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图画展览会》教学课件设计

合集下载

新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设计图画展览会

新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设计图画展览会

新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设计《图画展览会》《图画展览会》教学目标:1、聆听《图画展览会》,能够感受、体验乐曲中音乐要素(节奏、旋律、音色、力度等)在表现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中的作用,理解音乐的内容及意境。

2、通过小组合作,在理解音乐意境的基础上,能创编哑剧动作将音乐加以再现。

3、通过欣赏、创编、表演,掌握“音画”这一概念。

4、利用上网查阅、预先收集视听资料等多种渠道,学会用自学的方式了解穆索尔斯基这个音乐人物。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欣赏《图画展览会》中《牛车》、《基辅大门》两个音乐段落,体验音乐要在情绪中刻画出来。

2、教学难点:根据音乐,发挥想象创编哑剧并表演。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提问:同学们有没有去参观过一些展览会啊?去过哪些展览会呢?(汽车展、售楼展、动漫展、画信展、美术展、古玩展等等)今天,老师将邀请你们用耳朵去参观一个图画展览会。

耳朵如何去参观画展?二、新课教学:1、大家平时参观展览会的时候通常会选择用怎样的步伐速度呢?(快速、中速、慢速)。

2、如果为你参观的步伐配上音乐,你会选择下面哪一种呢?请同学感受选择一个音乐速度与意境最为适合的旋律片段。

体会音乐要素中速度与情绪对作品的影响作用,并对《图画展览会》中衔接各乐段的《漫步主题》有一个初步印象。

3、刚才大家听到的《漫步主题》是穆索尔斯基作品《图画展览会》中最为重要的一段音乐。

因为这部作品是曲作者穆索尔斯基去参观亡友俄罗斯画家和建筑家哈特曼的遗作展览后,经过筛选从中挑出他最感亲切的肖像画、风俗画以及与民间创作密切相关的画面,写成的一套钢琴曲。

全曲共分《侏儒》《古堡》《杜衣勒里宫得花园》《墓穴》等十段音乐。

每一段乐曲描绘了特定的景物,(强调、语气加重)而整个作品则用《漫步主题》加以贯串和统一起来,所以说这段音乐在这个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4、熟悉漫步主题后,简单介绍《图画展览会》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下面各段音乐旋律。

《图画展览会4》精品课件2023

《图画展览会4》精品课件2023

场景画面
1、拖着大车从远处走来
2、走到聆听着面前 3、慢慢走远
乐器

小小设计师
速度 力度
音区
乐器
慢速 弱-强-弱 低音区
穆索尔斯基(1839—1881年)
穆索尔斯基(1839—1881 年),俄国作曲家,出生于地主 学习家庭,5岁开始学习钢琴,9 岁能当众演奏协奏曲,13岁进禁 卫军士官学校 。毕业后,他在 军队里担任军官,并参加了“强 力集团”的 活动。他创作了许 多不朽的名作:歌剧《鲍里斯戈杜诺夫》、管弦乐《荒山之 夜》、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 歌曲《跳蚤之歌》等。
填表:
情绪 力度 乐器 旋律 画面
富人主题 缓慢从容
强 木管乐和弦乐
长短不一 傲慢、威风凛凛
穷人主题 急促紧张
弱 小号 同音反复 哀怨、紧张
强、弱、缓慢从容、急促紧张、木管乐和弦乐、小号、 傲慢、威风凛凛、长短不一、同音反复、哀怨、紧张
小小设计师:《牛车》
小小设计师
速度 力度
音区
慢速 弱-强-弱 低音区
跟着音乐一起动起来!
2/4 X X : 3/4 X X X :
混合拍子
复拍子
图画展览会
保持音记号
聆听与感受: 你能感受作者当时的心情》
《牛车》
《雏鸟的舞蹈》 《两个犹太人》
《李莫日市场》 《墓穴》 《鸡脚上的小屋》《基辅大门》
漫步1 《侏儒》
下节课见哟!
漫步2
图 画
《古堡》
漫步3 《杜衣勒里宫的花园》
展 览
《牛车》 漫步4
《雏鸟的舞蹈》

