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勘查专业简介

工程地质勘查专业简介
工程地质勘查专业简介

工程地质勘查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520201

专业名称工程地质勘查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工程地质勘查基本知识,具备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勘察与评价、岩土测试能力,从事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检测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地矿、建筑等行业,在工程地质勘查、岩土工程、地质灾害评估与防治技术领域,从事工程勘察、岩土工程设计、岩土工程施工、岩土工程监理、岩土工程检测、岩土测试和地质灾害评估与防治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识别岩土的能力,能进行岩土野外定名、判别工程地质性质和进行岩土室内测试;

3.具备岩土工程勘察能力,能熟练掌握钻孔编录、原位测试技能,能初步掌握资料整理、分析评价和编写勘察报告;

4.具备计算机和专业软件应用能力,能熟练使用相关办公软件及 AutoCAD 制图和岩土工程勘察专业软件;

5.具备初步的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与防治的能力;

6.掌握一定的岩土工程施工知识,具备施工一线的技术与安全管理能力。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水文与工程地质、岩土室内测试技术、岩土工程勘察、计算机及专业软件应用、地质灾害调查评估与防治技术、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基础地质认知、岩土测试、工程地质测绘、工程测量、岩土工程勘察等实训。在工程地质勘察院、岩土工程公司、环境地质调查等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水文地质工土工试验工岩土工程地质工地勘钻探工地勘掘进工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岩土工程勘察与施工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勘查技术与工程环境工程

测绘与地质工程技术专业简介

测绘与地质工程技术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520307 专业名称测绘与地质工程技术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测绘和地理信息系统基本知识,具备数字测图、地质工程控制测量、施工放样能力,从事国土资源、地质勘查、矿业开发、矿山管理、矿山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国土资源、测绘、矿山、地质勘探等企事业单位,在地质探勘、矿业开发、矿山旅游资源开发等技术领域,从事控制测量、工程测量、变形监测、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变形监测、数据处理、分析,预测地质灾害的能力; 3.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 4.掌握测绘与地质工程有关的专业知识; 5.掌握测绘基础、测量数据处理、数字测图技术、控制测量、矿山测量的理论知识; 6.掌握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应用和使用方法; 7.了解地质学、固体矿产勘查、开采的理论知识。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测绘基础、误差与数据处理、地形测量、GPS 测量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矿山测量、普通地质学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完成控制测量、GPS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数字测图、GIS 原理与应用、摄影测量、数字矿山软件、矿物鉴定、岩石鉴定等实训。 在测绘、矿山、地质勘探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工程测量员(含矿山测量员)不动产测绘员(含地籍测绘员和房产测绘员)地理信息采集员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工程测量地质与测量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地理国情监测

地质勘查资质业务范围

地质勘查资质业务范围 (一)区域地质调查 本资质规定的区域地质调查, 是指通过地质填图和综合研究等方法,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构造、矿产、地下水、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重点有所不同的调查研究工作。包括按标准图幅进行的区域地质调查和对选定区域进行的综合性或专项性区域地质调查。 (二)海洋地质调查 本资质规定的海洋地质调查,是指采用地质、地球物理勘查、钻探、取样等调查方法,对海底地形、构造、底质、沉积物和矿产等地质情况所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包括按标准图幅进行的海洋地质调查和对选定区域进行的综合性或专项性海洋地质调查。 (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 本资质规定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是指为了解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情况而对区内地表和地下水体、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环境地质条件和问题及相关地质内容所进行的调查评价及监测工作。包括按标准图幅进行的综合性或专项性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及监测和对选定区域进行的综合性或专项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及监测。 (四)石油、天然气矿产勘查 本资质规定的石油、天然气矿产勘查,是指在陆地或海洋以调查评价区域矿 1

