己的参数设置对话框,以避免对子系统内的每个模块分别进行参数设置,因此在子系统建立好以后,需对其进行封装。子系统封装的基本步骤如下

①设置好子系统中各模块的参数变量;

②定义提示对话框及其特性;

③定义被封装子系统的描述和帮助文档;

④定义产生模块图标的命令。

1. 设置子系统参数变量

将原子系统中的常数改为变量,其中饱和环节的上、下限分别设为au、ab (需打开该环节的参数设置框).

2. 产生提示对话框

选择需要封装的子系统,从模型窗口的Edit 菜单选择Mask Subsystem命令,即弹出封装编辑器:

该编辑器分为四页(MATLAB6.5版):

①Icon(图标)页

②Parameters(参数页)

③Initialiation(初始化)页

④Documentation(文档)页

其中对于子系统封装, 最关键的是Parameters项,用于设置参数变量及其类型等。

假定子系统

(Nonlinear system)

的参数变量名已由封

装编辑器全部输入。

双击该子系统图标,

即弹出如图所示子系

统的参数设置框图。

如图所示逐栏输入与

变量所对应的参数,

即完成对该子系统的

参数设置。

9.3.3 条件子系统

1. 使能子系统

该子系统当使能端控制信号为正时,系统处于“允许”状态,否则为“禁止”状态。“使能”控制信号可以为标量,也可以为向量。当为标量信号时,只要该信号大于零,子系统就开始执行;当为向量信号时,只要其中一个信号大于零,也“使能”子系统。

【例9-3】积分分离式PID控制器。这种PID控制器可以让控制器中的积分项在系统响应进入稳态时投入运行,以提高稳态精度;而在系统响应处于瞬态过程时,将积分项断开以改善

系统动态响应质量。积分分离式PID控制器建立如图所示:

使能模块的控制信号为delta与abs(e)的差值。delta为一很小的正数,当偏差e的绝对值小于delta时,控制器的积分项才投入使用,从而实现了控制器中的积分项的分离控制。

2. 触发子系统

触发子系统只在触发事件发生的时刻执行。所谓触发事件也就是触发子系统的控制信号,一个触发子系统只能有一个控制信号,在Simulink中称之为触发输入。

触发事件有4种类型,即上升沿触发、下降沿触发、跳变触发和回调函数触发。双击触发子系统中的触发器模块(Trigger),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可选择触发类型。

触发子系统应用的一个示例。触发器设为下降沿触发,正弦输入经触发控制后,成为阶梯波,如图所示。

系统仅在脉冲信号的下降沿导通,并保持导通

时刻的输入值至下一个脉冲下降沿。

1.4 Simulink仿真举例

1.4.1 悬吊式起重机动力学仿真

1. 悬吊式起重机动力学方程

为了便于建模,将起重机方程改写为:

系统的输入为外力F,系统的输入为两个示波器连接的位移x和角度θ。

在运行仿真模型前,须先计算出k1、k2和lmp。设mt =50kg,mp=270kg,l=4m,c=20N/m s,在MATLAB指令窗输入以下指令

设置仿真时间为200s,启动Simulink仿真,则由小车位移示波器和吊重摆角示波器,可观察到系统在初始状态x(0)=0, , (0)=0.01rad/s, 作用下x、 的变化过程曲线:

仿真结果:

通信仿真课程设计-matlab-simulink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通信仿真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信息工程1班 姓名:寇路军 学号: 201620101133 指导教师:周玲 成绩: 2019 年 3月 23 日

目录 通信仿真课程设计报告 (2) 一.绪论 (2)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2) 三.模拟调制系统的设计 (3) 3.1 二进制相移键控调制基本原理 (3) 3.2 2PSK信号的调制 (3) 3.2.1模拟调制的方法 (3) 3.3 2PSK信号的解调 (4) 3.4 2PSK的“倒∏现象”或“反向工作” (5) 3.5功率谱密度 (5) 四.数字调制技术设计 (7) 4.1 2PSK的仿真 (7) 4.1.1仿真原理图 (7) 4.1.2 仿真数据 (7) 4.1.3 输出结果 (9) 总结 (10) 参考文献 (11)

通信仿真课程设计报告 一.绪论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通信系统在社会上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们生活中使用的手机,电话,Internet,ATM机等通信设备都离不开通信系统。随着通信系统与我们生活越来越密切,使用越来越广泛,对社会对通信系统的性能也越高。另外,随着人们对通信设备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不得不缩短通信系统的开发周期以及提高系统性能。针对这两方面的要求,必需要通过强大的计算机辅助分析设计技术和工具才能实现。自从现代以来,计算机科技走上了快速发展道路,实现了可视化的仿真软件。 通信系统仿真,在目前的通信系统工程设计当中。已成为了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它表现出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为我们更好地研究通信系统性能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本论文主要针对模拟调制系统中的二进制相移键控调制技术进行设计和基于Simulink进行仿真。通过系统仿真验证理论中的结论。本论文设计的目的之一是进一步加强理论知识,熟悉Matlab软件。 Simulink是MATLAB最重要的组件之一,它提供一个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和综合分析的集成环境。在该环境中,无需大量书写程序,而只需要通过简单直观的鼠标操作,就可构造出复杂的系统。Simulink具有适应面广、结构和流程清晰及仿真精细、贴近实际、效率高、灵活等优点,并基于以上优点Simulink 已被广泛应用于控制理论和数字信号处理的复杂仿真和设计。同时有大量的第三方软件和硬件可应用于或被要求应用于Simulink。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1.掌握模拟系统2PSK调制和解调原理及设计方法。 2.熟悉基于Simulink的通信系统仿真。

simulink 仿真教程(从入门到入土)+报告(真)