《两个犹太人》
《李莫日市场》
《墓穴》
漫步5 《鸡脚上的小屋》

人音版初中音乐 图画展览会 课件

人音版初中音乐 图画展览会  课件

漫步主题: ...... 漫步主题 漫步主题 : : …… 第一幅画:《侏儒》 第五幅画:《鸟雏的舞蹈》 第二幅画:《古堡》
他身材矮小,八字脚外拐,十分丑陋。音乐 木管乐器尖声尖气地瞅瞅叫着,小提 中世纪的古城堡前,一个游吟诗人在夜幕中唱 紧张而怪诞,充满震撼力的大鼓刻画出侏儒的艰 琴高音明亮的颤音更使音乐活泼而极富幽 着他那纯朴忧伤而又动人的歌。中音萨克斯管深情 难步履和绝望、复杂的内心世界。弦乐的颤音、 默感,音乐塑造出一组组优美的舞蹈画面。 地吟唱着,凄美而靓丽。加了弱音器的弦乐使这首 打击乐器色彩的加入带来了神秘的意境。侏儒一 悲歌风味的抒情田园诗充满了平静地沉思冥想的氛 瘸一拐的步态跃然眼前。 围。淡淡的哀愁丝丝缕缕,不绝于耳。
《图画展览会》
【俄】穆索尔斯基 【法】拉威尔
【俄】 穆索尔斯基
《图画展览会》
【俄】 穆索尔斯基
《图画展览会》
• • • • • • • • • • • • • • • 漫步 《侏儒》 漫步 《古堡》 漫步 《杜伊勒里宫的花园》 《牛车》 漫步 《鸟雏的舞蹈》 《两个犹太人》 漫步 《里莫日的集市》 《墓穴》 《鸡脚上的小屋》 《基辅大门》——漫步
【俄】穆索尔斯基 【法】拉威尔
• • • • • • • • • • • • • • •
漫步 《侏儒》 漫步 《古堡》 漫步 《杜伊勒《两个犹太人》 漫步 《里莫日的集市》 《墓穴》 《鸡脚上的小屋》 《基辅大门》——漫步
《图画展览会》
【俄】穆索尔斯基 【法】拉威尔
• • • • • • • • • • • • • • •
漫步 《侏儒》 漫步 《古堡》 漫步 《杜伊勒里宫的花园》 《牛车》 漫步 《鸟雏的舞蹈》 《两个犹太人》 漫步 《里莫日的集市》 《墓穴》 《鸡脚上的小屋》 《基辅大门》——漫步

八年级音乐《图画展览会》教学设计

八年级音乐《图画展览会》教学设计

八年级音乐《图画展览会》教学设计B了解穆索尔斯基的简单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图画展览会》中的《两个犹太人》与《基辅大门》这两个音乐作品2过程与方法将美术与音乐相结合,让学生充分发挥其想象力,深刻理解音乐的内容3情态观与价值观通过音乐的学习,让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了解艺术之间的相关性,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从而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让学生课后找资料可以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的重点与难点1通过音乐的学习,让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2让学生初步了解音乐表现手段与美术作品想结合的蕴意。

3以新的视角(美术、文学等)来理解音乐教学方法1欣赏图片《图画展览会》中的每个作品,并将全班分成3组,再以竞赛提问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认真欣赏图片2由看转化到听,让学生欣赏《两个犹太人》与《基辅大门》,让其充分发挥想象力,并可伴上表演2 以学生熟知的《欢乐颂》引出贝多芬,请各个组准备贝多芬的生平与代表作,还有《欢乐颂》的时代背景等教学工具多媒体教材分析一《图画展览会》《图画展览会》是俄罗斯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代表作,是他根据亡友加尔特曼的图画展览会的观后感创作而成的。