产资源潜力和寻找及探明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为主要目的的地质工作。包括各种工作程度的石油、天然气(含天然气水合物)矿产资源调查与勘查。 (五)固体矿产勘查 本资质规定的固体矿产勘查,是指以调查评价区域矿产资源潜力和寻找及探明固体矿产资源为主要目的的地质工作。包括各种工作程度的固体矿产资源调查与勘查。 (六)液体矿产勘查 本资质规定的液体矿产勘查,是指以调查评价区域矿产资源潜力和寻找及探明液体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水合物除外)为主要目的的地质勘查工作。包括各种工作程度的液体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水合物除外)调查与勘查。 (七)气体矿产勘查 本资质规定的气体矿产勘查,是指以调查评价区域矿产资源潜力和寻找及探明气体矿产资源(天然气除外)为主要目的的地质勘查工作。包括各种工作程度的气体矿产(天然气除外)资源调查与勘查。 (八)地球物理勘查 本资质规定的地球物理勘查,是指通过系统测量区域内的地壳(岩石)地球物理特性,间接了解区域地质情况,分析解决有关地质问题的调查研究工作。包括采用各种地球物理勘查方法按标准图幅进行的综合性或专项性区域地球物理勘查、对选定区域进行的综合性或专项性地球物理勘查。 (九)地球化学勘查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081401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081401) Geological Engineering (081401) 一、专业简介(Ⅰ Major Introduction) 地质工程专业门类为工科,一级学科为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工程是国内最早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的地学类专业之一,是我校双一流学科“地球科学”的主要支撑专业。 地质工程专业是在原成都地质学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探矿工程”两个专业的基础上,经过60余年的艰苦奋斗发展起来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始建于1956年,“探矿工程系”专业始建于1959年。1993年原成都地质学院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探矿工程”专业改名为“勘察工程”专业。1999年,因国家专业目录调整,“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和“勘察工程”专业分别调整为“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工程地质方向和岩土钻掘工程方向,分别隶属于当时的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和勘察与机电工程系。2001年底,成都理工学院重新组建并更名为成都理工大学,学校进行院系调整,将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岩土钻掘工程方向和工程地质方向统一归属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2012年,按照国家专业目录调整要求,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的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更名为“地质工程”专业并沿用至今,仍设工程地质和钻掘工程两个方向。 地质工程是地质学与工程学相互渗透交叉的学科,主要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关系,以地质学及机械学原理为基础,认识、分析和解决地质工程问题,采用先进的工程技术方法和手段,为工程建设、资源开发和地质环境保护服务。我校工程地质方向主要在山区复杂地质工程问题分析与解决、工程地质勘察设计与施工、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地质环境评价与保护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钻掘工程方向在岩土钻掘工程材料、岩土钻掘机具、定向钻探与取心、非开挖水平定向钻进等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开发与研究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 本专业人才质量保障体系实现了国家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全覆盖,包括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教学团队、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还入选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本专业达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水平。 本专业全面落实企业导师制度,采用企业导师和专业教师联合指导的教学方式。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大学四年中,每年一次校外实习。 二、培养目标(Ⅱ Academic Objectives) 本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地质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受到相关工程训练,具有较强创新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人文与职业素养、具备分析和解决复杂地质工程问题能力,能在地质工程相关领域承担资源开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及研发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毕业5年后经过持续学习和工程实践锻炼达

常用的工程地质勘探方法

2.常用的工程地质勘探方法?具体工程的应用? 勘察方法或技术手段,主要以下几种: 勘探工作包括物探、钻探和坑探等各种方法。它是被用来调查地下地质情况的;并且可利用勘探工程取样进行原位测试和监测。应根据勘察目的及岩土的特性选用上述各种勘探方法。主要有坑、槽探、钻探、地球物理勘探等方法。 1.坑、槽探: 就是用人工或机械方式进行挖掘坑、槽、井、洞。以便直接观察岩土层的天然状态以及各地层的地质结构,并能取出接近实际的原状结构土样。

2.钻探: 是指用钻机在地层中钻孔,以鉴别和划分地表下地层,并可以沿孔深取样的一种勘探方法。钻探和坑探也称勘探工程,均是直接勘探手段,能可靠地了解地下地质情况,在工程勘察中是必不可少的。钻探是工程地质勘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勘探手段,它可以获得深层的地质资料。 3.地球物理勘探: 简称物探,它是通过研究和观测各种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来探测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地质条件的。物探是一种间接的勘探手段,它的优点是较之钻探和坑探轻便、经济而迅速,能够及时解决工程地质测绘中难于推断而又急待了解的地下地质情况,所以常常与测绘工作配合使用。它又可作为钻探和坑探的先行或辅助手段。常用的地球物探方法有直流电勘探、交流电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地震勘探、声波勘探、放射性勘探。 ①工程地球物理勘探。简称工程物探,其目的是利用专门仪器,测定各类岩、土体或地质体的密度、导电性、弹性、磁性、放射性等物