Simulink仿真 摘要:simulink作为matlab的衍生模组,具有强大的仿真能力。原则上你可以将任意具有明确映射关系的物理量进行仿真模拟。对于相互间关系不明确的物理量,则可以通过输入输出数据的采集,然后通过模糊控制的方案替代明确的映射关系。本文主要针对的是以电焊机电路为主,其他仿真为辅的教程性质的文章。关键词:matlab Simulink 仿真电焊机教程 第一章初识软件 (2) 1.1 simulink 简介 (2) 1.2 simulink基础页面 (2) 1.3 常用库的介绍 (3) 1.3.1 simulink库 (4) 1.3.1.1 常用模块库 (4) 1.3.1.2 其他常用子库模块 (6) 1.3.2 电气库Simscape (7) 1.3.2.1 Electrical库 (7) 1.3.2.2 Specialized Technology库 (8) 1.4模块连接 (9) 第二章简单仿真系统的建立 (11) 2.1传递函数S信号仿真 (11) 2.1.1 运放环节的等效替代 (11) 2.1.2 等效变换 (12) 2.1.3 逻辑仿真 (13) 2.2电气库仿真 (13) 2.3子系统和模块的建立 (15) 2.3.1 子系统的建立 (15) 2.3.2 模块的建立 (16) 第三章复合仿真 (18) 3.1 m函数模块 (18) 3.1.1 简单编程 (18) 3.1.2 部分函数介绍 (19) 3.2 整体模型 (21) 3.3 仿真注意事项 (22) 3.3.1 注意事项1 (22) 3.3.2 注意事项2 (23) 3.3.3 注意事项3 (24) 3.3.4 注意事项4 (24) 结语 (25)

Simulink 入门教程

Simulink 快速入门 启动 Simulink 软件 要构建模型,可以使用Simulink? Editor 和Library Browser。 启动 MATLAB 软件 启动 Simulink 之前,请先启动 MATLAB?。请参阅启动和关闭(MATLAB)。 配置 MATLAB 以启动 Simulink 您在 MATLAB 会话中打开第一个模型时需要的时间比打开后续模型长,因为默认情况下,MATLAB 会在打开第一个模型时启动 Simulink。这种即时启动 Simulink 的方法可以缩短 MATLAB 启动时间,避免不必要的系统内存占用。 要快速打开第一个模型,您可以配置 MATLAB,在它启动时同时启动 Simulink。 要启动 Simulink 而不打开模型或 Library Browser,请使 用start_simulink。 根据 MATLAB 的启动方式,恰当使用此命令: ?在 MATLAB startup.m文件中 ?在操作系统命令行中,使用matlab命令和-r开关例如,要在运行 Microsoft?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上启动 MATLAB 时启动 Simulink,请创建具有以下目标的桌面快捷方式: matlabroot\bin\win64\matlab.exe -r start_simulink 在 Macintosh 和Linux?计算机上,可在启动 MATLAB 时使用以下命令启动Simulink 软件: matlab -r start_simulink 打开 Simulink Editor 要打开 Simulink Editor,您可以: ?创建一个模型。在 MATLAB 的Home选项卡上,点击Simulink并选择一个模型模板。 或者,如果您已经打开了 Library Browser,请点击New Model按钮。 有关创建模型的其他方法,请参阅创建模型。 ?打开一个现有模型。要打开最近使用的模型,请在 MATLAB Home选项卡上点击Simulink。 或者,如果您知道要打开的模型的名称,可在 MATLAB 命令提示符下输入名称,例如vdp。有关打开模型的其他方法,请参阅打开模型。

Simulink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信息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仿真 院(系):信息科学与技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通信工程1003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吴莉朱忠敏 2012 年 1 月 14 日至2012 年 1 月 25 日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制

信息系统仿真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摘要 (5) 一、Simulink仿真设计 (6) 1.1 低通抽样定理 (6) 1.2 抽样量化编码 (9) 二、MATLAB仿真设计 (12) 2.1、自编程序实现动态卷积 (12) 2.1.1 编程分析 (12) 2.1.2自编matlab程序: (13) 2.1.3 仿真图形 (13) 2.1.4仿真结果分析 (15) 2.2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IIR数字滤波器 (15) 2.2.1双线性变换法的基本知识 (15) 2.2.2采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一个巴特沃斯数字低通滤波器 (16) 2.2.3自编matlab程序 (16) 2.2.4 仿真波形 (17) 2.2.5仿真结果分析 (17) 三、总结 (19) 四、参考文献 (19) 五、课程设计成绩 (20)