这是一个套曲,这个套曲由10首小曲组成,每一首都各自描写一个特定的情景,整个作品又由一个叫做“漫步”的主题作为贯穿,表现了作者在展览会上漫步观赏的情景。

《两个犹太人》表现的是两个犹太人,一个富有、肥胖、自满乐观,另一个贫穷、消瘦、怯懦,穆索尔斯基运用了僵硬、冷漠的印象以及间歇的节奏刻画了富人的冷酷和傲慢,以颤抖的同音重复描绘穷人在富人面前的胆怯与苦苦哀求,最后两个主题交汇在一起,富人主题占优势,穷人的主题被富人打断。

《基辅大门》是该套曲中的最后一首,灵感来自加尔特曼为基辅大门绘制的设计图,作曲家以三个对比的音乐形象表达了画面的内容。

乐曲开始管乐合奏奏出了强有力的和声性旋律,音乐庄严、壮观,表现了基辅大门的宏伟气势;由单簧管和大管的四重奏奏出的音调肃穆而虔诚,好象一首宗教的圣咏,这仿佛描绘了与大门毗连的一所教堂;第三个形象是节日的钟声,表现了基辅古城全民欢腾的情景。

图画展览会-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图画展览会-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图画展览会-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图画展览会的背景、意义和活动形式。

2.学会如何以音乐为灵感,创作与绘画配合的艺术作品。

3.培养学生对音乐和美术的兴趣,提高创意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1.学生对于图画展览会的理解和认识。

2.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如何将音乐和绘画完美结合。

2.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艺术作品的创作和表现。

教学内容教学前期准备1.了解图画展览会的背景和历史,并选择适当的音乐作为灵感。

2.搜集音乐相关的美术作品,以供学生参考。

第一课:图画展览会的背景1.讲解图画展览会的历史和来源。

2.分类介绍图画展览会的不同形式和参加者。

3.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展览作品在音乐方面的灵感来源。

第二课:音乐选题和概念设计1.介绍音乐的概念和特点。

2.分析参考音乐作品,并讲解其鲜明的音乐特色。

3.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的兴趣,挖掘音乐与美术结合的可能性。

第三课:绘画创作1.引导学生从音乐中获取灵感,设计艺术作品的概念和构思。

2.讲解关于美术构图和颜色运用的基本技巧。

3.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创作与音乐相关的画作。

第四课:作品展示和评价1.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审核和筛选。

2.组织学生参观其他同学的作品。

3.进行同等级别的作品比较和评价,学生归纳提炼关于二者融合的特点和互相影响。

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和分组讨论相结合。

2.创作过程中实行自主和团体学习相结合。

3.作品评价实行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评价相结合。

教学时长本次教学共计四堂,每一堂45分钟。

总结图画展览会是一项旨在通过音乐来鼓励和启发艺术创作的活动。

本教案旨在通过音乐及其音乐特点的创作鲜明的美术作品,督促学生设计创新、风格独特、充满魅力的作品。

同时,本活动还可以激发学生成为具有潜力和格调的创意学生的自信性,全面促进了学生的创意精神和创意个性的培养。

初中音乐十五册四单元《音诗音画》第二课时《图画展览会》教学案

初中音乐十五册四单元《音诗音画》第二课时《图画展览会》教学案

新课标人音版初中音乐十五册四单元《音诗音画》第二课时《图画展览会》教学案教学内容:1、欣赏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音画作品《图画展览会》中的《牛车》、《两个犹太人》、《基辅大门》三个音乐段落。

2、认识一种新的音乐体裁:音画。

教学目标:1、认知性:通过聆听作品,认识“音画”这种音乐体裁。

2、技能性:通过聆听、分析音乐作品,能够感受、体验乐曲中音乐要素(节奏、旋律、音色、力度等)在表现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中的作用,理解音乐的内容及意境。

