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湖北省高三上学期期末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2020届湖北省高三上学期期末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2020届湖北省高三上学期期末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2020年湖北省第五届高考测评活动高三元月调考

理科综合试卷

一、选择题:

1.酵母菌是研究新陈代谢的模式生物。下列关于酵母菌生命系统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无线粒体,既能进行无氧呼吸又能进行有氧呼吸

B. 有核糖体,核糖体在细胞质中形成而与核仁无关

C. 有细胞壁,不能分泌水解酶分解环境中的淀粉

D. 在无氧环境中,合成A TP的同时还能生成NADH

【答案】D

【解析】

【分析】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详解】A、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有线粒体,A错误;

B、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其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B错误;

C、酵母菌能够分泌胞外酶分解环境中的淀粉,C错误;

D、在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合成ATP的同时还生成NADH,D正确。

故选D。

2.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膜上存在着主动转运葡萄糖的载体蛋白SCLT1和被动转运葡萄糖的载体蛋白

GLUT2,骨骼肌细胞膜上含有被动转运葡萄糖的载体蛋白GLUT-4。研究人员发现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在不同葡萄糖浓度下的运输速率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A.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可通过SGLT1载体蛋白从肠腔中吸收葡萄糖

B.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通过GLUT2载体转运葡萄糖的动力来自葡萄糖的浓度差

C.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与骨骼肌细胞膜上转运葡萄糖的载体不同是二者的基因不同造成的

D. 胰岛素能提高骨骼肌细胞摄取葡萄糖的速率可能与促进骨骼肌细胞增加GLUT-4的数量有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SGLT1和GLUT2,前者是主动运输的载体,后者是协助扩散的载体;分析题图曲线可知,协助扩散发生的同时,主动运输也在发生。只不过很低浓度下,主动运输的载体就达到饱和;高浓度情况下,需要依赖于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提高吸收速率,主要吸收方式是协助扩散,协助扩散是主动运输方式的3倍。

【详解】A、据上分析可知,SGLT1载体蛋白属于主动运输载体,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可通过主动运输从肠腔中吸收葡萄糖,A正确;

B、GLUT2载体是协助扩散的载体,协助扩散转运葡萄糖的动力来自葡萄糖的浓度差,B正确;

C、同一个体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与骨骼肌细胞基因相同,膜上转运葡萄糖的载体不同是基因选择性表达造成的,C错误;

D、骨骼肌细胞膜上含有被动转运葡萄糖的载体蛋白GLUT-4,胰岛素能提高骨骼肌细胞摄取葡萄糖的速率

可能与促进骨骼肌细胞增加GLUT-4的数量有关,D 正确。

故选C 。

3.研究发现一些家族的遗传性严重肥胖由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 、a 和B 、b 共同控制。黑皮素4受体与促黑索细胞激素结合才能维持正常体重,否则将会出现遗传性严重肥胖,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

)

A. 基因A 和基因b 的主要差异是含氮碱基的种类不同

B. 正常体重者体内的促黑素细胞激素在发挥作用后不会被灭活

C. 阿黑皮素原转变为促黑素细胞激素需要内质网与高尔基体的

参与

D. 人群中遗传性严重肥胖者的基因型共有6种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DNA 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根据碱基不同分为4种,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2、由题意知,维持正常体重必须同时含有A 基因、不含有B 基因,所以正常体重的基因型是A_bb ;aaB_、aabb 、A_B_表现为严重性肥胖。

【详解】A 、基因A 和基因b 的主要差异是含氮碱基的数目或排列顺序不同,A 错误;

B 、正常体重者体内的促黑素细胞激素在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B 错误;

C 、阿黑皮素原转变为促黑素细胞激素属于蛋白质的加工,需要内质网与高尔基体的参与,C 正确;

D 、人群中遗传性严重肥胖者的基因型有A B ,aaB ,aabb ,共有7种,D 错误。

故选C 。

4.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红细胞、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相同

B. 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C. 血红蛋白等化学成分相对稳定是内环境稳态的表现之一

D. 神经调节是内环境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A、红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主要是淋巴,A错误;

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B正确;

C、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C错误;

D、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D错误。

故选B。

5.某种植物的顶端优势受激素M和生长素共同调节,野生型(甲)植株的一种突变型(乙)不能合成激素M。为探究两种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某兴趣小组将乙的枝条(接穗)嫁接在甲的根(砧木)上,获得如下图1所示的植株(丙),然后,在相同的条件下种植三种植株并测量侧芽的长度,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两种激素都能调节侧芽生长,二者为协同关系

B. 激素M可能是由根合成并运输至侧芽发挥作用的

C. 应增设甲提供接穗、乙为砧木的嫁接植株作为实验组

D. 仅依据该实验不能确定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根还是茎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和图1分析可知,甲植株是野生型;乙植株是突变型,不能合成植物激素M;丙植株是突变型乙的茎嫁接到野生型甲的根上形成的。根据图2分析,甲、乙的实验结果说明甲可以合成植物激素M和生长素,且植物激素M抑制侧芽生长,而乙不能合成激素M,解除了顶端优势,侧芽生长较快;甲、丙实验结果说明植物激素M是根合成的。

【详解】A、植物激素M抑制侧芽生长,生长素体现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侧芽生长,A错误;

B、植株丙是用野生型甲做根、突变型乙做茎,实验结果出现了顶端优势,说明植株丙能产生植物激素M,可得出激素M可能是由根合成并运输至侧芽发挥作用的,B正确;

C、为使这结论更具说服力,应增设甲提供接穗、乙为砧木的嫁接植株作为实验组,C正确;

D、该实验没有设置关于生长素的对照,不能确定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根还是茎,D正确。

故选A。

6.甜豌豆的紫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某研究小组进行杂交实验得到如下结果:

实验一:P紫花(♀)×白花(♂)→F1紫花

实验二:P白花(♀)×紫花(♂)→F1紫花

实验三:F1紫花×P白花→F2紫花:白花=1:3

下列推理与判断成立的是()