摘要 Matlab 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程设计及数值分析领域的高级仿真平台。它功能强大、简单易学、编程效率高,目前已发展成为由MATLAB语言、MATLAB工作环境、MATLAB图形处理系统、MATLAB数学函数库和MATLAB应用程序接口五大部分组成的集数值计算、图形处理、程序开发为一体的功能强大的系统。本次课程设计主要包括MATLAB和SIMULINKL 两个部分。首先利用SIMULINKL 实现了连续信号的采样及重构,通过改变抽样频率来实现过采样、等采样、欠采样三种情况来验证低通抽样定理,绘出原始信号、采样信号、重构信号的时域波形图。然后利用SIMULINKL 实现抽样量化编码,首先用一连续信号通过一个抽样量化编码器按照A律13折线进量化行,观察其产生的量化误差,其次利用折线近似的PCM编码器对一连续信号进行编码。最后利用MATLAB进行仿真设计,通过编程,在编程环境中对程序进行调试,实现动态卷积以及双线性变换法设计IIR数字滤波器。 本次课程设计加深理解和巩固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课上所学的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信仿真课程设计-matlab-simulink

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通信仿真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信息工程1班 姓名:寇路军 学号: 3 指导教师:周玲 成绩: 2019 年 3月 23 日

目录 通信仿真课程设计报告 (2) 一.绪论 (2)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2) 三.模拟调制系统的设计 (3) 3.1 二进制相移键控调制基本原理 (3) 3.2 2PSK信号的调制 (3) 3.2.1模拟调制的方法 (3) 3.3 2PSK信号的解调 (4) 3.4 2PSK的“倒∏现象”或“反向工作” (5) 3.5功率谱密度 (5) 四.数字调制技术设计 (7) 4.1 2PSK的仿真 (7) 4.1.1仿真原理图 (7) 4.1.2 仿真数据 (7) 4.1.3 输出结果 (9) 总结 (10) 参考文献 (11)

通信仿真课程设计报告 一.绪论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通信系统在社会上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们生活中使用的手机,,Internet,ATM机等通信设备都离不开通信系统。随着通信系统与我们生活越来越密切,使用越来越广泛,对社会对通信系统的性能也越高。另外,随着人们对通信设备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不得不缩短通信系统的开发周期以及提高系统性能。针对这两方面的要求,必需要通过强大的计算机辅助分析设计技术和工具才能实现。自从现代以来,计算机科技走上了快速发展道路,实现了可视化的仿真软件。 通信系统仿真,在目前的通信系统工程设计当中。已成为了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它表现出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为我们更好地研究通信系统性能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本论文主要针对模拟调制系统中的二进制相移键控调制技术进行设计和基于Simulink进行仿真。通过系统仿真验证理论中的结论。本论文设计的目的之一是进一步加强理论知识,熟悉Matlab软件。 Simulink是MATLAB最重要的组件之一,它提供一个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和综合分析的集成环境。在该环境中,无需大量书写程序,而只需要通过简单直观的鼠标操作,就可构造出复杂的系统。Simulink具有适应面广、结构和流程清晰及仿真精细、贴近实际、效率高、灵活等优点,并基于以上优点Simulink 已被广泛应用于控制理论和数字信号处理的复杂仿真和设计。同时有大量的第三方软件和硬件可应用于或被要求应用于Simulink。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1.掌握模拟系统2PSK调制和解调原理及设计方法。 2.熟悉基于Simulink的通信系统仿真。

matlabsimulink初级教程

S i m u l i n k仿真环境基础学习Simulink是面向框图的仿真软件。 7.1演示一个Simulink的简单程序 【例7.1】创建一个正弦信号的仿真模型。 步骤如下: (1)在MATLAB的命令窗口运行simulink命令,或单击工具栏中的图标,就可以打开Simulink模块库浏览器(SimulinkLibraryBrowser)窗口,如图7.1所示。

图7.1Simulink界面 (2)单击工具栏上的图标或选择菜单“File”——“New”——“Model”,新建一个名为“untitled”的空白模型窗口。 (3)在上图的右侧子模块窗口中,单击“Source”子模块库前的“+”(或双击Source),或者直接在左侧模块和工具箱栏单击Simulink下的Source子模块库,便可看到各种输入源模块。 (4)用鼠标单击所需要的输入信号源模块“SineWave”(正弦信号),将其拖放到的空白模型窗口“untitled”,则“SineWave”模块就被添加到untitled窗口;也可以用鼠标选中“SineWave”模块,单击鼠标右键,在快捷菜单中选择“addto'untitled'”命令,就可以将“SineWave”模块添加到untitled窗口,如图7.2所示。