理性质的差别,通过分析解释判断地面下的工程地质条件。它是在测绘工作的基础上探测地下工程地质条件的一种间接勘探方法。按工作条件分为地面物探和井下物探(测井);按被探测的物理性质可分为电法、地震、声波、重力、磁法、放射性等方法。工程地质勘察中最常用的地面物探为电法中的视电阻率法,地震勘探中的浅层折射法,声波勘探等;测井则多采用综合测井。 物探的优点在于能经济而迅速地探测较大范围,且通过不同方向的多个剖面获得的资料是三维的。以这些资料为基础,在控制点和异常点上布置勘探、试验工作,既可减少盲目性,又可提高精度。测井则可增补钻探工作所得资料并提高其质量。开展多种方法综合物探,根据综合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显著提高地质解释的质量,扩大物探解决问题的范围,缩短工程地质勘探周期并降低其成本。由于物探需要间接解释,所以只有地质体之间的物理状态(如破碎程度、含水率、喀斯特化程度)或某种物理性质有显著差异,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②钻探坑探及槽探。采用钻探机械钻进或矿山掘进法,直接揭露建筑物布置范围和影响深度内的工程地质条件,为工程设计提供准确的工程地质剖面的勘察方法。其任务是:查明建筑物影响范围内的地质构造,了解岩层的完整性或破坏情况,为建筑物探寻良好的持力层(承受建筑物附加荷载的主要部分的岩土层)和查明对建筑物稳定性有不利影响的岩体结构或结构面(如软弱夹层、断层与裂隙);揭露地下水并观测其动态;采取试验用的岩土试样;为现场测试或长期观测提供钻孔或坑道。

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要求

1.1技术要求 资料收集技术要求 1.1.1 要求在勘察工作开始前,到设计院、地矿、气象、农林业、交通、水利等部门广泛开展资料收集工作。 1.1.2工程地质调查技术要求 A、工程地质调查的目的 查明场地范围内的地貌、地质条件,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对河道工程的稳定性、适宜性作出评价,且为了工程地质勘探、测试工作及工点的布置提供依据。 B、工程地质调查的技术要求 重点查明地基稳定和现有河道边坡稳定的地质问题,沿线的不良地质现象,如滑坡、地面沉降等,地面陡坡、地下水、地表水活动情况,临河沿河边坡冲刷失稳可能调查调查精度按具体项目的具体要求来控制。 1.1.3钻探技术要求 拟采用XY-1型回转式油压岩芯钻机钻探,开孔直径110mm,终孔直径不小于91mm,采用套管或泥浆护壁,对需重点查明的部位(滑动带、软弱夹层等)应采用双层岩芯管钻进。 钻探回次进尺:软土层小于或等于1.0m,其它土层一般不超过1.5m。 岩芯采取率:黏性土、强风化岩≥90%;砂土≥65%;破碎带、块状强风化岩、中等风化岩≥65%;岩芯有序摆放在钻孔旁并填好标示牌,拍照留档。 孔深误差:钻进深度内的误差控制在±5cm以内。探井、探槽和探洞:除文字描述记录外,尚应以剖面图、展示图等反映井、槽、洞壁和底部的岩性、地层分界、构造特征、取样和原位测试位置,并辅以代表性部位的彩色照片。

1.1.4勘察取样技术要求 ①取土样:在钻孔中采取土试样,严格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第9章第4节)有关规定执行。②取样间距:表层0~3m取土间距1.0~1.5m,变层加取,土层较薄(厚度 0.5~1.0m)时均应取样;3~15m深度范围内每隔1.5~2.0m取样;15~ 20m深度范围内每隔3.0~3.0m取样。 ③取样方式:对软土层采用敞口式薄壁取土器取样;对可塑-硬塑黏性土采用锤击普通取土器取样;对中粗砂(或粗砾砂)层,取标贯器内的芯样或采取扰动样。 ④场地要采取地表水和地下水试样。 1.1.5原位测试技术要求 A、标准贯入试验 为测定黏性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在钻孔中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利用地区经验对黏性土的状态、土的强度参数、变形参数、地基承载力作出评价;试验间距一般控制在1.0~1.5范围内。 试验要点:清干净孔内残渣及扰动土,准确丈量孔深,做好记录。具体技术操作重点如下: ①标准贯入试验孔采用回转钻进,并保持孔内水位略高于地下水位。当孔壁不稳定时,可用泥浆护壁,钻至试验标高以上15cm处,清除孔底残土后再进行试验; ②采用自动脱钩的自由落锤法进行锤击,并减小导向杆与锤间的摩擦力,避免锤击时的偏心和侧向晃动,保持贯入器、探杆、导向杆联接后的垂直度,锤击速率应小于30击/min; ③贯入器打入土层15cm后,开始记录每打入10cm的锤击数,累计打入30cm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当锤击数已达50击,而贯入深度未