A. 该相对性状受同源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B. 控制该相对性状基因位于线粒体DNA上

C. 若让F1紫花植株自交,则F2会出现紫花和白花且分离比为3:1

D. 若让F1紫花植株自交,则F2中白花纯合子出现的概率为3/16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实验一和实验二结果可得出,紫花对白花是显性,且正反交结果一致为细胞核遗传;由实验三结果可知,

该相对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双显性才表现为紫花,其余均表现白花,据此答题。

【详解】A、据上分析可知,该相对性状受同源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错误;

B、跟据正反交结果一致可知,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DNA上,B错误;

C、若让F1紫花植株(AaBb)自交,则F2会出现紫花(A B)和白花(A bb、aaB 、aabb)且分离比为9:7,C 错误;

D、若让F1紫花植株(AaBb)自交,则F2中白花纯合子(AAbb、aaBB、aabb)出现的概率为3/16,D正确。故选D。

7.为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研究小组以某农作物为材料进行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经___________处理的该作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最为明显,这将直接导致分布在

___________上的叶绿素吸收的光能减少、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阶段减弱从而降低了光合速率。

(2)用___________提取上述4组叶片中的色素并用___________法分离色素后所得色素带中,发现第4组从上到下第___________条色素带均明显变窄。

(3)为进一步研究土壤缺Mg对该作物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以该作物幼苗、完全培养液、缺Mg的完全培养液为材料,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

【答案】(1). 光照和低温(或“光+0℃”)(2). 叶绿体类囊体膜(或“类囊体薄膜”)(3). 光反应(4). 无水乙醇(或“有机溶剂”或“丙酮”)(5). 纸层析(6). 3、4 (7). 将长势相同的该作物幼苗平均分为2组分别栽种在等量的完全培养液和缺Mg盐培养液中,置于光照和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取相同部位的叶片提取叶片中的色素并采用纸层析法分离,观察比较滤纸条上从上到下第3和第4条色素带的宽窄得出结论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强度、温度,因变量为叶绿素相对含量。由图中曲线对比可知,4曲线(经低温和光照处理)的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最为明显。

【详解】(1)据图分析可知,经低温和光照处理的该作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最为明显,这将直接导致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的叶绿素吸收的光能减少,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从而降低了光合速率。

(2)光合色素用无水乙醇提取,并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后所得色素带中,从上到下叶绿素出现在第三条和第四条,第4组叶绿素含量急剧减少,故第4组从上到下第3、4条色素带均明显变窄。

(3)为进一步研究土壤缺Mg 对该作物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可将长势相同的该作物幼苗平均分为2组分别栽种在等量的完全培养液和缺Mg 盐培养液中,置于光照和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取相同部位的叶片提取叶片中的色素并采用纸层析法分离,观察比较滤纸条上从上到下第3和第4条色素带的宽窄得出结论。

【点睛】本题考查光照强度和温度对植物光合速率的

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并能用文字、曲线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8.普通小麦(2n=42)在栽培过程中会出现单体和缺体。单体比正常个体少一条染色体,用(2n —1)表示,缺体比正常个体少一对同源染色体,用(2n —2)表示。

(1)若不考虑同源染色体之间的差异,普通小麦共有___________种单体,___________种缺体。单体或缺体植株的形成原因是亲代中的一方或双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__未分离。

(2)若小麦的单体植株能够产生数目相等的n 型和n —1型配子,则自交后代的染色体组成类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事实上,单体小麦有_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和一个单价染色体,这个不能配对的单价染色体常常不能进入到子细胞中去,因此n 型配子比n —1型配子___________(填“多”“少”或“无法确定”)。

(3)已知小麦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为判断控制小麦有芒基因在几号染色体上,可选择___________植株分别与____________小麦单体品系进行杂交,若在与某一单体品系杂交的后代中出现__________个体,则可确定有芒基因的位置在相应的染色体上。 【答案】

(1). 21 (2). 21 (3). 一对同源染色体或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或“同源染色体或姐妹染色单体”或“一对同源染色体或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子染色体”) (4). 2n ︰(2n -1) ︰(2n -2)=1︰2︰1 (或正常︰单体︰缺体=1︰2︰1) (5). 20 (6). 少 (7). 正常有芒 (8). 无芒 (9). 有芒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知,普通小麦染色体数目是2n=42条染色体;单体比正常个体少一条染色体,用(2n-1)表示,含有41条染色体;缺体比正常个体少一对同源染色体,用(2n-2)表示,含有40条染色体。若不考虑同源染色体之间的差异,普通小麦染色体数目是2n=42条染色体,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21条染色体,单体比正常个体少一条染色体,可以少一个染色体组中任何一条染色体,故普通小麦共有21种单体;缺体比正常个体少一对同源染色体,可以少21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任何一对,故普通小麦共有21种缺体。

【详解】(1)普通小麦染色体数目是2n=42条染色体,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21条染色体,单体比正常个体少一条染色体,可以少一个染色体组中任何一条染色体,故普通小麦共有21种单体;缺体比正常个体少一对同源染色体,可以少21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任何一对,故普通小麦共有21种缺体。单体或缺体植株的形成原因是亲代中的一方或双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一对同源染色体或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2)单体比正常个体少一条染色体,用(2n-1)表示,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为n和n-1两种,故单体自交后代为2n:(2n-1):(2n-2)=1:2:1。事实上,单体小麦(2×20+1)有20对同源染色体和一个单价染色体,这个不能配对的单价染色体常常不能进入到子细胞中去,因此n型配子(含单价染色体)比n—1型配子(不含单价染色体)少。

(3)已知小麦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为判断控制小麦有芒基因在几号染色体上,可选择正常有芒植株(aa)分别与无芒小麦单体(AA或A0)品系进行杂交,若在与某一单体品系杂交的后代中出现有芒个体,则可确定有芒基因的位置在单体所在染色体上,若后代全为无芒个体,则可确定有芒基因的位置不在单体所在染色体上。

【点睛】本题结合所给信息,考查染色体数目变异和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9.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主要流行于非洲疟疾猖獗的地区,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1)造血干细胞通过分裂和分化形成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血细胞。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_________上发生______________的过程。

(2)造血干细胞在分裂前需要进行充分的物质准备。其中之一是合成DNA复制所需的________酶,其合成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