(5) Scope ”模块(示波器)拖放到“untitled ”窗口中。 (6)在“untitled ”窗口中,用鼠标指向“SineWave ”右侧的输出端,当光标变为十字符时,按住鼠标拖向“Scope ”模块的输入端,松开鼠标按键,就完成了两个模块间的信号线连接,一个简单模型已经建成。如图7.3所示。 (7)开始仿真,单击“untitled ”模型窗口中“开始仿真”图标 ,或者选择菜单“Simulink ”——“Start ”,则仿真开始。双击“Scope ” 模块出现示波器显示屏,可以看到黄色的正弦波形。如图7.4所示。 图7.2Simulink 界面

matlab通信仿真课程设计样本

《matlab通信仿真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11月

课程设计题目1: 调幅广播系统的仿真设计 模拟幅度调制是无线电最早期的远距离传输技术。在幅度调制中, 以声音信号控制高频率正弦信号的幅度, 并将幅度变化的高频率正弦信号放大后经过天线发射出去, 成为电磁波辐射。 波动的电信号要能够有效地从天线发送出去, 或者有效地从天线将信号接收回来, 需要天线的等效长度至少达到波长的1/4。声音转换为电信号后其波长约在15~1500km之间, 实际中不可能制造出这样长度和范围的天线进行有效信号收发。因此需要将声音这样的低频信号从低频率段搬移到较高频率段上去, 以便经过较短的天线发射出去。 人耳可闻的声音信号经过话筒转化为波动的电信号, 其频率范围为20~20KHz。大量实验发现, 人耳对语音的频率敏感区域约为300~3400Hz, 为了节约频率带宽资源, 国际标准中将电话通信的传输频带规定为300~3400Hz。调幅广播除了传输声音以外, 还要播送音乐节目, 这就需要更宽的频带。一般而言, 调幅广播的传输频率范围约为100~6000Hz。 任务一: 调幅广播系统的仿真。 采用接收滤波器Analog Filter Design模块, 在同一示波器上观察调幅信号在未加入噪声和加入噪声后经过滤波器后的波形。采用另外两个相同的接收滤波器模块, 分别对纯信号和纯噪声滤波, 利用统计模块计算输出信号功率和噪声功率, 继而计算输出信噪比, 用Disply显示结果。 实例1: 对中波调幅广播传输系统进行仿真, 模型参数指标如下。

1.基带信号: 音频, 最大幅度为1。基带测试信号频率在100~6000Hz 内可调。 2.载波: 给定幅度的正弦波, 为简单起见, 初相位设为0, 频率为550~1605Hz 内可调。 3.接收机选频放大滤波器带宽为12KHz, 中心频率为1000kHz 。 4.在信道中加入噪声。当调制度为0.3时, 设计接收机选频滤波器输出信噪比为20dB, 要求计算信道中应该加入噪声的方差, 并能够测量接收机选频滤波器实际输出信噪比。 仿真参数设计: 系统工作最高频率为调幅载波频率1605KHz, 设计仿真采样率为最高工作频率的10倍, 因此取仿真步长为 8max 1 6.2310(1-1)10step t s f -==? 相应的仿真带宽为仿真采样率的一半, 即 18025.7(1-2)2step W KHz t == 设基带测试正弦信号为m(t)=Acos2πFt, 载波为c(t)=cos2πf c t, 则调制度为m a 的调制输出信号s(t)为 ()(1cos 2)cos 2(1-3)a c s t m Ft f t ππ=+ 容易求出, s(t)的平均功率为 21(1-4)24a m P =+ 设信道无衰减, 其中加入的白噪声功率谱密度为N 0/2, 那么仿真带宽(-W, W)内噪声样值的方差为 2002(1-5)2N W N W σ=?=

matlab-simulink 初级教程

Simulink仿真环境基础学习 Simulink是面向框图的仿真软件。 7.1演示一个Simulink的简单程序 【例7.1】创建一个正弦信号的仿真模型。 步骤如下: (1) 在MATLAB的命令窗口运行simulink命令,或单击工具栏中的图标,就可以打开Simulink模块库浏览器(Simulink Library Browser) 窗口,如图7.1所示。

(2) 单击工具栏上的图标或选择菜单“File ”——“New ”——“Model ”,新建一个名为“untitled ”的空白模型窗口。 (3) 在上图的右侧子模块窗口中,单击“Source ”子模块库前的“+”(或双击Source),或者直接在左侧模块和工具箱栏单击Simulink 下的Source 子模块库,便可看到各种输入源模块。 (4) 用鼠标单击所需要的输入信号源模块“Sine Wave ”(正弦信号),将其拖放到的空白模型窗口“untitled ”,则“Sine Wave ”模块就被添加到untitled 窗口;也可以用鼠标选中“Sine Wave ”模块,单击鼠标右键,在快捷菜单中选择“add to 'untitled'”命令,就可以将“Sine Wave ”模块添加到untitled 窗口,如图7.2所示。 图7.1 Simulink 界面

(5) 用同样的方法打开接收模块库“Sinks”,选择其中的“Scope”模块(示波器)拖放到“untitled”窗口中。 (6) 在“untitled”窗口中,用鼠标指向“Sine Wave”右侧的输出端,当光标变为十字符时,按住鼠标拖向“Scope”模块的输入端,松开鼠标按键,就完成了两个模块间的信号线连接,一个简单模型已经建成。如图7.3所示。 (7) 开始仿真,单击“untitled ”模型窗口中“开始仿真”图标,或者选择菜单“Simulink”——“Start”,则仿真开始。双击“Scope”模块出现示波器显示屏, 可以看到黄色的正弦波形。如图7.4所示。 图7.2 Simulink界面