工程地质勘查总结

1对矿产勘查学的认识 成矿预测:是为了提高矿产勘查的成效和预见性而进行的一项综合研究工作 成矿远景区:指根据矿产勘查初步研究的潜在含矿趋于或成矿有利地带,又称成矿粑区 成矿模型:是通过抽象,简化,类比,使所研究系统的结构形态或运动状态变为一观测的形式。 包括:1原样模型2相似模型3图像模型4数学模型 成矿模型:成矿模型可分为 1 以观测资料为基础的经验模型也称为描述型模型 2 以理论概念为基础的成因模型,也称为概念模型。每个矿床模型所接受的模型一般都包含这两个方面。 矿产勘查模型:是表述目标矿床及其一定勘查技术产生预期效应的模型体系建立矿床勘查模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矿产勘查的要求,避免收集和解释不必要的资料,费用额无成效的科学研究。成矿模型匹配相应的勘查技术后的表达方式称为勘查模型。 整装勘查:是指在资源前景明朗的地区,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找矿着眼开矿,开矿引导找矿,打破传统的评价阶段和阶段划分模式,一矿产开发利用为最终目的,将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开发一条龙实设计,物,化,电,磁,钻等多种,多方法的整合施工加快开发速度。整合勘查:是指拜拜、更具矿床的形成规律罪域同一成矿带,同统一成矿体系或出于一个矿集区,一定范围物化探异常区内的矿业权区,进行同一工作部署,同一组织的勘查形式。同时也是对人员,技术,资金,设备,等资源的优化整合。 勘查应用技术方法及介绍:

遥感:是利用诸如常规的照相机或利用对可见光及可见光区域之外的电磁辐射敏感的电子扫描仪获取影响用于的分析的技术。 矿产地质填图:矿产勘查阶段的地质填图称为矿产地质填图,由地质勘查部门自行完成,比例尺一般为1:1万,1:5000,1:1000有些情况下为1:500。野外填图的比例尺越大,要求控制程度和研究程度越高。 探矿工程:探矿工程技术包括坑探和钻探两大类。钻探技术是目前地质勘查中运用最多的技术手段。 坑探:坑探工程的简称,是在地表;和地下岩石或矿体中挖掘不同类型的坑道,以了解地质和矿化情况。包括(探槽浅井平同石门等) 钻探:是利用机械碎岩方式向地下岩层钻井的一种地质勘查方法,主要利用探明深部的地质和矿体厚度,矿石质量,结构,构造情况,包括提供地下水汗水情况以及验证物、化异常,寻找盲矿 回次:指在钻孔施工中,将钻具下入孔中进行钻进直至将钻具提出孔外这样的一个循环,称为回次。 岩心采取率实际采取的的岩心长度或岩屑体积除以该取芯孔段实际进尺长度,以百分率表示。

工程地质勘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现代远程教育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工程地质勘察 学生姓名批次 专业学号 学习中心

摘要 人类社会一切建筑工程活动都是在地壳上一定的地质环境中进行的,由于现在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地质勘查技术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大大增强了人类在几乎所有时、空尺度上观察和监测地球系统能力,为地球科学理论与技术创新提供了更多的机遇,而且也为勘查技术各分支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地质勘查技术室地质可科学研究报告的“先行官”,是地质调查工作的“倍增器”,是实现地质工作现代化的关键。充分认识和了解与工程有关的岩土体、研究和掌握该部分岩体的工程属性,是安全合理地进行工程设计与施工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查技术;科技发展;成就 ABSTRACT The human society all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are in the earth's crust certain geological environment, sinc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eological explor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s facing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now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t only greatly enhance the human in almost all the time and space scales observation and monitoring earth system ability, for earth science theory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rovides more opportunities, but also for exploration technology branch scientific development provides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office geological can repor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commander of an advance vanguard", is the geological survey work "multiplier", is to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key geological work. Fully understanding and the understanding and the engineering rock mass, research and grasp this part of the rock mass engineering properties, is safe and reasonable to engineer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important premise. Keywords: engineering geology;exploration technology;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achievement

工程地质勘察钻孔技术要求

工程地质勘察钻孔技术要求 工程名称:既有厂房及配套设施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单位:中车太原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中国联合工程公司 工程地点:太原市 勘察阶段:详勘 二○一七年五月北京

一、建筑物概况: 本次勘察范围内需进行勘探的建筑物解编调试厂房 建筑物具体参数详见下表: 拟建建筑物工程性质一览表 二、勘察技术要求: 勘察应遵循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规程进行,并结合此工程的特点,合理安排工作量,提供可靠、准确的数据。 1、查明地基土层的分布范围、深度、厚度及其变化,提供各土层的 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确定场地湿陷类型、地基湿陷等级的平面分布。 2、查明场地有无不良地质现象及对建筑物的影响。分析地基土是否 有地震液化可能性,确定建筑物场地类别及对岩土地震稳定性做出评价,提供场地土的特征周期。 3、判别地基土是否有地震液化可能性。确定建筑物场地类别及地震 动参数。对场地地震稳定性做出评价。 4、查明场地地下水埋藏条件及对混凝土的侵蚀性。 5、查明可能作为建筑物基础持力层的土层分布特征,提供各土层的 承载力特征值、桩基参数、变形计算参数。 6、对建筑物基础方案的选型,基础的埋深,持力层的选择等提出建 议并作评价。