(3)在红细胞发育成熟的过程中,虽然RNA含量很少,却能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细胞提高合成蛋白质速率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由于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中发生了一个碱基对的替换,从而导致血红蛋白的结构异常,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_________。

(4)研究发现,在非洲疟疾猖獗的地区,杂合子对疟疾具有较强的抵抗力,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则易感

染疟疾而死亡。这一现象一方面说明变异的有利与有害具有________性,另一方面使人群的_________发生定向改变,从而促进人群发展、进化。

【答案】(1). 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2). 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3). 解旋酶和DNA聚合(4). 核糖体(5). 一条mRNA上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6). 基因突变(7). 相对(8). 基因频率

【解析】

【分析】

有关基因突变,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2、基因突变的类型:自发突变和人工诱变。

3、基因突变的特点: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低频性(个体的基因突变率低,但种群中个体数,其突变率较高)、随机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

4、体细胞突变一般不遗传给子代,生殖细胞突变一般可以遗传给子代。

5、基因突变的意义: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基因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详解】(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DNA复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3)由于一条mRNA上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所以少量RNA能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提高细胞合成蛋白质速率。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由于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中发生了一个碱基对的替换,从而导致血红蛋白的结构异常,这种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4)杂合子对疟疾具有较强的抵抗力,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则易感染疟疾而死亡。这一现象说明变异的有利与有害具有相对性,另一方面使人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从而促进人群进化。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化概念,DNA复制所需条件,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点和意义,掌握相关知识结合题意答题。

10.在游乐园乘坐过山车,头朝下疾驰时,不少人感到心怦怦直跳,并狂呼乱叫。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相关调节模式,A、B代表不同的区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坐过山车时的恐惧感是在___________(填图中大写字母)区域产生的。此时心跳加速主要与物质C有关,物质C是____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____分泌的。

(2)人头朝下疾驰时,D处受到刺激而兴奋,兴奋以___________形式传到a处,此时a处的膜电位变为

_____________。兴奋在反射弧的____________处,只能单向传递,其原因是__________。

(3)此现象体现的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A (2). 肾上腺素(3). 肾上腺髓质(或“肾上腺”)(4). 局部电流(或“电信号”或“神经冲动”)(5). 内正外负(6). 突触(7).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8). 一方面内分泌腺本身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示可知,A、B表示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C表示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D表示反射弧的感受器,E 表示反射弧的传入神经,a代表神经纤维上的一个点。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反射弧的组成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反射弧的结构必须保持完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反射活动就无法进行。但是反射弧是完整的,如果没有外界刺激也不会出现反射活动。

【详解】(1)恐惧的感觉是在图中大脑皮层A区域产生的。肾上腺素可以提高组织的兴奋性,心跳加速主要与肾上腺髓质分泌的物质C肾上腺素有关。

(2)人头朝下疾驰时,D处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兴奋,兴奋以局部电流形式传到a处,此时a处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内正外负。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

(3)此现象体现的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是一方面内分泌腺本身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点睛】本题结合图示,考查反射弧的组成、神经冲动的产生及传导,要求考生识记反射弧的组成,识记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的控制,掌握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能运用所学

全国卷高考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2、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 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梯度进行的 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3、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C )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 ..的是( B ) 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 5、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各界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 错误 ..的是( B )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6、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C、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二、非选择题 (一)必做题 29、(10分)在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用、和表示ATP或dA TP(d 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α~Pβ~Pγ或dA-Pα~Pβ~Pγ)。回答下列问题:(1)某种酶可以催化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上,同时产生ADP。若要用该酶把32P 标记到DNA末端上,那么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A TP的γ (填“α”、“β”或“γ”)位上。 (2)若用带有32P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α (填“α”、“β”或“γ”)位上。 (3)将一个某种噬菌体DNA分子的两条链用32P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2/n,原因是1个含有32P标记的噬菌体双链DNA分子经过半保留复制后,标记的两条单链只能分配与两个噬菌体的双链DNA分子中,因此在得到的n个噬菌体中只有2带有标记。

最新2017年高考理综生物选择题答题技巧

最新2017年高考理综生物选择题答题技巧 2017年高考理综生物选择题答题技巧 ◆高考生物选择题答题技巧一、直接判断法 选优判断法又称直接判断法,主要是根据决策者选定的指标标准来判断方案的优劣进行决策。例如:某厂为加工一批零件欲选用一种机床进行加工现有A、B、C三种机床可供选择通过计算取得有关参数。如表1所示试作选优决策。 借助于已学知识对题目所给条件进行分析和判断,直接得出答案,一般来说,答案多是纯记忆性的。应用该方法,必须抓住教材的核心知识,并构建完善的知识网络,这样才能利用储备的知识和经验迅速作答。 例1(2012年北京卷)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为() A.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C.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胞 D.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解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为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人体属于个体层次,只包含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答案:B ◆高考生物选择题答题技巧二、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对各个选项加以审视,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的选项逐一排除,不能否定的选项即为应选答案。该方法有利于剔除干扰选项,从而避免审题不清所导致的失误。 3.将记录仪(R)的两个电极(a和b)置于某一条结构和功能完好的神经纤维表面(如图),给该神经纤维一个适宜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可在R上记录到电位变化。下列对两电极电位高低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①记录仪指针第一次偏转时,a点的电位高于b点②兴奋从a 点传导到b点的方式是局部电流③记录仪指针第二次偏转时,b点的电位高于a点④b点兴奋时Na+外流

2019高三理综生物试题

生物试题 1.下列有关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中会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基因的表达过程 B.龙胆紫染液进人细胞使染色体着色,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衰老细胞内染色质收缩会影响遗传信息的表达 D.在胰岛素合成过程中,胰岛素基因可以边转录边翻译,且每个mRNA分子都可以与多个核糖体相结合,以提高胰岛素合成的速率 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处理,正确的是 A.蔗糖溶液的质量浓度由0.3g/mL改为0.6g/mL,可缩短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时间制作洋葱根尖细胞装片时延长解离时间,细胞相互分离的效果会更好C.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在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进行染色前,需要用解离液对细胞进行解离 D.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丙酮溶液代替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3.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A.等位基因之间可以存在碱基数目和排列顺序的不同 B.联会时的交叉互换实现了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 C.基因突变是可遗传的变异,但不一定会遗传给子代 D.染色体片段缺失可以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和排列顺序,但一般不改变基因的结构,而且通常是不利变异 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 B.植物生长的向地性和背地性是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体现