Simulink入门指南

3 Creating a Simulink Model ?“Overview of a Simple Model”on page3-2 ?“Creating the Simple Model”on page3-3 ?“Connecting Blocks in the Simple Model”on page3-9 ?“Simulating the Simple Model”on page3-14

3Creating a Simulink?Model Overview of a Simple Model You can use Simulink software to model dynamic systems and simulate the behavior of the models.The basic techniques you use to create a simple model are the same techniques you will use for more complex models. To create this simple model,you need four blocks: ?Sine Wave—Generates an input signal for the model. ?Integrator—Processes the input signal. ?Mux—Multiplexes the input signal and processed signal into a single signal. ?Scope—Visualizes the signals in the model. After connecting the blocks,they model a system that integrates a sine wave signal and displays the result along with the original signal. You can build this simple model yourself,starting with“Creating a New Model”on page3-3. 3-2

复杂过程控制系统设计与Simulink仿真

银河航空航天大学 课程设计 (论文) 题目复杂过程控制系统设计与Simulink仿 真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目录 0. 前言 (1) 1. 总体方案设计 (2) 2. 三种系统结构和原理 (3) 2.1 串级控制系统 (3) 2.2 前馈控制系统 (3) 2.3 解耦控制系统 (4) 3. 建立Simulink模型 (5) 3.1 串级 (5) 3.2 前馈 (5) 3.3 解耦 (7) 4. 课设小结及进一步思想 (15) 参考文献 (15) 附录设备清单 (16)

复杂过程控制系统设计与Simulink仿真 姬晓龙银河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分校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串级、前馈、解耦三种复杂过程控制系统进行设计,以此来深化对复杂过程控制系统的理解,体会复杂过程控制系统在工业生产中对提高产品产量、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作用。建立Simulink模型,学习在工业过程中进行系统分析和参数整定的方法,为毕业设计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及过程参数整定做准备。 关键字:串级;前馈;解耦;建模;Simulink。 0.前言 单回路控制系统解决了工业过程自动化中的大量的参数定制控制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简单系统能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但随着现代工业生产过程的发展,对产品的产量、质量,对提高生产效率、降耗节能以及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便使工业生产过程对操作条件要求更加严格、对工艺参数要求更加苛刻,从而对控制系统的精度和功能要求更高。为此,需要在单回路的基础上,采取其它措施,组成比单回路系统“复杂”一些的控制系统,如串级控制(双闭环控制)、前馈控制大滞后系统控制(补偿控制)、比值控制(特殊的多变量控制)、分程与选择控制(非线性切换控制)、多变量解耦控制(多输入多输出解耦控制)等等。从结构上看,这些控制系统由两个以上的回路构成,相比单回路系统要多一个以上的测量变送器或调节器,以便完成复杂的或特殊的控制任务。这类控制系统就称为“复杂过程控制系统”,以区别于单回路系统这样简单的过程控制系统。 计算机仿真是在计算机上建立仿真模型,模拟实际系统随时间变化的过程。通过对过程仿真的分析,得到被仿真系统的动态特性。过程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为流程工业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控制、优化和决策提供了依据。同时作为对先进控制策略的一种检验,仿真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控制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是一门涉及到控制理论、计算机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综合性学科。控制系统仿真是以控制系统的模型为基础,主要用数学模型代替实际控制系统,以计算机为工具,对控制系统进行实验和研究的一种方法。在进行计算机仿真时,十分耗费时间与精力的是编制与修改仿真程序。随着系统规模的越来越大,先进过程控制的出现,就需要行的功能强大的仿真平台Math Works公司为MATLAB提供了控制系统模型图形输入与仿真工具Simulink,这为过程控制系统设计与参数整定的计算与仿真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使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整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simulink仿真课程设计

目录 一、摘要.......................................................... - 3 - 二、课程设计任务 .................................................................................................... - 3 - 三、课程设计内容 .................................................................................................... - 3 - 1、PID控制原理及PID参数整定概述.................................................................... - 3 - 2、基于稳定边界法(临界比例法)的PID控制器参数整定算法 ............................ - 5 - 3、利用Simulink建立仿真模型............................................................................ - 8 - 4、参数整定过程 .................................................................................................- 12 - 5、调试分析过程及仿真结果描述.........................................................................- 16 - 四、总结 ...................................................................................................................- 17 - 五、参考文献 ...........................................................................................................- 17 -

基于MATLAB的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仿真-课程设计报告书

通信工程专业《通信仿真综合实践》研究报告 基于MATLAB的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仿真设计 学生:*** 学生学号:20***** 指导教师:** 所在学院:信息技术学院 专业班级:通信工程 中国 2016 年 5月