7、对地基作出分析评价,并对地基处理(房心土及厂区工程)和地质环境的防治等方案作出论证和建议。 8、控制性钻孔应穿透持力层,并揭示有无软弱下卧层及其力学性质指标。 9、提供基坑开挖支护参数,并对地下室开挖放坡土体稳定性作出评 价。 10、根据现场情况适当调整钻孔布置,确保地勘报告能够满足相关规 范、规程及当地地勘审查要求。 11、钻探结束后,要将大口径(100mm以上的)钻孔填实。 2017年05月25日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 攻读计算机技术与资源信息工程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18Z2 授予工学博士学位) 一、学科(领域)简介 计算机技术与资源信息工程是设置于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学科以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领域的多维度信息组织与管理、数据分析与利用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为核心内涵,以发展面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领域先进的计算机处理理论、方法和技术为目标,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知识组织结构出发,以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作为学科研究的切入点,把握学科发展的现状、趋势、特点和内在规律,结合社会、石油石化行业生产实际,按照学科知识组织的层次结构开展科学研究和高级人才培养。 自设置本学科专业以来,逐渐形成以人工智能与信息处理技术、资源信息集成与分布式计算技术以及仿真与可视化建模技术为特色的研究方向,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同时在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计算机软件体系结构等方面发展迅速。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较强的创新能力,以及扎实的基础科学和地质科学的理论知识,系统掌握计算机技术与资源信息工程相关研究方向坚实而宽广的专业基础知识,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深化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的科学研究,并与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地质工程等学科领域相结合,深层次研究信息资源获取、表示、存储、处理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能创新地运用本学科理论和方法探索前沿科学问题和解决重大技术难题,能独立从事本学科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管理及教学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及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 三、培养年限 学制为3年。具备提前毕业资格研究生,修学年限可在2~3年弹性变化,博士生在校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 四、主要研究方向 1、人工智能与地质资源信息处理技术 人工智能与信息处理是本学科重要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方向之一,主要面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领域,研究智能信息处理理论与方法、多维度智能数据建模、系统仿真与过程模拟、智能数据分析以及智能技术在地学领域中的应用。

工程地质勘察合同正式版

编号:JY-HT-05324 工程地质勘察合同正式版The role of the contract is to protect the legitimate rights of both parties from damage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年____月____日

工程地质勘察合同正式版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司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程勘察院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_________”工程地质勘察合同由上列各方于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在_________市订立。

地质工程学科专业

地质工程学科(专业)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地质工程学科是地球科学领域中应用为主的学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及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具体要求如下: 1 、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具有高度的精神 文明和较高的综合素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作风正派,服从组织分配,愿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2、在本门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地质学、数学、力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或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必要的实验技能和较熟练运用计算机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在地质工程领域的某个方向上解决具有一定难度的工程实际问题;能独立组织地质工程项目的施工或工程评价。对本学科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前沿领域具得较深入的了解;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并能撰写论文摘要;具有从事本学科领域内科学研究、大学教学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具有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学风。 3、坚持体育锻炼,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2-3年,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的时间各占一半。 硕士生应在规定学习期限内完成培养计划要求的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若提前完成培养计划,经院校学位委员会审查,学校批准,可进行论文答辩毕业,通过者获得工学硕士学位。 三、研究方向 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结合本学科专业当前发展的方向,可设置出学科、专业的研究方向。地质工程学科共设置下列4个研究方向。 1、油气地质工程 2、地质工程信息化 3、水文地质与环境工程 4、地质灾害防治 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包括学位课、选修课和实践课,课程总学分为35或以上。学位课为必修课,含公共课、专业 基础课,学分不低于21学分;选修课不低于12学分;实践课为必修课,含学术活动、专业实践、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学分为3学分。 理科硕士生选修数学课程的总学分不少于5学分,其中学位课中数学课等于或大于2学分;外语课总学 分为6学分,提倡加强更多的外语课,通过考试取得相应学分,但不计入35学分内。 (一)学位课10门(共21学分) (1)公共学位课5门,10学分 包括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英语读写、英语听说、英语选修课程(第1、2学期各开2门,每生必修1门)。 (2)专业学位课5门,11学分 本学科点的专业学位课包括地质统计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理统计与随机过程、数值分析、工程地质学。 (二)选修课19门(37学分) 选修课由指导教师和研究生根据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研究方向的需要,以及研究生原有的基础和 特长,爱好共同确定,给研究生留有充分的自学时间和选修的灵活性,鼓励研究生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程,以拓宽研究生知识面,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但所选课程学分不低于12学分。 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应阅读60篇以上的中、外文文献资料,且外文资料比例应占三分之一以上,并做到有检查,有考核。