C.喷洒赤霉素能使芦苇显著增高,可证明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 D.产生顶端优势的原因是顶芽接受光照充足,产生的生长素多,促进生长 5.棉铃虫是严重危害棉花的一种害虫。科研工作者发现了毒蛋白基因B和胰蛋内酶抑制剂基因D,两种基因均可导致棉铃虫死亡。现将B和D基因同时导人棉花的一条染色体上获得抗虫棉。棉花的短果枝由基因A控制,研究者获得了多个基因型为AaBD的短果枝抗虫棉植株,AaBD植株自交得到F1(不考虑减数分裂时的交叉互换)。下列说法的是 A.若F1中短果枝抗虫:长果枝不抗虫=3:1,则B、D基因与A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B.若F1中长果枝不抗虫植株比例为1/16,则F1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AB、AD、aB、aD C.若F1表现型比例为9:3:3:1,则果枝基因和抗虫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D.若F1中短果枝抗虫:短果枝不抗虫:长果枝抗虫=2:1:1,则F1配子的基因型为A和aBD 6.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的数量 B.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是沿着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的 D.物质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因此食物链和食物网只是能量流动的渠道 29.(10分)

理综答题技巧

理综,才是高考真正的重头戏!高考理综上不了220(总分300),名牌大学基本没希望的!但是,如果你现在理综能考170+ 那么,我的方法和技巧,只要你认认真真的对照着卷子摸索过去,240,是我达到的高度,你,最起码,能达到220!相信我,理综只要你有170分 的基础,靠着技巧,绝对能超越220! 先说说我的亲身经历。我在高考的最后半个学期开头的模拟测试中,4次成绩都稳定在170分左右。原来理综分开考的时候,我还能突破200,但合起来,我简直手忙脚乱,做每道题都是蜻蜓点水,根本没时间仔细做。即使这样,我的时间还是不够,物理的大题,每次都是2分,3分。 我找过很多原因,为什么我的理综老是上不了200?为什么我的成绩老是在170分左右徘徊?是因为老师所说的,知识储备不够?理综水平不够?做题做的不够多吗?我无奈的想到,若真是这些原因,那么,没个两三个月,我是根本无法解决这些问题,那么,我的高考理综,也就在170分左右定死了。就因为,我知识不够,这个没办法短时间弥补。 但是,事实上,我在第五次考试中,理综就突破了200,考了203,当时觉得:哎?短短一个礼拜,我的知识,不可能从170提高到200的程度啊,我怎么就能考到200呢?可能是瞎猫碰个死耗子,运气吧。 但是,接下来的几次考试,我的成绩不仅不降,反而直线上升,最后,甚至考过270分!这是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是就是达到了! 这期间的时间,满打满算,也就一个月。一个月,我难道能学到170到270,整整一百分的知识吗?显然不可能!我的知识,实话说,增长的很有限度。 但是,是什么让我突飞猛进?我的回答是:全他妈靠技巧!结果是,班里面的人,基本没几个相信的。 呵呵,可能您也不相信,技巧毕竟是小道,能起多大作用,还是主要靠你学下多少。我想说:我原来也这样认为,但事实证明,偷鸡摸狗的技巧,起到的作用,大的让你心里颤栗! 说技巧之前,我先问问大家,您是否遇到过这样的事情。 理综考试卷子的两个物理大题(我的案例样本都是2011的陕西卷,您举一反三哈),在平时自习课,用十几分钟,完全能解出来,而且题型就那么几种,考到的公式也就那么些个,在平时,您做这些物理题,不说能完全做对,但基本上做个八九不离十没什么问题。 但是,一旦上了考场,物理的两个大题就成了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每次都是听老师的话:把难的放在最后。然后,每次到了最后,都只剩下十几二十分钟来攻克两道物理大题。最后,只是读题就用去10分钟,思考了几秒钟,就开始放弃完全解出来的念头,从而开始乱写公

高三理综生物试题1

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ATP是细胞中直接提供能源的物质。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吸能反应与ATP中高能磷酸键的断裂相联系 B.ATP中的A表示腺嘌呤 C.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缺乏线粒体,不能合成ATP D.ATP彻底水解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2.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 B.调查太平河鲤鱼的种群密度时,可采用记名计算法 C.健那绿染液使线粒体呈现蓝绿色,此染色法可用来判断上皮细胞是否死亡 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应将吡罗红和甲基绿混合后使用 3.下图是某类生物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是由一条环状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结构 B.该类生物的细胞增殖方式为无丝分裂 C.该类生物不能作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D.①是该类生物唯一具有的细胞器 4.艾滋病(AIDS)是由HIV引起的免疫缺陷病。截止到2016年5月,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共81万多例,预防艾滋病迫在眉睫。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艾滋病患者容易发生恶性肿瘤,说明免疫系统具有防卫功能

B.HIV只能引发机体产生细胞免疫,所以患者体内无HIV抗体 C.健康人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共同进餐都不会感染艾滋病 D.艾滋病可以通过母婴途径传给后代,属于一种遗传病 5.下列有关玉米(2n=20)减数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四分体时期若发生交叉互换,一定会导致基因重组 B.减Ⅱ过程中发生染色单体的分离,使染色体数目减半 C.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有10种形态、功能不同的染色体 D.减Ⅰ前的间期由于DNA复制,染色体数目加倍 6.下图为某一区域M、N两个物种种群的资源利用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b越大表明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弱| B.M、N两个种群之间相互影响,共同进化数 C.d越大,M、N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越大量 D.该曲线表明M、N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二、非选择题 29.(10分)淀粉和蔗糖是光合作用的两种主要终产物。下图是马铃薯光合作用产物的形成及运输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真题)2019年全国卷Ⅱ理综生物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3 P 31 S 32 Mn 55 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在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核中能够合成的物质分别是 A.脂质、RNA B.氨基酸、蛋白质 C.RNA、DNA D.DNA、蛋白质 2.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 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 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 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 3.某种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①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pH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变。②再将含有保卫细胞的该溶液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明显降低;另一组先在溶液中加入H﹢-ATPase的抑制剂(抑制ATP水解),再用蓝光照射,溶液的pH不变。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H﹢-ATPase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的H﹢转运到细胞外 B.蓝光通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H﹢-ATPase发挥作用导致H﹢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 C.H﹢-ATPase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所需的能量可由蓝光直接提供 D.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 4.当人体失水过多时,不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