信息技术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信息技术院通信工程专业 20** 级,学号 201***** **** 一、课程设计课题: 基于MATLAB的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仿真设计 二、课程设计工作日自 2016 年 5 月 12 日至 2016 年 5 月 24 日 三、课程设计进行地点:图书馆 四、程设计任务要求: 1.课题来源: 指导教师指定题目 2.目的意义:. 1)综合应用《掌握和精通MATLAB》、《通信原理》等多门课程知识,使学生建立通信系统的整体概念 2)培养学生系统设计与系统开发的思想 3)培养学生独立动手完成课程设计项目的能力 3.基本要求: 1) 数字基带信号直接送往信道: 2)传输信道中的噪声可以看作加性高斯白噪声 3)可用滤波法提取定是信号 4)对传输系统要有清楚的理论分析 5)把整个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自行构造,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 6)最终给出信号的仿真结果(信号输出图形) 课程设计评审表

基于MATLAB 的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仿真 概述 :本课程设计主要研究了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的基本概念及数字信号基带传输的传输过程和如何用MATLAB 软件仿真设计数字基带传输系统。首先介绍了本课题的理论依据及相关的基础知识,包括数字基带信号的概念,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组成及各子系统的作用,及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过程。最后按照仿真过程基本步骤用MATLAB 的仿真工具实现了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仿真过程,对系统进行了分析。 第一部分 原理介绍 一、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1)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介绍 未经调制的数字信号所占的频谱是从零频或很低频率开始,称为数字基带信号。在某些具有低通特性的有线信道中,特别是在传输距离不太远的情况下,基带信号可以不经载波调制而直接传输。这种不经载波调制直接传输数字基带信号的系统,称为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数字基带系统的基本结构可以由图1 的模型表示.其中包括发送滤波器、传输信道、接收滤波器、抽样判决等效为传输函数为H (w) 基带形成网络,对于无码间干扰的基带传输系统来说, H (w) 应满足奈奎斯特第一准则, 在实验中一般取H (w) 为升余弦滚降特性.在最佳系统下, 取C(w) = 1,GT (w) 和GR(w) 均为升余弦平方根特性.传输信道中的噪声可看作加性高斯白噪声, 用产生高斯随机信号的噪声源表示. 位定时提取电路,在定时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 可以用滤波法提取定时信号,滤波法提取位定时的原理可用图2表示。 图1 基带传输系统模型 设发送滤波器的传输特性 , 则 ω ωπ d e H t g jwt R ? ∞ ∞ -= )(21 )()(ωT G

simulink-matlab仿真教程

simulink matlab 仿真环境教程 Simulink 是面向框图的仿真软件。 演示一个Simulink 的简单程序 【例1.1】创建一个正弦信号的仿真模型。 步骤如下: (1) 在MATLAB 的命令窗口运行simulink 命令,或单击工具栏中的图标,就可以打开Simulink 模块库浏览器 (Simulink Library Browser) 窗口,如图1.1所示。 (2) 单击工具栏上的图标或选择菜单“File ”——“New ”——“Model ”,新建一个名为“untitled ”的空白 模型窗口。 (3) 在上图的右侧子模块窗口中,单击“Source ”子模块库前的“+”(或双击Source),或者直接在左侧模块和工具箱栏单击Simulink 下的Source 子模块库,便可看到各种输入源模块。 (4) 用鼠标单击所需要的输入信号源模块“Sine Wave ”(正弦信号),将其拖放到的空白模型窗口“untitled ”,则“Sine Wave ”模块就被添加到untitled 窗口;也可以用鼠标选中“Sine Wave ”模块,单击鼠标右键,在快捷菜单中选择“add to 'untitled'”命令,就可以将“Sine Wave ”模块添加到untitled 窗口,如图1.2 所示。 图7.1 Simulink 界面

(5) 用同样的方法打开接收模块库“Sinks”,选择其中的“Scope ”模块(示波器)拖放到“untitled”窗口中。 (6) 在“untitled”窗口中,用鼠标指向“Sine Wave”右侧的输出端,当光标变为十字符时,按住鼠标拖向“Scope”模块的输入端,松开鼠标按键,就完成了两个模块间的信号线连接,一个简单模型已经建成。如图1.3所示。 (7) 开始仿真,单击“untitled”模型窗口中“开始仿真”图标,或者选择菜单“Simulink”——“Start”,则仿真开始。双击“Scope”模块出现示波器显示屏,可以看到黄色的正弦波形。如图1.4所示。 (8) 保存模型,单击工具栏的图标,将该模型保存为“Ex0701.mdl”文件。 1.2 Simulink的文件操作和模型窗口 1.2.1 Simulink的文件操作 1. 新建文件 新建仿真模型文件有几种操作: ?在MATLAB的命令窗口选择菜单“File”“New”“Model”。 图7.2 Simulink界面 图7.3 Simulink模型窗口 图7.4 示波器窗口

Matlab与通信仿真课程设计报告

《MATLAB与通信仿真》课程设计指导老师: 张水英、汪泓 班级:07通信(1)班 学号:E07680104 姓名:林哲妮

目录 目的和要求 (1) 实验环境 (1) 具体内容及要求 (1) 实验内容 题目一 (4) 题目内容 流程图 程序代码 仿真框图 各个参数设置 结果运行 结果分析 题目二 (8) 题目内容 流程图 程序代码 仿真框图 各个参数设置 结果运行 结果分析 题目三 (17) 题目内容 流程图 程序代码 仿真框图 各个参数设置 结果运行 结果分析 题目四 (33) 题目内容 流程图 程序代码 仿真框图 各个参数设置 结果运行 结果分析 心得与体会 (52)