地质工程专业(专升本)培养方案

地质工程专业(专升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专业面宽,具备系统的基础地质、能源地质、固体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地球物理勘探、环境地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扎实的数理化、计算机、外语基础、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和人文素养,在能源与矿产资源地质勘查与评价、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和地学信息处理等方面,具有较强实际工程能力和一定研究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要求学生在掌握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计算机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地质学基础、能源地质、固体矿产地质、矿井地质、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应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管理知识及相关工程技术知识,懂得一定的社会、人文科学知识、法律和国防知识。掌握运用现代地质学理论和先进科技手段,从事地质研究工作,具备解决能源与资源的勘查工作或与各类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并具有合理利用能源与保护自然地质环境的初步能力。本专业在培养方向上可以在煤、油气资源勘查、矿井地质、固体矿产勘查、矿产资源评价与管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技术与工程等方面有所侧重。 三、主干学科、主要课程、课程平台及学分比例 1. 主干学科 矿产普查与勘探,资源勘查工程,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 2. 主要课程 普通地质学,结晶学与矿物学,岩浆岩与变质岩,沉积岩石学,古生物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煤及煤层气地质学*,矿产勘查与评价*,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瓦斯地质学*,遗迹学理论与应用*,矿床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为特色课程)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XXXXXXXX工程名称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二○一七年七月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前言 1.1工程概况 1.2勘察内容 1)对坝址区内主要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地下水特性和不良地质现象的类别、规模和特征等的阐述。并查明坝基地层物理力学性质等工程地质条件。 2)查明坝基及坝肩渗漏、渗透特性等水文地质条件,通过压水试验等查明坝基渗透性。 3)通过砌体取芯样做抗压强度试验、坝体压水试验等检查坝体砌筑质量。 4)通过钻孔试验数据对坝址工程整体地质情况进行描述和确认。 1.3勘察依据及执行标准 本次勘察工作所依据的技术规范、标准及文件 ●行标《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2005) ●国标《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 ●行标《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31-2003) ●行标《水利水电工程钻探规程》(SL291-2003) ●行标《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SL386-2007) ●行标《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 ●国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 ●国标《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手册》 ●设计单位提供《钻探技术要求》 1.4勘察工作布置及工作完成情况 1.4.1勘察工作布置 本次勘察工作勘探点的数量和位置由设计单位布设,详见“坝址区勘探点平面位置图(图号S-1)”。勘探点的位置沿坝体工程布置,左、右岸坝肩各布置1个勘探点,共布设勘探点2个,勘察点间距约98米。 根据设计单位提出的“勘察技术要求”和“勘探点布置图”,遵照现行规范和有关文件的要求,布设2个均为控制孔,孔深控制:各孔深入稳定基岩、压水试验值小于3Lu。 1.4.2勘察工作完成情况 本次勘察工作于2012年12月22日至12月28日完成野外钻探、取样及压

工程地质勘查技术交底大全报告

工程地质与勘察课程设计 专业: 班级: 组号: 姓名: 指导老师: 日期:2015年6月

目录 1. 工程概况 (3) 2. 勘察场地概况 (3) 2.1拟建场地位置 (3) 2.2地貌单元 (3) 2.3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4) 2.4预计地层 (4) 3. 勘察目的 (5) 4. 勘察主要技术要求 (5) 4.1钻探技术要求 (5) 4.2原位测试技术要求 (6) 4.3取原状土试验技术要求 (6) 4.4其它技术要求 (6) 5. 勘察工作量 (7) 6现场勘察 (7) 6.1钻探 (7) 6.2 取样 (8) 6.3 标准贯入试验 (8) 6.4 静力触探试验 (8) 7. 室内试验 (8) 7.1 物理性质试验 (8) 7.2 力学性质试验 (8) 7.3 室内渗透试验 (9) 7.4 岩石试验 (9) 8. 施工力量安排 (9) 9.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及环境安全管理措施 (9) 10.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内容 (9) 10.1 文字部分 (9) 10.2 附图表部分 (10) 11. 勘察依据 (10)

1. 工程概况 北京林业大学柏儒苑小区6#、7#、8#楼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肖庄,楼高11-14层,地下一层,剪力墙结构,基础埋深为±0.00 标高下约3.00m;地下车库部分为地下2 层,框架结构,基础埋深为±0.00 标高下12.00m。总建筑面积14808m2。其场地建物特征如下表1: 拟建建筑工程概况表1 2.勘察场地概况 2.1拟建场地位置 拟建场地位于京市海淀区肖庄柏儒苑小区,交通便捷。 2.2地貌单元 地貌单元为平原,场地周围有已建高楼和公路,已整平。