高考生物应试答题技巧新人教版

高考生物应试答题技巧 现行的高考模式中,不论是广东、江苏的单科生物,还是各地的理综生物中,考查的深度与广度都有所拓展,题目更加灵活,特别是理综生物,总分72分,而题目只有7题,提高答题的准确率显得尤为重要。解答好生物试题,只是记住或理解了教材中的知识点是远远不够的。这些试题中存在着障碍,障碍将会随着解题步骤的展开呈现出来。试题中有障碍,就应该有相应的排障方法,即解题方法。因此,要解答好生物试题,提高表达的准确率,就要熟悉一般的解题程序,学会一般的解题方法。 一、避免思维定式 有些试题的已知条件是命题者对教材中的有关知识、学生平时做过的试题、接触过的某些提法稍作变动后给出的,目的在于检验学生是否具有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对于这类试题,如果在审题时粗心大意、凭经验办事,势必犯思维定式的错误。 例:在蕃茄中,紫茎和绿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缺刻叶和马铃薯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将紫茎马铃薯叶和绿茎缺刻叶植株杂交,F1都表现为紫茎缺刻叶,在F2的重组性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的比例为( ) A.1/8 B. 1/3 C.1/5 D. 1/16 有很多同学误选了B。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是审题时的思维定式,即原封不动地套用了高中生物教材中,亲代用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这一典型的遗传实验的内容,而确定出的答案。如果在审题时能认真一些,不凭经验办事,就可以弄清题干中列出的“F2的重组性状”(相对于亲代的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应该是紫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这两种重组表现型。答案为:C。 二、避免概念混淆 有些试题的题干或供选项中由于设置了容易混淆的概念作为障碍,如果没有试题中会存在易混淆概念的意识,或者审题不仔细,就会导致无法选出正确答案。要避免概念混淆,一是要建立试题中可能存在易混淆概念的意识,二是审题时要仔细,注意发现易混淆的概念。 例:人的一个受精卵中的DNA分子数为( ) A.23个 B.23~26个 C.大于46个 D.46个

高考理综答题时间分配技巧

高考理综答题时间分配技巧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高考理综答题时间分配技巧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高考理综答题时间分配技巧 如果要在150分钟内处理300分的题目,则每分钟平均要处理2分的难度中等的题目,练习中要注意时间与节奏把控。 具体时间分配课参考下述说明: 一卷上有21道选择题,不同地区选择题会有单项选择题和不定向选择题两类,每一小题都是6分,那么120分的第一卷答题时间应该大体控制在50分钟,每一分钟的时间应该至少拿下两分,选择题应该在2分或者不超过3分钟的时间里面解决,到了后面计算题中也要大致按照这样的策略,每一分钟大概完成两分,对大题原则上要8、9分钟,不能超过10分钟。 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从考试时间上最好依次控制在1、1、0.5小时左右(可以有正负十分钟的浮动,根据学生科目的强弱调节),也就是说生物应该保持在半个小时尽可能拿到自己会做的分数为宜。 先做哪个学科可按自己习惯,也可先答自己的.优势学科及基础试题,不要在某一道难题上停留时间过久,使本来会的题目由于时间分配不好或者答题技巧掌握不好影响到理综成绩。事实证明,做得过慢直接丢掉整道大题的话,得分往往都比做得快但是正确率略微下降要低,而我们在练习中,需要有意识的提升自己在紧张状态下的“一次正确率”。 一、科学分配考试时间

理科综合三科合一,按分值分配,生物需30-35分钟完成,化学需50—55分钟完成,物理需要1小时完成,剩下的分钟为机动时间,这是最合理的安排。 二、做题顺序 自信,就从头到尾做;不自信,就可以有选择的先做。一般情况下,各科都不太难。只是因为有的学生在前面用的时间很多,后边相对简单一点的题没有时间做。而后面多是大分值的题。这属于时间安排上的失误。而有的题时间再充裕,也不一定做出来,这就应该主动地放弃,给可做出的题腾出一点时间。 做题顺序有几种,如,先做各科简单题,再做难一点的,但是尽量不要分科做。因为读完一个题后,才能知道是哪一科的题,如果不想做,放过去,做下面的题,但是回过头来再看刚才这一题的时候,还得从新熟悉,那么读题就浪费了时间。所以只要挨着做题就行。 三、选择题怎么做 虽然是“选择题”,但重要的不是在“选”,不是看着选项去挑。在练习中,应该明白选项对,为什么不对,改成什么样子就对了。养成推导的习惯,掌握过程,要知道是“因为是怎样的,所以才怎样的”。做选择时,不要轻易地把生活经验往物理题上套。应该用物理规律往物理题上做。选择题是做出来的,不是选出来的。 Ⅰ卷的选择题最好按顺序做。速度不宜过快,对于没有把握的题随时标记,以后复查。审题要细,对于选项是定还是否要有根据,充分利用单选的特点,用好排除法和推理法。选择题做完后,对部分试题要进行复查。由于开考时心理因素的影响,前三题往往错误率较高,必须复查;其他加标记要复查的题,若没有充