目的和要求 通过课程设计,巩固本学期相关课程MATLAB与通信仿真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动手能力和通信系统仿真的技能。在强调基本原理的同时,更突出设计过程的锻炼。强化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独立进行科研工作的能力。 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MATLAB和simulink仿真使用的基础上,学会通信仿真系统的基本设计与调试。并结合通信原理的知识,对通信仿真系统进行性能分析。 实验环境 PC机、Matlab/Simulink 具体内容及要求 基于MATLAB编程语言和SIMULINK通信模块库,研究如下问题: (1)研究BFSK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无突发干扰)的误码率性能与信噪比之间的关系; (2)研究BFSK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有突发干扰)的误码率性能与信噪比之间的关系; 分析突发干扰的持续时间对误码率性能的影响。 (3)研究BFSK+信道编码(取BCH码和汉明码)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无突发干扰) 的误码率性能与信噪比之间的关系;分析不同码率对误码率性能的影响。比较不同信道编码方式的编码增益性能。 (4)研究BFSK+信道编码(取BCH码和汉明码)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有突发干扰) 的误码率性能与信噪比之间的关系;分析突发干扰的持续时间对误码率性能的影响。分析不同码率对误码率性能的影响。比较不同信道编码方式的编码增益性能。

matlab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设计心得【模版】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PID控制器应用 课程名称控制系统仿真院部名称机电工程学院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课程设计地点 课程设计学时 指导教师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成绩

一、课程设计应达到的目的 应用所学的自动控制基本知识与工程设计方法,结合生产实际,确定系统的性能指标与实现方案,进行控制系统的初步设计。 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通过在MATLAB软件上建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对控制系统进行性能仿真研究,掌握系统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二、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 1.单回路控制系统的设计及仿真。 2.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及仿真。 3.反馈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及仿真。 4.采用Smith 补偿器克服纯滞后的控制系统的设计及仿真。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与步骤 (1).单回路控制系统的设计及仿真。 (a)已知被控对象传函W(s) = 1 / (s2 +20s + 1)。 (b)画出单回路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c)用MatLab的Simulink画出该系统。 (d)选PID调节器的参数使系统的控制性能较好,并画出相应的单位阶约响应

曲线。注明所用PID调节器公式。PID调节器公式Wc(s)=50(5s+1)/(3s+1) 给定值为单位阶跃响应幅值为3。 有积分作用单回路控制系统 无积分作用单回路控制系统

大比例作用单回路控制系统 (e)修改调节器的参数,观察系统的稳定性或单位阶约响应曲线,理解控制器参数对系统的稳定性及控制性能的影响? 答:由上图分别可以看出无积分作用和大比例积分作用下的系数响应曲线,这两个PID调节的响应曲线均不如前面的理想。增大比例系数将加快系统的响应,但是过大的比例系数会使系统有比较大的超调,并产生振荡,使稳定性变坏;增大积分时间有利于减小超调,减小振荡,使系统的稳定性增加,但是系统静差消除时间变长,加入微分环节,有利于加快系统的响应速度,使系统超调量减小,稳定性增加。 (2).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及仿真。 (a)已知主被控对象传函W 01(s) = 1 / (100s + 1),副被控对象传函W 02 (s) = 1 / (10s + 1),副环干扰通道传函W d (s) = 1/(s2 +20s + 1)。 (b)画出串级控制系统方框图及相同控制对象下的单回路控制系统的方框图。(c)用MatLab的Simulink画出上述两系统。

simulink入门教程

S i m u l i n k入门教程-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Simulink?快速入门 启动?Simulink?软件 要构建模型,可以使用 Simulink??Editor 和 Library Browser。 启动?MATLAB?软件 启动 Simulink 之前,请先启动 MATLAB?。请参阅启动和关闭?(MATLAB)。 配置?MATLAB?以启动?Simulink 您在 MATLAB 会话中打开第一个模型时需要的时间比打开后续模型长,因为默认情况下,MATLAB 会在打开第一个模型时启动 Simulink。这种即时启动Simulink 的方法可以缩短 MATLAB 启动时间,避免不必要的系统内存占用。 要快速打开第一个模型,您可以配置 MATLAB,在它启动时同时启动 Simulink。要启动 Simulink 而不打开模型或 Library Browser,请使用?start_simulink。 根据 MATLAB 的启动方式,恰当使用此命令: 在 MATLAB?startup.m?文件中 在操作系统命令行中,使用?matlab?命令和?-r?开关 例如,要在运行 Microsoft??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上启动 MATLAB 时启动Simulink,请创建具有以下目标的桌面快捷方式: matlabroot\bin\win64\matlab.exe -r start_simulink 在 Macintosh 和?Linux??计算机上,可在启动 MATLAB 时使用以下命令启动Simulink 软件: matlab -r start_simulink 打开?Simulink?Editor 要打开 Simulink Editor,您可以: 创建一个模型。在 MATLAB 的?Home?选项卡上,点击?Simulink?并选择一个模型模板。 或者,如果您已经打开了 Library Browser,请点击?New Model?按钮?。有关创建模型的其他方法,请参阅创建模型。 打开一个现有模型。要打开最近使用的模型,请在 MATLAB?Home?选项卡上点击?Simulink。 或者,如果您知道要打开的模型的名称,可在 MATLAB 命令提示符下输入名称,例如?vdp。有关打开模型的其他方法,请参阅打开模型。