3、体验性:充分发挥想象力,体会作品表达的音乐形象和绘画作品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欣赏《图画展览会》中《牛车》、《两个犹太人》、《基辅大门》三个音乐段落,体验音乐要素在表现越情绪中刻画音乐形象的作用。

教学准备:电脑、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有没有去参观过画展?今天,老师将邀请同学们用耳朵去参观一个图画展览会。

一会儿,我们就将在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音乐的引领下去参观一个精彩的图画展览会。

新作赏析、目标落实一、认识作曲家:穆索尔斯基。

二、走进作品1、《漫步主题》1)课件播放创作背景,介绍漫步主题。

2)聆听漫步主题,提问作曲家的心情是怎样的?3)音乐知识:变换拍子、复合拍子、混合拍子4)跟随钢琴伴奏,随老师一起将这段音乐主题进行视谱演唱。

用“beng”模唱,并用手在桌子上模仿脚步。

伴随着漫步主题,我们来到第一副画作面前。

2、《牛车》1)初听牛车提问:音乐力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音乐呈现出一部怎样的牛车?2)复听牛车用手跟随音乐速度、力度轻拍桌子。

提问:哪种乐器突出体现出这种形象?牛车比喻了什么?3、《两个犹太人》1)创作漫步主题。

告别了牛车,老师远远的看到前面的一副画上有很有意思的两个人,这是怎样的两个人呢?我非常好奇的走过去。

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速度和力度演唱漫步主题?2)分别聆听胖子和瘦子的主题片段,让学生选择哪个是胖子,哪个是瘦子。

《图画展览会》音乐课件

《图画展览会》音乐课件
作曲:穆索尔斯基(俄) 配器:拉威尔(法)
认识作曲家
穆索尔斯基(1839—1881)
俄国作曲家,“强力集团”代表人物之 一。他创作了许多不朽的名作。他的作品具 有浓郁的俄罗斯民族特点和独特的个性。
主要作品有:歌剧《鲍 里斯·戈杜诺夫》、管弦乐 《荒山之夜》、钢琴组曲 《图画展览会》、歌曲《跳 蚤之歌》等。
音乐要素
富人
穷人
演奏乐器 音区 力度 节奏 乐器音色 人物特征
弦乐与木管乐合奏 中、低音区 强 松散 浑厚、低沉
傲慢、威风凛凛等
加弱音器的小号 高音区 弱 紧凑
明亮、尖细 机灵、趋炎附势、战战兢兢等
活动创编(二选一)
1、请同学们运用上面学习的音乐描写人物形象的 知识,用琴描述一下老师。
(要求:从音区、力度、速度、Fra bibliotek奏等方面进行)
出了他最感亲切的画面,写成了一套钢琴曲——《图画展 览会》。后由法国作曲家拉威尔配器改编成管弦乐曲。
* 全曲由《侏儒》《古堡》《御花园》《牛车》《鸟雏的舞
蹈》《两个犹太人》《里莫日的集市》《墓穴》《鸡脚上 的小屋》《基辅城门》十段音乐组成。每一段乐曲都描绘 了一个特定的景物,每段音乐都是用图画的名字来命名的。
了解创作背景
*《图画展览会》是1874年穆索尔斯基参观亡友俄罗斯画家、
建筑家哈特曼的遗作展览后有感而写的。
* 穆索尔斯基与哈特曼关系十分亲密。由于生活的窘迫和折
磨,哈特曼在39岁时突然死去。哈特曼的朋友们为了纪念 这位好友的去世,在圣彼得堡美术馆举办了哈特曼遗作展。 穆索尔斯基参观哈特曼的纪念展览会后不久,从画展中选
2、请同学们根据《两个犹太人》的音乐特征即兴 创编一段音乐情景剧 (要求:有故事情节;把握人物的出场时间)

音乐鉴赏课教学设计《图画展览会——两个犹太人》

音乐鉴赏课教学设计《图画展览会——两个犹太人》

音乐鉴赏课教学设计《图画展览会——两个犹太人》教学目标:1、通过感知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三个环节,逐层深入地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创作,使学生很自然的接受,并加深对这段音乐的理解。