2013年广东高考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2013年广东高考生物题 1.有关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在线粒体中合成 B.葡萄糖遇碘变为蓝色 C.纤维素由葡萄糖组成 D.胰岛素促进糖原分解 2.1953年Watson和Crick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在于 ①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②确定DNA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③发现DNA如何存储遗传信息④为DNA复制机构的阐明奠定基础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3.从某海洋动物中获得一基因,其表达产物为一种抗菌体和溶血性均较强的多肽P1。目前在P1的基础上研发抗菌性强但溶血性弱的多肽药物,首先要做的是 A.合成编码目的肽的DNA片段 B.构建含目的肽DNA片段的表达载体 C.依据P1氨基酸序列设计多条模拟肽 D.筛选出具有优良火性的模拟肽作为目的肽 4.图1为去顶芽对拟南芥主根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A.去顶芽能促进主根生长 B.去顶芽植株不能合成生长素 C.生长素由顶芽向下非极性运输 D.外源生长素能替代顶芽促进主根生长 5.图2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 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 出现的情况是 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 B.土著鱼在和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 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 6.以下为某兴趣小组获得的实验结果及其分析,正确的是

A B C D 24.下表为四种不同细胞的比较结果,正确的是 选项细胞细胞壁光合作用染色质细胞全能性 A 蓝藻细胞有有有无 B 洋葱根尖细胞有无有有 C 兔成熟红细胞无无有有 D 蛙受精卵无无有有 25.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果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一对都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F1中 A.白眼雄果蝇占1/4 B.红眼雌果蝇占1/4 C.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1/4 D.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4 26(16分)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富含有机质和无机成分,可用作肥料,但其多环芳烃(PAHs)等有机污染物含量通常较高,施入土壤会带来二次污染。生物质炭是由作物废弃秸秆等炭化而成。将污泥、含7%生物质炭的污泥均堆放一段时间后用于盆栽实验,研究它们对黑麦草生长及PAHs迁移的影响,结果见下表。

【高考全真模拟】2019年高考理综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共30套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2019年高考理综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01 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载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被动运输不存在载体饱和现象 B.水和氨基酸分子共用相同的载体进入细胞 C.细胞膜上的载体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 D.温度可通过影响载体结构进而影响主动运输速率 2.细胞分裂间期依次划分为G1、S和G2期,研究者将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进行融合,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灰色的部分是细胞核,黑点代表中心体。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引发中心体复制的物质持续存在到G2期 B.中心体和DNA复制可能同时进行 C.S期细胞中存在使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物质 D.中心体的复制始于G1期,在G2期复制完毕 3.下列有关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倍体无子两瓜是用生长素处理单倍体西瓜幼苗获得的 B.三倍体无子西瓜因其不存在同源染色体而无法产生种子 C.秋水仙素可以促进三倍体无子西瓜果实的发育 D.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获得大量三倍体无子西瓜幼苗 4.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并且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B.有些人在发生高原反应时会感到头晕,这是内环境稳态失调的一种表现 C.肾上腺素可以促进肝糖原水解为葡萄糖,可见肾上腺素直接参与了糖类代谢 D.神经冲动在传递时,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的产生依赖于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5.为研究动物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人员利用脊蛙(剪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用1%硫酸溶液刺激左侧后肢趾部皮肤,左侧后肢出现屈腿反射; 实验二:去除左侧后肢趾部皮肤,重复实验一,实验左侧后肢不出现屈腿反射; 实验三:破坏脊蛙的脊髓,重复实验,左侧后肢不出现屈腿反射。 关于本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理综生物答题技巧及方法总结

理综生物答题技巧及方法总结 如果学生觉得生物比较难学,没有办法搞出更高的成绩,学生就应该寻找到答题的方法,只有寻找到答题的技巧,学生的成绩才会提高。下面是WTT为大家整理的有关理综生物答题技巧及方法,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理综生物答题技巧及方法(一)构建知识网络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首先必须抓住生命基本特征这根主线,理清每个章节的基础知识基本内容,把所学内容有机地与人类的生产实践、日常生活相结合,此外,还要密切关注生物科技的最新发展动态。 完善理论体系 生物学的理论是大量的,它们贯穿在各个章节之中,如细胞学说、自然选择学说、基因理论、生态平衡理论等,因此,在学习生物学时,除了专用名词概念以外,一些基本理论也是学生必须牢固掌握的内容。 理综生物答题技巧及方法(二)1.学习生物学知识要重在理解,勤于思考。 2.要重视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认真进行观察和实验。 3.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理综生物答题技巧及方法(三)

1、把握上课时间。曾有某省理科状元谈学习方法时说到,只需两点,一是上课跟住老师思维,二是有错题统计。上课跟住就基本可以掌握百分之七十了。 2、回归课本,课本上的知识点就很完备了。大大小小,只要能熟练课本,考试不愁。 3、多做题,题海战略永远不会错。 4、理解记忆,整体记忆。比如多看多背像例出的这些图片,知识框架等等。 5、有问题即时找老师解答,不能拖着。 6、对学习有耐心,有恒心,天才是由百分之一的聪明和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造成的。 学好高中生物 掌握规律 其实无论我们学习什么科目,它都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每个章节的学习都是有相应的练习。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善于思考,知道怎么整理生物自身的规律。生物在各个方面都是有非常大的规律可寻的。 观察比较 生物和我们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有很多的知识是需要我们观察的,观察生活中所有生物的生活形态,生活习惯等,这样我们就会对生物产生兴趣,只有有了兴趣我们才更喜欢去学习,在生活中,无论我们在做什么事

2019年高考理综试卷(全国I卷)生物部分

2019年高考理综试卷(全国I卷)生物部分 一、选择题(36分) 1.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下列关于人体中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凋亡 B: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C: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D: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 2.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以合成多肽链,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 ①同位素标记的tRNA ②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③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 ④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⑤除去了DNA和tRNA细胞裂解液 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 3.将一株质量为20g的黄瓜幼苗栽种光照等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达到40g,其增加的质量来自于【】 A:水、矿质元素和空气B:光、矿质元素和水 C:水、矿质元素和土壤D:光、矿质元素和空气 4.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 B: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 C: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 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 5.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类型,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 B:宽叶雌株和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 C:宽叶雌株和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 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 6.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实验组,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定时更新培养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3h、10h、23h,得到a、b、c三条种群增长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菌甲能够将培养基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B:培养基更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 C:在培养到23h之前,a组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条件都是充裕的 D: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h时,种群增长不会出现J型增长阶段