电气传动课程设计-simulink-仿真

电气传动课程设计-simulink-仿真

————————————————————————————————作者:————————————————————————————————日期:

电气传动课程设计 题目:转速反馈控制调速系统的仿真 姓名韩雪晴 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年级2009级 学号2001 指导教师赵枚

一、概述 调节原理 带转速负反馈的闭环直流调节系统,中有一台与电动机通州安装的测速发电机TG,引出与被调量转速成正比的负反馈电压Ub,与给定电压UB相比较后,得到转速偏差电压ΔUb,经放大器A,产生电力电子转换器UPE的控制电压Uc,用以控制电动机转速n 实验原理图如下图 利用MATLAB下的SIMULINK软件进行系统仿真是十分简单和直观的,SIMULINK提供了使用系统模型框图组态的仿真平台,使用SIMULINK进行仿真和分析可以像在纸上绘图一样简单。用户可以用图形化的方法直接建立起仿真系统的模型,并通过SIMULINK环境中的菜单直接启动系统的仿真过程,同时将结果在示波器上显示出

来,SIMULINK也实线与MATLAB,C或者FORTRAN之间的数据传递。所以,掌握强大的SIMULINK工具会大大地增强用户系统的仿真能力。 二、实验目的 1、进一步学习利用MATLAB下的SIMULINK来对控制系统进行仿真。 2、掌握转速、电流反馈控制直流调速系统的原理。 3、学会利用工程的方法设计ACR、ASR调节器的方法 三、实验原理 SIMULINK的简介: Simulink是MATLAB最重要的组件之一,它提供一个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和综合分析的集成环境。在该环境中,无需大量书写程序,而只需要通过简单直观的鼠标操作,就可构造出复杂的系统。Simulink具有适应面广、结构和流程清晰及仿真精细、贴近实际、效率高、灵活等优点,并基于以上优点Simulink已被广泛应用于控制理论和数字信号处理的复杂仿真和设计。同时有大量的第三方软件和硬件可应用于或被要求应用于Simulink。 功能: Simulink是MATLAB中的一种可视化仿真工具,是一种基于MATLAB的框图设计环境,是实现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和分析的一个软件包,被广泛应用于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数字控制及数字信号处理的建模和仿真中。Simulink可以用连续采样时间、离散采样时

基于matlab的AM调制仿真课程设计报告书

xx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通信原理 设计题目:基于matlab的AM调制仿真学生班级:13通信(1) 学生:xxxxxxx 指导教师:王小x 完成日期:2015-12-24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课程设计项目研究报告 目录 第 1 章项目简介 (1) 1.1 项目名称 (1) 1.2 开发人员 (1) 1.3 指导教师 (1) 第 2 章项目研究意义 (1) 2.1 课程设计概述 (1) 2.2 研究意义 (2) 第 3 章采用的技术 (2) 3.1 课程设计的方案设计原理 (2) 第 4 章课程设计项目进度表 (4) 第 5 章课程设计任务分配表 (4) 第 6 章达到的效果 (4) 6.1 程序设计思想 (4) 6.2 程序最终实现结果 (5) 第 7 章源程序 (11) 7.1 当调制信号是单一频率时 (11) 7.2 当调制信号不是单一频率时 (13) 第 9 章设计心得 (15) 第 10 章参考文献 (16)

第 1 章项目简介 1.1 项目名称 基于matlab的AM调制仿真 1.2 开发人员 阮文添、清海 1.3 指导教师 王小文 第 2 章项目研究意义 2.1 课程设计概述 正弦载波幅度随调制信号而变化的调制,简称调幅(AM)。调幅的技术和设备比较简单,频谱较窄,但抗干扰性能差,广泛应用于长中短波广播、小型无线、电报等电子设备中。早期的无线电报机采用火花式放电器产生高频振荡。传号时火花式发报机发射高频振荡波,空号时发报机没有输出。这种电报信号的载波不是纯正弦波,它含有很多谐波分量,会对其他信号产生严重干扰。理想的模拟正弦波调幅是:载波幅度与调制信号瞬时值成线性关系。 MATLAB是美国MathWorks公司出品的商业数学软件,用于算法开发、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以及数值计算的高级技术计算语言和交互式环境.MATLAB是matrix&laboratory两个词的组合,意为矩阵工厂(矩阵实验室)。是由美国mathworks 公司发布的主要面对科学计算、可视化以及交互式程序设计的高科技计算环境[1]。它将数值分析、矩阵计算、科学数据可视化以及非线性动态系统的建模和仿真等诸多强大功能集成在一个易于使用的视窗环境中,为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以及必须进行有效数值计算的众多科学领域提供了一种全面的解决方案,并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非交互式程序设计语言(如C、Fortran)的编辑模式,代表了当今国际科学计算软件的先进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