地质类专业介绍

地质工程专业(综合找矿方向) 地质工程专业(综合找矿方向)(本科--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基础地质学、矿产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工程地质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矿产资源综合勘查和运用综合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建设中各种地质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在资源勘查、各类工程建设地质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等领域从事综合勘查、评价、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面向国土资源、油气能源、工程勘察、地质灾害、水利水电、环保、城市规划管理等地质工程相关部门或科研院校。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基础地质、矿产地质、应用地球物理、应用地球化学、工程地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运用现代地质学理论和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等现代勘查技术方法与手段,进行矿产资源综合勘查和解决工程建设中各种地质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对区域地质、矿床地质、矿产分布规律等进行综合分析及矿产资源评价、管理的初步能力;具有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钻探工程等勘探方法的选择、设计、施工、数据处理以及成果地质解释和综合勘查与运用的初步能力,具有对资源环境做出评价和规划的初步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基础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古生物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矿床学、磁法勘探、电法勘探、重力勘探、地震勘探、地球化学勘探、钻掘工程学、综合勘查技术、遥感技术、工程地质学、地质工程学、采矿工程与矿山地质学、环境地质学、灾害地质学等。 地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方向) 地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方向)(本科--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进行地质工程综合分析、勘察设计、施工设计、岩土工程施工、岩土改良的专业知识技能。能对地质现象进行客观的分析和判断,具有从事工程地质勘察、设计、工程施工、规划和管理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具备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掌握地质学、工程力学、岩土力学的基本理论,具备工程地质、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灾害地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地球物理勘察、工程钻探、岩土体室内和现场测试、地基基础施工和监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具备利用计算机和测试仪器进行勘察、制图、统计和分析的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普通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工程力学、结构力学、混凝土基本原理、工程测量、岩石力学、土质学与土力学、工程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地球物理勘探、地质工程测试技术、岩土工程设计、基础工程、地基处理、灾害地质学、工程概预算与招投标、工程监理等。 资源勘查工程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本科--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质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地质调查的室内、外工作方法,具有对矿床地质、矿床分布规律等综合分析研究的初步能力,能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资源勘查、开发(开采)与管理等领域从事固体、液体、气体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基础地质、应用地质和现代资源勘查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进行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普查勘探的室内外工作方法;熟悉国家有关矿产资源和环境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对区域地质、矿床地质、成矿地质条件、矿产分布规律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初步能力和对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等现代化勘探方法的结果进行地质解释和运用的初步能力;具有对资源环境做出评价和规划的初步能力及对矿产资源经济分析、综合评价和管理的初步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主要专业课程:普通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古生物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矿床学、能源地质学、资源勘探学、应用地球物理、应用地球化学、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资源管理与评价等。

【论文】工程地质勘查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工程地质勘察:作业一 论工程地质勘察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摘要: 工程地质勘察手段和方法主要运用坑深、物探、钻探等,对在城市建设、大型厂房建设和桥梁建设工程初期规划的区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所需的基岩地质资料。作者主要从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任务、工程建筑对地质环境的作用、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评价五方面对工程地质勘察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进行论述。关键词; 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建设;作用 引言 为了查明建筑厂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论证工程地质问题,正确地做出工程地质评价,以提供建筑设计、施工和使用所需的地质资料,就需进行工程地质勘察。不同类型、结构和规模的建筑物,对工程地质条件的要求以及所产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各不相同,因而勘察方法的选择、工作的布置原则以及工作量的使用也不相同。为了保证各类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首先必须详细而深入的研究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在此基础上安排勘察工作。应制定适用于不同类型工程建筑的各种勘察规范或工作手册,作为勘察工作的指南,以保证工程地质勘察的质量和精度,因此本文从工程建筑对地质环境的作用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评价四方面对工程地质勘察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进行论述[1]。 一、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任务

工程地质学为工程建设服务则是通过工程地质勘察来实现的。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①查明场区工程地质条件。 ②选择地质条件优越的建筑场地。 ③分析研究工程地质问题,作出定性和定量的评价。 ④提出有关建筑物的类型、结构及施工方法的建议和方案。 ⑤提出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条件的方案和措施。 ⑥预测建筑物建成后存在的问题,制定保护地质环境的措施。 由此可见工程地质勘察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工作。 二、工程建筑对地质环境的作用 工程建筑对地质环境的不同作用,决定了进行工程地质勘察的原因。工程建筑对地质环境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应力变化和地下水动力特征变化而表现出来的。这些特征变化对工程地质勘察的实施至关重要。建筑物自身重量对地基岩土体施加的载荷、坝体所受库水的水平推力、开挖边坡和基坑形成的卸荷效应、地下洞室开挖对围岩应力的影响,都会引起岩土体内的应力状况发生变化,使岩土体产生变形甚至破坏一定量值的变形是允许的,过量的变形甚至破坏就会使建筑物失稳。建筑物的施工和建成经常引起地下水的变化,从而给工程和环境带来危害,如产生岩体的软化和泥化、地基砂土液化、道路冻害、