2018全国卷1高考理综生物试题、答案、解析

2018全国卷1高考理综生物试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6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解释】答案D考试知识点为生物膜系统,检测学生理解能力,光合作用光反应形成ATP在类囊体膜上,固有催化ATP合成的酶,A正确;细胞器溶酶体含有众多水解酶,功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其膜破裂后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正确;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小分子和一些大分子如mRNA可以通过核孔固C正确;线粒体DNA 位于线粒体基质,且生物膜的成分为蛋白质与脂质,呼吸作用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编码的酶与线粒体无关 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 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 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 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 【解释】答案B考试知识点为生物大分子\DNA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检测学生理解能力,原核生物拟核DNA不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并不代表不与蛋白质结合,否则,如何转录?固本题答案为B 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 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解释】答案A考试知识点为物质运输\植物细胞的失水,检测学生理解能力,酸性土壤中N2不能直接被小麦吸收,A错;植物根部可以通过主动运输选择性吸收土壤中的离子,松土有利于作物根的有氧呼吸,提供吸收矿质元素所需能量,过多施肥造成根部细胞外的渗透压比细胞内的高,进而失水烧苗。 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 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 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 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 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 【解释】答案C考试知识点为细胞培养,检测学生实验与探究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甲组为对照组(其中甲组未加药物),乙丙为实验组,乙组为加X后的曲线,丙组为先加X后加D的曲线,若先加D,据题干中提供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其起始曲线应同甲组;选项D测试的是蛋白质结构决定蛋质质的功能。 5.种群密度是种族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面呈现的结果 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2018年北京高考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北京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 A.Na+ B.二氧化碳 C. RNA D.胰岛素 2.哺乳动物肝细胞的代谢活动十分旺盛,下列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表述有误的是 A.细胞核:遗传物质储存与基因转录 B.线粒体:丙酮酸氧化与ATP合成 C.高尔基体: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加工 D.溶酶体:降解失去功能的细胞组分 3.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在适宜条件下,向类囊体悬液中加入氧化还原指示剂DCIP,照光后DCIP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该反应过程中 A.需要ATP提供能量 B.DCIP被氧化 C.不需要光合色素参与 D.会产生氧气 4.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不正确的是 A.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 B.鉴定DNA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 C.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 D.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 5.用Xho I和Sal I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处理同一DNA片段,酶切位点及酶切位点及酶切产物分离结果如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1中两种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不同 B.图2中酶切产物可用于构建重组DNA C.泳道①中是用Sal I处理得到的酶切产物 D.图中被酶切的DNA片段是单链DNA

29.(17分)癌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研究人员利用与癌细胞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进行了抗肿瘤的免疫学研究。 (1)癌细胞具有无限的特点。当体内出现癌细胞时,可激发机体的系统 发挥清除作用。 (2)研究人员进行的系列实验如下: 免疫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悬液,连续4周; 空白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不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的缓冲液,连续4周。 实验一:取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的血清分别与iPSC、DB7(一种癌细胞)和MEF( 一种正常体细胞)混合,检测三种细胞与血清中抗体的结合率,结果见下表。 ①比较表中iPSC与两组小鼠血清作用的结果可知,免疫组的数值明显空白组的数值,说明iPSC刺激小鼠产生了特异性抗体。 ②表中DB7和iPSC与免疫组小鼠血清作用后的检测数据无明显差异,说明DB7有。 ③综合表中全部数据,实验结果表明。 实验二:给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皮下注射DB7,一周后皮下形成肿瘤。随后空白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增大,免疫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缩小。由此推测:iPSC 还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肿瘤的免疫。 (3)研究人员另取小鼠进行实验,验证了上述推测。下图为实验组的实验过程及结果示意图。请在下图中选择A或B填入④处,从C~F中选择字母填入①~③处。 (4)该系列研究潜在的应用前景是iPSC可以用于。

高考理综生物答题技巧

2019年高考理综生物答题技巧第一部分:答题规范 一、填空题的答题规范 1、自然学科都有特定的专业术语,专业术语一旦出错必不得分。对教材上的概念、名词和专业术语甚至黑体字部分要熟练掌握并运用。用生物学语言回答问题,按生物学习习惯书写(如基因型、遗传图解等)。 2、坚决消灭错别字。如:光合作用、C3(三碳化合物)、神经调节、线粒体、抗利尿激素等。 二、遗传图解的规范书写 设计步骤要分段叙述,试管、烧杯、水槽等用具均要给予编号,叙述中尽量采用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专业术语和结论性语言,不能用含糊的口语,如“等量的”。 不宜说成“一样多”;“振荡”不宜说成“晃动”“摇动”等。此外,题干中所给的实验材料和试剂一般应充分利用,但不能随意添加实验材料和试剂(除开放性实验外)。这样,在答题时就能做到逻辑严密,语言规范、文字精炼准确,会做的题能做对、做准确、做完整,防止无谓的丢分。第二部分:答题技巧 非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1、用生物学专用术语回答、用推理计算得出的符号或数据等回答(1)联系中学知识找到适合的专用术语(名词),或推理计算得出符号、数据等填空,力求准确、全面。

(2)当不知道填什么或填多种情况都行时,不妨揣摩出题者的出发点,是为了考察中学里的什么知识点。 (3)当拿不准时,在不离题和不影响科学性的前提下,可用括号补充。如生产者(第一营养级),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分解者)。 2、自己组织语言回答(回答为什么) (1)要明确其考查的知识点,防止思维定势的影响。一定要多角度,多方面考虑问题,才能全面。 (2)若可能,尽量用课本中的“原句”回答问题。 (3)若课本中没有,自己要精心组织语言。不要出现“词不达意”或“科学性错误”甚至“答非所问”

2018天津高考理综生物部分试题及答案

生物部分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不受激素影响 C.不存在信息传递 D.能直接消灭入侵病原体 2.芦笋是雌雄异株植物,雄株性染色体为XY,雌株为XX;其幼茎可食用,雄株产量高。以下为两种培育雄株的技术路线。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形成愈伤组织可通过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诱导 B.幼苗乙和丙的形成均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 C.雄株丁的亲本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XY、XX D.与雄株甲不同,雄株丁培育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 3.生物膜上不同类型的蛋白质行使不同的功能。下表中依据膜蛋白功能,对其类型判断错误的是选项膜蛋白的位置、功能膜蛋白的类型 A.位于突触后膜,识别并结合神经递质受体 B.位于靶细胞膜,识别并结合激素载体 C.位于类囊体膜,催化A TP合成酶 D.位于癌细胞膜,引起特异性免疫抗原 4.果蝇的生物钟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有节律(X B)对无节律(X b)为显性;体色基因位于常染