2、引导学生体会音乐形象和美术作品的关系,从而,感受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内在关系。

重点体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创作的快乐。

同时,在创作中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4、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交流、探索的综合式的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1、感知音乐《两个犹太人》,了解作者穆索尔斯基的生平、作品风格、代表作品及此作品的创作背景。

2、从美术和音乐双重角度,对作品《两个犹太人》进行分析,体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对音乐整体风格的把握。

3、引导学生,把握音乐中两个人物的特征和个性,把对音乐的理解,通过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去创造表现出来。

从而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学生分析:1、鉴赏这段音乐之前,包括初听这段音乐时,学生对这段音乐并不感兴趣,自然认为,没有学习它和认识它的必要。

但随着老师逐层深入的设置新情境,把他们吸引过来,从不感兴趣到产生兴趣,鉴赏之后,体会到音乐中两个鲜活的、截然不同的音乐形象,也被这段音乐作品所吸引。

(学习需要的分析)2、在鉴赏这段音乐之前,几乎100%的学生对这段音乐都是一无所知的。

但随着感知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教学流程,学生不断的进入到教师设置的情境中,不断思考,不断交流和探索,在不断感受音响的过程中,能力有所提高,能准确的把握两个音乐形象的音乐风格,并体会到音乐要素在塑造音乐形象过程中的作用。

(学习能力的分析)教学重点:通过对比的方法,体会音乐中两个不同音乐形象的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音乐要素在塑造音乐形象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反思:1、这节音乐鉴赏课,教学目标明确,体现了新课标对教学目标的要求。

并且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2、教学情境的设置比较合理,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快乐的进入教学环节,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从感知音乐、理解音乐到表现音乐,学生对原本不了解、不感兴趣的音乐,产生了好奇感,在快乐中接受并理解了这段音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里山大罗维奇 · 哈特曼所画
由里姆斯基克萨科夫 改为管弦乐版
组曲中分为漫步、侏儒、古堡、杜乐利花园 、牛车、蛋中小鸡、穷富犹太人、市集、墓 穴、女巫的小屋、基辅城门楼 10 段。
组曲结构
漫步
以有间奏功用的“漫步” 作为主题,像鱼骨一样串 联整首组曲
两个犹太人
牛车 基辅大门
漫步(主题)
1=bB
漫步
《图画展览会》
连连看
01 《嘎达梅林》
02 《荒山之夜》
输入标题
单击此处编辑您要的内容,建议 您在展示时采用微软雅黑字体
03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连连看
连连看
这三段音乐都可以 “描绘”画面
都是大型的管弦乐曲 (交响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都是一种“特别的” 交响乐
交响诗
标题性的单乐章管弦乐曲
交响诗
交响音诗 交响音画 交响童话
《图画展览会》
穆索尔斯基
1839 年— 1881 年 俄国作曲家,民族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代表作品: 《图画展览会》、《跳蚤之歌》、 《荒山之夜》、《鲍里斯 · 戈都诺夫》、 《霍万斯基党人之叛乱》
穆索尔斯基的 钢琴组曲
灵感来自于一次画作展览会,会上的作品是 由穆索尔斯基一位已逝世的朋友维克托 · 阿
《两个犹太人》
一个胖,一个瘦
《基辅大门》
建筑、祈祷、钟声、欢庆
T HA NK S
牛车(图画)
牛车 1=B
漫步(主题)
1=bA
漫 步(低音区)
两个犹太人(图画)
漫步(主题)
漫 步(小调) 1=F
基辅大门(图画)
回顾
交响乐
多乐章的大型管弦乐曲
交响诗
单乐章的标题性的管弦乐曲
交响音画
描写自然景物等绘画性的交响诗
交响音诗
文字性的交响诗
回顾
《漫步》
作为主题贯穿始终
《牛车》
沉重、泥泞、蹒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