常用的工程地质勘探方法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2.常用的工程地质勘探方法?具体工程的应用? 勘察方法或技术手段,主要以下几种: 勘探工作包括物探、钻探和坑探等各种方法。它是被用来调查地下地质情况的;并且可利用勘探工程取样进行原位测试和监测。应根据勘察目的及岩土的特性选用上述各种勘探方法。主要有坑、槽探、钻探、地球物理勘探等方法。 1.坑、槽探: 就是用人工或机械方式进行挖掘坑、槽、井、洞。以便直接观察岩土层的天然状态以及各地层的地质结构,并能取出接近实际的原状结构土样。

2.钻探: 是指用钻机在地层中钻孔,以鉴别和划分地表下地层,并可以沿孔深取样的一种勘探方法。钻探和坑探也称勘探工程,均是直接勘探手段,能可靠地了解地下地质情况,在工程勘察中是必不可少的。钻探是工程地质勘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勘探手段,它可以获得深层的地质资料。 3.地球物理勘探: 简称物探,它是通过研究和观测各种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来探测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地质条件的。物探是一种间接的勘探手段,它的优点是较之钻探和坑探轻便、经济而迅速,能够及时解决工程地质测绘中难于推断而又急待了解的地下地质情况,所以常常

与测绘工作配合使用。它又可作为钻探和坑探的先行或辅助手段。常用的地球物探方法有直流电勘探、交流电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地震勘探、声波勘探、放射性勘探。 ①工程地球物理勘探。简称工程物探,其目的是利用专门仪器,测定各类岩、土体或地质体的密度、导电性、弹性、磁性、放射性等物理性质的差别,通过分析解释判断地面下的工程地质条件。它是在测绘工作的基础上探测地下工程地质条件的一种间接勘探方法。按工作条件分为地面物探和井下物探(测井);按被探测的物理性质可分为电法、地震、声波、重力、磁法、放射性等方法。工程地质勘察中最常用的地面物探为电法中的视电阻率法,地震勘探中的浅层折射法,声波勘探等;测井则多采用综合测井。 物探的优点在于能经济而迅速地探测较大范围,且通过不同方向的多个剖面获得的资料是三维的。以这些资料为基础,在控制点和异常点上布置勘探、试验工作,既可减少盲目性,又可提高精度。测井则可增补钻探工作所得资料并提高其质量。开展多种方法综合物探,根据综合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显著提高地质解释的质量,扩大物探解决问题的范围,缩短工程地质勘探周期并降低其成本。由于物探需要间接解释,所以只有地质体之间的物理状态(如破碎程度、含水率、喀斯特化程度)或某种物理性质有显著差异,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勘查技术与工程就业前景及专业介绍

勘查技术与工程就业前景及专业介绍 本专业以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扎实的勘查技术与岩土工程专业基础和工程实践能力,获得岩土工程师基本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为国家注册岩土工程师职业资格主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主要课程: 工程力学、地质学基础、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工程地质勘察、岩土力学、岩土钻孔工程、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岩土加固与治理、岩土工程检测技术、岩土工程机械、岩土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水文地质学、环境工程地质学等。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勘查技术与工程是以地质学、岩土钻掘工程学、应用地球物理学等为基础,系统学习勘查技术与工程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验、实践技能,将其应用于国土资源勘查与评价、各种建设工程勘察、基础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工程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的学科。经过建国50多年的发展,勘查技术与工程应用领域不断拓宽,除传统的地质调查工作外,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道路桥梁、城市建设等各类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基础工程以及地质灾害防治、地热勘探开发、边坡支护、地下管线非开挖铺设、地下空间开发、地源(或水源)热泵的利用、钻孔法采矿等工程领域,涉及地质、冶金、有色、石油、煤炭、建材、水电、城建、市政、铁路、道桥、国防等行业和部门,既是地质勘查技术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服务国民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方法。与地质工作其他分支学科相比,勘查技术与工程率先渗透到了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勘查技术与工程发展到今天,服务领域已从单纯为地质调查和找矿勘探服务,扩大到为整个地球科学发展、国民经济建设、国家战略安全、改善人民生活环境等众多领域服务。因此,本专业在当前社会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进人21世纪,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发展所追求的理想模式。人口、资源、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要素,是人类社会在21世纪共同面临的三大主题。地质工作研究人类 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直接涉及资源和环境两大主题。资源是建设和发展的基础,而环境则是建设和发展的载体。勘查技术与工程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保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美国等国家也已经将钻掘工程提高到了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作为 培养勘查技术与工程高级人才的专业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可以向更宽的领域拓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