色体上,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在基因型为AaX B Y的雄蝇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出现一个AAX B X b类型的变异组胞,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 B.该细胞的核DNA数是体细胞的一半 C.形成该细胞过程中,A和a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了分离 D.形成该细胞过程中,有节律基因发生了突变 5.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在连通CO2和O2传感器的100mL锥形瓶中,加入40 mL活化酵母菌和60 mL葡萄糖培养液,密封后在最适温度下培养。培养液中O2和CO2相对含量变化见下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t1→t2,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 B.t3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速率比t1时快 C.若降低10 ℃培养,O2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会缩短 D.实验后的培养液滤液加入适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变成灰绿色 6.某生物基因型为A1A2,A1和A2的表达产物N1和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即N1N1、N1N2、N1N2三种蛋白。若该生物体内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1的2倍,则由A1和A2表达产物形成的二聚体蛋白中,N1N2型蛋白占的比例为 A.1/3 B.1/4 C.1/8 D.1/9 第Ⅱ卷 注意事项:

2016高考理综试题答题的常用技巧和方法

2016高考理综试题答题的常用技巧和方法 以往不少同学非常不适应理综考试,以前单科测试成绩也许很好、很优秀,但是到了做理综题时就可能出现如下问题:考试中无法有效的进行理、化、生三学科的思维转换;无法合理的利用时间;不仅错误率增加,而且在规定的时间内做不完题……这种不适应可能会存在很长时间,以致影响到一模、二模考试,甚至影响到高考。 由于理综总分数达300分之巨,一旦理综考试失误,就会直接影响高考的总成绩,所以就有了“得理综者得天下”之说。因此,有必要对理综考试的技巧进行研究、分析,尽快的了解它、掌握它,让理综成为考生“长分”的助力,而不是“拉分”的绊脚石。考生们应该好好利用这个考前唯一的寒假(如果还能叫做假期的话),对自己这三科的知识点进行全面的查漏补缺。对于理科考生来说,理综一直是难点,当年小果达高考时也是差一点栽在理综上。其实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的不是啃下了多少难题,而是将相关基础知识和解题的技巧谙熟于心。 下面是一位资深高三教师写的有关理综考试技巧的文章,或许能对考生们起到帮助的做用,也希望高三家长们在假期里提醒孩子梳理这三科的关键知识点以及尽快适应三科统考的方式。 理综考试是高考的重中之重,是理科学生学习能力的综合体现。 理综考试不仅仅是单纯地做题,关键在做题中要运筹帷幄,运用适当的策略和技巧,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最多的分数。 我们有必要了解理综考试的技巧,掌握它,让理综成为我们“长分”的助力,而不是“拉分”的绊脚石。请记住——适者生存! 一、理科综合试卷结构 第Ⅰ卷选择题 120分第Ⅱ卷非选择题 180分 题号学科分值题号学科分值 1—5 生物 30分 21—24 物理 72分 6—12 化学 42分 25—28 化学 58分 13—20 物理 48分 29—30 生物 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题总分300分,理论上每分钟应该做出两分题。其中:生物80分,应该用时40分钟, 化学100分,应该用时50分钟, 物理120分,应该用时60分钟。 二、理综考试要科学安排考试时间 理综三科合一,按分值分配,选择题大的安排应在50~55分钟左右完成,非选择题大约安排90~95分钟左右完成为宜。 做题时,基础题要力争全对,中档题少丢分或者不丢分。中、低档题得分数通常占全卷的80%以上,如果你能拿下各学科的中、低档题,就能够获得600分,而你有了600分垫底的心理优势,再做难题也会有信心攻克。 三、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答题顺序 1.按照试卷题目的顺序从头做到尾 优点:可以避免丢题,漏题,节约时间 缺点:有时遇到看似简单,实则不易的难题时常常由于忘情投入,直等到发

高三理综试题生物部分

组卷6 1.生物兴趣小组在室温下进行了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探究实验 (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滴管中冒出的气泡是反应产生CO2的结果 水B.试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 C.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气泡速率下降 D.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P,其余的 存留在酒精中 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代谢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A.乳酸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B.雌性激素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 C.血红蛋白合成的场所是高尔基体D.胰岛素基因转录的场所是细胞核 3.某育种专家在农田中发现一株大穗不抗病的小麦,自花授粉后获得160粒种子,这些种 子发育成的小麦中有30株大穗抗病和若干株小穗抗病,其余的都不抗病。若将这30株大穗抗病的小麦作为亲本自交,在其F1中选择大穗抗病的再进行自交,理论上F2中能稳定遗传的大穗抗病小麦占F2中所有大穗抗病小麦的() A.2/10 B.7/10 C. 7/9 D. 2/9 4.下列关于生物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二倍体水稻的花药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均变小 B.突变是指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的数量、种类和排列序发生改变 C.如果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杂交实验中,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1与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性状分离比将分别是1:3,1:2:1和1:1 D.某植物种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 个体的百分比将保持不变 5.下列有关体温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A.恒温动物的体温是恒定不变的 B.体温增高都是由于细胞代谢产热增加引起的 C.皮肤里的冷觉感受器兴奋后,兴奋传入下丘脑就会产生冷觉 D.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同时还对内脏活动具有调节功能 6. 20XX年洪灾重创巴基斯坦、热浪考验俄罗斯、中国的山洪泥石流、从芬兰到科威特等地 的气温创历史纪录,这些极端天气与全球变暖不谋而合。有专家指出,全球气候变暖与碳循环不平衡有密切关系。下面关于碳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岩石圈中的碳以无机盐(碳酸盐)形式储存,故不直接参与碳循环 B.碳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由于生物体不能在代谢中利用散失的热能,导致温室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